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三)(含答案+详细解析)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三)一、书写(8分)1.我能读拼音写词语,还能把字写漂亮。

二、选择题(8分)2.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贷款(dài )挨打(ái )瞭望(liáo )B.闲散(sǎn )匀称(chèn )铁锚(miáo )C.县城(xuàn )贸易(mào )模样(mú)D.作坊(zuō)撒网(sā)唠叨(láo )3.下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吹拂舞蹈倒映记录B.似乎睡莲陌生香肠C.变幼继续蘑菇葫芦D.圆满形状模型轮船4.与“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这句话表达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熊猫难道不是我国的国宝吗?B.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C.他嘴皮子动了一下,似乎有话要跟我们说。

D.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

B.花中四君子指的是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荷、菊。

C.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的“切诊”是指摸病人的脉象。

D.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繁星》《春水》等。

三、填空题(25分)6.比一比,再组词。

衬( ) 匀( ) 录( ) 讶( )村( ) 约( ) 绿( ) 芽( )7.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清爽( ) 懦弱( ) 准确( )反义词:偶尔( ) 模糊( ) 干燥( )8.我能根据要求写词语。

无( )无际含( )一现光( )夺目翻( )越岭大( )一惊颜色各( )( )喘吁吁( )底之蛙(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2)上面词语中含有ABAC结构的词语是______,我在课外也积累了一个这样结构的词语:______。

(3)上面词语中,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的词语是_______,形容光泽和颜色鲜艳耀眼的词语是_________,我能从这两个词语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9.我会发现,我会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快乐读书吧。

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一、文学积累(24分)1.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这些寓言故事的题材广泛,形式活泼。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动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植物。

故事多借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得以体现,但仍需要读者自己去理解、思考。

2.伊索寓言包含很多的民间故事,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

书中讲述的故事,刻画出来的形象,每则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

3.读XXX寓言时,我们会发现,很多故事都似曾相识,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老故事,新道理,这也是很多古老的寓言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

二、根据课外阅读收获,选出正确的答案。

(10分)1.XXX是《季子》中的主人公。

2.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的成语故事是邯郸学步。

3.“买椟还珠”中的“椟”是指匣子。

4.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的成语故事是狐假虎威。

5.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的成语故事是南辕北辙。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分)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渔翁得到了好处。

×2.寓言故事“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3.《万字难写》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XXX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诉我们,强中自有强中手。

√四、读故事,写道理。

(15分)1.这个偷鸡的人虽然听到了别人的劝告,但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想要继续偷鸡。

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违背了社会公德。

只有正视自己的错误,才能真正成为有道德的人。

我们应该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来到果园,看到一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口渴难耐。

它试着跳起来够葡萄,但总是失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精品(含答案) (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精品(含答案) (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总分得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4分)投掷.(zhìzì) 贡.献(gòng gōng) 平凡.(fán wán) 收税.(shuìsuì) 智.慧(zhízhì) 斑.点(wén bān) 腹.部(fùfú) 岛屿.(yǔyù) 二、读拼音,写词语。

(6分)五、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分类。

(10分)邯郸()()()()迷人()()密布倾盆()()刻()求()助人()()()()六色勤奋()()画()添()()()致志()()缤纷万里()()1.描写花的:2.出自寓言故事的:3.描写天气的:4.描写人物品质的: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3分)1.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2.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

()()..,美观七、按要求写句子。

(3分)1.牵牛花开出了紫色的小花。

(改写成拟人句)2.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改写成反问句)3.荷叶圆圆的。

(改写成比喻句)八、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8分)1.绝句迟日江山丽,。

,沙暖睡鸳鸯。

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按要求填空。

(6分)1.本册书中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因为。

2.本册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

十、课内阅读我最棒。

(9分)①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实验。

②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训练(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训练(二)(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训练(二)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1.(找中心句)短文第1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第2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将活字印刷术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制成______→按稿______→排列______→涂墨______→印完______→留待______3.(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诞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创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更有说服力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后半句用______和______的方法对前半句进行______说明,说明毕昇是当之无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题(含答案)

