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全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一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类型:基础课程教学材料:江苏教育出版社一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时间:2012年2月-6月,计划136课时。
授课教师:一年级语文教师授课对象:一年级1——8班。
一、课程目标: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和“课文”三种类型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目清楚。
本册教材目标集中,重点突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在用眼卫生,讲求写字质量。
“课文”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同时,有关读写姿势的要求,每篇课文的作业设计,每个单元的练习设计都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既便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
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汉语拼音(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能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487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文安排的76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8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能听懂老师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的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学措施: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上好课,认真做好教学工作。
2、依据新课程计划,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主,提高积极性,读写说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文件,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它要求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培养正确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形成积极的语言文字态度,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情感,提高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它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在语言文字知识方面,要求小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在语言文字能力方面,要求小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并能够进行语文表达和交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小学生培养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这些方法的运用,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
它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果时,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发展性评价,注重多元化评价。
这样的评价标准,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结合实际,切实贯彻落实这一标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江苏新课标小学语文
江苏新课标小学语文江苏新课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江苏省教育部门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江苏地区的教育实际,制定的一套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性文件。
新课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汉字、词汇、句子结构等,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写作、听说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策略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1. 识字与写字:教授学生认识常用汉字,掌握基本的书写规则和技巧。
2. 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古诗文、现代文、儿童文学等。
3. 写作: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
4.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包括日常会话、演讲、辩论等。
5. 综合性学习:通过项目学习、主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教学建议1. 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 培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写作习惯、思考习惯等。
4. 评价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 课外读物: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4.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完整版)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1—6年级教学内容一览表
(完整版)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1—6年级教学内容一览表一年级语言文字- 认识拼音字母表- 初步掌握声、母音、音节的概念听说- 培养良好的听说惯- 学会正确朗读常见的汉字和词语读写- 理解汉字的基本概念- 认读和书写一些简单的汉字- 听写一些简单的句子二年级语言文字- 研究常用汉字的基本读音和书写方法- 研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听说- 听懂和会说一些简短的对话- 朗读和背诵一些短文读写- 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研究书写规范的字体- 听写一些简短的文章三年级语言文字- 研究多音字的发音和用法- 掌握常用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写法听说- 听懂和会表达一些常见的事情与感受- 能够朗读和背诵一些有趣的篇章读写- 提高文章阅读理解能力- 研究写作简短的日记或文章- 听写和默写一些短文四年级语言文字- 研究使用词典、词语辨析和词义猜测- 掌握一些运用方法和技巧听说- 听懂和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朗读和背诵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写- 提高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研究写作一些完整的篇章- 听写和默写一些中长篇文章五年级语言文字- 研究修辞、体裁等的作用和运用- 掌握一些高级词语和句子的使用方法听说- 听懂和会表达一些复杂的观点和意见- 朗读和背诵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读写- 提高综合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研究写作各种体裁的作品- 听写和默写一些复杂的篇章和文章六年级语言文字- 研究修辞、评价等的深层次运用- 掌握各种修辞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听说- 听懂和会表达较为复杂的观点和意见- 朗读和背诵一些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读写- 提高综合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研究写作具有一定篇幅和复杂性的作品- 听写和默写各种文学作品和笔记等以上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1—6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览表。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3、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
5.负荆请罪
6.最后的姿势
7船长
8爱之链
习作二 练习二
15
3
奋
斗
与
生
存
品读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学习联系细节、背景等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另外在设计和安排语文练习、语文实践、语文活动时,努力体现不同学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以悟促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读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或作者的立场,读出自己的感受。
4、循序渐进,加强练笔。
继续重视积累,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多种形式熟读成诵,完成教材规定的读背内容,而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精彩语言。同时,教师要重视由读到写的迁移,教师要吃准目标,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可根据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如仿写句段、续写课文、写读后感,使学生在练笔中运用积累的词句和表达方法,提高表达水平。其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是重点,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是关键,保持学生对习作的恒久兴趣是核心。
3、通过阅读课本,交流自己知道的民风民俗,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语言的独特魅力。
12.姥姥的剪纸
13牛郎织女
14.安塞腰鼓
习作四
练习四
15
5
景
物
聚
焦
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文本内涵,结合生活实际加深情感体验。
1、通过预习、交流、描红等方式会默写21个一类字,会认读10个二类字;通过自读、互读、齐读等方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体系表
3.训练学生比比、读读、演演、画画,理解课文关键词语。
1.背诵课文《乌鸦喝水》、《咏华山》、《小松鼠找花生果》。
2.链接的书目:《一粒种子》、《宋史、司马光传》。
推荐书目
《三毛流浪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成语故事365》《希腊神话》《天方夜谭》《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全集》《安徒生童话选集》《王尔德童话》《列那狐的故事》《丁丁历险记》《爱的教育》《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科学家故事100个》
《一株紫丁香》于旭(当代)
《有趣的发现》……佚名
1.认识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了解儿童诗歌的写作特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训练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表达、审美能力。
2.学会复述课文。
3.会仿写儿童诗。积累好词好句的能力。
4.学会在朗读中感悟,丰富对语言的感受。
1.积累的内容:ABB式ABAC式的词语。赞美教师的诗句。儿童诗。
1.能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画,理解字词。
2.从培养语感入手,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注重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4.训练学生能够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1.积累的内容:用句式“A是B的家”编儿歌;写一段描写东方明珠的话;读读背背秋叶的儿歌;画一画菊花。
2.链接的书目:古诗《山中》、《秋风引》;《山村小学》、《爬山》、《这个家叫中国》。
《月亮和云彩》佚名(当代)
1.认识多音字:着。
2.了解有关环保的知识。
3.学习儿歌。
1训练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2.训练学生习作的能力。
3.利用课文的插图,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1.积累ABB形式的好词,如“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积累有关植树、绿化的成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课程纲要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能准确认读372个生字,其中会写227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学习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继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复述与讲故事共5篇叙事性作品。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无字词典”、举例、查字典、近义词替代、反义词转换、联系上下文等。
4.认识一些简单的关联词语(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了解其作用并能比较恰当地选择运用;学习圈画句中的关键词,了解比喻、拟人和反问等修辞手法,感受它们的表达效果。
