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方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ppt文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肺结核发病年龄
发病率男女比2.04:1,男高于女 10岁以下年龄段发病率底,15岁以上发病为主 呈现15-29岁组和65-79岁组两个发病高峰 农民为主,占82.35%,学生149例,占3.89%
3、梅毒
第4位,共报告452例,发病较上年下降31.311%
2005年以来,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发 病峰顶
2013年163例,2014上半年已累计104例,发 病较上年同期上升11.83%。全覆盖
农民为主,超过80%;男高于女,3:1 年龄45岁以上高发
历年发病趋势
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6、淋病
2005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11年探底,2013年则 有大幅抬升
2014上半年累计46例,较上年同期61例下降27.87%。其中 滑县35例,占76.09%。
13.87%。
分月发病情况
年龄分布情况
13、流感
上半年报告295例,较上年同期上升28.82%, 无暴发疫情。
近年全市流感报告呈逐年上升,尤以汤阴县突出高 于其它县区;市区内在2009年曾表现出一过性高发
近年发病趋势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安阳市近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一、传染病疫情分析
(一)传染病疫情概况
法定传染病20种11507例,发病率401.26/10万,与上 年同期比:+0.59%
无甲类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 乙类14种6158例,发病率115.67/10万,↓27.05%
前5位:乙肝、肺结核、丙肝、梅毒和痢疾
丙类6种5349例,发病率100.47/10万,↑78.36%
肺结核发病年龄
发病率男女比2.04:1,男高于女 10岁以下年龄段发病率底,15岁以上发病为主 呈现15-29岁组和65-79岁组两个发病高峰 农民为主,占82.35%,学生149例,占3.89%
3、梅毒
第4位,共报告452例,发病较上年下降31.311%
2005年以来,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发 病峰顶
2013年163例,2014上半年已累计104例,发 病较上年同期上升11.83%。全覆盖
农民为主,超过80%;男高于女,3:1 年龄45岁以上高发
历年发病趋势
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6、淋病
2005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11年探底,2013年则 有大幅抬升
2014上半年累计46例,较上年同期61例下降27.87%。其中 滑县35例,占76.09%。
13.87%。
分月发病情况
年龄分布情况
13、流感
上半年报告295例,较上年同期上升28.82%, 无暴发疫情。
近年全市流感报告呈逐年上升,尤以汤阴县突出高 于其它县区;市区内在2009年曾表现出一过性高发
近年发病趋势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安阳市近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一、传染病疫情分析
(一)传染病疫情概况
法定传染病20种11507例,发病率401.26/10万,与上 年同期比:+0.59%
无甲类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 乙类14种6158例,发病率115.67/10万,↓27.05%
前5位:乙肝、肺结核、丙肝、梅毒和痢疾
丙类6种5349例,发病率100.47/10万,↑78.36%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培训PPT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培训效 果。
06
传染病疫情应对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流感疫情应对
总结词
及时响应、科学防控
详细描述
某地流感疫情爆发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实施隔离治疗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同时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 识。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 传染病预防与管理 • 传染病医疗救治 • 传染病管理培训 • 传染病疫情应对案例分析
01
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 、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 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 相互传播的疾病。
。
疫情报告的信息化管理
建立疫情报告信息系统
实现疫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上 报和共享。
数据分析和利用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疫情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 挖掘,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质量控制
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定期对数据进行 核查和校验。
系统安全与保密
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疫情信息的 安全和保密。
案例二:某地登革热疫情应对
总结词
全民参与、联防联控
详细描述
面对登革热疫情的威胁,某地采取了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的策略。政府加强与社 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广泛开展灭蚊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防 控信息,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案例三:某地疟疾疫情防控
总结词
国际合作、强化边境管控
详细描述
某地疟疾疫情的防控工作注重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强化边境管控,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同时在国内加强病例监 测和救治,普及疟疾防治知识,有效遏制了疟疾的传播。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培训效 果。
06
传染病疫情应对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流感疫情应对
总结词
及时响应、科学防控
详细描述
某地流感疫情爆发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实施隔离治疗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同时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 识。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 传染病预防与管理 • 传染病医疗救治 • 传染病管理培训 • 传染病疫情应对案例分析
01
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 、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 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 相互传播的疾病。
。
疫情报告的信息化管理
建立疫情报告信息系统
实现疫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上 报和共享。
数据分析和利用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疫情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 挖掘,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质量控制
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定期对数据进行 核查和校验。
系统安全与保密
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疫情信息的 安全和保密。
