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赵云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喜欢张飞的张扬,不喜欢关羽的内敛,我却偏爱刘备的谨言慎行;不喜欢曹操的多疑,不喜欢孙权的雄心,我却偏爱刘备的宽厚和蔼。

也许他在每个人的心中的评价都是不同的,但在我看来,他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他没有像诸葛亮、曹操那样,那么经常地被人们提及,但他在魏蜀吴三国中的地位是无人能敌的。

他,出身显贵,却以卖草鞋为生。

在这卖草鞋的背后,又有谁知道他那远大的抱负呢?也对,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是多么的远大?他,一次偶然,遇见张飞和关羽,三人情投意合,并在桃园结拜。

当大哥了,有军了,离自己的志向不远了,可是谁又知道他心底的压力是有多么的大?他,做官却屡遭排挤,于是大义凛然地脱掉官服,与关羽张飞远走他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也许有人会说,哇,好潇洒,可是谁又知道他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怀念之情?对着片土地,对着片土地上的百姓。

他,在张飞弄丢徐州的时候,还能止住心中的怒火,还能不负兄弟的誓言,还能说友情比徐州更重要。

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的心在滴血,但他没有说,他的宽容,我们每个人都看在眼里。

他,曾有一段时间的颠沛流离,投靠了多个诸侯,最终和孙权一起攻打曹操,这成为了千古流传的赤壁之战。

尽管这样,谁又知道他在颠沛流离的时候,是有多么的绝望,多么的无助?他的一生很短暂,六十多岁时,疾病就夺去了他的生命。

尽管这样,但他带给后人的印象却是极好的。

每当我们谈起他,嘴里总会说这么几个词——重情重义,宽容大量,有勇有谋……他,就是这样,他的一生,也只有这样,可能没什么收获,可能没什么成就,但,他收获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东西——友情,这友情,会时时刻刻鼓励你,让你及时面对困难,也可以从容面对。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而被翻牌成电视剧就有几个版本,相信三国演义中的很多人物给朋友们留下了极为深刻之印象,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先生,阴险狡诈的曹操等。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那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刘备: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关羽: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张飞: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赵云: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孙权: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周瑜: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吕布: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曹操: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

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马谡: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

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三国演义人物评价范文(通用6篇)

三国演义人物评价范文(通用6篇)

三国演义人物评价范文(通用6篇)【篇1】三国演义人物评价这天,怀着激动的情绪,我又一次翻开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从《三国演义》里,我们能够看到那一幕幕精彩好戏:刘关张结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好戏让我留连忘返,直呼过瘾!每一出戏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个主角都有独特的性格。

比如: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刘备的爱民如子,曹操的敢作敢为,司马懿的阴险狡诈,赵云的英勇善战,张飞的粗中有细,关羽的忠勇,鲁肃的敦厚等等。

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被罗贯中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同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令人读后赞叹不已!而这天,我要着重说一下曹操和刘备。

曹操和刘备,一个是将相之首,一个是汉室之后,但结局却大不相同。

曹操心胸狭窄,甚至于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他的多疑。

而正是他多疑又心胸狭窄,从而导致一个个名士之死:杨修是他肚里的蛔虫,偶尔跟他开点小玩笑,结果却被他杀死了;华佗好心为他剖颅治病,却被他起疑心杀死了……这一个个充满鲜血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怕,不能不说是导致魏国衰败的一个原因。

反观刘备,论才智,他没有曹操聪明;论谋略,他没有曹操出色;论武功,他也没有曹操高强。

但他心胸宽广!三请诸葛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他在长沙诚恳接收降将黄忠,从刀下救下魏延的命等等,这一个个充满仁义的故事让将士们又惊又喜,不能不说是蜀国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一个原因。

如果,曹操拥有刘备的胸怀,那么三国的故事是不是会不一样呢?《三国演义》真不愧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想。

从曹操和刘备的身上,我们又能想到哪些呢?在生活中,不好为了得到一点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目光短浅;在学习中,不好为了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裹足不前;在与人相处方面,不好为了一点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在班级内部,不好为了没选上干部而心怀不满,从此孤立自己。

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中国的俗话也说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以上优秀

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以上优秀

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以上优秀《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以上篇一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1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于是写下这篇三国演义读后感。

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西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英雄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赵云,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也赵云是一名智将吧。

在跟曹操打仗时,因弄丢了二嫂,义无反顾的就带着仅有的20多名官兵,向曹操的大军中冲了过去,路上遇到敌将,几枪就刺于马下,找到阿斗后,放下护心镜,杀进曹操的大军之中,勇猛过人,其中还夺得了一口尚方宝剑,青钢剑。

