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c3228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0.png)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的哺乳初期,尤其是产后2-6周的高峰期。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详细介绍。
原因:1. 营养不良:奶牛在产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乳汁的合成和生产,如果摄取的饲料中能量不足,就容易发生酮病。
2. 糖利用不良:产后哺乳期由于能量需要的急剧增加,奶牛体内葡萄糖供给不足,导致肝脏解合成脂肪的速度大于其氧化消耗,从而产生大量乙酰CoA。
3. 体内饲料转化异常:产后奶牛饲料转化率下降,导致体重减轻,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储备到产奶高峰期,乳汁产量下降。
临床表现:1. 食欲不振:患牛食欲下降,饮水量减少,不爱咀嚼。
2. 体重减轻:产后奶牛因摄食和能量代谢的不均衡,体重下降明显。
3. 乳量下降:奶牛酮病患牛在产后发病的几个星期内,乳量下降明显。
4. 呼吸困难:酮病牛由于能量不足,导致肝脏产生大量的酮体,酮体在呼出气中挥发,导致患牛出现乙醇呼吸的现象。
5. 长毛、贫血:奶牛酮病时,患牛毛发变长、呈干枯无光泽,皮肤弹性变差,贫血现象明显。
诊断:1. 临床症状:根据患牛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
2. 尿液测试:通过尿液测试检测酮体含量,高于正常范围可以确认酮病。
3. 血液测试:通过血液测试检测血液中的酮体含量和糖含量,判断是否存在酮病。
防治:1. 饲料管理:给予充足而均衡的饲料,提供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能量和矿物质,以满足产后奶牛的需要。
2. 补充营养剂:通过补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剂,提高奶牛体内的能量水平。
3. 运动管理:合理安排奶牛的运动和活动,促进能量的消耗和代谢。
4. 环境管理:保持奶牛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压力和恶劣条件,有利于减少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的哺乳初期。
其原因主要是营养不良、糖利用不良和体内饲料转化异常。
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乳量下降、呼吸困难、长毛和贫血。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2c0093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2.png)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在高产期奶牛身上。
下面将介绍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1. 原因:奶牛酮病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营养不良:奶牛高产期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造成能量供给不足,容易引发酮病。
- 过胖:高产期奶牛容易出现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脂肪过多堆积在肝脏和体内,阻碍葡萄糖生成。
- 过度挤奶:过度挤乳会导致奶牛的能量消耗过大,进而引发酮病。
- 压力:包括转舍、环境改变、运输、疫苗接种等,都可能引起奶牛的压力增加,进而诱发酮病。
2. 临床表现:奶牛酮病常以以下症状表现:- 食欲减退:患病奶牛通常食欲下降,不愿进食。
- 乳量减少:奶牛酮病会导致乳量明显减少,有时甚至不产奶。
- 体重下降:患病奶牛体重会明显减轻。
- 异常精神状态:奶牛酮病患者在行动和反应方面会表现出异常。
- 尿液异常:尿液呈甜味,酮体含量增高。
- 其他症状:发腾、毛色暗淡、肌肉发质差等。
3. 诊断与防治:-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通过检测尿液中的酮体来确诊。
- 防治:治疗的目标是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纠正代谢障碍。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提供高能量饲料:如玉米、麦麸等,增加奶牛的能量摄入。
- 适量补充葡萄糖:可以通过输液或口服给予。
- 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预防酮病的发生。
- 预防压力:避免奶牛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提供稳定的饲养环境。
奶牛酮病的发生与营养不良、过胖、过度挤奶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食欲减退、乳量减少、体重下降等症状。
诊断主要通过检测尿液中的酮体来确诊。
预防与治疗的关键在于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纠正代谢障碍,并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减轻奶牛压力来预防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220ad4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0.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奶牛,严重影响了乳牛的产奶能力和生长发育,给养殖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发生原因:
1. 能量供给不足:在高产期,产奶量大大增加,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如果饲料中的能量供给不足,就会导致奶牛体内能量不平衡,促使脂肪分解与合成发生紊乱,从而引发酮病。
2. 营养平衡不良:饲料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不足或者比例失衡,也会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3. 环境应激:如气候突变,饲喂管理不当等,都会使奶牛处于环境应激状态,引发激素代谢紊乱,导致酮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1. 食欲减退:患牛的食欲明显下降,不愿意进食,以及食量减少。
2. 奶量减少:患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房贫困,奶水稀薄。
3. 体重下降:奶牛的体重明显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力减弱。
4. 尿液异常:患牛的尿液呈酮臭味,甚至有酮体沉积,呈色深黄。
5. 遗殖异常:患牛可能出现泌乳后期的不孕或者流产现象。
6. 血糖异常:患牛的血糖浓度下降,出现低血糖症状。
总结: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能量供给不足、营养平衡不良和环境应激等。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奶量减少、体重下降、尿液异常、遗殖异常以及血糖异常等。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饲料管理、营养平衡、管理环境、补充饲料以及适当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奶牛酮病判断标准
