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引导胡蜂交配

合集下载

胡蜂人工养殖技术培训

胡蜂人工养殖技术培训

胡蜂养殖的市场前景很广阔,在云南大部分地区都能进行胡蜂养殖,但胡蜂养殖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没有科学的养殖技术,是很难实现真正的胡蜂养殖,更谈不上将胡蜂养殖作为主业来做,好在现在有胡蜂养殖技术成熟的公司,他们拥有自己成熟的胡蜂培育体系,还拥有专业的胡蜂养殖基地,还有专家团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它就是水富山林胡蜂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拥有专门的胡蜂养殖培训基地,常年培训学员,随到随学滚动开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训内容:由农业9~10月开始蜂王选种交配、腊月至第二年2月蜂王越冬、农业2月份随着温度上升蜂王开始苏醒并进行练王、练王一个星期左右开始入箱引导筑巢、4个月出职后陆续放养、7~9个月开始取毒取蛹釆收。

一次收费,终身享受技术服务。

水富山林在养殖方面,成功攻克了七里王嫁王技术、无防护蜂巢摘取技术、越冬箱设计与制作、蜂王越冬技术、蜂巢移动除虫技术、蜂群笼养控王技术,申请了“滇岭”、“胡飞飞”、“雪维肤”系列商标注册,研发了蜂毒酒、蜂毒渗透液、蜂毒解毒膏、蜂毒皮癣液等新产品。

成功培育黄脚胡蜂蜂群21600群,建成了专家工作站1个,建立了胡蜂食用药用研究所1个,公司不但提供胡蜂养殖技术培训,还销售蜂王、蜂群供学习中自行养殖,养殖的蜂蛹和提取的蜂毒水富山林负责收购,而且蜂蜜也可以销售给该公司,保障了有养殖技术,有销售渠道。

凭借先进的培训体系,加上有保障的收购机制,水富山林胡蜂科技有限公司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致富的机会,当然,该公司能够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还得益于胡蜂养殖这个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胡蜂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胡蜂味甘辛,性温,主治风湿痹痛。

蜂房可作中药材,有定痛、驱虫、消肿解毒功效,主治惊痫、风痹、乳痈、牙痛、顽癣、癌症等。

胡蜂酒有祛风除湿,治急、慢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

胡蜂蜂毒可治疗关节炎,药用价值极高,对医疗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此外,胡蜂幼虫和蛹体内营养成分丰富,可开发出各种营养食品。

胡蜂的养殖技术难点有哪些?

胡蜂的养殖技术难点有哪些?

胡蜂的养殖技术难点有哪些?如今养殖业不断在壮大,在壮大的同时,有很多的问题困扰着养殖户,比如养殖技术。

一些比较成熟的品种的养殖技术可能大家都懂了,但是有些不是那么普遍的养殖类可能有些技术带啊可能不是那么了解,比如我们养殖的胡蜂。

胡蜂人工养殖胡蜂的过程中,涉及到5个关键技术:收集雌雄蜂、雌雄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培育标准蜂群。

其中,人工培育蜂王和蜂王在人工条件下筑巢产卵,是最难的环节。

人工控制胡蜂越冬初步观察随着生防工作的蓬勃发展,人工助迁胡蜂防治棉田害虫已在许多棉区取得良好效果。

但因故蜂自然越冬死亡率高,影响来年蜂群的壮大,推迟了田间放蜂期,影响了田间利用效果,因此搞人工控制胡蜂越冬,已是生产上的迫切需要。

1975, 1976年虞城县10余个社队进行了人_L控制胡蜂越冬的技术探讨,由于雄蜂于12月底死完,在生产上没有应用的价值,现只将雌蜂越冬情况简结于后。

一、越冬蜂的采集与冬前管理9月底到LO月中旬,胡蜂开始脱巢迁移群集越冬,是收集胡蜂的适宜时期。

夜晚用捕虫网采集胡i} I放到有充分活动余地的蜂笼或蜂箱甲,1立方市尺的蜂笼中可放30只,将蜂笼遮光后放到干燥的地方,控制胡蜂活动,促使提前迸人半冬眠期,减少蜂体分的消耗和死亡。