赵云在曹操的阵中所向披靡,一连砍到好几名武将,好几面旗帜,曹操在这场战役对着云刮目相看,但由于体力不支,要不是张翼德在长坂坡上,赵云早就死于乱军之中了吧,不过赵云到死也不放弃阿斗,这一点让我非常敬佩。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武力、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

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

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

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

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

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

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鲁肃、陆逊吧,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2大江东去,浪淘尽。

滚滚长江东逝水。

历史正在前进,他并没有流逝,而是尘封在这乱世间。

重回三国那段历史。

狂沙漫天,湮没古道荒关。

青梅煮酒,纵论天下敌手。

赤壁鏖战,东风破甲百万。

喜欢蜀国,或许是演义里以蜀国为主要描写,或许是刘关张那感人的兄弟之情,亦或许喜欢诸葛亮羽扇纶巾笑谈间。

那一年,兵起四海黄巾乱,桃园乡,留下刘关张。

三国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性格分析

三国人物性格分析一:诸葛亮诸葛亮,一个传奇般的名字,他,是正义的化身,是智慧的化身,亦是忠诚的化身。

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事迹,从古至今广为传颂。

他原本只是个隐士,他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

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绎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他足智多谋。

初出茅庐就火烧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骑”之首的夏侯敦也落得狼狈而逃。

他巧借大雾,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周瑜陷害他的美梦破灭,同时还大大挫伤了曹军的锐气。

他六出歧山,屡战屡胜,使魏军中首出一指的司马懿也闻风丧胆。

他大智大勇。

面对兵临城下的15万大军,依然笑容满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闲地弹琴。

为了孙刘联盟,他泰然入吴,虽然他知道那里有周瑜的百般刁难,甚至是生命危险。

萌葭关下,为了刘备的事业,他毅然决定冒刀光剑影,前去说服马超投降。

虽然最后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气可嘉。

他,忠心耿耿,知恩图报。

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许是天妒英才,刘备死后,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

他,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这些看似不容易做到的,却在他的手中信手拈来。

这些计谋都令人意想不到,在危难时刻帮了蜀国大忙,解救了一次次的危机。

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错的时候。

一个马谡,一个魏延。

前者言过其实,他却委以重用,只因为马谡读了一肚子的兵书,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后者是难得的将才,他却固执地认为“延脑后有反骨”,总是不能用人不疑。

恐怕在这一点上,比起刘备和曹操,他要稍逊了一筹。

他太谨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乐公”,纵然他是“两朝开济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泪满襟”的慨叹。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经化作清风明月,但诸葛精神永存,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永远展现出圣洁的光辉。

赵云三国演义中的忠勇将领

赵云三国演义中的忠勇将领

赵云三国演义中的忠勇将领赵云,作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是刘备帐下最忠诚、勇猛无敌的大将。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典范。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不仅以出色的战斗力和忠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还展现出了一位将领的智慧和组织能力。

本文将从他的特点、战斗经历以及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赵云的忠诚是他最大的特点之一。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坚定不移地站在刘备一方,忠心耿耿。

这种忠诚不仅体现在战斗中,更体现在他对刘备的忠臣之道。

在长坂坡的战斗中,赵云以一敌百,救下了被曹操追杀的刘备。

这种忠诚与勇敢精神使他成为了三国演义中最受人尊敬和喜爱的将领之一。

其次,赵云的勇猛战斗能力为他赢得了“子龙”之名。

无论是在白帝城保卫战还是在长坂坡的战斗中,赵云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猛和悍勇。

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如入无人之境,杀敌数百。

赵云的勇猛给刘备带来了很大的战斗力支持,他的存在让刘备更加有信心与敌人对抗。

除了忠诚和勇猛之外,赵云还展现了一位优秀将领的智慧和组织能力。

在赤壁之战中,他建议刘备偷袭曹操水军,以此为契机打败曹操。

这个计策不仅成功地取得了战略优势,也表现了赵云在军事策略上的高明才能。

赵云还能有效地组织自己部队,提高作战效率。

他在夷陵之战中,与魏延联手打败了敌人,为刘备巩固了政权。

此外,赵云的形象和故事在历史价值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赵云作为一个忠诚、勇猛、聪明的将领,他的形象成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

他的传说故事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学习和追求的榜样,激励着人们追求忠诚和勇敢。

总结起来,赵云作为三国演义中的忠勇将领,以其忠诚、勇猛和智慧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赵云的故事和精神激励着人们追求忠诚、勇敢和智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精神,继续传承他的品德和价值观。