![奶牛酮病判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84cd73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8.png)
奶牛酮病判断标准《奶牛酮病判断标准:奶牛健康的“信号灯”》嘿,你有没有想过奶牛也有自己的健康密码?就像超级英雄要有独特的超能力识别器一样,奶牛健康与否也有着严格的判断标准,特别是奶牛酮病这一“大反派”来袭的时候。
要是不能准确判断奶牛酮病,那奶牛养殖场就像是一艘在大海上失去导航的船,随时可能触礁沉没,损失惨重呀!所以,搞懂奶牛酮病判断标准那是相当重要滴。
一、尿液“小侦探”:酮体含量是关键“尿液啊尿液,你可别藏着掖着,把酮体的秘密都透露出来吧!”尿液中的酮体含量就像是隐藏在奶牛身体里的小间谍。
正常情况下,这个小间谍应该乖乖躲在暗处,含量极低。
但是一旦奶牛得了酮病,这个小间谍就开始兴风作浪啦。
你可以把奶牛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小王国,当王国的能量供应出现问题时(就像粮草短缺一样),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这个过程就会产生酮体,酮体就随着尿液这个“排水管道”排出体外。
一般来说,如果在尿液检测中发现酮体含量过高,那就像是发现了敌人入侵的信号,这可是奶牛酮病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呢。
比如说,当尿液中酮体含量达到一定数值,如+++以上,那就很有可能是奶牛酮病在作祟啦。
二、牛奶“小信使”:脂肪和酮体异常“牛奶呀牛奶,你可不仅仅是我们早餐桌上的美味,还是奶牛健康的小信使呢!”正常的牛奶,那是营养丰富又健康的。
可是一旦奶牛患上酮病,牛奶里就会出现“异常分子”。
牛奶中的脂肪就像是牛奶王国里的财富宝藏,正常情况下是稳定且充足的。
得了酮病的奶牛,就像这个王国遭遇了经济危机,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会出现异常变化,可能会减少。
同时,酮体这个不速之客也可能会悄悄溜进牛奶里。
这就好比原本纯净的牛奶湖混入了一些“小怪兽”。
如果检测到牛奶中脂肪含量过低,并且发现了酮体的踪迹,那就像是收到了奶牛酮病的“警告信”。
就像有的奶牛场发现牛奶的乳脂率突然下降,同时检测出微量酮体,这时候就得警惕奶牛酮病啦。
三、食欲“晴雨表”:突然下降要注意“食欲呀食欲,你可是奶牛健康的晴雨表,可别突然‘变脸’呀!”在奶牛的世界里,食欲就像一把衡量健康的尺子。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430ea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f.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泌乳期的奶牛身上。
它是由于奶牛在产奶过程中,由于能量摄入不足或利用不良,导致体内脂肪分解过多而引起的病症。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一、发生原因: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在泌乳高峰期需要大量能量维持牛体的正常运转,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导致奶牛摄入的能量不足,将会引发奶牛酮病的发生。
2. 饲料组配不当:牛群的日粮需要包含足够的糖分来提供能量,当饲料中糖分含量不足时,奶牛将无法满足能量需求,易患酮症。
3. 营养不良:饲喂质量差的饲料,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易患酮症。
二、临床症状:1. 食欲下降:患病奶牛食欲减退,对饲料不感兴趣。
2. 产奶量减少:奶牛患酮症后,常常会出现产奶量明显减少的情况。
3. 引尿困难:奶牛在发生酮症时,常常出现尿液排出困难的情况,尿液颜色偏黄。
4. 粪便干燥:患病奶牛常常会出现粪便干燥的情况,有时还可能伴随便秘。
5. 贫血症状:奶牛在发病后,常常会出现粘膜苍白、黏膜可见皮下出血点等贫血症状。
6. 体温异常:患病奶牛常常会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三、防治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高营养的饲料,正确配制牛群的日粮,确保奶牛摄入足够的能量来满足产奶需求。
2. 补充能量:可以适量添加精饲料和高能量饲料,提高奶牛的能量摄入,减少奶牛患酮症的风险。
3.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奶牛的抗病能力。
4. 疫苗预防:定期给奶牛接种酮症疫苗,增加奶牛的抵抗力,减少酮症的发生。
5. 加强疾病监测:定期对牛群进行体温检测、粪便观察等,及时发现患病奶牛,尽早进行治疗。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组配不当、营养不良等。
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下降、产奶量减少、引尿困难、粪便干燥、贫血症状和体温异常等。
奶牛酮病的最新疗法
![奶牛酮病的最新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11a6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e.png)
免疫疗法
主动免疫
利用抗原(病原体或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奶牛酮病,可 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被动免疫
利用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来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给病牛注射抗酮抗体或细胞因子等。
基因治疗
• 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以 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目前,在奶牛酮病的治疗 中,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
临床效果评估
治愈率:最新疗法二的治愈率达到了85%左右,相比传 统疗法有显著提高。
操作简便:相比传统疗法,最新疗法二的操作更为简便 ,易于在基层推广。
最新疗法二:具体效果
创新性:最新疗法二是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方法,利用了 最新的科研成果,为奶牛酮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畜牧业前景展望
奶牛产业的发展
供了良好的前景。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01
02
03
深入研究病因
针对奶牛酮病的病因进行 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预 防和治疗此病。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 疗方案。
提高诊断技术
不断提高奶牛酮病的诊断 技术,以便更早地发现和 治疗此病。
06
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回顾
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 现为酮血、酮尿、食欲减退等症状,对 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染。
中西药结合制剂
穿心莲内酯滴丸
该药物由中药穿心莲提取物与西药潘生丁合成,具有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重作用,可 用于治疗奶牛的细菌感染和预防血栓形成。
复方丹参注射液
