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重点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重点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重点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笔记第四节企业工资统计与分析(P205-215)一、企业工资和福利(P205-208)(一)企业工资制度1.技术等级工资制2.岗位技能工资制3.职务等级工资制4.结构工资制(二)企业工资形式工资形式是指企业核算和支付从业人员报酬的形式,属于直接的劳动报酬。

我国企业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等,前两种是工资的基本形式,后两种是工资的辅助形式。

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三)企业保险与福利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除工资以外,还享受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

二、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与构成(P208-210)工资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根据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技能、工作强度和实际贡献等,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

不包括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

(一)企业职工工资总额(P208)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直接实际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1.职工工资总额的统计范围职工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

2.职工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二)企业职工工资构成(P209-210)职工工资总额构成是指将工资总额按其职能及发放形式区分的若干项目。

包括:计时工资(含计时标准工资)、计件工资、计件超额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三、企业职工工资分析(P211-213)(一)工资总额构成分析1.对工资总额个部分比重分析(P211)2.标准工资形式的分析(P211)3.工资性奖金的分析(P211-212)(二)平均工资变动分析(三)工资总额变动分析(四)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对比分析四、企业保险福利费用统计(P213-215)(一)企业保险福利费用总额统计的范围(P213)(二)全部职工保险福利费用的构成统计(P213-214)1.集体福利设施费用总额统计的范围2.文体宣传费3.医疗卫生费4.其他(三)保险福利费用水平统计(P215)第七章企业原材料与能源统计第一节企业原材料资源与供应统计一、企业原材料统计与供应(一)原材料的含义企业的原材料有原料和材料两部分组成。

企业经济统计学 资料版

企业经济统计学 资料版
10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一,企业经济活动条件指标条件.二,企业投入指标体系.三,企业产出指标产业.四,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11简述企业三大经济核算的相互联系: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合称企业三大经济核算构成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企业三种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又紧密配合,相互补充,从不同侧面担负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核算和监督任务.在三大核算中,业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企业的业务核算侧重于对原始资料的调查,登记,保存和必要的计算.没有健全的企业业务核算,也就不可能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
第1章 企业产品统计
30物质产品;又称实物产品或有形产品。作为企业生产的物质产品,是指企业生产活动的结果,创造了新的实物形态和新的使用价值的产品.
31企业产品;企业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可以随时提供社会使用的产品.
32未完产品;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或者完成了全部生产过程而未通过检验的产品.
27企业统计报表制度的作用是什么?统计报表制度是我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组织方式。它是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定,按统一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指标内容,统一的报送时间,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统计报告制度。它具备统一,时效,全面和可靠性的特点,可以满足各级管理层次的需要。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能够快速提供口径范围一致的国情国力信息,为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提供基本依据.
36国内纯购进;商业部门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向商业部门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的商品,它包括:从工农业生产部门和个人购进的商品,从物资分配购进的国家统一分配的商品;以及从居民和机关,团体购进的废旧物资.
37商品库存额;反映一定时点上全部商品库存总金额和各类商品库存金额的综合性指标,是研究商品库存占用资金情况和商品库存构成情况的重要资料;

企业经济统计学重点知识整理

企业经济统计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总论1.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①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②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2.法人单位的划分依据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企业运行的条件:Ⅰ.内部条件:①人力要素;②物力要素;③财力要素;④信息要素。

Ⅱ.外部条件:①经济体制环境;②宏观经济环境;③市场竞争环境;④思想文化环境。

4.企业组织系统:①厂部。

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挥机构。

②车间。

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班组。

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5.企业分类的原则:①以产品为单位,而不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②以产品的直接用途为标准,而不是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为标准;③以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作为划分的标志,而不是按产品的具体用途来划分类型。

6.企业经济指标体系:①活动条件指标体系——各种占用存量指标②投入指标体系③产出指标体系④经济效益指标体系7.企业三大经济核算:Ⅰ内容: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

Ⅱ相互关系:在三大核算中,尽管统计核算是重要的,但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业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企业的业务核算侧重于对原始资料的调查、登记、保存和必要的计算。

Ⅲ协调与统一的标志: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具体内容如下:①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的协调与统一。

②指标口径的协调与统一。

③分类方法的协调和统一。

④计算过程的协调和统一。

第二章企业统计组织与工作1.企业内部统计资料的来源:①来源与车间。

②来源于职能科室。

2.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①应满足统计、会计和义务三种核算的需要。

②应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应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状况。

③应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成为管理制度中的组成部分。

④原始记录的设置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3.原始记录的分类:①原始记录按照生产经营的内容,可以划分为投入方面的原始记录和产出方面的原始记录。