训练1雕弓某人有一张檀木做的弓,用它来射箭,既射得远又射得准,因此他十分珍爱它。

有一天,他仔细的端详着这张弓,说道:“这的确是一张好弓,但太粗糙了一点!而且弓身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装饰,太可惜了!——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办法:“我去找一位最优秀的艺术家,请他在弓上刻些图画。

”于是他去了,找到的那位艺术家为他在弓上雕刻了整整一幅狩猎图。

弓主人高兴极了:“我亲爱的弓,你完全够资格获得这样的优美装饰!”说罢,他就来试弓,他刚刚开弓,弓就断了。

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2、横线上应补充的句子是()A、是的,这张弓应该配上这幅狩猎图。

B、对一张弓来说,配上这幅狩猎图最恰当了。

C、对一张弓来说,还有什么比这幅狩猎图更相配的吗?3、对弓的主人的错误,评价最准确的一项是()A、缺乏调查,做事主观。

B、锦上添花,多此一举。

C、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D、只求外表,不懂装懂。

4、对这则寓言故事蕴涵道理的分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做事不仅要有科学的头脑,还要向内行的人请教,不能主观行事,不懂装懂。

B、对于一种实用品来说,不能盲目追求外观的华丽,以影响用途。

C、对人和物的爱不能超过限度,要避免发生“爱之反害之”的情况。

D、对美的追求要适当,不能为了美而损害根本。

比如,不能为了住房装饰得美,就任意拆墙开洞,损害建筑物的牢固。

训练2鱼目混珠古时候,有个名叫满愿的人,收藏着一棵极为罕见的大珍珠。

许多人好奇地想jiàn shí()一下这颗珍珠的模样,可是满愿从来不肯让人看。

每当人们对满愿表示羡慕时满愿的邻居寿量总是轻蔑(miè)地对人们说有颗珍珠算什么我也有而且比满愿那颗还要好可是,他也像满愿一样,从来不肯让别人看他的珍珠。

人们虽然从来也没见过他们珍藏的珠宝,但对此都shēn xìn bǜyí()。

于是,大家对两位珍珠的主人羡慕不已。

后来,他俩忽然同时患(huàn)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8分)一、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里。

(8分,每空1分)1.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吵嚷(chǎo rǎn) B.呕吐(ǒu tù)C.懦弱(nuò luò) D.模样(mó yàng)2.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散.步闲散.B.劳累.积累.C.新鲜.鲜.少D.称.职对称.3.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伶俐尊循智慧模形B.花瓣迅速镇静姿势C.清爽历害抱怒准确D.聚扰危险唠叨希翼4.下列带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这菜没熟.,还要再煮一会儿。

他来这里好多次了,很熟.了。

B.这个地方越看越有味道..。

..。

我很喜欢香蕉的味道C.石桥上雕琢..着精美的图案。

老师帮我雕琢..演讲比赛的每一句话。

D.要取得成功,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完成了这件事。

..。

他不计代价5.下列词语中带点的汉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因为) B.冀.复得兔(希望)C.田中有株.(树桩) D.兔走.触株(跑)6.下列四个选项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房四宝:琴棋书画B.雅人四好:笔墨纸砚C.花中君子:梅兰松竹D.中医四诊:望闻问切7.下列作者与国家及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布尔法国《昆虫记》B.克雷洛夫德国《克雷洛夫寓言》C.谢婉莹中国《寄小读者》D.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8.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是端午节的情景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按要求作答。

(30分)9.看拼音写词语。

(6分)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词语造句。

(9分)邯郸学() 滥()充数画蛇()足()人忧天南辕北() 无精打() 光彩()目无忧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按要求写句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塞翁失马(10分)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

他养了许多马。

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马走失了。

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

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们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

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

可是过了没几天丢的马不仅自己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们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居们的祝贺,反倒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

心里明明高兴,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

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嘶鸣嘹亮,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

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策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

邻居们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

”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

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

入伍的青年人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1.用“”在文中画出塞翁说的话。

(2分)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塞翁失马”常与“焉知非福”连用。

B.“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C.短文中的塞翁是一个喜欢胡言乱语的人。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 。