案例二:某地登革热疫情应对
总结词
全民参与、联防联控
详细描述
面对登革热疫情的威胁,某地采取了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的策略。政府加强与社 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广泛开展灭蚊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防 控信息,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案例三:某地疟疾疫情防控
总结词
国际合作、强化边境管控
详细描述
某地疟疾疫情的防控工作注重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强化边境管控,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同时在国内加强病例监 测和救治,普及疟疾防治知识,有效遏制了疟疾的传播。
常见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与控制ppt课件

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编身辑版免pp疫t ,有的还可感染。
•5
传染病感染过程示意图
患者
死亡
传 病人
染 源
动物
生长繁殖 排出
病 传播途径 原 体
易感者
获得免疫者
携带者
•编辑版ppt
•6
冰山现象
•编辑版ppt
•7
传病原播体途从径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
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主要有:呼吸道传播、肠道传播、 经血液及性传播、动物源性 及虫媒等
•编辑版ppt
•17
甲类传染病:鼠疫法、定霍乱传。染 病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 肝炎、脊髓灰质炎、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 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 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 虫病、疟疾。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甲类传染病*: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甲型、 乙型、 丙型、 戍型、 未分型)、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主要疾病:乙肝 丙肝 艾滋病 梅毒等
•编辑版ppt
•15
媒介节肢动物传播(虫媒)
机械携带 生物性(吸血)传播 主要疾病:疟疾(蚊子) 黑热病(白蛉) 乙 脑(蚊子)丝虫病(蚊子) 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 流行性出血热
•编辑版ppt
•16
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39种:
传染病报告管理及防控工作ppt课件

落实报告责任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报告责任,确保传染病信息的及时 传递。
报告流程与要求
01
规范报告流程
制定详细的报告流程图,明确各 级医疗机构和部门的报告路径和 责任。
02
严格报告时限
03
准确报告信息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特点和防控要 求,设定合理的报告时限,确保 信息及时传递。
要求报告人准确填写传染病相关 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症状 、就诊情况等。
完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体系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高疫情信息收 集、分析和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防 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 水平,确保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 展救治工作。
推进科研创新
强化国际合作
加强传染病防控科研创新,探索新的防控 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01
科学决策
基于准确的传染病报告数据,政府和卫生部 门可作出科学决策,制定防控策略。
040302 传来自病报告管理传染病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报告制度
明确报告范围、责任主体、报告流程和时限,确保传染病信息的 及时上报。
强化报告意识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广大群众的传染 病报告意识。
03
传染病特点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引起社会恐慌。
传染病报告管理的重要性
控制疫情
及时报告传染病病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控 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公众健康
准确、及时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有助于保护公 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规范化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有助于提高医疗质 量,促进医疗服务的改进。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报告责任,确保传染病信息的及时 传递。
报告流程与要求
01
规范报告流程
制定详细的报告流程图,明确各 级医疗机构和部门的报告路径和 责任。
02
严格报告时限
03
准确报告信息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特点和防控要 求,设定合理的报告时限,确保 信息及时传递。
要求报告人准确填写传染病相关 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症状 、就诊情况等。
完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体系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高疫情信息收 集、分析和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防 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 水平,确保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 展救治工作。
推进科研创新
强化国际合作
加强传染病防控科研创新,探索新的防控 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01
科学决策
基于准确的传染病报告数据,政府和卫生部 门可作出科学决策,制定防控策略。
040302 传来自病报告管理传染病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报告制度
明确报告范围、责任主体、报告流程和时限,确保传染病信息的 及时上报。
强化报告意识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广大群众的传染 病报告意识。
03
传染病特点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引起社会恐慌。
传染病报告管理的重要性
控制疫情
及时报告传染病病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控 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公众健康
准确、及时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有助于保护公 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规范化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有助于提高医疗质 量,促进医疗服务的改进。
黑龙江省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方案PPT课件

5
监测病种: 39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与其他传 染病,其他暴发、流行或者不明原因传染 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 重点监测疾病。
