2021年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教学设计[必修](5)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水中能发生电离,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2. 学会正确书写常见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3. 能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的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 培养能以宏观的现象出发,再从微观角度分析原理、归纳规律,最后用抽象的符号加以表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在微观层面的奇妙与和谐。
2. 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设计。
化学 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节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案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课题】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材章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课时】一课时【教学时间】45分钟【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节选自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本节课介绍前一部分。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实验。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氯化氢、硫酸、硝酸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
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2、本节内容是给下一节课——《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做铺垫,学习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离子反应。
【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第十章)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溶液导电原因有一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结合这些固体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这两个特点,就可以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过物质的分类这一节课,对分类的方法有了一定得了解,这样子就能够更为清楚得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相应物质的分类,同时可以认识物质除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外,还有其他类型,使电解质的概念了解更为完整,进而对之后电离的知识能够比较容易的接受。
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通过相关途径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
【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从电离的角度掌握酸、碱、盐的定义。
第一高中化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案
1、强电解质: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3、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教学内容〕
学生
活动
[引入新课]我们都非悉极限运动、尖叫、脉动这几种饮料,还有电视上比较流行的一句广告词:“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这几种饮料的标签上都不约而同的注明了它们是电解质饮料,可以迅速补充人体所需元素,使人体到达平衡状态,因此有人称之为balancedrink,那么什么是电解质它与人的生命活动又有那些关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一共同探究研究的课题。
怎样区别离子化合物与一一共价化合物?
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
问题:一样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导电才能是否一样
结论:1.一样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的导电才能不同。
2.同一电解质不同浓度,导电才能不同
问题:电解质的导电才能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
结论:电解质溶液导电才能主要取决于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
2.弱电解质
〔1〕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范围:弱酸:〔H2CO3、CH3COOH等〕弱碱[NH3·H2O、Fe(OH)3、Cu(OH)2等]水
3、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Ba(OH)2=Ba2++2OH-
Fe2(SO4)3=2Fe3++3SO42-
H2SO4=2H++SO42-
不能导电的是:氯化钠固体、无水酒精、蔗糖固体、蔗糖溶液、氢氧化钾固体。
[提问]既然大家都理解这些物质可以导电,那么它们导电的原理是什么?
Cu能导电原因是有自由挪动的电子存在;
硫酸、K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原因是有自由挪动的离子存在;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说课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考生不清楚该围绕哪些内容进行展开说课。
今天,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离子反应》的说课范例,希望能够为各位考生的考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今天主要讲授第1课时的内容,包括:、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第1课时包含了如下的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探究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初步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起始篇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初中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高中阶段知识的学习。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就已经做过了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这对于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并且高中生思维能力在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会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分别概括酸、碱、盐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能说出电解质、电离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能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
2.通过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得到提高。
高中化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前启后。
通过上一课时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物质分类的思想方法。
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实验科学探究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为下节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了铺垫。
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电解质的概念也仅从分类的思想角度来认识,是为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服务的,并没有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这部分知识将在选修四中学到),教学中不可过于加深拓宽。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从电离的角度进一步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电离的概念、条件及结果,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
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化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预测、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养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解质的电离;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的过程。
四、仪器与药品6v 学生电源、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蒸馏水、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主要教学过程【引课】安全用电规范:不要用湿手去接触电源开关、插座或其他电器设备。
【板书】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展示氯化钠固体,观察外观性质,所含微粒。
预测氯化钠具有。
设计实验方案对预测进行验证。
探究活动一:物质的导电性及其原因【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问题探究】NaCl 溶液导电性原因研究动画显示NaCl 溶于水离解过程:NaCl 溶于水离解成和。
离 子动画显示 KNO 3 受热熔融离解过程:KNO 3 受热熔融离解成和 。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解质的概念(2)、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
(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养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和学习习惯。
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前启后。
上节讲了物质的分类思想,这节就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其分为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并且介绍了电解质、电离和电离方程式,使学生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本质,为下节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了铺垫。
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电解质的概念也仅从分类的思想角度来认识,是为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服务的,并没有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这部分知识将在选修四中学到),教学中不可过于加深拓宽。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电解质的电离;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是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的过程。
三、设计思路:通过探究食盐晶体、食盐溶液、蔗糖、蔗糖溶液、NaOH溶液和稀硫酸的导电性实验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观看视频、讨论和交流来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电解质的电离过程;通过学生的练引导学生反思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应用,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第一节主要讲物质的分类,同类物质可按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这一课时的内容就从酸碱盐这三大类来了解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这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承接。
初中时我们也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这是对以前学习内容的丰富与重构。
