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赛斯思考-熊彼特解读及对经济发展的思考
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对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
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对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摘要: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系统地论述了创新的含义、主体、动力、决定因素、经济条件以及它对经济影响。
而对我国目前来讲,尚缺乏真正的企业家精神,现行体制尚不利于新组合的实现,因此,回顾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从中得以启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熊彼特创新理论;经济发展;意义熊彼特在西方经济学中第一个系统地、完整地描述创新理论,它从创新角度解释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新理论首先是由萨斯坦?维布伦(1904)提出,他指出技术的不是社会发展的外因,而是一个内生变量。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的背景自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和北美因工业革命带来技术和经济上的巨大进步,而社会主义思潮也逐渐兴起,法国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也进入大众的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熊彼特提出了他的创新理论。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创新的原因熊彼特认为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了创新的发生,创新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2)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熊彼特以其创新理论为理论依据,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多层次经济周期理论。
他认为,经济周期所包含的四个部分,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均匀分布,而是以创新活动作为推动力,推进经济进入繁荣期,而这种创新的出现一般是连续不断出现的。
(3)资本主义“自动过渡论”熊彼特也对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随着经济越来越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随之人的作用越来越低,当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在生产中的意义也许只是按一下机器的开关,剩下的所有工作将自动完成。
此时创新活动变为例行事务,社会就自然而然进入社会主义,这就是熊彼特的资本主义自动过渡论。
三、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意义首先,熊彼特创新理论揭示了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的创造性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腾飞式增长,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很好的例证,说明技术上的创新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使经济和人们的效用产生跨越式发展。
约瑟夫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影响
约瑟夫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影响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约瑟夫·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影响进行探讨。
1.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简介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被称为创新理论或熊彼特理论,他认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是由创新推动的。
熊彼特将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创新、扩散、股市繁荣、衰退和革命。
首先,创新是经济周期的起点。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创新者对生产方式、产品和市场的改进或革新,创新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其次,创新通过扩散阶段传播至整个经济体。
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开始在经济中扩展和传播,从而推动经济活动的增长。
然后,股市繁荣是经济周期的高峰。
在这个阶段,创新和扩散带来了经济繁荣,企业利润增加,股票市场活跃。
接下来,衰退阶段到来。
创新和扩散逐渐减弱,经济活动趋于饱和,企业利润下降,股票市场开始下滑。
最后,经济开始进行结构性革命和创新,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动做准备。
2.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的影响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学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一理论突出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一观点在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认同。
现代经济学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并倡导加强创新能力来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熊彼特的理论对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活动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将创新与创业家联系在一起,认为创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这一观点促进了对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行为的研究,并对创业政策的制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借鉴。
他认为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周期性的波动是经济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部分。
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来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但不能完全消除。
这一观点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浅谈熊彼特 “创新理论”的经济思想
浅谈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经济思想摘要在西方经济学中,熊彼特第一个系统地、完整地阐释“创新理论”,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丰富的内容和理论意义。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自问世以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综合性理论思想。
熊彼特为经济思想史及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思想遗产。
关键词熊彼特创新理论企业家评价自19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趋尖锐,阶级对立与冲突更加激化。
