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盈利模式分析及思考剖析
当前形势下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前景及商业模式的探讨
源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安排专职人员担任国有资源管理相关职
务 ,并定期 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特别要培养他们 良好的思想及 业 务素质 ,使其认识到 国有资产管理 的现实意义 ,控制和防范一 些不法分子为 了一 己之利低价转卖 、无偿借用 国有资产现象的发 生 ,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4 . 加大对市场 的监督管理力度
临责任认定与 资金来源 困难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不健全 、修复 技术体系不完善 、行业技术与综合性人才短期 、开发商及公众认 识缺乏等诸多 问题 。尤其前两个 问题笔者认为直接制约 了行业的
发展 ,决定着我国未来土壤修复发展前景及商业模式。
充 分发挥事 业单位 的经 济管理职 能规解决市场恶 性竞争 的发生。
四、结论
成 了产权归属不清 ,即便产权 明晰的,也很难有能力支付高额的土
壤修复费用。因此 ,“ 谁污染 ,谁治理 ”这一环保行业 的通行准则 , 在土壤修复行业根本行不通。 目 前土壤修复由于依托房地产 ,少数 由房地产开发商埋单,大部分项 目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付费。这种情
况造成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缺乏动力 ,后期发展难以为继 。 2 .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不健全 在政策法规方面 ,鉴于近年来城市工业企业搬迁 中土地污染
保 证单位经济管理职能得 以全面发挥 ; 第 四,相关部门还应当建
当前形势下土壤修复行业发 展前景及商业模 式的探讨
孙 旭东 ’ ’
1 。 天 津生 态城 环 保有 限公 司 ; 2 . 天 津市 污染 场地 治理 修复 技术 工程 中心
【 摘 要 】我 国土壤修复行业处 于起步 阶段 ,相 关政策 法规 、
矿山生态修复盈利模式
矿山生态修复盈利模式
首先,从环保角度来看,矿山生态修复盈利模式需要重点关注对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这包括植被的恢复、土壤的修复、水体的净化等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因此需要有相应的盈利模式来支持这些环境修复工作的开展。
其次,从经济角度来看,矿山生态修复盈利模式需要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一种可能的盈利模式是通过生态旅游来实现盈利。
修复后的矿山可以成为生态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从而实现盈利。
另外,还可以考虑将修复后的矿山用于农业或林业生产,实现农林业产值,从而盈利。
从社会角度来看,矿山生态修复盈利模式也需要考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
修复后的矿山可能会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盈利模式需要考虑如何与当地居民共赢,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尊重当地居民的利益。
总的来说,矿山生态修复盈利模式需要综合考虑环保、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兼顾和平衡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
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土壤修复规模超10_万亿元盈利模式已成熟
为排污者提供节能诊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绩效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利润。
与BOT的区别在于往往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工程,并在这一特定工程运营期收益收取作为收益。
模式可以发挥1+2的规模效应,综合考虑一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其治理效果会
在发达国家,EMC模式被普
土壤污染专项治理债券也是选
在利用债券资金进行土壤污染治
土地腾出或升值后的土地将成为债券还本付息的资金。
其优势在于利用债券市场迅速筹集资金,不利之处在于没有太多创新,举债实质上仍。
另外,债券发行的基
但这在农田、矿区土地修及升值潜力较小的城市无法保障未来
地方债务风险加大。
典型案例为市场指方向正常范围近万倍,铜离子浓度值污染严重。
高能时代提出同康沟堆浸场复产改造方案,以垂直阻隔为关键控制性工程, 2013年完工。
目前高能环境已确认收入1.27亿元。
3.农田修复仍依赖政府财政2001年,广西环江县尾砂库遭遇特大暴雨溃坝,致使环江沿岸上万亩耕地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
2012年,广西环江县大环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启动,总投资2650万元,中央财政补助2450万元。
期间,中科院物理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采用植物萃取、超富集植物与经济植物间作、植物间隔和重金属钝化等技术,用两年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1280亩,涉及3个乡镇7个村。
2015年,该治理项目通过验收。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还停留在事件响应阶段,并未对于积累的土壤污染进行治理。
这与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盈利模式不明确,依赖财政资
土壤修复规模超万亿元盈利模式已成熟。
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历程及开展模式分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土壤修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的分类
01 02 03 04
根据修复原理,土壤修复行业可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三大类。
物理修复是指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来 分离、转化或降解污染物的方法。
化学修复是指利用化学反应来转化、去除或稳定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方 法。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体的代谢活动来转化、去除或稳定土壤中的污 染物的方法。
VS
行业发展的机遇
同时,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 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 人们对土壤污染的认识不断提高,我国土 壤修复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此外,国 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为我 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CHAPTER 05
行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市场前景预测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人们对土壤污染的认识不断提高,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未来几年 ,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行业发展的挑战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还存在一些问 题,如政策支持不足、资金短缺、技术 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土壤 修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政府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高,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 大。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未来,土壤修复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修复技术的升级和 优化。