若供给足够的食料(苹果等和水分,蜂笼可以透光保存,中午气温高时毯行日晒,让蜂活动,虽推迟了半冬眠期,但仍能安全越冬。

否则,将造成大量死亡。

二、越冬方法群众创造了很多胡蜂越冬的方法,基本上分两大类:1、保温越冬法将温度保持在牛一10℃之间,包括:(1)大(纸或木)箱内套小箱,两箱之间填麦秸、棉花等保温物,小箱内放胡蜂,把蜂箱放到室内避风处越冬;(2)大布袋套小布袋,两袋之间填保温物,小袋内放支架后放人胡蜂,将袋挂到室内避风处越冬;(3)箱内套布袋;(4)把蜂笼、蜂箱或蜂袋放到地窖内越冬等等。

2、低温越冬法将胡蜂放到烽笼(或蜂箱)内,蜂笼上加fH纸或黑布等遮光物,将蜂笼放到通风处,使温度接近大气温度,只要蜂笼内有胡蜂充分活动的余地,湿度又不太大,温度在一8.5 `C 左右也能安全过冬。

胡蜂的养殖安全规范与操作技术

胡蜂的养殖安全规范与操作技术

胡蜂的养殖安全规范与操作技术胡蜂养殖作为一项具有潜力的产业,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胡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至关重要。

一、胡蜂的特性与养殖价值胡蜂,又称马蜂、黄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

它们通常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和防御本能,在受到威胁时会发起攻击。

但胡蜂也具有重要的养殖价值,其蜂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一种美味的食材;胡蜂的毒液在医学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一)场地选择养殖胡蜂应选择远离人群密集区、学校、医院等场所的地方。

场地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周围有丰富的蜜源植物。

同时,要避免选择在容易积水、地势低洼的区域。

(二)场地建设1、养殖棚:搭建牢固的养殖棚,棚顶要覆盖防晒网,四周用铁丝网封闭,防止胡蜂逃逸。

2、蜂巢支架:设置合适的蜂巢支架,便于胡蜂筑巢。

3、防护设施:在养殖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配备防护用具,如防蜂服、手套、面罩等。

三、胡蜂的引种与繁殖(一)引种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蜂。

引种时要注意检查蜂群的状态,包括蜂王的活力、工蜂的数量和工作情况等。

(二)繁殖1、自然繁殖:在适宜的季节,让胡蜂自然交配、筑巢、繁殖。

2、人工辅助繁殖:通过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促进胡蜂繁殖。

但人工辅助繁殖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经验。

四、养殖过程中的饲料管理(一)饲料种类胡蜂的饲料主要包括昆虫、水果、糖水等。

在幼虫期,主要以昆虫为食;成虫期则可适当补充水果和糖水。

(二)饲料投放要根据胡蜂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投放饲料。

饲料要保持新鲜、干净,避免变质。

五、养殖安全规范(一)人员防护养殖人员在进行日常管理和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全套的防蜂服,确保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有效保护。

(二)操作规范1、动作要轻缓,避免激怒胡蜂。

2、检查蜂巢时,要先使用烟雾进行安抚,再进行操作。

(三)应急处理1、若被胡蜂蜇伤,应立即用食醋等弱酸性溶液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

胡蜂如何安全越冬??有6个方法,越冬时间和蜂王培育是重点

胡蜂如何安全越冬??有6个方法,越冬时间和蜂王培育是重点

胡蜂如何安全越冬?有6个方法,越冬时间和蜂王培育是重点胡蜂怎样安全越冬?养蜂人:掌握6个方法,越冬无压力胡蜂如何安全越冬?有6个方法,越冬时间和蜂王培育是重点导读:胡蜂怎么安全越冬的问题,蜂部落认为最重要的是越冬时间的确定和蜂王的培育,因为胡蜂与蜜蜂不同,蜜蜂属于不冬眠越冬,但是胡蜂属于半冬眠越冬,而就胡蜂的生活方式来说,胡蜂其实是独居到群居的过程,但是在越冬的时候可以抱团越冬,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胡蜂究竟应该如何安全越冬。

越冬时间由于胡蜂进入越冬期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我国各地海拔高度不一,各地的胡蜂越冬时间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海拔2千米以上的地方胡蜂越冬时间大约在11月初到11月中旬,海拔1600米的地方胡蜂越冬时间为11月初到12月中旬,在相同的海拔高度下,如果食物充足,往往胡蜂越冬时间会延迟一到二周左右。