特别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和世界大战的爆发给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造成很大危机。
许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认识、思考、批评或批判。
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等理论和思潮于此过程中相互争论、相互斗争发展起来。
熊彼特创新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为了解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特征、运行,并推断资本主义前途而发展而来。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到了一套解释经济变迁和社会演进的演进经济学框架。
他认为企业家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向前演进的直接原因。
这里熊彼特给“创新”定义的概念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
这里定义的“企业家”也不是指一种职业或工作,而是指创造性的运用资源组合的独创性能力。
所以对“企业家创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把过去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和“新模式”引入经济系统。
熊彼特把他的创新理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联系起来。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化也是根植于过去的经验、传统和习惯模式,通过企业家对有效技术的选择(这种选择根植于日常生活),从而带动人类的新价值体系和理念的形成,进而推动社会的向前演化。
这种技术的创新过程内生于人类的演化发展过程之中。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引起经济周期的一个内生因素,创新类似于生物学的“突变”,经济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读后感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读后感篇一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经济发展的理论能有多有趣?结果一读进去,哎呀妈呀,根本停不下来!熊彼特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这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经济就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图表,可在熊彼特这儿,创新就像是给经济这台大机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它能活力满满地运转。
我觉得吧,咱们生活中的很多变化,比如说新的手机不断出现,新的购物方式层出不穷,这可不就是创新带来的嘛!就像那个网上购物,以前谁能想到坐在家里就能买遍全世界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活生生的例子吗?不过呢,我也在想,创新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可能有时候一个好点子就能改变一切,但要把这个点子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那得需要多少努力和勇气啊!比如说,一个创业者有了个超级棒的想法,要搞个新的软件,可资金从哪儿来?技术难题怎么解决?市场会不会接受?这一连串的问题,想想都让人头大。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反问自己,我能成为那个有创新精神的人吗?也许能,也许不能,但不管怎样,这本书让我对经济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路读下来,真好!篇二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读后感哇塞,读完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经济的海洋里畅游了一番!熊彼特提出的那些观点,真的是让我又惊又喜。
他说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平稳增长,而是由创新驱动的跳跃式进步,这难道不是很有道理吗?想想看,咱们现在的生活和几十年前相比,那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以前谁能想到出门不用带钱包,一个手机就能搞定所有支付?这就是创新带来的经济发展啊!但我又在想,创新真的是那么容易的吗?也许对于那些天才的企业家来说,想出一个新点子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想不出一个能改变世界的创新想法。
而且,就算有了创新的想法,要把它变成现实,那得面临多少困难和挑战啊!资金、技术、人才,哪一样缺了都不行。
约瑟夫熊彼特的社会演化与经济发展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的社会演化与经济发展理论约瑟夫·熊彼特的社会演化与经济发展理论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社会演化与经济发展理论对于理解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他提出了创新者和创新型企业家的概念,并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变革过程。
一、创新者与创新型企业家熊彼特的社会演化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创新者和创新型企业家。
他认为,创新者是那些能够发现新的商品、新的生产方式或者新的市场需求的人,而创新型企业家则是能够利用创新的商机创办新企业或者推动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的人。
二、创新与经济发展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能够不断地打破既有的产业结构、商业模式和市场规则,从而引发经济体制的变革。
他提出了“创新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概念,指的是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出现将会淘汰掉旧的技术、产品和市场,从而促使经济体制的发展。
三、经济变革的过程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由创新驱动,通过创新者和创新型企业家的行为而实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他提出了五种类型的创新:新产品的创新、新生产方式的创新、新市场的创新、新资源的创新以及新组织形式的创新。
这些创新会引发经济体制的变革,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创新与经济发展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创新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
他认为,市场竞争的机制能够激发创新者和创新型企业家的活力,使他们不断地寻求创新和变革。
同时,资本的流动性和投资的自由度也为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
总结而言,约瑟夫·熊彼特的社会演化与经济发展理论强调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认为,创新者与创新型企业家的行为能够打破既有的经济体制,引发经济变革,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熊彼特视野下的创新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熊彼特视野下的创新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摘要: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 1883-1950),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的经济学大师。
他把创新看成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最早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并由此写成《经济发展理论》一书。
