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合集下载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

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

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1.原材料管理(1)水泥:应选择合格的水泥,并进行标识、存储和检验。

(2)骨料:要求使用符合标准的骨料,并进行筛选和物理性能检测。

(3)矿粉:应选择合格的矿粉,并定期进行检验。

(4)外加剂:选用符合要求的外加剂,并进行标注和检验。

2.搅拌比例管理(1)选用合适的搅拌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搅拌比例的调整需进行试配和检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拌合管理(1)混凝土的拌合时间不得小于规定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应使用适当的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规范。

4.班组管理(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技术和质量意识。

(2)制定合理的班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责任,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运行。

5.质量检验管理(1)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2)严格进行抽样检测和试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商品混凝土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建立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

(2)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养。

(3)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搅拌站设备安全管理(1)搅拌站设备应配备齐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加强对搅拌站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产品运输安全管理(1)车辆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滑装置、报警装置等。

(2)加强对司机的安全培训,提高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3)定期检查和维护运输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四、商品混凝土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1.监理部门的职责(1)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定期抽样检测和检验混凝土,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和处罚。

关于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德建质安发(2007)16号市区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为了配合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使用工作、深入贯彻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从关键环节上防止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制定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和监督办法。

一、对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行为的监督: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质量行为进行监督。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对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及产品质量、装备、技术人员配置、产品检验、质量管理等进行抽查,若发现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有违反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降低质量标准的行为,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对不接受监督的企业应及时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二、对施工现场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管理和监督:1、商品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针对工程结构特点、施工现场状况,编制商品混凝土施工方案、应急处理预案,并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向工程施工单位提供商品混凝土合格证和质保资料,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组织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机械设备、人员配置情况、应急处理预案以及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资质和质保资料进行审查。

砼进入施工现场确认其符合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2、商品砼进入施工现场时,商品砼生产企业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本批次使用的各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资料和水泥复检报告、砂、石检验报告、外加剂、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检测报告,砼配合比报告。

3、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监理规范和工程特点,在监理实施细则内明确商品混凝土监理方案及相应管理制度、落实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的相应职责。

在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单位应抽查商品混凝土生产现场,检查原材料、砼配合比是否与商品混凝土企业提供的质保资料相符,施工现场严格执行旁站监理制度。

4、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严格按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施工验收标准、规范要求施工和养护。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养护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二、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原材料检验在混凝土施工前期,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粉料等。

具体的检验方法如下:(1)水泥检验水泥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标志、氧化钙含量、细度、初凝时间、强度等指标。

其中,氧化钙含量和初凝时间是影响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

水泥的氧化钙含量应在5%以下,初凝时间应在45分钟以上。

(2)骨料检验骨料的检验主要包括粒度、含泥量、含灰量、含水率等指标。

骨料的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含泥量应在1%以下,含灰量应在7%以下,含水率应在3%以下。

(3)粉料检验粉料的检验主要包括细度、含水率、含泥量、含有机物量等指标。

粉料的细度应在80%以上,含水率应在1%以下,含泥量应在1%以下,含有机物量应在0.5%以下。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施工前期的重要工作之一。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配合比设计要考虑到水泥、骨料、粉料、水的用量,以及掺合料和外加剂的使用情况。

3.模板检查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其尺寸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模板的检查要注意以下几点:(1)模板的尺寸要和设计图纸一致。

(2)模板的平整度要符合规定,不能有明显的波浪形和扭曲变形。

(3)模板的支撑要坚固可靠,不能有倾斜和晃动。

(4)模板的表面要光滑,不能有明显的裂缝和缺陷。

4.环境检查混凝土浇筑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对浇筑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查。

环境检查要注意以下几点:(1)浇筑现场的地面要平整,不能有明显的凹凸和坑洼。

(2)浇筑现场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三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三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质量控制目标,明确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施工性能等指标要求。

2. 原材料控制: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供应商评估和合格证明的审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进场验收,并建立原材料跟踪管理,保证原材料的可溯性。