(2分)4.马丢了,邻居们安慰塞翁,而塞翁却认为这也许是好事,这是不是自我安慰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写出与这则寓言故事寓意相似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聪明的大公鸡(12分)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和他强壮的朋友猎狗,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旅游。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统编版2020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一、积累运用。

(共14题;共78分)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想象力是能动的知识,是创造力和智慧的必要背景。

2.看拼音,写词语。

qing shuing mógu bài fǎnɡzhènɡ shí shìy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īnɡ xuěbǎo cún měishùbié zhìqiān x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句子,选择正确的读音。

(1)我们要积累________(lèi lěi)前人的经验。

(2)我经常劝妈妈不要过度劳累________(lèi lěi)。

(3)菜场上的蔬菜真新鲜________(xiān xiǎn)。

(4)这件事是鲜________(xiān xiǎn)为人知的.(5)小弟弟嫌妈妈烧的鸡爪________(zhuǎzhǎo)不好吃。

(6)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________(zhuǎ zhǎo)相互抵着。

4.下面带下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河豚(tún) 伶(línɡ)俐电线杆(ɡǎn)B. 距(jù)离瞎子(xiā)花骨(ɡū)朵C. 褐(hòu)色平凡(fán) 摔晕(yūn)D. 绸(chóu)缎记录(lǜ)闲散(sàn)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冲击、节省、而且B. 似乎、体现、人民C. 智慧、才干、历史D. 蹓达、摊贩、中间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是()。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C.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检测卷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1.课内阅读。

ㅤㅤ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wéi wèi)宋国笑。

(1)用“横线”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兔走触株”一句中“走”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

现在我们说“走”,一般是指(A.走路,步行B.跑);而在这一句中,“走”的意思是(A.走路,步行B.跑)。

(3)当农夫看到兔子“折颈而死”的时候,他会想:“当他守着树桩的时候,他会想:(4)学习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偶尔有一次没有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不再重视复习。

这种想法就像(人物)一样,是在(成语)。

(5)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告诉我们,只要方法对,不需要劳动就能收获。

B.选文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必须脚踏实地,想不劳而获是行不通的。

2.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ㅤㅤ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②契③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④。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⑤?ㅤㅤ【注释】①涉(shè):过,渡。

②遽(jù):匆忙;急。

③契(qì):用刀雕刻。

④坠(zhuì):落,掉下。

⑤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1)这个故事的名字是《》。

(2)结合注释,“遽契其舟”的意思是A.急忙用刀做了一艘船B.急忙在船上用刀在剑掉下的地方做了记号(3)这个人(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剑,因为“”(用原句填空)。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一事无成B.遇到问题后,要懂得寻求他人的帮助。

人多才能更快地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回忆二年级读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读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

揠苗助长ㅤㅤ宋人有mǐn闵①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③其人曰:“今日病④矣!予⑤助苗长矣!”其子qū趋⑥而往视之,苗则gǎo槁⑦矣。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含答案)《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阅读答案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部编人教版语文3年级下册-练习试卷试题【期末试题】(五)

部编人教版语文3年级下册-练习试卷试题【期末试题】(五)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名校(重点小学)期末校考卷(二)(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0分)huā bàn qiān xū xīn shǎnɡjīnɡ yàn chuànɡ jǔ zhì huìmì mì jì xù pǔ tōnɡkuā jiǎnɡ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8分)守株()兔没精打()相提()论自()矛盾争()斗艳刻()求剑奔流不()井底之()三、照样子,写词语。

(4分)1.津津有味(AABC式):2.无边无际(ABAC式):四、选词填空。

(3分)发明发展发现1.大家难道没有看到这座城市的()变化吗?2.叔叔这项()已经申请了专利。

3.小青(),蚂蚁搬家就会下雨。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分)1.“切”有两种读音,“切断”中的“切”读“qiè”。

()2.“因释其耒而守株”中的“因”是“因此”的意思。

()3.读寓言故事,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4.《漏》是一则神话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叫“漏”的怪物吓跑了老虎和贼。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诗人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心情。

