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法律思想资料
略论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
略论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
由他倡导的戊戌变法以及他对儒学的重建可以称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一次维新运动。
康有为倡导维新变法以自强的尝试,虽以日本为模板,却是要实现西学和西方的民主政治,这是康有为所摸索的短期内解救列强瓜分中国、解决清朝统治危机最有效的办法。
本文试图通过康有为对明治日本的学习与研究,以及在相关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态度及活动,内在地把握其改革思想构造中的日本元素,阐述他是如何切入对明治日本的学习、如何把握明治改革的方案,以及在时局变化中他的日本认识是如何发生变化。
康有为的日本学习康有为并非一开始便倾向学习日本,在他的求学过程中,从启蒙经书到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加之阅读的汉译西书,他逐渐由旧学转向新学。
在列强环伺,国家不得保存的局势下,康有为逐渐感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并借明治日本为跳板,短期内吸收近代文明。
甲午战前对日本的态度在《康子内外篇·阖辟篇》中康有为第一次赞扬了明治天皇积极学习西方的精神,同时也表明了对待日本的态度,他说:"日本明治皇之变西法也,并其无关政事之衣冠、正朔而亦变之,所以示民有所重也,所以示泰西有所亲也,以开塞之术行之也。
"他在《与潘文勤书》中指出"日本虽小,其君睦仁与其太政大臣岩仓具视,自改纪以来,日夜谋我",表现出对日本虎势中国的警觉。
他同时还认为日本与西方列强都是侵略中国的潜在威胁。
甲午战争爆发时,康有为主张"能战而后能和,能攻人而后能自保,未有不能攻人而能自保者也不能攻人,则为人所攻矣"的攻日策略。
学习日本变法图强的动议甲午的战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贪欲,也在事实上证明了日本的强大,而这个强大则说明了它学习西方战略的成功,战败的冲击使除了少数顽固昏聩者外,从统治核心、各地方大员直至知识分子、下层民众,人人思变图强,变法实际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第 1 页 共 1 页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材料一 ①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就当前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社会风习各方面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主张、建议、措施和方法,其中要点是要求开放政权,用立宪制度代替君主专制制度,通过和缓的改良方法,从上面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这些要求和建议是直接承继、综合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整个改良主义变法思潮而来的,是它的最后的政纲政策式的提出和概括。
③作为行为纲领,这一方面的思想直接服务于当时的变法运动,对康有为本人和改良派具有最直接的实践意义。
康有为在其他方面的思想理论活动和宣传组织活动,大都是服务于这一实践目的和现实政纲的。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材料二 ④康有为努力改革的中心目标是以西方为主要模式以求中国政治、经济以及学术思想的改变。
他要达成目标的方法是⑤按照近代西方的样板,以缓进的步调,使古老的中国传统进入共同的近代世界的价值系统——他认为近代西方的样板适合同一时期发展中的所有国家。
⑥中国的专制必须结束;但考虑到政治发展的阶段,它必须先经过君主立宪的中间阶段,然后才能达到完全的民主。
它的落后农业经济必须改为工业经济;私有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化,才是其原动力。
⑦在近代生活方式到来之前,必须先有社会与思想上的准备;但本土文化中的有效因子不能一概扫除。
——摘编自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①阐述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②指出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思想来源;③点明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实践意义;④指出了康有为变法改革的中心目标;⑤点明了康有为为达成变法改革目标而采取的方法;⑥反映出康有为认为中国必须变革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⑦说明康有为维新思想中继承传统与革新面貌并存。
两则材料论述了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凸显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目标。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明治思想
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姓名:郭晓哲学号:15366017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清朝皇帝光绪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为核心的、寻求全面改革的变法派,在张之洞、文廷式等政权内外改革积极派的呼应之下,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虽然改革只持续了103天,但是变革的力度和深度可谓是中国近代变法运动之最,足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康有为既是高举帝国主义构造改革大旗,积极主张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等西洋思想和制度的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又和当时清王朝的其他君臣一样,对西洋思想制度和明治日本的了解非常肤浅。
所以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的思想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戊戌变法前后时期文人志士的思想、社会风貌以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部分: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及其思想的形成、当时西洋和明治日本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曾写道:“吾家自九世祖惟卿公为士人,至于吾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
”(康有为,《自编年谱》,神州国光社,1955年,108页)。