三国演义人物短评

三国演义人物短评

三国演义人物短评
1. 刘备:仁德君主,才略过人,然有时犹豫不决。

其忠心耿耿,重情重义,赢得了众多拥簇者。

2. 关羽:武勇无双,忠义可嘉。

然性格直率,有些暴躁易怒。

其武勇威猛,赫赫有名。

3. 张飞:勇猛果敢,对主公忠心耿耿。

但脾气暴烈,有时做事缺乏分寸。

4. 诸葛亮:超凡智谋,谋略无双。

恪尽职守,忠心耿耿。

虽遭多番挫折,仍屡建奇功。

5. 赵云:武勇非凡,勇冠三军。

忠义可佩,有护主之心。

其骁勇善战,数立战功。

6. 曹操:雄才大略,统帅之才出众。

善于用人,胸有远谋。

但有些狡诈阴险,存私心杀嫡亲。

7. 司马懿:阴谋诡计,奸诈狡猾。

其谋逆之心,始终隐藏不露。

最终篡位称帝。

8. 周瑜:英勇善谋,有谋有勇。

其与诸葛亮智计相斗,可谓棋逢对手。

9. 黄盖:武勇过人,勇猛无俦。

但过于骄横跋扈,最终身死于乱军之中。

10. 魏延:勇猛果决,敢冒生死。

忠心耿耿,终生匡扶汉室。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赵云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赵云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中国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历史故事与人物。

其中,赵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英勇和忠诚深受读者喜爱。

赵云飒爽英姿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被描写成一个飒爽英姿,勇猛无比的将领。

他在战场上驰骋,勇猛无畏,对抗敌军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和领导力。

尤其是在长坂坡的战斗中,赵云单枪匹马救出了被围困的刘备,展现了他的忠诚与勇气。

赵云忠诚义气
赵云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他的忠诚与义气。

无论身处何种困境,他始终忠于自己的主公刘备,不忘初心,始终坚守信仰和信念。

在潼关之战中,赵云固守刘备的命令,以身犯险,保护主公,展现出了他的忠诚和义气。

赵云的人格魅力
除了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赵云在个人品质方面也有很高的评价。

他正直忠诚,为人仗义豪爽,深受身边人的尊敬和喜爱。

他忠于朋友,对待部下关怀备至,是一个令人敬畏和敬爱的人物。

总结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不仅仅是一个威猛的将领,在他身上还体现出了忠诚、义气和正直的品质。

他的形象激励着读者,使人们对忠诚、勇气和正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国演义通过赵云这一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高尚性,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和思考的文学作品。

以上便是对三国演义中赵云这一人物的一些浅见,希望能引发更多对于这部经典作品的思考和讨论。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一、天资聪慧、谋略过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到“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曹操的叔父看不惯他放任无度,便屡次向他父亲告状,曹操也因此受到责备。

于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父,便假装中风之状。

他叔父惊慌跑去找他父亲,可当他父亲到来时却见他完好如初。

从那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坏话,他父亲都不相信了。

作者罗贯中采用此种方式向世人介绍幼年的曹操,就是想告诉人们曹操的奸诈是天性,与生俱来的,然而世人也就这么认为。

一个小孩子见了自己讨厌的人,不是躲藏,而是想办法不与其谋面,这不是一般小儿所为,仅凭这一行为就说其“奸诈”,未免太过牵强了些,充其量只能说明其顽皮,从另一层面看又恰恰说明了曹操幼年时的天资聪慧。

曹操征战张绣的途中,天气炎热,道上严重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耐,军心涣散。

此时曹操心生一计,用鞭策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可取来解渴。

”军士们听了无不口内生津, 便不知渴了,望梅止渴”之事更是表现出了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

再比如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保全性命,反应如此机敏足以证明其聪慧过人。

正如鲁迅所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

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

”二、胸怀大志、勇于进取董卓作乱,公卿大臣们措手无策、只得抱头痛哭,此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

不料行刺失败,后来在逃回乡里的途中,被中牟县令陈宫所擒。

陈宫问到:“我听说丞相非常器重你,你怎能行刺与丞相?”曹操回答说:‘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你既然已捉到我了,就应该去丞相那里领赏。

问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啊!” 又说:“我曹氏祖宗世受皇恩,而今董卓篡权,祸害朝廷,如果不杀贼报国,不就是禽兽了吗?”曹操这一番说辞表达了其远大的志向,令陈宫深受感动,弃官追随曹操而去。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刘备: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

关羽: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

张飞:耿直,粗犷,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有一定的计谋,但又鲁莽。

曹操:虚伪奸诈,残酷暴戾,自负多疑,足智多谋,有韬略,有过人的胆识,文学修养高。

赵云: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处事谨慎,考虑周到。

吕布:武艺超群,但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周瑜:足智多谋,才智过人,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忠心不二,举贤妒能。