3. 配制控制:建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审核制度,合理配制混凝土配合比。

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核查和修正,确保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

4. 施工控制:建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艺规程,明确施工工序和要求。

监控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样品检验控制:进行混凝土样品的取样和试验,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等质量指标。

建立样品检验管理制度,确保样品的获取、保存和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6. 质量记录和报告:建立质量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和检验情况。

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质量报告,及时反馈混凝土质量情况。

7. 质量培训和提升:开展混凝土质量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组织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会,推动混凝土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以上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混凝土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二)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要求,避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以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的一般内容。

1.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原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控制等。

2. 原材料控制:对使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生产管理:建立混凝土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原材料配比、搅拌工艺、生产记录等,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控制和记录。

4. 质量检验:建立混凝土质量检验体系,对每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其强度、密实度等性能达到要求。

5. 现场施工管理:制定现场施工管理规范,包括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控制和监督。

混凝土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提高混凝土服务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生产的所有混凝土产品,包括商品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构件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混凝土产品合格率,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混凝土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决策、监督和协调工作。

第五条混凝土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质量管理部,负责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六条质量管理部职责:1. 负责制定和实施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检验;3. 负责混凝土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 组织混凝土质量培训和考核;5. 负责混凝土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6. 向混凝土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混凝土质量管理情况。

第七条生产部门职责:1. 严格执行混凝土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2. 负责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 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质量检查和检验;4. 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整改;5. 负责混凝土生产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第八条技术部门职责:1. 负责混凝土配方的设计和优化;2. 参与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3. 负责混凝土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4. 参与混凝土质量事故的技术分析。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九条建立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第十条质量手册:规定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目标和原则,以及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第十一条程序文件:包括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

第十二条作业指导书:针对混凝土生产的各个工序,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第十三条原材料采购控制:1. 采购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2. 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 建立原材料采购台账,记录采购、验收、使用情况。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3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3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保证工程质量稳定可靠。

所有参与混凝土施工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

二、质量控制要求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水泥,并进行质量检测。

(2)骨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骨料,并进行质量检测。

(3)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水,并进行水质检测。

(4)外加剂:使用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外加剂。

2. 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和调整(1)配合比的制定: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2)配合比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有需要调整配合比,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估与批准。

3. 施工工艺控制(1)搅拌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搅拌设备。

(2)搅拌过程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运输和浇筑: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4)养护措施: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质量检测及监控(1)取样与试验:根据要求进行混凝土取样和试验,并做详细的记录。

(2)检测项目: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含水率等指标。

(3)检测频率:检测频率应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和工程的特点进行确定。

5. 质量记录管理(1)混凝土试验记录: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过程等进行详细记录。

(2)质量问题记录: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质量管理责任分工1.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对所有施工工序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工艺和养护方案等,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3. 施工班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并负责质量的把关。

4. 质检员:负责对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过程、浇筑过程等进行质量检测和记录。

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混凝土作为建筑业的重要材料,其质量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提高混凝土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

本文将对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理论层面的改进1.1 提高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

因此,我们要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

要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要加强原材料的检测和检验,确保每批原材料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 完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达到预期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施工设备的性能、施工工艺等,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1.3 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的研究和改进混凝土施工工艺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要加强对现有施工工艺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要鼓励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实践层面的改进2.1 建立健全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要想有效地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我们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等各环节的管理。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2 强化混凝土质量检测和验收混凝土质量检测和验收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检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检测设备的质量。

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检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混凝土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3 加强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整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因何而发生?海贝尔曾经说过,人生就是学校。

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

这不禁令我深思。

黑格尔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

这启发了我,要想清楚,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卡耐基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

这启发了我,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了解清楚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生活中,若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迈克尔·F·斯特利曾经说过,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有人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

这不禁令我深思。

要想清楚,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笛卡儿曾经说过,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一般来说,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现在,解决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因何而发生?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不要等待,时机永远不会恰到好处。

四川省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四川省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四川省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川建质安发(2021)339号〕《四川省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经营和施工管理。