从此可见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康有为早期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
乡试的落榜让康有为痛感科举应试的局限性,投身于主张“济人经世”的公羊学者朱次琦的门下。
小野川秀美指出:“跨越汉宋儒学而宣扬孔学,康有为后来这种主张,其思想渊源来自于朱九江,这点恐怕无法否定。
”(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90页)之后康有为游历香港,打开了自己封闭的思想,通过与西方文学许多文化的接触,开始超越之前的封闭的儒学世界,有意识地睁眼看世界。
在那个中体西用论占主流的时代,康有为坦率地承认并称赞西洋文化的优越之处,这种思想具有极大的革新性。
1888年,中法战争战败,中国面临极其紧迫的政治危机,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国家已处于危亡的边缘,批判朝廷内外因循守旧的陋习,呼请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主张。
略论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
略论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摘要作为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产物扔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可略分为必变大变速变论、君权变法论、变于下论和兴民权论。
它们回答了变法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和最终目的等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关键词康有为维新变法指导思想一、康有为维新思想是时代的产物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日战争更加深了半殖民地化,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这时,从封建地主阶级统治阶层中逐渐分化出一批比较开明的有识之士,康有为就是其代表之一。
民族矛盾的尖锐加速了他们政治上的觉醒,战争失败刺激了位们去求索。
他们逐渐认识到形势的危急与局面的严峻,感觉到“国势危蹙,祖陵奇变”,“方今外夷交迫,自琉球灭,安南失,缅甸亡,羽翼尽剪,将及腹心。
比者日谋高丽,而伺占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乱匪遍江楚河陇间,将乱于内”○1。
正是这种“外患内乱”从根本上动摇着清王朝的统治。
整个社会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局势。
所有这一切,都使封建统治者面对这民族危亡,社会危机感到无能为力。
洋务派从事的“自强”、“求富”事业,徒耗巨资而未见卓效,甲午战争使更多有识之士在事实面前认识到单靠办洋务并不能拯救民族危亡。
要拯救“大清”,只有先拯救民族危亡;要拯救民族危亡,则必须从政治上改革内政;不改革国内现状,就无以生存,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泰西之国,一姓累败而累兴,盖善变以应天也,中国一姓不再兴者,不变而逆天也。
夫新朝必变前朝之法,与民更始”。
○2为了挽救封建制度的危机,使爱新觉罗氏继续维持其统治,为使地主阶级政权不至于被资产阶级政权所替代,封建统治阶级只有采用一种新的统治手段,通过一条新的途径来改革现存的腐朽的官僚机构,给暮气沉沉的封建政权增添一点生机。
是“大厦将倾,而处堂为安”,以致于“内溃外侵,朝不夕保”,还是奋发维新,“以图自强”呢?○3康有为鉴于形势的紧迫,国家的危亡和现实的刺激,痛切感到:大清王朝再也不能照原样生存下去了,必须立即实行改革。
第十章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法律思想
第十章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法律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康有为的“变法维新”论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主要反映在他所著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春秋董氏学》等著作及他向皇帝所上书奏中。
一、“时移法亦移”,倡“变法维新”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先后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立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新学伪经考》把西汉末年刘歆的著作及当时社会崇奉的《左传》等古文经典视为“伪经”,湮没了孔子的“改制之圣法”。
旨在破除士大夫对传统经学教条的迷信,为变法维新扫除思想障碍。
《孔子改制考》则从正面阐明了孔子“托古改制”思想,实际上是宣传他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
首先,康有为把孔子推为“托古改制”的“圣法”的创立者。
其次,康有为以自己的政治意图,解释孔子创制治世之法。
他认为,孔子曾分别为这“三世”著有不同的宪法,概括而言,就是《春秋》里的“大义”与“微言”。
所谓“大义”即孔子治“据乱世”之宪法;所谓“微言”即孔子所说的“升平世”、“太平世”之理想宪法。
最后,康有为认为沿着人类社会进化的三世,国家也相应地由“专制”进到“立宪”,再由“立宪”进入“共和”。
康有为认为:“时既变而仍用旧法,可以危国”,只有变法维新,才是自强之策。
二、“变法全在定典章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依康有为之见,中国之所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其原因便是由于君主专制,君权太专,下情不能上达,君民不能合为一体,因此他认为要使国家富强,人民安乐,就必须实行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只有按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才能既限制君权,又明确国会、政府及司法机构的职责。
在建立君主立宪,实行三权分立的问题上,康有为着重探讨了建立代议机构即立法机构的问题。
他建议“议郎”进而明确指出“设议院”的命题。
又建议光绪帝先在宫中设立“立法院”或“制度局”。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是什么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是什么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和领导戊戌变法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曾经启迪和影响了后来的宪法理论,但是,其中却存在许多保守主义的成分,主要表现在对君权的妥协以及对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以礼治国、儒法合流思想的吸收。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缺乏成熟的阶级力量的支持。
