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舞史料大典》

合集下载

神乐署

神乐署

建筑规格[编辑]
神乐署建筑总平面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为两重殿宇的三进院落,神乐署大门朝东,前殿五开间,明称太和殿,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凝禧殿,用于排演祭祀大典;后殿七开间,原名玄武殿明末改称显佑殿,用于供奉玄武大帝以及诸乐神;殿后还有袍服库、典礼署、奉祀堂等建筑,东跨院由通赞房、恪恭堂、正伦堂、候公堂、穆佾所等建筑,西跨院有掌乐堂、协律堂、教师房、伶伦堂、昭佾所等建筑。

据史料记载,天坛神乐署除了上述建筑之外还建有大量的茶棚、酒楼、药铺等建筑,在神乐署围墙内甚至还有一座关帝庙。

历史[编辑]
明代神乐观遗物澧泉井碑
神乐署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称作神乐观,顾名思义是一所专司祭祀音乐的道观,神乐观出现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明朝初年的两位重要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

南艺钱慧老师中音史复习资料

南艺钱慧老师中音史复习资料

远古夏商时期中国音乐起源:《模仿自然说》《情感本能说》《劳动起源说》《异性求爱说》《巫术起源说》《葛天氏之乐》是一部载歌载舞的乐舞,表演时有三个表演者手中拿着牛尾巴,边舞边唱,一共有八首歌曲。

乐舞还有黄帝时代的《云门》,黄帝时代所作至尧时代增修的《咸池》。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有可能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

《箫韶》简称《韶》,可能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龥》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商代的巫乐,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的乐舞。

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用禽骨制成的骨哨和卵形的陶埙,至今约7000年,1986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了用鹤骨制成的骨笛,至今约9000年。

1977年湖北崇阳出土的铜鼓,1976年河南安阳安屯好墓出土的编绕。

周秦时期周代的礼乐制度: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符合本朝的礼乐制度,从思想上巩固等级名分,以维护天子的权威。

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

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一是认为每佾固定为八人,另一种认为人数与八佾相同。

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乐县:。

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辨其声。

周代掌管音乐的乐官最高级别为“大司乐”,为中大夫,一般具有行政,教学和演奏三职能。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乐包括乐德,乐舞和乐语。

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六代乐舞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

分别是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唐尧时期的《咸池》,虞舜时期的《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朝当代的《大武》。

小舞是相对于“六代乐舞”等大型乐舞而言,那些13岁至19岁的国子们还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小舞。

浅析李世民与《十部乐》形成的关系

浅析李世民与《十部乐》形成的关系

浅析李世民与《十部乐》形成的关系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经历过魏晋南北朝与隋朝末年的纷繁战火,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影响之下,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巅峰时期。

而舞蹈艺术也出现了从空前繁荣的局面,《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一书上写到:“从‘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剑器舞》,到‘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的《胡旋舞》;从朝会大典所用的《九部乐》、《十部乐》,到享宴娱乐表演的《立部伎》、《坐部伎》”,这些舞蹈承载了从民族文化到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深厚积淀,体现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王朝兼容并包的盛世之况。

而作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九部乐》和《十部乐》,其内容则是包罗万象,汇聚了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舞蹈与文化,是一个文化交汇与民族融合的产物。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也打破了亚洲与欧洲地区文化隔断的阻碍。

而从汉朝之时,胡人就不断向中原地区迁徙,至西晋灭亡之时,中原地区政权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

而胡人趁机起兵,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五胡乱华”。

少数民族的入侵虽然使汉民族遭受了灭顶之灾,但是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汇与碰撞,直至南北朝时期,杨坚中止了北周北齐时的胡化逆流,复汉姓,推行汉化,建立了“五胡乱华”之后汉族在北方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而作为胡汉混血的杨坚,在建国之后,学习前代统治者而制作了“七部乐”,其中包括了汉族自身的纪功舞蹈与各少数民族的舞蹈,将其用于宫廷享乐,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又增设两部,成为了唐代《九部乐》的原型。

唐高祖李渊建国之后,沿用了隋朝的乐舞制度,太宗李世民去“礼毕”增《燕乐》与《高倡伎》,《十部乐》可以说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手中最后成型。

而这种乐舞被赋予了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只有在朝会大典、宫廷大宴等重要场合才可以表演,其功利目的很强。

如此重要的乐舞在几次地修缮之后成为当时的形式自然是有其背后的原因的,我认为其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十部乐》第一部《燕乐》主要是以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为主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护佑大唐的江山社稷。

福建师范大学22春“美术学”《中外美术史》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福建师范大学22春“美术学”《中外美术史》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福建师范大学22春“美术学”《中外美术史》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吴作人的《齐白石像》是中国现代油画具有典范性的作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不属于在作品中表现主观内容的派别是:()A、印象主义B、古典主义C、新印象主义D、后印象主义参考答案:ABC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B、谢赫《画品》C、宗炳《画山水序》D、王微《叙画》参考答案:B4.写在中国书籍、字画、碑帖前面的文字叫“题”,而后面的文字叫:()A、款B、策C、跋D、序参考答案:C以下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是()A.南京西善桥竹林七贤砖印壁画B.河北满城长信宫灯C.河南洛阳龙门宾阳洞造像D.陕西西安三彩驼背乐舞佣参考答案:A6.早期的山水画不讲究比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与宗教世界完全相同,它是一首赞美宗教的颂歌。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光的三原色指的是红蓝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A、吐鲁番晋墓B、昭通霍氏墓C、安丘冬寿墓D、酒泉丁家闸墓10.以下属于印象派画家的有()A、马奈B、雷诺阿C、德加D、西斯莱参考答案:ABCD11.黑白的物象是没有色彩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2.关于中国画中的光说法正确的是:()A、直射B、不是直观可见的C、没有固定方向D、无处不在参考答案:BCD13.美术欣赏的特点主要有()和()两种。

A、历时性B、再认识性C、再创新性D、再创造性参考答案:ADA.米诺斯宫B.万神殿C.伊斯塔尔门D.卡纳克神庙参考答案:B15.古希腊雕塑代表作品《掷铁饼者》出自以下哪位雕刻家之手()A.皮弗格拉斯B.普拉克西特列斯C.菲狄亚斯D.米隆参考答案:D16.北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有()A、李成B、范宽C、郭熙D、王希孟参考答案:ABCD17.简述“扬州八怪”的含义以及艺术主张。

“传统民俗”主题阅读与写作训练及答案

“传统民俗”主题阅读与写作训练及答案

主题九:传统民俗【主题导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都是不同的。

同样,我们国家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民俗风情。

同一民族,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特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阅读和写作目标】1.了解不同的民俗风情,进一步增强民俗文化意识。

2.整理当地风俗文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祖国民俗风情。

【精彩阅读一】胶东地区过小年的风俗和传说周军选材角度:风俗习惯小年写法指津:引用俗语故事性强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小年这天送灶神爷上天,又称“送灶”、“辞灶”。

晚上,胶东地区的家家户户在灶神前供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烧香磕头,希望灶王爷吃了麦芽糖,上天说好话、言好事。