第三条四川省建设厅委托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负责四川省预拌混凝土质量及其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的企业应当持有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并在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生产质量与管理第五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组织生产与施工,并执行本规定。

第六条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确保生产质量。

第七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进料台帐,查验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不同规格、批次、批量复验,原材料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八条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岗位责任制。

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第九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以混凝土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结合原材料检测报告、工程现场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通过试验逐一确定各类砼的配合比。

第十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经实验室人员确认签字后进行生产,并做好生产记录。

第十一条预拌混凝土首次开孔时,制造商应进行开孔鉴定,以确保预拌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符合施工条件及相关标准和合同协议。

开幕评审由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组织,预拌混凝土采购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代表参加。

第十二条预拌混凝土在运输和待卸过程中严禁加水。

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卸料后,严禁加水、二次操作、二次搅拌和使用超过本工程初凝时间的混凝土。

第十三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按照供需合同约定和要求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负责。

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摘要:近年来,混凝土的配制、施工技术都有了飞速的发展。

其中,预拌商品混凝土已然成为建筑物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质量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而且将影响着一家建筑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所以,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单位、建筑施工单位、政府部门等应大力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监管。

本文结合了人员管理、原材料管理、配合比的控制等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浅析与总结。

关键词: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质量管理如今,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而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却越来越困难,同时,工程中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质量问题。

预拌混凝土也被称为商品混凝土,是在车间或者工厂中集中搅拌后、在规定的时限内运送至施工工地的混凝土。

它作为建筑材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各类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地使用,是制约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应用有效的方法来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监管、有效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管理1.加强人员管理管理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工作人员在对混凝土质量的监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欲要控制好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有效管理。

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保证每位工作人员都熟知并执行混凝土生产的各项标准,按照相关程序严格进行操作,使得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符合要求。

此外,企业管理者可以制定出相关的奖惩措施以及工作规范要求,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忱、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2.加强原材料管理预拌混凝土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以及其他掺合物组成。

混凝土质量的高低、性能的优劣与其原材料自身性能的好坏和稳定的强弱有关,因此,选用高质量的原材料是保障预拌混凝土性能的关键。

选用原材料时,不应只考虑其中一种材料的价格,应多方位、多角度的考度,以其总体性价比作为参考,选取优良的材料。

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增强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举措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施工单位,要拟订合理的施工工期计划,主体构造施工时期不得任意抢工期。

2、为保证混凝土实体质量合格,建议提升混凝土进场强度等级,如施工现场混凝土标准保养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15%。

3、增强预拌混凝土入场查收管理1)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查收;逐车查对混凝土各项质量证明文件资料;对塌落度、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含量进行现场检测;对粘聚性、保水性等工作性能进行观感查收对混凝土拌和物的自运输落料至泵送入模的持续时间进行查对。

2)预拌混凝土生产公司随车及时供给有关质量证明文件资料,包含混凝土送货单、混凝土生产信息登记回执、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和原资料出厂合格证、查验报告,以及预拌混凝土生产用砂氯离子含量合格证明文件等资料。

3)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查收预拌混凝土的过程进行巡视检查;将施工单位现场检测的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含量,及时录入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及动向看管系统。

4)施工单位在制作预拌混凝土试件时,增添留置一组7 天标准保养混凝土试件,并在监理单位的目睹下送至拥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点击此处免费领取500 本常用规范4、施工现场不得留有无表记、表记不规范或信息没法读取的混凝土试件,禁止预拌混凝土生产公司取代施工单位制作和保养混凝土试件。

5、住所工程标准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时,该楼板下方应保存起码四层未拆掉的连续支架。

6、要点保证墙和板、梁和柱连结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切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同一层的墙体与楼板、柱与梁的混凝土强度不一样时,禁止连续浇筑,应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当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地区采纳分开举措,并按规范要求留置柱头混凝土试件。

