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体意象和体育锻炼的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与行为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体育锻炼的意愿和行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大学生作为健康的未来主力军,其体育锻炼意愿与行为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与行为,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措施和完善大学生体育锻炼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的研究是了解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意识的基础。

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群体,其体育锻炼意愿往往受到自身兴趣、认知、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愿与其个人兴趣密切相关,而个人兴趣受到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兴趣、价值观和认知,对于提高其体育锻炼意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是了解大学生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影响因素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和课外活动的竞争,体育锻炼行为受到了时间、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受到自身生理健康、精神压力、社交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对于制定切实有效的体育锻炼推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和行为还需要关注其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愿和行为受到校园体育设施、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赛事等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校园体育设施的完善和体育课程的合理设计能够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

另一方面,体育赛事的举办和校园体育组织的开展能够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和动力。

因此,关注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和机会,是提高其体育锻炼意愿和行为的重要途径。

最后,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和行为也需要探究其与身体健康、学业表现和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和行为的积极程度与其身体健康、学业表现和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研究分析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研究分析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研究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身体锻炼情况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刺激并且加强免疫系统功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促进心血管活力,提高肺活量,增加肌肉力量,使身体处于健康平衡状态。

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尤其是一些团体项目,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获得运动效果的认知成分,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使全身器官得到充分的运动真正做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心健康;研究分析一、有关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一)体育锻炼的定义体育锻炼的定义有两层,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

广义的体育锻炼也成为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也叫体育教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总的说来,体育锻炼主要是以身体运动为手段,目的是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道德、意志、丰富生活的社会活动。

(二)体育锻炼的功能1.健身功能体育锻炼的健身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第二: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

第三:能促使人体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

第四:能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第五:能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第六:可以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

2.娱乐功能体育运动由于技术的高难性、惊险性,造型的艺术性,配合的默契性和易于接受的朴素性,使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作用。

3.促进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个体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化,主要是指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

人要想成为一个社会人,一个被社会和群体所需要的人,就得学习社会或群体的规范,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们的期待,从而逐步具备作为这一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

身体健康与运动训练

身体健康与运动训练

身体健康与运动训练身体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运动训练是实现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合理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身体健康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一、身体健康的意义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器官功能正常,身体状态良好,能够正常履行各项活动的状态。

身体健康对于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身体健康是实现个人潜能的基础。

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追求个人目标。

其次,身体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保证。

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也无法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维护身体健康,是人们应该高度重视的事情。

二、运动训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运动训练是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

科学的运动训练可以全面改善身体状况,增强体质。

首先,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通过增加运动量,加强心脏和肺部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脏跳动和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

其次,运动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体形。

通过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塑造健美的身材。

再次,运动训练可以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最后,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机体抵抗能力,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

三、运动训练的原则要想通过运动训练达到身体健康的目标,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

运动训练应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规律,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其次,适度性原则。

运动训练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不宜过度训练或不足训练。

再次,循序渐进原则。

运动训练需要从低强度、低负荷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负荷,使身体适应训练的过程。

最后,个体化原则。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不同,因此运动训练应因人而异,量身定制。

四、如何进行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耐力训练等。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调研报告1. 引言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愈演愈烈。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原因和对策,以便制定更好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政策。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150份。

调查对象为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3. 调查结果3.1 体育锻炼频率从调查结果来看,60%的大学生表示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不到3次。

其中,30%的学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1-2次,另外30%的学生甚至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

3.2 体育锻炼项目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跑步(40%)、篮球(25%)、游泳(20%)、健身房(15%)是大学生常见的体育锻炼项目。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羽毛球、瑜伽等项目。

3.3 体育锻炼意愿在被问及体育锻炼意愿时,大部分学生表示有意愿进行体育锻炼,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坚持下去。

原因主要包括时间安排不合理(45%)、缺乏动力(30%)以及缺乏运动伙伴(25%)等。

3.4 体育锻炼对学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体育锻炼对学业有积极的影响。

80%的学生表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帮助缓解学习压力。

另外,体育锻炼还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和改善睡眠。

4. 讨论与建议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4.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通过举办运动会、体育讲座和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愿。

4.2 理顺课程安排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在课程表中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可以将体育课分散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避免课程安排过于紧凑导致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4.3 增加运动场地和设施学校可以增加运动场地和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场所供学生使用。