监测资料:调查本年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与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登记 与相关材料。
6
三、监测方法 采用听汇报, 对各级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现场核查传染病报告、监测与管 理资料,网络直报系统现场操作等方法, 对下级上报的工作报告进行评估,并向被 监测单位及其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反馈监测 意见。
2
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进一步 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 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管理条例》、《传染病疫情报告 与监测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黑 龙江省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方案。
3
一、监测目的 (一)提高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
12
7、对医疗机构传染病ຫໍສະໝຸດ 告情况进行监测 要有对医疗机构的监测与漏报调查技术方
案,要求每月对所辖区医疗机构网络报告 的传染病进行监测核实,核实报告的传染 病是否及时、准确,同时监测传染病是否 存在漏报、瞒报、谎报与误报等问题,以 及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开展主动搜索,查看 材料。
13
8、培训情况 是否对医疗机构与下级疾病控制疫情报告
验科要做好各项检验结果的登记,登记项 目(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检验 方法、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医生) 。
21
(4)急诊室登记 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室在接诊急诊病人时要
认真做好急诊日志登记与记录,包括对于 不明原因疾病以及怀疑有传染病症状的病 人,严格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及时进行 急诊日志登记,然后再转入相关科室。
监测病种: 39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与其他传 染病,其他暴发、流行或者不明原因传染 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 重点监测疾病。
监测资料:调查本年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与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登记 与相关材料。
6
三、监测方法 采用听汇报, 对各级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现场核查传染病报告、监测与管 理资料,网络直报系统现场操作等方法, 对下级上报的工作报告进行评估,并向被 监测单位及其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反馈监测 意见。
2
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进一步 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 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管理条例》、《传染病疫情报告 与监测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黑 龙江省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方案。
3
一、监测目的 (一)提高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
12
7、对医疗机构传染病ຫໍສະໝຸດ 告情况进行监测 要有对医疗机构的监测与漏报调查技术方
案,要求每月对所辖区医疗机构网络报告 的传染病进行监测核实,核实报告的传染 病是否及时、准确,同时监测传染病是否 存在漏报、瞒报、谎报与误报等问题,以 及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开展主动搜索,查看 材料。
13
8、培训情况 是否对医疗机构与下级疾病控制疫情报告
验科要做好各项检验结果的登记,登记项 目(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检验 方法、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医生) 。
21
(4)急诊室登记 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室在接诊急诊病人时要
认真做好急诊日志登记与记录,包括对于 不明原因疾病以及怀疑有传染病症状的病 人,严格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及时进行 急诊日志登记,然后再转入相关科室。
传染病疫情报告程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报告人员
上述机构中的医生、护士 、实验室检测人员等,以 及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 生。
职责
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后, 及时向当地县(区)级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报告时限和报告内容的要求
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 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 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 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
保障社会稳定
有效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助于 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恐慌和不 安。
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通过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机构可 以及时了解疫情动态,采取有效的 医疗救治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主体、程序和责任,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法律依据。
04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未来展望和发展
传染病疫情报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传染病疫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 ,给疫情报告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报告方面的制度、 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存在差异,也增加了报告的难度。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 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加强也 为传染病疫情报告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明确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和要求。
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政策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进行细化和补充。
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 ppt课件

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 ppt课件
10
‡甲类 (2种) 鼠疫, 霍乱
‡乙类 (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病性禽流
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 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 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 ppt课件
