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深水港口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五

合集下载

5.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

5.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二、推荐单位意见该项目开发了“半遮帘式”、“全遮帘式”、“分离卸荷式”和“带肋板的分离卸荷式”4种板桩码头新结构,将我国板桩码头的建设水平从3.5万吨级提升至20万吨级,建成了世界上最大吨级的板桩码头;建立了板桩码头新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模型,提出了板桩结构新的极限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公式,开发了遮帘效应和卸荷效应的分析方法;开发了板桩码头5大新技术,包括:板桩码头数值分析软件与平台、板桩码头离心模拟技术、板桩码头监测技术、板桩码头抗震技术、板桩码头施工成套技术,解决了板桩码头新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难题。

目前利用新结构已在唐山港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建成57个5~20万吨级板桩码头深水泊位,码头岸线达14.7公里,年通过能力2.58亿吨。

除唐山港外,新结构已推广应用到江苏盐城滨海港等地区的港口建设。

研究成果在引领港口大型化、深水化发展的同时,促进港口产业全面升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级2项,出版专著4本,核心技术编入3部标准规范,获得专利27项,培养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河北省“333”人才,水利部“5151人才”、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天津市规划设计大师、天津市“131”人才各1名及一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码头泊位是港口建设的核心,相比同级别的重力式和高桩承台式码头结构,板桩码头具有岸线资源省、工程投资低、施工工期短等优点,是粉砂质海岸地区优先选用的码头结构型式。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60多年来,我国建设的板桩码头近300多个泊位,其中200多个泊位是中小型码头,占85%以上。

上世纪末在唐山港京唐港区建成3.5万吨级的地连墙式板桩码头,成为2000年之前全国最大吨位的板桩码头,多年来板桩结构基本上是用于中小型码头的建设。

离岸深水港码头泊稳条件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离岸深水港码头泊稳条件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离岸深水港口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一离岸深水港码头泊稳条件关键技术研究汇报简本1. 引言伴随近岸深水岸线旳逐渐减少,以及船舶大型化旳发展,码头建设日益向着条件愈加恶劣旳深水地区发展,大型船舶旳系泊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各方关注旳焦点之一。

本课题对码头泊稳条件开展了较为系统旳研究,为此后建设大型离岸深水码头船舶系泊旳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1.1为我国此后大规模旳港口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旳持续高速发展,港口运送能力已不适应日益繁忙旳国内外运送需要。

沿海港口运送总能力缺口达5亿吨,与2023年需要相比,缺口约20亿吨以上。

然而,我国港口布局不尽合理,缺乏大型深水码头,港口建设需在原有基础上向深水发展,这就需要处理离岸大型高品质深水港口建设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

本课题紧密结合依托工程,对离岸深水港码头泊稳条件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并将成果推广应用到一般旳离岸深水码头建设中,将为我国旳港口建设提供有力旳技术保障。

1.2提高系泊船舶安全性伴随近岸深水岸线旳逐渐减少,以及船舶大型化旳发展,码头建设日益向着条件愈加恶劣旳深水地区发展,大型船舶旳系泊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关注旳焦点之一。

影响系泊船舶运动旳原因较为复杂,已建成旳若干开敞式码头曾有断缆发生,对码头旳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旳威胁。

本课题对系泊船舶旳运动响应开展系统研究,为此后建设大型离岸深水码头提高船舶系泊旳安全性提供保障。

1.3提高资源运用率、建设节省型港口码头前系泊船舶旳泊稳条件直接决定了码头旳年作业天数及其使用效率,因而影响码头旳经济效益。

本课题针对改善码头泊稳条件,提高码头旳年作业天数,提高单个泊位旳年通过能力开展研究,从而提高岸线资源旳运用效率,为我国建设节省型社会做出奉献。

1.4提高我国建港技术水平、增进我国建港技术进步和创新本课题研究成果可在有关规范中应用,这对于提高我国港口工程建设旳技术水平,节省工程建设投资具有十分重要旳意义,将有力地增进我国建港建设技术进步和创新。

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MANAGEMENTPRACTICE管理实践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报送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 创 人:李一勇 李增军 创 造 人:安秀山 刘德进 张全林 叶国良[摘要]随着国家政策调整,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跨海通道建设已成为近年来国家投资的主要基建项目,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均为海上岛、桥、隧结合的超大型工程,建设难度前所未有,以往的施工经验和装备无法满足要求,必须研发全新的工艺及装备。

公司作为国内水工领域施工及科研实力最强的国有企业,通过开展科技攻关,自主研发了十余项针对港珠澳大桥施工的科技成果,填补了我国乃至国际上在跨海通道建设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不但保证了这一世界性工程的顺利实施,也为我国今后建设类似跨海通道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依据。

