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要求论文
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的要求
2 . 社 会 比较 机 制 的 建 立
( 1 ) 尊重学生 的差异 , 因材施教 。 每个学生都有 自己的性格
特点和需求 , 在教学过程 中, 要 充分 尊重 学生 的个体差异 , 了解
学生的个性需求 , 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 , 因材施教 , 促进学生
的 全 面 发展 。
口, 分析社 会化心理机制 对改进 中学德 育的要 求 , 探 究加强 中 学德育的措施。 关键词 : 社会化心理机制 ; 中学德 育; 改进措施 当前 , 社会上 出现一些道德缺 失现象 , 引起 了人们 深深 的
( 2 ) 鼓励学生进行适 当比较 。 学生不能攀 比, 但是可 以在某 些方面进行适 当的比较 , 如创先争优活动 、 学雷锋活动等。 通过 适 当比较 , 学生能见 贤思齐 , 见不 贤而内 自省 。保持 自己的优 势, 改进 自己的不足之处 , 努力提升 自己。
3 . 学 习机 制 的建 立
忧虑和反思。 中学阶段 是学生发展 的基础 阶段 , 也是对学生进 行德育 的重要 阶段 ,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道德水平及
以后 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社会化心理机制 由社会角 色 引导机制 、 比较机制 、 学习机制 、 亚认 同机制 等组 成 , 对 中学
一
( 2 ) 建立德育工作机制 , 营造校园德 育文化氛 围。 中学德育 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 必须依靠健全 的德育工作机制。 因此 , 应 加快 中学德育 工作机制 的建立 , 完善各项工作 机制 , 确保德育 工作 的制 度化 、 规 范化 , 同时 , 要建 立学校和社会 、 家庭 的联动 制度 , 加 强协作 , 共 同推进 学生 的德育工 作 ; 学校 除了加强制 度、 机制 的建立外 , 还应 为学 生的发展营造一个 良好的文化氛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导他们 进行超 出他们 群体 范 围的广泛 社会 比较 , 促 使其 重视 个人 内 在 的发 展 比较 , 拓展个 人 视野 。中学德 育要 帮助学 生树立 自我肯 定
三、 当前 中学德 育教 育中的现状 与问题 ( 1 ) 认 识上 的 偏差 长期 以来 把 德育 仅 仅理 解 为政 治 教育 “ 德 育 政治化 ” 缩小 了德 育 的视野 , 影 响 了德 育 的全 面性 和 整体 性 , 其 结
外, 在现 阶段 中学生所 认 同和崇拜 的要求 我们要 注意引导 中学生 的偶像崇拜 要成 为德育 教育 的重要 内容 。
差、 空洞说教 过 多 . 缺 乏层 次性与 可操 作性及 手段 方法 单一等 问题 . 对于进 一步探 索德 育方式方 法创新 改革启 示有重要 意义 。
在个人 可 以信任 的绝对 评价标 准 , 这时人 们就需 要将 选择 与 自己社 会特 征共 同 的人进 行 比较 , 正是 由于这 一原 因 , 同辈群体 在 人们 特 别是 中学生 的社会化德 育过程 中有着重 要的影 响 。 ( 2 ) 社 会 比较机 制 的在 中学德育 中的要 求
常 行为 教育 , 忘记 了高 尚 品德的形 成必 须从 基础抓 起 , 思 想政 治 工
作 也必须 以最 基本 的养成教 育为基础 。 ( 3 ) 手段 方法 单一 , 我 们一 直采用 灌输 法为 主 , 即把一些 具体 的 相 对 固定 的道 德原 则灌 输 给学 生并 通过 训 练榜 样 , 惩罚、 考试 等 方 式 巩 固和 强化灌 输法 的内容 , 这虽然对 提高 学生道 德水 平有 一定 的 作用、 但 由于方法 简单 易引起学 生的逆 反心 理而影 响教学效 果 。 四、 社 会化心 理机制 及对 中学德 育的启示 1 、 培 养社会 角 色 . 充 实中学德育 内容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造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造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摘要:社会心理学理论是自学科产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得出的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原因和动力的理论。
该理论包括:强化理论;认知导向理论;角色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以上四种理论对应的相关机制对当前中学德育方法大有裨益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理论中学德育教育相关策略社会心理学理论是自学科产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得出的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原因和动力的理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揭示了支配人们社会行为的诸多社会心理的因素,对我们掌握和认识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用来解释具体行为的原因有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强化理论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学习产生的机制有关,其中核心概念有三个,即联结、强化和模仿。
(一)联结。
实际上,联结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
例如,受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人一提到“日本鬼子”一词,就会产生愤怒、痛恨的情绪。
(二)强化。
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三)模仿。
模仿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模仿是习得的,它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通过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该理论可以为我们解释中学生的某些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并由此发展出相关解决策略。
例如:为什么有些同学上课就喜欢出洋相或捣乱?原因可能有很多。
但有两个必要条件:(一)很难成为好学生,从而得到老师的肯定或家长的肯定;或者说得不到想得到的认可。
(二)而出洋相、捣乱反倒会让有一部分学生佩服,赢得自己的自尊,得到强化。
针对类似的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对强化理论的认识就加强中学德育教育可采取的相关策略有:(一)着力提高教师的个体素质1、每位教师要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2、以科学的教育方式教育中学生;3、对中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教育中学生具有勤劳、节俭、善良、尊老爱幼、乐观的生活态度;4、遵循中学生的成长规律,把教育渗透到生活学习的小事当中。
德育论文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档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社会的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普遍向前迈了一大步,我们老师、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下了很大精力,而长期以来,我们关注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身体,学业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往往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成长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我们的学生在心理问题上暴露出的问题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应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许多中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
曾经在报纸上登过这样的一些新闻:一些学生因为考试不合格,或因为和父母,同学有了小矛盾,或被老师批评了,或者考试成绩和自己预定的目标有距离,然后就选择了自杀。
如浙江金华市中学生徐立因其母的“专横”“唠叨”而杀母;黑龙江七台河高二学生王洋因追求本校一个女生不成而跳楼自杀;记得我读高三那年,有一个高考没考到大学的19岁的男孩子跑到我们宿舍楼自杀。
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都为那些早逝的花一样的生命而感到痛惜,为那些孩子仅仅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轻生感到震惊。
孩子们的心怎么变得那么脆弱,孩子们怎么会如此轻易地放弃生命,孩子怎么会变得那么残忍?在他们以生命为代价的悲剧中,不难看出当代中学生心理存在着严重失衡和错位。
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有专家认为,中小学生中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不健康现象,其比率高至50%。