该药物由中药丹参提取物与西药双嘧达莫合成,具有 活血化瘀、抗菌消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重作用,可 用于治疗奶牛的细菌感染和预防血栓形成。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370a22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b.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又称脂肪肝病,是困扰奶牛养殖业的一种常见疾病。
其发生原因主要与营养不平衡以及能量供给不足有关,以下将介绍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高产奶牛在产后营养需求的不均衡,导致能量供给不足,使奶牛体内脂肪代谢紊乱,产生大量酮体,进而引发酮病。
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分为两种类型:亚急性和急性。
亚急性酮病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水量减少、粪便量减少、乳量下降等,奶牛整体情况较好,体重较为正常。
急性酮病则表现为明显的厌食、消瘦、虚弱无力、步履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呼吸深浅不均、体温下降等生命危险症状。
针对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 饲养管理方面:合理安排草料和浓缩饲料的比例,保证奶牛摄入足够的粗纤维和蛋白质,避免饥饿或过度肥胖。
合理饲喂时间和分量,防止过度饲喂。
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量和新鲜饮水。
增加运动强度,增加能量消耗。
2. 饲料管理方面:饲喂高质量的饲料,提高奶牛的能量供给。
在产后30天内逐渐增加饲喂量和浓缩饲料比例,降低酮病的发生风险。
3. 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通过添加葡萄糖、碳酸氢钠、维生素B群等物质,补充奶牛体内能量和营养物质不足。
4. 合理的运输和适宜的环境:避免奶牛长时间处于高温或寒冷环境中,减少奶牛的应激反应。
5.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奶牛有酮病的症状,应立即请兽医进行诊断,并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奶牛在产后能量供给不足,导致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酮病。
临床症状可分为亚急性和急性。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饲料管理、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适宜的运输和环境以及及时就医等措施,以减少酮病的发生和降低其对奶牛的危害。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ac341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c.png)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奶牛酮病(ketosis)是奶牛产后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发生原因复杂,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牛的健康,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对于维持奶牛健康、提高产奶量至关重要。
一、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1. 能量不足:奶牛在产后会出现大量泌乳,而且常常因剧烈的产后应激而食欲减退,导致摄食不足。
奶牛的体内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导致脂肪组织分解产生过多酮体而引发酮病。
2. 营养不均衡:奶牛产后需要大量的优质饲料和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功能和泌乳,如果饲料配方不合理或者采食不足,可能导致奶牛出现饮食失调,进而引发酮病。
3. 水分不足:奶牛在产后,由于泌乳量大、食欲减退等原因,常常导致饮水不足,体内水分紧张,血液黏稠度增加,阻碍正常的代谢过程,从而导致酮病的发生。
二、奶牛酮病的临床表现1. 食欲减退: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常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不愿意进食。
2. 体重减轻:因为能量供应不足,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体重会迅速减轻。
3. 行为异常: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可能表现出行为异常,如焦躁不安、低头垂耳、无精打采、走动困难等症状。
4. 乳产量下降: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可能会出现乳产量下降、奶脂与乳糖含量下降等症状。
5. 尿味异臭: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尿液可能会呈现异味,通常为一种刺鼻的水果味。
6. 酮体检测:通过尿液或血液中酮体的检测,可以明确诊断是否患有酮病。
三、奶牛酮病的诊断与防治1. 诊断方法:奶牛酮病可以通过体检、生产状况观察、尿液或血液中酮体的检测来进行诊断。
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以免病情加重。
2. 预防措施: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奶牛酮病的关键。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该注重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奶牛能够摄取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
要保证奶牛的饮水量充足,确保水的质量卫生,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对产后奶牛进行认真的护理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及时就诊治疗。
高产奶牛酮病的防治
![高产奶牛酮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2f67f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0.png)
实验室诊断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酮体、血糖、血脂等指标,以确定病情及病因。
尿液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酮体、血糖等指标,辅助诊断酮病。
鉴别诊断
要点一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与乳腺炎、子宫炎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以避免误诊。
要点二
监测病情
定期监测奶牛的酮体水平及生理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
05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低 ,脂肪含量高,容易引发 酮病。
维生素缺乏
缺乏维生素A、D、E等, 会增加酮病的发病率。
矿物质不足
如钙、磷等矿物质不足, 会影响奶牛对饲料中脂肪 的利用。
