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设计06207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家乡的特点和文化。

2.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关爱和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点和文化三、教学重点:1. 学习家乡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2. 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和实物。

2. 宣传文化特色的海报。

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名称。

Step 2: 学习家乡的地理特点(10分钟)1. 教师以小组方式给学生分发地图,引导学生找出家乡的位置。

2. 学生们轮流在地图上指出家乡的位置,并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 教师补充描述家乡的地理特点和自然环境。

Step 3: 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15分钟)1. 教师展示家乡的特色建筑、历史名人和著名景点的图片。

2. 学生们观察并描述这些特色景点的外貌和特点。

3. 学生们可以讲述自己在这些景点的亲身经历。

Step 4: 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习俗(1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或实物,介绍家乡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2. 学生们观察并描述这些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特点和意义。

3. 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在传统节日或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

Step 5: 增强对家乡的关爱和责任感(10分钟)1. 教师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和文化遗产。

2. 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和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想法。

Step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并进行互动交流。

2. 学生们准备并展示关于家乡特点和文化的海报或口头报告。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准备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文章,描述家乡的地理特点、人文景观、传统文化和习俗。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设计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设计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与教材特点《人自然社会》主要有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5个主题的内容。

浙江沿革主题:《大禹治水》、《秦始皇游会稽》、《卧薪尝胆的故事》浙江环境主题:《天气和我们》、《台风登陆》、《梅雨时节》浙江文化主题:《毕升和活字印刷》、《贺知章的故事》、《名人鲁迅》、《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浙江工艺》、《江南丝绸》、《南宋官窑》、《浙江木雕》、《青田石雕》、《王星记纸扇》、《湖笔甲天下》浙江经济主题:《美丽的浙江》、《千年古刹》、《避暑圣地莫干山》、《诸暨五泄》、《我的家乡》、《浙江绿茶》、和谐浙江主题:《光荣的人民解放军》等《人自然社会》是和浙江关系密切的一些内容进行学习,通过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对浙江、杭州的人文、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材的特点: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4、教师和孩子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有38位学生,绝大部分的学生知道浙江、杭州的一些景点,但对浙江、杭州总体的交通要道,历史变迁比较陌生。

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从小生长在杭州,对杭州有比较深刻地了解,也去过杭州的各主要景点,知道杭州的一些基本历史文化。

其余的学生是主要随来杭务工的父母在杭州就读,对杭州的认识比较浅显,有些片面。

本学期选择了杭州的一些主要的知识内容,结合录象等进行授课,让学生喜欢杭州,认识杭州。

《我与杭州》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小组交流、播放录象等形式,学生学习的氛围较好。

《人自然社会》中选择和浙江关系密切的一些内容进行学习,通过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对浙江、杭州的人文、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1、了解杭州的概况,知道自己所在的行政区域,知道大杭州和本地的代表性景观;知道杭州的市花、市树和常见植物。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环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景观,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历史1. 学习家乡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传统,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自觉。

第三章:家乡的民俗风情1. 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

2. 引导学生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第四章:家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1. 学习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特点、社会事业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第五章:家乡的名人故事1. 学习家乡的名人成就、事迹、名言等。