()6.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六、按要求写句子。

(6分)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

2.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例: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庆龄说:“今天我教小珍叠花篮。

”3.今天班会上,小红首先第一个发言。

(修改病句)七、积累填空。

(10分)1. ,焉得虎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至四单元检测卷(4套含答案)2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至四单元检测卷(4套含答案)2

第一单元测试积累运用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河豚.(tún)伶.俐(líng)翼.尖(jì)闲.散(xián)B.伶俐.(lì)荡漾.(yàng)翩.翩(piān)备忘录.(nù)C.距.离(jǜ)凡.是(fán)款.款(kuǎn)丝绸.(chóu)D.膜.翅(mó)黑斑.(bān)益.虫(yì)纤.细(xiān)二、读句子,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4分)1.我们在公园散.(sǎn sàn)步,妹妹散.(sǎn sàn)着头发兴奋地跑来跑去。

2.弟弟玩游戏时,拿笔杆.(gān gǎn)儿当旗杆.(gān gǎn),把彩纸卷在笔上当彩旗。

3.虽然“蚂.(mǎ mà)蚁”和“蚂.(mǎ mà)蚱”都有个“蚂”字,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昆虫。

4.看他无精打采地挨.(āi ái)着墙根儿,一定是又淘气挨.(āi ái)训了。

三、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8分)1.这片受到保护的湿地上,yuān yāng()在xī bān()悠闲地休憩,yàn zi()不时lüè guò()水面,碧绿的芦苇suí fēng()wǔ dǎo ()……这是对“走绿色发展之路”理念最好的践行。

2.这群丹顶鹤jù jí()在一起,ǒu ěr()有一只啄两下羽毛,其他的一动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四、词语积累。

(6分)1.(名校期末真题)读句子,圈出合适的词语。

(2分)(1)姐姐用(灵巧灵敏)的双手,做出了各式各样的花篮。

(2)春游那天,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在公园里(荡漾飘荡)开来。

2.读句子,想象画面,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4分)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柔嫩的柳条在微风中();在()的天空,飞着色彩缤纷的风筝;草地上有一群()的孩子,他们奔跑着、欢笑着,为这()的画卷增添了几分色彩。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A课外阅读专项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雨的色彩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

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

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

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争论()3. 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4.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5.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葡萄沟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____句话。

(2 分)2.作者用、、、、、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6 分)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

(2 分)(1)葡萄种的地方。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课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事?O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正确答案:B2、“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O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正确答案:A3、《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O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正确答案:B4、《买楼还珠》中“梗”是指什么?O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正确答案:D5、“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为虎作傕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正确答案:C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OA.公明仪B.张僧繇C.孙书敖D.宋兀君正确答案:A7、“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啸聚个寓言故事?O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正确答案:D8、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故事中的主人公?O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正确答案:C9、“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O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正确答案:B10、《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O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正确答案:D1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OA.王屋B.巫山C.泰山D.沂山正确答案:A1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A.邯郸学步B.郑人买履C.画蛇添足D.疑人窃履正确答案:B13、《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O的故事?A.智叟B.孔子C.弈秋D.钟子期正确答案:D14、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OA.东施B.貂婵C.王昭君D.钟无艳正确答案:A15、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OA.杞人忧天B.杯弓蛇影C.道听途说D.惊弓之鸟正确答案:B16.“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期末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期末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期末练习题(含答案)(一)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倒影)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观赏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这篇课文是根据( )(填序号)改编的。

①《克雷洛夫寓言》②《伊索寓言》③《拉·封丹寓言》2.用“\”画去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根据文段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身段 ( )的鹿角( )地喝水 ( )地逼近4.文段中描写鹿“漂亮”的句子有哪些?请用“”画出来。

5.作者在写鹿抱怨自己的腿时主要运用了( )描写。

(多选)①动作②神态③语言(二)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6.用“_______”画出选文中描写荷叶的句子,这句话表现了荷叶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快乐读书吧》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快乐读书吧》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快乐读书吧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连线题。