我们所见过的在水溶液中的大部分反应,都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由于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后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微粒观,也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能够很容易写出溶质电离后的离子的存在形式和书写方法。
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因此,这一课时的学习是以后所要学习的大部分反应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课时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学生分析高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逻辑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关于这些内容的图式,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并用已有的图式去通化顺应新的知识,以达到新的图式的平衡。
酸碱盐电离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需要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设计教学。
化学教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即宏观—微观的思维,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去认识电离的实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溶液导电的实质;掌握电解质的概念,能够区分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学会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提高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实验的乐趣,体会溶液导电性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解的实质以及电解质概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电解质概念的形成五、教法学法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因此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导电现象,最后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高一化学: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 化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高一化学: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案文本)As far as human civilization is concerned, Siegbo once said, "The ladder of chemical human progress, and many magical phenomena are related to chemical reactions.高一化学: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案文本)【教学目标】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水中能发生电离;2.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电离、电解质等概念的建立【教材分析】本节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电解质的电离,是本节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找出电解质溶液中真正是哪些离子参加了反应,仍是需要突破的难点。
【设计意图】高一新生的化学基础差别较大,而本节的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本节--中的起点比较低,适当增加了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本节--的目的。
【教学方法】:结合实验进行教学【教具】: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必须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本节在实验室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请同学们在实验台上找出naoh固体和cucl2晶体,观察它们的颜色。
初中化学《酸碱盐》说课稿
初中化学《酸碱盐》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化学《酸碱盐》说课稿初中化学《酸碱盐》说课稿(精选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
第二节《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本节的知识顺序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依据美国布垆坶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的含义,并能够分辨电解质、非电解质。
(2)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类比,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2)通过类比分析,从电离角度得出酸、碱、盐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概念的学习,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观。
(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电解质的概念(2)教学难点:探究酸、碱、盐的定义二、说教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采用温故引新: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过渡引出新知识,可以使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新知识的顺利建构。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说教材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学习离子反应的起始课,又是学习离子反应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从研究方法上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是学生现在学习以及以后从事化学行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二、说学情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过溶液导电性的有关知识和酸碱盐的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来确定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的电离,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交流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说重难点基于学生已有知识,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难点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五、说教法学法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分组讨论,并归纳结论。
六、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置如下:环节一:课程导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回顾初中所学的溶液导电性的有关知识,并请同学作答,在此基础上介绍NaCl、KNO3、NaOH等固体分别加热到熔化也能导电引入电解质的概念环节二:实验探究那么究竟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探究,并归纳总结。
环节三:观察讨论通过多媒体观察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并对电离方程式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的本质。
环节四:思考交流设置“思考与交流”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从电离的角度归纳出碱和盐的本质。
化学必修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教学设计 新课标
化学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1、电解质的概念;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电解质概念形成过程。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用具】电流表、蕃茄、海水、可乐、氯化钠、蒸馏水、烧杯、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上的图片〖投影〗西红柿图片、泡菜水图片、可乐图片〖实验〗现在我们做实验,探究这三种物质是否能导电〖学生活动〗学生检察桌面上的实验仪器、实验用品之后开始实验,将电流表的导线分别接入到西红柿、泡菜水、可乐中,接通电路,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西红柿、泡菜水、可乐均可以导电〖提问〗食物中的什么成分可以导电呢?〖投影〗西红柿、泡菜水、可乐的主要成份分别为柠檬酸、氯化钠和碳酸〖引导〗接下来我们选择比较简单的氯化钠溶液来探究,为什么氯化钠水溶液可以导电?〖学生实验〗同学们分别将固体氯化钠、蒸馏水、氯化钠水溶液接入电路,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并记录结果〖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固体氯化钠、蒸馏水均不导电,氯化钠溶液导电〖提问〗为什么氯化钠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呢?〖播放氯化钠有水中电离的视频〗〖提问〗在动画中我们不难看出,氯化钠在溶液中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学生回答〗氯化钠分离成了氯离子和钠离子,形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可以导电〖过渡〗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在化学中我们称这种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为电离,而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请同学们看到书上电解质的含义,并对应着归纳出非电解质的含义。
〖板书〗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中承前启后。
在学习基本分类法的基础上又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并介绍了电离和电离方程式,让学生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为下节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形成过程的学习可能会有些吃力,一些微观过程的理解不到位,所以本节课宜适当增加实验和动画以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直观、形象的东西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被接受和掌握。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本节课教学设计十分注重的方面。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知道常见的电解质。
(2)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会写电离方程式。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本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与分析,提高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分析问题,定义概念。
(3)利用图片分析微观过程,学会由微观视角探究化学的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体验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解质概念的理解;(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2.教学难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用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新课导入由泡腾片引入新课【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观察实验现象,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环节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引导学生完成导电实验(PPT展示实验用品)【提问】哪些可以导电?【过渡】那么只有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吗?请看一个视频。