企业经济统计学

企业经济统计学
2、国标。这是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旳原则,主要
针对某些对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有主要意义旳产品 定制旳。我国旳国标一般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或专业原则化技术委员会)提出草案,报国标总 局审批和公布。
3、部颁原则(行业原则)。部颁原则是指全国性旳
各行业范围内统一采用旳原则。它原由全国各行业主管 部门组织制定、审批、公布,报送国标总局备案。如某 些纺织原则,日用具旳轻工业部原则。
对于不同旳产品,其质量评价旳侧要点是不 同旳。如灯泡侧重于寿命旳长短;砖瓦则 侧重于其抗压强度性能,手表又侧重于走 时精确旳可靠性等。
(二)产品内在质量原则
目前我国采用旳产品质量原则主要有下列几种:
1、国际原则。是指某些国际组织要求旳质量原则,
或某些有较大影响旳企业要求旳而且被国际组织所 认可旳原则。

120
- 100
-
-
-
合计
-
--
-
249000
240000
品种计划完成率
计划内品种实际产值之和(扣除超计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划内品种计划产值之和
100%
(按产值计算)
240000 100% 96.39%
249000
第二节 企业新产品统计
在市场竞争日趋剧烈旳形势下,企业只是不 断开发适销对路旳新产品,才干保持旺盛 旳发展气势。如今国际市场旳竞争是商品 竞争,更是物化在商品之中旳技术竞争, 是新产品旳竞争,是一种比“价格竞争”更为 有力旳非价格竞争。
平均等级指标
(某等级 相应产品产量)
全部合格品产量
3、产品等级变化对企业经济损益影响分析
=∑( 因为等级变化对
企业损(—)益 (+)旳影响

企业经济统计学概述

企业经济统计学概述

企业经济统计学概述1.数据收集和整理。

数据收集是企业经济统计学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生产、销售、财务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数据整理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核对和整理,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2.数据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是企业经济统计学的核心工作,通过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揭示数据中的规律和特点。

数据解释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解释和解读,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3.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统计指标是企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企业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能够反映企业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指标。

指标体系是由多个指标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用于评价和监测企业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

4.统计方法和模型的应用。

统计方法是企业经济统计学的基本工具,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应用于企业经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和管理。

企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企业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二是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环节进行具体的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

企业经济统计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企业经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经济预测、经营决策和绩效评估等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总之,企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对企业经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揭示企业经济运行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通过对企业经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经济预测、经营决策和绩效评估等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自考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_考点串讲

自考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_考点串讲

考点串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一、企业的含义企业按通常的理解.是指工厂、矿山、农场、商店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形式。

实际上,这并非企业的本质含义。

现代企业由于所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以及人们考察目的和角度的不同,在不同国家对企业的具体表述,或者说对它的本质含义的概括会有所不同。

在西方国家.一般都把企业定义为:企业是将土地、资本、劳力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集合起来的组织,对某种事业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和讲究效率的经营,以求达到创造利润的目标。

而在我国一般认为: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企业都具有如下两个共性,即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1)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2)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国家统计局统计报表制度规定了法人单位的划分依据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二、企业经济运行企业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

企业经济运行,又表现为企业的存量、流量和存量流量的不断运转和扩大。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一)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包括人力要素、物力要素、财力要素、信息要素。

(二)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企业经营环境包括的范围极广,大致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

第二节企业组织类型一、企业组织(一)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简称,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不同层次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常用的组织结构有:直线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事务部组织结构;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

第一章企业经济统计学

第一章企业经济统计学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计算 单位
大型
中型

2000及以上
300-2000以下
万元
30000及以上
3000-30000以下
万元
40000及以上
4000-40000以下

3000及以上
600-3000以下
万元
30000及以上
3000-30000以下
表1-1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A 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大类 5 6
30
3 4 9 3 2 2 4 1
中类 18 15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合计)
20
资料来源: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
大类 2 4 3 2 1 3 5 5 1 95
中类 11 19 8 12 5 11 22 12 1 396
小类 27 23 18 16 13 17 29 24 1 913
参照企业的基本条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对应,有以下几类 企业: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
一、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二、企业的经济运行和企业运行的条件
一、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流通、服 务等活动的组织,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 和流动资金、依照法律进行登记并具有法人资 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应具有以下六 个特征:
230
240 300 310 320

企业经济统计学知识点

企业经济统计学知识点

《企业经济统计学》要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企业及企业运行一,企业的含义1.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

2.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1)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2)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3.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法人单位划分的依据:(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担当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运用(或授权运用)资产,有权及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4.说明:(1)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是推断组织是否为企业的依据之一。

(2)总厂/公司直属的分厂,车间,工段,小组等虽担当生产经营任务,但不实行独立的经营核算,不对外担当经济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成为企业。