孙权:有才智谋略,注重招揽人才,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胸怀宽广。

艺术成就1、描写战争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

三国演义第1章读后感

三国演义第1章读后感

三国演义第1章读后感(最新版2篇)篇1 目录1.《三国演义》第 1 章的概述2.苻坚和曹操的形象分析3.对赵云的评价4.读《三国演义》的感受和启示篇1正文《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期间的历史风云。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还通过塑造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历史沧桑。

在阅读了第 1 章之后,我深感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第 1 章讲述了秦王苻坚的故事。

苻坚是一个有眼光、有气度的君王,他统治的秦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在淝水之战中,苻坚遭遇了离奇的失败,这使得他的名声一落千丈。

历史上,苻坚因为淝水之战的失败而被贬低,甚至被认为是胡人的败类。

这无疑是对苻坚的不公。

事实上,苻坚在位期间的秦国,朝气蓬勃,国力强盛,与唐太宗的气度和架势有得一比。

除了苻坚,第 1 章还提到了曹操。

曹操被称为“雄”,虽然略带贬义,但他的确是一个极具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他统治的魏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后来的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曹操的形象与苻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但在历史长河中,他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第 1 章中,我还看到了对赵云的评价。

赵云被称为常山赵子龙,他忠诚于蜀国,勇猛善战。

从 20 岁起,他就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奋勇杀敌。

赵云的形象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忠臣良将的品质,他是三国时期最出色的将领之一。

阅读《三国演义》第 1 章,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独特见解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关于忠诚、勇敢、智慧和仁爱的启示录。

篇2 目录1.三国演义第 1 章的概述2.苻坚和曹操的形象分析3.对赵云的评价4.三国演义中的历史教训5.读三国演义的感悟篇2正文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期间的历史故事。

在第一章中,作者描绘了汉灵帝昏庸无道,导致天下大乱的背景,进而引出了董卓、曹操等地方诸侯的历史事件。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经典情节及练习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经典情节及练习

何,, ●“梦中”杀人
答: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觉
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 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
?”左右
●杀粮官王垕
2
答: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 粮食“不敷支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
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中,关云长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
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
‘,, 当年
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一回中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情?关云长又如 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答: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 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 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答:董卓得知华雄被杀, 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 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
答: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 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 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 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

三国赵云读后感

三国赵云读后感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智勇双全,本是袁绍麾下,后投奔公孙瓒,因见二人胸无大志,转投刘备。

曾在当阳常坂坡之战中七进七出,力保后主刘禅,斩杀曹营将官五十余人,威名远扬。

在赤壁大战后,孙权借口吴国太病危,骗孙夫人与阿斗归吴,想用阿斗换回荆州。

赵云截江拦船,飞身跳上大船,夺回阿斗,挫败了东吴的阴谋。

后来在定军山以疑兵之计救回黄忠,立下大功,成为蜀国“五虎将”之一。

赵云,忠肝义胆,智勇双全。

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的“人为血人,马为血马”,体现了他的“勇”与,“忠义”;在定军山用疑兵之计吓退曹操,体现了他的“智”。

相比蜀汉其他大将,关羽有些过于骄傲;张飞有些过于暴躁;马超过于逞匹夫之勇;黄忠的年纪过大,只有赵云是最完美的一个。

赵云还礼贤下士,爱惜士卒,刘备要奖赏他,他不接受,让刘备把这些赏赐拿去给士卒增衣加物,刘备对他十分的赞赏。

但在他晚年,赵云就有些固执了,在凤鸣山不听邓芝之言,导致中了埋伏,幸好关兴、张苞接应,才转败为胜。

不过,总的来说,赵云还是一个优点多,缺点少的人物。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优秀10篇)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优秀10篇)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优秀10篇)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

《三国演义》是我百看不厌的一部名著,它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惊险曲折的故事,还让我认识了不少个性鲜明的英雄。

说起赵云,也就是常山赵子龙,大家肯定很耳熟。

从“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足可以看出他对刘备的忠心耿耿。

再加上他具有武艺高强、正义凛然的英雄本色,难怪刘备说他“浑身是胆”“乃真丈夫也”。

他实在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硬汉子!再说关羽,此人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典型的忠勇人物。

因为他髯发长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样子,所以被人们誉为“美髯公”。

他不仅是个美男子,还是刘备集团的得力干将。

不管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是“千里走单骑”,都能反映出他对刘备的赤胆忠心。

他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提到刘备,在作者眼里,他是个“乱世枭雄”,但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个“胆小怕事”的人。