2. 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追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家乡的名人故事,从中汲取启示。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活动等,增强他们的实践与体验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关爱环境的情感以及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养程度。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地方课》2. 课件: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第一课自然美景看不够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2、了解当地的自然美景,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二、说说家乡美,感受家乡美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三、说说家乡新变化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第二课远安风情教学目标:1、欣赏远安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而,了解远安大地的米苏风情.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系科,了解当地民俗远安大地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地有哪些民俗呢谁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民俗二、了解健康饮食,感知绿色生活谈到饮食,我们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特色菜,你们能举出两例吗出示图片:冲菜,白菜炖豆腐、煎饼卷大葱…课件展示几种菜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觉得怎样才算是健康饮食是啊自然的恩赐无所不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创造我们的绿色生活.三、环保行动,创造美好环境.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但是在这和谐中却时常有着不和谐的音符.课件展示:旅游区的白色垃圾、石上乱写乱画等画面看到这些,你们又作何感想大自然给与了我们那么多,而又得人却在破坏自然的和谐,太不应该了.我有个建议,我们应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时间到公园清理白色垃圾.我们的行动会感动很多人,到时候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强大,让清新的自然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文化焕发更怡人的风采.四、绿色延长,感受远安文化远安文化源远流长,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请同学们课下分小组搜集、整理一些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第三课丰富的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意识.2、了解我们身边的资源情况,指导应该保护有限资源.3、会辨认各种资源;能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源的信息,并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能保护身边的资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自然风景看不够一课让我们大饱了眼福,欣赏了家乡美丽的自然美景,这些都是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实,我们家乡的其他资源也非常丰富,你知道我们家乡还有那些资源吗生:我们家乡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河流,煤炭,矿石,树木,香菇等.生: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特产.师:看来大家了解了很多有关家乡资源的知识,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丰富的资源.板书课题——丰富的资源二、交流资料,了解丰富的资源1.了解家乡的资源师:课前同学们搜索了许多有关资源,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进行汇总整理,看看我们家乡到底有那些资源.一组:介绍家乡矿产资源.二组:介绍家乡生物资源.三组:介绍家乡土特产.四组:介绍家乡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家乡的资源.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下面,看看大家对我们家乡的资源到底了解多少,评一评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将全班分为六个大组,每组选出3名同学作为答题选手,其余同学可提供帮助.2.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节约能源意识师: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老师发现了这么一些浪费现象.出示校园中的浪费现象图片:水龙头滴水,空调、饮水机彻夜不关,学生乱撕纸、扔纸,铅笔、橡皮没有用完就扔掉……师: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名小小监督员,监督我们周围的浪费现象.节约这么重要,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吧三、说说家乡资源1.乡资源介绍师:山东省的资源,大家了解的很多,那你们知道我们青岛有哪些资源吗把你知道的在你的小组中说一说.2.合理利用家乡资源同学们的建议和想法都很好,对于家乡的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相信我们大家一定能做好.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丰富的资源,同时我们知道了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好好利用,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希望大家从我做起,积极响应倡议,保护家乡宝贵的资源.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第四课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愿意合作交流,乐于与他人分享.2、知道家乡的着名景点,并能简单的介绍.3、学会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美;会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教师: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几位同学的家乡去参观.二、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1、展示风光.教师以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第42页中的草原、高原、广场、乡村风光的图片,还可以增加一些表现不同自然环境特点的风光照片或者录像片.1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2教师引导,设问:这些同学的家乡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犷的草原,有的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请大家描绘一下自己的家乡.2.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学生联系家乡实际,想想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3.教师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山上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小溪的流水清澈甘甜,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三、我的家乡真美丽1.学生把收集到的家乡的照片、图片及文字资料.2.学生自由欣赏,在心中选定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3.意见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有关资料向大家推荐介绍本组选定的景物.4.每组指派一个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推荐本组选定的景点.5.全班同学举手表决或投票,评选家乡“最佳四景”.6.学生从“最佳四景”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为它设计导游词.7.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这些有趣的活动,大家已经了解了家乡的美景.确实,家乡就像你们所画、所拍摄、所介绍的那样,真的很美丽.四、拓展延伸.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第五课小草的微笑教学目标:1、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2、知道小草有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防止水土流失的等方面的作用.3、会使用吹风机、温度计、温度计等工具探究草坪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朗诵导入师:老师课前安排大家寻找身边小草的身影,你们完成任务了么生:完成了.师:谁来展示给大家看学生展示:二、探究小草的作用.1.交流小草作用师:图片看完了,小草遍布我们祖国的各个角落,为我们默默做着贡献.谁查到了小草有那些作用2.探究实验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娇弱的小草会有这么多作用么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一下吧.课件展示实验提示.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后学生汇报.师:同学门汇报的真不错我们学校的环保小组上周也做了几个实验,他们也想来汇报一下实验成果,你们想听么播放视频录音,录像包括两个实验,分别是:验证草坪可以调节气温验证草坪可以降低噪音.师:课前调查了居住小区草坪情况,下面交流调查结果.小组交流师小结: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小区住宅环境保护的很好,绿地非常多,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很强,草坪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可是有些地方,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强,还存在破坏草坪的现象.爱护草坪,保护环境,同学们可以做些什么生1:不践踏小草.生2:看到破坏的行为要制止.师:我们小同学要量力而行,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大人.生3:写宣传标语.…….4.设计宣传卡片师:让我们来写一条保护小草的宣传口号吧第六课帮蚯蚓回家教学目标:1.树立起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具有尊重其他生物生存权利的意识,初步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伦理观.2.知道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3.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师:同学们,又一群蚯蚓找不到家了,你们想帮助他们回家吗生齐:想.师:你们都是富有爱心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来想办法帮蚯蚓回家.板书课题师:蚯蚓怎么会找不到家了呢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一探究吧课件出示千条蚯蚓挡道图二、追根求源1.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蚯蚓这说明蚯蚓可能喜欢什么样环境生: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生:蚯蚓喜欢在潮湿的泥土中.师:蚯蚓,大家还知道那些知识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师小结:其实,任何生物都有适合于自身生存的特定的环境条件.如果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这种条件,这种生物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严重的甚至会死忙活灭绝.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里保护生物、珍爱生命的意识,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尊重其他生物,也就是尊重人类自己.三、环保在行动1.帮蚯蚓回到他的家师:下面,就然我们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如何帮迷路的蚯蚓回到它的家小组讨论,师参与其中各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展示.2.成立小动物保护协会师:由于人类的破坏和虐杀,有的动物已经灭绝,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图片来欣赏它们可爱的影像;而有的动物数量极微,也应经到了灭绝的边缘.大家说,为了保护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生:制止那些捕杀动物的人.