没有法人资格的农场,商店,不能成为农业企业或商业企业。

二,企业经济运行(P2)1企业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及产出的运行。

•市场是经济运行的起点和终点。

•企业均具备肯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人力,物力,财力。

•企业是盈利的经济组织,所以要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其表现为:投入即定时,尽可能使产出最大;产出即定时,尽可能使投入最小。

2.企业经济运行,表现为企业的存量,流量和存量流量的不断运转和扩大。

≡,企业运行的条件(P5)(一)企业经济运行的内部条件1.人力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是确定企业经营成果的核心。

2.物力要素,包括固定资产,原材料和动力,是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

3.财力要素,资产按其在生产经营中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流淌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4.信息要素,信息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流通起着协调和限制的作用。

(二)企业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主要宏观环境:经济体制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环境;思想文化环境第二节企业组织类型一,企业组织(P1o)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简称,它包括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经济统计学概述

企业经济统计学概述

二、企业的主营与附营
❖ 主营即指企业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附营即指企业为主营项 目服务的或者是企业主营项目外的其他非主营活动。
❖ 作为企业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即为主营业务,对应就有主营 业务收入,本项指标在各行各业会计制度或报表定义的口径、 名称不同,其中农业企业、交通运输业是指“主营业务收 入”,工业企业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建筑企业是指“工 程结算收入”,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商品销售收入”,房地 产企业是指“房地产经营收入”等等
表1-2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及代码
(四)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分类
❖ 按照企业的生产能力或固定资产原值大小, 可以把企业分为大、中、小型企业。其中, 工业企业还要细分为特大型、大一型、中一 型、中二型、小型。生产单一产品按该产品 的生产能力划分,生产多种产品生产方向不 固定的企业,则以其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或固 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型的依据。但是划分大、 中、小型企业的具体标准只是相对的,它会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相 应的变更。
包括:劳动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动力 3.财力要素 4.信息要素
❖ 企业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 1.经济体制环境 2.宏观经济环境 3.市场竞争环境 4.思想文化环境
第二节 企业组织类型
❖ 现代企业是多种多样的,分类的方法也是不 同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各种不同 的类型。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表1-1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续 表1-1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
❖ 参照企业的基本条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对应,有以下几类 企业:
❖ 1.生产企业。如工业企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企业等。
❖ 2.流通企业。包括批发与零售企业、国内商业企业、对外贸易 企业及兼营内外贸易的企业、销售企业等。

自考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自考复习资料

自考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自考复习资料

企业经济统计学名词解释题目录1.1.企业1.2.企业组织1.3.资金密集型企业1.4.劳动密集型企业1.5.技术密集型企业1.6.主营1.7.企业管理2.1.经常性调查2.2.统计报表制度2.3.综合性原始记录2.4.企业统计台账2.5.综合性台账2.6.专用台账2.7.企业信息化2.8.统计信息库3.1.物质产品3.2.企业成品3.3.未完成品3.4.半成品3.5.标准实物量3.6.商品流转3.7.国内纯购进3.8.商品库存额4.1.企业工业增加值4.2.工业商品产值4.3.企业农业生产净值4.4.企业建筑总产值4.5.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4.6.企业服务总值5.1.产品品种5.2.产品品种数5.3.专利5.4.产品质量5.5.企业工作质量5.6.准确指标5.7.工序能力6.1.企业从业人员6.2.实际工作工时数6.3.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6.4.岗位技能工资制6.5.企业生产定额6.6.企业职工工资总额6.7.保险福利费用总额6.8.劳动时间平衡表7.1.价值工程系数7.2.最佳采购批量7.3.企业原材料消耗总量7.4.单耗定额7.5.单耗定额指数7.6.原材料利用率定额7.7.季节性储备7.8.经常储备7.9.一次能源7.10.企业能源最终消费量8.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8.2.按重置价值计价8.3.固定资产平衡表8.4.固定资产投资额8.5.固定资产有形损耗8.6.企业新增固定资产8.7.生产设备8.8.基本生产设备8.9.动力设备8.10.动力设备综合利用指标8.11.企业生产能力8.12.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能力9.1.固定成本9.2.企业营业利润9.3.企业资产9.4.所有者权益9.5.企业无形资产9.6.期间费用10.1.投资效益10.2.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10.3.综合指数法10.4.经济效益10.5.单位生产能力投资10.6.项目投资回收期名词解释题答案1.1.企业:按通常的理解,是指工厂、矿山、农场、商店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形式。

企业经济统计学

企业经济统计学

名词解释标准实物量:是从经济用途相同,而品种、规格、含量不同的同类产品中,确定某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他产品产量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标准产品产量。