环境因素
温度
高温环境会使奶牛产生应 激反应,从而增加酮病的 发病率。
湿度
湿度过大,容易使奶牛受 到霉菌感染,进而引发酮 病。
案例二:酮病对犊牛的影响
01
总结词
酮病可能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需注意犊牛的营养和护理。
02 03
详细描述
母牛在泌乳期出现酮病症状,可能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导致犊牛 体重和健康状况不佳。此外,母牛的乳汁也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酮体, 影响犊牛的消化和吸收。
防治建议
注意母牛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时治疗母牛的酮病症状,同时关注犊 牛的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
定期检查
定期对奶牛进行酮体检测,以 及时发现病情。
合理配制饲料
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平 衡,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 同时避免过量摄入某种营养成
分。
控制环境
保持牛舍的卫生和适宜的环境 条件,以减少应激对奶牛的影
响。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抗酮类药物,如丙二醇、 甘油等,以降低血液中酮体的
奶牛酮病和脂肪肝综合征
![奶牛酮病和脂肪肝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2152d2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a.png)
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头奶牛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生长、产奶、疾病 等信息,便于跟踪和管理 。
05
案例分析
成功治疗案例
案例一
某奶牛场出现酮病和脂肪肝综合征病例,通过及时调整饲料 配方,增加运动量和加强护理,奶牛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 逐渐恢复健康。
案例二
某规模化牧场发生脂肪肝综合征,通过实施早期诊断、调整 饲料营养成分和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保障了奶牛健康。
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过高、缺乏运动、长时间拴系等不良管 理条件,也可能引发脂肪肝综合征。
疾病因素
某些慢性疾病或感染也可能导致脂肪肝综合征的 发生。
奶牛脂肪肝综合征的症状
食欲不振
奶牛表现出食欲减退,采食量 下降。
体重下降
由于食欲不振,奶牛的体重逐 渐下降。
黄疸
肝脏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出现黄疸症状。
亡。
教训二
某牧场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未能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导致 预防和治疗效果不佳。
反思
失败案例提醒我们要加强奶牛疾病 的防治意识,提高防治水平,同时 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不 断完善防治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方法
通过观察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 血液中酮体的含量,可以确诊奶牛酮 病。
治疗方法
主要采用补充碳水化合物、调整饲料 配方、使用抗惊厥药物等方法进行治 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因素,也是预防和治疗酮病的重要措 施。
03
奶牛脂肪肝综合征的成因与症状
奶牛脂肪肝综合征的成因
营养因素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或能量水平过低,导致脂 肪在肝脏中过度沉积。
导致奶牛死亡。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245b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0.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摘要】奶牛酮病是奶牛在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见于高产奶牛。
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产后应激、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等因素。
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乳量减少等。
为了防治奶牛酮病,饲养管理者应注意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检查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等。
对于患有奶牛酮病的奶牛,及时进行药物治疗、调整饲料配方,帮助奶牛恢复健康。
只有加强对奶牛酮病的重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关键词】奶牛酮病、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重视。
1. 引言1.1 奶牛酮病简介奶牛酮病,又称为乙酰乳酸血症或酮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身上。
这种疾病通常在产后两到三周内发生,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高产奶牛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导致脂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酰乳酸和酮体在血液中积聚。
这些物质的积聚会导致奶牛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食欲不振、体温升高、乳品质下降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奶牛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脱水和体重下降。
奶牛酮病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预防奶牛酮病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饮水等。
及时发现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也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奶牛酮病的认识和重视,可以有效降低奶牛的发病率,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2. 正文2.1 发生原因奶牛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一种新陈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在产后和哺乳期的能量需求相对较高,如果饲料配比不合理或者喂养方式不当,容易导致奶牛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从而引发酮病发生。