虽说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体现了他的遇事老练,工于心计,但他为了一个“义”字,不听众将的忠告,竟大动干戈,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草率伐吴,最后被陆逊用火攻破,最终蜀军全军覆没。

读到这里,我真为他的这种行为感到惋惜!谈起诸葛亮,他可谓是书中最具光彩的英雄人物。

他凭借自己的绝顶聪明,成功运用了“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等一系列妙计。

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虽说他灭魏吞吴统一天下的雄心没有成功,但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经流芳百世。

他永远是后人敬仰并崇拜的伟丈夫!反复品读《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不但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提高了我的个人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从书中的众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义———为人诚信、机智勇敢、胸怀天下、无私奉献。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和心得篇2谦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坐拥了成功者的高位就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我看赵云作文

我看赵云作文

我看赵云作文在寒假里,我阅读了《三国演义》这本古代名着。

当我合上书轻轻放到书桌上,书中描绘的三国鼎立直到天下归一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在三国时期的各路英雄中,我最喜欢的是赵云。

赵云人称“常山赵子龙”,对蜀国忠心耿耿。

他从20岁起就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奋勇杀敌。

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动摇那份忠心,直到白发苍苍仍为蜀国四处征战。

他一生中立下了无数战功,为蜀国的江山社稷耗尽了心血,堪称忠义的楷模。

赵云勇冠三军,是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

长坂坡单骑救主,他在十万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众多曹军名将与他交手,却奈何不了他。

在许多危机关头,赵云挺身而出,凭着一身好武艺和过人的胆识,反败为胜,击溃了敌军。

赵云勇猛无敌,我打心底里佩服他。

赵云不仅有勇更有谋。

他屡次陪伴刘备和诸葛亮外出,无论遇到多么危急的情况,他总是机智应对、化险为夷,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当马谡大意失街亭时,赵云奉诸葛亮之命断后,他沉着地带着后卫部队,成功地击退了二十万追兵,还缴获了大批物资,令诸葛亮和众将喜出望外。

赵云以智谋取胜的战绩数不胜数。

赵云赤胆忠心、智勇双全,令敌将闻风丧胆,他的英事迹千百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他是我心中的真英雄!赵云字子龙,常山人相貌雄伟,身高八尺,常穿白银盔甲手握银枪,是三国时期的蜀国的五虎将之一。

我喜欢他忠于蜀国,曾经八次冲进曹操的军队中救出蜀后主刘禅,立下了赫赫战功。

我喜欢他的武艺高强,能在千军万马中穿梭,所我向无敌。

我喜欢他勇于承受任务,且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英雄人物让人难忘,而大多数人难忘的那么是三国中一个叫赵云的人物,他勇猛智慧,忠心无比。

【研究性学习】《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探析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探析研究性学习报告
通过全组同学的努力,我们的活动圆满结束。
课题持续研究方向或完善设想
努力方向:在反思中推进
1.加强研究过程实证化 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 步改进和完善课题研究工作,加大项目研究力度,努力为下一阶段的 研究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和更充实的鲜活的内容。
2.加强研究反馈经常化 一方面多与课题成员联系,以求各成员 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另一方面多与指导老师沟通,多管齐下,从而大 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人员条件:热情度较高,会尽力完成。物 质条件:上网和查找资料较方便。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有 1.上网查找资料,共同讨论 2. 文献法
研究人员分工
上网查询资料:组内所有成员 图书馆调查资料: 报告执笔: 资料整理:
阶段任务安排
分三个阶段实施 前期准备:形成研究方案,查找资料,做
好知识准备; 调查研究:实地调查,实验分析 汇总成果: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事材料,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是“用浪漫主义的想象“改造”史 实的范例”,在唐传奇故事把佛教文学艺术初步本土化基础上,进一步把佛教 文学艺术应用到历史演义小说领域。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中国几千年的 历史,大部分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演义小说,但成就都没有超越《三国演义》 。
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课题研究体会
同学们能深刻理解《三国演义》中人 物的内在性格,并将《三国演义》中 各人物身上的优势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来。
活动结果及自我评价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满载而归。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明白研究性学习的辛苦, 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何为众人拾材火焰高。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 :鲁肃: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
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 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 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 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 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 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 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 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 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

我眼中的三国英雄作文

我眼中的三国英雄作文

我眼中的三国英雄作文我眼中的三国英雄作文(通用8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眼中的三国英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眼中的三国英雄作文篇1《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我很喜欢它,因为它让我明白很多道理,知道了怎样做人,让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有很多英雄人物,让我敬佩。