本文试图介绍熊彼特视野下的创新理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创新的重要性,来给我国经济发展如何营造创新氛围提供点启示。
关键词:创新;经济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091.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10)04-0066-03一、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范围可谓极其广泛。
但是书中最具特色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
全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第二两章最为重要,从静止状态的“循环流转”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特别是第二章,对经济发展,包括从“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涵义和作用,直到资本主义的产生,熊彼特都作了开创性的精辟的论述,既是理论上的探讨,也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概述。
第三、四、五各章则进一步分别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以及资本的利息。
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创新理论”就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或者说他的“创新理论”,具有以下几个大的特点:第一,熊彼特非常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并把这种“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因而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既没有资本主义的产生,更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在分析中熊彼特极力强调“变动”和“发展”的观点,强调并采用了历史的方法;同时认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一种变动,从而又强调了社会经济制度“内在因素”的作用。
熊彼特经济危机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熊彼特经济危机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不仅解释了经济发展,而且还说明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可以这么说,创新是熊彼特研究和解释经济危机波动的基石,他把各种经济周期波动统一起来,用创新活动去加以解释,创造西方经济学中研究各种经济危机波动的理论体系。
标签:经济危机;周期;启示1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1.1经济周期的含义熊被待认为,所谓经济周期,就是经济活动的波浪式运动,它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繁荣是经济的上升和扩张;衰退是对繁荣带给经济体系的干扰和新情况的适应;萧条则是经济体系奋力走向新的均衡,适应由于繁荣的干扰所改变了的情况;复苏是走向繁荣的一个过程。
同时,熊彼特指出周期它包含两种含义。
第一,仅指每一次繁荣跟上一次萧条,而每一次萧条又跟上一次繁荣的事实。
或者第二,可能指周期的实际长度。
但是这一点没有理论可以从数量上来解释,因为它明显地要依靠个别情况的具体数据。
不过他的理论仍然给予一种一般性的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直到新企业的产品能够出现在市场之前,繁荣结束,萧条开始。
当创新的吸收过程结束时,新的繁荣就开始,而萧条也就结束。
1.2经济周期的阶段(1)熊彼特的二阶段经济周期模式(纯粹模式)。
所谓二阶段经济周朗模式,是指排除—切外来因素干扰的模式,只包括上升期(繁荣)和下降期(衰退)两个阶段的模式。
熊彼特认为,即使把人口的增长因素和诸如战争、革命、自然灾害、制度变化、经济政策变化、银行和货币管理、支付习惯、黄金生产变化等外部因素排除掉,资木主义经济仍出现周期现象,创新才是经济周期的内在原因,经济周期的产生与企业家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企业家成批的比现是繁荣产生的唯一原因,它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性质上不同于企业家按时间均匀分布的连续出现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只要它不像后者那样,意指一种连续的,并且甚至是不可觉察的,对均衡位置的干扰,而是一种跳跃式的干扰,一种具有不同数量级的干扰”。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读完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就像经历了一场思维的奇妙冒险。
熊彼特一上来就给传统的经济观念来了个“下马威”。
他提出的创新理论,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
以前总觉得经济发展就是慢慢积累,大家按部就班地生产、买卖就好了。
但熊彼特可不这么想,他觉得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这就好比在一潭有点沉闷的经济湖水里面,扔进了一颗超级震撼弹。
他说的创新可不是仅仅指发明个新东西那么简单。
比如说,新的生产方法,这就像是厨师突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做菜方式,不仅速度快,味道还特别棒,一下子就能在餐饮市场掀起一阵风暴。
还有新的市场开拓,就像探险家发现了新大陆,那些企业发现了新的消费群体,原本卖不动的东西一下子变得供不应求。
这种创新,就像是给经济注入了超强的兴奋剂,让整个经济系统活蹦乱跳起来。
他提到的企业家,那可都是经济舞台上的超级明星。
这些企业家就像是勇敢的冒险家,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把那些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
他们可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看着账本算小账的人。
他们的脑袋里充满了奇思妙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然后像勇敢的战士一样冲上去。
不过呢,这些企业家的创新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们要面对各种风险,就像走在布满陷阱的道路上。
资金可能短缺,市场可能不接受新东西,竞争对手还可能模仿抄袭。
但是真正厉害的企业家,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在重重困难中杀出一条血路,带领经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我觉得熊彼特的理论特别有现实意义。
你看现在的社会,那些科技巨头公司,不就是靠着不断创新才发展得那么壮大吗?从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到互联网购物方式的花样翻新,每一个新的变化都是创新在背后推动。
而且,他的理论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地区或者企业发展得快,有些就落后。
那些发展快的,肯定是在创新方面做得好,不断有新的东西冒出来,吸引人才、资金,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
而那些落后的,可能就是一直守着老一套,不敢尝试新的东西,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越跑越远。
这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欧赛斯思考-熊彼特解读及对经济发展的思考
1.熊彼特人物简介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1883-1950).Joseph Alois Schumpeter,美籍奥地利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一 个自成体系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不单纯局限于经济学 领域,对社会学、历史学、财政学、民族学和文化史等 均有广泛的涉猎,其知识之渊博在近代经济学家中首屈 一指.