(12分)伊索寓言俄国《卵石和钻石》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狐狸和鹳》中国古代寓言古希腊《疑邻盗斧》二、读《中国古代寓言》,完成下面练习。

(37分)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河伯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A.《画蛇添足》B.《望洋兴叹》C.《歧路亡羊》(2)“我宁肯相信我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句话出自( )A.《东施效颦》B.《疑邻盗斧》C.《郑人买履》(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B.《截竿入城》中,鲁国人拿的竹竿太长,为了入城,他听从一位老人的建议把竹竿从中截断了。

C.《塞翁失马》中,老翁因为骑马摔折了大腿免于征战,最终保全了性命。

2.读句子,猜人物,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9分)(2)他,爱好射箭,好大喜功,喜欢听别人夸奖他力气大,能拉开强弓。

( )(3)他,不辨是非,滥发善心,差点儿害了自己。

( )3.把寓言故事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用线连起来。

(16分)《五十步笑百步》遇事要随机应变,灵活变通,不要墨守成规。

《郑人买履》在一定条件下,福和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塞翁失马》只顾与对手争执,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方得利。

《鹬蚌相争》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其本质和全局。

三、读《伊索寓言》,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20分)1.《伊索寓言》是( )的寓言故事。

A.法国B.古希腊C.古埃及2.下列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的是( )A.《北风和太阳》B.《两只青蛙》C.《南辕北辙》3.《狐狸和葡萄》中,狐狸没有吃到葡萄,是因为( )A.它不想吃。

B.它摘不到。

C.葡萄是酸的。

4.《狮子和报恩的老鼠》中,狮子明白的道理是( )A.不要以貌取人。

B.有错就改。

C.要诚实待人。

5.《狼和鹤》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人应该学会满足。

B.做善事应该不求回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卷1.《朝三暮四》中的主人公是(D)。

A.狐狸B.蛇C.兔子D.猴子2.南郭先生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B)A.《刻舟求剑》B.《滥竽充数》C.《季子投师》D.《纪昌学射》3.《可笑的南岐人》中,南岐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A)A.大脖子病B.胃病C.小脖子病D.肝病4.《惊弓之鸟》中的更羸是一名(B)。

A.大力士B.射箭能手C.小诗人D.运动能手5.《纪昌学射》中季昌的老师是(C)。

A.甘蝇B.后羿C.飞卫D.关尹子6.“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的成语出自寓言故事(B)。

A.《亡羊补牢》B.《杞人忧天》C.《南辕北辙》D.《郑人买履》7.《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D)。

A.张僧繇B.孙叔敖C.宋元君D.公明仪8.《楚人学齐语》强调了?对人研究语言的重要性。

(A)A.环境B.天赋C.家人D.朋友9.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怕起来的情节出自寓言故事(C)。

A.《刻舟求剑》B.《画蛇添足》C.《杯弓蛇影》D.《惊弓之鸟》10.“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的成语出自(D)A.《刻舟求剑》B.《东施效颦》C.《杯弓蛇影》D.《邯郸学步》11.看到婆婆“铁杵磨针”的少年是(A)。

A.李白B.李商隐C.杜甫D.杜牧12.浅井中的生活的情节出自寓言故事(C)。

A.《涸辙之鱼》B.《守株待兔》C.《坐井观天》D.《鹬蚌相争》13.“鹬蚌相争”的下一句是(B)。

A.黄雀在后B.渔翁得利C.各显神通D.一清二白14.“我宁愿相尺码,也不相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B)。

A.《楚人偷渡》B.《郑人买履》C.《井底之蛙》D.《邯郸学步》15.《荆棘尖儿上雕猴子》中声称能在荆棘尖儿上雕刻猴子的人是哪国人?(A)A.卫国B.赵国C.燕国D.郑国16.“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的成语出自哪个寓言故事?(C)A.《杞人忧天》B.《自相矛盾》C.《南辕北辙》D.《塞翁失马》17.《五十步笑百步》中的主人公是(D)。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51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走廊题前一乘.(chéng)轿子B.灵魂辩认情不自禁.(jìn)C.漏水池塘长年累.(lěi)月D.仰头严厉称.(chèng)心如意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熟.。