多元化发展
行业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包括土壤修复、水处理、固废处理等多 个领域。
对行业发展的建议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土壤修复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
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挑战之一。
面对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修复污染土壤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重点探讨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
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类污染物被排放到土壤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进行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决策制定阶段,需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指标1. 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就业机会、增加的产值和税收等。
2. 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土壤污染修复项目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旅游业、农业以及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等。
三、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衡量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修复项目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工程的经济可行性。
同时,该分析还可以提供决策者参考,以优化修复方案,降低修复成本。
2.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在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中,除了考虑直接经济效益外,还需要考虑项目对社会的整体效益。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不仅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健康效益等因素纳入考虑,从综合角度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工业区土壤污染修复项目为例,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经研究发现,该项目的修复成本为50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为7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为3000万元。
通过计算得出成本效益比为1.4,表明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
五、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对决策的影响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经济效益评估与分析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评估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决策,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商业模式分析
区域治理OVERVIEW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商业模式分析杭州科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孟飞,苏思慧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环境污染的治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环境保护符合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另外环境的保护还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
环境保护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源的产生;另外方面则是对已经造成污染的区域进行修复工作。
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如果不对土壤的污染进行修复,会对很多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土壤中的土地种植是我国的粮食主要来源,而且土壤污染不进行治理的话对水资源也会造成污染,所以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一定要落实下去。
关键词:土壤修复行业;问题;商业模式分析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037-0001土壤受到了污染不管是对环境还是对人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土壤的污染会对我国的农业种植产生一定的影响,污染的土地种植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保证,如果被人体摄入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威胁人体的生命安全。
另外土壤污染很有可能在土壤中释放出放射性的物质,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伤害,影响周围的居住环境[1]。
另外还有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污染土壤附近的植物被影响,甚至可能这一区域中都不会有植物能够生长,破坏了生态系统。
还对水资源有所影响,因为我国很多人用水都是地下用水,很多农村地区的用水甚至是没有经过净化直接就使用的地下水,而土壤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使有毒物质渗透进用水里面,造成人类身体的危害。
所以土壤污染必须要进行修复,否则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一、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土壤修复工作刻不容缓,但是我国在土壤修复工作上却有很多的问题。
比如我国的土壤污染程度还有地区没有明确的文件可供参考,要想进行土壤问题的管理,必须要明确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开展我国土壤问题的排查工作,明确我国土壤的污染情况以及污染区域,建立明确的资料供大家查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对人们的生存区域进行排查,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2]。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问题、商业模式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问题、商业模式研究背景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明确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林地和草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0.0%和10.4%。
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被称为环保“三大战役”。