刘备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让我受用万般。

他“携民渡江”的故事足以说明刘备是个爱民如子,胸怀大志的英雄。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草船借箭”,“空城计”,“舌战群儒”,等事都流芳百世。

还有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诚不二地辅助后主的高贵品格也让世人感慨万千。

曹操看似个反面人物,但他的领导能力,军事能力让人望尘莫及。

看!他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纵横天下,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诸多英雄中关羽给我的影响最大,最多。

因为我在他的一生中明白一个道理,人光有才华不一定能定天下,必须谦虚不能骄傲。

“温酒斩华雄”,于千万军马中取颜良文丑之首,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川口水淹七军,无不表现了关羽的武功高强,善于谋略,被尊称为武圣。

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是表现了他的忠贞不移。

可是这样一个豪气冲天,一生正气的人却落得一个身首异处,败走麦城的下场,丢了荆州致使让诸葛亮至死都未能光复汉室。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关羽太骄傲,太自负了。

他总觉得自己武艺高强天下无双。

觑东吴为“鼠辈”,称吕蒙为“吴下阿蒙”,还狂妄到对孙权说“虎女岂能嫁犬子”的话。

这是多么的傲慢,目中无人啊。

最终也为他的傲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现在我总以关羽的悲惨下场提醒自己不能骄傲得谦虚。

每当我考出好成绩,得到老师表扬时,我总会以关羽的事情告诫自己,我不能骄傲不能自满。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三国演义》让我更聪明。

我想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三国演义》一定会给我很多的帮助的。

五种人物描写作文100字左右

五种人物描写作文100字左右

五种人物描写作文100字左右她是谁?你看,她个子不高不矮,身子瘦瘦的,皮肤白白的。

圆圆的脑袋上扎着一对羊角辫。

秀秀气气的脸蛋上,淡淡的眉毛下,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

一张扁扁的嘴巴像小鸭嘴,嘴里有二排又白又齐的牙齿。

身上穿着五颜六色的童服,脖子上系着一条红领巾。

她就是我的好朋友——文荪琳。

文荪琳可关心我了。

记得上学的第一天,晴空万里。

在上音乐课前,我们下楼去升旗。

大家直奔楼梯,挤成一堆,挤呀挤,啊!不好了!我摔倒了,摔疼了腿。

我只好坐在楼梯上“哇哇”直叫。

正在这时,我的好朋友文荪琳发生了,她奋不顾身地跑过来,平易近人地对我说道:“你呀吧?”我难过的说:“我在下楼的时候摔了一跤,这可疼死我了!”文荪琳心急地问:“那你现在还难受吗?”我哭着说:“当然疼了!”听到我笑了笑,文荪琳立刻张开双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伤口,在她的协助下,我勉力地东站了出来,对她说道:“我们两个一起回去操场升旗吧?文荪琳就扶我,一瘸一拐的去升旗。

我感激的对文荪琳说:“文荪琳,你对我真好,谢谢你今天对我的帮助。

文荪琳高兴地说:“你没事就好,是朋友就应该相互帮助,你说对吗?”我高兴地点了点头文荪琳呀文荪琳,你对我这么关爱,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啊!希望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好吗?在历史的长河中,存有许多名著,名著中有著许多个性独特的人物,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位机智过人.神机妙算的人。

他用自己的聪明.对敌军的了解,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

诸葛亮的心胸宽阔,不斤斤计较。

所以,他从古至今都被人所敬仰.所认同。

诸葛亮也不可能光凭聪明就打胜了这么多的胜仗。

他也是读了许多书,天天刻苦学习。

他也介绍敌军,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他努力做到了这一点。

他还知天文,晓地理。

这说明他懂科学。

正是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沦为一位优秀的军师!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开拓我们的知识面。

只有这样,我们就可以向诸葛亮一样,沦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评赵云人物形象摘要:《三国志》《三国演义》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诸多事迹,给人的感觉是,以忠勇为主,兼有冷静和蔼等个性,在调和中达到统一,成为经典的人物形象,其实质是对儒家道德品行的追求。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两个相关主题:一是对赵云形象的分析和理解,二是赵云形象在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这一命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赵云;人物形象;儒道思想;和谐社会;意义《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及《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一位传奇人物。

赵云浑身是胆,他不仅是文武全才,而且忠勇仁义。

他的精神形象继承和弘扬了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于实现现实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表现为:贵和的价值追求;仁爱的修身理念;诚信的处事原则;宽厚的待人态度;礼让的交往方式。

这些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他的儒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都极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文学名著无疑起到了深刻的社会指导作用。