B.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

C.夜深了,人们都已经睡熟.了。

D.他在会场上见到了熟.人,所以感到很高兴。

3.我和他是好朋友,受他影响,我越来越喜欢看书。

这正如名言所说(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D.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4.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乡村的夜晚是那么。

只能听见风吹树叶的簌簌声,周围极了。

没有城市里汽车的噪声,没有人群的喧嚣,一切都是那么、恬淡。

住在这里,我的心也变得格外。

A.平静宁静幽静安静B.宁静安静幽静平静C.宁静安静平静幽静D.安静平静幽静宁静三、先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2分)( ) ( )不断琴( )书( ) 守( )待( )没( )打( ) 相提( )( ) 争( )斗( )1.我会写与画“”的四字词语同一类型的词语:、。

2.画“”的四字词语出自寓言故事,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

3.我哥哥样样精通,你怎么能和他呢?(选词填空)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9分)1.牵牛花开了。

(改成拟人句)2.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注意画线部分,用拟声词写句子)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五、回顾积累。

(10分)1. ,总把新桃换旧符。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关于“改过”的经典名句有“见善则迁,”,我能再写一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附答案 (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附答案 (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4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闲散.(sǎn) 崇.高(chóng) 挨.近(ái)B. 似.的(shì) 河豚.(tún) 蚂.蚱(mà)C. 旗杆.(gān) 纤.细(xiān) 花骨.朵儿(gū)D. 衣裳.(shɑng) 丝绸.(chóu) 莲蓬.(peng)2. 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

(8分)漫步在村里的xiǎo xī( )边,看到suí fēnɡ( )wǔ dǎo ( )的柳枝, bǎo zhànɡ( )得马上要pò liè( )似的花骨朵儿,还有ǒu ěr( )jù jí( )在一起的蝴蝶,我fǎnɡ fú ( )来到了人间仙境。

3. 照样子,组字再组词,并完成练习。

(8分)例:纟+(各)=(络) (网络)纟+( )=( )( ) 扌+( )=( )( )贝+( )=( )( ) 女+( )=( )( )总结:提手旁的字多与( )有关,绞丝旁的字多与( )有关,贝字旁的字多与( )有关,女字旁的字大多与( )有关。

A. 丝织品或编织B. 金钱或财富C. 手或手上动作D. 女性4.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蒌蒿满地芦芽..短(芦苇的嫩芽) B. 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C. 绿阴.不减来时路(树荫)D. 迟日..江山丽(太阳升起来得晚)5. 用“\”划去句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分)(1)爸爸的鼻子就是(灵巧灵敏),老远就能闻到烤鸭的香味。

(2)小纸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漂荡飘扬)。

(3)他们一边走,一边唱起了(轻巧轻快)的歌儿。

(4)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雕琢琢磨)蜻蜓的复眼是怎么回事。

6. 看图,并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阅读答案
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
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
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
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
事。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
公?()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箭
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
事?
( )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刻舟求剑
D.螳螂捕蝉
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
人? ( )
A.郑国
B.燕国
C.赵国
D.卫国
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
事?
(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
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
谁?( )
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
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
了? ( )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
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
么? ( )
A.珍珠
B.箱子
C.包
D.盒子
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
事? ( )
A.为虎作伥
B.亡羊补牢
C.狐假虎威
D.骑虎难下
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
谁? ( )
A.公明仪
B.张僧繇
C.孙叔敖
D.宋元君
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
事? ( )
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
处。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
兴。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
事。


)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
丝。



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
的。

( )
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
婚。


)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
后”。


)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
林。



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
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王屋
2.郑人买履
3.粗脖子病
4.钟子期
5.隔壁王二不曾偷
6.曲高和寡
7.东施 8.杯弓蛇影
9.井底之蛙 10.厨师
二、选择题。

1. C
2. B
3. D
4. B
5. A
6. B
7. D 8. C 9. A
10. D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