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选用优良抗病品种要选用适宜当地生产的优良抗病品种,如徐香、海沃德、金魁、华优等。

发病重灾区要慎重发展易感病的中华猕猴桃品种。

栽植无病苗木建园,防止嫁接传染选用健壮无病苗木建园,防止接穗与砧木带菌,杜绝嫁接传染。

嫁接前建议对采集的接穗用臭氧进行表面消毒;嫁接使用的刀剪用具每使用一次需用75%酒精或过氧乙酸消毒处理一次,严防工具传染。

清洁果园卫生果园内开始出现零星病株时,应立即彻底销毁病株,杜绝蔓延。

将修剪的病枝、刮除树干粗老翘皮、病叶或病果清除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

预防低温冻害应采取防冻措施,如树干缠草(报纸)、基部培土、树盘灌水,预防树体受冻,减少冻伤口,防止病菌入侵。

冬末春初,进行树干涂白,防止晚霜冻和日灼,兼有杀菌、治虫等作用。

药剂防治果树落叶后(2020月份):对树干枝蔓均匀喷布4-5Be石硫合剂1次,喷药做到全面周到、树干树枝、支架地面等全喷。

防止溃疡病菌从果柄、叶柄痕向枝蔓内侵入。

果树冬剪后(12-1月份):涂树干,用氨基酸作母液,加入防冻剂(海藻糖)和少许盐和油脂,制成稀糊状液体,用小排笔均匀涂抹在树干、主枝与剪锯口上,或用等离子油粉(臭氧粉)制成液体刷树干。

易发生冻伤害时,用碧护15000倍液中加入1.5%噻霉酮400倍或4%春雷霉素500倍或5%菌毒清400倍喷药防治。

或用刷子将0.5-1Be石硫合剂或晶体石硫合剂100-150倍液均匀涂刷在果树枝干上,能有效防治病虫危害。

早春发病期(2-3月份):每4-6天全园检查病斑1次,采用刮除病斑涂药法,治早治小。

对染病的主干、主蔓后未造成皮层环剥时,应彻底刮除病斑,涂药范围应大于病斑范围2-3倍,药剂有噻霉酮膏剂、梧宁霉素、代森铵、氯溴异氰尿酸、防腐油、腐烂净及氟兰克,或叶枯唑150倍+溃腐灵30倍。

刮治应在阴天或下午进行。

(陕果)。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综合治理
加强果园的日常管理,如合理施肥 、浇水等,以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 。
防治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
定期检查
对果园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 施。
效果评估
根据防治效果,对防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上级部门或果农反馈病 情及防治效果,促进防治工作的改进。
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转基因技术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探索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猕猴桃的抗病性。他们将P. syringae pv. actinidiae 的抗药基因导入到猕猴桃植株中,以期培育出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
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综合防治技术
除了进行抗病性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研究外,科学家们还在探索综合防治技术,包括使用生物农药、加强田间管理 等措施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传播。
技术推广
为了将这些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科学家们正在与农业部门、果农协会等合作,推广这些防治技术,以帮 助果农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猕猴桃溃疡病。
05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实践 与经验
防治策略和实施方案
预防为主
在冬季和早春季节,及时采取 预防措施,如清园、消毒等,
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科学用药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不同农药的轮换使用,以降 低病原菌的抗药性。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建立猕猴桃溃疡病研究领域的国际 合作平台,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和理念,结合国内实际 情况加以消化吸收,提高我国对该病的防治水平。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和病原菌的变异规律
1 2 3

猕猴桃溃疡病防控技术

猕猴桃溃疡病防控技术

1 发 病 症状
在苍溪县猕猴桃溃疡病一般发生在春季伤流期 、开花期 和秋季 , 主要危 害猕猴桃 的主杆 、 主蔓 、 叶子 和花蕾等部位 。 由 于新生嫩叶抗病性能较差 , 病 菌一 般从 嫩叶侵袭 , 初期染病 的 叶子会 出现褪绿色水渍状小斑点 ,随着病情 的发展小斑点逐 渐扩 大 , 形成 1 - 3 m m 大小 不规则褐 色病斑 , 在病 斑边缘存 在 明显 的黄色晕圈 。 新梢染病之后 , 发黑枯死 。 花蕾受 害之后 , 不 能正常开花 。主杆和枝干受害后 , 外侧皮层组织呈现水渍状 , 组织变软 , 稍微 隆起 。当病斑扩展到 1 - 3 c m大小 之后 , 树皮 组 织 开裂 , 树皮和木质分离 , 病斑周 围变成褐色 和黑色。春季伤 流期从树皮组织 中渗 出铁锈色 的凝胶 ,里 面包含 了大量致病 菌, 随着液体扩展 , 蔓延到木质 部后全部变 成黑褐色并 腐烂 , 枝 干枯萎 , 严重的整株树 木死亡 。