工业销售产量: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奖金:是从业人员超额工作的报酬,是工资的辅助形式.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企业为了完成本企业的一定的生产经营任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已经消费的能源量.固定资产原值:是指按企业购建各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计价,也包括企业技术改造、扩建中追加的投资所计算的固定资产总量原始实物量:又称为产品的混合量,是指各类产品按其自然物理为单位的产量。

.工时定额:是用于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每道工序规定应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能源:是指产生和提供各种形式能量的资源;狭义的能源是指人们对天然能量资源进行开发加工而生产出的可提供能量的物质产品,也称为能源产品。

工业商品产值:是指本期生产的可供销售并取得经济收入的产品价值总和,是工业总产值中的可供销售的部分。

.固定资产原值:反映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等,它还是进行固定资产核算、计算折旧的依据。

国内纯购进:是指商业部门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向商业部门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购进的商品。

货运总产值:是企业在报告期通过货物运输追加到物质产品中去的价值。

保险:是企业为保障长期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一种社会物质保障制度。

能源最终消费量:是指企业直接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及非生产经营活动的能源数量企业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能力。

国内纯销售:是指商业部门向其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的商品津贴:也是工资的辅助形式,它是补偿从业人员额外和特殊的劳动消耗,弥补实际工资降低而实行的。

单耗:单位产品或劳务原材料消耗量,简称单耗,是指生产或提供单位劳动成果平均耗用的原材料数量。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知识点概括《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是一本涵盖了企业经营统计学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材。

本书包括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分析方法和经营统计学的应用等内容。

以下是《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的知识点的概括:第一部分:统计学的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统计学的定义和分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和统计学中的概率分布等。

第二部分:统计分析方法本部分介绍了经营统计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其中包括了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假设检验的原理和应用、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相关分析的原理和应用等。

第三部分:经营统计学的应用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统计学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包括销售统计分析、市场调研与统计分析、财务统计分析、生产统计分析、人力资源统计分析等。

每个应用领域都介绍了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实例,并阐述了如何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部分:质量管理与统计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质量管理与统计分析的关系和方法。

包括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质量监控与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等。

第五部分:决策分析与统计方法本部分介绍了决策分析与统计方法的关系和应用。

包括决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决策分析的常用模型和技术、决策分析与风险管理、网络分析和决策等。

第六部分:信息系统与统计分析本部分介绍了信息系统与统计分析的关系和应用。

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商务智能、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等。

第七部分:案例分析与综合应用本部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综合应用,对前面所学的统计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和综合运用。

案例涉及的领域有销售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

此外,书中还给出了一些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题,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实践。

对于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有相应的案例和实例加以说明,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

《企业经营统计学》第三版是一本较为综合全面的企业统计学教材,涵盖了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经济统计学简答题

企业经济统计学简答题

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工厂法在经济管理中有其独特的作用:1可以用来大致表明企业在报告期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和总水平;2可以反映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反映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3可以为计算其他经济指标提供依据;4可以为编制投入产出表提供资料。

加上方法简单,具体明确,加之在我国传统已久。

编制劳动时间平衡表可以进行哪些统计分析?1,分析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的分析可从各种未使用时间占制度工作工时的比重入手,一般地说,比重较大者即为主要原因.2,分析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而造成的损失.3,分析加班加点情况.分析加班加点情况,可以用制度内实际每百个工时中的相应的加班加点工时数以及加班加点工时数占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的比重来反映.4,分析劳动时间未被利用反映.常用的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图法有哪些?单值控制图、平均值极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不合格率控制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缺陷数控制图和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常用建筑材料消耗总量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1根据领料单与退料单计算2根据限额领料单确定3根据库存资料运用平衡关系推算,即本期消耗量等于期初库存量加本期收入量减期末库存量。

厂内统计报表内内容和种类有哪些,容和种类有哪些?是根据原始记录或统计台账的资料汇总编制的.种类,按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不同,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从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劳动时间利用情况.设备运转情况,原材料收发存情况,成本,资金,利税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设置企业统计报表;按报表时间不同有日报,周报,旬报,月报等.从哪些方面反映企业生产设备的利用程?相应指标如何度设置?企业生产设备的利用程度,可从数量,时间,能力,综合四个方面来反映.1,企业生产设备数量的统计.2,生产设备时间利用统计.3,生产设备能力利用统计.4,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统计.设备综合利用的指标=设备实际能力*设备时间利用率;从哪些方面设置企业经营效益指标?经营效益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出与投入之比.企业经营效益指标主要从劳动消耗与劳动占用的效益指标及反映满足社会需要的效益指标去设置.1,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效益指标,企业的劳动占用率表现为企业资金占用,反映企业劳动占用最综合的指标是企业的资金利税率.2,满足社会需要的效益指标.我们可以从产品的质量,市场营销,企业对合同的履行情况等方面,反映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效益指标.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是什么?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体,除了从事生产活动外,还从事非生产活动,所以企业的从业人员,并不都是生产劳动都.根据统计分析的不同需要,企业从业人员统计可以有两个口径:一是作为企业生产要素的企业劳动者,二是反映规模的企业全部劳动者.从业人员总数变动程度指标为零,说明报告期内从业人员总数没有变动。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笔记九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笔记九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笔记九三、原材料利用率统计(一)企业原材料利用率指标原材料利用率是从原材料自身的角度反映原材料的有效利用程度。