2. 过度瘦身:有些奶农为了追求奶牛高产,会在产后过度控制奶牛的饲料量,导致奶牛体内能量储备不足,容易诱发酮病。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5b503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d.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的高产奶牛身上。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可以有多种,包括饲养管理不当、能量供给不足、运输及疾病引发的压力等。
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生原因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酮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当,例如饲料供给不足、饲喂不规律等,会导致奶牛摄入的能量不足,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2. 能量供给不足:奶牛在产后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满足高产奶的需求,如果能量供给不足,就容易导致奶牛饮食不足、体内脂肪分解过多,产生过多的酮体,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3. 运输及疾病引发的压力:奶牛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奶牛摄食不畅、能量供给不足,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奶牛在产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例如乳房炎等,这些疾病也会导致能量供给不足,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1. 食欲不振:奶牛在发生酮病后,食欲明显减退,不愿意进食。
2. 头部异常:奶牛发生酮病后,可能出现头部异常的症状,包括频繁摇头、抽搐等。
3. 体重下降:酮病会导致奶牛体内脂肪分解过多,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4. 尿液异常:奶牛在发生酮病后,尿液中可能出现大量的酮体,尿液呈现甜味。
三、防治措施1. 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预防奶牛酮病,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根据奶牛的产后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保证奶牛摄取足够的能量。
3.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奶牛的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能量的浪费,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奶牛的身体状况,包括食欲、体重、体温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5. 药物治疗:在发生酮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控制,包括给予盐酸二甲双胍、静脉输液等,帮助奶牛恢复正常。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0aef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1.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1. 引言1.1 什么是奶牛酮病奶牛酮病,又称为无意识性脂质病或反常性脂质病,是一种常见的奶牛代谢紊乱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及泌乳后期的奶牛身上。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涉及到奶牛产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以及能量供给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体内产生了过多的酮体,从而引发奶牛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奶牛食欲减退、体温下降、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乳品质量下降以及生殖功能受损等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酮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定期体检、科学的饲料配制等措施,以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奶牛酮病的发生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活质量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奶牛酮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发生原因奶牛酮病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新陈代谢紊乱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产后1-3周左右。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产后奶牛由于产后消化功能减弱,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使脂肪分解过多,产生过量的酮体。
2. 脂肪代谢异常:大量卵巢皮质激素的分泌导致奶牛体内葡萄糖和脂肪代谢失调,进而引起奶牛酮病的发生。
3. 疲劳应激:产后奶牛生理和心理压力大,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衡,进而引发奶牛酮病。
4. 环境因素:奶牛的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奶牛的健康状态,增加奶牛酮病的发生风险。
5. 遗传因素:部分奶牛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使其更容易发生奶牛酮病。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加以注意,避免因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2.2 临床症状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全身性症状:患病的奶牛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精神不佳等全身性症状。
奶牛的活动性也会减弱,表现为行动迟缓、精神萎靡等。
2. 消化系统症状:奶牛酮病患牛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44cd2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f.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奶牛在产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与能量代谢紊乱有关。
奶牛在产后由于机体需要大量的能量用于乳汁合成与产后康复,需要大量优质饲料供给,而在饲料摄入不足或饲料中不平衡的营养素供给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奶牛酮病。