有的人还诵念:“灶王爷,你听见,二十三,灶糖粘;吃灶糖,请上天,言好事,行方便”,免得他到玉帝面前揭露自家隐私。

看来,这报喜不报忧,自古以来就有之。

不少人还在灶神爷的供品旁边摆放一盘黄豆、一束草,饲喂“灶王的马”,以便灶王爷骑马风雨兼程奔往天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天,外出者均赶路回家,忌“辞”在外面。

新过门的媳妇也在小年这天回到婆家,吃团聚饺子,放鞭炮庆贺。

小年之后,春节就拉开了序幕,俗话:辞了灶,年来到。

在胶东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水饺,打扫卫生迎接春节的到来。

关于灶王爷的来历,民间传说中有很多版本。

胶东民间流传最广的是那位姓张的负心汉的故事。

传说,早年有位浪荡公子,名叫张云芳,他先后娶了两位夫人,一个叫郭丁香,一个叫李海棠。

郭丁香浓发过膝,勤劳贤惠;李海棠则是游手好闲,常在丈夫跟前说郭丁香的坏话。

有一天,郭丁香做面条,不慎将一根长发掉于面条中。

吃面条时,恰巧又让张云芳吃出来。

在李海棠的唆使下,张云芳借此把郭丁香休出了门。

郭丁香无奈,嫁给了一个砍柴的。

她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还挺顺畅。

郭丁香走后,李海棠更加肆无忌惮,吃喝赌抽,加上张云芳的挥霍无度,家境很快没落。

中国古代乐舞史——名词解释笔记课件

中国古代乐舞史——名词解释笔记课件

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乐舞《长鼓舞》又称“长筒鼓舞”、“冲鼓舞”,流传于广西、湖南、广东等瑶族聚居区。

鼓呈长形,两头如喇叭而中部细,多由男子在还盘王愿时表演。

有独舞、对舞、三人舞和群舞等形式。

内容为祭祀盘王,祈求盘王赐福。

动作特征为矮、稳、颤。

据瑶族《过山榜》记载,长鼓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祭祀、娱神演变为娱人的舞蹈。

《盘王舞》又名《盘古舞》,表现瑶族先民在始祖盘古王的带领下,在草木丛生、猛兽逼人的深山老林间开创基业,建设家园的情形。

动作多模仿开荒耕地、劳动生产。

从舞蹈所表现的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看,它产生于早期原始农业生活中是可以肯定的。

传说《扶来》为上古伏羲氏的乐舞。

《通典·乐》载:“伏羲乐名《扶来》,亦曰《立本》。

”《通志·乐略》载:“伏羲乐曰《立基》,或云《扶来》”。

除了《立基》、《立本》外,《扶来》还有《荒乐》、《凤来》等别称。

传说该乐舞内容是歌颂伏羲氏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业绩。

据《世本》、《路史》记载,女娲的乐舞名为《充乐》,这个乐舞创作成功后,“天下幽微,无不得其理”。

据说《充乐》是歌颂女娲制定婚姻,使男女性生活得到正常解决。

女娲的乐舞传说反映了母权制氏族社会的印迹。

传说《扶持》是神农氏的乐舞,也作《扶犁》。

《通典·乐》载:“神农乐名《扶持》,亦曰《下谋》”。

据《路史·后记》所载,这个乐舞是神农氏的属下刑天所作。

内容是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农耕的功绩。

《广乐》传说为上古葛天氏之乐舞。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广乐》的歌词共分8段:《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

从歌词看,《广乐》主要表现了人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其表演形式,《吕氏春秋》记为:“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路史》记为:八个壮士捉一头四岁的牛,牵牛尾,不时叩击牛角,踏足而歌。

世纪的丰碑·两代情·六十年——走近《中国乐舞史料大典》

世纪的丰碑·两代情·六十年——走近《中国乐舞史料大典》

世纪的丰碑·两代情·六十年——走近《中国乐舞史料大典》作者:黄葶来源:《艺术评论》 2016年第8期黄葶20世纪 50年代始,中国第一代舞史专家们同心同行十数载,至1964年完成《中国古代舞蹈史长编(后称《长编)初定稿。

在《长编的基础上整理修改,又于 1983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中的奠基之作《中国舞蹈史(史称“五小本”)。

之后虽有多部通史、断代史或专门史相继出版,但更能集中地保全和体现历史学学科特征的基础史料巨著,除《中国乐舞史料大典,迄今未见。

我国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在《史语所工作之旨趣中,用很严重的口气表示不要“著史”,不要“历史哲学”,“我们反对疏通,我们只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

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

舞蹈史学家孙景琛先生也认为:“资料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历史研究,首要的条件就是掌握丰富而翔实的史料,才有可能通过对史料的深入研究,写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历史,并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舞蹈史料学的任务即在于舞蹈历史资料的搜集、编辑和考证,为舞蹈历史研究提供必需的基础。

我国虽有悠久的乐舞文化历史,但舞蹈史料学的建设滞后,所以认真进行学科自身的基础理论建设,是舞蹈史研究工作者的一项无可回避的任务。

”故此,孙先生在没有任何经费的情况下,用了五十年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一个人默默地搜检、整理、汇总了二十五史中以人物传记部分为主的乐舞资料约二十余万字。

舞蹈作为视觉艺术,重视形象资料的研究可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

孙先生设想,以舞蹈形象为主,结合文献史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图证史,以史阐图,探索舞蹈艺术在历史上的演变和发展轨迹,寻求其间内在规律,是一种较切合舞蹈实际的方法。

能舞会画的吴曼英女士与孙先生相濡以沫一辈子,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工作中的好搭档。

1955年,学西洋画专业的吴曼英毕业后分配到“舞蹈研究会”(今中国舞蹈家协会)工作,五十多年里为了采集历史文物上的舞蹈图像走遍中华大地。

佛国仙姿妙入神特教薪传娱万民_评我国首创_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_为敦煌学百年纪念而(1)

佛国仙姿妙入神特教薪传娱万民_评我国首创_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_为敦煌学百年纪念而(1)

!"佛国仙姿妙入神特教薪传娱万民———评我国首创《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为敦煌学百年纪念而作董锡玖#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高金荣教授敦煌舞基训一、一个极好的创意,敦煌舞学派的诞生二、创设新课程的艰辛举世闻名的甘肃敦煌莫高窟,从公元"%%年开凿第一个洞窟起,至今已经历了&%"’年漫长的岁月,而位于&(窟的藏经洞今年适逢发现一百周年,“敦煌在中国,研究在世界”对敦煌文书和石窟艺术的研究我国学者成绩卓著,已成为公认的国际敦煌学研究中心,在舞蹈艺术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出现了不可替代的骄人的成就。

那就是把举世闻名的敦煌舞乐再现于舞台的《丝路花雨》和《敦煌舞基训》#包括教学剧目$被誉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明珠,也是甘肃省奉献给舞蹈界和全国人民的双璧,)*世纪的经典之作。

