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卷 B卷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锁定特训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锁定特训 生态环境的保护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锁定特训复习点:生态环境的保护1.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又相互作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2.自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图甲为某清洁水体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

则此时间段水体中好氧型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类似于图乙中的()A.曲线A B.曲线BC.曲线C D.曲线D3.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完全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B.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入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C.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5.下图所示是墨西哥和瑞士两国的人口年龄组成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帮助预测两国未来人口的增长趋势B.人口增长率:墨西哥>瑞士C.根据该图不能预测两国人口的数量D.墨西哥如果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则人口数量将维持稳定6.2016年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从种群特征来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孩政策可直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B.二孩政策可使我国人口的环境容纳量逐渐增大C.二孩政策可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D.二孩政策可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类型发生变化7.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原创精品]2021届新高三一轮单元金卷 生物 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B卷 教师版

[原创精品]2021届新高三一轮单元金卷   生物  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B卷  教师版

[原创精品]2021届新高三生物一轮单元金卷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卷 B 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 .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B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C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D .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 【答案】B【解析】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每传递一次损失一大半,从一个营养级传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只有约10%,所以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少,A 错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属于生产者营养级,B 正确;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C 错误;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不同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相同, 即使在同一条食物链中, 不同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也不一定相同,D 错误。

故选B 。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 .某些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D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反复利用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与环保阶段考查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与环保阶段考查 新人教版

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与环保阶段考查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要研究水稻田的范围和边界C.除草等人为活动能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D.水稻田内不规则分布的杂草,属于群落水平结构上的差异解析:群落在垂直方向的分层现象是指不同种群占据不同空间,水稻只是一个种群,不是群落,无垂直分层现象。

答案:A2.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解析:由图可知: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答案:D3.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农田弃耕后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解析:群落演替除可由外部因素引发外,也可能因为种群的迁徙、种内和种间关系发生变化等引起,故B项错。

自然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有机物总量(能量)增加、稳定性增强的方向发展,而人类的活动可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项正确。

答案:B4.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是影响养蚕效益的重要因素B.一棵桑树上有成千上万条蚕,但它们的能量关系不会要成倒金字塔C.图中C=A-B,C可表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D.桑树→蚕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C1+D1)/C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数量可能形成倒金字塔,但能量关系不能形成倒金字塔,桑树到蚕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1+B1+C1+D1)/A。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配试题汇编 生态系统的稳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配试题汇编 生态系统的稳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18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海南卷)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

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

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

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而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短时间内会使灰椋鸟因大量迁入而增多,此时害虫数量下降;同时其他鸟类因栖息环境改变而迁出,造成鸟种类减少;一段时间后,灰椋鸟因种内斗争激烈而减少,害虫数量会上升,故A、B、C错误。

在整个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不断变化,故D正确。

答案:D。

2.(新课标全国理综卷)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间的关系及稳定性的分析。

(1)分析图中a与b的数量变化关系可知,它们是竞争关系;(2)若d大量死亡,c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多,a则因c增多而数量减少;(3)若a大量死亡,则c和d都会因食物减少而减少;(4)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其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2021届(人教版)生物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单元综合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人教版)生物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单元综合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人教版)生物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单元综合练单元练点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推荐完成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时逐级递减B.每个营养级总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C.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群落D.每个营养级的大部分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同化2.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C.统计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D.制作的生态缸要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3.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蜘蛛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C.图中X代表从猎物种群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D.如果蜘蛛全部死亡,对该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不会有影响4.如图为某人工鱼塘的主要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能量同化量。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种甲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査值偏大B.鱼种乙中不同个体在鱼塘不同水层觅食不能体现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合理利用资源C.若除去鱼种乙和增加投放饲料,则鱼种甲会在鱼塘中呈现“J”型数量增长D.据图分析鱼种甲和鱼种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d)/(a+c)5.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的呼吸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统称为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下图是某林下的苔藓和凋落物覆盖条件下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动态。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注:Rs-裸为裸土土壤呼吸速率;Rs-苔为苔藓覆盖土壤呼吸速率;Rs-凋为凋落物覆盖土壤呼吸速率。

A.凋落物中的能量可供给分解者和其他各营养级生物利用B.该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关键作用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C.土壤表层的凋落物覆盖会影响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率D.土壤表层的覆盖物提高土壤呼吸速率的原因可能与提高温度有关6.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高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答案】A【解析】题中诗句中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差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所以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

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 )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据题意分析,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保护区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A.DNA具有多样性B.RNA具有多样性C.蛋白质具有多样性D.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A正确。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C.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答案】B【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错误。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B正确。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故C错误。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合理开发利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故本题错误选项为D。