生:用法律惩罚他们.······四、绿色延长线师:每个协会举行一次小动物保护法制宣传,会长把你们活动的日期、范围、方式这写内容每个协会自己讨论决定上报给我,到时老师也会参加.然后,每个协会写一份活动感想,尽心反思和总结.另外,你们可以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利用废旧物品,自己动手给喜爱的小动物设计一个家.一月后进行评论,看那位同学设计的家既新颖、又舒适.第七课笼中的小鸟教学目标:1.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具有尊重其它生物生存权利的意识,初步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伦理论.2.了解人类捕捉小鸟的原因,知道人类捕捉小鸟对环境的影响.3.能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析人类捕捉小鸟的原因;能够自觉保护鸟类,并能做好宣传,影响其它人自觉保护小鸟.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课件播放动画笼中小鸟的对话师:听了这两只小鸟的内心独白,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师: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小鸟,也很爱小鸟,也很关爱小鸟.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类,我们都希望鸟儿在蓝天中自由自在的飞翔.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课件出示图片:鸟市买卖小鸟的场景、小鸟被虐待的图片、餐桌上的小鸟……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法师小结:虽然笼中的小鸟不愁吃喝,但是长时间在笼中,鸟儿们就会失去生存的能力.失去了自由的鸟儿是不会快乐的.就像我们人类,如果天天在家里.虽然不愁吃喝,没有了玩伴,没有了自由,你会快乐吗鸟儿更适合生活在大自然中,蓝天,白云,还有广阔的森林,大自然的怀抱才是它们最好的生存环境.二、追根求源1.研究小鸟被关进笼子里的原因师:人们为什么不捉小鸟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师:那个小组先来汇报师:人们利欲熏心,捕捉鸟类关在笼中观赏或成为盘中美餐,使得大量鸟类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保护鸟类刻不容缓2.调查小区内笼中的小鸟数量,认识由于捕捉鸟类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师:课前同学们对小区内有多少关在笼中的小鸟进行了调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差的成果.展示小组调查记录表.分析数据,认识人类对鸟类的伤害.三、环保在行动师:为保护鸟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我国规定每年的4月到5月初这段时间,确定一个星期为爱鸟周.而我们山东省的爱鸟周是每年的4月23日到29日.师:现在爱鸟周将至,怎样才能更好的开展“爱鸟周”活动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方案.2.展示各小组设计的活动方案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具体怎样分工,如何开展活动小组内可以讨论一下,将你们的实施方案写下来.四、绿色延长线出示图片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小鸟生:放飞小鸟,让他回到大自然中.师:是啊,应该让我们的好朋友回到属于他们的大自然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鸟类、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第八课小树的“哭”声教学目标:1.认识到肆意砍伐树木对环境危害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2.知道保护树木的方法,认识我们周围常见的树木;知道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居住的空间和资源.3.积极宣传爱护树木、保护家乡的环保的知识;培养学生调查、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课件出示“惨遭毒手得建柏树”的文图资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阅读材料“惨遭毒手得建柏树”师:说说你们的想法.师:你们调查到了那些破坏树木的现象生:我调查到许多人为了自己的方便,在树木上拉绳子,晒衣服、被子,把小树活活压折了.师:同学调查的很详细.那么破坏树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生:我知道乱砍滥伐不仅破坏森林,还会使水土流失,是沙尘暴越来越严重.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破坏树木导致生态环境失衡,给人们带了了极大的危害.如果年复一年持续下去,我们美丽的家园将不复存在.二、追根求源师:看到一棵棵被破坏的树木,看到一片片正在消逝的森林让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年年植树,为什么年年无树呢组内讨论交流师:那个小组先来交流师:就是人为破坏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我们年年植树又不见树.三、环保在行动1.怎样保证树苗成活师:在惋惜这些树木消逝的同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生:我们可以在植树节活动中多种树.师:通过阅读资料,你们知道了什么2.认养身边的小树.师:我们认识到了树木的重要,也知道了许多保护树木的方法,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认养一棵身边的小树好不好生:好师:谁来谈谈认养后要一只照顾它,要坚持不懈.生:我认为看到有人破坏它,不但要制止,还要跟他讲明道理.师:有了这些知识,同学们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小树,希望刻下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去认养一棵小树吧四:绿色延长线师:通过这节课,相信同学们一定获得了许多知识.树木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老师见一棵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护树小队,开展“我爱家乡”护树行动,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第九课树是谁的家教学目标:1.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这乃动物的情感;珍视生物多样性,尊重一切生命及其生存环境.2.知道生物之间的食物网,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3.能开展实地调查、搜查资料的活动;会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师:我出一个谜语,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动物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到林间.悄悄听听真仔细,要动手术把头点.生:齐啄木鸟.师:那你知道啄木鸟的家在那里吗生:树上.师:除了啄木鸟,还有谁的家在树上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树是谁的家.板书课题——树是谁的家师:请一名同学读一下资料,并思考:看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想法课件出示“派出所信箱里藏鸟窝”的资料师小结:对,我们要保护小鸟,更要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树.那么,大树除了是小鸟的家,还是哪些动物的家呢二、追根求源1.研究树上、树下居住的动物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家在树上,哪些动物生活在树下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观察树上、树下居住着哪些动物的任务,同时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交流,比一比那个小组介绍的又多又好.课件展示合作要求:小组交流,选取汇报内容.三、环保在行动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周围的动物出示图片先来看看人们的这些做法,对吗说说你们的想法.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师:动物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出示图片先来看看人们的这些做法,对吗说说你们的想法.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第十课池塘是谁的家教学目标:1.感受池塘群落生物间的互相联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珍视生物多样性,尊重一切生命及其生存环境.2.知道生产、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做到不随便排放生活污水;了解池塘内生物间的食物网.3.能通过实地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池塘内的生态情况.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池塘死鱼”的事例,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资料和图片出示“池塘里的鱼一夜死光,养鱼人欲哭无泪”资料,配以池塘死鱼图片.师:看到上面的事例,你们有什么想法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都是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池塘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都有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池塘是谁的家.板书课题——池塘是谁的家二、追根求源1.了解池塘里的动植物师:我们刚才看了一篇有关池塘的资料,接下来再看一段资料,认真观察池塘里有哪些动物数量多少他们的活动范围在那里展示课件,学生填写记录表.2.描述池塘生物间的食物网师:这些动植物之间有联系吗他们的食物网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说一说.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现在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了吗生:不可以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食物网中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师:是啊,每个都很重要,不管缺少哪一个,生态就遭到了破坏,对生存环境会产生严重影响.三、环保在行动师:课前让大家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附近的池塘、小河、人造湖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现在,交流一下你们的考察成果.1.小组内交流整理课前调查结果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周围池塘的生态情况吧2.设计生态鱼缸四、绿色延长线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生物之间的关系,还有生态鱼缸,共同研究出了保护池塘生物的措施,希望在生活中用我们的行动泉边的生物朋友们.第十一课一件衣服穿多久教学目标:1. 知道人对环境的依赖,反思个人生活对环境的影响;意识到公民在保护环境中的义务;理解厉行节约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2. 分析浪费资源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的影响;了解公民参与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和方式.3. 识别浪费资源等行为会造成环境破坏的现象;围绕浪费资源导致环境破坏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课件展示资料:被塞满的衣橱.师:现在生活好了,每个人都有一大堆衣服,每家每个季节还会再添置新衣.于是,有些衣服一个季节下来都没有穿过,却又要打包等待来年.很多人对穿又不想穿,扔又舍不得的扔的衣服束手无策.生活中,你们见过类似的现象么学生交流,谈感受.师:如何科学地处理这些旧衣服学生讨论、分析、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课题一件衣服穿多久.二、追根求源1.探究自己衣服的面料.师:我们穿的衣服是用什么面料作成的先来交流一下我们的调查.学生拿出课前完成的“”调查衣服面料”调查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一幅是永生么面料做成的2.了解衣服的由来师:一年四季,人们都离不看衣服.现在,请同学们互相看一看彼此穿的衣服,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呢学生个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师:是呀,我们穿的衣服款式、颜色、质地各异.那么,你们知道制作一件衣服需要经过那些工序吗3.调查一件衣服穿多久.1请同学们拿出“一件衣服穿多久”调查表.在调查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自己调查中的发现及感想.2交流讨论:怎样合理购置衣服怎样避免衣服浪费现象3比较:谁的衣服穿得比较久.。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学会用地理的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们所在的地方: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