一 i 蔼
猕 猴 桃 溃 疡 病 防控 技 术
杨 文 利
摘要 : 溃 疡 病是 猕 猴 桃 产 业 中一 种 毁 灭 性 病 害 , 对 猕 猴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 量 和 品 质 会 造 成 严 重 威 胁 。通 过 近 几 年 的 实践 研 究, 结合 溃疡病形成 的实际特征 , 一致认为 园区规划建设 不合理 、 苗木栽植模 式有误、 肥水管理不科 学、 缺乏 套 完整 的管理技术标准是全县溃疡病爆发 的主要原 因, 因此 需要我们 结合 实际情 况 , 制定科 学的猕猴桃溃疡
超负荷挂果生产 , 容 易 导 致 果 树 侵 染病 原 。 在 农业 操作 和果 树 修剪过程 中, 碰伤和修剪不 当 , 伤 口组织愈合缓慢都会 给疾病 侵袭提供条件 , 会加重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 。

猕猴桃溃疡病、褐斑病、桑白蚧防治技术

猕猴桃溃疡病、褐斑病、桑白蚧防治技术

猕猴桃溃疡病、褐斑病、桑白蚧防治技术针对猕猴桃上常见的三种主要病虫害溃疡病(图1~图3),褐斑病(图4)和桑白蚧(图5),根据各自的发病规律,初步确定化学防治的时期和用药方案,供生产中参考:1、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细菌性病害,可危害花、枝干、叶片和果实,枝干发病后流红水,树皮纵裂,严重时全株溃烂死亡。

图1 猕猴桃溃疡病危害主干图2 猕猴桃溃疡病造成树体死亡图3 猕猴桃溃疡病危害叶片休眠期(12月到2月)12月上旬喷0.136%(质量分数,后同)碧护可湿性粉剂15000倍液或5%海岛素水剂600~800倍液或1%S-诱抗素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等,增强树体抗冻能力;冬季修剪后(12月)全园(包括架材)用1∶1∶100波尔多液或45%代森铵(施纳宁)水剂150~300倍液或1.8%辛菌胺水剂50倍液喷雾,同时用1.6%噻霉酮涂抹剂或2.4%腐殖酸铜涂抹剂封闭剪锯口。

2月上旬全园普喷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600~800倍预防溃疡病发病。

对轻病树用20%噻菌铜悬浮剂20倍液喷干、涂抹病斑。

对主干严重发病的重病株从病斑以下30~40厘米处剪除,将修剪下的病枝带出园外处理(可用10%尿素水溶液喷湿,随机用薄膜盖严)。

再用20%噻菌铜悬浮剂20倍液涂抹剪口。

萌芽前(2月底到3月初)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8%辛菌胺水剂100倍或45%施纳宁水剂150倍液杀灭越冬溃疡病菌等。

萌芽后(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喷20%噻菌铜600倍液或1.5%噻霉酮水乳剂500~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80%乙蒜素、68%碱式硫酸铜干悬浮剂8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结合用EM 菌剂5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防治溃疡病。

花前(4月中下旬)喷1.5%噻霉酮水剂6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猕猴桃溃疡病怎样防治和治疗

猕猴桃溃疡病怎样防治和治疗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和治疗
2023-11-08
目 录
• 猕猴桃溃疡病概述 • 猕猴桃溃疡病的预防措施 • 猕猴桃溃疡病的治疗方法 •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01
猕猴桃溃疡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树的枝干、叶 片和果实。
症状
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后期形成裂纹,导致树皮脱落,露出木质部,受害部位流 出菌脓。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或黄褐色斑点,后期产生灰白色菌丝。
防治不及时
由于溃疡病的发生具有隐蔽性 ,一些果农在发现病情时已经 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导致防
治效果不佳。
用药不当
一些果农在使用化学农药时,没有 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喷施,导 致药效不佳或者产生药害。
缺乏综合防治意识
一些果农只注重单一的防治方法, 忽视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 方法的综合应用,导致防治效果不 佳。
05
总结与建议
总结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和治疗研究进展
01
生物防治
研究表明,使用微生物菌剂如芽孢杆菌和假丝酵母等,对猕猴桃溃疡病
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此外,一些拮抗菌如木霉菌和酵母菌等也被证明
能够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02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如铜制剂、苯并咪唑类药剂等被广泛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剂可能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VS
化学治疗
可以使用多种杀菌剂,如铜制剂、苯氧乙 酸类杀菌剂等,来治疗猕猴桃溃疡病。在 发病初期,及时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 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
生物治疗
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制剂来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例如,使用木霉菌等微生物 可以减轻病原菌对植物的侵染。

猕猴桃种植中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猕猴桃种植中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猕猴桃种植中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猕猴桃种植过程中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最危险的病害。

该病主要危害植物的枝干、叶片、花蕾及幼果等部分组织,引起枝干流红水、花蕾变褐枯凋。

可致枝干萎蔫,叶片枯死,花蕾脱落,严重时整株死亡,甚至毁园。

1.猕猴桃种植中溃疡病发病特点
①发病早:从元月中下旬开始,中华系部分品种果园就有零星果树发病。

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进入高发期。

②发生范围广: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猕猴桃都有发病植株,甚至连雄株也有发病现象。

③发病部位多:主干、剪锯口、老伤疤以及果柄、芽眼、气孔、虫孔、枝蔓分叉处多处发生。

④发病果园特点:