7、施工缝:禁止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浇筑过程中私自任意留设备工缝。

8、存在以下问题的,严肃办理:建设单位直接发包预拌混凝土承包单位;施工单位使用无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公司生产混凝土;施工单位送检的混凝土试件故弄玄虚;施工单位或预拌混凝土生产公司在混凝土泵送和浇筑过程中加水;墙和板、柱和梁强度等级不一样时,采纳连续浇筑举措后,未采纳分开举措,致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拆模后,未严格进行混凝土构造的质量查收,未能供给有关质量查收记录、故弄玄虚;混凝土构造存在严重缺点,未提出技术办理方案并经监理等有关单位认同,私自修整办理。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混凝土的管理,提高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以及混凝土标准,参照GB/T 19000—2000族标准,制定本规程。

1、原材料采购、运输、贮存与堆放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坚持“以防为主,以纠为辅"原则,保证优质混凝土的生产,因此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设物部材料室在原材料进场后均需通知试验室配合进行验收工作. 对不能达到有关国家标准,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拒绝收货,坚决作退货处理。

(1)水泥A、水泥进场前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水泥进行严格检验,对每一批水泥均需抽样作水泥标号及安定性等进行试验.有其它要求时,尚应检查其他性能。

另外用水泥留样桶进行封存,做好标识,由供需双方代表共同签字,存储于留样室,以便备查;B、水泥应按批分别存储在专用的水泥罐内,为了减少操作混乱,本项目部将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并在出厂三个月以内使用完。

C、同品种同标号之水泥按批进行取样(一般以每500T为一批,不足者也按一批论),从散装水泥运输车中随机取样20Kg,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D、若水泥进行安定性检测发现问题,会立即通知甲方进行处理. (2) 砂、石A、普通混凝土所用砂石应符合现行国标,并严格按GB/T14684—2001、GB/T14685-2001进行检测;B、对粗骨料要经常检查其质量情况,包括粒径、含泥量等的变化。

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场使用。

根据需要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压碎指标值;C、对其来源的细骨料,应按批检验其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他质量指标;D、砂石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存储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并按品种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在其装卸及存储时(分为已检区及待检区),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保持洁净;E、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控制时,我项目部考虑在砂石仓加上蓬盖,以避免砂石暴晒雨淋,有效的控制骨料的含水率;F、砂、石采用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

混凝土质量管理实施细则(修订)

混凝土质量管理实施细则(修订)

混凝土质量管理实施细则(修订)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强化公司相关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确保所提供的混凝土材料质量合格,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制定本细则。

一、原材料的质量管理(1)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经过审批,合格供应商必须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合格供应商目录每月审批一次。

(2)加强原材料采购合同管理。

在原材料合同中应该有使用单位技术主管明确对材料质量要求的内容,有明确验收标准与违约责任的内容。

在充分考虑采购成本的前提下,优选质量稳定和信任的供应商供货。

(3)已经签订供货合同的合格供应商,必须提供质量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强调合同约定的履约),对试验室提供进场复试结果中质量波动大的材料,要对供应商采取有针对性的约谈、整改等措施,对影响公司生产质量且无改进的供应商,取消其供货资格。

二、配合比设计及使用控制(一)配合比设计的强度除混凝土性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外,试块出厂强度检验富裕系数应该控制在最小值大于115%,平均值130%。

数理统计工作由试验室每月对相同配合比在各站分别生产的试块进行统计,并作技术数理统计分析,上报成员公司主管经理和试验室,必要时报给总经理。

同时要求做到结构实体的28天回弹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等级。

(二)配合比的合理性配合比设计要结合工程结构特点、施工要求、使用环境因素等,充分考虑其经济性、施工性能、耐久性。

技术主管要根据每一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具配合比(试验室主管每月应该对生产所用配合比进行有效性评估,并提出修正方案。