2. 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名人事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

3.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水资源、矿产资源、农业产业等。

4. 家乡的变化与发展:城市化进程、交通设施、旅游景点等。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环保措施、未来发展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优势。

3.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4. 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观察和思考,培养地理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 学生能够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观察和思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我们所在的地方2.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3. 第三课时: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4. 第四课时:家乡的变化与发展5. 第五课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六、教学内容:6. 社区探索:了解社区的布局、功能、服务机构等,培养学生关心社区、服务社区的意识。

7. 人口与民族:掌握家乡的人口数量、民族构成、人口政策等,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8. 城市规划与建设:学习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了解家乡的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

9. 农业发展与农村生活:了解家乡的农业产业、农村生活变化等,感受农村的美丽与活力。

10. 特色产业与经济发展:学习家乡的特色产业,了解其发展对家乡经济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6.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各种服务设施及其功能。

7. 采用统计图表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人口状况。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尊重和传承地方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特色1. 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包括省份、城市、县区等。

2. 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沿革1. 讲述家乡的历史起源,重要事件和变迁。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第三课时:家乡的自然风光与资源1. 介绍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植被等。

2. 讲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水力、农业等。

第四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1. 讲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如婚丧嫁娶、传统习俗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民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第五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绿色生活。

2. 讲解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典型人物。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优势。