本文将介绍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一、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1. 饲料供给不足:在哺乳期奶牛需要大量的优质饲料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如果饲料供给不足,会导致奶牛体内产能力下降,轻则出现瘦弱等症状,重则会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2. 饲料中营养素不平衡:在饲料中,营养素的平衡对奶牛的健康非常重要,若是饲料中缺乏某种重要的营养素,会导致奶牛代谢紊乱,容易发生奶牛酮病;3. 环境压力:产后奶牛因生理上的变化,容易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也是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之一。
二、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1. 食欲不振:奶牛酮病的奶牛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不愿进食或者减少食量。
2. 体重下降:患有奶牛酮病的奶牛由于能量代谢紊乱,会导致体重迅速下降,体质变得消瘦。
3. 沉睡不醒:奶牛酮病的奶牛会出现异常的沉睡状态,呼吸深长,但并不醒着,表现出精神差的症状。
4. 产后蓄尿:奶牛酮病的奶牛在产后可能会出现蓄尿的情况,尿液呈现出蓝色或紫色,这是因为在奶牛酮病的情况下,奶牛体内产生的酮体被排泄出体外形成尿液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尿液颜色发生变化。
三、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1. 合理的饲料供给:在奶牛产后,要合理供给优质饲料,确保奶牛有充足的能量供给,可以通过增加玉米、糖分等能量丰富的饲料来供给奶牛。
2. 维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奶牛产后,给予奶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的紧张压力对于预防奶牛酮病非常重要。
3. 定期体检:对产后奶牛进行定期的体检,如果发现有病症及时给予治疗,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4.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补充奶牛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奶牛的健康。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3f746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d.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瘤胃内原料的不足引起体内代谢的失调而导致的。
以下将就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发生原因1.饲料不足:由于饲料供应不足或饲喂不均衡,导致奶牛营养不良,体内脂类代谢不足,引起酮病。
2.饲料中缺乏必要营养元素:奶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元素,如果饲料中缺乏必要的元素,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则会影响奶牛的代谢,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3.产后应激:分娩是奶牛身体的大量消耗,分娩后奶牛身体压力较大,容易出现代谢紊乱。
4.管理不当:如过量的喂食、饲喂时间不均匀等,均容易导致奶牛代谢紊乱,引起酮病。
二、临床症状1.食欲不振:患病奶牛食欲显著减退,甚至拒绝进食。
2.乳量减少:由于代谢紊乱,奶牛体内脂类代谢减弱,导致乳量明显减少。
3.行为异常:患病奶牛常常出现精神不振、活动性下降,甚至行为异常。
4.体重丢失:奶牛在出现酮病后,体重明显下降,且难以增重。
5.臭味异样:奶牛出现酮病后,体味变化明显,发出异味。
三、防治措施1.合理饲喂:合理的饲喂是防治奶牛酮病的基础。
应确保饲料充足,并均匀饲喂,避免饲喂过量和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
2.管理科学:在饲喂方面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如合理安排饲喂时间,避免奶牛饥饿或喂食过量等。
3.培育优良品种:培育出适应当地综合饲料的优良奶牛建立营养代谢方面的免疫力,有效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4.提高环境卫生:应保持场所整洁,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蹄外伤和疾病的传播以及预防犇头伤。
5.药物治疗:对于早期确诊的奶牛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给予酮病奶牛高能量的饲料,同时可口服治疗药物,以帮助其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需要我们在饲喂管理方面加强,防治措施要及时,尽早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的发生,以保证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dca57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5.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奶牛体内酮体积聚过多引起的代谢紊乱。
酮病常见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特别是产后两周至两个月时。
下面将详细介绍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一、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1.能量供给不足:高产奶牛在泌乳高峰期对能量的需求非常大,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产后饲养未及时提供充足的饲料,使奶牛体内酮体积聚过多,从而引起酮病的发生。
2.饲料缺乏多样性:奶牛饲料单一,缺乏多样性,特别是饲养大量青贮饲料的奶牛容易发生酮病。
3.水分不足:高产奶牛的患病率与站立时间和饮水量有关,水分不足会影响奶牛的采食,从而导致酮病的发生。
4.产后应激:产后应激会引起奶牛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酮病的发生。
二、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1.食欲不振:患病奶牛食欲减退,拒食或少食,产后靠喝水来补充能量。
2.体重下降:由于减食,奶牛体重会明显下降。
3.奶量减少:患病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通常是早上奶量明显减少。
4.神经症状:严重病例会出现神经症状,如运动不灵活、肌肉震颤等。
5.体温升高:患病奶牛体温升高,常常超过39℃。
三、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1.科学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防治酮病的关键。
在泌乳高峰期,应提高饲养水平,增加奶牛的饲料供给量,特别是能量的供给要保证充足。