(三)配合比的性能指标配合比使用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设计和充分试配试拌,通过调整并确认试验室配合比,做好试配记录,包括用水量、坍落度、扩展度、密度验算、经时损失、凝结时间、拆模时间、各龄期不同养护方式的强度试块(在充分考虑材料特性的基础上,以及后期强度的发展可能,应成型7天标准养护试块应大于80%、28天同条件养护强度应大于110%、56天同条件养护强度应大于120%、28天标养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120%等龄期),以及胶水比与强度关系坐标图。

混凝土管理方案

混凝土管理方案

混凝土管理方案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其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特制定本混凝土管理方案。

二、混凝土原材料管理(一)水泥1、选择具有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水泥供应商。

2、水泥进场时,应检查其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等,并按照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3、水泥应储存于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防止受潮、结块。

(二)骨料1、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其级配、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应进行严格检验。

2、骨料应分类堆放,避免混料,并采取有效的防雨、防尘措施。

(三)外加剂1、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并确保其质量稳定、性能可靠。

2、外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配合比要求进行,不得超量使用。

(四)水混凝土搅拌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污水、废水。

三、混凝土配合比管理(一)配合比设计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原材料性能,由具备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工作性等要求,并经过试配、调整,确定最优配合比。

(二)配合比验证1、在混凝土生产前,应对配合比进行验证,确保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2、验证时应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性能进行检测。

(三)配合比调整1、当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2、调整后的配合比应重新进行验证,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混凝土生产管理(一)搅拌设备1、搅拌设备应性能良好、计量准确,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2、搅拌设备的计量系统应定期校准,确保原材料的计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二)生产过程控制1、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投料,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应符合规定。

2、生产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84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84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8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近期,一些地方违反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违规生产、使用不合格预拌混凝土,甚至使用不合格的海砂、麻刚沙生产预拌混凝土,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为进一步规范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行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现就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预拌混凝土是涉及建筑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材料,违规生产、使用不合格预拌混凝土,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等有关单位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预拌混凝土质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强化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过程管理,坚决遏制生产和使用不合格预拌混凝土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切实保证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跟踪制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和质量控制,建立完善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和原材料使用台账,实现原材料使用的可追溯。

禁止使用不合格原材料,严格按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和《预拌混凝土》(GB/T14902)等标准规范生产、运输预拌混凝土。

加强预拌混凝土出厂检验,按规定提供预拌混凝土发货单和出厂合格证,保证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

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措施
1,把好五关、监督三不准: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厂,确保商品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

2,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对原材料和新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3,反馈信息,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质量,充分利用外加剂和掺合料,降低成本,加强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混凝土的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切实做好
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工作。

2.不应侵占有价值水体,改变天然水系的自然流态,造成局部区域水资源枯竭。

3.充分重视结构物的细节设计,野外公路构造物设计以追求自然、简捷。

4.施工场所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混合料采取集中拌和。

5.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6.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

7.固体废料集中统一运输到指定废料厂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

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
一、引言
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
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质量
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 管理目标:明确混凝土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
久性,确保工程的安全。

2. 体系文件:建立完善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
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3. 人员培训:对参与混凝土质量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
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1. 原材料管理: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规定标准。

2. 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操作规范。

3. 检测与评估: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估,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与改进
1. 定期评估:定期对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持续改进:不断改进管理体系,提高混凝土质量管理水平。

五、总结与展望
建立科学规范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

未来,建筑行业应进一步完善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3篇)

加强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3篇)

第1篇一、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1. 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确保水泥强度、安定性、细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2. 骨料:砂、石等骨料应按规格、粒径、含泥量等指标进行严格筛选,确保骨料质量。

3. 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应选用质量稳定、供应充足的厂家,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复验。

4. 外加剂:选择与水泥相适应性好的外加剂,确保外加剂质量稳定,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

二、科学配制混凝土1.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等指标满足要求。

2. 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均匀性。

3. 根据混凝土种类和施工环境,选用合适的搅拌设备,确保搅拌效果。

三、加强施工过程控制1. 浇筑前,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的质量、数量、位置等进行逐一检查验收,确保符合要求。