4.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具有传承地方文化的意识。

3. 学生能够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地方课程教材》2. 参考资料: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风土人情资料、环境保护资料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4. 教学道具:地图、图片、视频等。

六、第六课时:家乡的名胜古迹1. 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如古建筑、历史遗址、自然景观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第一篇:三年级地方课教案第1课养成学习好习惯一、教学目标:1、理解习惯对我们的影响。

2、可以举例自己的一些好的或者不良的习惯,反省自己的习惯,思考这些习惯对我们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3、能理解习惯形成的规律以及掌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4、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一)习惯的影响;从几个故事中了解到习惯对我们的影响有多么的大。

(二)我们的习惯;(三)培养好习惯: 1.明确要培养的好习惯2.潜意识输入法(自我暗示法)3.视觉法 4.行动法5.叫人帮助法(他人监督法)三、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是给学生将道理,而特别要注意行为上的训练,要让他们从实际中去体验。

四、教学难点:掌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能够坚持下去。

五、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来一起做一个小游戏!①先把我们的手掌张开,十指交叉合起来。

重复,再重复,在重复。

然后停下来,观察你是左手还是右手的大拇指在上。

再重复,是不是同样的结果呢?(是的)这表明什么呢?【提问】(这是人的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了,就会按习惯形事。

)②然后,我们刻意的反过来交叉,就是刚才右手大拇指在上的改为左手在上,反之亦然。

那么现在,你们有什么感觉呢?(别扭,不习惯,不舒服··)这又表明什么呢?【提问】(改变习惯是不舒服的)③继续按照刻意反过来的动作,用力重复一次,再重复···21次以上,现在有什么感觉呢?(没有不习惯的感觉了,舒服了)这又表明什么呢?【提问】(只要不断重复,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都有什么样的习惯呢?这就需要我们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

2、培养好习惯:(1)明确要培养的好习惯(2)潜意识输入法(自我暗示法)(3)视觉法(4)行动法(5)叫人帮助法(他人监督法)六、总结:这节课呢,我们主要学习了习惯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要怎么样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家乡文化——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掌握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PPT、小黑板、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地理位置和特点的概念。

2. 通过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并指出家乡的位置。

二、呈现(10分钟)1. 利用图片和PPT介绍家乡的地理特点,如地势、气候、河流等。

2. 通过图片展示家乡的名胜古迹,如著名的山川、建筑物等。

三、讲解与讨论(15分钟)1. 通过讲解,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特色和独特之处,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四、活动与实践(20分钟)1. 安排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份家乡介绍的海报或小册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家乡的特色和独特之处。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家乡的重要性。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对家乡的深入了解和热爱。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讨论家乡的历史文化,并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家乡的相册。

2.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实地考察,增加对家乡的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还能够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将有机会与家人一起深入探讨家乡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小学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征。

2.掌握所在地方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3.培养学生对本地方的认同感和热爱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所在地方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征。

2.难点:了解所在地方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图、图片、PPT等教具。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地图,让学生定位自己所在的地方,并问学生所在地方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在的地方的基本特征。

Step 2 学习地方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征 (15分钟)教师通过地图和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自己所在地方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征,包括所在的省份、靠近的省份、所在的城市、靠近的城市、是否靠海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基本特征。

Step 3 学习地方的名胜古迹 (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自己所在地方的名胜古迹,包括有哪些名胜古迹、它们的特点和故事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寻找和介绍自己所在地方的名胜古迹。

Step 4 学习地方的历史文化 (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自己所在地方的历史文化,包括有哪些历史文化、它们的特点和影响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寻找和介绍自己所在地方的历史文化。

Step 5 学习地方的特色 (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自己所在地方的特色,包括有哪些特色、它们的特点和影响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寻找和介绍自己所在地方的特色。

Step 6 总结课堂内容 (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并强调对本地方的认同感和热爱心情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关于自己所在地方的展板,包括地理位置、基本特征、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以展示给其他同学。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地方特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3. 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如民俗、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地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利用展示法,展示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地方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展示:展示地方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魅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地方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本地区特色文化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究。

2. 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文化的实践活动,如观看地方戏曲、学习传统手工艺等。

第二章:地方历史名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历史名人,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尊重和敬仰历史名人。

3. 提高学生对地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本地区的历史名人,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名人的风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2. 利用展示法,展示历史名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历史名人的看法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历史名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本地区的历史名人,让学生了解其生平事迹和成就。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拓宽视野,增强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的家乡1. 地理位置: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如所在省份、城市、街道等。

2. 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传统文化等。

3. 风土人情:介绍家乡的饮食习惯、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等。

第二课时:家乡的自然资源1. 地理环境: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

2. 动植物资源:介绍家乡的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

3. 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家乡的相关问题。

2. 运用图片、视频、故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和特色文化。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心得,增强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 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具备一定的地方文化素养。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风景、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视频资料。