在迈向)&世纪的今天,它们会更加灿烂辉煌。

《敦煌舞基训》的创编者是甘肃省舞协名誉主席,原甘肃省艺校校长高金荣,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接受过严格的训练和舞蹈大师崔承喜的直接教授,具有扎实的功底。

此后她扎根边疆,一直在甘肃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特别是积多年教学经验,创编了整套的《敦煌舞基训》,首创我国具有西部特色的中国古典舞———敦煌舞。

高金荣校长在甘肃省艺校任职期间,即开始着手对敦煌舞姿的研究,她观摩了舞剧经典《丝路花雨》的成功演出,&+(+年起她数度深入敦煌莫高窟作实地考察,敦煌壁画中各个朝代的舞姿,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意念,《敦煌舞基本训练》新课程的创设工作,就这样付诸实施。

研究创编敦煌舞的重点和难点:壁画是静止的,而如何把握从静到动的规律呢,她说:“一种舞蹈风格的形成,不仅是舞姿特点,重要的是其起承转合的整个动作过程。

”#见高金荣著《敦煌舞蹈》敦煌文艺出版社$她在莫高窟作实地考察时,统观了北凉、北魏、隋、唐、宋、元等历代的音乐舞蹈壁画。

从琳琅满目的飞天、伎乐天、经变画舞蹈菩萨,以及世俗舞乐的静态和动态中,体会、分析动作的起承转合,从静到动的规律,进而探索敦煌舞独具的风格、韵律和艺术魅力。

西安音乐学院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西安音乐学院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西安音乐学院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主要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艺术学理论各专业【业务一】艺术综合基础理论参考书目(说明:除报考中西艺术史的考生不得选“中西艺术史”之外,其他方向考生可从以下三个科目中任选两个科目参加考试)1.艺术学基础理论(1)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第 3 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 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中西艺术史(1)杨先艺:《中国艺术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魏建新:《简明西方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艺术批评王美艳:《艺术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业务二】参考书目中西艺术史1.杨先艺:《中国艺术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魏建新:《简明西方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美]温尼·海德·米奈著、李建群等译:《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艺术哲学(美学)1.杨辛、甘霖等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艺术民俗学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张士闪、耿波:《艺术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3.陶思炎等著《民俗艺术学》,南京出版社(2013)艺术社会学1.(英)亚历山大著,章浩、沈杨译:《艺术社会学》,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2.(匈)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编:《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3.宋建林著《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知识出版社(2003)艺术教育学1.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9)2.莫雷:《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4.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艺术创意与策划(艺术管理)1.谢梅、王理编著:《文化创意与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田川流编著:《艺术管理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3.厉无畏主编:《创意产业导论》,学林出版社(2006)4.胡惠林著:《文化产业学》(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管理)1.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1.于海广、王巨山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2.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艺术传播及翻译1.温秀颖:《翻译批评 --从理论到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大卫-马丁等著,缑斌主译:《艺术中的人文精神》(第 8 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音乐文学1.晨枫:《中国当代歌词史》,漓江出版社(2002)2.陆正兰:《歌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音乐学各专业【业务一】音乐学综合理论参考书目(说明:音乐学各专业方向,除报考方向业务二科目外,其他四门科目选三门科目参加考试)1.沈璇、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2.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4.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俞人豪著:《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业务二】参考书目西方音乐史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余志刚译:《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西方音乐作品研究1.(德)H.艾格布雷特著,刘经树译:《西方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3.沈璇、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中国音乐思想史、中国音乐美学史1.罗艺峰:《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修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4.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中国传统音乐研究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3.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修订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西安鼓乐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2.程天健:《西安鼓乐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中国古代音乐史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2.童忠良:《中国传统乐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3.曾金寿:《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习指要》,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201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陈聆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在 20 世纪》,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汪毓和:《音乐史学研究与音乐史学批评》,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参考资料》,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2000)中国当代音乐研究1.梁茂春、明言:《20 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2.居其宏:《共和国音乐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3.梁茂春、项筱刚等:《中国音乐论辩》(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艺术卷),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中国琴学1、查阜西:《查阜西琴学文萃》,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2、顾梅羹:《琴学备要》,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3、李明忠著:《中国琴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2000)4、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中华书局(2010)敦煌乐舞研究1.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2.高德祥:《敦煌古代乐舞》,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3.(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孙景琛:《中国乐舞史料大典》,上海世纪出版社(2015)音乐考古1.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2.方建军:《音乐考古与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3.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4.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音乐文化遗产与博物馆1.《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3.《博物馆陈列艺术》,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编,文物出版社(1997)4.《文化遗产学概论》,张昕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音乐编辑学1.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基础》(初级),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5)3.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实物》(初级),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5)音乐文献学1.郭小林,胡扬吉:《音乐文献学与音乐文献检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2.潘树广等:《文献学纲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张大可:《中国文献学》,商务印书馆(2013)4.王小盾:《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作曲1.(奥)阿诺德·勋伯格著,吴佩华译:《作曲基本原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申克:《自由作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3.欣德米特著,罗忠镕、姜丹译:《作曲技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4.郑英烈:《序列音乐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和声1.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增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2.桑桐:《和声理论及应用》,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复调1.陈铭志:《复调音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2.陈铭志:《赋格曲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3.段平泰:《复调音乐》(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4.斯克列勃科夫:《复调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5.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曲式与作品分析1.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3.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4.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5.姚恒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配器1.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管弦乐法原理》(全二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2.瓦希连科:《管弦乐配器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施咏康:《管弦乐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电子音乐作曲1.杨士颖:《计算机音乐制作与数字音频》,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2.胡泽:《数字音频工作站》,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视唱练耳1.王光耀:《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2.郑敏:《现代音乐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3.王光耀、权思:《多声部听写与立体节奏训练326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4.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八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徐敬行:《四声部和声听觉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音乐教育学1.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罗伊斯·乔克西著许洪译:《二十一世纪音乐教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4.赵岩:《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03)※※※※※※※※※※※※※※※※※※※※※※※※※※※※※※※※※※※※※※※※※※※※※※※※※※※※※※※※舞蹈综合理论1.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刘青弋:《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肖苏华:《中外舞剧作品分析与鉴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舞蹈美学基础1.袁禾:《中国舞蹈美学》,人民出版社(2011)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音乐表演专业】各方向业务一:中外音乐史参考书目1.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沈璇、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复试参考书目1.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3.(匈)魏纳·莱奥著,张瑞译:《器乐曲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轩辕(xuān yuán)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英文: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jī)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名轩辕,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因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

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黄帝与炎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jiǎo)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因此,炎黄二帝都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

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

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蟜(jiǎo)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虫。

轩辕(xuān yuán)❶我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名字。

❷姓。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P1541。

轩辕(xuān yuán)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

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

曾战胜炎帝于阪(bǎn)泉,战胜蚩尤(chī yóu)于涿鹿(zhuō lù),诸侯尊为天子。

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汉典网辛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今天举行辛卯(xīn mǎo)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今天上午分别在陕西黄帝陵(líng)和河南新郑轩辕黄帝故里举行。