康有为对西方的立宪政治缺乏价值上的深刻认识。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康有为对西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器物”论的基础上,他还不能把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封建的开明政治严格区分开来。
就宪法的来源看,立宪主义包括立宪的价值学说和立宪的规范形式两方面,其中宪法的价值尤其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伴生。
它是一个“新开端”,反映的是新生的获得胜利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而康有为的立宪理想则是从社会进化论出发,希望调和君权与民权之间的矛盾,减缓新生力量对封建专制的冲击,维护旧体制。
因此,康有为对宪法的理解是有内在矛盾的。
中国唯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二年而成效著”。
康有为一直称赞西方的代议制,但是他主张设立的制度局、集意院、懋勤殿等都属于君主的智囊机构,而不是民选机构。
不但如此,议院作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权力机构,是作为封建君权的对立物而出现于历史舞台之上的。
然而,康有为和当时中国先进的思想家往往是从“通下情”的角度来认识其作用的。
这样一来,议院的设立并不否定封建君权,相反倒成为强化封建国家机器的有效机制。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宪政实践的诸多两难困境。
康有为的立宪思想康有为早年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儒家学说到佛学、道学,再由佛、道之学到西学的曲折过程。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康有为自幼即开始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
由于坚持儒教正统,康有为有意识地摒弃了盛行于近代西方国家的某些民主观念。
例如,他从中西文化渊源的不同出发,指出:“中西之本末绝异有二焉:一曰势,一曰俗。
戊戌变法之康有为
04
康有为的思想和影 响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01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主张“仁爱”和“天 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02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回归本真,发扬人性中的善。
康有为提倡“知行合一”,认为知识和行动应该相互配合,才
03
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维新派的出现及其改革主张
文化教育
康有为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主张废除八股文,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校, 推广西学,提高国民素质。
军事改革
他强调军事改革的重要性,主张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装备, 提高国家的国防实力。
03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 中的作用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和主张
康有为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和强大,必须进行全面的改 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他主张建立君主立宪5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 义和教训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重要改革,通过引进西方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戊戌变法中的经济改革措施,如鼓励兴办实业、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经 济的瓦解。
康有为的政治生涯和晚年生活
政治生涯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多次上书请求变法 ,并积极参与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海外,继 续宣传变法思想。
晚年生活
康有为晚年回归中国,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同时继续关注 国家政治事务。他晚年生活相对平静,但仍坚持自己的政治 信仰和理念。
02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 景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宪政思想论略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宪政思想论略宪政思想是康有为指导维新变法的政治纲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提出了“设议院”、“兴民权”、“立宪法”、仿效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等较系统的宪政主张。
研究康有为的宪政思想,不仅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困境和艰难历程有更深刻的体认,也将有助于我们总结维新立宪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推动当今中国的宪政建设。
在此,本文拟就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宪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康有为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以及其宪政思想的西学渊源等作一粗浅的梳理。
19世纪末,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宪政探索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却是不容抹杀的,因为“自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以来,直至清末立宪,虽然历经共和制、帝制以及民主、专制政体之反复,历任政府无不以立宪为立国之开端,无不以宪法记载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这未尝不应归功于第一代倡导依宪治国者”[1]。
宪政思想是康有为指导维新变法的政治纲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提出了较系统的“设议院”、“兴民权”、“立宪法”、仿效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等宪政主张。