动态均衡方法
制度的和历史的方法
统计的和数学的方法
熊彼特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动态均衡 的分析方法,侧重于从事务的内部 寻求原因。这一点在其创新论中体
现得最为明显。 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 一书中,熊彼特第一次将经济学分
为“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 学”,规定静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基经济的循环流转(Circular Flow), 动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GDP之父 西蒙·库兹涅茨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是动态的
古典经济学 一种“静态均衡(循环)理论”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一种“动态理论”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的异同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的差异
熊彼特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机制 发展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的外部作用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经济学的相同点
熊彼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框架
《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等阐述熊彼特自己的学说观点的著作的共同特色就是以“创新理论” 为核心和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和闸述“创新理论”,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特征,从而形成了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 论"。《经济周期》则是运用“创新理论”以解释资本主义的运行,并结合历史实际和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熊彼特的“多层次的” 经济周期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是运用“创新理论”以推断资本主义的前途,从而形成了熊彼特式的“自动与和平过渡” 的理论。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篇一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这可真是让我脑袋转了好几个圈!一开始,我觉得这理论听起来挺高大上,可能会很枯燥。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哇塞,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熊彼特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这一点也许大家都能想到。
可他把创新讲得那么深入,那么细致,这就厉害了!我觉得吧,他说的创新就像是给经济这辆大车加了超强的动力。
比如说,新的技术、新的市场、新的组织方式,这些都能让经济呼呼往前跑。
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互联网,可不就是一种超级强大的创新力量嘛,改变了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过呢,我又在想,创新这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本事和胆量去搞创新。
而且,创新也不一定都能成功,也许会失败得很惨。
那这时候咋办?是继续勇往直前,还是赶紧打退堂鼓?我觉得这是个超级纠结的问题。
再说说熊彼特提到的企业家精神,这玩意儿可太重要了。
没有那种敢闯敢拼的劲头,怎么能推动创新呢?但有时候我又在琢磨,是不是只有天生的冒险家才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像我这种有点胆小怕事的,是不是就没机会了?读了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我脑子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一会儿兴奋一会儿又有点沮丧。
但不管怎么说,这书真的让我思考了好多,也许以后我看经济问题能更有自己的想法了呢!篇二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哎呀妈呀,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可把我给整懵圈了!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不就是一堆枯燥的理论嘛!但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熊彼特说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这不是废话吗?谁不知道创新重要啊!可他细细一分析,我才恍然大悟。
就像他说的新组合,那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我就想啊,那像我们平时用的手机,从大哥大到现在的智能手机,这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
这难道不就是创新的力量吗?可反过来想想,那些没跟上创新步伐的企业,是不是就只能被淘汰了?这也太残酷了吧!还有啊,他提到的企业家的作用,我觉得挺有意思。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读后感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读后感依我看来,这是一本每个人都应当读一读的好书,若你对经济学知之甚少,则尤其如此。
我看的这个版本是它的第三版中文版,由梁小民翻译,分上下两册。
现在最新的英文版已经是第五版了。
我现在只读完了它的上册,即前十七章。
我打算先暂停一段时间,看看其他的书,然后再继续学习它的下册。
我这个人是比较缺乏经济头脑的:不会赚钱、不会投资、也不会花钱。
从小,周围就没有真正懂经济学的人,所以没有受到过这方面的熏陶。
因而对我来说,就不是单纯看看投资一类的书就可以学会赚钱的了,需要从头开始,首先培养自己最基础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读这本书,果然斩获非常大。
很多以前不是太明白的一些现象,现在都存有了一些代莱认知:小至国家的经济,比如说,中美之间的贸易对谁不利,对谁存有弊;英国当年为啥必须搞出圈地运动;大至个人经济,比如说我的工资就是如何被制订的等等。
以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见解都整理记录下来。
这本经济学原理的开篇就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后的章节都是围绕着这十大原理对各种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论述。
在这里,我就以重新复习一遍这十个原理的方式来作为自己的读后感吧。
这十大原理中的头两条不单适用于经济学领域,而是对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适用,所以我在这里对这两条做了评论。
其它条目领会得还不够深,要过些时候单独写评论。
1、People face tradeoffs.人们遭遇权衡权衡。
这一条作为十大原理之首,是因为每个人即便从未学过经济也会对它有最深刻的体会。
经济学中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个权衡取舍引出来的;而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也正是在于帮助人们在权衡取舍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我想要大家必须都存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性欲很多,能够获得满足用户的却很少。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这是一个最熟为人知的权衡取舍。