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体育社团和俱乐部中,提供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机会。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体育锻炼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体育锻炼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体育锻炼题目:体育锻炼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一、调研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本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体育锻炼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看法,以及通过对现有情况的调研和分析,为未来的健康促进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了解不同人群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看法;(3)了解社会对体育锻炼的关注程度和支持程度;(4)了解体育锻炼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和普及策略。

2. 调研方法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实地访谈主要面向从事体育锻炼和体育健康促进工作的专业人士和相关机构。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改善心理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社交能力等。

因此,体育锻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关注,成为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

2. 不同人群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看法调研结果显示,不同人群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看法存在差异。

在年轻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体育锻炼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而在一些中老年人中,对体育锻炼的态度相对较为消极,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年纪大了,没有必要再去进行体育锻炼。

此外,一些职业忙碌的人群也存在体育锻炼意愿较低的情况。

3. 社会对体育锻炼的关注和支持程度调研结果显示,社会对体育锻炼的关注和支持程度逐渐增加。

政府在鼓励和支持体育锻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建设运动场馆,组织大型体育活动等。

同时,一些企业、社区和公益组织也开展了一系列的体育锻炼活动,以提高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动。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研究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研究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而体育锻炼作为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身体健康现状分析如今,大学生普遍面临着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

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压力,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大学生体力不支、体质下降的情况日益增多。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有超过5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包括肥胖、体弱多病等诸多问题。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大学生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其次,体育锻炼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大脑的血液供应,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联研究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每周进行适度锻炼的大学生,其体质状况和身体健康水平明显好于不锻炼的学生。

另外,有研究还表明,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免疫力更强,患上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几率较低。

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议与倡导为了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整体素质,以下是一些建议与倡导:1. 培养定期锻炼的习惯:大学生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尽量遵守。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健身操、篮球等。

2. 合理控制锻炼强度:锻炼强度应该适中,不能过度训练,以免造成身体负荷过重。

根据自身条件,分阶段进行锻炼,逐渐提高强度和时间。

3. 多样化的锻炼方式: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可以增加锻炼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可以尝试不同的体育项目,或者结伴进行户外运动等。

4. 注重饮食与休息:锻炼的同时,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和充足的休息,以提高身体康复能力和恢复能力。

5.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大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

关于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

关于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

关于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体育锻炼是一项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活动。

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为了了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看法和参与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的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近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

而其中,年轻人的参与度更高,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会参与体育锻炼。

调查还显示,人们选择体育锻炼的方式各有不同。

有些人喜欢户外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打篮球等;有些人则更喜欢室内运动,如健身、瑜伽、游泳等。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参加健身俱乐部或者团队运动,以增加社交互动。

在调查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有人表示,他们通过体育锻炼来保持身材和健康。

他们认识到现代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所以通过锻炼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还有人表示,他们通过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体育锻炼成为了他们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障碍。

有些人表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体育锻炼。

忙碌的工作和家庭责任使他们无法抽出时间来锻炼。

还有一些人表示,他们缺乏运动的兴趣和动力。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此外,调查还发现了一些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误解。

有些人认为,只有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然而,事实上,适度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证明。

只要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就能够获得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的来说,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人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参与和认可。

然而,也有一些人面临着时间和兴趣的障碍。

我们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好处。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于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作用的调查研究

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作用的调查研究

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作用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的作息时间不规律和饮食不规律、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学校场地和器材设施的不足,这些不利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标签:身体素质;早餐;体育运动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消费观念,这一点对发展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很不利。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3)数理统计法对于调查的结果,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对策1.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分析(1)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很喜欢体育运动的有117位,喜欢体育运动的有324位,对体育运动喜欢程度一般的有169位,不喜欢体育运动的有22位。

(2)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通过调查发现,很喜欢体育课的大学生有82位,喜欢体育课的有313位,对体育课喜欢程度一般的大学生有202位,不喜欢体育课的大学生有31位,很不喜欢体育课的大学生有3位。

2.大学体育教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变化的观点(1)体育教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的观点通过对体育老师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降状态,这一现状不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2)体育老师对教学场地设施的观点经过调查发现,有46位体育老师认为学校的教学场地很满足教学需求,有153位体育老师认为学校的教学场地满足教学需求的程度一般,有433位体育老师认为学校的教学场地不满足教学需求。