中国古代乐舞史——名词解释笔记

中国古代乐舞史——名词解释笔记

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乐舞《长鼓舞》《长鼓舞》又称“长筒鼓舞”、“冲鼓舞”,流传于广西、湖南、广东等瑶族聚居区。

鼓呈长形,两头如喇叭而中部细,多由男子在还盘王愿时表演。

有独舞、对舞、三人舞和群舞等形式。

内容为祭祀盘王,祈求盘王赐福。

动作特征为矮、稳、颤。

据瑶族《过山榜》记载,长鼓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祭祀、娱神演变为娱人的舞蹈。

《盘王舞》《盘王舞》又名《盘古舞》,表现瑶族先民在始祖盘古王的带领下,在草木丛生、猛兽逼人的深山老林间开创基业,建设家园的情形。

动作多模仿开荒耕地、劳动生产。

从舞蹈所表现的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看,它产生于早期原始农业生活中是可以肯定的。

《扶来》传说《扶来》为上古伏羲氏的乐舞。

《通典·乐》载:“伏羲乐名《扶来》,亦曰《立本》。

”《通志·乐略》载:“伏羲乐曰《立基》,或云《扶来》”。

除了《立基》、《立本》外,《扶来》还有《荒乐》、《凤来》等别称。

传说该乐舞内容是歌颂伏羲氏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业绩。

《充乐》据《世本》、《路史》记载,女娲的乐舞名为《充乐》,这个乐舞创作成功后,“天下幽微,无不得其理”。

据说《充乐》是歌颂女娲制定婚姻,使男女性生活得到正常解决。

女娲的乐舞传说反映了母权制氏族社会的印迹。

《扶持》传说《扶持》是神农氏的乐舞,也作《扶犁》。

《通典·乐》载:“神农乐名《扶持》,亦曰《下谋》”。

据《路史·后记》所载,这个乐舞是神农氏的属下刑天所作。

内容是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农耕的功绩。

《广乐》《广乐》传说为上古葛天氏之乐舞。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广乐》的歌词共分8段:《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

从歌词看,《广乐》主要表现了人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其表演形式,《吕氏春秋》记为:“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路史》记为:八个壮士捉一头四岁的牛,牵牛尾,不时叩击牛角,踏足而歌。

伏羲氏 太昊伏羲祭典

伏羲氏 太昊伏羲祭典

伏羲氏太昊伏羲祭典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太昊伏羲祭典。

太昊伏羲祭典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及民间祭祀活动。

伏羲是汉文明创始人。

他教佃渔。

造工具。

兴农耕。

制嫁娶。

正姓氏。

造书契。

通八卦。

用文明的灯火引导人们走出了鸿蒙未启的混沌。

结束了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伏羲的开天明道之功。

奠定了几千年中华文明昌盛的根基。

为了纪念和彰显伏羲的功绩。

后人修建了伏羲庙。

并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

太昊伏羲祭奠主要包括甘肃省天水市的公祭伏羲大典。

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伏羲陵祭祀等。

xx年5月20日。

甘肃省天水市河南省淮阳县联合申报的“太昊伏羲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太昊伏羲祭典。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甘肃省天水。

河南省淮阳。

节日起源,祭祀。

遗产类型,民俗。

遗产编号,485Ⅸ—37。

节日起源。

流派天水太昊伏羲公祭近几年来。

甘肃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伏羲祭祀活动。

从xx年开始。

每年祭典由甘肃省政府主办。

伏羲祭典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构建和谐社会。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1988年以来。

一年一度的天水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已成为海内外同胞寻根祭祖的途径之一。

截至xx年。

已举办19届。

xx年6月22日。

原定要举办xx年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

但是受“5·12”汶川地震波及以及余震不断的影响。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成为当时首要任务。