越冬蜂王的培育胡蜂想要越冬,首先要培育蜂王,胡蜂蜂王的培育可以分为人工培育自然越冬和人工培育人工引导越冬两种方式,根据胡蜂种类的不同,在培育上有所差异,本文以葫芦蜂的越冬为例。

第一:人工培育蜂王自然越冬这种方法是在育王期间把交配的蜂王和雄蜂移入越冬棚,然后用树洞摆放在架子上,一般树洞为自然空心或者有虫眼的树洞,在蜂王吃饱喝足,身体满足越冬标准后,蜂王会寻找树洞的空心位置或者虫眼进入洞内进行抱团越冬。

第二:人工培育蜂王人工引导越冬这种方法是先将做好的胡蜂婚房摆放到交配棚内,在婚房顶部留一个20公分左右的小孔,在婚房外搭个架子,把人工凹巢或者电钻打好孔的树桶洞口的一段做一个喇叭口,喇叭口长20厘米,直径也是20厘米,然后用那把口对着婚房留出的小孔绑好,把交配中的葫芦蜂和雄蜂小心移入婚房内登记好,根据每个树洞的大小预算可以装多少蜂王,在蜂王的数量足够后移入越冬棚的架子上直立摆放,主洞喇叭口一端朝下,把喇叭口下口封住,让蜂王只能在喇叭口活动。

这是人工引导越冬比较好的方法。

胡蜂越冬期的喂养交尾后的蜂王往往不会马上进入越冬,而是在越冬室活动几天,这个时间我们应该做好蜂王的喂养。

胡蜂蜂王交配的方式有哪些??哪种方式最好?养蜂人告诉你答案?

胡蜂蜂王交配的方式有哪些??哪种方式最好?养蜂人告诉你答案?

胡蜂蜂王交配的方式有哪些?哪种方式最好?养蜂人告诉你答案胡蜂蜂王交配的方式有哪些?哪种方式最好?养蜂人告诉你答案胡蜂蜂王是如何交尾的?不怕近亲繁殖吗?胡蜂智慧不简单导读:关于马蜂王和雄蜂怎样交配最好的问题,蜂部落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专门的培育雄蜂,进行人工授精最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近亲繁殖,专门的培育优质雄蜂,让蜂王受精充足,后代更加优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最佳的方式在实际养殖中并不常见,根据蜂部落的了解,目前胡蜂蜂王的交配,最多的还是自然交配的形式,只是人工养殖的和野生的略有差异。

目前胡蜂蜂王受精的方式对于胡蜂蜂王的受精方式来说,我们可以分为野生胡蜂的交配和家养胡蜂的交配,实际上家养胡蜂的交配与野生胡蜂的交配方式是相似的,只是条件的限制,人工养殖的胡蜂不敢像野生胡蜂那样交尾。

第一:野生胡蜂的交配方式由于胡蜂是在秋季的时候培育雄蜂,在培育雄蜂以后就开始培育胡蜂蜂王,在胡蜂蜂王和胡蜂雄蜂都达到性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接近冬季,属于胡蜂冬眠的时间。

在野生状态下的胡蜂,在蜂王性成熟以后,雄蜂会在蜂窝附近的空中飞行,当有胡蜂蜂王飞出来的时候,胡蜂雄蜂就会追逐胡蜂蜂王进行交尾,交尾后的胡蜂雄蜂很快死亡,蜂王则寻找适合的地点冬眠越冬。

第二:人工养殖胡蜂的交配方式对于人工养殖的胡蜂来说,一般是在蜂群中出现雄蜂和蜂王以后,养蜂人搭建有供给胡蜂蜂王和胡蜂雄蜂交配的棚子,在胡蜂养殖中把这种棚子叫做“婚房”,其实就是胡蜂蜂王与胡蜂雄蜂交配的地方,在交配以后养蜂人会准备好蜂王越冬的树段,让交尾的胡蜂在树段中进行越冬,同时控制胡蜂蜂王越冬的温度和湿度,来年胡蜂蜂王苏醒以后进行“练王”(蜂王的野化训练),在胡蜂蜂王开始筑巢,有野外生存能力的时候才会把胡蜂蜂窝放到山上,让胡蜂在野外生活,在胡蜂养殖中把这个过程叫做“放山”。

对于这两种胡蜂的交配方式来说,其实都相当于是在自然状态下交尾,但是由于是人工辅助的,我们可以对雄蜂进行选择,避免劣质雄蜂的出现和近亲繁殖的产生,对于自然界的胡蜂交配来说,由于在空中飞行的胡蜂雄蜂具有随机性,有可能雄蜂与蜂王之间存在直系血缘关系,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交配方式并不利于后代的繁衍。