[关键词]跨海通道建设;港珠澳大桥;蒙内铁路一、 公司简介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创建于1945年11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支筑港队伍,素有“筑港摇篮”之美誉。

“十二五”至今,公司经历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水工建筑市场萎缩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巨大压力,公司坚持贯彻“科技兴企”战略方针,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在巩固传统领域技术优势的同时,大力开拓了新领域并增加了技术储备,创造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公司承建的港珠澳大桥、长江航道整治、鹤大高速、兰渝铁路、京沪高铁、北京新机场以及肯尼亚蒙内铁路等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最可靠的技术保障,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科研工作(一)研究依托公司拥有1个研究院(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6个企业技术中心(内含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重点实验室(包括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岩土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中国交建海岸工程水动力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多个研发平台,这些研发平台成为公司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精选五篇)

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精选五篇)

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精选五篇)第一篇: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报告简本依托工程概况防城港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北岸(图1.1),是我国大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沿海航运可直达海南、广州、港澳等我国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国主要港口,具备形成国际大港的条件。

防城港经济腹地广阔,覆盖了广西、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区以及四川、湖南、湖北的部分地区。

腹地人口近3亿,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西南地区迎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对外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

作为联结我国大西南地区与世界各地的主要出海口,防城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具备发展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大港的条件。

图1.1 防城港地理位置2001年底,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全线贯通,使防城港与西南地区的各种交流更加密切,港口吞吐量逐年上升,1995~2004年以年平均14.8%的速度增长,近年有加速增长趋势,2004年吞吐量达到1608万吨,2006年吞吐量已达2300进港;2008年后续建20万吨级深水进港航道。

此外,西湾沿牛头航道陆续建设13号~17号3万吨级至8.5万吨级泊位和18号~22号5万吨级至10万吨级码头泊位,并开工建设10万吨东湾航道和10万吨级西贤、牛头航道。

防城港正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快深水码头和航道建设,全面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将防城港整合成为西部出口最便捷、运营最优良的出海口和中转港,更好的为我国西南部腹地经济发展服务。

深水码头拦门沙航道图1.3 防城港总体规划然而防城港在建设深水码头和航道时遇到来自多方面的难题,包括湾口20碎后发生显著变形,再越过深水航道进入码头前水域。

这一过程需通过波浪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相结合来研究。

防城港西湾和东湾均有广大的浅滩,要建深水泊位,必然要围滩造地,满足仓储堆场等需要。

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关键技术研究

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关键技术研究

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八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简本1 抛石基床整平工艺技术调研及分析从文献资料看,日本、前苏联和英美各国从20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从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国内外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改进抛石工艺和机械以提高抛石质量;研究新的水深测量和质量检测方法;研制水下抛石整平设备提高作业效率。

目前,需要结合未来码头工程发展趋势开展研究。

归纳起来,国内外整平机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框架式整平机、座底式整平船、平台船式整平机、重锤夯实或振动压实式整平机、步履式整平机和水下推土机六大类,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要实现深水条件下基床整平机械化,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

2 抛石基床整平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界定和研究所采取的技术路线2.1离岸深水港基床整平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外海离岸码头深水化给水下抛石基床整平作业带来的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1)高程测量难度加大,传统测量方法不适用;(2)潜水整平有效作业时间缩短,劳动强度增大;(3)受风浪因素影响加大,作业天数减少,安全生产受到威胁;(4)整平料抛石困难,传统施工方法不能满足要求。

总之,外海离岸深水港施工中,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面临着严重挑战,开展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关键技术研究十分必要。

2.2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深水抛石基床整平面临的问题,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确定离岸深水港基床整平的关键技术问题如下:(1)抛石新工艺的研究重点是二片石找平层和碎石找平层抛石位置和抛石数量控制新工艺的研究。

中块石抛石重点是对现有的抛石工艺进行总结完善和提高形成先进可靠的工法。

(2)精确测量水下标高新方法的研究外海工程由于距离陆地太远,无法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

较常用的现代测量方法有水下无线电定位、回声测深、压力传感器测深、GPS 高程测量等,须将它们加以组合,开发出新的测量方法。

(3)适应深水条件的机械化整平方法的研究现有的整平机都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缺点,必须针对未来码头工程水深要求,结合外海施工环境条件,吸取各种类型整平机的成功之处,开发研制新一代深水整平机。

离岸深水港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离岸深水港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离岸深水港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基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其对离岸深水港建设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推进我国筑港技术的不断创新,要求当前科研部门应深化对离岸深水港建设项目的深入研究,继而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建筑物寿命、码头泊稳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关键性技术,由此来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本文从当前离岸深水港建设状况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其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旨在其能推动当前建设领域的逐步发展。

标签:离岸深水港;关键技术;港口工程前言:基于船舶大型化运输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海港工程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因而在此基础上,要求当前海港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将天然岛礁等作为支撑条件,合理规划离岸深水港项目的关键技术,工程装备、交通运输等,由此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并就此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开发需求。