经天水市报请省政府批准同意。

xx年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暂时停办。

2016年。

因地震灾后的重建任务十分繁重。

甘肃省政府决定。

2016年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动继续停办。

淮阳太昊伏羲陵祭祀太昊伏羲氏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公里处。

因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庙。

故称”天下第一陵”。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

都要在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陵举办朝祖进香祭典。

祭典活动举行期间。

也举行庙会。

历时月余。

不过最热闹的还是二月初十至二月二十的10天。

转载《故宫文物月刊》目录9

转载《故宫文物月刊》目录9

转载《故宫文物月刊》目录9原文地址:《故宫文物月刊》目录(9)作者:孔德平故宫文物月刊目录(9) 1999年第190期(一月份)清雕紫檀龙纹多宝格小柜本社封面清西洋画珐琅花卉镀金表本社封面里清雕紫檀龙纹多宝格小柜,展开内附珍玩四十七件本社封面里清张宗苍云岚松翠轴本社帝国的回忆一「国立故宫博物院瑰宝」赴法展专辑(六)一珍玩器物处略论中国北方西周青铜双音钟高西省溥心畬的书法艺术王家﹝清异录﹞中的陶瓷史料谢明良文物丰采在法国一「帝国的回忆」展出琐记廖宝秀含珠鳞施考略徐龙国汉画像石拓片辨伪例说郑岩溥心畬传(二七)一白发仍为客王家明掐丝珐琅葫芦式扁壶本社封底第191期(二月份)清乾隆掐丝珐琅酥油茶罐本社封面明景泰款掐丝珐琅夔纹尊本社封面里宋刘永年花阴玉免卷(局部)本社明清珐琅工艺特展(一)-明代的掐丝珐琅陈夏生江山览胜-历代实景山水画展简介何传馨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历代楷书展冯幼衡镂嵌填漆源流考张燕汉代玉器的吉祥文化(一)尤仁德晚唐水邱氏墓出土白瓷蓝春秀略论两晋南朝福建地区青磁林蔚文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中的「君倩」是谁王元军汶上县出土战国矢镞陶范制作工艺探讨刘善沂慈禧款绘画及宫掖女画家李湜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音乐文物研究之一陈万鼐溥心畬传(二八)一钟馗与西游记王家明景泰款掐丝珐琅蟠龙瓶本社封底第192期(三月份)清康熙初期景泰款掐丝珐琅花盆本社封面清雍正掐丝珐琅凤耳豆本社封面里明吴彬文杏双禽轴本社清代的掐丝珐琅-明清珐琅工艺特展(二)陈夏生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玉器研究刘云辉王瑛汉代玉器的吉祥文化(二)尤仁德中国古代颜料马清林胡之德李最雄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音乐文物研究之二陈万鼐爱憎过人-由﹝齐白石手批师生印集﹞看齐对师友的情感张之宇中日茶道器用文化之比较-唐宋明三代与日本廖宝秀从徐僧权的押书看王羲之法书的鉴藏王元军溥心畬传(二九)一世上而今少直人王家清掐丝珐琅丹阳朝凤八方瓶(十八世纪后期)本社封底第193期(四月份)清乾隆画珐琅西洋母子图提梁壶本社封面清康熙画珐琅四季花卉瓶本社封面里宋黄居寀竹石屮F卷(局部)本社三星堆传奇-商代古蜀国文明的重现张光远钱裕墓出土元代玉器综述徐琳清代的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明清珐琅工艺特展(三)陈夏生所谓「列旗」实为兽面纹的额羽高西省记玉丁宁馆藏的两件骨柄石刃刀杨美莉从沂南汉画像石墓看堪舆术之影响李迳「个山小像」的蔡受跋-八大山人的身世已明喻之矣魏子云谈北宋韩琦楷书信札朱良津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音乐文物研究之三陈万鼐溥心畬传(三十)新罗与扶桑之旅王家故宫文物月刊第十六卷篇目索引图书文献馆清康熙画珐琅玉堂富贵瓶本社封底第194期(五月份)杨三郎玉山日出(局部)本社封面三星堆文化牙璋本社封面里清关槐黄鹤楼图轴本社记「三星堆传奇」的玉石器(上)杨美莉由院藏三星堆文化牙璋谈起邓淑苹记一位自然写生派画伯-杨三郎的生平与画艺刘芳如东汉有铭阳燧尤仁德明杨忠烈劾公魏忠贤二十四罪疏稿-玉丁宁馆捐赠王耀庭万历莲花形盘考张东元年建信君铍及相关问题于中航新见秦公墓文物及相关问题探识李永平家具与诗词-中国家具文化之六胡文彦记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画像青铜壶方辉沈辰溥心畬传(三一)-宇宙难容一大千王家故宫文物月刊第十六卷作者索引图书文献馆清唐岱画归隐图本社封底第195期(六月份)清郎世宁荷花慈姑本社封面宋荷亭销夏本社封面里明文徵明古树茅堂轴本社芙蓉秀色避炎燠-简介荷香销夏特展张华芝记「三星堆传奇」的玉石器(下)杨美莉元代玉器鉴定探微殷志强西汉墓葬中出土的秦式玉器刘云辉湖柳荷香水墨融-钱维城的「湖庄清夏图」罗青读丰宁公主与韦圆照合葬墓札记齐东方这一方「西江弋阳王孙」印魏子云三星堆海贝来源初探敖天照杨三郎绘画艺术特展-画作赏析(之一)刘芳如文化向下扎根美育从小养成-「活动与创意」故宫儿童文化研习营第九期「明代文化」张文玲溥心畬传(三二)-犹伴词人作遨游王家故宫文物月刊第十六卷分类索引图书文献馆清郎世宁仙萼长春图本社封底第196期(七月份)藏文大藏经甘珠尔清乾隆三十五年内府泥金写本本社封面﹝大集譬喻王经﹞隋释阇那崛多译宋刊湖州(吴兴)思溪藏本-教主释迦牟尼说经图元人雕版画本社封面里明夏昶奇石修篁(局部)本社佛教艺术的小品之作-佛经图绘葛婉章中国古玉之美-由故宫玉器展览谈起(上)邓淑苹佛家珍宝-七政宝与八吉祥(上)朱仁星明陵石雕阮荣春史前时期的首饰张健关于齐国的度量衡制度于嘉芳凌家滩玉版玉鹰释义尤仁德杨三郎先生画作赏析之二书画处溥心畬传(三三)-岂愿浮东海王家明沈周松泉诗思本社封底第197期(八月份)元~明初青玉「春水」饰件本社封面明末清初青白玉镂空螭纹杯本社封面里明沈周画芝兰玉树轴本社中国古玉之美-由故宫玉器展览谈起(下)邓淑苹宋仁宗墓里的宝藏张临生刘歆的圆周率成家彻郎/撰魏慈德/译新出土三国吴纪年简牍所反映的吏阶层的书法王元军汉画像石反映的巫术习俗李迳佛家珍宝-七政宝与八吉祥(下)朱仁星谈中韩两国出土的航海图纹铜镜高西省从书画鉴藏所见传统古书画的修复与保存(一)林焕盛杨三郎先生画作赏析之三书画处溥心畬传(三四)-蠹化王家明周臣松泉诗思本社封底第198期(九月份)汉彩绘陶骑马俑本社封面汉石雕辟邪三足砚本社封面里宋人却坐图轴本社院藏汉代文物大展张光远院藏汉代铜器朱仁星院藏汉代陶器蔡玫芬院藏汉砚与辽阳汉墓文物陈慧霞院藏汉代玉器杨美莉汉代江南王国文物之光-跨世纪汉代文物特展简述张光远院藏汉代史事书画王耀庭群玉别藏续集-特展简介(上)邓淑苹汉代文物展玉器拾萃-汉代玉器研究札记之一杨美莉哥窑与修内司官窑李辉柄中国古代镀锡青铜器(一)-镀锡与表面富锡(锡、铅)的青铜器马清林胡之德李最雄溥心畬传(三五)-汤泉涌翠溪王家汉铜连枝灯本社封底第199期(十月份)西汉铜銗镂本社封面汉铜鋞形灯本社封面里明孙枝画杜甫诗意轴本社群玉别藏续集-特展简介(下)邓淑苹汉代文物展中的玉龙、螭虎-汉代玉器研究札记之二杨美莉巧思妙想见匠心-院藏汉代铜器简介朱仁星气象萧疏笔墨精微-谈故宫藏李郭画系的山水风格(上)许郭璜从书画鉴藏所见传统古书画的修复与保存(二)林焕盛家具与百工-中国家具文化之七胡文彦书「八大山人草书尺牍」后汪世清溥心畬传(三六)-魂返江南故国春王家明程嘉燧秋溪叠嶂(局部)本社封底第200期(十一月份)又一份新世纪新生的礼物-写在故宫文物月刊二百期的前面秦孝仪二百期特辑-百珍集萃本院图书文献、书画、器物三处同仁联合执笔历史传承-文献:孟子注疏解经历史传承-文献:昭德先生邵斋读书志历史传承-文献:新刊淮南鸿烈解历史传承-文献: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历史传承-文献:晦庵先生文集历史传承-文献:范文正公集历史传承-文献:论语历史传承-文献:元丰类稿历史传承-文献:永乐大典历史传承-文献:四库全书历史传承-文献:民俗图像-诸罗县箫垄等社原住民图像历史传承-文献:舆论-台湾图附澎湖群岛图历史传承-文献:诏书-多尔衮母子撤出庙享诏历史传承-文献:国书-清廷致法国国书历史传承-文献:军机处档-得胜图铜版画丹青世界-绘画:五代南唐巨然层岩丛树丹青世界-绘画:五代人秋林群鹿丹青世界-绘画:宋马远乘龙图丹青世界-绘画:宋马远晓雪山行丹青世界-绘画:宋马麟芳春雨霁丹青世界-绘画:宋马麟伏羲坐像丹青世界-绘画:宋燕文贵奇峰万木丹青世界-绘画:宋许迪草虫野蔬丹青世界-绘画:宋李嵩天中水戏丹青世界-绘画:宋人柳塘呼犊丹青世界-绘画:宋范安仁鱼藻图丹青世界-绘画:宋人画如来说法图丹青世界-绘画:宋人折槛图丹青世界-绘画:宋人柳阴高士图丹青世界-绘画:宋人溪山暮雪丹青世界-绘画:元赵孟调良图丹青世界-绘画:元顾安平安磐石丹青世界-绘画:元吴镇渔父图丹青世界-绘画:明文徵明寒林钟馗丹青世界-绘画:明唐寅西洲话旧丹青世界-绘画:明仇英东林图丹青世界-绘画:明董其昌葑泾访古图文字之美-书法:晋王羲之定武兰亭真本文字之美-书法:宋徽宗诗帖文字之美-书法:宋朱熹书易系辞文字之美-书法:宋吴琚书七言绝句文字之美-书法:元赵孟行书赤壁二赋文字之美-书法:明祝允明七言律诗天孙巧织-缂绣:宋缂丝沈子蕃山水天孙巧织-缂绣:宋绣白鹰国之重宝-铜器:商代早期弦纹鬲国之重宝-铜器:商代早期兽面纹觚国之重宝-铜器:商代晚期旅祖丁甗国之重宝-铜器:商后期~西周早期析子孙父乙扁足鼎国之重宝-铜器:商后期兽面纹钺国之重宝-铜器:西周早期牛首方座簋国之重宝-铜器:春秋中期晋国子犯龢钟国之重宝-铜器:战国兽带纹鉴国之重宝-铜器:东汉尚方博局纹镜石之美者-玉器:新石器时代中期查海-兴隆洼文化耳饰玦石之美者-玉器: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带齿动物面纹玉饰石之美者-玉器: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琮石之美者-玉器: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璧石之美者-玉器: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玉刀石之美者-玉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夏代鹰纹圭石之美者-玉器:夏~商玉戚石之美者-玉器: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玉石项饰石之美者-玉器:战国龙形佩石之美者-玉器:秦~西汉早期骑马图玉饰石之美者-玉器:元~明大雁玉带饰石之美者-玉器:明子冈款梅花图玉香炉石之美者-玉器:清乾隆玉鸠杖首泥的光辉-瓷器:南宋官窑粉青贯耳弦纹壶泥的光辉-瓷器:元钧窑天蓝紫斑如意枕泥的光辉-瓷器:明永乐青花波涛龙纹带托爵杯泥的光辉-瓷器:明永乐甜白番莲八宝高足杯泥的光辉-瓷器: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泥的光辉-瓷器:明雍正珐琅彩虎丘山水图碗巧夺天工-文玩:宋苏轼从星砚巧夺天工-