21
3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
4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5身份证号:应尽可能填写。来自6性别:填写社会性别。
7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新生儿需填写出生日期。
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出生 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 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 年龄单位选择“日”。
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 ppt课件
7
‡工作规定
„属地管理原则 •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 • 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
法定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 ppt课件
8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 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是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 检疫机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 告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 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仍填写初诊的日期。诊断日期不 得早于发病日期。
15死亡日期: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幻灯片

第三节 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疫情报告 正确诊断 合理治疗 畜禽常用给药途径
一、疫情报告
基层从事畜禽饲养、屠宰、加工、运 输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畜禽发生疫病 或疑似疫病时,必须向当地防疫检疫 机构或乡镇畜牧兽医站报告,以便及 时作出诊断
二、正确诊断
诊断方法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传染病 和每一次诊断工作都需要全面去做,而 是应该根据不同传染病的具体情况,选 取一种或几种方法及时作出诊断
也可将针头取下,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 紧握针尾,对准注射部位迅速刺入肌肉,然 后接上注射器注入药液
静脉注射法
是以注射器〔或输液器〕将药液直接注入静 脉血管内的给药方法
注射部位马、牛、羊多在颈静脉沟上1/3和 中1/3交界处的颈静脉,猪在耳静脉
静脉注射法
静脉输液时,如果用盐水瓶输液,用 一次性输液器,直接刺入药液瓶中, 倒置药瓶,当药液从针头中流出时, 把接头插入已经刺入血管的针头上。 将针头、胶管用胶布条,小止血钳固 定在畜体上
化学疗法
使用有效的化学药物帮助动物 机体消灭或抑制病原体的治疗 方法,称为化学疗法
2. 针对动物体的疗法
在畜禽传染病的治疗过程中,既要考虑 针对病原体,消除其致病作用,又要帮 助动物机体增强一般抗病能力和调整、 恢复生理功能,促使机体战胜疾病,恢 复安康
2. 针对动物体的疗法
加强护理:护理工作是治疗工作的根底。 畜禽传染病的治疗,应在严格隔离的畜禽
经济价值 不要滥用抗生素 适宜的情况下可联合用药
抗生素疗法
联合应用抗菌药的目的主要在于扩大抗菌谱, 增强疗效,减少用量,降低或防止毒副作用, 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联合用药在以下情况下应用: ●用一种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或混合感染 ●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 ●容易出现耐药性的细菌感染 ●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ppt

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以下原则:
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 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 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 可不再进行报告;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 不清楚,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 (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 一次报告,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 更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
2、报告卡:有部分报告卡没有按照要求正确 填写,包括诊断依据、住址、卡片编号、
收卡人等项,存在缺省填写不完整;字迹
潦草难于辨认。
14岁以下的患者没有填写家长姓名一项,学生(托幼儿 童)没有在工作单位处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 及班级名称
建立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早发现病例的聚集性,及时采取 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各类学校和托幼机 构的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
THE END
1)部分医院医生未明确各类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
2)个别医院未落实传染病报 告的有效机制,部分临床医生 不按规范报告传染病疫情。
5、存在不同程度漏报现象
多见于梅毒,淋病等性病的
报卡,部分医院检验室有某病 例检验结果的登记,而网上找 不到该例传染病报告卡,医院 内也没有无纸质资料的记录。
6、慢性传染病的报卡问题
(三)补报 责任单位发现本年度漏报的传染病病
例应及时补报。
(四)查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 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 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资料保存
电子资料: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 病责任报告单位,应按月将报至《疾 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传染病 卡片导出后保存。
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按“急性” 报告。
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 行网络直报。(有个别医院报 告)
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 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 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 可不再进行报告;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 不清楚,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 (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 一次报告,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 更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
2、报告卡:有部分报告卡没有按照要求正确 填写,包括诊断依据、住址、卡片编号、
收卡人等项,存在缺省填写不完整;字迹
潦草难于辨认。
14岁以下的患者没有填写家长姓名一项,学生(托幼儿 童)没有在工作单位处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 及班级名称
建立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早发现病例的聚集性,及时采取 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各类学校和托幼机 构的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