2.合理饲料配方:奶牛饲料应选择优质、多样性的饲料,并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量,合理配制饲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3.充足的饮水:要确保奶牛有充足的饮水量,可以适当增加饲喂次数,保持饮水器的清洁。
4.减轻应激:产后应尽量减少奶牛的应激,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奶牛的情绪稳定。
5.病例隔离:发现患有酮病的奶牛应及时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染。
6.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酮病的奶牛,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口服酮病治疗药物等。
7.营养补充:在饲喂方面,可以适量补充营养剂,如维生素B12等,以促进奶牛的食欲和代谢。
奶牛酮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能量供给不足、饲料缺乏多样性、水分不足和产后应激等因素引起的。
奶牛酮病PPT课件
![奶牛酮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851d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5.png)
年龄和品种因素
奶牛在泌乳高峰期需要大量能量和营 养,如果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会 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引发酮病。
高产奶牛和某些品种的奶牛更容易患 上酮病,年龄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青 年牛比老龄牛更容易患病。
疾病或应激因素
某些疾病(如产后感染、子宫炎等) 和应激因素(如气候变化、运输等) 也可能引发奶牛酮病。
04
不同品种、年龄和生理 阶段的奶牛对酮病的易 感性存在差异。
对奶牛养殖业的建议
优化饲料配方,合理搭配能量、蛋白 质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奶牛 生长和产奶的需求。
推广早期诊断技术,对疑似病例及时 进行检测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清洁、干燥 和通风,定期监测奶牛健康状况,及 时发现并处理酮病症状。
状,如昏睡、瘫痪等。
奶牛酮病对牛群的影响
01
02
03
产奶量下降
患有酮病的奶牛产奶量会 明显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繁殖性能下降
酮病会影响奶牛的生殖系 统,导致发情期延长、受 孕率降低等问题。
死亡和淘汰率增加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奶牛死 亡或被淘汰,给养殖户带 来损失。
03 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和诊 断
临床症状
总结词
加强防疫宣传
详细描述
该牧场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 工对奶牛酮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确保防 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案例深入研究病因
详细描述
该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奶牛酮病的病 因和发病机制,为制定更加有效的 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词
探索新型疗法
详细描述
该研究机构积极探索新型疗法,寻求 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减轻 患病动物的痛苦。
注意奶牛品种、年龄和生理阶段的差 异,制定个性化的饲养方案,降低酮 病的发生率。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9b957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7.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摘要】奶牛酮病是奶牛繁殖过程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酮体过多积累引起的代谢紊乱。
发生原因包括高产奶牛体能不足、高产高油料饲粮、急性营养亏缺等因素。
临床症状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消化不良等表现。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饲料配比、提高饲料消化率等。
对奶牛酮病的重视至关重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保障奶牛健康和生产效益。
在日常饲养中,应注重预防为主,定期检查奶牛健康状况,避免发生奶牛酮病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奶牛酮病、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重视、概述1. 引言1.1 奶牛酮病概述奶牛酮病,又称为脂肪性肝病或酮症,是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该病主要是由于奶牛产后体内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酮体浓度升高。
奶牛酮病不仅会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还会增加饲养成本,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奶牛酮病在奶牛产后60天内最容易发生,此时奶牛体内葡萄糖需求增加,同时由于产后机体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导致糖异生功能异常,使脂肪分解代谢过快,从而产生过多的酮体,引起血液中酮体浓度升高,出现酮症症状。
奶牛在疾病、营养不良或环境应激等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酮症。
了解奶牛酮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将详细探讨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应对这一常见疾病。
2. 正文2.1 发生原因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结构不合理:奶牛饲料中粗纤维不足,容易导致饲料的消化率过高,造成消化代谢紊乱,从而引发奶牛酮病的发生。
2. 营养不良:奶牛在产后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容易引起体内酮体的生成过多,从而诱发奶牛酮病。
3. 疲劳或应激:奶牛在分娩后容易受到疲劳或应激的影响,从而影响体内代谢的平衡,使得酮病的发生几率增加。
奶牛酮病检测
![奶牛酮病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de5ddf4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a.png)
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响应机制
预警信息发布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养 殖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
制定完善的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响 应流程。