其中体现在《三国演义》中的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赵云之忠勇赵云作为一员勇将的形象,在民间早已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生动、性格更加传神。

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一回中,刘备就曾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①。

那么,赵云的“胆”又是什么呢?赵云的“胆”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艺为基础,在千军万马中英勇无惧的血性汉子的大无畏气概。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里,就有对赵云的武艺进行颇有诗意的描述:“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可见,赵云的枪法是可以和号称“万人敌”的关张所媲美的。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赵云的“胆识和忠勇”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事例上。

(一)长阪救主长阪坡一战奠定了赵云的猛将地位,也成就赵云威震华夏之名。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中就这样描写赵云的胆气:他怀中抱着小阿斗,在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从四更时分一直厮杀到天明,七进七出并连斩曹营56将。

真是可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②试问此等神威,又有哪员武将能够做到。

先说时间是从四更时分到天明,不可谓不长。

而且面对的不是一两员敌将,而是打了胜仗意气高昂的百万曹军。

碰上一只这样的大军,一般人早逃之夭夭了,更别说是七进七出了。

而赵云仅靠一个人、一匹马、一杆枪却能在千军万马中保得幼主安然无恙,更连斩敌军五十六将全身而退。

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其精湛的武艺和无畏的胆气。

就连敌首曹操也由衷的地感叹:“真虎将也!”类似赵云的冲阵救主,号称“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也曾经为嫁女而突围。

我们看看,吕布自身的武艺无疑在赵云之上,也有自己的军队,面对的军队更没有这支胜利的曹军强大,却在仅仅一次突围不成后以失败而告终。

吕布灰头土脸的失败,这更使我们看到赵云在这场战争中,以他的英勇独特地透视出铮铮汉子的血性,使他的大无畏气概开始迸发出石破天惊的光彩。

(二)老当益壮力斩五将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老将写的最出色最勇猛的要数长沙黄汉升了。

黄忠在《三国演义》中曾箭射关云长(第五十三回)、力斩夏侯渊(第七十一回)盖过多少壮年猛将的风头。

可以说除了老迈,也可称得上是一位“完人”。

而在九十二回中,年老的赵云也有了黄忠的风采———年过七十尚能力斩五将。

看看小说中夏侯茂对其部将所说的话:“吾久闻赵云之名,未尝见面;今日年老,英雄尚在,方信当阳长阪之事。

似此无人可敌,如之奈何?”③可见,夏侯茂对赵云英勇无惧的胆气的畏惧,让读者感受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力斩五将的英勇神采。

这里从侧面描写了年老赵云的威风胆气,不仅使赵云英勇无畏的形象得到延续,更善始善终的保持了赵云不败的神话,使之形象得以圆满。

以上两个事例是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活动经历的两次特殊时期。

表现了赵云在战场上无畏的勇气和英勇的魅力,使读者在佩服其勇猛无双之时,更佩服其大无畏的胆气。

二赵云之仁义(一)将才之识谦虚谨慎作为第一流的武将,赵云很好的把他的将识同他大无畏的胆气相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个军事上的传奇。

他的这种将才之识我认为首先是一种灵活善变的无畏常胜的军事才能。

将他的这一“识”表现的淋漓尽致的是有名的汉水之战。

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一回中就有其精彩的描写,活脱脱是诸葛亮‘空城计’的翻版。

他引军撤回,面对曹操的大军毫无惧色,单枪匹马独立营前,这就显现出他过人的胆气。

趁着曹军多疑退去,却令旗一招,戎弩飞射曹军。

最后乘胜追击,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

这份谋略不得不让人佩服。

这次的汉水之战,充分显示了赵云胆气和将略的完美结合。

加上在第五十二回中的三千精兵计取桂阳的精彩和在九十六回中不折一骑的箕谷退敌的传奇等等,都充分显示了赵云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才能,这些都是赵云胆大灵变为将之识的具体表现。

其次是细致谨慎。

谦虚谨慎既是一个人的品格,也是他作为一位将军应有的认识。

从关羽的刚愎自用导致最后的灭亡,我们可以看出谦虚谨慎对赵云为将的作用。

而且,这一类将军通常都有保护君主的能力。

所以,从《三国演义》上来看,赵云的工作多是充当“保镖”。

我们知道,在封建年代,君主无疑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一个国家的灵魂。

保护君主等于是在保护一个国家的灵魂,可见其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

不谨慎的将军是胜任不了这一任务的。

纵观《三国演义》,你看刘备和诸葛亮哪次出席什么重要活动,不是由赵云陪同的,如第二十四回参加刘表的宴请等。

难怪有人说要是没了赵云,也就没了刘备和其蜀势力。

这话虽然夸张了些,但还是有其合理性。

而且,我们知道,赵云的救主行为是出了名的。

“长阪救主”不仅体现了他的勇猛无惧,能达到目的全身而出就显示出他胆大心细的为将之识和忠君为国的大智大勇。

正如诗歌所赞的:“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面对曹操百万大军无所畏惧,面对跋扈的女主人与吴兵更能“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