(3)学校对体育活动的重视情况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反映学校对体育活动的重视情况调查,仅有13位体育教师认为学校特别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有70位体育教师认为学校比较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对体育活动不够重视。

3.体育生活方式对身体素质的影响(1)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对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可以促使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交流感情,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课题申报】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的研究

【课题申报】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的研究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的研究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青少年期是身体发育最为迅猛的时期,同时也是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凸显的时期。

青少年体育锻炼在促进身体健康、塑造良好体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现代社会中,青少年体育锻炼普遍不足,肥胖、近视、心肺功能下降等健康问题呈现严重化趋势。

因此,进一步研究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探索有效的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为核心,探索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青少年体育锻炼现状分析:调查和分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现状,包括锻炼频率、方式、持续时间等,了解目前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优势与不足。

(2)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评估:通过体质测定、健康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指数、体脂率、肺活量、心肺功能等指标的测量与分析。

(3)青少年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对青少年进行一定时间的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干预,观察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包括体质指标的变化、身体素质的提高、健康习惯的培养等方面。

(4)探索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优化方案:基于实际研究结果,针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方案,并进行实施与评估。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全面了解青少年体育锻炼现状,探索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以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案,从而推动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1. 调研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并分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现状、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2. 实验法:选取一定数量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干预,观察并分析体育锻炼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3.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形成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的综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课题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课题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课题》摘要:本研究课题旨在深入探讨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全面了解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锻炼方式、时间安排、锻炼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以促进高中生体育锻炼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一、概述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体育锻炼作为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体育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高中生体育锻炼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开展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课题,对于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一)参与积极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兴趣,但参与积极性并不高。

其中,男生的参与积极性相对较高,而女生则较低。

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大、缺乏锻炼意识、对体育项目不感兴趣等。

(二)锻炼方式高中生的锻炼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跑步、篮球、足球等传统项目上。

对于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瑜伽、攀岩等,参与度较低。

由于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的限制,部分学生无法进行多样化的体育锻炼。

(三)锻炼时间安排调查显示,高中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有限,大部分学生只能在课间休息和放学后进行体育锻炼。

然而,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将宝贵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导致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学校体育课程的安排也不够合理,无法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

(四)锻炼效果从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来看,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存在肥胖、近视、体能下降等问题。

这与学生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密切相关。

三、影响高中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一)学校因素1. 体育课程设置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运动心理学知识: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和心理的身体意义和身心表现

运动心理学知识: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和心理的身体意义和身心表现

运动心理学知识: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和心理的身体意义和身心表现运动心理学是运动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个体在运动或锻炼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包括情绪、动机、思维、注意力、自信等。

运动心理学不仅可以提高运动表现,还可以改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

一、运动对身体的影响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健康,包括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肥胖率等。

此外,运动还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深度睡眠,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等。

运动通过提高身体的氧气摄取和代谢率,增加荷尔蒙水平,改善细胞功能和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二、运动对心理的影响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身心表现,包括情绪、动机、思维、注意力和自信心。

首先,运动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心理健康。

运动可以刺激神经元和化学物质的释放,如多巴胺和内啡肽,从而提高情绪和幸福感觉。

其次,运动可以提高动机和快乐感,促进行为准备和执行。

当个体参加运动时,他们会体验到许多积极的情感,如乐趣、成就感和希望,这些情感可以提高动机和快乐感。

其三,运动可以提高思维和注意力,促进脑功能和智力。

研究表明,参加运动可以提高记忆、注意力和学习能力,增强脑血流量。

这可能是运动对脑健康产生积极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运动可以提高自信,增强自我意识和身体形象。

通过参加现场活动、比赛和训练,个体可以发现他们能够跨越自己的界限和超越自己的极限,并在体育活动中建立自信和积极的身体意象。

三、运动心理学的意义运动心理学对于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运动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明白自己的情绪、动机和行为表现。

其次,运动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和管理运动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和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除此之外,运动心理学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和增强身体功能,促进个体的身体健康。

最后,运动心理学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意识,提高个体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身体形象,有利于个体的整体发展。

四、如何提高运动心理能力提高运动心理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动机,了解内在的需求和欲望;(2)学会应对不良情绪和压力,采用积极的处理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放松等;(3)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记录个人成就和进展;(4)参与多元化的运动和训练,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准备能力;(5)与团队或个人教练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6)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态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信念。