应急响应措施实施
在发生奶牛酮病疫情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合理配制日粮,保持营养平衡;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应激因 素;定期检测血糖和尿酮,及时发现并治疗病牛;建立健康 档案,对高产牛和经产牛进行重点监控。
重要性
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降低治疗成本和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同时可以保证牛 奶品质和食品安全,保障人类健康。
数据传输技术
采用无线传输技术,确保数据实时、准确传输到数据中心。
数据处理技术
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和分析 。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结合奶牛酮病发病机理,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运用机器学习等算法,构建高效、准确的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评估结果应用
样本处理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离心、过滤 等处理,以去除杂质。
结果观察
观察反应结果,记录颜色变化 、沉淀生成等现象。
结果判读标准和方法
定性检测
01
根据颜色变化或沉淀生成等现象判断结果是否为阳性或阴性。
定量检测
02
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光密度或荧光强度等参数,计算样本中酮
体的含量。
判读标准
03
根据试剂盒提供的标准曲线或判读表,将测量结果转换为对应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563b4b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a.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葡萄糖代谢障碍,导致体内能量不足,产生大量的酮体而引起的。
以下将对其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发生原因:1.摄食不足牛的摄食量不足,导致体内能量不足,无法满足牛体的代谢需求,从而引起酮症。
2.生理期在产犊期、泌乳高峰期以及妊娠后期等生理阶段,牛的代谢需求也会显著增加,如此时摄食不足,也会引起酮症。
3.饲料结构高饲粮品质差、过度精加工饲料、马铃薯渣饲料等,都是引起酮症的因素。
4.疾病有些疾病也可能是引起酮症的原因,如乳房炎、代谢性疾病、肝病等。
临床症状:1.食欲减退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牛体内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已经代替葡萄糖提供能量,所以牛对饲料的需求也相应降低。
2.体重下降体内能量供应不足,整体代谢水平下降,自然体重也会出现下降。
3.乳量下降酮症会直接影响泌乳效率,从而引起乳量下降。
4.异常行为奶牛酮症的患病,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慢慢地牛的神经与精神状态都开始变得异常,表现出烦躁不安、焦虑等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
5.其它症状口臭、早产、毛发脱落等都可能是奶牛酮症的临床表现。
防治措施:饲料的结构要合理,组成要丰富多样,供给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防止出现饲料营养成分不足的情况。
2.生活环境保持干燥、卫生、通风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有效预防奶牛患病。
3.预防及治疗方案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产前、产后、妊娠期和泌乳高峰期等特殊时期的营养调控和监护;避免过度损失体重和饲料摄入不足;预防脂封乳。
当已经患病时,应及时治疗,通过给予高营养饲料、营养水剂等增加能量供应,促进能量代谢,并注意钙、镁、维生素等元素的补充,以保证牛良好的妊娠和泌乳效率。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奶牛的血糖、血酮体等指标,随时了解奶牛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预防奶牛酮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病主要发生于经产而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其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些牛久治不愈和反复发病终致淘汰。
主要原因 饲喂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而碳水化合物饲料不足,其次,运动不足,前胃机能减退,大量泌乳,乳糖消耗,容易促进本病的发生。
主要症状 常在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出现,以消化紊乱和精神症状为主。患畜食欲减退,不愿吃精料,只采食少量粗饲料,或喜食垫草和污物,反刍停止,最终拒食。粪便初期干燥,呈球状,外附黏液,有时排软粪,臭味较大。后多转为腹泻,迅速消瘦。精神沉郁,凝视,步态不稳,伴有轻瘫。有的病牛嗜睡,常处于半昏迷状态。但也有少数病牛狂躁和激动,无目的地吼叫,向前冲撞,空口虚嚼,眼球震颤,颈背部肌肉痉挛。呼出气体、乳汁、尿液有酮味(烂苹果味),加热后更明显。泌乳量下降,乳脂含量升高,乳汁易形成气泡,类似初乳状。尿呈浅黄色,易形成泡沫。叩诊肝储浊音区扩大。
适当运动,对妊娠后期和产犊以后的母牛,应适当减少精料喂量。
治疗 给病牛补糖和含糖物质,促进糖源异生,解除酸中毒;调整胃肠机能。
牛羊胃动力(牛羊健胃散)250g内服。
25%-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00ml,地塞米松磷酸钠4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500ml-1000ml,辅酶A500国际单位,混合一次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或少量多次,注射使用,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预防 首先应加强对病牛的护理,调整饲料,减喂油饼类等富含脂肪类饲料,如豆饼、胡麻饼、葵花饼等,增喂甜菜、胡萝卜、优质干草等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糖和维生素的饲料,限制高能量的浓厚饲料的进食量,增加干草喂量。通常按干物质计,精粗料比例以30:70为宜;按混合料计,以每日3千克-4千克,青贮15千克-20千克,干草量不限。
丙二醇或甘油500克,灌服每日2次,连用5天-7天,也可用乳酸钠或乳酸钙450克内服,每日1次,连用5日,还可用乳酸铵200克,灌服,连用5日,或丙酸钠120克-200克,混饲喂给或内服,每日1次,连用7天-10天。
亚临床症状 公牛表现为进行性消瘦;母牛泌乳量下降,发情迟缓等,尿酮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某牛场调查结果 通过对发病奶牛采食饲料进行调查,其基本配方大致相同,粗饲料几乎全喂的是干玉米桔杆。精饲料的配方为:玉米50%、豆饼20%、胡麻饼(有的户给葵花饼)15%、麸皮12.5%、食盐1%、石粉1.5%。根据临床症状和饲喂饲料情况调查,病牛是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料过多引起的奶牛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