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如果说在前次救主是靠大无畏胆气和过人的武艺的话,那么,后一次救主则是对赵云勇气和智慧的挑战。

因为,这次面对的不是百万大军,而是自己的主子,既要把小主子留下来又不能够伤害自己的女主子,这就不得不要用合适的智谋了。

最后与张飞联手,终于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难题,通过张飞和赵云的对比,更显示出赵云处理同上下级关系的细腻灵活。

对比刘备的手足———张飞把嫂子失陷给吕布(第十四回)、关羽失陷二嫂(第二十五回),还有谁能比赵云更能胜任保护家小的工作。

而且,上文已经说过,君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要不然,曹操为何独独先哭典韦。

可见,赵云在保护君主方面的确劳苦功高。

再者,赵云不仅负责保护君主等,更身负着断后接应之类的重任。

我们知道,这种工作一向吃力不讨好,却始终必须有人担当。

有多少次刘备打输了仗不是赵云接应断后的,最着名的当然要数蜀汉败的最惨的彝陵之战,想想如果没了赵云的接应,刘备是否连到白帝城托孤都成妄想。

可以说,赵云作为刘备集团的武将,其完美的为将质量是得到了刘备集团的认同的,否则,也不会让其担任保驾、断后之类既有挑战性又非常重要的职责工作。

由此可见,赵云既有独当一面、决胜千里的大将之才,更有胆大心细、不求名利的大将之风。

(二)良臣之识忠君爱民赵云的“识”不仅表现在他战无不胜的军事才能上,更表现在他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见上。

三国是一个君选臣,臣亦择君的时代。

一些名臣在择君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显露出他们的政治主张,如鲁肃、诸葛亮等。

而正面表达出了政治理想的只有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第二十八回中赵云对刘备是这样说的:“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

今得相随,大称平生。

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④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更在“衣带昭”事件上为君出力,虽然并没成功,却能见其忠君。

他更是仁慈的主子,携民渡江犹能看出其爱民。

难怪跟了公孙瓒的赵云后来“叹曰:‘吾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赵云是一个具有着“忠君爱民”之“大识”思想的将领。

三赵云形象的当下意义(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和是儒家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 携手并进, 团结起来一起做事。

赵云的思想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积极作用。

赵云为人谦和,行事谨慎,有儒者“弱德”之风,同时又是“灌藤之徒”。

给人的感觉是,以忠勇为主,兼有冷静和蔼等个性,在调和中达到统一,成为经典的人物形象。

沈伯俊先生在其《论赵云》一文中概括为“深明大义”、“忠勇敢谏”、“谦虚谨慎”几个方面。

这种观念和品德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

“庸”即“用”,“中庸”即“用中”,就是按“中”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中,也不是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

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中正”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

“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

儒家思想总的来说,它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和谐社会,以“中庸”为方法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最高的自然法则。

这种中庸仁爱思想在赵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胆识和择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政治追求思想,他之所以所择刘备而且忠于他,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追求是一致的。

他们所代表的正是儒道中庸思想。

在赵云的性格中也体现出了他的这种和谐思想。

这种精神作风和中庸仁爱思想对我们当下倡导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也是我们思想上的一面旗帜、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异化,赵云这种精神就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当人类文明前行的脚步迈入21世纪后,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人的精神却更加异化。

人的有些情感也被物质淡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由此变的遥远,然而,面对这种社会的情感危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人际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学名著中的“儒家”思想的召唤下去寻求精神的超越,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赵云也就成为了一个跨越时空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形象, 成为了罗贯中给予人类的最好的精神馈赠。

注释:①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P96.②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5,P89.③罗贯中.三国演义[M].济南:齐鲁书社,1991,P76.④论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P12.⑤汤一介.儒学的和谐观念[J].中华文化论坛,1997,P53.⑥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P24.参考文献[1]禤伟旗.三国人物价值论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2]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M].中华书局,2006.[4]沈伯俊.论赵云.名家解读三国演义[M].济南人民出版社,1998.[5]罗浩波.论赵云形象的范型魅力[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4.[6]戚文.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人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7]金性尧.三国谈心录[M].台湾出版社,2002.[8]沈伯俊.沈伯俊说三国(图文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