胡蜂养殖简单的流程

胡蜂养殖简单的流程

胡蜂养殖简单的流程
我做一个很简单的胡蜂养殖基本流程,这个顺序就是胡蜂从取蜂王到上树的简单过程。

喜欢的朋友一定记得关注!
1搬蜂巢回家移养野蜂收王育种
把山里找野蜂进行育种,把整窝蜂巢和职蜂搬回家,在家建大棚,把移养的野蜂放入大棚喂养。

培育蜂王与雄蜂,培育到成熟,直到进入交配期。

2取蜂王和雄蜂交配
取蜂王,取成熟蜂王,取成熟雄蜂,进行蜂
种交配,交好的王收集好,进行越冬
3准备给蜂王过冬
过冬环境要求,通风,湿度,温度要控制好,
用空心干燥的空心树桩,这样蜂王成活率较高
过冬期间蜂王不吃任何食物,
4过冬结束进入标准蜂群喂养,
过冬苏醒的蜂王放入筑巢箱,进入筑巢期,筑巢到出职蜂,职蜂达到一定数量进入野化阶段,在到放养
5当野化到职蜂数量有一定数量进入放养期,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养蜂流程。

黑质胡蜂养殖技术

黑质胡蜂养殖技术

黑质胡蜂养殖技术
黑质胡蜂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蜜蜂,具有采花粉和采蜜能力,是蜜蜂养殖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黑质胡蜂养殖技术较为复杂,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1. 繁殖技术:黑质胡蜂繁殖主要有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两种方法。

人工繁殖包括分蜂和引种,自然繁殖则是通过蜂群自身的生殖繁衍方式。

2. 饲养技术:黑质胡蜂的饲养要注意饲料的选择和合理喂养方法,包括糖水、花粉等饲料的准备和喂养时间的安排。

3. 疾病防治:黑质胡蜂易患病,主要包括蜜蜂病毒和寄生虫病等。

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检查蜂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养殖环境:黑质胡蜂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环境,保证养殖场地的安全、卫生和有利于蜜蜂的生长和发展。

5. 采蜜技术:黑质胡蜂采蜜时要注意蜜蜂的安全,并采用合理的采蜜方法,保证采蜜的质量和数量。

黑质胡蜂养殖技术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要加强学习和实践,提高养殖技能和经验,保证养殖效益的提高。

- 1 -。

人工养殖胡蜂技术总结

人工养殖胡蜂技术总结

人工养殖胡蜂技术总结▋农民博博 :胡蜂怎样养殖?▋农技专家小组:养殖和保护胡蜂的效益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在保留胡蜂成虫的前提下取出商品蜂蛹,使胡蜂成虫的劳动力重复利用和种群正常繁衍,从而使人类长期受益。

2、通过食物的合理的补充,可以使每巢胡蜂蜂蛹的产量提高1—2倍,从而体现出养殖的经济效益。

3、提取商品蜂毒,目前,每克高纯度的蜂毒在国内外市场价大约是每克黄金的2倍。

4、可以减少包括果树在内所有树木的虫害,并可以间接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从而使果实(子实)产量提高。

一、蜂种的选择靠胡蜂赚钱的多少,是由胡蜂的产量和价格决定的。

所以,要人工养殖胡蜂,必须先确定养什么蜂种。

在中国,胡蜂产量最高的是金环和七里游,其次是黑尾和葫芦蜂,再次是洞夜蜂等。

就价格而言,最高的是金环和黑尾,每斤一般在60-100元,其他蜂每斤一般40-70元。

可见,最适合人工养殖的蜂种是金环、黑尾、七里游和葫芦蜂。

二、养蜂地点的选择适合胡蜂生存的必备条件主要是:充足的肉食、丰富的树浆、适合的经纬度、足量的花蜜和清澈的饮水。

影响胡蜂长势的因素主要有:阳光、雨水、雾气、土壤、方位、植物、动物等。

危害胡蜂的主要因素有:人、农药、污染等。

金环的活动范围是5平方公里,黑尾的活动范围是4平方公里,七里游和葫芦蜂的活动范围是3平方公里。

综合上述,也就是说,人工养殖胡蜂的地点应当选择一片5平方公里(最少也要3平方公里)在原本的状况下胡蜂本身就多的地方,对这地方的要求是:植物多样茂密,没人居住,没有农药和其他污染,阳光充足,雨量适中,昆虫众多,没有或者少有会危害胡蜂的动物,树浆和花蜜丰富。