3. 故事素材:家乡的传说、名人故事等。

4. 作业素材:家乡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学习家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风土人情,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特色文化进行介绍,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并提问。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的文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弘扬家乡文化。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 让学生通过地图或实物,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1.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如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四课时:家乡的物产与美食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资源,如农产品、特产等。

2. 引导学生品尝家乡的美食,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意义。

第五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让学生了解家乡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保护与发展之路,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际案例,深入了解地方文化。

3.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的建议和措施的合理性。

五、教学资源:1. 地图、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2. 与地方文化相关的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源。

3. 网络资源,如地方文化网站、论坛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家乡的位置。

2. 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教师讲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1. 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如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概况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第二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家乡的历史沿革2. 家乡的文化传统3. 家乡的名人故事第三章:家乡的民俗风情1. 传统节日习俗2. 特色饮食文化3. 民间艺术与手工艺第四章:家乡的自然景观与资源1. 主要的自然景观2. 旅游资源与旅游特色3.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五章:家乡的环境保护1. 环境问题的表现2. 环保意识的培养3. 环保行动的参与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等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享家乡的名人故事、民间艺术等特色内容。

3.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等。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家乡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特色美食、民间艺术的兴趣与参与度。

3. 学生对家乡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及实际行动的参与。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材。

2. 课件: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景观等。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旅游景点、自然景观等。

4. 环保活动:参与家乡的环保行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六、家乡的经济与科技发展1. 家乡的主要经济产业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3. 家乡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七、家乡的教育资源与发展1. 家乡的教育历史与现状2. 特色教育资源与设施3. 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八、家乡的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 健康生活方式与保健知识3. 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九、家乡的社会管理与公共安全1. 社会管理体制与政策2. 公共安全与应急处理3. 公民权益保护与法律援助十、家乡的未来规划与青少年发展1. 家乡的未来发展规划2. 青少年成长环境与教育资源3. 青少年参与家乡建设与发展六、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与其他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差异。

2024年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重要一环,其开发与利用在全球化、信息化及知识经济背景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针对我校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在三年级阶段融入安全、环境保护及探索活动等教育元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生现状分析三年级学生总数为____名,整体展现出较高的素质水平,对周遭世界充满新鲜感与好奇心。

他们性格活泼,但自我约束能力尚显不足。

因此,教师应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旨在触动学生情感,激发其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安全教育鉴于全国安全事故频发,导致学生生命损失惨重的严峻现实,安全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遵循“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的指导思想,本课程将重点教授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及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旨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确保学生安全无虞。

2. 民族精神教育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及领略民族文化,本课程倡导探究、合作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学生将在阅读、诵读、古文翻译及诗歌欣赏等活动中,深刻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持续感悟与传承。

3. 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具体事例与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程旨在通过安全、环境保护及探索活动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自身与周边事物的紧密联系,培养其关注社会、关爱自然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措施1. 教师需深入研读教材,精心准备教案。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并主持活动,以发挥其自主性与创造力。

3. 注重实践观察在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

4. 采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5. 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创造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将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特色,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域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美丽的自然风光1. 课文《黄山奇松》2. 课文《长江大桥》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1. 课文《过小年》2. 课文《赛龙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学习,了解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方特色。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地方特色的兴趣。

2. 课文学习:分别学习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各地的美丽风光和民俗文化。

3.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

4.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家乡的特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培养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域文化的态度。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地方特色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评价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尊重和欣赏态度。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地方课》。

2. 网络资源:关于各地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图片、视频等。

3. 地方特色案例:各地区的特色产业、传统手工艺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2课时3. 案例分析:2课时4. 小组讨论:2课时5. 总结与反思:1课时6. 课后作业:每单元1课时九、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方情感,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地方文化概览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地方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如风俗习惯、传统艺术等。

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各地的文化特色,引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地方文化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地方文化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地方历史知多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历史的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对地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使学生认识到地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2 教学内容地方历史的定义与特点。

地方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地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地方历史的重要事件或人物,引发学生对地方历史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地方历史的定义、特点和重要事件。

案例分析:分析地方历史事件或人物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地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三章:地方特色美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特色美食的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对地方特色美食的兴趣和热爱。

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品尝地方特色美食。

3.2 教学内容地方特色美食的定义与特点。

各地的地方特色美食介绍。

地方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技巧。

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各地的地方特色美食,引发学生对地方特色美食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地方特色美食的定义、特点和制作方法。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地方特色美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方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技巧。

第四章:地方传统艺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方传统艺术的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创作地方传统艺术作品。

4.2 教学内容地方传统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各地的地方传统艺术介绍,如民间绘画、剪纸等。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的文化、历史、地理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的家乡1. 地理位置2. 气候特点3. 家乡的称谓第二章:家乡的历史1. 古代历史2. 近现代历史3. 著名历史人物第三章:家乡的文化1. 民间艺术2. 特色节日3. 传统美食第四章:家乡的自然景观1. 名山大川2. 湖泊水库3. 自然保护区第五章:家乡的民俗风情1. 民俗习惯2. 传统手工艺3. 民间故事传说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家乡的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的发展。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风景、历史建筑、民间艺术等。