高中生物 新高考一轮模块复习章节巩固训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含答案)

高中生物 新高考一轮模块复习章节巩固训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含答案)

2021届新高考一轮模块复习章节巩固45分钟训练(含答案)章节练点: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E1、E2代表两种能量形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分解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B.畜牧业中,放养与圈养相比,可提高Ⅱ到Ⅰ的传递效率C.E2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D.生态系统中的CO2、H2S等在Ⅰ、Ⅱ、Ⅲ、Ⅳ之间循环利用2.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传递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4.呼伦贝尔草原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上狼数量的变化与野生黄羊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B.该草原抵抗力稳定性低于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C.该草原内的载畜量需合理,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D.该草原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5.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防治水稻害虫能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间能量传递效率B.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属于化学防治D.将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混种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6.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

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强化集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含多选)

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强化集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含多选)

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强化集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 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 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 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2.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3.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 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4. 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 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 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散失B.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C. 草本阶段比森林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仅取决于物种数6.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下列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 湿地能蓄洪防旱、调节气候B. 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C. 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D. 草地中某种不知名的昆虫7. 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课《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课《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2.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 A.依次增加 B.依次减少C.基本不变 D.没有规律3.线虫与昆虫病原体被联合用于害虫的防治。

线虫首先感染宿主昆虫,然后细菌从线虫中逃出、繁殖,并杀死宿主,最后线虫以分解中的虫体为食。

这一事实说明A.可以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和基因工程等措施综合防治害虫B.有害生物的天敌包括捕食者和寄生生物C.同一宿主同时可被多种寄生生物危害,寄生生物本身又可被另一寄生生物寄生D.生物防治可以避免害虫的抗性进化,防止环境污染4.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右表。

试推断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5.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各种生物所含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m2·a)-1)。

则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可表示为A.草→兔→狐→狼 B.草→兔→狼→狐C. D.7.农业生产上防治害虫的基本策略是A.使用高效农药,迅速彻底消灭害虫 B.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在较低水平C.种植纯一的转基因抗虫作物 D.大量引入捕食害虫的新天敌8.右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 B.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C.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 D.甲与丙为竞争关系9.农田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是A.结构组成 B.能量的多级化利用 C.物质循环过程 D.能量流动过程10.环境污染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

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题号 1 2 3 4 5 6 7 8选项考点题号人口与全球环境问题1、2、3、7、9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4、6、8、10综合性考查5、11、12一、单项选择题1.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剧增已经带来了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众多世界性难题。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②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③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④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⑤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⑥2.(2012·广东清远检测)下列哪项不是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A.耕地减少B.燃料需求增加C.水源紧张D.泥石流频发3.(2012·深圳外国语学校检测)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学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4.(2012·广东河源二模)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越来越低B.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C.10年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将不存在分层现象D.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围湖造田或过度放牧5.(2012·苏北四市三模)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b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6.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新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含答案)

新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含答案)

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练之专题: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单项题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迅速将一只盲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很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盲椿象的逃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中引起其他象逃跑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起作用C.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信息传递引起的负反馈调节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2.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B.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地球上生物都有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D.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4.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高低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5.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法。

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捕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治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B.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C.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D.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发生6.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的破坏加剧了洪涝与干旱灾害,使渔业资源严重受损。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拔高课时精练 (含解析)新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拔高课时精练 (含解析)新

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4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单项选择题1.(2012·肇庆一模)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假如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C.把两个无人为干扰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做比较: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越大,分解者的数量就越少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2.(2012·广东汕尾联考)下图为一个普通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图中方框表示各营养级,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考虑有机物质输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入射日光能B.对于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有机物质输入大于日光能输入C.若植食动物的摄入量为a,则顶位肉食动物最多可获得a/25的能量D.能量的输出包括群落呼吸产生的热能和储存的现成有机物3.(2012·广东肇庆联考)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A.等于10-2N B.少于10-2NC.少于10-1N D.多于10-1N4.如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D.无机环境中的CO2都是细胞呼吸的产物5.(2012·广州番禺检测)在碳循环中,连通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物类群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④光合作用⑤呼吸作用⑥蒸腾作用⑦化能合成作用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⑦C.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⑥⑦6.(2012·广雅检测)生态学家对哺乳动物的个体总代谢率(每小时耗氧率)、单位体重代谢率(每小时每千克体重的耗氧率)与个体大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业

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业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业(湖北专用)1.人类活动严重干扰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而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为此,2017年的世界环境日以“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为主题,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绿色发展的理念。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考查理解能力。