5. 分析自然段,了解承接、总分、概括与具体、并列等段落结构,能根据一定的提示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13篇。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三)习作1.开始学习习作,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乐于书面表达。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留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4.课内习作共8篇,还有随文的“小练笔”。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标准,采用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内容实施教学,其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 注重学校现有资源和教科书配套资源以及本地区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尤其要注意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2.关注学生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
新修订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新修订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适用年级:六年级上册一、课程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准确认读135个生字,会写112个生字。
2.练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练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指定的课文或片段,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有一定的速度,练习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收集资料”的学习习惯。
3.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5.初步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至少30篇。
8.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
(三)习作1.勤于习作与交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读书笔记。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整洁。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是一套根据中国教育部最新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以下是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内容的概述:# 一、课程目标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 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 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 二、课程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识字与写字:教授学生认识常用汉字,掌握规范书写。
- 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 写作:引导学生进行日记、书信、记叙文等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 口语交际:通过讨论、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 综合性学习:结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 三、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下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 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 四、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等形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水平。
- 自我评价与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他人能力。
# 五、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和学校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教学,如:- 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
- 与家长、社区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 结语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通过全面而深入的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不仅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成为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
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
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是指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相关文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适合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课程标准。
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优秀的文化素养、积极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提高。
其次,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外,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了跨学科的整合。
语文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总之,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全面贯彻落实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希望全体教育工作者能够共同努力,为推动苏教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学语文六年级苏教版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六年级苏教版课程纲要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中州大道小学设计者:刘秀娟孟璞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适用年级:六年级上册授课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课时课文 57 课时习作 14 课时练习 21 课时综合学习 3 课时机动时间 20 课时总计 118课时一、课程目标(一)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的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0、培养自助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217个生字。
2、能够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59个。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四)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五)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背诵制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国家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苏教版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
• 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 学字母 拼音节 看图识字
看图说话 读句子 读儿歌
巩固了汉语拼音的运用 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 运用汉语拼音学习独体字
多方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合理分散教学难点和重点 • 单韵母口型不变,到位饱满 • 声母轻短,形近区分,书写笔顺(t x) • 两拼音ju qu xu,三拼读(dian) • 复韵母混淆,标调 • 鼻韵母区分 n ng • 整体认读音节不拼读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高鸣鸿
一、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 二、关于汉语拼音教学 三、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四、关于阅读教学 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一、关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 ---养成习惯益终生
习惯的价值和意义
•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 生。
科学实施教学过程和方法 构建汉语拼音课的一般模式:带调拼读课
• 设计游戏情境 • 出示对应图片或实物 • 巩固带调音节复习。 • 打乱顺序抽读。构建汉语拼音课的一般模源自:带调拼读课师生游戏合作拼读
• ɑi ei ui 猜礼物 • ɑo ou iu 做晚餐 • ɑn en in un vn 理货架 理文具 • ɑng eng ing ong 游玩动物园
鸽子回头g g g ,小鸡出壳k k k 小荷长出h h h ,我搭积木j j j (9字加钩 g g g , 机枪向上k k k, 一把椅子h h h , i下加钩j j j, )
打气筒 q q q ,演员演戏x x x (像个9字q q q , 一个叉子 x x x, )
像个2字 z z z ,半个圆圈 s s s ,半个8字 s s s , z加椅子 zh zh zh, s加椅子 sh sh sh, s加椅子sh sh sh, 大树叉儿 r r r 。
精品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三年级下册)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年 11 月第 1 次印刷)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授课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3课时课文 1—— 26 课78课时习作 1—— 816课时单元练习 1—— 824课时机动20课时课程目标:一、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三、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 370 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 247 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四、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五、阅读(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六、习作(1)留心周围的事物,继续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纲要
一语下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设计教师:设计时间:授课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课时识字1—4课 12课时课文1—13课 40课时识字5—8课 12课时课文14—26课 37课时综合练习8个 32课时总计 136课时一、课程目标:1. 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2)培养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能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 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6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98个生字。
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 口语交际。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 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好,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语气。
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的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课程内容:(一)全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全部注了音。
“识字”安排了2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
“课文”安排了6单元,每单元3~5课,共25课。
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习,共8课。
1、关于识字。
全册共安排生字483个,其中要求写的一类生字为298个,另外的185二类生字要求认识、,不作书写要求。
“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一、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