各种严重的精神失常如精神分裂症等当然很少,情况较多的是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忧郁症、焦虑症,还包括神经衰弱等,在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身上,也存在着比如迷茫、失落、孤独等心理脆弱的问题。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浅谈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摘要】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和青年社会化即预期社会化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中学生也是恰好出于这个阶段的主体。
学校是社会化的专门机构,既承接着家庭,又连接着社会,如何运用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来改进现有的中学德育方法,解决一些不良的中学德育现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以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的主要内容,现今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为主要内容展开,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为改进中学德育方法贡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方法;启示中学德育伴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而开展,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来探究如何改进中学德育方法这一角度虽然比较少见,但对于产生本文思考源头的课程《社会心理学》来说,这是一个兼具社会与心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所以又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予中学德育方法以良好的启示。
1.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的主要内容1.1社会角色引导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一致,并依据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
个人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并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角色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在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中,凝结成了一种集体大于一切,社会这个最大集体的价值评判标准是社会成员价值最重要评判标准的习惯,而且无论个体对具体的道德价值观念有着怎样的分野,对于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倾向仍然是赞同的。
比如虽然全国各地中学生的教育水平、文化背景不同,但在一些基本价值观的问题上,全中国的中学生都表示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倾向。
对于学校来说,它是中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这个“社会”中,其成员都想通过对社会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对社会角色的模仿来获得认同和安全感。
[1]青少年具有日趋成熟的社会性,自我意识也急剧增强,但由于他们年龄较小,行为易受情绪的支配,做事多不假思索,鲁莽冲动。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摘要:文章通过阐述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知识: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机制。
来针对我国中学德育现阶段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方法、启示一、关于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和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不断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从每个人的角度来理解,是一个人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社会生长过程。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社会化都是毕生的课题;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化又是传承社会规范、社会角色要求、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价值观、以至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劳动技能及全部文化的过程。
个人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接受并认识各种社会生活、社会行为规范,树立明确的个人生活目标,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为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一般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途径主要是家庭文化熏陶、学校文化教育和社会文化影响。
二、德育方法的概念及我国中学阶段德育方法的现状。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
试论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
试论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社会化心理机制指的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经历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影响对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化心理机制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交往方式、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
对于中学的德育教育来说,了解社会化心理机制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启示。
首先,教育者应该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因为青少年是社会化心理机制最为活跃的阶段。
青少年的身体、心理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融入社会中,因此教育者应该从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入手,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在成长中摆脱一些不利的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影响。
其次,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群体协作精神,因为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关键在于人际交往。
学生在中学时期需要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人群进行不断的交往,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群体协作精神,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与个人有关,更与社会和群体有关,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自我约束和对他人的关爱,从而形成有益的社会化心理机制。
最后,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引导,因为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不同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社会影响和教育环境影响,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家庭背景、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关注,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背景形成积极的社会化心理机制,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了解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于中学德育教育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学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群体协作精神,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从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化心理机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化心理机制视角下中学德育工作[论文]