而我自己也是每天面对各种权衡取舍:早饭吃包子还是油条;多花点时间工作还是多花点时间锻炼身体;平时多学计算机还多学习经济;是买房还是投资;是愁眉苦脸地计划将来的每一步路,还是干脆啥也不想又傻又开心的过日子。
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读后感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读后感篇一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这可真是给我带来了不少冲击和思考。
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结果,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世界。
熊彼特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让我想到了咱们现在的社会。
比如说,智能手机的出现,那可不就是一个大大的创新嘛!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这有啥稀奇的?但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这种创新,我们能享受到现在这么便捷的生活吗?不过呢,我觉得他的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比如说,他可能过于强调企业家的创新作用,那普通劳动者就不重要啦?我觉得可能在经济发展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力,不能只看那些站在前面的人。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而兴奋,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经济的秘密;时而又困惑,觉得有些观点不太好理解。
就像在迷雾中摸索,不知道啥时候能走出来。
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让我对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思考自己在这个大经济环境中的位置。
我不禁问自己:我能为经济发展做点啥创新的事儿呢?篇二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我这脑子真是像被炸开了锅一样!你们说,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是不是真的能解释一切经济发展的现象?我觉得吧,可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说,他说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关键,那万一企业家创新失败了呢?是不是就阻碍经济发展啦?还有啊,他讲的那个“创造性破坏”,可真是够大胆的想法!新的东西出来把旧的淘汰掉,这听起来有点残酷,是不?但仔细想想,好像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就像电商的兴起,把好多实体店给整得够呛,可这也是时代的进步啊!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会儿觉得自己懂了,牛得不行;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啥也没明白,沮丧得要死。
这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的。
我就在想,咱们生活中的那些经济现象,是不是都能用他的理论来解释?比如房价为啥一直涨?股票为啥一会儿涨一会儿跌?也许能,也许不能。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他 山 之石
熊彼 特创新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 垄
( 长安 大 学政 治与行政 学 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4 )
【 摘 要 】 文章首先解读 了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 创新理论”的涵义, 同时, 介绍 了熊彼特 以 “ 创新理论”为依据 , 提 出的经济周 期理论 。其次 , 概述 了 “ 创新理论” 的观点 : 创新极具破坏力 ; 创新 与发 明有着本质区别;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第三,
二、 经 济周期理 论
熊彼 特认 为 , 经 济增 长有别 于经 济发 展 。如 果 由人 口和资本 的 增长 而带 来经 济 上的 增长 , 并 不能 称其 为发 展 , 它 只是 一种 数据 变 化, 这 并不是 本质 的变化 。熊 彼特说 : “ 我们 所意 指的 发展 是一种 特 殊的现 象 , 同我们 在循环 流转 中或 走向均 筏的 趋势中 可能 观察到 的
熊彼特 以 “ 创新理 论 ”为 依据 , 在 《 经济 周期》及有 关书刊 中 ,
提 出了他 的经 济周 期理论 。他 认为 , 创新 者在利 益驱 动 以及自 我价 乃 至地 区 的发 展都 举足 轻 重 。发 达 国家 的企业 家数 量是 明显 高 于 值 实现 的 刺激 下进 行创 新 活动 , 这种 创 新 通过扩 散 , 引来 大规 模 企 发展 中 国家的 , 而一 些跨 国公 司更是视 创新 型人 才为瑰 宝 。相 比之 业 的 效仿 , 刺 激大 规模 的 投资 , 引 起 了行业 的 高涨 。由 于创 新 的普 下 , 当 前我 国的社会 现状 对于企 业家 的成长 还是 有诸 多障碍 的 。处 及, 使 得新 产 品大 量增 加 , 从而 导 致价 格下 降 , 那么 , 创 新所 带来 的 于 社会 主义初 级阶段 的我 们 , 对 于人 才选拔 以及人 才制 度化 的激励 超 额利 润也 随之 消失 , 自然而 然 , 投 资者 也会减 少 , 引采行业 衰 退的 等 机制依 然不 够完善 。另 一方面 , 当 前我 国的经 济社会 氛围 对于企 同时 , 导 致经 济的 衰 退 。由于创 新 的引 进 不是 连续 平稳 的 , 资本 主 业 家的培 养与 发展 依旧不 够浓 厚 , 面 对失 败的社会 容 忍度以 及冒险 如何 改善这 些状 况 义 经 济就 在这 种 繁荣 与衰 退 之间 不断 交替 , 就 产 生了 经济 周期 , 使 精 神 的缺乏都 是企 业 家成 长 的巨大 阻碍 。当前 , 得 这种经 济发展 呈现 出波动的 性质 。 成 为 我国 培养 企业 家 首先 需要 解决 的 问题 。因 此 , 面对这 些 阻碍 ,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经济发展理论,它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发展模式,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技术,从而帮助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是以美国经济学家威廉·熊彼特(William Easterly)的思想为基础,把社会和政治变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发展理论。
根据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发展必须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因为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技术,即社会发展优先,经济发展次之。
这一技术鼓励国家和地区投资社会发展,而不是经济发展,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特别重要,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薄弱,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增加社会投资来解决。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促进社会发展,强化政府财政支出,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等,以此来加强社会经济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及一种新的发展技术,即社会发展优先,这一技术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促进社会发展,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熊彼特创新经济发展思想述评与启示