2015年10月举行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环保领域在“十三五”期间仍需打好“三大战役”。
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等特点,结合我国环保、经济的总体实际情况,在环保“三大战役”中,土壤污染防治将是难度最大的“攻坚战”,也是耗时最长的“持久战”。
然而,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很多问题。
本文将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适合我国的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并对该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摘要基于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分析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我国土壤修复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来源困难、责任界定情况复杂等现状,探讨了“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政府出资”、RT、ROT、ROO、TRT等几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修复商业模式。
同时,结合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展望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并给出了一些有益建议。
二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土壤污染详细情况有待进一步摸清目前,虽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已经发布,明确了全国土壤的基本污染情况,但是由于全国普查点位密度小,无法进行污染详查,土壤污染详细情况仍需进一步摸清,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开展全国土壤污染详细调查工作,了解我国土壤污染变化趋势、污染类型、污染程度和区域分布,包括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情况,并建立全国土壤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
2.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标准亟待完善目前,我国缺少关于土壤污染和防治的专门法律法规。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应用与商业模式分析
五、结论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在工程应用和商业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瓶颈问题。为了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创 新和集成、完善政策和法规体系、提高修复工程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 研究和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我国污染场 地土壤修复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 除。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现场生物修复、预制床法和植物修复法等。其中, 现场生物修复是在污染场地就地开展生物修复工程;预制床法是将污染土壤移至 预制床中进行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法则是利用对重金属有超积累作用的植物将污 染物从土壤中去除。
3、资金来源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投资和社 会资本投入。其中,政府财政拨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政府部门会设立专门的 环保基金用于支持土壤修复项目;企业投资则是在土壤修复项目能够带来明显的 经济效益时,企业才会投入资金;社会资本投入则是一些公益性项目的主要资金 来源。
四、联合修复技术
由于单一的修复技术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因此联合修复技术逐渐 得到广泛应用。联合修复技术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中的两种或多种方 法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常见的联合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联合 修复、化学-生物联合修复和物理-生物-化学联合修复等。
其中,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是将物理搅拌和化学药剂添加结合起来,使 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更均匀;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则是将化学氧化还原和生 物降解结合起来,以实现污染物的彻底降解;物理-生物-化学联合修复技术则是 将物理搅拌、生物降解和化学氧化还原结合起来,以实现污染物的彻底去除。
2024年土壤修复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土壤修复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述1.1 市场背景土壤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治理领域,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土壤修复市场逐渐被重视。
土壤修复市场主要指的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恢复。
目前,土壤修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1.2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土壤修复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2%。
这显示了土壤修复市场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1.3 市场驱动因素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首先,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政府和企业对土壤修复越来越重视。
其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土壤修复。
此外,政府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也为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市场现状分析2.1 市场细分土壤修复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修复技术和修复对象进行细分。
目前,主要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
而修复对象可以分为农田土壤修复、工业土地修复和城市土壤修复等。
2.2 市场竞争格局土壤修复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国内外许多公司和机构都进入了土壤修复市场。
国际上一些大型环境工程公司在土壤修复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国内一些专业公司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市场竞争力。
2.3 市场障碍和挑战尽管土壤修复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障碍和挑战。
首先,土壤修复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次,土壤修复技术并不成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此外,土壤修复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方面的限制。