文玩:明宣德款剔红龙纹圆盒巧夺天工-文玩:清雍正掐丝珐琅凤耳豆巧夺天工-文玩:清乾隆画珐琅西洋人物碟巧夺天工-文玩:清乾隆六年杨维占雕沈香木香山九老巧夺天工-文玩:清乾隆御制养心殿铭紫檀错金如意巧夺天工-文玩:清乾隆嘎布拉供碗第201期(十二月份)元唐棣仿郭熙秋山行旅本社封面元唐棣仿郭熙秋山行旅本社封面里清王时敏仿王维江山雪霁本社沧海桑田-澳门史料特展冯明珠试论宋代紫盏-由「紫泥新品泛春华」谈起廖宝秀气象萧疏笔墨精微-谈故宫藏李郭画系的山水风格(下)许郭璜从书画鉴藏所见传统古书画的修复与保存(三)林焕盛西汉艺术的灿烂奇葩-马王堆帛画帛书巡礼陈松长汉代六博与博戏之风游振群溥心畬传(三七)-异邦瞻去雁王家明沈周画雪景本社封底2000年第202期(一月份)清沈源画黄钟畅月轴本社封面清沈源画黄钟畅月轴本社封面里清沈源夷则清商轴(局部)本社宫室楼阁之美-界画特展概述林莉娜汉代文物展中一件表现傩礼的玉雕-汉代玉器研究札记之三杨美莉楚汉刺绣紫嫣红-论汉代刺绣的盛衰陈国安西藏艺术的意与象-双身像与怖畏尊的美学观葛婉章也论「撵茶图」中的人物及其他王元军汉代的文具-从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西汉前期墓葬中出土的一套文具谈起嵇若昕光彩熠熠的汉代漆器-兼论马王堆汉墓漆器的时代特点聂菲溥心畬传(三八)-猿缘王家清沈源画新乐诗意(局部)本社封底第203期(二月份)明正德窑青花五龙仰钟式盌本社封面清青花加彩凤凰牡丹瓶本社封面里清王鉴仿黄公望山水(局部)本社千禧年龙凤呈祥特展胡进杉介绍院藏最古老的玉龙邓淑苹汉代表现「气」之形态的玉器-汉代玉器研究札记之四杨美莉马王堆简牍帛书之书法艺术游国庆延商周之余绪谱盛世之华章-汉代的青铜文化熊建华从中国早期的玉龙试析龙的起源张明华汉初神仙信仰、艺术风尚的形象图示-马王堆汉墓文物艺术特色扫描陈松长豫章王之孙乎?豫章之王孙乎?高木森溥心畬传(三九)-故妻犹有墓王家清蓝线绣本无量寿佛百福庄严绣相凤图本社封底第204期(三月份)宋太祖座像轴本社(局部)封面南宋官窑青瓷尊本社封面里宋人富贵花狸轴本社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序秦孝仪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绪论昌彼得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一、道与艺吴哲夫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二、师法自然林柏亭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三、朴素之美蔡玫芬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四、生活与艺术蔡玫芬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五、文化融合王福寿山西黎城神面纹玉戚刘永生李勇云南晋宁石寨山最新出土的叠鼓形贮贝器蒋志龙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石玦、环制作方法研究李岩明代青楼文化观照下的女画家李湜千禧年说万年龙-从龙的起源谈起郭大顺溥心畬传(四○)-武陵洞外桃千树王家北宋夷则镈钟本社封底第205期(四月份)宋苏汉臣货郎图(局部)本社封面宋苏汉臣货郎图本社封面里清余省绘姑洗昌辰本社苏汉臣婴戏图考之一刘芳如记皮囊式壸谢明良发展变化中的西汉铜镜邓秋玲论宋画的风水-艺术风水论稿丁羲元米芾「珊瑚」、「复官」二帖中元入施光远题识考订穆棣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随感笔录麦英豪溥心畬传(四一)-老去空余伏枥心王家清张廷彦画登瀛洲图(局部)本社封底第206期(五月份)明刘度春山台榭(局部)本社封面明刘度春山台榭(局部)本社封面里元王蒙桃源春晓图(局部)本社俯仰之间-故宫十八度寒暑之回首秦孝仪苏汉臣婴戏图考之二刘芳如秘色瓷不神秘-一个中华文化断层的小启示宋浩育谈谈假竹简的识别要点刘信芳春秋中期晋国子犯龢钟的新证、测音与校释张光远家具与乐舞-中国家具文化之八胡文彦新淦出土商代漆器玉附饰件的探讨彭适凡溥心畬传(四二)-空蒙不见山河影王家故宫文物月刊第十七卷作者索引图书文献馆清戴天瑞春山胜事(局部)本社封底第207期(六月份)清金镂空龙纹盒本社封面清金镂空龙纹盒本社封面里清黄钺绘时华纪瑞本社说乾字璧-古玉续谈(一)闻广楚式玉龙佩(上)-楚式玉雕系列之一杨建芳齐家文化的玉围圈杨美莉苏汉臣婴戏图考之三刘芳如溯古话今谈宝石-松绿石陈夏生论「富春山居图」沈周题跋之真伪费泳唐代文思院及其金银器-兼论法门寺地宫金银器产地之区分梁子文徵明书「重修兰亭记」琐谈李郁周中国古代镀锡青铜器(二)-表面镀锡(锡铅、铅)青铜器及其金相研究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李最雄溥心畬传(四三)-落荒而逃的钟馗王家故宫文物月刊第十七卷分类索引图书文献馆清镀金嵌淡蓝色料火镰盒本社封底第208期(七月份)宋梁楷东篱高士本社封面春秋玉龙纹佩本社封面里明陈洪绶画荷花本社千仞之冈始于培塿-「道咸之际外交公牍」入藏记冯明珠记召公太保二玉戈-古玉续谈(二)闻广玉带钩鉴赏周晓晶楚式玉龙佩(下)-楚式玉雕系列之一杨建芳隋韦谌墓和韦寿夫妇合葬墓的出土文物戴应新姓名人识鬓成丝-从故宫谭氏捐赠展侧记齐白石的画印与交谊游国庆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试说东坡和陶诗吴璧雍敬求墨宝傅春生溥心畬传(四四)-心死惟余忠孝在王家明许仪荷香消夏本社封底第209期(八月份)明杜堇玩古图本社封面宋龙泉窑翠青鬲式炉本社封面里明文徵明茂松清泉轴本社故宫愿景-致故宫博物院同仁的一封信杜正胜明中叶人物画四家-(一)杜堇刘芳如「戴进作品展」导读晋介尘溯古话今谈宝石-透明的红色宝石陈夏生高丽青瓷研究基础问题金立言良渚古玉材料及其来源的探讨殷志强元墓壁画的艺术风格申云艳先秦阳燧及相关问题杨军昌周魁英罕见的阿拉伯文玉器尤仁德馆藏文物的防震措施余敦平溥心畬传(四五)-绝响(完结篇)王家商兽面纹觚本社封底第210期(九月份)新石器时代带齿兽面玉饰本社封面新石器时代带齿兽面玉饰背面(上)本社封面里新石器时代白玉兽面玉佩(下)本社封面里唐至宋白瓷皮囊壶本社「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一):来自天苍野茫世界的遗留-引言杜正胜「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一):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八千年内蒙古草原文明的展现张光远「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一):来自草原的神祇与精灵邓淑苹「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一):许季姜簋及其相关问题游国庆「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一):说「辽砚」嵇若昕「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一):大元帝国的国字-八思巴字胡进杉「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一):河北滦平的石玉雕刻田淑华淋漓水墨余清苍-关于本院藏沈周画山水许郭璜明中叶人物画四家-(二)周臣刘芳如石刻文字剪影-碑帖展简介七弦雷神玉像-大洋洲「玉羽人」别解尤仁德岐山贺家早周墓戴应新溥心畬年谱(上)王家辽三彩印花方碟本社封底第211期(十月份)五代李赞华射骑图(局部)本社封面五代李赞华射骑图(局部)本社封面里「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方草原民族的铜兵陈芳妹「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二):塞外风情话铜鍑朱仁星「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二):谈内蒙出土的几件元代青花廖宝秀「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二):草原民族的马匹和骑兵-以辽金蒙元为例李天鸣明中叶人物画四家-(三)唐寅刘芳如军机处与军机档-清代军机处档案特展述介唐瑞裕慈航普渡话观音-观音特展介绍(上)李玉珉明郑至盛清时期的台湾观音供像陈清香中国古代置镜方式研究王锋钧溥心畬年谱(下)王家〔传〕宋人观音大士本社封底第212期(十一月份)明仇英汉宫春晓卷(分段局部)本社封面明仇英汉宫春晓卷(分段局部)本社封面里清汪承霈画菊本社「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三):漫谈腰带陈夏生「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三):青青草原郁郁文化-「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要览周佳桦「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三):北魏金铜佛造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县出土陈慧霞「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三):钧窑香炉-内蒙古元代窖藏出土余佩瑾「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三):辽代三彩器研究戴鸿文「民族交流与草原文化特展」专辑(三):湵P豆与鼓形器初探-从夏家店上层文化探讨三件故宫典藏的青铜器朱林泽慈航普渡话观音-观音特展介绍(下)李玉珉「水月观音与白衣观音」造像在中国发展的概况潘亮文明中叶人物画四家-(四)仇英刘芳如张大千传(一)-沙漠驼铃王家明仇英汉宫春晓卷(分段局部)本社封底第213期(十二月份)清百宝嵌文具盒本社封面清百宝嵌文具盒本社封面里宋人十八学士(局部)本社古代草原世界的贵族服饰张文玲准鰞让晒懦鐾恋膬杉彩釉陶器廖宝秀刚劲严肃的时代风貌-试析晚商玉器风格的形成原因蔡庆良由玉具剑的发现看齐国的冶铁技术于嘉芳虢国墓地高级贵族墓随葬青铜礼乐器的组合特徵姜涛王龙正何耀鹏融科技、承传统-「八宝带」复制案林焕盛中国古代镀锡青铜器(三)-研究实例马清林胡之德李最雄白崇斌合肥出土北宋「文房四宝」程如峰太和寨金墓石刻戴应新结缘色须寺-史情、史地、史识冯明珠秣谷红宝石史补闻广张大千传(二)-神秘的洞窟王家明万历「龙香御墨」本社封底明洪熙「德泽万芳墨」本社封底明化成「龙香御墨」本社封底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2021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3讲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3讲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Word版含答案