现代经济信息8熊彼特创新经济发展思想述评与启示解峰峰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我国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首次提出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研究,得出经济发展是经济自身发生的一种非连续性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源泉是“创新”活动,其经济发展理论实际就是其经济创新理论。
本文在回顾熊彼特创新思想之源的传统路线和成果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其理论并得出该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熊彼特创新理论;经济理论中图分类号:F091.35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8-01一、“熊彼特创新理论”思想之源的传统路线在新古典经济学方兴未艾的年代,熊彼特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强调了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创新推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毁灭”特征的内生演化过程。
资本主义的核心不在于其均衡的力量,而在于使经济系统不可避免的脱离均衡的系统内生力量,这种内生力量就是创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创新经济学兴起,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就被普遍视为创新理论的发端,熊彼特则被中外学者广泛誉为创新经济学之父。
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思想史问题—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根源何处,由何而来?传统上,研究者主要由两条基本路线对这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条是追溯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的某个关键概念或某个重要思想的起源,其中最常见的探索是对“企业家”和“创造性的毁灭”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追溯。
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就沿着这个路线对“企业家”概念在经济学中的发展做过梳理。
当代研究则通常将熊彼特的这两个基本概念最终追溯到尼采。
这位德国哲学家强调“超人”,强调“任何创造者必然永远是一位毁灭者”,创造和毁灭与停滞不前对立。
第二条是从熊彼特的求学和学术经历入手,考察个别经济学家或学派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影响。
目前诸多学者认为,熊彼特创新理论深受马克思和历史学派创新和演化思想的影响。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熊彼特是20世纪初期德国经济学家,他以他的创新理论闻名于世。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涉及创新行为和经济循环的关系,突出了现代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将探讨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概述熊彼特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创新是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推广,熊彼特认为这是经济增长的根源。
同时,他也认为,创新不仅仅是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或技术,而是一个商业行为。
创新包括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市场营销和分配等各方面,创新是企业综合能力的表现。
因此,熊彼特认为,企业要发展必须实行创新,而这种创新是指创新行为。
熊彼特认为,创新可以产生三种利润效应。
第一种是新产品或服务享有创造性的垄断地位,并通过高价格实现利润。
第二种是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提高利润,通常是采用新技术和流程。
第三种是创造新市场,增加销售额,提高利润。
其中第一种利润效应最为重要,因为创新行为是引起新产品或服务的垄断地位的最主要动力。
熊彼特还提出了纯创新和组合创新的概念,前者是指基于新技术或新想法所产生的全新产品或服务,后者则是通过将已有技术或想法组合产生的新产品或服务。
熊彼特指出纯创新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组合创新则更适用于非技术领域的服务行业。
总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不同方面描绘了创新与企业发展的联系,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和经济效益,深刻阐明了创新的策略和方式。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1.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让企业保持竞争力,带动经济增长。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依据市场需求,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熊彼特认为,市场需求是创新的主要动力,企业创新应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
企业应更加重视市场研究,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以此来指导自身的研发和创新。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美]约瑟夫·熊彼特著目录第一章由一定环境所制约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 (7)第二章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 (29)第三章信贷与资本信贷的性质及其作用 (44)第四章企业家利润 (57)第五章资本的利息 (70)第六章经济周期——初步评述 (94)附录经济变动的分析 (112)中译本序言——对本书的介绍和评论(一)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883-1950年),美籍奥地利人,是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他早期成名之作。
熊彼特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
此书最先以德文发表于1912年,修订再版于1926年,越数年又重印了德文第三版。
1934年,以德文修订本为依据的英译本,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46卷。
现在的中译本,据此英译本译出。
1883年,熊彼特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今捷克境内,故有人又把熊彼特看作美籍捷克人)特利希镇的一个织布厂主的家庭。
他幼年就学于维也纳的一个贵族中学;1901-1906年肄业于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经济,乃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庞巴维克的及门弟子。
当时他的同学好友中有后来成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党领导人物的奥托·鲍威尔,以及后来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第二国际首领之一的希法亭。