尽管以今天的视角看来,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明显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旨趣大异,因为其理论体系“仍只限于强国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2],“但人们很难否认,正是康有为,集中了从龚自珍、冯桂芬以来,绵延了半个多世纪的改革要求和理论,构成了一个体系。
这个体系,在理论上也许很荒谬,经不起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验证,却是那个时代的实际运动能够接受的一种思想范式。
”[3]因此,研究康有为的宪政思想,不仅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困境和艰难历程有更深刻的体认,也将有助于我们总结维新立宪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推动当今中国的宪政建设。
(一)众所周知,宪政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从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开始,到鸦片战争止,西方的宪政运动已有600年的历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康有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平
1876年,康有为投到名儒朱次琦(九 江先生)的门下,开始系统的学习经 历 1878年底,辞别九江先生,回到西樵 山,在三湖书院学习,接触新思潮, 对西方文化有了一般的了解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 失败。南归时途经上海,深为西方国 家治理租借的方法所折服。
1887年前近十年期间
戊戌维新期间的政治纲领
方式上:自上而下的改革 政治上:废封建君主专制,实行资本 主义立宪制,开民权,设议院,实现 三权分立 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化上:发展新式教育,培养人才, 倡导资本主义竞争文化
大同思想的理论前提
苦乐观 平等观
仁爱观
大同思想的制度设计
经济上,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 制,实行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整个 社会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 上 在社会结构上,消灭阶级,废除家庭, 人人平等 在政治原则上,实行民主管理
康氏以国家起源说来说明君权神授, 反对封建专制君权神授的主张
评价
康氏的民权观虽然没有达到近代西方所倡 导的个性自由和权力的水平,但打破了封 建专制的君权神授学说。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
《
宁夏·41)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例】 (2008·宁夏 宁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 易装游法,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 , 易装游法 , 变政而遂
走 向 高 考 》 高
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 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 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底盛强与我异。 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 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 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
高 考 总 复 习 · (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根据材料一 (2)根据材料一 、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说明彼得改革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材料一 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2007·宁夏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 . 宁夏文综)阅读下列材料 宁夏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 “ 泰西讲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解析】 【 解析 】 本题以中国维新变法和俄国彼得改革的相 关材料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体现了 关材料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人文社科学院09历史学陈思羽 09202002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
康有为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著名代表人物,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日战争更加深了半殖民地化,使更多有识之士在事实面前认识到单靠办洋务并不能拯救民族危亡。
要拯救“大清”,只有先拯救民族危亡;要拯救民族危亡,则必须从政治上改革内政;不改革国内现状,就无以生存,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康有为鉴于形势的紧迫,国家的危亡和现实的刺激,痛切感到:大清王朝再也不能照原样生存下去了,必须立即实行改革。
他认为学习外国已成为一种势不可禁的新现象,主张向西方学习,用“西法”来医治中国社会的弊病.在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
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
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作为他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这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
为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有为从90年代起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一起撰写了一批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古文经是西汉末年刘歆为了替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提供理论根据而伪造的,它完全湮没了孔子“微言大义”和“托古改制”的原意。