高中生体育锻炼与身体意象、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体育锻炼与身体意象、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异。

在社会自我效能感、外表评价、外表关注维度上存在显著的组别与性别交互效应。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身体自我;身体意象;自我效能;社会自我效能感IIAbstractThe concept about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accepted,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promote their learning. Self-efficacy 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persuasive motivation theories, social self-efficacy is an individual self control ability i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judgment or evaluation and psychology researchers have motivation theory research, it is affected individual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ctivities selection process and content of a subject factors.A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people have a requirement for its own beau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youth development period, are more like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ir appearance, now everybody to eat organic food, blindly pursue no fertilizer vegetables, the rise of the gym is the source of everyone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health. Health style and concept is one of important content of education. Body image mainly includes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 body,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of cognition and attitude, emphasis on individual overall image of the evaluation to the body. To improv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ody image and social self-efficac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health of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also good for promot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sist to take exercis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sports.In this study, through four middle schools high grade 654 in jingdezhe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multidimensional body image questionnaire, social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Understan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vel of physical exercise, body image in each grade and gender and social self-efficacy of high and low, body image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exercise social differences in self-efficacy, body image and social self-efficacy impact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is paper designed physical exercise teaching experiment, to part of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through the experiment in physical exercise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ody image and the social effect of self-efficac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 high school students differences in the social self-efficacy, appearance evaluation, health assessment, and health care effect is remarkable, grade 2 higher than grade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appearance concern. Gender differences inI IIappearance evaluation, appearance, health assessment, social self-efficacy scores effect is remarkable, the bo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girl. Girls just in appearance, atten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health concerns. While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grade and gender.(2) Three times a week or more physical exercise on health concerns, appearance evaluation effect is remarkable, every time 1 hour or more time in appearance evaluatio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ocial self-efficacy, insist on more than one year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appearance evaluation, health assessment, health care and social self-efficacy on variab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variables.(3) The number of times of exercise social self-efficacy, appearance evaluation, the health evaluation of influence is greater than the event time and the number of weeks of exercise. Weeks exercise time the biggest influence on health concerns, the second is the exercise time and activity tim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s: (1)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 pretest on gender, appearance evaluation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rest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each variable. (2) after 12 week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ocial self-efficacy, looks and evaluation, they focus on, health evalu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In social self-efficac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looks and evaluation, they focus on dimensions of group interaction effects of gender.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gt;Physical exercise;Physical self;body image;self-efficacy;social self-efficacyIV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目录 (V)引言 (1)1文献综述 (2)1.1相关变量概念的界定 (2)1.1.1体育锻炼 (2)1.1.2心理健康 (2)1.1.3身体自尊 (3)1.1.4身体意象 (3)1.1.5社会自我效能 (3)1.1.6锻炼坚持性 (4)1.2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4)1.2.1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4)1.2.2 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8)1.3 身体意向与社会自我效能关系的研究 (9)1.4体育锻炼、身体意象和社会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 (10)2调查研究 (11)2.1研究目的和假设 (11)2.1.1研究目的 (11)2.1.2研究假设 (11)2.2研究对象和方法 (11)2.2.1研究对象 (11)2.2.2研究方法 (12)2.3调查结果与分析 (13)2.3.1全体被试的身体意象和社会自我效能各变量的统计描述 (13)2.3.2社会自我效能、身体意象各变量的性别和年级的差异分析 (13)2.3.3 不同锻炼水平中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和身体意象各变量的统计描述14 2.3.4不同锻炼水平中学生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和身体意象各变量的差异性14 2.3.5 体育锻炼与高中生身体意象、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19)2.4分析与讨论 (22)V2.4.1中学生被试的身体意象和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22)2.4.2不同锻炼水平的中学生身体意象和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分析 (22)2.4.3体育锻炼与身体意象、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比较分析 (23)3实验研究 (25)3.1研究目的与假设 (25)3.1.1研究目的 (25)3.1.2研究假设 (25)3.2研究对象与方法 (25)3.2.1研究对象 (25)3.2.2研究方法 (25)3.2.3无关变量的控制 (27)3.2.4数据的统计处理 (27)3.3实验结果与分析 (27)3.3.1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各变量的描述统计 (27)3.3.2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及性别差异分析比较 (27)3.3.3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及性别差异分析比较 (28)3.4分析与讨论 (29)3.4.1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及性别差异分析讨论 (29)3.4.2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及性别差异分析讨论 (29)4结论 (31)4.1 调查研究结论 (31)4.2实验结论 (31)5创新与不足 (32)5.1本研究的创新 (32)5.2本研究的不足 (32)参考文献 (33)附录 (37)致谢 (40)VI高中生体育锻炼与身体意象、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引言在我国,中学生是社会关注较大的优势群体,尤其是高中生群体的自我意识丰富,强调内心的自我体验。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课题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课题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课题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课题1. 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身体健康和良好的体魄对于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学业负担和其他紧张的日常活动,很多的高中生可能会忽视对自身身体的关注,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