2. 视频素材: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事件、民俗活动等。

3. 书籍资料:关于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

4. 网络资源:家乡的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相关报道。

六、家乡的经济与发展1. 农业发展2. 工业特点3. 现代服务业4. 家乡的经济特色七、家乡的社会事业1. 教育现状2. 医疗资源3. 社会保障体系4. 社会事业发展趋势八、家乡的环境保护1. 环境问题2. 环境保护措施3. 可持续发展策略4. 环保意识普及九、家乡的风景名胜1. 著名景点2. 旅游资源开发3. 旅游活动组织4. 旅游文化传播十、家乡的未来规划1. 城市规划2. 交通发展3. 生态环境建设4. 未来发展展望教学方法延续前述的五章,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评价方面,除了前述的评价指标外,还可以增加对学生对家乡未来规划的理解和创见性思考的评价。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3篇)

第1篇年级:三年级下册学科:社会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入感受家乡的魅力,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如何将地方文化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2.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资料,如风景照片、民间故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里?你们知道这是我们的家乡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的,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家乡》。

”二、新课讲解1. 教师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景?”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家乡有山有水,风景如画。

比如,我们的家乡有著名的……”3. 教师展示家乡的历史遗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家乡有哪些历史遗迹?”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家乡有许多历史遗迹,如……”5. 教师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家乡有哪些风土人情?”6.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多彩,比如……”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家乡的景点、采访当地居民等。

2. 学生收集家乡的资料,如风景照片、民间故事等。

3. 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家乡的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小学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小学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小学教案标题: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小学)教学目标:1. 了解地方文化和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地方文化介绍:介绍学生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

2. 地方特产展示:学生自愿搜集和展示本地特产,包括食物、工艺品等。

3. 地方美食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本地特色美食,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口味特点。

4. 地方民俗活动:学生了解本地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5. 地方环境保护:学生了解本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学生所在地的名胜古迹,引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2. 地方文化介绍: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学生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

3. 学生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本地文化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第二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本地特产的兴趣。

2. 地方特产展示:学生自愿搜集和展示本地特产,包括食物、工艺品等。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

第三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本地美食的兴趣。

2. 地方美食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本地特色美食,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口味特点。

学生品尝并评价。

第四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本地民俗活动的兴趣。

2. 地方民俗活动:学生了解本地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第五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本地环境保护的兴趣。

2. 地方环境保护:学生了解本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行日常评估。

2. 学生完成小组展示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教师:谢文富1、上学路上保安全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学准备:1、《上学歌》、三种到校方式。

2、简笔画(学校、红绿灯、大十字、十字路口、公园、小百货店等)。

三、教学过程:(一)说一说1、朗读《上学歌》。

2、这首歌你喜欢吗?对,它写的都是我们小朋友上学的事。

那么,你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3、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用学生熟悉的《上学歌》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每天是怎么上学的?”是贯穿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线,它是调动、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活动的学习情景。

课堂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仅是语言学习氛围的渲染,还是激发学生乐学,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二)画一画1、小朋友,你们家住在哪儿?离学校远吗?(指生回答)2、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贴上简笔画(红绿灯、小百货店、十字路口等)4、谁能上来摆一摆?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吧。

5、师:我们都很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能把这些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画,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如果太难画,或者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吧!)看谁观察得仔细、画得清楚。

(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分析上学路上的安全因素,为如何安全上学做好铺垫。

)(三)评一评1、以小组中交流画的路线图。

2、组内交流,推选画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汇报展示。

(引导学生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和标志,人人动手画,评价时不是评价学生画画的水平和技巧,而应重在发现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

)(四)议一议1、过渡:同学们做的很棒,一会儿就把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画好了。

那么你在上学路上见过下面这些情况吗?2、说一说。

3、如果你就在边上,你会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指生回答)4、你做过这样的事吗?(勾起学生的回忆,剖析自己。

)5、教师总结(在上学路上玩耍后的不良后果):(1)在上学路上玩卡片、玩蚂蚁,会迟到,影响我们一天上课的情绪。

(2)吃零食摊上的食物,会影响健康。

(3)玩摸奖游戏,买小玩具,浪费钱又影响学习。

板书:上学路上不玩耍。

(齐读)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明辨是非,使学生明白上学路上不贪玩,要按时到校。

2、安全标志要记牢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能明白上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行为目标: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遵守交通规则。

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街上认一认交通标志和设施。

教师:1、画有交通设施的十字路口挂图及十字路口图若干。

2、交通标志图。

3、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小图片若干,分类装入小塑料盒内。

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

1、听故事。

(故事梗概:中山一个小朋友被一个自称是妈妈朋友的阿姨带走被卖到四川受尽折磨的故事)。

2、请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听故事(故事梗概:一个男孩过马路闯红灯,险些造成交通事故。