人类活动可能只使生态系统的速度发生改变,或速度和方向均发生改变,A错误;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的理论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B正确;物种灭绝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下降等,C 正确;科学合理地间伐森林,使森林能够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可以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D正确。

答案 A2.(2019·山东青岛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的引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湿地公园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能有效地降低化学试剂带来的二次污染D.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解析湿地公园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 错误。

答案 B()A.某生态系统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增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顺利进行D.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然保持河水清澈,这说明其恢复力稳定性强解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关,即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而不是某个物种的数量,A错误;秸秆还田能够实现物质循环利用,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正确;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然保持河水清澈,这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强,D错误。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拔高课时精练 (含解析)新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一单元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拔高课时精练 (含解析)新

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第35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单项选择题1.若下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2.(2012·广东执信中学检测)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 )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3.(2012·韶关检测)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说明生态系统( ) A.具有抵抗力稳定性B.具有恢复力稳定性C.食物网的结构可以改变D.受气候更替的影响4.(2012·深圳宝安区联考)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 A.莴苣在适宜波长光下才能萌发生长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5.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6.(2012·湖北八校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C.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种间关系,“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主要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二、双项选择题7.(2012·广东茂名模拟)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不属信息传递8.(2012·广东清远)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较高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恢复三、非选择题9.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特有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原创精品]2021届新高三一轮单元金卷 生物 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A卷 教师版

[原创精品]2021届新高三一轮单元金卷   生物  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A卷  教师版

[原创精品]2021届新高三生物一轮单元金卷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卷 A 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D .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可有可无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如蓝藻,但都是自养型生物,A 项正确;有些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蜣螂、蚯蚓等,B 项错误;有些细菌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C 项错误;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消费者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不是可有可无的,D 项错误。

2.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 .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 .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 .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 .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

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水稻、杂草是生产者,鸭、害虫是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a 和b ,顶级消费者是生物gB .该食物网中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群落C .该食物网中有机物和能量是沿箭头方向流动的D .g 个体捕获f 个体,最多获得f 个体能量的20%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单元训练卷·高三·生物卷(B)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大肠杆菌B.田螺C.小球藻D.草鱼2.下列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B.蓝藻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植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3.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4.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释放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5.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B.在食物链中,捕食者消化道内未被吸收的能量属于其所同化能量的一部分C.设计生态农业时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能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6.下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C.题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题图中的初级消费者只有植食性鸟7.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C.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D.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9.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10.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E1、E2代表两种能量形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分解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B.畜牧业中,放养与圈养相比,可提高Ⅱ到Ⅰ的传递效率C.E2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D.生态系统中的CO2、H2S等在Ⅰ、Ⅱ、Ⅲ、Ⅳ之间循环利用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某些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D.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反复利用12.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气层中会直接导致A.臭氧层破坏B.酸雨形成C.水体污染D.温室效应13.某研究小组,对从亚北极到热带的五个地点进行研究发现,降低食碎屑生物的多样性,会降低凋落物碳和氮的循环速度和分解速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碎屑生物可获得凋落物的能量,对凋落物具有选择性B.食碎屑生物在生态系统扮演着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角色C.碳元素和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能量为动力,单向流动D.食碎屑生物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处于最高营养级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传递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15.高密度水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B.鱼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C.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被稻田中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D.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16.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B.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大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C.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D.从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可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17.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8.呼伦贝尔草原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上狼数量的变化与野生黄羊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B.该草原抵抗力稳定性低于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C.该草原内的载畜量需合理,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D.该草原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1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Ⅰ→Ⅱ→ⅢB.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6.95×107kJC.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

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D.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2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实例的是A.某森林经过火灾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B.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C.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D.某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能体现的生态学原理不包括下列哪项A.该现象可以反映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B.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C.“火烧”可加快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D.“又生”一般存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23.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防治水稻害虫能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间能量传递效率B.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属于化学防治D.将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混种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24.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25.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

如“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适时、有计划地采伐、捕捞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B.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C.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若“天人合一”,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便可自我循环,但能量需系统外提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假设某种蓝藻(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产者,其密度极大,使湖水能见度降低。

某种动物(B)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

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水体中A种群密度极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答出2 点即可)。

(2)画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_______。

(3)假设该湖泊中引入一种仅以A为食的动物(C)后,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则C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27.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湖区的水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水稻、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等。

回答下列问题:(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的是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由巴西引入我国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

若侵入水稻生态系统,会疯狂吞噬水稻等水生作物,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稳定性下降。

(3)鳖和水稻生活在一起,鳖可以吃掉稻叶上的草籽、害虫等,对水稻来说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农药。

由此推测,鳖处于第____营养级,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

28.塞罕坝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荒原。

经林场的建设者们的设计和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