三、市场机遇和发展趋势3.1 可持续发展需求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土壤修复市场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政府和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土壤修复,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
3.2 创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土壤修复技术也将得到更好的创新和应用。
2024年土壤修复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行业背景土壤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减轻或消除土壤受到的污染,使其恢复到正常或可接受的状态。
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土壤修复行业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二、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土壤修复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三、行业趋势1.需求增长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对土壤修复的需求日益增大。
同时,国家对土壤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土壤修复行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拉动了行业的发展。
2.技术创新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型的土壤修复技术也应运而生。
例如,微生物修复技术、土壤固化剂修复技术等,这些新技术不仅修复效果更好,而且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3.市场竞争随着行业发展的迅速,土壤修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各大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同时,国际大型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中小企业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四、发展机遇1.政策推动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该行业。
2.高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土壤修复行业开始引入高新技术。
例如,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质量。
五、市场挑战1.技术壁垒土壤修复技术要求较高,非常依赖于专业的技术人才。
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技术人才相对不足,这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挑战。
2.成本压力土壤修复是一项繁琐而昂贵的工作,修复一块土地所需的费用非常高。
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需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六、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提高土壤修复技术的水平。
2.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
城市土壤污染修复的成本效益分析
城市土壤污染修复的成本效益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解决城市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成本常常成为政府和企业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来对城市土壤污染修复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城市土壤污染修复的成本分析城市土壤污染修复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和评估成本:首先需要对受污染区域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土壤污染的类型、程度以及影响范围。
这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包括专业人员的工资、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试剂的采购等。
2. 污染源控制成本:污染源控制是土壤污染修复的核心环节,包括治理措施的设计、污染源的清除和防止更多的污染物渗入土壤中。
这部分成本通常包括工程建设、材料采购、人力成本等。
3. 污染物处理成本:处理土壤中的污染物也是土壤修复的关键步骤。
不同的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
处理成本包括处理设备的购置、处理剂的采购以及运行维护费用等。
4. 维护与监测成本:修复完成后,需要对修复效果进行维护和监测。
这需要定期采样、实验室检测以及监测设备的维护。
同时,还需要进行土壤质量评估,以确保修复效果的持久性。
综上所述,城市土壤污染修复的成本是相当可观的,其中包括调查和评估、污染源控制、污染物处理以及维护监测等方面的费用。
二、城市土壤污染修复的效益分析城市土壤污染修复所带来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人类健康:城市土壤污染直接威胁着居民的健康。
修复土壤污染可以减少人们接触到有害物质的风险,保护人体健康。
这对于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保护生态环境: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修复土壤污染能够修复生态系统功能,保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 促进可持续发展:城市土壤污染修复有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2024年土壤修复市场分析现状
土壤修复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近年来,土壤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土壤修复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手段。
土壤修复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土壤修复市场的现状,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市场规模土壤修复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5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
预计未来几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土壤修复市场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驱动:1.政府政策的支持:许多国家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
政府对于土壤修复相关项目的补贴和扶持措施也促进了市场的增长。
2.环境意识的增强: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对土壤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促使了土壤修复市场的需求增加。
3.农业需求的增加: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土地来支撑粮食生产。
但是土壤质量的下降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农业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土壤修复市场的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土壤修复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技术提供商、工程承包商和专业服务机构等。