第一节胡蜂的生态一、名称和属性:胡蜂俗称马蜂,根据其种类的不同,各地对它们的称呼略有差异,例如在树木上筑巢的胡蜂类统称为“葫芦包”或“吊包蜂”,在洞穴中筑巢的大型胡蜂类又会被称为“大土蜂”、“大马甲”、“老土甲”等。

在教科书中它们统称为胡蜂类,系昆虫纲、膜翅目、胡蜂属类昆虫,它们食谱相近;筑巢的方式和使用的筑巢材料相同,因此它们的生存条件、繁殖活动基本相同。

大理地区胡蜂人工养殖技术

大理地区胡蜂人工养殖技术

q /I I 2020年4月 养蜂技术"饲养管理大理地区胡蜂人工养殖技术曹荣昌I 刘喜雨F 黄建新1陈富珍1朱正飞2丨文1云南大®?蛛学院,671003;2云南祥云县爱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672100胡蜂,又称马蜂、葫芦蜂、黄蜂等,种类较多,国内外已知 的胡蜂品种有6000多种,国内有200多种,已记载分布于云南的有122种⑴。

目前人工养殖的胡 蜂主要有三大类:树蜂(常筑巢在树干或房屋等),以凹纹胡蜂(又称葫芦蜂,黄脚胡蜂,吊包蜂等)较为常见,适应能力、 捕食能力较强,不同蜂群可集中 饲养,蜂巢大小不一,有的蜂巢重量可达20kg; 土蜂(常筑巢于 地下土洞中),以金环虎头蜂为主,体型较大,生性凶猛,蜂蛹产量较高,有的蜂巢重量可达100kg,但同一饲养区域一般仅饲养一群;夜食蜂,与常见的树蜂 和土蜂生活习性不同,蜂群主要在晚上活动、采食,目前人工养 殖不多,主要用于蔬菜大棚的生 物除虫,因错开了白天的人群活动高峰,对人的攻击伤害较小⑵。

不同类型的胡蜂生活习性有所差异,但人工养殖过程的主要技术 原理大致相似,本文主要介绍凹 纹胡蜂的人工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 仁场地选择目前胡蜂人工养殖过程中,仍然无法解决胡蜂羽化后的饲料 问题,单靠补饲肉类、昆虫,成本太高,形成标准蜂群后一般图1蜂王筑巢选择野化放养。

因此,场址应远 离化工污染区和农药重灾区,选择自然生态环境好的山区,树木 茂密、昆虫种类较多,这样可以保证后期胡蜂野化放养的食物来 源。

其次,场址应尽量选择在背 风向阳、昼夜温差小之地,这样有利于胡蜂繁殖和筑巢。

为了防 止胡蜂伤害人畜,场址应尽可能 远离村落。

2 •交配棚胡蜂的交配过程对温度(14兀~25弋)、光照(采光率50%~70% )和湿度(35%~70% )都有要求,因此,交配棚应建在 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相对干燥的地方,由于蜂群交尾的时间较 为集中,光照时间越长越有利 于提高人工交配率。

人工养殖凹纹胡蜂试验研究

人工养殖凹纹胡蜂试验研究

人工养殖凹纹胡蜂试验研究作者:郭云胶高陞罗自旺来源:《硅谷》2013年第04期摘要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 Smith)是昆虫纲胡蜂科的一种昆虫,在民间被叫做葫芦蜂、白脚蜂、吊包蜂等不同名称,其蜂巢及蜂毒可入药,蜂蛹是德宏州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

为科学开发云南省山区最丰富的凹纹胡蜂资源,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用药用昆虫研究所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做了2500多组试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人工条件下凹纹胡蜂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育职蜂的技术难题,批量培育出了蜂王和养殖用的初级蜂群,技术和经济效益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