原材料利用率两种表示形式。

1.是以单位原材料制成的产品数量或提供的劳务工作量来说明原材料的利用程度,即为单耗的倒数。

2.原材料利用率是原材料消耗总量中形成产品有效实体或有效含量的原材料所占的份额。

(1)原材料利用率基本公式(2)单位产品原材料利用率计算公式(3)多种产品原材料利用率计算公式(二)原材料利用率定额执行的统计分析1.原材料利用率定额原材料利用率定额是在必然条件下使用单位原材料所应当取得的产品(或劳务)数量标准,或使用单位原材料所必需取得的由该种原材料所构成产品有效部分的数量标准。

将原材料实际利用率与原材料利用率定额比拟较,说明原材料实际利用是高于定额还是低于定额。

两者比拟较的结果即为原材料利用率定额指数。

2.原材料利用率定额统计分析原材料实际利用率变更,导致原材料的超支或节约。

(1)由于原材料利用率提高所引起的原材料节约量(2)由于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在报告期已经实现的产出增长量(3)报告期节约的原材料鄙人期投人生产经营可能取得的产出增长量第三节企业原材料库存统计一、企业原材料库存量的构成企业原材料库存量是指必然时点上经验收入库,尚未使用的实际结存数量。

(一)原材料库存量统计的范围企业原材料的库存量必需是企业有支配权的原材料数量。

不论其来源如何,也不论其存放地点如何,只要是尚未进入消费(使用),尚未转移支配权的库存原材料都要计入库存量。

(二)原材料库存量的构成1.企业各材料库自有的尚未进入第一道工序的原材料;2.尚未消费的外单位加工来料和尚未消费的自外单位借人的原材料;3.已决定外调、上调或分配给有关企业,但尚未办理出库手续的原材料;4.委托外单位代为保管的原材料、超过储备定额的原材料和清查出来的账外原材料。

二、企业原材料储备定额和周转统计(一)原材料储备定额企业原材料储备定额就是企业在原材料储备中的数量标准。

企业经济统计学[1]

企业经济统计学[1]

第一章名词解释:一,企业;二,企业组织;三,资金密集型企业;四,劳动密集型企业;五,技术密集型企业;六,主营;七,企业管一、简答题:一,简述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二,简述企业运行的条件;三,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四,简述企业三大经济核算的相互联系;五,简述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标志。

六,简述企业活动条件统计。

七,简述企业投入统计。

八,简述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经常性调查;二,统计报表制度;三,综合性原始记录;四,企业统计台账;五,综合性台账,六,专用台账;七,企业信息化;八,统计信息库;一,简答题;一,简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过程。

二,简述企业统计整理的概念及作用。

三,企业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四,什么是原始记录?有哪些作用及设置原则?五,厂内统计报表内容和种类有哪些?六,企业统计报表制度的作用是什么?简述统计台账的定义,作用及种类。

八,企业信息化对于企业的作用有哪些?一,名词解释;一,物质产品;二,企业产品;三,未完产品;四,半成品;五,标准实物量;六,商品流转;七,国内纯购进;二,简答题;一,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有几种?它们的内涵各是什么?二,建筑产品按完成程度如何划分?三,企业产品的计量方式有哪些?其内涵各是什么?四,企业产品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统计工业产品的实物量?五,何谓标准实物量?工业产品标准实物量折算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六,如何划分商品流转的类型?七,简述反映商品流转量(购,销,存)的统计反指标。

八,如何划分“服务产品”的类型?怎样统计服务产量?第三章一,名词解释;一,企业工业增加值;二,工业商品产值;三,企业农业生产净值;四,企业建筑总产值;五,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六,企业服务总值;二,简答题;一,企业产值统计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二,计算企业产值指标应遵循的统计原则是什么?三,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打算?四,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指标计算的特点有哪些?五,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打算?六,企业工业增加值是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七,工业商品产值与销售产产值的含义是什么?其与工业总产值有何区别和联系?八,企业农业总产值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打算?九,何谓企业建筑总产值?包括哪些内容?其计算特点是什么?十,企业服务总值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第四章;一,产品品种;二,产品品种数;三,专利;四,产品质量;五,企业工作质量;六,准确指标;七,工序能力;一,简答题;一,什么是新产品?新产品的条件是什么?二,何谓产品质量?可从哪些方面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企业服务质量的统计指标有哪些?四,什么是控制图法?如何运用控制图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五,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简述其特点。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笔记十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笔记十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笔记十四、固定资产利用统计(一)固定资产利用程度指标固定资产利用程度通过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固定资产占企业拥有的全部固定资产的比率,来反映固定资产在数量上的利用状态。