2. 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出现分层、离析等现象。

3. 浇筑后,及时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减少裂缝产生。

4. 养护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种类和环境温度,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喷水等,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四、提高施工人员素质1.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建立健全施工人员考核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

3. 强化施工人员责任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五、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1. 引进先进的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2. 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混凝土质量,确保施工过程可控。

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总之,加强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通过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科学配制混凝土、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运用先进技术设备,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工程在各类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混凝土管理规定文件(3篇)

混凝土管理规定文件(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化,确保混凝土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储存、供应和使用。

第三条混凝土生产、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混凝土质量。

第四条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混凝土生产、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混凝土生产管理第五条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持有有效的《混凝土生产许可证》;2. 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生产设备;3. 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4.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第六条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生产,确保混凝土质量。

第七条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当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原材料检验项目包括:1. 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2. 原材料的物理性能;3.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4. 原材料的放射性指标。

第八条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当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

生产过程控制包括: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 原材料计量;3. 混凝土搅拌;4. 混凝土运输。

第九条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当对生产出的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1. 混凝土强度;2. 混凝土抗渗性;3. 混凝土抗冻性;4. 混凝土耐久性。

第十条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当对检验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处理,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第三章混凝土运输管理第十一条混凝土运输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持有有效的《混凝土运输许可证》;2. 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运输车辆;3. 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 建立健全运输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混凝土运输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运输合同约定的时间、路线和数量进行运输。