这些竞争者通过技术创新、服务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展开竞争。
在技术方面,一些企业采用了先进的修复技术,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以提高修复效果和降低修复成本。
同时,一些企业还开展了研发工作,致力于开发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土壤修复技术。
在服务方面,一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土壤修复服务,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建设和监测等。
他们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与客户的良好沟通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
在价格方面,竞争者常常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这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是一种挑战,因为他们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抗衡。
因此,小型企业常常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关于我国土壤修复盈利模式的简要梳理和分析
关于我国土壤修复盈利模式的简要梳理和分析
包括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环保资金,银行融资及企业注资等。
结论
目前我国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土壤修复项目以场地修复项目为主。
位于城市的受污染场地获得修复后拥有高经济价值,修复资金来源除政府方面外还包括土地开发商,盈利模式清晰,因此率先得到治理。
耕地修复对人身健康拥有重要意义,但修复后的地块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修复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
由于尚未解决耕地修复长效资金问题,耕地修复进展较为缓慢。
土壤修复需分阶段进行,矿山修复尚未成为现阶段关注重点,土十条中未对矿山治理做重点说明,目前仍以监管防治为主。
针对尚未妥善解决的耕地修复商业模式问题和土壤修复资金来源问题我们做了如下思考。
1、耕地修复商业模式的思考
土十条明确了2020 年前完成1000 万亩受污染耕地的修复目标。
实现该目标任重道远,耕地修复商业模式需尽快得到解决。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耕地修复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当为现阶段解决耕地修复问题的主要方法。
土壤修复公司可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农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合作单位负责耕地修复及后续农作物开发种植工作,在修复后的耕地上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获得收益。
在耕地修复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进行改造提高农作物质量。
目前,我国有土壤修复企业正在尝试在修复土壤中适当加入硒元素,生产富硒作物。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商业模式分析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商业模式分析摘要:基于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分析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我国土壤修复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来源困难、责任界定情况复杂等现状,探讨了“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政府出资”、RT、ROT、ROO、TRT等几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修复商业模式。
同时,结合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展望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并给出了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土壤修复;问题;商业模式;分析导言:土壤污染泛指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土壤污染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高达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分别占11.2%、2.3%、1.5%和1.1%。
相较于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累积性、不均匀性、难可逆性等特点,土壤污染物通过扩散进入植物体及邻近生态系统,阻碍植物生长并且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及生活品质。
认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欧美发达国家在过去三十年间纷纷制订了土壤修复计划,通过对土壤修复技术和设备研发投入巨资,发展出成熟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体系与规范,并积累了丰富的现场修复技术与工程应用经验,土壤修复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国家于“十一五”期间才将土壤修复产业列入高技术研究规划发展计划,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土壤修复工作任重而道远。
1土壤修复产业的重要性修复污染土壤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均积极投入到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当中,及时修复污染土壤可以有效减缓由污染引发的连锁反应,降低污染物向其他环境转移的强度及速率。
以重金属污染为例,中国土壤污染呈现出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镇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的趋势。
土壤修复盈利模式分析及思考剖析
⼟壤修复盈利模式分析及思考剖析5种⼟壤修复盈利模式的分析及思考据最新《全国⼟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全国⼟壤污染物总超标率⾼达16.1%,⼟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壤污染较重,耕地⼟壤环境质量堪忧,⼯矿业废弃地⼟壤环境问题突出,⼟壤修复⼯作势在必⾏,市场空间也⼗分巨⼤。
然⽽,商业模式不成熟长期以来依然是制约我国⼟壤修复⾏业发展的⾸要问题。
今年5⽉出台的《⼟壤污染防治⾏动计划》(简称“⼟⼗条”)为阶段性⼟壤修复防治提出⽬标并指明⽅向,但依然未能解决⼟壤修复过程中⾯临的资⾦困境。
本⽂将对⽬前我国现有的⼟壤修复模式盈利的简要梳理和分析,同时结合我们对这⼀问题的思考,尝试指明解决这⼀症结的⼏点⽅法及政策趋势。
1.污染⽅付费模式污染⽅为治理责任⼈为⼟壤修复付费为⼟壤修复的主要原则。
对于搬迁企业造成⼟壤污染的,由企业承担治污责任。
“⼟⼗条”出台后,更是明确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责任由造成⼟壤污染的单位或个⼈承担。
责任主体发⽣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承担相关责任;⼟地使⽤权依法转让的,由⼟地使⽤权受让⼈或双⽅约定的责任⼈承担相关责任。
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典型案例:南化公司搬迁地块⼟壤治理修复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限制,南宁化⼯集团在2013年收到南宁市政府关于停产搬迁的通知,要求其位于南宁市南建路26号的⼚区实施政策性停产,并尽快开始搬迁⼯作。
2016年公司对搬迁地块进⾏修复,涉及修复的总⼟⽅量约663072.5⽴⽅⽶,其中股份公司地块约299857.5⽴⽅⽶,集团公司地块约363215⽴⽅⽶。
南宁化⼯集团有限公司需要承担修复费⽤近2亿元。