以下就是对离岸深水港建设中关键技术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实践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当前离岸深水港建设状况分析2006年为了推进海域建港、人工岛建港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务院相关部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并在纲要内容制定过程中明晰了離岸深水港关键技术为重点发展项目。

同时,安排28家科研、设计等单位参与到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中,即针对离岸深水港地基特性、工程结构、水动力等指标对离岸建港项目展开深入的理解。

例如,天津港口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迎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即在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运用“浅水深用”的建设原则,将水深为2-3m的自然环境作为项目支撑条件,由此实现了离岸深水港的建设目标,并最终就此满足了25万吨级船舶出港需求,且为自身区域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再如,黄哗港在离岸深水港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基于寒潮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其凸显出港口交通堵塞的问题。

且经研究结果发现,导致此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对淤泥、粉砂等的认知不足。

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的关键技术

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的关键技术

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的关键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沿海港口的吞吐量急剧增长,沿海运输船舶也随之呈现出大型化趋势。

但是,当前我国还是缺少适合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天然岸线,在这一背景之下,深水水域就成为了海航工程建设的重要方向。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离岸深水港;抛石机床;整平;技术引言深水水域海港工程建设一般处在外海且没有掩护的水域,施工条件较恶劣,而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是沿海港口建设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基床的稳定与安全性能,对于深水港口作用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1]。

传统潜水员人工对基床进行整平的方法很容易受到水深及水流等影响,无法满足当前海港建设及发展的需求。

因此,研究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的关键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程简介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工程位于粤海铁路北港码头东侧,四塘湾内,南面琼州海峡。

共建设16 个5000GT客货滚装专用泊位、1 个5000GT 危险品专用泊位(结构按10000GT预留)和防波堤工程,以及配备相应的客运中转站场、危险品车辆候渡区和相关设施。

本工程抛石基床整平宽度为1个箱位或2个箱位宽度沉箱基床,接岸基床长892m,防波堤直立段基床长135m,突堤码头基床长135m共8座。

整平范围为压肩沉箱底边及沉箱外边线+500mm,整平标高为-5.85m,基床整平采用常规的导轨刮道法施工。

考虑到上部结构加载会产生沉降而达不到设计标高,考虑基床增加10cm作为地基预留沉降量,横坡为1%。

2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的关键技术分析2.1基床抛石的质量控制技术该工程的基床抛石规格需控制在10kg-100kg范围内,在其中不得含有粘土、水锈、裂纹及风化等有害物质,控制好抛石级配,保证其具备良好级配,并且其强度在水中饱和状态之下的抗压强度需要≧50MPa。

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海 洋动 力环境 s深 水港规划布 置
洋 山深 水 港 一 期 工 程
《 岛群 中建 港水 动力关键技术 问题研 究》项 目验 收与鉴定会
建 设 中 的洋 山深 水 港
浪流共 同作用下系 泊条件 物理模型试 验
洋 山 深 水 港
船舶操 纵模拟器试验 图
离鼹深永黼 遗葵镧艘 弱宽
挤 密 砂 桩 船
挤密砂桩加防波堤 ( 天津港 北大防波堤 )
半 圆型、空心方块混合 防波堤 ( 天津港南疆
东外堤一期工程 )
离辫漂瘩漕瘟谶冀铀藏术薅襄
四 、深 水 大 浪 条 件 下 外 海 施 I 技 术 与装 备
“ 平 2 ”深 水 整 平 船 青 号
鉴定验收委 员会专家现场考察整平船
深 水 整 平 船 下 料 整 平 系 统
二 、海I建筑物耐久性 与寿命预测’
海工混凝土耐久性参数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物
三 、波浪作用下软土地基强度弱化规律 s新型港 I结构设计方法
多个重力式复合结构单元整体 受力试验
任意方 向波流共 同作用下桩基 码头受力试验现场
高桩码头结构整体试验模 型
重力式复合结构上部面板受力试 验