【ppt播放】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实验【PPT展示】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案精选文档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案昆明第一中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电解质的概念,并会判断电解质。
2、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从电离的角度学习酸、碱、盐的定义。
(二)过程与方法:1、以铜导电的原因分析为示例, 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和交流,从微观角度认识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得出电离的概念。
2、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并能初步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并总结归纳酸碱盐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验证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联系生产生活,学以致用。
4、关注社会,增强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讲授、探究、比较、类比、假说、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讨论等 四、教学用品分组实验用品: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50ml 烧杯、1mol/L H 2SO 4、1mol/L NaOH 、1mol/L Na 2CO 3、1mol/L KNO 3、 CCl 4、100ml 烧杯、洗瓶教师演示实验用品:导电性实验装置全套、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蒸发皿、铁三角、坩埚钳,固体NaCl 、固体KNO 3、蒸发皿、铜丝 五、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物质会导电?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实验演示】Cu 能导电,灯泡发光 【提问】Cu 为什么会导电?因为Cu 中存在自由电子,其在外接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灯泡发光。
【总结要点】①电子 ②自由移动【实验演示、情境创设】展示一个番茄实物。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溶液中电离【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第十章)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溶液导电原因有一定得了解。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结合这些固体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这两个特点,就可以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过物质的分类这一节课,对分类的方法有了一定得了解,这样子就能够更为清楚得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同时可以认识物质除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外,还有其他类型,使电解质之概念了解更为完整,进而对之后电解的知识能够比较容易得接受。
学生能够归纳收集自己通过相关途径积累的知识,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初步具备化学知识积累研究的能力。
学生情况:学生正处在十几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实验现象的分析。
难点的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本节内容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欧阳光明(2021.03.07)刘子刚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来自潮安县宝山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I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这一节内容的起始课。
《离子反应》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又是研究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进一步深层次认识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以及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知识的必备基础。
结合高考尺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教学目标⑴知识和技能目标:①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②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③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揭示酸碱盐的本质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通过查找学习资料,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学能力。
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③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化学实验的研究,联系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二.说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高一学生在化学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以前就接触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和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因此学习起本节课来比较轻松。
另一方面,高一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仍然是形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动地位,因此,直观、形象生动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自纠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
三.说教法①问题引导教学:以溶液导电的原因为问题的切入口,追踪问题的本质,解释疑惑;②实验探究法: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即通过实验来探究问题的本质;③探究讨论、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④计算机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有效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练并重”的教学理念,运用“实验→提出问题、交流→思考练习→获取结论”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练习有关离子方程的书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看似零散、似乎无章可循的众多离子反应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出离子反应的实质,从而突出重点。
学生在自主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上,熟练掌握注意的细节问题,从而突破难点。
四.说学法独立思考、分组探究、归纳总结1.以旧带新: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
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
2.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并从中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
3、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①新课的导入:简单的回忆在初中讲过的溶液的导电实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②引出问题,分组实验探究问题;③分组讨论,探究问题的本质;④教师总结:在学生学生积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最后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⑤师生小结;⑥当堂检测,在做题的基础上检验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易错环节再次强调;⑦课后作业。
(一)导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
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
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
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
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
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
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
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
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
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
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
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
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点,推导出酸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 + OH-KOH=K+ + OH-Ba(OH)2 = Ba2+ + 2OH-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习,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 + SO42-KNO3=K+ + NO3-NH4Cl=NH4+ + Cl-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3、突破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写拆删查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拆”是教学中的难点。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通过开课时学生对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不难得出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举例:CaCO3和盐酸溶液反应CaCO3不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但它是电解质,参加反应的是离子。
设问:(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其离子方程式如何写?(2)我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哪些物质的化学式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哪些必须拆呢?(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结论: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后让学生练习)在此,使学生所掌握知识具体化。
通过“引导→设问→讨论→总结→练习”五步曲,攻克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设问: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视,应检查什么?举例:判断正误(1)Fe2++Cl2=Fe3++2Cl-(2)Cu+8H++2NO3--==3Cu2++2NO↑+4H2O(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结论:检查(1)质量守衡(2)电荷守衡(3)电子得失守衡(氧化还原反应)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上找出答案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2、【提问】下列初中所介绍过的物质哪些可以导电?为什么可以导电?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学生思考、讨论】【追问】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呢?目的:通过连续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又是由电离产生)同时也在讨论中引入本节的第一个重要概念:电解质的概念(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物质我们称之为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