研究高中生体育锻炼的课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探讨他们的体育锻炼水平以及对健康和学业的影响。

2. 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重要性体育锻炼对高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锻炼对于缓解学习压力,增强身体机能和耐力非常有效。

而且,通过体育锻炼,高中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发展领导能力以及提高自信心和自律性。

3. 高中生体育锻炼水平的调查研究为了了解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我们随机抽取了1000名在校高中生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了他们的锻炼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高中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少于三次,而只有30%的人能够保持每周三次以上的锻炼频率。

我们还发现,高中生普遍存在缺乏锻炼动力和时间的问题。

4. 高中生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适当的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减少患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的风险。

锻炼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减轻压力和抑郁情绪。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5. 高中生体育锻炼对学业的影响适当的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学业也有积极影响。

锻炼可以提升大脑的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加高中生的精力和耐力,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锻炼还可以培养高中生的意志力,提高自律能力,从而有益于时间管理和目标实现。

6.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建议为了促进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推广,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项目和设施。

2)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督促他们保持适当的锻炼习惯。

3)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锻炼时间,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中学生身体形象自我认识与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生身体形象自我认识与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生身体形象自我认识与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关系
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健康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石,而身体形象自我认识是体现健康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品质提高,中学生对身体形象和健康状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中学生也是身体发育、生理成熟的关键时期。

因此,认识中学生身体形象自我认识与体育锻炼行为,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中学生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和身体形象自我认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问题和目标
问题:中学生的身体形象自我认识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哪些现状和问题?
目标:通过对中学生身体形象自我认识与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及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从中学生身体形象自我认识和体育锻炼行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其中,身体形象自我认识包括身体满意度、身体感觉、自我形象等方面;体育锻炼行为包括体育锻炼的意愿、频率、方式等方面。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四、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能够揭示中学生身体形象自我认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探究其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为中学生身体健康和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研究结果可为教育部门和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推动中学生身体健康和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

分类号:G806单位代码:10346密级:学号:2018112005036硕士学位论文(全日制专业学位)中文论文题目: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英文论文题目: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dy Image,Social Physique Anxiety and Physical A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申请人姓名:文宽指导教师:徐飞合作导师:专业名称:体育教学研究方向:体能类所在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20年6月摘要研究背景:大学生体力活动不足,久坐行为普遍,已成为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体力活动长期缺乏可能引发体质下降、肥胖率上升和心理疾病等健康问题。

体力活动行为与身心健康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证实定期的体育锻炼对长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益。

鉴于体力活动不足现状的普遍存在,社会心理学家主张有必要探讨导致和决定体力活动行为变化的因素和机制。

因此,探究相关心理因素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

研究目的:调查大学生身体外表的相关心理和体力活动现状,探讨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与身体心理活动间的关系,从外貌心理学角度丰富体力活动行为的相关研究,深入探讨身体意象和社会体格焦虑对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效果。

旨在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身体认知观念,提高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设计同一主题的三项研究进行关系探讨。

包括调查研究(研究1)、质性研究(研究2)和课程干预研究(研究3)逐步解释研究问题,弥补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

其中研究1采用多维身体意象量表,社会体格焦虑问卷、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及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最终得到有效问卷确定被试574名。

研究2采用建构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范式,招募22名大学生作为质性研究被试,使用理论编码处理文字资料,补充说明研究1并深入探讨研究问题。

关于身体意象和体育锻炼的研究

关于身体意象和体育锻炼的研究

关于身体意象和体育锻炼的研究现代社会中,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占主导地位, 个体尤其是年轻女性往往因自己体重过胖而影响认知和行为模式, 采取各种过激行为如节食、药物、过度运动或者自我诱导呕吐等方式减肥,这些都是负面自我的表现,并且还会导致女性低自尊,情绪消极甚至造成厌食症等饮食失调疾病等。