我国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进展、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我国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进展、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o o t uc i n o na’ o s a e wa e o t fc ns r to fChi sc a t l de p- t r p r s
Z HANG Z i mi g YANG u - i g h— n , G o pn
(C CWae rnp r t nC nutns o Ld, e ig10 0 , hn) C C tr a sot i osl tC . t.B in 0 0 7 C ia T ao a , j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 院有 限公 司 ,北京 10 0 0 0 7) 摘 要 :总结进入新世 纪 以来我 国粉 沙质 海岸 、河 口、岛群 泥沙运动规律研 究的新 突破 ,沿海深水港 口、航 道和 巨型 河 口航 道整 治技 术的新进展 ,新材料 的开发 以及信 息化 、智 能化技 术的应 用等 ;深入 分析港 口建设技 术的发展趋 势 ,并论 述建设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港 口和复 杂 自然条件 下沿海深水港 口、航道建设 面临的重 大技 术问题 。
得 了突 破 性进 展 ,达 到 了 国际 先 进 水 平 。开 发 了
土 结 构 耐 久 性 失效 、性 能 退 化 和 损 伤 破 坏 规 律 ,
初 步建 立 了我 国典 型海工 混凝 土结 构 寿命预 测
模型 。 论 证 了F P 混 凝 土 在 港 口工 程 中应 用 的可 R 筋 行 性 ,提 出 了F P 混凝 土结 构 初 步 设 计 理 论 与 R 筋
物使用 年 限达 N5 以上 。 oa 通 过 一 系 列 室 内试 验 ,初 步 提 出 了 自密实 、
2 我 国深 水港 口建 设技 术取 得 的 巨大进 展 我 国 深 水 港 口 、航 道 整 治 等 一 大 批 建 设 和

离岸深水港口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二

离岸深水港口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二

离岸深水港口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二沿海港口深水航道选线及设计主要参数研究报告简本1 项目概况1.1 项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我国现行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已实施十余年,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尤其是船舶大型化的趋势。

为了满足沿海港口深水航道的建设需求,提高深水航道建设水平,保证大型船舶的航行安全,有必要对沿海港口深水航道选线及设计主要参数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鉴于开挖以及维护航道的巨大投资,航道内船舶交通量增大、新型船舶出现而引起船种和船型的构成更加复杂,各港口投资者及政府主管部门都迫切期待能够准确把握港口航道通过能力情况,以确定拓宽航道或者由单向航道变为双向航道乃至多线航道的最佳时机,进而带来整个港口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适应我国水运事业蓬勃发展、交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开展沿海深水航道选线与主要设计参数的研究,以促进交通运输向节能、环保和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

研究深水航道选线的原则与分析方法、航道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等问题,提出深水航道选线原则与合理断面尺度确定方法、提出以服务水平为衡量标准的航道通过能力分析计算方法以及单线与双线航道确定标准,对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提高航道工程的投资效益,从而保证沿海大型专业化码头装卸效率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交通部科教司组织和领导,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协助,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具体承担编写了“十一五”交通重大攻关专项研究立项报告,经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审查、咨询,报告最后确定了11个课题作为我国“十一五”交通重大攻关专项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沿海港口深水航道选线及设计主要参数研究”即是其中之一。

1.2 项目的总体目标本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提出能够适应船舶大型化、高速化、货种多样化、自然条件更加复杂的沿海港口深水航道选线原则、航道尺度参数确定方法及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应为《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相关条文的修订提供技术支撑,部分成果应能在规范中直接应用。

智慧港口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智慧港口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智慧港口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其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提高港口的竞争力,智慧港口建设已成为当今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港口建设涉及众多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港口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自动化装卸技术自动化装卸技术是智慧港口建设的核心之一。

传统的港口装卸作业主要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而自动化装卸设备如自动化岸桥、场桥和轨道吊等,能够实现货物的精准抓取、搬运和堆放,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和准确性。

以自动化岸桥为例,通过激光扫描、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能够实时感知船舶的位置和货物的分布情况,从而精确控制吊具的动作。

同时,自动化场桥和轨道吊能够根据预设的指令和实时的堆场信息,自主完成货物的搬运和堆存。

这些自动化设备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和人为错误,提高了港口的安全性。

二、智能调度与优化技术智能调度与优化技术是实现港口资源高效配置的关键。

港口的作业涉及船舶靠泊、装卸设备调度、堆场管理、集疏运等多个环节,如何合理安排这些环节的作业顺序和资源分配,是提高港口运营效率的重要问题。

通过运用数学模型、优化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够对港口的作业流程进行建模和优化。

例如,利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对船舶靠泊计划进行优化,减少船舶等待时间;通过建立堆场堆存模型,优化货物的堆存位置,提高堆场空间利用率;运用智能调度系统,根据实时的作业情况和资源状态,动态调整装卸设备的分配和作业任务,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港口设备和货物实时监控与管理的基础。

在港口中部署大量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能够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货物的存储环境和运输位置等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

我国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进展和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

我国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进展和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

我国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进展和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张志明【摘要】介绍我国沿海港口现状和建设技术进展;结合我国宏观政策的变化和国外现代化港口情况,分析沿海港口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围绕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目标,重点阐述深水港口建设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09(000)001【总页数】8页(P195-202)【关键词】深水港口;技术进展;技术问题【作者】张志明【作者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目前,我国港口运输能力尚不能适应日益繁忙的国内外运输需要,2005年沿海港口运输总能力缺口5亿t,迫切需要加快大型深水港口建设。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已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1—2020年要建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3个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口群和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深水港口。