第十三条混凝土运输车辆应当保持清洁、完好,不得装载其他物品。

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1、目的为加强我公司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各个工地混凝入管理流程,提高施工水平,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特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个工程;3、工作程序3.1 混凝土配合比由项目工程部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工艺的要求,提前2个月提出该工程所使用配合比的技术要求,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填写委托单交试验室;3.2 试验室根据工程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要求,协同物资部门对该工程拟使用的材料进行选择,并进行配合比试配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配合比试配;3.3 试验室根据试配的情况,优选出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将配合比报验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复验合格并批准的配合比才可使用,复验不合格的退回试验室重新进行试配;3.4 根据配合比选定的材料,由物资部门组织原材料进场,进场材料应该严格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对方和贮存,并予以标示;3.5 材料进场后资部门应及时填写材料检验委托单并交试验室,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由试验室按照标准规范规定的取样方法取样进行抽检,检测合格的材料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不合格的由试验室通知物资部门组织材料退场并予以记录;3.6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部门应定期联系仪器检定单位对搅拌站称重计量系统进行校验,确保搅拌站称重计量系统的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3.7 浇筑混凝土前,由工程技术部门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通知质检部门检查,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检查,检查合格方可浇筑;3.8 检查完毕应有工程技术部门填写混凝土浇筑令,并有木工组、钢筋组、电工组、测量组、搅拌站、物资部、工程部、质检部、试验室等班组和部门会签,并经项目领导签字,签字完毕后将浇筑令交试验室,由试验室依据浇筑令并结合当天原材料含水情况出具混凝土生产通知单,并将混凝土生产通知单交搅拌站;3.9 混凝土搅拌站接到混凝土生产通知单后应在此对搅拌站生产系统、混凝土输送泵再次进行检查,并根据生产通知单上的施工配合比将数据输入搅拌站控制系统;3.10 混凝土开盘时试验室值班人员应对已经输入搅拌站控制系统的配合比再次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生产;混凝土开盘后,试验室值班人员应立即进行拌合物性能测试,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观察混凝土有无泌水等异常现象;3.11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搅拌站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如遇砂石料含水有变化,须进行调整时,必须经试验室值班人员许可,并予以记录;3.12 混凝土入模后,现场值班技术员应认真进行观察,若在振捣出现泌水、翻砂、混凝土流动性差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试验室值班人员并停止浇筑,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浇筑;3.13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现场值班技术员应对支架、模板、预埋件等不断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爆模、漏浆、支架沉降等现场的发生;3.14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试验室应全过程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监控,及时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抽测,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取样留置试件;3.15 浇筑完毕后工程技术部门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对构件进行养护;4 控制要点4.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4.1.1水泥的质量控制1选用水泥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2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3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 袋;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4散装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5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 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4.1.2细骨料的质量控制1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 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细骨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海砂时,其氯离子的含量对于钢筋混凝土应符合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2细骨料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砂细度模数应在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3施工前应对所用的砂进行碱活性检验,在条件许可时尽量避免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或采取必要的措施;4细骨料在、采集、运输与储存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 4.1.3粗骨料的质量控制1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 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的粗骨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同时应符合混凝土泵制造厂的规定;2粗骨料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3㎝的碎石、破碎卵石、卵石,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 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其他情况下,如有必要时也可进行岩石的抗压强度检验;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大于或等于C30 的混凝土,不应小于2,其他不应小于;4施工前应对所用的碎石或卵石进行碱活性检验,在条件许可时尽量避免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或采取必要的措施;5 粗骨料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储存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措施,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并保持洁净;4.1.4 水的质量控制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2计超过水的质量/cm3水不得2 污水、pH 值小于5 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4使用;3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4供饮用的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4.外加剂的质量控制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如果使用一种以上的外加剂,必须经过配比设计,并按要求加入到混凝土拌和物中;在外加剂的品种确定后,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2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通过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如坑渗标号等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及本规范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3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4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5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4.掺和料的质量控制1掺和料包括粉煤灰、火山灰质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等,应由生产单位专门加工,进行产品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书,其技术条件应分别符合现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料GB/T2847、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203等标准的规定;对品质量有怀疑时,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查;2 掺和料在运输与存储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 4.2、配合比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施工技术条件,配制的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质量要求;2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考虑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以及材料质量可能的波动;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包括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经过试配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积累资料,为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据;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并严格控制水灰比、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并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4.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4.3.1设备计量偏差控制1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变化及拌和物和易性的变化,所以定期对称量设备进行校验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2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规定: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称量允许偏差为±1%;砂、石允许称量偏差为±2%,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3对于小型工程现场采用人工加料时,应严格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应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靠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4对于较大的工程,应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4.3.2坍落度控制1骨料级配的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骨料在生产、运输以及搅拌过程中,可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骨科的级配,故严格控制骨料级配,确保混凝土的质量;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做到车车目测,随机抽测,决不让不合格的混凝土进入工程;由于坍落度偏小使其流动性也无明显好转,且泵车容易堵塞,影响施工,不利于振捣,有可能造成峰窝麻面等质量事故;坍落度偏大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拌和物离析,粗骨料下沉到模板底部而水泥浆浮在上面致使混凝土表层水泥浆过多,水灰比过大,成为一层强度低的薄弱层,致使表面产生裂缝等质量事故;4、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4.1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尽量缩短浇筑时间间隔,避免分层面产生冷缝,混凝土振点应从中间开始向边缘分布,且布棒均匀,层层搭扣,遍布浇筑的各个部位,并应浇筑连续进行;4.2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撬振模板、钢筋,每一振点的振动时间,应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无气泡逸出为止,一般为20~30s,避免过振发生离析;4.3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大于浇筑层厚度;振捣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砂浆飞溅,及时清理溅于模板内侧的砂浆;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采用“快插慢拔”、均匀的梅花形布点,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4.4 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4.5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 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4.6合理安排调度,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积压或供应不足,引起过大的坍落度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建筑物的安全,也对建筑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

随着混凝土施工工艺不断改进和施工水平的提高,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现要求混凝土不断提高以耐久性为重点的各项性能,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高度的重视。

一、混凝土质量及主要影响因素
普通混凝土除了常规的水泥、水、砂、石四种材料外,还需使用化学外加剂和矿物细掺料。

混凝土耐久性包括抗渗、抗冻、抗蚀、抗碳化、抗碱骨料反应、耐磨等。

混凝土应有良好的施工性(流动性、可灌性、均匀性等);良好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合理的适用性与经济性等。