社会化心理机制视角下的中学德育工作摘要:德育教育是中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德育教育的效果却不容乐观。
本将从社会化心理机制四个方面讨论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改进。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德育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02-01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就是社会作用机制与个体心理接受机制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状态。
金盛华(1996)认为,社会化心理机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和亚社会认同,本文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角色引导——榜样的力量每个人,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会越来越多。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规范的的社会角色,使个体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因此,个体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
个人学习扮演好社会角色并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角色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3]。
在我国,社会对于青少年群体有较高的期望和对待方式,这种一致性很高的社会化环境就使得扮演学生角色的他们在对待事物的基本看法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在中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对学习榜选择上的必要引导,作为价值体系还在形成阶段的中学生而言,教师在学生榜样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可以把自己认为值得大家模仿的对象介绍给学生,教师的选择引导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学生对于榜样的选择。
教师在教导学生自觉选择优秀的榜样进行观察模仿的过程应注意两点:第一,要选择多种方式相结合,现代的中学生个性活泼、喜好新颖、有创意的形式。
教师除了给学生讲优秀榜样的故事之外,还可以结合新闻报道、人物纪录片等形式让大家了解人物的事迹。
第二,教师在选择榜样的时候应该注重生活化,也就是说,选取的这些榜样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而非中学生现阶段还没有能力去模仿的那些人物。
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论文
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渗透论文德育是人类历史上较早产生的教育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开展,德育本身在性质、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上都在经历宏大的变化。
德育是我国全面开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的改革和创新,高校德育的内涵己大大拓宽,它不仅仅是指根本政治观点的引导,而且包括了我国的国情教育、日常性政治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内的道德教育,同时还包括了心理安康教育。
心理教育与德育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目标和途径。
心理教育主要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安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德育那么偏重于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心理教育偏重于心理的矫正、调适和改正,德育那么主要偏重于思想领域;心理教育主要采用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催眠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等方法,德育那么主要采用说服教育法、典范示范法、情感陶冶法、思想品德评价法和批评教育法等方法因此,粗看起来,德育与心理教育似乎有着天壤之别,但不可无视的是,人的心理与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心理是思想的根底,思想的开展和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在现实中,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总是交织在一起,许多思想问题背后又有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但其根源、其实质却是心理问题。
同样,心理问题也可引起人的思想问题、行为问题。
高校德育与心理教育本质上都是做人的工作的,都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培养全面开展的人。
研宄说明,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开展的根底(②,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既有区别,又存在互相转化互为循环的可能性。
"③因此,高校德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而且更要关注学生良好个性和安康人格的培养。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和精神困惑、心理失衡现象。
同时,由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风起云涌,也对上述问题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分析论文
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分析论文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分析论文高校教育中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简单,将心理教育融入的结果是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方法与新视角。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本文针对心理教育对德育教育的作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其次是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实现途径中的方法及其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心理教育德育教育大学生近几年高校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关于大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
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将时效性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两个目的相结合,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心理教育融合于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一、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一)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二者之间存在共性也有差异,其共同点表现为都是面向学生的教育,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差异性在于心理教育的宗旨是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则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二者内容上有交集,德育可以促进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变得积极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能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进行。