迨后他游学伦敦,就教于马歇尔;终生他高度推崇洛桑学派瓦尔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熊彼特曾执教于奥国的几个大学。
1918年,他曾一度出任考茨基、希法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顾问;1919年,他又短期出任由奥托·鲍威尔等人为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参加组成的奥国混合内阁的财政部长。
1921年,他弃仕从商,任私营比德曼银行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他的私人积蓄不得不受牵连而用于偿债。
简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简述概述熊彼特创新理论是一种关于创新和发展的经济理论,它强调了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和进步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概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创新的驱动力、创新的类型和创新的广度。
创新的驱动力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他强调了创新对于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的重要性。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还包括了组织、商业模式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改变和创新。
他认为,创新的驱动力来自于竞争和利润追求。
竞争推动企业不断创新,通过改进产品和工艺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加市场份额。
利润追求使得企业有动力投入研发和创新活动,以获取竞争优势和增加市场竞争力。
创新的类型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创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某种意义上的新和真正的新。
某种意义上的新是指对已有产品或技术的改进和调整,是渐进式的创新。
这种创新通常发生在成熟的产业中,并且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真正的新是指完全革新的产品或技术,是突破性的创新。
这种创新通常发生在新兴产业或领域中,并且更具风险和不确定性。
熊彼特认为,真正的新是带来显著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创新的广度熊彼特还研究了创新活动的广度,即创新在经济中的分布。
他认为创新不仅限于科技领域,还包括了组织、制度和社会领域的创新。
在组织领域,创新可以体现在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的改变上,如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响应速度。
在制度领域,创新可以体现在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变革上,如改革市场规制和减少行政限制,鼓励创新和竞争。
在社会领域,创新可以体现在社会习俗和观念的改变上,如科技普及和社会转型,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结熊彼特创新理论强调了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作用。
创新的驱动力来自竞争和利润追求,创新主要分为某种意义上的新和真正的新两种类型,真正的新是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创新的广度涵盖了科技、组织、制度和社会领域的变革和创新。
熊彼特创新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创新的本质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指导意义。
《经济发展理论》[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读后感
《经济发展理论》[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经济发展理论》[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读后感《经济发展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著,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著作。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受启发,对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动力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熊彼特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他指出,企业家通过创新,将新技术引入经济体系,从而引发经济变革。
这一观点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后来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书中提到:“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技术创新的历史。
”这一论断深刻地指出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事实上,从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推动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比如,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应用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的崛起则催生了数字经济。
此外,熊彼特还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推动了经济的不断进步。
正是由于企业家的存在,新技术才能得以迅速应用和推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书中写道:“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灵魂,他们的创新和风险承受能力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这一观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正如硅谷的成功得益于无数富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企业家,他们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繁荣。
在书中,熊彼特还指出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障碍,如保守主义、短视行为等。
他认为,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必须克服这些障碍,积极推动创新和改革。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想让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和推动变革。
```第二篇范文《经济发展理论》[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读后感——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审视约瑟夫·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的经典之作,更是一本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动力的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彼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框架