(二)固定资产产出率固定资产产出率是用固定资产产出的成果除以固定资产原值计算。

(三)劳动技术装备程度劳动技术装备程度,是每一个工人所装备的固定资产数量。

第三节企业生产设备统计一、生产设备数量统计生产设备是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或把劳动对象加工成为社会必要产品的劳动工具的总称。

生产设备是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现代化生产不成缺少的条件,是企业固定资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统计生产设备数量的计量单位生产设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数量”和“能力”两种,它们别离从不同的角度表白设备的数量。

(二)反映生产设备数量的统计指标企业生产设备数量统计指标,依其指标的性质不同,可有期末数和平均数两种。

二、企业生产设备的分类(一)按经济用途分类(二)按设备的作用功能分类设备按作用功能分为基本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

三、生产设备利用统计(一)生产设备数量利用统计企业所拥有的设备按其使用情况可分为现有设备(实有设备)、实际使用设备、已安装设备、完好设备。

(二)生产设备时间利用统计生产设备时间利用研究的对象是已交付使用的设备,即在用设备。

研究生产设备时间利用情况,就是要将生产设备实际作业时间与生产设备可以利用的时间或生产设备规定的工作时间进行对比,计算设备时间利用率,以反映设备时间利用的程度,进而分析未被利用的原因,从时间上挖掘设备的潜力,以便充分利用设备。

1.连续作业设备的时间利用率连续作业设备时间利用率,也称日历作业率,可有设备日历时间利用率和设备日历工作时间利用率两种计算。

连续作业设备时间利用率,是用日历时间作为规定工作时间计算的。

2.非连续作业设备时间利用率在计算非连续作业设备时间利用率时,按照不同的要求,这类设备的规定工作时间可有多种。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整理)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最新整理)

(bce ) A.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B.使用中的 固定资产 C. 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D .租 入的固定资产 E .不需使用的固定资产 47、企业原材料库存量控制方法 (bcde ) A.因果控制法 B. 经济批量控制法 C .定量库存控制法 D .定期库存控制法 E .ABC 控制法 48、什么是收入法? 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 总值 49、衡量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基本依据是 什么?企业产品质量标准 50、企业生产定额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产量定额和__工时定额 51、企业原材料利用总量统计的基础指标 是什么?企业原材料有效消耗量 52、什么是单耗定额指数?以实际单耗水 平与_定额单耗水平__对比所得的结果 53、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哪两类? 直线折旧法和_加速折旧法 54、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提供某种 产品或劳务的能力称为什么?企业生产能 力 55、综合反映企业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消 耗的效益指标是什么?成本利税率 56、什么是经济效果?某一具体经济实践 过程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该过程的有用 成果与__劳动消耗_之比。 57、什么是统计台帐? 企业统计台帐是指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汇总资料和积累资料的 账册。 58、什么是物质产品? 物质产品又称实物产品或有形产品,是指 企业生产活动的结果,创造了新的实物形 态和新的使用价值的产品。 59、什么是标准实物量? 标准实物量是在经济用途相同,而品种、 规格、含量不同的同类产品中,确定某种 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他产品产量按一 定比例折算标准产品的产量 60、什么是商品流转?商品流转是指通过 买卖行为,把工农业产品由生产领域送达 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 61、企业工业增加值。企业工业增加值是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工业生 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 或转移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额,是企 业过程新增加的价值。 62、新产品:新产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 第一次生产和销售的在原理、用途、性能、 结构、材料、技术指标等某一方面或几个 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提高或独创的 产品。 63、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 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 长期成果成功的管理途径。 64、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 务、出租给65、固定资产投资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 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 及与此有关费用的总称。它是反映固定资 产投资规模和结构的综合指标。 66、简述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答:(1)企业经济活动条什统计,分为内部 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要指人力统计、 物力统计和财力统计,外部条件包括社会 政治、科技水平、市场等有关信息;(2)企 业投入统计,分为物化劳动统计,活劳动 统计和综合投入统计:(3)企业产出统计, 分为实物量(品种、质量、数量)和价值量; (4)企业经济效益统计,从生产角度和使用 角度考察经济效益;从劳动力投入考察经 济效益。 67、、简述企业信息的作用 答:(1)信息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2) 信息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3)信息提高 企业管理人员水平;(4)信息决定企业经济 的发展。 68、收入法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1)固定资产折旧;(2)劳动者报酬;(3) 生产税净颥;(4)营业盈余。 69、新产品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1)有新的原理、构思或设计;(2)采 用了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3)产品的结构有明显的改进;(4)扩大了 产品的使用范围。 70、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答:(1)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全员参加的质 量管理;(2)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是产品或 服务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 (3)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的是全企业的质量 管理;(4)全面质量管理要采取多种多样的 管理方法。 71、我国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有哪些? 答:目前,我国各种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主 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1)国家租上级主管 部门计划调拨:(2)从物资供应部门采购; (3)从原材料生产企业直接采购;(4)从物 资市场采购。 72、企业生产设备统计的内容有哪些? 答:(1)生产设备数量利用统计;(2)生产 设备时间利用统计;(3)生产设备能力利用 统汁;(4)生产设备综合利用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经济统计学》要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企业与企业运行一、企业的含义1.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