但是由于我国持续30年的建港高潮,优良的近岸深水岸线资源已开发使用殆尽,自然环境与建设条件相对恶劣的岸线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必然,给港口建设带来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

1.1 我国沿海港口现状我国沿海拥有18 400 km海岸线和14 000 km的岛屿岸线。

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建设,沿海港口2005年共有生产性码头泊位4 933个,货物通过能力28.91亿t,初步形成了大中小港口布局基本合理、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港口体系。

沿海港口,特别是主要港口专业化码头装备水平起点高,已经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正在建设的大连大窑湾港区、青岛前湾港区、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广州南沙港区以及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均是世界上少见的大型港口和航道工程。

1.2 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技术进展[1-2]近几年我国海港码头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建成了一大批现代化大型集装箱码头、大型专业化原油码头和矿石码头、成品油及液体化工码头,并且出现了商品汽车、LNG及火车轮渡等新型专业化码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离岸深水港波浪-防波堤

离岸深水港波浪-防波堤

离岸深水港口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六离岸深水港波浪-防波堤-地基相互作用问题研究报告简本“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是交通部“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交通重大攻关专项。

本项目“离岸深水港波浪—防波堤—地基相互作用问题研究”是该重大攻关专项的课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很多港口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同时船舶大型化趋势促使港口工程建设向深水水域发展,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自然条件优越的港址大部已被开发,水深、浪高、流急、冲淤强度大和地基软弱等,是目前我国港口工程建设经常遇到的水文地质条件。

譬如,已有建造在天然水深超过30m、设计波高达12 m的深水防波堤;集装箱码头的设计流速已达2.5m/s;建造在粉砂质海岸上的外航道,一次骤淤强度可达2.0 m以上;再比如2002年12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16个半圆形沉箱,在寒潮大浪作用下发生1m以上的突然沉降,事后检查表明该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均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随后开展的土壤动三轴试验表明,在波浪循环荷载的作用下土样在不固结不排水(UU)条件下的振后抗剪强度平均值仅为静三轴UU试验平均抗剪强度的36%,即结构下卧持力软粘土发生了动力软化现象,使得地基的承载能力不再满足半圆型沉箱混合堤断面稳定的要求。

但在什么条件下基床式基础防波堤的下卧软粘土会发生动力软化?这种波浪作用下的软粘土动力软化现象的机理是什么,判别标准是什么等问题均是本课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箱筒型基础防波堤是一种全新型式的防波堤(见图1),它是由天津港(集团)和天津大学共同研究开发的。

它的特点是可以更好地适应软基、大浪的条件,且在较深的水域相对经济,它还具有可浮运、海上施工简单(负压下沉)等优点。

由于箱筒结构与下卧软土有着较多的接触面又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因此没有一种现有的规范或手册可以指导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的断面稳定设计工作。

关于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的在波浪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箱筒型基础防波堤断面稳定的设计计算方法等均是本课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_培训讲义-航道、锚地

3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_培训讲义-航道、锚地


航道工程是指以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道标准、改善通航条件和保障航道畅
通为目的的疏浚、整治、渠化、运河、航标、清障等工程的总称。
-5-
航道的分类
航道划分种类众多,主要有:
港内航道
公用航道 所 在 港 区 位 置 港外航道 主航道 支航道
成 因
天然航道 人工航道
使 用 性 质
专用航道
所 沿海航道 在 水 潮汐河口航道 域 位 内河航道 置
8. 操纵水平
驾驶者的操纵水平直接影响到船舶航行的状态,在航道设计中对驾驶员的操纵 水平也应适当考虑。
9. 航道底质
航道底质主要影响航道建设的成本和航道边坡的坡度。出于航行安全的考虑, 对于航道的底质和边坡较硬的情况,航道水深和宽度要有所增加。
- 18 -
影响航道设计的主要因素
10. 航道回淤
航道回淤量是计算航道维护成本的重要依据,航道的备淤深度也应由回淤量确 定。在航道设计中,对航道的回淤量进行预测是十分必要的。在航道选线论证阶段 ,航道回淤维护成本应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3-
一、航道概述
宣贯培训
-4-
航道的定义
航道是指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运河内可供各类船舶在适当水位期安
全通航的水域。
航道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①足够的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②足够的水上净空,包括净空高度和净宽 高度;③适宜的航行条件,包括风、浪、流和能见度等自然条件;④必要的 助航设施。
Waterway
Channel
指可航行水体中的较深部分,通常在相关的海图上标记并 标明宽度和水深。是航行通道中可航行水体的一部分。全 部或部分通过开挖(例如疏浚)形成。
Canal