二者的教学方法都是引导学生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表现。
(二)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互补充的。
研究发现,人对外部刺激产生的反应首先是通过感知觉活动进行分析,然后是高级思维活动进行认知。
认知的结果分成两种:一种是认知成功,转变为心理问题;另一种是认知失败,表现为个体的思想道德。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或多或少地会通过他们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表现出来,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密不可分。
通过二者关系,促进二者之间融合,使之相互提高,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其心理与德育问题,一举两得。
二、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实现途径中的方法现状高校教育中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简单,将心理教育融入的结果是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方法与新视角。
德育及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论文
德育及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论文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一、引言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情绪管理等。
因此,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其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1.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1)建立科学的德育教育体系:制定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2)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德育教育环境。
(3)注重师生互动: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4)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讲座、德育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1.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匡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应对挫折和压力。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管理等内容,匡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制: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匡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心理辅导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度。
四、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与展望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德育及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论文
德育及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论文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引言: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探讨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和实施策略,并结合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以期提供对该领域的深入理解和启示。
一、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公民。
1.2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匡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行为,提高自我调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2.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提高自我调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3.1 制定全面的教育计划和课程学校应制定全面的教育计划和课程,将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3.2 建立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体系学校应建立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体系,包括设立专门的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配备专业的教师和辅导员,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
通过建立支持体系,学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四、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案例4.1 学校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某中学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堂、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
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
论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摘要】社会化反映着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是一种具有复杂意义的社会过程,从心理机制层面去探讨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使命。
本文将从社会角色引导机制、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三个侧面来思考和揭示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机制,并通过吸收和运用社会化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探究如何改进中国道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改革引言社会化心理机制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心理状态,中学道德教育是中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各方面相辅相成的作用有利于改变中国“强制灌输式”教育理念和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学德育改革。
一、社会角色引导机制理论与改进中学道德教育方式1.社会角色引导机制的理论内涵社会角色是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以及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一个人担负着怎样的角色社会就会对其产生怎样的要求和期待。
个人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并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角色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和依据,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自我统一性。
2.引入社会角色引导机制改进中学道德教育的方式班杜拉的实验研究证明,人的社会化不仅取决于行为实践、观察学习经验以及相关的心理机制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和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和规范,在中学德育过程中,通过鲜活的角色案例和其背后蕴藏的人性价值光辉,向德育内容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内容得以丰满和真实,富有时代性,从单一、空泛、一种静态的“晓之以理”的观念灌输,逐步转化为人性化、务实化、生活化的一种动态的”动之以情”的共鸣体验。