THE END
1)部分医院医生未明确各类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
2)个别医院未落实传染病报 告的有效机制,部分临床医生 不按规范报告传染病疫情。
5、存在不同程度漏报现象
多见于梅毒,淋病等性病的
报卡,部分医院检验室有某病 例检验结果的登记,而网上找 不到该例传染病报告卡,医院 内也没有无纸质资料的记录。
6、慢性传染病的报卡问题
(三)补报 责任单位发现本年度漏报的传染病病
例应及时补报。
(四)查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 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 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资料保存
电子资料: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 病责任报告单位,应按月将报至《疾 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传染病 卡片导出后保存。
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按“急性” 报告。
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 行网络直报。(有个别医院报 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幻灯片

5、麻疹、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 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以 上病例。
6、流脑;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以上病例或出 现2例以上死亡。
7、出血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 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病例 或出现1例以上死亡。
14、报告人:此处是报告人姓名,自动填入。
15、医院填卡日期:必填项。
16、疾病名称:发选项。
备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 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
注意:录入完毕后用户需要按“保存”才能把刚录 入的数据提交到服务器保存起来,如果中途退出 或关机,那么录入的数据将不会被保存。
对于有逻辑性错误的报卡,会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要求用户改正确后才能保存。
8、现住详细地址:计算机自动会加上省、市、县及乡 镇,用户只需修改并加上具体的村、门号。
9、职业:不明允许不填写。 10、发病日期:必填。 11、诊断日期:必填。
12、死亡日期:必填。
13、病例分类:1、临床确诊,2、实验室确诊。 (疑似将来会去掉),在查重删除时保留最高诊 断,对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信息进行订正。
4、身份证号:可以填,也可以不填15位或18位 均可,一旦录入了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 年龄等自动填入,用户不必再录。
5、性别:必填,用鼠标和键盘录入。 6、出生日期;可填也可不填。若不填出生日期,就填
写年龄;填写年龄不必填写出生日期,但两个必选择一 个。
7、年龄:对于只有月令和新生儿注意选择年龄单位, 默认为岁。
根据传染病网络直报有关项目分别进行说明:
1、地区编码:只有在省、地录入数据时,此栏才 允许用户选择(省里录入实验室HIV确诊个案数据)。 对于县或医院直报系统不允许选择(灰色).
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ppt课件

案例分析:成功处置经验分享
案例介绍
分享成功处置传染病的案例,包括疫情背景、现场调查、处置措 施及效果评估等方面。
经验总结
从案例中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今后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 供参考和借鉴。
启示与展望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启示和展望,提出加强 防控能力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2023
PART 06
掌握调查技巧
熟练运用沟通技巧,与被调查 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取真实
、准确的信息。
处置措施制定和执行
制定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根据疫情特点和现场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如 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
及时执行处置措施
迅速组织力量,按照处置方案要求,及时有效地执行各项措施。
加强监督和评估
对处置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
智能化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对传染病报告 进行自动分析、预警和 预测,提高防控效果。
标准化
制定更加完善的传染病 报告管理规范和技术标 准,推动全国范围内报 告管理的标准化、规范 化。
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的建议
加强培训
加强对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人员的培 训,提高其传染病报告意识和能力。
完善制度
由流感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热、 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
状。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咳 嗽、流涕、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 等。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皮 疹、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等。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识别与诊断
01
02
03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表现为 发热、腹痛、腹泻等,大 便呈粘液脓血状。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培训课件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培 训课件
• 传染病概述 •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 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控制 • 传染病预防与管理 •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信息化管理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01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 的一类疾病。其特点包括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和病原体多样性。
传染病传播方式
总结词:传播方式
详细描述: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媒介物和生物媒介等方式传播。 了解传播方式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分类与防治
总结词
分类与防治
详细描述
传染病可根据其病原体类型、传播方式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治疗、消毒和个人防护等。
依据。
病例报告
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对确诊的传染 病病例进行报告,及时掌握病例的 分布和动态变化。
流行病学调查
对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 查,了解病例的接触史、活动轨迹制的原则与措施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
及时发现疑似病例,按照规定报告疫情, 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以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疫情扩散。