离岸与海洋工程建设技术研究

离岸与海洋工程建设技术研究

离岸与海洋工程建设技术研究第一章离岸工程简介离岸工程是一种在海洋中建造、安装以及维护各种设施和设备的建筑工程。

离岸工程主要包括海上风力发电、离岸石油钻探平台、海上船舶码头等项目。

这些项目都需要在海洋环境中进行设计和建造,并承受复杂的海洋环境力量的考验。

离岸工程的建设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包括风洞试验、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等。

第二章海上风力发电海上风力发电是离岸工程的重要应用。

其背景是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化石能源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限制,而清洁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海上风力发电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利用海洋风力资源,同时不影响陆地开发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海上风力发电的建设需要深入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气象、水文、地形等,以提高建设效率和节约成本。

目前,欧洲是海上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但亚洲的海上风力发电也在快速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第三章离岸石油钻探平台离岸石油钻探平台也是离岸工程的重要应用之一。

随着陆地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开始寻求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

离岸石油钻探平台的设备和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考虑很多特殊的因素,比如海洋环境的动荡、气象的变化等。

为了在海上钻探,工程师们需要制定复杂的方案,包括平台的建设、操作设备的选择等。

此外,保持平台的安全运营也需要各种方法和技术的支持,以避免灾难性的事故。

第四章海上船舶码头海上船舶码头也是离岸工程中的重点应用之一。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海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安全地将船只从陆地转移到海洋中,并实现货物的装卸,海上船舶码头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船舶码头需要综合运用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稳定安全的码头体系,实现高效的作业效率。

第五章海洋工程建设技术研究海洋工程建设技术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研究领域。

为了提高离岸工程的建设效率和成功率,需要深入研究多种技术。

其中,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材料技术、仿真技术等是离岸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机器人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如替代人工,完成一些危险的操作。

离岸深水港岩基浅埋轻型结构码头建造技术

离岸深水港岩基浅埋轻型结构码头建造技术

离岸深水港岩基浅埋轻型结构码头建造技术杨国平;周丰;孙昭晨【摘要】从码头新型结构、码头连接构造技术、荷载计算、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新型消能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国家863课题“离岸深水港岩基浅埋轻型结构码头建造技术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并对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6页(P106-111)【关键词】离岸深水;岩基浅埋;轻型结构【作者】杨国平;周丰;孙昭晨【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07;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07;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6.1+2我国港口建设急需开发离岸深水港大型码头建造技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将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开发列为优先主题。

福建、山东、辽宁沿海及宁波-舟山地区基本属于岩基浅埋型的海岸,有10个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它们是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节点,也是国内、国际交往的重要枢纽,对岩基浅埋型海岸的新型轻型结构码头的需求十分迫切。

在此背景下,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和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承担了国家863课题“离岸深水港岩基浅埋轻型结构码头建造技术研究”,该课题研究成果解决了传统码头结构难以向外海、深水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1.1 基于“钢管桁架+刚性嵌岩”的轻型结构码头结构形式[1]轻型结构码头包括码头上部平台结构、透空式钢管桁架主体结构、下部嵌岩结构及相关附属结构,见图1。

码头上部平台结构为码头的操作平台,上部结构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两种结构的混合形式,主要结构均陆上预制,水上安装、拼接。

透空式钢管桁架主体结构是轻型结构码头的主要受力体系,直接承受波浪、水流以及船舶荷载的作用,同时支撑上部码头平台,由钢管焊接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岸深水港口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五离岸深水港码头重力式复合结构和嵌岩桩结构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简本1.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研究依托新港新建30万吨级(兼靠45万吨)进口原油码头工程、中石油LNG项目码头工程和港北仑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工程,研究容涵盖了离岸深水港码头建设的多个关键技术问题,十分具有代表性。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如下:1.1本课题是满足船舶大型化、解决岸线资源紧的需要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引发港口建设新的高潮。

港口运输能力已不适应日益繁忙的国外运输需要。

目前,沿海港口运输总能力缺口达5亿吨,与2015年需求相比,缺口约20亿吨以上,为此,迫切需要加快离岸大型深水港口建设。

然而目前我国港口布局不尽合理,港口虽多却缺少大型深水码头,易开发的近岸岸线资源已基本开发使用殆尽。

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岸线资源。

1.2码头离岸化、深水化迫切需要新型结构型式港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出和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其大窑湾港区是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远期规划建设约40个大型深水泊位。

同时沿海港、港、港、日照港、港、洋山港区、-港、港、广西北部湾港等亦正在加大大型散货码头的投资力度。

这些港口的建设迫切需要新的结构型式,重力式复合结构和嵌岩桩结构是可供选择的很好的结构型式。

1.3是提高我国建港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建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需要积极开展离岸深水港码头重力式复合结构和嵌岩桩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将成果直接应用于国家重大港口工程建设,达到规避工程建设风险、优化方案、节约投资、加快建设速度的目标。