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针之一是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与灰水比间的关系式,通常采用经验公式表示,即
fcu=Afce(C/W-B)
式中,fcu——混凝土28d龄期的抗压强度,MPa;
fce——水泥28d龄期的实际抗压强度,MPa;
C/W——混凝土的灰水比;
A、B——经验系数;(骨料含水状态、水泥、卵石和碎石的不同而不同)
从混凝土强度与灰水比间的关系式不难看出混凝土28d龄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28d龄期的实际抗压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灰水比相等时,强度高的水泥比强度低的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因此高标号水泥比底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

所以我们混凝土施工时千万别用错了水泥标号。

另外,灰水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灰水比大,混凝土强度高,灰水比小,混凝土强度低。

因此,当灰水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从经验公式上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的强度和灰水比,要控制好混凝土强度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灰水比两个重要环节。

此外,混凝土质量与混凝土所用的水、砂、石、外加剂、矿物细掺料这些材料和混凝土的施工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水泥不宜用立窑水泥,因立窑水泥生产的质量不稳定。

高强度的混凝土选用水泥的流变性要好,与减水剂兼容性要好,C3A与含碱量要低。

石子宜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注意母岩的立方抗压强度,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等。

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碎石与水泥砂浆的粘接性比卵石强,当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配制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强。

石子粒径小时,界面周长小,厚度也小,难以形成大缺陷,不仅有利于混凝土的界面强度,也利于抗渗性。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cm左右。

砂宜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或人工砂,注意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坚固性等。

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从混凝土强度经验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的柔效,但混凝土拌和用砂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很大。

我们选用混凝土原材料的原则是:尽可能选用C3A与含碱量低,水化热低的水泥;应选用坚固耐久,级配合格,颗粒形状良好的洁净骨料,其中粒形和级配更重要;应选用优质、高效的外加剂;应选用优质的矿物掺料。

在配制混凝土
上,不但注重混凝土的强度,也要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混凝土强度品质的均匀性
混凝土的质量,通常用混凝土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指标。

因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波动,既反映了混凝土强度的变异,又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质量的波动。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
fh=fd+1.645σ0
式中fh——混凝土的配制抗压强度,MPa;
fd——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0——混凝土强度标准偏差,MPa;
从式中我们知道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具有95﹪的保证率,抵于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质量,从而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施工人员抽样检测混凝土试件强度的平均值一定大于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其值大小取决于施工的质量水平。

我们在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中不但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大于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更重要的是要减少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应对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严格地控制管理,尽量使混凝土强度标准偏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为了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针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使混凝土生产经济合理。

施工过程中控制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偏差。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愈大,混凝土品质愈不均匀。

从生产和使用的角度说,我们希望混凝土强度的波动较小,质量较均匀。

因此混凝土强度标准偏差大小反映混凝土施工的实际管理水平,施工管理水平越高,混凝土的标准偏差越小。

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混凝土标准偏差的控制。

为了控制好混凝土的标准偏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实验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材料(粗骨料、细骨料、水泥、水、外加剂等)取样抽检合格后,根据设计要求及检测结果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除了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这样使混凝土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正确按混凝土配合比施工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参数适当修正、优化,得到合适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前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将设计配合比换算施工配合比。

经常检查计量工具,确保计量工具的正确性;经常抽查各种原材料配料是否按配料单的数量配料;经常观察入仓混凝土的和易性、是否正常。

3、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管理
不同批次、不同标号、不同品质的水泥,不同级配的骨料及掺和料要区分有标识的存放,防止用错或混用。

工地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合格材料不准许进场。

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材料提供方应提供与设计原材料相符的原材料。

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反映,及时更改混凝土配合比。

4、及时跟踪检测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检测值以设计混凝土龄期强度为准,一般设计以28天强度为准。

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保证,我们还做混凝土的7天试块,测定其强度用以推定混凝土28天强度,及时明确确定其质量。

有必要时混凝土试块和现场浇筑的混凝土采用同等条件下养护用以测定其强度,更好地指导混凝土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