在我们的中学道德教育中应该更加重视核心价值引导,尤其在价值多元文化充斥着人们感觉感官的当下,需要结合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心理年龄特征,在倡导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同时关注非主流文化价值对中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自觉接受主流价值观的辐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
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摘要】根据唯物史观,中学德育与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内在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学德育对于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其发展的意义、作用和价值的问题,及所谓的“德育工具理性”。
二是德育、人的德性进步对于社会的依赖依存关系。
探讨和揭示这些关系,对于很好的把握中学德育行为实践的规律性,是非常必要的。
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部分,中学德育又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学德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在方法都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本文从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教育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有限性和难以持久性。
中学生都处于青春期,这个学期学生的心理还不稳定,从认知水平来说,学生逐步具有独立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理性认识能力在不断加强,所以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极易发生转变。
中学德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关于社会化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著的书中说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广义的社会化就是指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二是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关于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论文
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论文概要:“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
”德育与心理教育结合,德育心理学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
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改善学生心理条件、掌握社会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質的教育。
无论是德育工作中展露出来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课中实现有机结合的探究,都表明了结合的必然性和成效性。
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严格来讲,人的道德与心理是紧密相连的。
当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时,他的道德水平也不会高尚。
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理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对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也离不开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经验表明,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存在着互相激发的关系。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指其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德育正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品德活动。
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由诸多品德心理因素构成,只有抓牢每个学生的心理,才能使其品德心理与个性心理全面、健康的发展,并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根据专家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在相关测验中,不良分数得分明显高于普通学生。
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焦虑、心思沉重、厌学、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性格形成。
如果学生长期处于恶性心理状态下,身体也会产生各类疾病。
而疾病会造成学生心理痛苦,是不良心理状态加剧。
心理健康是道德素质养成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学生日后社会化发展的基石。
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培养优秀的社会人。
良好的个性,经常是促使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而不良的个性常常会让人产生的思想品质问题,更有甚者会让人产生反社会的行为。
因此,培养优秀的个性特征与形成良好品质是同一个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研究论文:试论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
159757 社会其它论文试论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一?社会化的相关含义(一)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可以是自觉和积极主动的,也可能是不自觉和消极被动的;可以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的,也可能是无意识,潜移默化中完成。
(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的含义。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指个体实现社会化的社会作用机制与个体心理接受机制相互作用方式和状态。
是对推动个体实现社会化的社会作用力和个体内在动力结合的特殊关系的揭示与解释。
二?德育的含义德育,学术界中有不同定义,主要有《教师手册》中“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世界观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i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三?中学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一)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一方面,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
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
另一方面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
(二)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缺失。
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
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
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三)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实际脱节中学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心理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健全措施探究论文
心理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健全措施探究论文国家教委已经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这一文件,是由国家制定的指导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习测量和考核、检查评估的法定依据。