疫情报告的时限与内容
总结词
及时、准确、完整
VS
详细描述
疫情报告的时限应尽量缩短,以便及时采 取防控措施。同时,报告内容应准确、完 整,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病例情 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等关键信息。此外 ,应根据疫情进展及时更新报告内容,确 保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疫情报告的保密与责任
总结词
严格保密、明确责任
• 传染病概述 •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 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控制 • 传染病预防与管理 •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信息化管理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01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 的一类疾病。其特点包括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和病原体多样性。
传染病传播方式
总结词:传播方式
详细描述: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媒介物和生物媒介等方式传播。 了解传播方式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分类与防治
总结词
分类与防治
详细描述
传染病可根据其病原体类型、传播方式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治疗、消毒和个人防护等。
依据。
病例报告
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对确诊的传染 病病例进行报告,及时掌握病例的 分布和动态变化。
流行病学调查
对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 查,了解病例的接触史、活动轨迹制的原则与措施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
及时发现疑似病例,按照规定报告疫情, 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以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疫情扩散。
疫情报告的时限与内容
总结词
及时、准确、完整
VS
详细描述
疫情报告的时限应尽量缩短,以便及时采 取防控措施。同时,报告内容应准确、完 整,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病例情 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等关键信息。此外 ,应根据疫情进展及时更新报告内容,确 保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疫情报告的保密与责任
总结词
严格保密、明确责任
传染病的报告与管理PPT课件

传染病报告防控与管 理
编辑版ppt
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修订《实中施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
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一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据2013年6
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
编辑版ppt
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
编辑版ppt
5
五、传染病防治法为什么要进
行传修订染病防治形势发生巨大变
化,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发展需
要新的传染病防治法。2003年
前后发生的 “非典”, 一方
面暴露出我国传染病防治体制、
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
也显现了传染病防治法中某些
编辑版ppt
6
六、鄂州市中心医院传染病领 导小组
编辑版ppt
7
七、鄂州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领 导小组
编辑版ppt
8
八、传染病的首诊负责 制一、首诊医生对接诊的所有病人严格执行诊
断治疗常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病人。
二、首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 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 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详细 诊治,并详细登记病人信息。
首诊负责制。
编辑版ppt
13
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
六、每瞒报或缓报、谎报、漏报一例传 染病,扣责任疫情报告人200元,如上级检查 发现加倍处罚,督促提醒后仍不及时上报者 罚款300元/例,并进行通报批评。对瞒报或 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引起传染病流行暴发 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定,配合市卫生计生委依法追究相关科室和 个人责任。
编辑版ppt
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修订《实中施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
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一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据2013年6
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
编辑版ppt
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
编辑版ppt
5
五、传染病防治法为什么要进
行传修订染病防治形势发生巨大变
化,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发展需
要新的传染病防治法。2003年
前后发生的 “非典”, 一方
面暴露出我国传染病防治体制、
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
也显现了传染病防治法中某些
编辑版ppt
6
六、鄂州市中心医院传染病领 导小组
编辑版ppt
7
七、鄂州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领 导小组
编辑版ppt
8
八、传染病的首诊负责 制一、首诊医生对接诊的所有病人严格执行诊
断治疗常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病人。
二、首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 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 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详细 诊治,并详细登记病人信息。
首诊负责制。
编辑版ppt
13
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
六、每瞒报或缓报、谎报、漏报一例传 染病,扣责任疫情报告人200元,如上级检查 发现加倍处罚,督促提醒后仍不及时上报者 罚款300元/例,并进行通报批评。对瞒报或 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引起传染病流行暴发 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定,配合市卫生计生委依法追究相关科室和 个人责任。
(2024年)传染病管理ppt课件

2024/3/26
26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2024/3/26
27
2024/3/26
13
控制策略及实施效果评估
01
02
03
04
采取隔离措施
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 离治疗,减少病毒传播。
加强消毒工作
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 定期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
实施社区防控
加强社区管理,做好居民健康 监测、排查和宣传工作,降低
社区传播风险。
评估实施效果