这实际上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一向保守,信而好古的孔子,写成了一位勇于建设新学派,志在改革的大学问家,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法律思想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研究一、导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强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
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
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
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寄语: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可以分三个层面去观察,通过事实去辨别他的好坏、忠奸、能庸、功过等等诸多方面:一个层面是他的事业是否对时代进步有利;二是他的学说是否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仍然是不易之论;三是个人的品行是否是人中君子、道德楷模。
康有为“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建议“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且提出了具体六个方面的变法措施。
不断提出改革思路,得到光绪的高度重视,组织推动了戊戌变法。
从这一点上来看,康有为还是值得肯定的。
今天分享的是康有为的思想主张,读史使人明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济思想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他认为赋税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
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
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
指出“厘金内之务农工之源,外之损富商之实。
既以筹款计,亦徒中饱吏役,而国不受其大益”。
他主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政等国有事业,用以代替厘金税。
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
指出“中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
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人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康有为的轻税思想在后期发展为无税论,在《大同书》里他主张“公中更未尝向一人而收赋税,扫万国亘古重征厚敛之苦。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超越现实的空想。
宪政思想1.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到戊戌变法以前,中国的封建制度存留长达4000余年,不可谓没有法,也不可谓没有“依法治国”,但是法自君出,权尊于法,法律作为一种统治工具,拘束臣民而不拘束君主,引礼入法,以家族为本位而维护封建等级制。
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
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专制、立宪和共和三种。
康有为君主立宪政治思想简评
康有为君主立宪政治思想简评摘要: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康有为,在中国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始终坚持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并且提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资产阶级宪政主张且积极将其主张付诸实践。
其君主立宪思想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仍对中国近代宪政建设及近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康有为君主立宪19世纪后期,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而中国国内吏治腐败、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也使中国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广大爱国人士纷纷寻求救国之路。
而被毛泽东誉为“先进的中国人”的康有为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从爱国救亡的目的出发,通过七次上书坚持认为实行君主立宪制是中国的最佳选择。
他还为此将宪政思想与变法实践相结合,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百日维新。
这一运动的失败标志着“君主立宪”在中国走不通,但仍然大力推动了的中国近代化进程。
一、康有为君主立宪思想的主要内容君主立宪制,是一种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是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制度,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而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集中反映在戊戌时期他的上清帝书和奏稿中。
他坚持认为君主立宪乃强国之制。
康有为指出:国家的盛衰强弱决定于其政治制度和政体是否适应于时代发展的需求。
纵观当今世界,“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即实行“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他认为,从中国的现状分析,唯一的出路是“采法俄日”,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
即“行宪法”、“开国会”,君主“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
”1.设议院,建立资产阶级的议会制,这是康有为君主立宪思想的核心。
在公车上书中,他提出从地方各府县每十万户中选举出一名“议郎”,在北京武英殿“轮班入值,以备顾问,并准其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辞”。