然⽽现实总是⾻感,并⾮每⼀块受污染⼟地都像上述案例⼀样确认污染⽅且污染⽅有能⼒承担治污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许多造成⼟壤污染的企业搬迁已久,⼀些企业甚⾄已经倒闭,污染责任⼈难以确认,受资⾦限制⼀些受污染⼟地⽆法得到及时修复。
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商业模式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商业模式分析
目前国内污染场地修复一般有国土储备局控制管理,在环保部确认污染地块后,由国土储备局组织调查修复,确认修复完成后在进行拍卖。
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招投标模式和“修复+开发”模式两种。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招投标模式是政府通过向土壤修复企业招标,中标企业负责标的评估或施工。
这种模式下,政府是实际控制人,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修复费用、调查与风险评估费都由财政来承担。
而“修复+开发”模式是指土壤修复企业直接与土地开发商联合,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承包污染场地的修复和开发,修复费用由开发商承担。
图表 招投标模式与“修复+开发”模式比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土壤修复行业的受益者付费模式及两个案例
土壤修复行业的受益者付费模式及两个案例土壤修复作为一种环境治理行业,其受益者付费模式主要是通过污染源责任者支付费用或政府投入资金进行修复。
受益者付费模式的主要原则是“谁污染、谁付费”,即由污染源责任者承担土壤修复费用。
一、政府投入资金模式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土壤修复往往由政府投入资金来承担。
政府根据土壤污染状况、环境紧急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可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理计划,并通过财政预算拨款来进行土壤修复工作。
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因此投入资金进行土壤修复是充分体现其公共服务义务的一种方式。
例如,日本政府在2024年启动了土壤污染修复补助金计划,通过补助资金来推动土壤修复工作。
二、污染源责任者支付费用模式另一种常见的付费模式是由污染源责任者支付土壤修复费用。
这种模式主要通过法律规定,明确指明土壤污染责任人,并要求其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污染源责任者可能是企业、个人或组织,他们因为其经营、管理或行为导致了土壤污染问题。
通过污染源责任者支付费用的方式,可以追求利益的内部化,即将修复费用内部化到对环境负有责任的一方。
例如,美国的《超基金法案》规定了超基金,用于支付因处理有毒物质或危险废物造成环境破坏而发生的费用,其中包括土壤污染修复费用。
以下是两个土壤修复行业的案例:案例一:美国吉尔福德铜矿土壤修复项目吉尔福德铜矿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处金属矿石开采场,多年的开采活动导致了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根据《超基金法案》的规定,吉尔福德铜矿的经营者需要承担土壤修复的费用。
政府组织了专业团队进行土壤修复工作,包括清除污染土壤、处理废弃物和恢复植被等,最终实现了土壤的修复。
案例二:日本东京湾周边铅污染土壤修复项目日本东京湾周边的工业活动导致了大量土壤铅污染,威胁到了当地的生态安全和居民的健康安全。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土壤污染修复补助金计划,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土壤修复工作。
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土壤修复项目,组织专业团队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实施清除、稳定化和修复工作,确保土壤的质量满足安全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种土壤修复盈利模式的分析及思考据最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污染物总超标率高达16.1%,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修复工作势在必行,市场空间也十分巨大。
然而,商业模式不成熟长期以来依然是制约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今年5月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为阶段性土壤修复防治提出目标并指明方向,但依然未能解决土壤修复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境。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现有的土壤修复模式盈利的简要梳理和分析,同时结合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尝试指明解决这一症结的几点方法及政策趋势。
1.污染方付费模式污染方为治理责任人为土壤修复付费为土壤修复的主要原则。
对于搬迁企业造成土壤污染的,由企业承担治污责任。
“土十条”出台后,更是明确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责任由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
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典型案例:南化公司搬迁地块土壤治理修复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限制,南宁化工集团在2013年收到南宁市政府关于停产搬迁的通知,要求其位于南宁市南建路26号的厂区实施政策性停产,并尽快开始搬迁工作。
2016年公司对搬迁地块进行修复,涉及修复的总土方量约663072.5立方米,其中股份公司地块约299857.5立方米,集团公司地块约363215立方米。
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需要承担修复费用近2亿元。
然而现实总是骨感,并非每一块受污染土地都像上述案例一样确认污染方且污染方有能力承担治污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许多造成土壤污染的企业搬迁已久,一些企业甚至已经倒闭,污染责任人难以确认,受资金限制一些受污染土地无法得到及时修复。
2.受益方付费模式部分具有商业用地价值的土地修复采取受益方付费模式,对修复后土地进行再利用的房地产开发商或地方土地储备部门承担土壤修复费用。
该模式对于无法落实污染责任人的一二线城市工厂搬迁地块修复项目中具有普适性。
由于城市地价较高,修复后的土地作为商业用地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土地储备部分可以直接从修复后的土地使用或流转中获得利润,可行性较高。
受益方付费模式分为两种:一是政府直接出让受污染土地给土地开发商,由土地开发商出资负责土壤修复,对修复后达标的土地进行再利用获得收益;二是由政府出资负责污染土地修复再将修复后达标的土地出让给土地开发商,有关部门从土地流转中获益。
典型案例:苏州溶剂厂原址北区污染场地土壤治理项目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出资2.590亿对污染土地进行修复。
修复场地位于原苏州市沧浪区(现苏州市姑苏区),按照苏州市在主城区对工业企业用地“退二进三”的政策要求,苏州溶剂厂于2007年整体搬迁,该地块由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接管。
苏州溶剂厂建厂时间早,长期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活动且当时社会对环境保护要求不高,工厂对该地的土壤及地下水产生了一定的污染,需要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
治理区域面积25950m2,治理污染土方量约282418m3,总工期为550天。
修复费用由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承担。
该盈利模式较为成熟,负责土地修复的机构可以从修复后土地获益,因此可以使用该模式修复的土地有望率先得到治理。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土地开发商负责的土壤修复工程可能会出现为了节省成本偷工减料致使修复不达标的情况,对监管提出较高要求。