因此在心理学中,对于负面身体意象的形成机制和预防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试图从依恋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女大学生的身体意象进行考察,探讨不同依恋类型对身体意象是否有显著影响。

Bowlby 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建立连结的一种行为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会逐渐形成一种活动模型,并且这种行为模型将贯穿人的一生。

依恋的这种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model),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指在婴儿/孩子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它包括自我模型及他人模型,内部工作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儿童早期的依恋特点会影响成年后的依恋行为,并对人的终生产生影响。

但内部工作模型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婴幼儿期儿童主要对父母产生依恋,儿童主要从父母处得到对自我概念、他人及有关环境的认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恋对象不断地出现:如同伴等个人的内部认知系统会不断地修改与完善。

Bartholomew等人根据依恋理论中自我与他人模型,提出了四种成人依恋的类型:安全型、倾注型、轻视型和害怕型。

安全型依恋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倾注型认为自己并不值得去爱,但是对他人有积极的评价;轻视型的个体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他人不值得信赖;害怕型的个体则是既不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也不相信他人是值得信赖的。

身体意象,body-image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也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

身体意象涉及个体对自己的相貌、体格体能等的看法和评价同样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并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高中生体育锻炼效果研究课题

高中生体育锻炼效果研究课题

高中生体育锻炼效果研究课题文章标题:高中生体育锻炼效果研究引言:高中生体育锻炼对其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备受关注。

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学术表现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中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并提供综合观点和理解。

一、高中生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1.1 身体素质的改善1.2 预防和控制肥胖症1.3 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1.4 促进骨骼发育和强化1.5 减轻压力与焦虑问题二、高中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2.1 缓解焦虑与抑郁2.2 提升自尊与自信心2.3 改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2.4 培养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2.5 增强心理韧性和应对困难的能力三、高中生体育锻炼与学术表现3.1 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3.2 增强学习动力和积极性3.3 改善学习效果和成绩3.4 促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5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四、高中生体育锻炼与人际关系4.1 提供社交机会和团队合作4.2 培养友谊和增强信任4.3 增进家庭和睦与沟通4.4 减少行为问题和冲突4.5 促进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文章总结:高中生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术表现和人际关系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改善身体素质、减轻压力、提高学习能力和增强团队合作能力,高中生得以全面发展。

然而,为了最大化体育锻炼的效果,学校和家长需要重视体育课程的质量、提供适当的锻炼环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高中生体育锻炼是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相信体育锻炼不仅对身体有益,还对心理和学术都有积极的影响。

体育活动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通过体育锻炼,他们还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总结部分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对于高中生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性进行强调。

同时,在每一节中,可以提供更多的研究结果和实例,以支持论点和观点。

此外,对于可能存在的限制和解决方案也值得一提,以提供更全面的理解和启发。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研究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研究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焦虑抑郁、体力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作用1. 强身健体: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缓解压力:体育锻炼是一种良好的放松和释放压力的方式。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中多巴胺的释放,提升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快乐感。

3. 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果: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大脑中血液和氧气的供应,改善大脑功能,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和学习效果。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参与集体体育锻炼,如篮球、足球等团队项目,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1. 健身锻炼:大学生可以选择去健身房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塑造良好的体形。

2. 户外运动:大学校园周围通常有足球场、篮球场、跑步道等,大学生可以参与集体体育活动,如晨跑、游泳等,享受户外锻炼的乐趣。

3. 校园体育课程:大学设置了一系列的体育课程,大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培养兴趣爱好。

4. 社团活动:加入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参与团队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能力。

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议1. 坚持规律:大学生要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坚持执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

2. 多样化锻炼:不同的体育项目有不同的效果,大学生应该选择多样化的锻炼方式,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身体意象和体育锻炼的研究现代社会中,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占主导地位, 个体尤其是年轻女性往往因自己体重过胖而影响认知和行为模式, 采取各种过激行为如节食、药物、过度运动或者自我诱导呕吐等方式减肥,这些都是负面自我的表现,并且还会导致女性低自尊,情绪消极甚至造成厌食症等饮食失调疾病等。