第33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背景1.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3.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二、理论——董仲舒的新儒学1.形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2.内容(1)推崇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2)主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神化并限制皇权。

(3)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三纲五常”,规范人伦道德。

3.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主张儒学独尊,实行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三、实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核心论点:汉代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

汉武帝重儒学对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官僚集团、关注国计民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四、影响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从此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法律儒家化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

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图解历史】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信息提取:相较先秦儒学而言,董仲舒新儒学是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在西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官方哲学,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韶》乐名目考索

《韶》乐名目考索

《韶》乐名目考索《韶》乐名目考索【摘要】关于《韶》乐,历代的文献或正史乐志中均有记载。

《韶》乐为上古帝舜之乐,起源于五千多年前,后来演变成中国宫廷音乐,并成为其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

《韶》又称《箫韶》、《九韶》、《英韶》、《九招》、《大招》等。

吴大澄《韶字说》云:“古文召、绍、韶、招、昭为一字。

”(《字说》,据《说文解字诂林》补遗卷三上)《韶》的创作,主要是用它歌颂帝尧的圣德,并加以继承。

此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

韶乐历史悠久、地位重要,然而读者对其产生、发展、演变等情况仍感模糊,对《韶》乐这一乐曲名目进行考索,有助于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文本,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音乐文献史料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韶》乐;名目;考索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094-02《韶》乐在先秦就有详细记载,但名称繁多,故在此梳理出《韶》乐的各种别名及其产生原因。