2.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1)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2)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3.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法人单位划分的依据:(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4.说明:(1)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是判断组织是否为企业的根据之一。

(2)总厂/公司直属的分厂、车间、工段、小组等虽承担生产经营任务,但不实行独立的经营核算,不对外承担经济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成为企业。

没有法人资格的农场、商店,不能成为农业企业或商业企业。

二、企业经济运行(P2)1.企业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

●市场是经济运行的起点和终点。

●企业均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人力、物力、财力。

●企业是盈利的经济组织,所以要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其表现为:投入即定时,尽可能使产出最大;产出即定时,尽可能使投入最小。

2.企业经济运行,表现为企业的存量、流量和存量流量的不断运转和扩大。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P5)(一)企业经济运行的部条件1.人力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是决定企业经营成果的核心。

2.物力要素,包括固定资产、原材料和动力,是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

3.财力要素,资产按其在生产经营中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4.信息要素,信息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流通起着协调和控制的作用。

(二)企业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主要宏观环境:经济体制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环境;思想文化环境第二节企业组织类型一、企业组织(P10)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简称,它包括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容。

企业一般分为厂部、车间和班组三个层次。

二、企业类型(P12)(一)分类原则1.以产品为单位,而不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2.以产品的直接用途为标准,而不是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为标准;3.以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作为划分的标志,而不是按产品的具体用途来划分类型。

(二)按企业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资金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

●在世界各国,公司组织是一种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容●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容包括:企业活动条件统计、企业投入统计、企业产出统计和企业经济效益统计。

一、企业活动条件统计(P20)(一)企业部活动条件统计1.人力统计。

包括企业职工人数及其构成统计。

2.物力统计。

包括劳动手段统计和劳动对象统计两个方面容。

3.财力统计。

包括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统计。

二、企业投入统计企业投入主要是生产三要素的投入,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投入,综合为物化劳动的投入;还有劳动力的投入,体现为企业工资资金等劳动报酬的投入,即活劳动的投入。

三、企业产出统计(一)成果表现——实物量,即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

(二)成果表现――价值量第四节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一、企业三大经济核算(P28)●企业三大经济核算:企业统计核算、企业会计核算和企业业务核算。

●现代会计核算都采用复式记账方法。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包括供应、生产(或储存)和销售三个阶段。

二、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的协调(P30)(一)三大核算的相互关系:在企业核算中,业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

(二)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标志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重要标志是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

具体容如下:1.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的协调与统一。

2.指标口径的协调与统一。

3.分类方法的协调和统一。

4.计算过程的协调和统一。

第二章企业统计组织与工作第一节企业统计组织工作一、企业统计组织系统(P39)作为企业的统计组织体制,要以企业部综合统计为中心,以车间基层统计为基础。

一般的企业是厂部、车间和班组的三级统计制。

二、企业统计工作过程(P41)企业经济统计主要有三个工作过程,即企业统计调查、企业统计资料的整理与企业统计分析。

(一)企业统计调查企业经济统计调查是采用各种调查方法,大量搜集企业经济统计资料的过程,是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企业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

企业统计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调查对像包括的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照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3.按照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二)企业统计整理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的主要办法:逻辑审查、设疑审查和人机审查。

(三)企业统计分析企业经济统计分析包括生产经营条件的分析、生产经营过程和生产经营成果的分析。

三、企业统计资料的来源(P46)企业经济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企业部车间和各职能科室所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及企业外部搜集的统计资料。

(一)企业部统计资料:来源于车间和职能科室。

(二)企业外部统计资料:是由综合统计部门通过行业交流、市场调查等方式取得。

第二节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一、企业原始记录(P48)●企业原始记录是按照企业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情况所做的最初数字和文字记载。