因此在心理学中,对于负面身体意象的形成机制和预防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试图从依恋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女大学生的身体意象进行考察,探讨不同依恋类型对身体意象是否有显著影响。

Bowlby 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建立连结的一种行为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会逐渐形成一种活动模型,并且这种行为模型将贯穿人的一生。

依恋的这种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model),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指在婴儿/孩子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它包括自我模型及他人模型,内部工作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儿童早期的依恋特点会影响成年后的依恋行为,并对人的终生产生影响。

但内部工作模型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婴幼儿期儿童主要对父母产生依恋,儿童主要从父母处得到对自我概念、他人及有关环境的认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恋对象不断地出现:如同伴等个人的内部认
知系统会不断地修改与完善。

Bartholomew等人根据依恋理论中自我与他人模型,提出了四种成人依恋的类型:安全型、倾注型、轻视型和害怕型。

安全型依恋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倾注型认为自己并不值得去爱,但是对他人有积极的评价;轻视型的个体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他人不值得信赖;害怕型的个体则是既不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也不相信他人是值得信赖的。

身体意象,body-image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也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

身体意象涉及个体对自己的相貌、体格体能等的看法和评价同样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并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同时,身体意象也是受社会文化的支配和重要他人评价影响的。

身体意象失调(body image disturbance)又称负面身体自我(negative physical self NPS)是个体对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在追求女性瘦为美、男性强壮为美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体重问题即太胖或太瘦引起的对身体的消极认知(认为太胖或太瘦),情感(对体重不满意)和相应的行为(节食、暴饮暴食、药物减肥)是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主要负面身体意象问题。

它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它容易引起一系列心理行为障碍或疾病如神经性厌食症、肥胖症、抑郁等。

有台湾学者在对女性身材不满意的调
查中发现,个体的身体质量指数(BodMass Index BMI)越高,越容易对身材感到不满意并且这种不满意的态度会直接导致其瘦身意图。

身体意象失调是由扭曲和负面的自我图式造成的它包含对体重体形和食物等信息的刻板化,情绪化和过分强调的评价。

当给负面身体意象者呈现或周围环境中出现与体重、体形和食物等图式相关的信息时,会导致该图式的自动激活,从而使图式相关内容的获得性更高加工更精确、更容易。

在不同信息加工阶段产生选择性注意,判断和选择性存储。

这种图式只是对身体相关信息敏感,对与身体无关的信息没有加工偏好。

这种信息加工偏好尤其表现为过分注意自己身体上的缺点,主要回忆负面的身体经验,对模糊的刺激作与肥胖有关的解释,如Jack-man 等和Williamson 等均发现高身体担忧者对模糊刺激作胖的解释,而低担忧者作瘦的解释。

综观目前的研究可见,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能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和身体自尊水平,继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自尊水平。

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锻炼强度和较为合适的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均能对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产生良好的影响,对低自尊的大学生效果更为明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仔细分析,定会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现有的研究结果还不完全令人信服。

如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在测量工具、研究设计和实验控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导
致研究结果不尽统一,究其原因或许与采用的量表不一致有关,如有采用国外原版量表,有采用国内学者修订过的量表或其它量表,使究结果不存在可比性,或许与研究设计、实验过程控制等方面有关,使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方面,存在着不系统、不深入和不完整等问题。

因此,就要求研究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入探究,改进研究方法,改善研究工具,完善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并将研究成果用到实践中去。

就此笔者作如下研究建议:
1 。

采用完善而可靠的测量工具,目前应用的身体自尊测量量表较为多种,各种量表具有各自的信度与效度,以及适用的测量对象和测量侧重面。

对此,研究者要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慎选量表,要选用专家认可的有实践效应的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测量工具,以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

至目前身体自尊研究所涉及的项目主要是健美操和篮球等,研究者将其中一个项目作为锻炼手段,来探讨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身体自我价值感及分领域是否存在影响及影响的程度。

实际上大学生可选择的项目还是很多,仅仅揭示某一个项目是不够的,由此对锻炼项目进行合理地分类是十分必要,这是今后需要拓展的研究领域。

2 。

区别不同性别年级的锻炼产生心理效应研究不同性别与年级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选择、项目的兴趣、
锻炼的坚持性及体质状况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在研究中要考虑到性别与年级对体育锻炼与整体自尊和身体自尊关系的影响,或许能得出更多与大学生本身特征状态有关的锻炼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