定期对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进 行评估,及时调整策略,确保
传染病管理ppt课件
REPORTING
2024/3/26
1
2024/3/26
• 传染病概述 • 传染病管理法律法规 •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管理中的职责 • 社区及家庭在传染病管理中的作用 • 未来挑战与展望
2
目录
PART 01
传染病概述
REPORTING
2024/3/26
对动物的危害
动物传染病可导致畜牧业、宠物行业 等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威胁人类健康 。
2024/3/26
5
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全球化趋势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交流日益 频繁,传染病跨国传播的风险增加。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病原体生存环境改 变,进而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染 病疫情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测, 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点二
远程医疗与在线教育 的普及
通过远程医疗和在线教育等技术手段 ,为传染病患者提供及时的诊疗服务 和健康教育,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规范PPT课件

序进行报告。
• 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 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 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除传染病报告卡规定外的其它信息,根据有关规 定进行收集和报告。
• 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报告、管理的地方性传染病,可按当地规定填写传染病
– Ⅱ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 Ⅲ 发现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病例(3例以上); – Ⅳ 发现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如一个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
(公共场所)一日内集中发生3例或以上同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 Ⅴ 以县(区)为单位,发现某种急性传染病在短期内(一周或一个
潜伏期内)发病数较历史同期发病水平明显增加; – Ⅵ 以县(区)为单位,发现本地罕见的或3年内一直未曾发生过的传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 1卡片编号: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便 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格式为:年份(4位数字)+ 科室代码(2位数字,自行编号)+顺序号(4位), 如“2005-09-0001”。直报时不需录入,由系统自动 生成。
• 2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 “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 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 告”;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 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 编辑填版ppt报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15 病时应分别报卡。
年龄单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
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
编辑年版ppt龄单位选择“日”。
16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 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 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 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除传染病报告卡规定外的其它信息,根据有关规 定进行收集和报告。
• 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报告、管理的地方性传染病,可按当地规定填写传染病
– Ⅱ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 Ⅲ 发现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病例(3例以上); – Ⅳ 发现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如一个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
(公共场所)一日内集中发生3例或以上同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 Ⅴ 以县(区)为单位,发现某种急性传染病在短期内(一周或一个
潜伏期内)发病数较历史同期发病水平明显增加; – Ⅵ 以县(区)为单位,发现本地罕见的或3年内一直未曾发生过的传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 1卡片编号: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便 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格式为:年份(4位数字)+ 科室代码(2位数字,自行编号)+顺序号(4位), 如“2005-09-0001”。直报时不需录入,由系统自动 生成。
• 2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 “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 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 告”;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 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 编辑填版ppt报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15 病时应分别报卡。
年龄单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
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
编辑年版ppt龄单位选择“日”。
16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9
3、资料分析与利用
及时进行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年、 月、周、暴发疫情、专题分析、流行趋势 、异常信息),要对重点传染病进行预测 预报,并及时反馈利用,每月进行传染病 的质量评价,对所有传染病的数据进行备 份(日、周、月与年),疫情资料档案化 管理情况,查看资料。
ppt课件.
10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管理组织:是否建立疫
情管理组织,组织负责人是否是单位的分
管院长,是否有相关职能科室参与以文件
的形式下发,是否定期召开有关疫情工作
会议,以上内容查阅有关文件以及会议记
录。
ppt课件.
15
2、管理制度
建立传染病报告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制度 是否完善,要建立传染病疫情诊断、报告 和登记制度,并建立传染病登记本。疫情 自查制度,奖惩制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 度,对培训进行考核制度,
ppt课件.
19
(2)住院登记
检查内、传染科等住院病房,检查出入院 登记的传染病项目要与传染病登记本的基 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 、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 诊断、转归情况、死亡原因、死亡日期、 报告人、报告时间、订正时间等)填写基 本要符合,各项要填写完整。
ppt课件.
ppt课件.