)4、请学生们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如果有陌生人来学校接自己,一般情况下不认识的人,我们不要随便跟人走,我们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要学会采取措施做好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

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麻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上学路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堂小调查,研讨上学路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调查:上学途中,多少同学自己独自上学;多少同学和小伙伴结伴上学;多少同学由家人送上学。

2、讨论:(1)放学时,应该注意什么?(2)回家路上,应怎样注意安全。

(三)、合作学习,认识交通标志设施。

1、认识交通设施: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交通设施。

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出交通设施并说说它的作用吗?(1)同桌互相说说。

(2)指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2、认识交通标志: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大街上除了有交通设施外,还有许多交通标志。

老师带来各种交通标志,你们想认识它们,和它们做朋友吗?(1)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抽一张交通标志。

(2)小组内交流讨论,抽到的交通标志上画了什么?是什么标志?在哪见过?有什么作用?(3)汇报学习情况。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如果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对了,就鼓掌鼓励,如果认为他说错了,就举手纠正。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交通标志。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学生自由组合交流)。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同学们为了防止受伤害,珍惜宝贵的生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注意交通安全的小模范。

3、卫生安全我做主一、教育与训练目标1、知道小学生要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脏东西;3、初步养成衣着整洁,天天洗脸,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含手指头的卫生习惯。

二、教育与训练要点1、爱清洁讲卫生光荣。

2、衣着整洁,天天洗脸,早晚刷牙。

3、不随地吐痰。

4、口袋里不放脏东西。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1、挂图。

2、一个脏孩子图片。

3、一个病孩子图片。

4、一块大手帕。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1、对比导入活动。

老师请一位身体健壮、衣着整洁、讲卫生的本班学生走上讲台,出示“一个脏孩子图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和谁交朋友?为什么?2、创设情景明理。

(1)这个脏孩子不仅外表难看,而且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小虫。

这些虫很小很小,是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如果用显微镜一看,就很清楚了。

这些小虫就是对我们人体有害的细菌。

(2)看挂图明理。

A这些细菌喜欢在脏东西身上生存,如果我们不天天洗脸,细菌就会侵入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

如果不天天刷牙,细菌就会蛀空我们的牙齿。

如果我们饭前便后不洗手,如果我们把手指头含在嘴巴里,细菌就会顺顺当当地爬进嘴里钻到肚子里。

这些细菌到了我们肚子里“大闹天宫”,我们就会肚子疼,发高烧。

B出示病孩子图片。

小朋友这些图片上的孩子为什么会生病?生了病的孩子能不能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活动?请学生讲讲生病时的体会。

教师归纳:我们要不让细菌侵入到身体中去,就应当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3)讨论明理。

我们除了不让细菌侵入身体,还应当不让细菌传给别人。

A有时我们要吐痰,该怎么办?为什么不要把痰吐在地上?B出示儿歌: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

吐痰要入盂,养成好习惯。

(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3、学儿歌导行。

(1)我们怎么做才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受欢迎的孩子呢?学习儿歌:小朋友要记牢,衣着要整洁。

天天要洗脸,早晚要刷牙。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含手指头。

不要随地乱吐痰,手帕天天带身边。

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

养成好习惯,大家都喜欢。

(2)对照儿歌,让学生讲讲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今后要改正。

4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爱清洁讲卫生才能使我们健康地成长,希望小朋友把学到的儿歌记在心里,并按儿歌去做,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育与训练巩固与延伸1、制订个人卫生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卫生检查。

2、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学校共同进行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4、怎样保护牙齿一、教学理念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我在设计本堂课时结合现在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龋齿(蛀牙)问题,进行探讨。

让学生知道龋齿(蛀牙)的危害,并使之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知道整齐洁白的牙齿有益身体健康,懂得要保护牙齿的道理。

2、初步学会防治牙病,保护牙齿的方法。

3、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学会保护牙齿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2、难点: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模型牙齿、模型牙刷五、教学过程:(一) 活动一:谜语激趣认识牙齿谜语导入:孩子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不过它呀,就藏在谜语里,你们若是猜不着,它可就不和你们交朋友。

(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

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

)出示牙齿的图片。

同学们,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香。

师: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剥开来吃)5、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1、出示图片。

请同学们讨论:(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4、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5、归纳总结。

6、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教育目标:1.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事故的简单处理方法。

2.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育过程:1.揭示课题。

老师讲述小故事引入课题(同家人一起出去玩,突然与家人走失,你该如何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学生自由发言2.引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碰到各种难题和意外伤害事故。

每个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具体的事例。

]师适当地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在黑板上。

意外伤害玩汽弹枪日常生活中的突发情况父母离异用危险的事情打赌遇到挫折做危险性的游戏同学的交往在工地附近玩耍3.出示思考题。

(1)如果让你碰到这些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来克服。

(2)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告诉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品质4.师总结。

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碰到突发事件时,要坚持真理、诚实、勇敢、谦虚、自尊、俭朴、清廉、坚毅、乐观等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