这对于加快全国沿海港口工程建设,提高我国整个港口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节省工程建设投资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国外研究概况2.1国、外已有大型开敞式码头结构型式2.1.1国开敞式码头结构型式国大型开敞式码头按结构型式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桩基结构型式①一般斜桩结构国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结构之一。

②全直桩结构2)重力式结构2.1.2国外开敞式码头结构型式1)国外大型开敞式桩基码头结构型式①全直桩码头结构分为柔性结构和半柔性结构。

柔性结构保持各桩均匀承受水平力而顶部不承受弯矩;半柔性结构桩群上部采用刚性连接,桩顶部承受弯矩。

②导管架结构该结构具有整体性好、承载力大、抗风浪性能好、便于施工的特点。

在日本、欧洲应用较多。

③一般斜桩结构适应于海底覆盖层适中,用打桩船即可沉桩的地质条件,常见于25万吨级以下码头。

2)复合结构①桩基-重力式复合结构该种结构型式在国外大型开敞式码头中得到较广泛地应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结构。

②重力式-桁架复合结构国外还较少采用。

3)重力式结构国外25万吨级以上码头较少采用重力式结构。

2.2国、外大型开敞式码头施工方法2.2.1国已有施工方法1)桩基施工国开敞式大型桩基码头施工主要采用打桩船施工。

我国现有打桩船有效起吊能力120吨左右,最大冲击能量为533千牛·米左右,打桩船所能施打的合适钢管桩Ф2000mm以下。

国大型钻机或者冲击钻成孔,孔径可达3000 mm。

2)大型构件施工近年国已有起吊能力达7500吨的起重船,但数量十分有限。

大型预制构件重量一般控制在500吨以,海上桩基桥墩已出现整体吊装施工工艺。

2.2.2国外施工方法1)桩基施工①打击法沉桩打击法沉桩适合海底有合适覆盖层厚度地质条件的港址。

目前,该沉桩方式应用最普遍。

②挖孔或冲孔栽入桩③钻孔嵌岩法嵌岩桩结构受力合理,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

国外已有钻孔直径达7m的旋转式钻机;冲击钻机已能冲击成直径3-5m、深40m的孔。

④钻打结合法2)大型构件施工自航式旋转臂架起重船使用灵活方便,但结构复杂,费用高;非自航式固定臂架起重船使用较不方便,但结构简单,费用低。

世界上起重船最大起重能力已达万吨以上。

2.3国开敞式码头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2.3.1设计存在的问题1)结构型式方面①码头结构型式国开敞式大型深水码头绝大多数为重力式结构和斜桩结构,少数为全直桩结构,结构型式比较单一。

②上部结构国大型码头上部结构一般采用梁板结构,该结构仅梁板采用预制安装,桩帽和节点采用水上现浇施工,现浇量仍较大。

目前用打桩船沉桩,在开敞海域施工沉桩偏位很难控制,给上部结构采用陆上整体或分块预制、水上吊装的施工方式带来了较大困难。

③嵌岩结构国嵌岩结构在中小型码头中应用较多,在开敞海域大型码头中应用经验不足。

2)材质目前,高端高强度钢仍需进口,价格昂贵。

而我国广泛应用的低合金钢强度明显偏低。

3)计算理论、方法、手段国复合结构计算模式、方法方面还是空白。

4)码头面高程的确定现行开敞式码头面高程的确定方法仅适用于正向浪作用下透空的桩基梁板结构,不适用于斜向浪、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桩基结构、重力式结构和复合结构。

2.3.2施工存在的问题1)桩基施工国用打桩船沉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起吊能力偏小、锤击能量不足及沉桩桩径受到较大限制;钻孔沉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备可靠性较差、施工效率较低。

2)上部结构施工大型起重船数量相对不足,整体预制安装技术及分块拼接技术与国外都有较大差距,缺乏适应于外海开敞海域施工的海上大型升降平台。

3.主要研究容及关键技术3.1 主要研究容3.1.1专题一:重力式复合结构结构型式及计算方法研究1)大型深水码头新型重力式复合结构型式研究。

2)重力式复合结构静力、动力计算分析。

3)波浪对重力式复合结构作用力研究。

4)重力式复合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3.1.2专题二:嵌岩全直桩码头结构型式及计算方法研究1)波浪、水流共同对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的作用。

2)波浪荷载作用下码头上部结构动力响应计算分析。

3)嵌岩桩的承载性状及计算方法研究。

4)水平力作用下全直桩码头结构静力简化计算。

5)全直桩码头结构温度力计算分析。

6)全直桩码头结构动力计算对比分析。

7)嵌岩桩构造与施工方法。

8)拱式纵梁码头新型码头上部结构型式的研究。

3.1.3专题三:重力式复合结构码头面高程确定方法研究理论分析主要包括:1)重力式复合结构波峰面高度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2)面板底部所受波浪上托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3)水下沉箱受力影响因素研究。