7
四、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
1、是否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组织(科、所 )
传染病疫情工作人员的配备情况,必须设 专科(市级)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市级 疾控机构5人以上,县级疾控机构3人以上 )。
ppt课件.
8
2、是否建立传染病疫情各项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传染病疫情各项管理制度(疫情 报告、暴发登记、对医疗机构监测与指导 、数据备份、培训、预警、审核、查重、 分析、反馈、预测预报、权限分配、质量 评价、奖惩等)。
ppt课件.
13
8、培训情况
是否对医疗机构与下级疾病控制疫情报告 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每半年培训一次 专业知识与操作水平,查阅培训记录,包 括培训方案、教材、培训人员签到表、试 卷,并现场随机抽查相关人员进行理论考 试。
ppt课件.
14
五、对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
的监测
1、建立组织
ppt课件.
2
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进一步 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 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管理条例》、《传染病疫情报告 与监测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黑 龙江省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方案。
ppt课件.
3
ppt课件.
5
监测病种: 39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与其他传 染病,其他暴发、流行或者不明原因传染 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 重点监测疾病。
监测资料:调查本年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与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登记 与相关材料。
ppt课件.
6
三、监测方法
采用听汇报, 对各级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现场核查传染病报告、监测与管 理资料,网络直报系统现场操作等方法, 对下级上报的工作报告进行评估,并向被 监测单位及其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反馈监测 意见。
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息,是否对异常 信息卡及时进行应答,对确定的疑似信息 在完成个案流调后24小时内填写现场调查 表并上报流调报告,查看预警信息系统。
ppt课件.
12
7、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监测
要有对医疗机构的监测与漏报调查技术方 案,要求每月对所辖区医疗机构网络报告 的传染病进行监测核实,核实报告的传染 病是否及时、准确,同时监测传染病是否 存在漏报、瞒报、谎报与误报等问题,以 及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开展主动搜索,查看 材料。
一、监测目的
(一)提高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 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质量。
(二)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 病疫情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质量控制 。
(三)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 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ppt课件.
4
二、监测范围
监测对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各级 各类医疗机构(农林、场矿、劳改),各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所辖 区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进行监测。
4、对用户与权限的管理
是否有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网络信息用户 与权限的管理,如直报用户的管理,各个 部门权限的分配。
5、传染病暴发与异常疫情的记录
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及时率,查重及时率 ,审核及时率等,考核时查看传染病网络 直报系统和传染病暴发与异常信息记录。
ppt课件.
11
6、预警信息处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 方案
ppt课件.
1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与管理是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工 作人员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工作中,依 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规定对发现的 法定传染病疫情与传染病暴发流行,原因 不明的传染病,及其他传染病疫情监测信 息进行报告、收集、审核、分析利用和反 馈并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
ppt课件.
16
建立门诊日志(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单位、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出诊/复诊 、诊断疾病名称与家庭详细地址)、住院 登记及检验科登记制度,首诊医生负责制 度,保健科与防保组的管理等,各项制度 是否在单位广泛进行宣传落实,以上内容 查阅相关文件,自查记录等。
ppt课件.
17
3、医疗人员对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20
(3) 检验结果登记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 验科要做好各项检验结果的登记,登记项 目(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检验 方法、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医生) 。
ppt课件.
21
Hale Waihona Puke (4)急诊室登记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室在接诊急诊病人时要 认真做好急诊日志登记与记录,包括对于 不明原因疾病以及怀疑有传染病症状的病 人,严格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及时进行 急诊日志登记,然后再转入相关科室。
分别询问内科、急诊科、传染科、肠道门 诊、肝炎等科医生对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及 网络直报的了解与技术操作情况。
ppt课件.
18
4、传染病登记
(1)门诊登记
分别检查内科、急诊科、传染科、呼吸科 、肠道科、肝炎科、儿科、性病等科门诊 。检查门诊日志与传染病登记本的基本项 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病 名、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诊/复诊、诊 断日期、报告人、报告时间、儿科添家长 姓名)填写要符合,填写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