课程标准的颁发,既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重要成果,又是进一步改革的新起点。
本文就学习《课程标准》中的初中一年级部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的课题之一。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小学的‘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
”把心理品质教育纳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以心理品质修养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既是对学校的德育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又能使学校德育更具针对性和富有实效性。
首先,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客观需要。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把心理健康提高到人的必备素质的高度。
这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其次,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的人具有心理异常表现。
另有一则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的要求
摘要:社会化心理机制,即是社会角色引导机制、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机制。
而中学德育,一直是教师、家长等所有人所关心的重要的话题之一。
目前中学德育尚存在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改进德育工作,向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化心理机制的相关理论,将成为我们改进中学德育重要和有效的指导。
本文将对当前中学德育的重要性以及问题所在进行简单分析,并从社会化心理机制的理论内涵来阐释其对中学德育所提出要求,同时,将简要论述个人从社会化心理机制中所获得的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中学德育;现状及问题;社会化心理机制;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007-01
一、我国当前的中学德育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全国各地也在或多或少的进行着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然而纵观各地,当前德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也似乎有着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
从德育内容来说,当前中学德育内容的政治泛化倾向十分严重,且在一定程度上显得空洞而缺乏实质。
简单的走访调查可得知,众多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多采用理论讲学与阅读理论书刊的形式,十分偏向于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理论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素质培养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其他领域。
道德教育
变成了政治说教而不得不丧失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
另一方面,德育的手段单一无新意。
显然,德育内容的单一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手段的单一化。
当前中学德育片面强调理论,这致使“灌输”成为了当前德育的唯一手段。
值得指出的是,灌输并非是错误方式,而是这种单一方式既忽视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未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又忽视了学生自身对道德的内在需要机制的建立。
综上可见,当前德育工作可谓是问题多多而亟待解决。
当前德育工作的现状不得不让我们立刻采取行动改进当前德育,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德育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其对中学德育工作的要求
所谓的社会化心理机制,是指社会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施加的一种双向的影响方式。
1、社会角色引导机制
一个人担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社会就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要求和社会期望,这也就自然形成了社会角色的引导机制。
社会角色引导机制就重在强调这“引导”二字。
个体的社会生活环境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的,个体的具体行为方式也是社会文化及主流价值观在角色期望的行为模式上的一种映射。
因此,个体的社会化倾向,主要是由社会基本倾向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根据社会同一性理论,个体获得自我肯定主要是通过得到社会的认可,当社会接纳和认可个体的行为方式时,个体才会获得高度的自尊自信
感和自我同一性。
越是缺乏自信感的个体,越容易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
而中学德育的客体在认知上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行为评价机制,在行为尚处于不成熟阶段。
他们固然容易更容易受到社会和他人评价的影响。
有此可见,社会角色引导机制必然要求我们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向青少年和儿童传输正确合理的社会角色规范要求,并引导其建构正确合理的自我评价机制,他们才能在社会化过程中自觉遵守社会角色规范,并合理取舍社会和他人的外在评价,正确发挥内在的自我评价机制的积极作用。
2、社会比较机制
社会比较是指将自身的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一个自评性过程。
个人认为,在此过程中,“比较”的范围内容和对象的不同,会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是决定个体的自我评价和最终的社会化结果。
这个结论不难理解,显然,当个体选择的比较范围宽泛、比较内容缺乏客观标准、比较对象与自身层次差距过大时,这样的社会比较是难以发挥正面效应的,个体的自我评价必然缺乏客观真实性,社会比较的指导作用也就因此弱化甚至是消失。
同时,社会比较的动机也会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
个体进行社会比较时,若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自身而进行比较,那这样的比较可能会是行之有效的;但倘若个体的社会比较完全是以一种攀比和虚荣心理来进行,那这样的社会比较不仅不能促进个体的进步,反
而会阻碍个体社会化的正向发展。
因此,社会比较机制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我们在中学德育中正确使用“比较”这把双刃剑,在引导学生进行社会比较之时,必须强调比较对象的合理选择。
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比较对象与自身要具备可比性,切忌好高骛远。
第二,在选择比较对象时,要选择“向上”的比较群体,即是要求学生与略优于自身的个人或是群体进行比较,这既符合可比性的要求,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向上动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比较动机,杜绝盲目攀比心态。
3、社会学习机制
班杜拉等人研究表明,外部强化力量不仅会作用于行为者本身,还会对观察到的他人产生一致或类似的作用,即所谓的替代性强化。
同时,班杜拉认为,不仅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会对行为主体的社会化产生导向作用,行为主体自身的自我强化也会对个体社会化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
这是因为个体会用自身的预设标准来进行自我衡量,当其行为结果符合预设标准时,他们会予以自身正强化。
所以,在我们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引导德育对象设置合理的自我评价标准,正确发挥自我评价的积极作用。
4、亚社会认同机制
亚社会即是个体生活的直接社会环境。
就我们的德育对象而言,亚社会可以近似的理解为其同辈群体或是学校这一活动场所。
获得亚社会的认同与接纳是个体社会化成功进行的良好的外部保障。
当个体获得亚社会认同时,才能深入社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自我评
价等相关机制,最终和谐完成社会化进程。
所以,亚社会引导机制要求我们引导青少年的亚社会群体与大社会保持良性的接触与融合,确保亚社会群体的文化适应大社会的主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