关键词凹纹胡蜂;人工养殖;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2-150-31 试验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人工养殖凹纹胡蜂试验研究以解决人工条件下批量培育蜂王、蜂王在人工条件下筑巢、产卵、育职蜂技术难题和批量培育养殖用初级蜂群为目标,与民间漫山遍野地寻找零星分布的野生凹纹胡蜂蜂巢移到自己家附近的助迁养殖不同,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1.1 制作防蜂服凹纹胡蜂攻击性比蜜蜂强若干倍,蜇伤人后具有一定危险性,严重的会危害生命,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明了防护效果非常好的防蜂服。

1.2 建试验大棚人工养殖凹纹胡蜂的技术关键是解决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育第一批职蜂的难题,我们建了用于雌雄蜂交配试验,批量获得蜂王的交配大棚,建了用于蜂王批量越冬试验,获得越冬蜂王的越冬大棚,建了用于越冬成功的蜂王筑巢、产卵、育第一批职蜂试验,获得初级蜂群的筑巢大棚。

建大棚的材料主要是塑料薄膜、遮阳网、细铁纱网、防虫网、塑料胶网、竹竿、竹片等。

1.2.1 交配大棚规格及要求规格:长6米,宽2.5米,高2米。

地点环境:有灌木、杂草、枯木、溪流的阳光可以直射的山坡环境。

技术要求:雌雄蜂交配大棚整体要求通风,大棚分两部分,一部分(端)要求中午时段被阳光直射,另一部分(端)全天避光遮阴。

凹纹胡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

凹纹胡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

2020年第12期(总第379期)畜禽业生产指导凹纹胡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邱 勇,郭云胶,杨新周,杨 琦,李兆云(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用药用昆虫研究所,云南德宏678400)摘 要:以凹纹胡蜂为研究对象,分析养殖过程的关键问题,探究出突破养殖瓶颈的关键技术。

为胡蜂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议,为凹纹胡蜂的成功养殖奠定科学基础,为胡蜂资源的开发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凹纹胡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12.024基金项目: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19);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青年项目(2018FD099) 引言凹纹胡蜂(VespavelutinaaurariaSmith)属于膜翅目胡蜂总科胡蜂属,民间俗称葫芦蜂、白脚蜂、吊包蜂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等地[1]。

凹纹胡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药用价值的研究[2-4],凹纹胡蜂养殖范围较广,但是对于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较少。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凹纹胡蜂养殖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①野生胡蜂的驯化、蜂种的收集及养殖人员的安全隐患。

②胡蜂交配质量差,越冬存活率极低。

③蜂王筑巢成功率极低。

④标准蜂群的培育及经济蜂群管理技术落后。

胡蜂养殖是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为国家的脱贫攻坚战探索新途径。

但目前胡蜂养殖行业从业人员水平较低,以农民为主体,缺乏科技支撑,技术粗放,大量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严重制约了胡蜂人工繁育产业的发展。

鉴于胡蜂养殖的危险性,人工繁育胡蜂的落后性,系统开发胡蜂资源的制约性。

目前,如何解决胡蜂养殖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是严重制约胡蜂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优质养殖品种培育、交配关键技术、越冬配套关键技术、胡蜂安全防范、全人工养殖等。

因此,文中总结出胡蜂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为胡蜂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凹纹胡蜂养殖关键技术1.1 雌、雄种蜂收集的技术胡蜂蜂种的筛选和批量繁育是胡蜂养殖的第一步,传统方法主要是到野外寻找越冬后的蜂王,但是在自然条件下成功越冬的蜂王极少,且难以寻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引导胡蜂交配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胡蜂养殖技术可谓难上加难,这第一步关系一年的收获,而且环环相扣,一步失误满盘皆输。

闲言少叙,下面介绍黄氏蜂业养殖技术的第一步:人工引导胡蜂交配。

1.每年9月底10月初,首先用倒须笼收取工蜂,大约收取整个蜂巢的80%至90%,将蜂群分离出雄蜂和雌蜂,然后打开蜂巢收取雄蜂和雌蜂,分别放到交配棚中用蛋白质与维生素混合而成的饲料进行喂养,一直要喂养到各自性成熟交配结束为止。

2.胡蜂交配:蜂种交配前应注意营养配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一定要充足。

雄蜂与雌蜂交配结束后,即时人工将其移入到越冬棚。

胡蜂交配时间长达10分钟以上。

移入越冬棚后,越冬棚内的食槽要准备好充足的饲料。

这期间雄蜂与雌蜂有可能进行第二次交配。

雄蜂交配结束后即自然死亡。

交配后的雌蜂这时已经成为准蜂王,将在这里度过寒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