在上清帝第四书中,他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出于一堂”,“事皆本于众议”,由议院来讨论和决定各种政事。
康有为思想
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1898),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开明士绅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
广东南海人。
地主官僚家庭出身。
18岁时受业于江南名儒朱次琦,但不囿于师说,能独立思考,喜好陆(象山)、王(阳明),而鄙弃程(颐)、朱(熹)。
21岁游历香港,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为“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购买西书,大倡西学,走上了从西方探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光绪十年中法战争爆发,他目睹外侮凭陵,清廷腐败,大受刺激,激发了变法维新思想。
十四年乘赴京参加顺天乡试之机,第一次上书清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策,要求光绪帝纤尊降贵,引咎罪己,求言图治。
当时顽固派把持朝政,予以阻格,难以上达,且以狂生见斥。
康意识到变法尚非其时,遂南返。
十七年春起,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培养变法维新人才。
得弟子梁启超等人。
二十一年春,康偕梁赴京会试,适值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签订空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消息传至北京,应试举人群情愤激,奔走相告。
康有为、梁启超联络18省举人1300余人联名上书清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上书虽遭清廷拒绝,但它的内容辗转传抄,在社会上激起广泛影响。
这次上书标志着资产阶级维新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开始变为实际的政治运动。
此后,康有为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先后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发行《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和《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提倡西学,考察各国强弱之源,反映了维新派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倾慕,因而遭到封建顽固派的忌恨。
第十六讲戊戌维新时期的政治思想
九界即九别:国界、级界、种界、形界
、家界、业界、乱界、类界、苦界等。 在这里康有为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和资 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一面。 B大同社会就是人人平等、万物普爱的 世界。人生来平等,尽量实现平等的社 会制度才是合理的。人的本性则是去苦 求乐的,显示了其积极的人本主义的内 容。提倡普爱众生。
(一)戊戌维新时期的政治思想
戊戌维新思潮 人物思想分析 一、康有为的政治思想 二、梁启超的政治思想 三、严复的政治思想 四、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戊戌维新思潮
一、戊戌维新思潮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构成戊戌维新思 潮兴起的直接原因。 日本的胜利使许多中国人进一步认识到 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作用,也引起对洋 务运动的反思。认为洋务运动的学习西 方只是“得其貌,失其真,慕其名,忘 其实”。盛行“皮毛说”。李鸿章成为 众矢之的。
3、提倡“民权”思想。戊戌维新思想对 传统的三纲五常 4、宣扬君主立宪制度。 5、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其中包括社 会学说和自然科学。
三、戊戌维新思潮的作用
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不断展开。起 到了社会动员和理论指导的作用。 2、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思想 启蒙运动,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了民 主思想和民族国家观念。
不平等的原因的分析存在一些错误的 认识,因而也不能真正提出可行的解 决措施。如:一方面承认人种的优劣 ,一方面提倡种族平等,提出通过通 婚消除种族差别的方法,表明其平等 思想具有不彻底性和荒唐性的一面; 还有男女不平等的分析,归于家庭的 存在。
二是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建筑在渐进
改良的进化论基础之上,反对革命 ,显示了要求民主自由而又害怕革 命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是远大的理 想,另一面却是实现精神的缺乏。 “书成,既而思大同之治,恐非今 日所能骤行,骤行之恐适足以酿乱 ,故秘其稿不肯以示人”。(张伯桢 :《南海康先生传》)
试析康有为的法律主张
试析康有为的法律主张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9 世纪末期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尽管没有取得成功,但是维新变法作为我国近代法治探索的一个重要历程,康有为的法律思想主张带来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是无法抹却的,因为自康有为倡导君主立宪制度直到清朝末期,中国社会虽然反复历经共和、民主及专制政体,但是历任政府均以宪制作为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这都应归功于包括康有为在内的第一代倡导依宪治国者。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康有为的法律主张主旨上同西方主流的法律思想相比无论从主旨还是志趣都有很大差异,因为康有为的法律理论体系聚焦于强国与尊人主的,并没有就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威提出更加丰富并具体的内容,但正是康有为将自龚自珍、冯桂芬以来绵延了数十年的改革思想和理论精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那个时代大众能够实际接受的思想范式。
因此,研究康有为的法律思想,不仅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法律建设的历史困境和艰难历程有更深刻的体认,也将有助于总结康有为法律思想的经验教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一、康有为的生平及思想背景康有为(1858—1927) ,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