模型试验主要包括:1)不同条件下,波峰面高度的测定。

2)不同条件下,下部结构(沉箱)所受波浪力计算方法。

3)不同条件下,码头面板所受波浪上托力计算方法。

3.2 关键技术3.2.1专题一:重力式复合结构结构型式及计算方法研究1)提出了重力式复合结构码头新型结构方案。

2)提出了重力式复合结构上部钢管桩与下部沉箱结构的刚性连接细部结构。

3)提出了重力式复合结构上部桩基与下部沉箱结构的合理分界位置。

4)提出了重力式复合结构的计算方法。

5)提出了重力式复合结构陆上预制、水上浮运、水上定位安装的施工工艺。

3.2.2专题二:嵌岩全直桩码头结构型式及计算方法研究1)根据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分别拟合得到了任意方向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离岸式和斜坡接岸式高桩码头总上托力的计算公式。

2)根据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拟合得到了任意方向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高桩码头前沿波峰面高度的计算公式。

3)通过对波浪荷载作用下码头上部结构动力响应计算分析,表明波浪产生的高频冲击压强对面板整体结构的影响不大,面板位移响应小于静力计算结果。

4)对水平力在横向排架中分配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

结合全直桩结构特点,提出的3维刚性平台下桩系结构的分析方法,可进行基桩的水平受力分析及合理确定水平力在横向排架中的分配系数,弥补了现行高桩码头规的不足。

5)上部结构封合后整体温差力空间简化计算方法。

6)平动扭转耦联振型组合法在码头结构动力分析中应用。

7)嵌岩桩计算方法的研究。

8)嵌岩桩上端嵌固细部构造与下端嵌岩细部构造研究。

3.2.3专题三:重力式复合结构码头面高程确定方法研究1)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提出单个和多个重力式复合结构单元波峰面高度及码头面板所受波浪上托力半经验计算公式,下部结构(沉箱)所受波浪力半经验计算公式。

2)提出了重力式复合结构码头面高程的确定方法。

4. 研究工作实施方案4.1课题技术路线本课题总体研究的技术路线为:4.2研究工作实施方案针对本课题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任务书(合同),制定了详细的初步研究工作大纲,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知名专家意见后,对大纲进行修订,明确课题研究主要容、关键技术和技术路线。

研究全过程紧紧围绕大纲开展工作。

研究工作注意充分发挥建设、设计、科研、高校、施工等单位的优势,并注意保持骨干人员的稳定性和比较充足的研究时间。

注意各专题研究进度的协调,在研究过程中召开多次协调会,及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收到良好效果。

4.3依托工程本课题依托工程为新港续建30万吨级(兼靠45万吨)进口原油码头工程、中石油LNG项目码头工程和港北仑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工程。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问题涵盖了大型开敞式码头建设的多个关键技术问题,十分具有代表性。

以上三个依托工程均为大型开敞式码头工程,且其建设进度与本课题研究的进度相吻合。

本课题首先针对依托工程开展了针对性研究,针对性研究得到的中间成果、最终成果在依托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4.4试验与分析本课题针对作用于重力式复合结构和嵌岩全直桩结构的波浪、水流作用力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

重力式复合结构波浪模型试验主要针对重力式复合结构上部面板、桩基、下部沉箱受力及码头前沿最大波峰面高度等研究容进行研究。

波浪、水流共同对桩基码头作用模型试验主要研究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高桩码头上托力及波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5. 主要研究结论5.1专题一:重力式复合结构结构型式及计算方法研究1)提出了重力式复合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开敞深水海域的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结构,特别适合水深大于25m、覆盖层不太厚的岩基和砂性地基地区。

2)通过结构方案比选与优化分析,上部结构采用斜桩结构要优于直桩结构,并采用环形布桩。

基于理论分析,给出了重力式复合结构静、动力计算方法。

3)重力式复合结构上部钢管桩与下部沉箱结构的合理分界位置确定在极端低水位以下1倍的重现期五十年一遇H1%附近。

4)提出了重力式复合结构的细部构造及施工工艺流程、方法。

5.2专题二:嵌岩全直桩码头结构型式及计算方法研究1)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拟合得到了任意方向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对离、接岸式高桩码头上部结构上托力及码头前沿波峰面高度计算公式。

2) 通过对波浪荷载作用下码头上部结构动力响应计算分析,表明波浪产生的高频冲击压强对面板整体结构的影响不大,面板位移响应小于静力计算结果。

3) 桩侧岩体除桩-岩界面的水平抗剪强度L τ,桩前方岩体的极限水平抗力p L 抵抗桩顶水平荷载外,桩-岩界面的竖向摩擦力V τ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