《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等阐述熊彼特自己的学说观点的著作的共同特色就是以“创新理论” 为核心和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和闸述“创新理论”,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特征,从而形成了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 论"。《经济周期》则是运用“创新理论”以解释资本主义的运行,并结合历史实际和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熊彼特的“多层次的” 经济周期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是运用“创新理论”以推断资本主义的前途,从而形成了熊彼特式的“自动与和平过渡” 的理论。
任经济计量学会、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4.四所大学任教的经历
2.两段欧美生活的岁月
1883—1931年:主要生活在欧洲 1932—1950:主要生活在美洲
3.五次重要的社会任职
1919—1920,奥地利共和国财政部长 1921—1924,特里希私营皮达曼银行董事长
1937-1941,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 1948—1950,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1949-1950.国际经济学会会长
----1983年5月23日,德鲁克《现代预言家:是熊彼特还是凯恩斯?》一文中写道,发表于《福布斯》杂志
目录 CONTENT 01 读懂熊彼特
02 西方经济学及企业实践视角下 的熊彼特
03 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及理论总结 04 欧赛斯CAN(十策论)
01 Part One 读懂熊彼特
第一节 熊彼特概述
5.若干有关经济的著作
《理论经济学的本质与内容》 1908
《经济发展理论》
1912
《学说史和方法史的诸阶段》 1914
《分配理比基础》
1916
《社会产品与计算货币》
1917
《帝国主义社会学》
1919
《经济发展理论
1926
《同一种族环境中的社会阶级》 1927
《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之理论的、历史
的和统计的分析》 1939
熊彼பைடு நூலகம்解读及对经济发展的思考
OSENS——2020.03
“在某种方式上,凯恩斯和熊彼特重演了西方历史上最著名哲学家的对抗———才华横溢、 精明机智、锋芒毕露的诡辩者巴门尼德,与动作迟缓、面貌丑陋,但却富有智慧的苏格拉底 之间的柏拉图式的论辩。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没人比凯恩斯更有才气,而熊彼特则表现得 平淡无奇———但他有智慧。聪明赢得一时,而智慧天长地久。”
历史的、社会 学的
与未来》、《当今社会的可能性》
等等
第二部分 关于资本主义分 析的一个环节
《理论经济学的本质与主要内容》 非历史的、非 社会学的
理论线索
理论前提
动态均衡理论
资本主义,尤其是完 全竟争状态的资本 主义
瓦尔拉、希克斯、 萨缪尔森的一般 均衡理论
资本主义,尤其是 完全竞争状态的资 本主义
研究内容
1.熊彼特的成长经历
1. 一生曲折离奇的历史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待(1883-1950), Joseph Alois
Schumpeter,美籍奥地利人,出生于奥匈帝国摩 拉维亚省一个织布厂主家庭.就学于维也纳大学, 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曾游学伦敦.先后在奥国 几所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任敎.曾
主要贡献: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商业周期理论 (Business cycle)以及经济与社会制度。 熊彼特着重研究个体与经济的互动如何引起经济变化。 他强调企业家的重要性,认为他们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的动力。他也重视银行家和银行,认为银行家和银行提供 的贷款使得企业家得以实现其计划。熊彼特还是经济计 量学的领导者。
2.熊彼特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绕着“创新”这一核心进行的,日本学者金指基以熊彼特的著作为中心,将他的理论体系概括如下:
熊彼特经济理论各个部分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一部分 关于体制论的著 作
理论著作
课题基础
《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以及作为这三部著作续篇的《帝 国主义与社会阶级》、《税收国 家的危机》、《社会科学的过去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1942
《经济学者和统计学者需用的数学初步》 1946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1952
《经济分析史》
1954
6.熊彼特在日本的影响
熊彼特在日本的推崇者是中山伊知郎(波昂 大学时期学生)、东畑精一(同前)、都留 重人(哈佛大学时期学生)、高田保马(听 讲时已是经济学者)。这些人又影响了后一 代的经济学家如塩野谷祐一与根井雅弘,其 中塩野谷祐一是日本公认的熊彼特研究权威。
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质、动力与机制.探讨了经 济发展的模式和周期波动,预测了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 提出了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认为理论经济学的本质是由财物与财物的交换关系决定 的,并且他们的关系从来都不是一种因果关系,而是能 够用数学表达的函数关系确定的。这被称为“瓦尔拉斯 理论的彻底化”或“静态理论的净化”。
第二节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理论体系
1、熊彼特思想体系
宏观层 中观层 微观层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与社会制度
熊 彼
特
经
济
理
论
熊彼特经济理论的三个核心观点
1. 经济发展理论
—、创新是经济演化的根本动力 二、企业家在经济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2. 经济演化周期
经济系统的演化不是连续地、平衡地向前运动,它 有向前平稳运动、向前跳跃运动、往后退却、逆运 动等多种形式。一般呈现周期性演化形式。
1.熊彼特人物简介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1883-1950).Joseph Alois Schumpeter,美籍奥地利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一 个自成体系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不单纯局限于经济学 领域,对社会学、历史学、财政学、民族学和文化史等 均有广泛的涉猎,其知识之渊博在近代经济学家中首屈 一指.
3. 经济与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演化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毁灭过程。 熊彼特反对资本主义的崩溃是由于它的经济失败 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创造性 毁灭的过程,是它的成功破坏了保护它的社会制 度,不可避免地创造出资本主义不能生存下去并 以社会主义作为它的继承人的条件。在他看来, 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变动的形式和方法, 它永远不可能静止不变。“开动和保持资本主义 发动机运动的根本推动力,来自资本主义企业创 造的新消费品、新生产方法或运输方法、新市场、 新产业组织的形式”。鱼显然,这里的根本推动 力也就是我们前面已经看到的“企业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