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
康有为的启蒙导师是祖父康赞修,在他18 岁那年又拜南海九江著名的学者朱次琦为师。
康赞修、朱次琦都深谙宋明理学,因此康有为在宋明理学的熏陶下,鄙弃传统汉学家的烦琐考据,试图开辟新的治学道路。
在深入钻研理学之后,康有为对理学开始有了质疑。
因为理学“ 仅言孔子修己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
于是康有为在22 岁那年离开了师傅朱次琦,独身来到位于西樵山的白云书院读书,在那里他接触到并钻研了更为经世致用的书籍,比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
康有为政治思想
浅析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李晓瑾16200601119摘要:康有为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维新变法时期、戊戌变法阶段、大同思想产生时期。
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康有为是学贯中西,其学说也是承上启下的,即从传统治世理论资源中寻求外衣,在近代科学中探索制度归口,指向改制的大道,以致富国强民。
康有为的思想理路及架构可以概括为:承接今文微言大义,开创后世启蒙之风。
关键词:维新思想;公羊三世说;戊戌变法;大同思想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光绪十四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光绪十七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
光绪二十一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
民国六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
民国十六年病死于青岛。
康有为政治思想在1887年前后发生转变,前者是康有为在传统经学的外衣下,发挥《周易》所谓“变易之义”,在接受并注入西方自然科学而形成的,含有朴素辩证思想的宇宙观和“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后者则充分吸收外来思想,把中国传统的承接“性无善恶论”与西方的“天赋人权”结合,形成的资产阶级民权观。
对康有为的初步了解之后,探讨其关于维新变法的哲学思想。
一、维新变法思想的理论基础(一)变易之法与进化论中国传统哲学中,“变易之义”向来被历代改革家作为变革理论根据,康有为也吸收了这种变化观点,他认为儒家最重要的是经典是《周易》与《春秋》,他说:“(周易)专明变易之义”,“孔子之道,至此极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研究一、导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强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
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
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
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
康有为推动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宪政思想对此后的清末立宪运动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宪政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自1215年英国制定大宪章开始,到鸦片战争止,西方宪政运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对中国来说,宪政思想则是一个舶来品。
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875年基督教会在上海办的《万国公报》,其介绍西方宪政三权分立,精1胡春惠,《民国宪政运动》,正中书局印行,1978年1月。
义在于“分权制衡”,并第一次把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完整地介绍到中国。
我国早期维新思想家无疑受到这些学说的影响。
如严复认为西方强盛的原因是他们建立了一套民主制度,“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郭篙焘认为:“西洋政教以民为重,故一切取顺民意”,薛福成出使西洋考察各国政体后写道:“西洋各邦,立国规模,以议院为最良”,另外一些维新思想家还论述了民权与国权的关系,认为只有人民有人权,“合一国之心以共治”,国家才能强盛起来而不受外国列强的欺侮。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正是在吸收其他维新思想家的相关思想后建立起来的。
康有为虽然受到西方各种学说的影响,但他本质上是一个儒家学者。
他自幼学习儒家学说。
1876年,康有为师从大儒朱次琦。
朱次琦为学平实敦厚,认为读经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以“四行五学”教授生徒。
“四行”,即“敦行孝弟,崇尚名节,变化气质,检摄威仪”;“五学”,即“经学、史学、掌故之学、性理之学、词章之学”。
康有为从朱次琦治经学,偏好《周礼》,对于《周礼》、《说文》、《尔雅》等古文经典,反复研习。
他曾作《何氏纠谬》,批判汉代公羊学派领袖何休,甚至到1886年,他还写了宣扬古文经学观点的《教学通议》,表明了他早年古文经学的立场。
1879年康有为游历香港后,曾自述“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夷狄视之”2,“尽释故见而大讲西学”。
25岁时,他在上海“大购西书”,“冬月抵乡,闭户潜修”,并感叹“中国西书太少”。
2康有为,《康有为自编年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编。
通过阅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法国志略》,以及当时中国出版的外国人所写的《法兰西革命史》等初级读物,康有为对西方宪政思想、人权等观念有了一些认识。
1884年中法马江战役的失败,康有为树立了只有变法才能图强的观念,指出“变者必胜,不变者必败”,试图以西方为榜样变法图强。
1888年,康有为趁上京考试之机第一次向光绪上书,在《上清帝第一书》的奏折中,他具体提出了三点建议:1、“变成法”。
他认为“圣意勤勤,而未足振弱”的原因是“不变法”,而日本“变法兴治”,可以仿效,因此“变法则治可立待”。
2、“通下情”。
他分析洋务运动稍变旧法,仿效西方,却“不睹其利,反以弊奸”是由于“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故应“增设训议之官,召置天下耆贤,以输下情”。
3、“慎左右”。
第一次上书因内廷阻隔而不达,康有为饱受讥讽。
但他很快发现古文经学训诂考据之学与他经世致用的目标差距甚远。
1890年春,康有为在广州会见了晚清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对他阐明抑古尊今的今文经学立场的代表作《辟刘篇》和《知圣篇》的基本观点甚为欣赏,尤其是这些基本观点与他抱持的济人救世、经邦纬国的“经世之学”多有援引倚重之益。