关于《韶》乐的众多名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系统:1.由“箫韶九奏”说产生的《箫韶》、《九韶》以及《九招》;2.韶的本名系统,产生了《韶》、《英韶》、《昭》三个异名;3.由《楚辞》等作品产生的九歌、九辩与九代三个名目。

一、“箫韶九奏”说(一)箫韶关于《韶》乐又名“箫韶”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篇:“下管鼗鼓,合止,笙镛以闲,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益稷》篇有完全相同的文字表述。

从《尚书》开始,便认为《韶》乐为帝舜所创,这在后世为人普遍接受和认可。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来聘,请观于周乐……见舞《韶?》者,曰:‘德至矣哉!大矣!’”杜预注为舜乐。

《乐记?宾牟贾》对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赏《韶》乐的情况同样作了记载,描述语言颇为相似,或源于此。

郑玄注:“?,即箫也。

……此言‘韶’,即彼‘?韶’是也。

”“言以箫名舜乐,或竟以作乐持箫而言之,如应劭说也。

2010年导游考试北京主要景点第三章考点知识:天坛主要建筑

2010年导游考试北京主要景点第三章考点知识:天坛主要建筑

第三章天坛第二节天坛主要建筑一、圜丘坛建筑群(一)圜丘坛建筑规制及特点 1.布局圜丘坛为3层,通高5.7米,四出陛,每层九级,通体铺以艾叶青石,围以汉白玉护栏。

圜丘坛外围两道壝墙,四正位设棂星门。

内壝墙圆形,直径102米,外壝墙方形,边长168米。

南侧棂星门外神路东侧地面铺以长方形具服台。

内外壝墙之间东南方有望燎位、燔柴炉、瘗坎和8只铁燎炉,东西棂星门另有铁燎炉各2只,内外壝墙西南为望灯杆。

圜丘坛周围四门南为昭亨门,北为成贞门,东为泰元门,西为广利门。

这四个门的名称出自《易经.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

“元”为元始本原,“亨”为无不亨通,“利”为和谐有利,“贞”为正固持久。

这四个字赞美的是天的本质,也称之为天之“四德”。

2.直径圜丘坛三层台面的直径分别是:最上层为九丈(“一九”);中层十五丈(“三五”);下层为二十一丈(“三七”),合而为“一、三、五、七、九”阳数俱全。

“一、三、五、七、九”相加为天数二十五。

三层台面直径相加为四十五,寓意为“九五”之尊。

《易经.乾卦》的“九五”爻为君位,其爻辞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3.扇形石圜丘坛上层台面中心圆石叫天心石,围绕天心石共环铺9圈扇形石板,第一圈为9块,第二圈为9的倍数18块,余类推,直到第九圈81块。

第二层也是9圈扇形石,从第十圈开始到18圈。

第三层从第19圈开始,直到第27圈,每圈均为9的倍数。

九为极阳数,用9的倍数递增,使之最大化,强调天的崇高、神圣。

4.鸳鸯尺以上这些尺寸、数字并不难组合在一起,难的是用哪种尺寸计算能使建筑的体量更合适、比例更谐调。

当时的工匠用了两种尺寸:一种是周尺,合公制23厘米,用其测量水平尺寸;一种是明清营造尺,合公制32厘米,用以测量垂直尺寸。

这种度量方法叫“鸳鸯尺”,美丽的圜丘坛就是用这种计算方法设计建造的。

(二)圜丘坛周围设施及用途 1.具服台天坛有具服台两座,南为圜丘坛具服台,北为祈谷坛具服台。

冬至日祭天大典前,具服台临时搭起幄次(帐篷),供皇帝在此盥洗和更换祭天礼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乐舞史料大典》
作者:孙景琛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这是一部怎样的评价都不为过的中国舞蹈史学基础史料巨著。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在序言中写道。

本套图书第一次将中国古代至民国期间数千年的中国舞蹈史料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搜检、整理、汇总。

书中汇集了大量二十五史中本纪、列传中的舞蹈资料,仔细地梳理了二十五史中“乐志”“礼乐志”,对散见于部分类书、杂录、笔记、艺文辑录中的舞蹈史料进行了编选。

书中还收录了中国古代舞蹈史中一些重要的舞蹈文物图片,搜集了近两千幅文物、壁画等实物图片,图文并茂地呈现出不同时期的乐舞原貌,为中国舞蹈学科研究提供了精确、翔实的文献基础。

《中国乐舞史料大典》共分“二十五史编”“杂录编”以及“图录编”三卷。

“二十五史编”是以中华书局1997年的繁体竖排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的影印本为依据进行选编校勘的;“杂录篇”分为“远古―唐”“宋辽金西夏―民国”两大部分进行编写;“图录篇”收录了自先秦至清的各类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史料,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个时期分类。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丁莉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在当今的中国,各大音乐教育理念被大力推广,市面上涌现出了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知名教育体系的出版物。

作为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卡巴列夫斯基一生致力于本国及世界音乐教育活动。

他推崇苏霍姆林斯基“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思想,创建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新课程,编写并制定了《苏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大纲》。

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观在世界音乐教育界获得了很高的赞誉,为苏联人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本书正是介绍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完善人格,用音乐吸引孩子,强调用音乐学科规律和特点教育学生。

在书中,作者丁??莉系统梳理了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并探究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特征:首先,分析其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其次,深入阐发其音乐教育思想的目的和功能;随后,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其音乐教育思想的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而又分析了其教育思想在苏联社会主义沃土中的个性特征和独特性;最后,对其创作的代表性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和演奏特征的探究。

《作曲初步练习》
作者:罗忠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作曲初步练习》是学习《勋伯格和声学》的补充练习。

《勋伯格和声学》中的练习既不采取数字低音,也不采取旋律配和声的方式,而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和声进行。

这样做,当然可以大大加强学生的和声进行意识,但同时也会使学生在旋律与节奏方面得不到锻炼。

鉴于此,《作曲初步练习》的作者罗忠?f先生便想到在学生做和声练习时,适当地增加一些涉及旋律与节奏的练习。

本书练习的范围是从动机到三部曲式的处理和写作,练习题均是以钢琴曲或弦乐四重奏形式展现的短句或动机,其中绝大部分都摘自传统音乐名作。

学生在一定的规定下用已经掌握的和声材料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步骤来练习作曲,需要把和声与音乐的其他一切要素结合起来,并且每个练习完成后都是一首完整的三部曲式小曲。

这相比做单纯的和声练习或为旋律
配和声,更需要考虑音乐构成方面的问题,因而得到的锻炼也就更多。

正如《作曲基本原理》的编者杰拉尔得?斯特朗所说:“勋伯格坚信,作曲学生必须充分掌握传统的技术和组织方式,并且对音乐名作具有广泛而熟练的知识,否则就难以解决现代音乐中那些比较困难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