3.财政直接出资方式出于我国土壤修复的实际情况,大量受污染土壤已经无法找到污染责任人而治理土壤污染又缺乏良好的收益机制。
许多缺乏收益机制的受污染土地的治理只能依靠政府资金。
典型案例:长沙市望城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整区承包服务项目长沙市望城区农业和林业局出资7958.90万元对长沙市望城区指定区域进耕地修复。
政府部门与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协议书》,企业按照政府所提要求负责受污染耕地的修复任务。
由政府财政为土壤修复工程买单。
4.财政出资回购方式(BT模式)部分金额较大的土地修复采取BT(建设-转移)模式。
该模式下,土壤修复公司通过投标方式取得项目,在建设期先行垫资对污染土地进行修复,项目完成验收后一段时间内政府向企业支付合同款回购修复场地。
BT模式可缓解合同采购方资金压力。
典型案例:清水塘大湖BT项目国资背景株洲循环经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分批出资9725.48万元对项目进行回购。
株洲循环经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土壤修复企业签订项目合同,企业先行垫资完成清水塘大湖清淤,污水处理及含大量重金属的底泥处置回填等多项工作,项目完成后采购方分期支付回购款。
5.PPP模式2014年至2016年间,中央财政下达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分别为19.90、37.00和90.89亿元。
虽然土壤治理专项拨款金额翻倍增加,但仍然不能弥补我国土壤修复的资金缺口。
PPP模式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土壤修复项目是土壤修复盈利模式的积极尝试,有助于解决我国土壤修复资金短缺的问题。
典型案例:岳塘模式土壤修复土地流转,参与各方从修复后土地增值收益中得到回报。
湘潭市岳塘区的竹埠港老工业区面积1.74平方公里,是湖南省乃至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灾区,被湖南省政府列入湘江流域地区重金属治理工程污染源控制“七大战区”之一。
2014年1月,岳塘区政府和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合资成立湘潭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永清环保大股东湖南永清环保集团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了“湘潭竹埠港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以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整治项目的投资、管理、服务为重点,实施区域内关停企业厂房拆除、遗留污染处理、污染场地修复、整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竹埠港老工业区内28家企业于2014年底前全部关闭。
污染治理完成后,竹埠港老工业区将被整体开发为生态新城,参与各方将从治理土地增值收益中获得回报。
以湘潭市竹埠港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为例,项目总投资约7.98亿元,工程结束后可释606亩土地,以当地目前市场地价180万元/亩计算,该修复地块可产生约10.91亿元的经济效益。
据悉,“岳塘模式”计划在3至5年内投入95亿元治理资金。
资金来源包括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环保资金,银行融资及企业注资等。
结论目前我国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土壤修复项目以场地修复项目为主。
位于城市的受污染场地获得修复后拥有高经济价值,修复资金来源除政府方面外还包括土地开发商,盈利模式清晰,因此率先得到治理。
耕地修复对人身健康拥有重要意义,但修复后的地块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修复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
由于尚未解决耕地修复长效资金问题,耕地修复进展较为缓慢。
土壤修复需分阶段进行,矿山修复尚未成为现阶段关注重点,“土十条”中未对矿山治理做重点说明,目前仍以监管防治为主。
针对尚未妥善解决的耕地修复商业模式问题和土壤修复资金来源问题我们做了如下思考。
1、耕地修复商业模式的思考“土十条”明确了2020年前完成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的修复目标。
实现该目标任重道远,耕地修复商业模式需尽快得到解决。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耕地修复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当为现阶段解决耕地修复问题的主要方法。
土壤修复公司可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农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合作单位负责耕地修复及后续农作物开发种植工作,在修复后的耕地上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获得收益。
在耕地修复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进行改造提高农作物质量。
目前,我国有土壤修复企业正在尝试在修复土壤中适当加入硒元素,生产富硒作物。
关于耕地修复成本控制可考虑集中修复。
通过土地流转,受污染耕地集中至具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或个人,通过耕地集中修复降低修复成本。
并且在修复受污染的耕地过程中国家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从而降低修复成本,促进土壤修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我国土壤修复基金来源的思考参考美国和台湾地区等的成熟经验,我国大陆地区有必要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土壤修复基金,明确基金的管理机构、性质、来源及使用、适用范围及追偿等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为土壤修复提供稳定长效的资金来源。
回顾美国《超级基金法》和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设立土壤修复基金的来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对我国土壤修复基金的来源进行了以下几种设想:1)对石油行业、无机化学行业等容易造成土壤污染的行业内的企业额外征收土壤污染防治税;2)对造成土壤污染的企业进行罚款计入土壤修复基金;3)计提土地出让金。
政府从土地出让的收益中按照一定比例作为土壤修复专项费用,补充土壤修复基金;4)接受社会捐款,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表彰。
土壤防治方面的投入势必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费用,相关激励制度也应得到完善。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对积极预防土壤污染、参与土壤修复的企业进行激励。
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道路,出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是必经之路,建立和完善土壤修复专项基金是土壤治理的有效方法,解决基金来源是问题关键。
近年来,我国多起由于土壤污染所引起的恶性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政策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今年5月出台的“土十条”迈出了扎实一步。
此外,预计《土壤污染防治法》将于2017年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严格的行政执法体系将为土壤修复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也将使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得到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相信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盈利模式会加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