3他看到今文经学家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传统,以及今文经学具有的变易性、政治性和可比附性藴涵的经世致用功能,恰恰能与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时代需求相结合,由此,康有为的经学立场逐渐由古文经学向今文经学转变。
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3陶清,《康有为经学思想的意义阐释》,《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秋之卷》。
其1891年刊行的《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治今文经学,采纳中国传统哲学的“变易之义”,以改制言《春秋》,并非只是为维新变法寻找经典和圣贤事迹的依据,而是为改变中国社会现状而建构的理论根据和范式,即变易观念、进化观和大同理想。
他认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是《周易》和《春秋公羊传》:“人不能有常而无变。
昔孔子之作《六经》,终以《易》、《春秋》,《春秋》发明改制,《易》取其变易,天人之道备矣。
”他发挥《周易·系辞下》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义,认为“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立义,时移而法亦移”,墨守旧法陈规只能导致治理的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在1892年也曾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朝政的主张,因未获采纳而终于走上革命道路。
从康有为思想的传统哲学特性来说,他基本上继承和接受了中国古代“气”一元论的哲学传统,以“元”作为世界的本体,“其道以元为体”,其中“元”即为“气”。
在中国古代哲学,“气”是作为物质或物质性来理解的,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如康有为在《礼运注》中说“天地之始,易所谓乾元统天者也。
”1894年,康有为开始编写《大同书》,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世界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
这当然是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空想。
“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毛泽东1949年说)。
但其大胆宣称“人类平等是几何公理”。
为证明人与人平等,他又一次挖掘阐释中国古代思想资源。
在其《孟子微》卷一中说:“人人有是四端,故人人可平等”,“夫人类之生,皆本于天,同为兄弟,实为平等自立”。
在《礼运注》中说,“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种之殊,无男女之异”。
他还把实现平等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凡多阶级而人类不平等者,人必愚而苦,国必弱而亡,印度是矣。
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
”这些对西方政治思想的简单比附,显得颇为肤浅、激进、极端平均主义而非理性主义。
康有为真正登上晚清政治舞台,始于著名的“公车上书”。
1895年因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重,举国骇然。
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对此极为震惊,即派梁启超组织广东籍举人联名上书。
他起草了“万言书”,反对《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项救国主张。
他认为前三策皆“权宜应敌之谋”,变法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有多省的应试举人在上书上署名,此书并没有送达光绪帝。
但此书稿“为人传抄,刻遍天下”,在民间流传并刊印,造成了很大的声势。
当年的会试中,康有为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
同年5月和6月,他又连续两次上书。
《第三书》提出自强雪耻之策:富国、养民、教士、练兵,要实现这四策,关键在于“求人才而擢不次、慎左右而广其选、通下情而合其力”。
光绪看后表示赞许,呈送慈禧并抄发各省督抚将军议处。
在《第四书》中,他说“上下隔绝故百弊丛生,一统相安故敌情不识;但内而防患,未尝外而争强,以此闭关之俗,忽当竞长之时……”,建议通过“下诏求言”、“开门集议”、“设报达聪”等五种方式“深观时变”。
1897年12月,他第五次上书,提出学习日俄变法维新经验,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国事付国会议行”,要求制定宪法,明确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轮廓。
在变法前夕,他写作了《孔子改制考》,创造性地把中国今文经学“三世说”,《礼记·礼运》中“小康”、“大同”说及达尔文自然进化论(康氏在其自述年谱中确信“人由猿猴变出”)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三世说”,即“据乱者,文教未明也;生平世,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
”并认为“今当进至生平”以使“君与臣不隔绝而渐平,贵与贱不隔绝而渐平……”,其实质就是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898年1月24日下午,李鸿章、荣禄等大臣在总理衙门西花厅会见康有为,守旧与维新双方展开了一场论战。
康有为说,中国之所以贫弱在于祖宗之法与典章制度,力陈开制度局和制定宪法的合理性。
接着,康有为第六次上书,请求迅速变法,并大誓群臣、开制度局、设待诏所。
3月12日,康氏向总理衙门进呈《俄彼得变政记》和《上清帝第七书》,主张学习俄国,“以君权变法”,这是康有为变法策略上的重大转变。
这次上书在促使光绪帝痛下决心立即变法图强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6月11日,光绪帝在康有为等人奏章的直接影响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正式开始维新变法。
三、康有为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康有为的宪政思想可以一语概括之:“以富强为体,以宪政为用”。
在“体用”模式下,宪政服务于康有为忠君爱国、救亡图存的济世理想。
康有为宪政思想作为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随着时代的演进,其宪政观也随之演变,但就像梁启超评价其老师所言“有为太有成见”,康有为一生“固执”地保持其君主立宪思想,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后,已无皇可保,其宪政思想才有所调整为虚君共和,足见其思想的一致性和强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