●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1.应满足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需要2.应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应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状况3.应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成为管理制度中的组成部分。

4.原始记录的设置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二、企业统计台账与厂统计报表(P53)企业统计台账是指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汇总资料和积累资料的账册。

它是按照时间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循序的登记。

企业统计台账按企业统计组织系统的不同,可以分为班组统计台账、车间统计台账和职能科室统计台账;按其容繁简不同,可以分为综合性台账和专用台账两大类。

三、企业统计报表制度(P56)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

它是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定,按照统一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指标容,统一的报送时间,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统计报告制度。

统计报表制度具备统一性、时效性、全面性和可靠性的特点。

第三节企业统计信息化二、企业信息的作用与种类(P63)企业信息是指与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供、产、销各环节有关的信号、数据、消息、情况及指令等容,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企业信息的作用:1.信息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2.信息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3.信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水平4.信息决定企业经济的发展三、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P65)企业信息存储的形式一般有手工存储、缩微存储和计算机存储三种形式。

要搞好企业统计信息库,就必须抓好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厂报表三个环节。

原始纪录是企业统计资料的根本来源。

第三章企业产品统计第一节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可分为企业物质产品和企业劳务产品两大类。

一、企业物质产品(P68)物质产品又称实物产品或有形产品。

作为企业生产的物质产品,是指企业生产活动的结果,创造了新的实物形态和新的使用价值的产品。

企业物质产品的基本特征:1.企业物质产品是劳动的成果。

2.企业物质产品必须符合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规要求。

3.企业按照某项生产任务组织生产,预定要生产的产品是直接的成果。

企业物质产品的分类:1.工业产品的分类工业产品按照产品的完成程度不同可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

(1)成品是指企业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可权随时提供社会使用的产品。

在企业,对于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或者完成了全部生产过程而未通过检验的产品统称为未完成品。

未完成品看其是否完成某特定阶段,而划分为半成品和在制品。

(2)半成品是指在企业完成了一个或几个车间(或工艺阶段)的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等待移交后续车间(或工艺阶段)做进一步加工的产品。

企业出售或准备出售的半成品,视为企业的成品。

(3)在制品是企业车间正在加工的产品,包括本车间行各道工序上加工的产品,或在本车间完成若干工序等待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的产品,以及完成本车间全部工序等待检验进入半成品库的产品。

区分半成品和在制品,以半成品和在制品能否走出车间为标准。

2.农业产品的分类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可将农业产品划分为成品和未完成品。

3.建筑产品的分类建筑产品一般可以划分为交工工程、已完施工和未完施工三种不同产品状态。

二、企业劳务产品(P72)劳务产品是与物质产品相对应的产品,又称无形产品,一般称之为“劳务”或者是“服务”。

企业劳务产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第三产业提供的各种生产性、非生产性服务,产出的是服务性或劳务性产品;另一类是物质性生产企业附带经营的生产、非生产服务,产出的同样也是服务性或劳务性产品。

生产性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活动的成果一般都表现为无形产品,但二者在过去是有明显区别的。

1.以是否围绕物质产品进行活动来区别。

2.以是否执行再生产功能来区别。

第二节企业产品的计量方式从企业产品的商品价值属性——使用价值、价值及其劳动消耗三个角度去研究,得到企业产品的三种计量方式:企业产品的实物量、企业产品的劳动量和企业产品的价值量。

一、企业产品的实物量(P74)企业产品实物量即企业产品产量,它是以实物单位来计量企业产品的数量。

(一)产品实物量计量单位1.自然单位与度量衡单位。

2.复合单位(或双重单位)。

(三)产品实物量统计的意义1.反映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2.是编制各类平衡表的主要依据3.是经济统计分析指标的计算基础二、企业产品的劳动量(P75)企业产品劳动量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的产品数量。

计算产品劳动量指标之所以采用定额劳动时间,而不用实际劳动时间,是因为“实际劳动时间”直接受工人劳动效率的高低的影响,“实际劳动时间”的产量愈多,表明劳动效率愈低,生产成绩差;“定额工时”的产量愈高,表明劳动效率愈高,生产成绩好好。

第三节企业产品原始实物量统计一、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P79)原始实物量,又称为产品的混合量,是指各类产品按其自然物理量为单位的产量。

在统计原始实物量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二)必须是本期生产的产品(三)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目录的规定统计二、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P80)工业企业产品按完成程度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制品。

企业产品生产凡列入工业产品目录的,不论是企业成品、半成品或企业最终产品,不论作为商品销售的,还是作为本企业自产自用的,是正式生产或试车生产的,只要是合格品,都要加以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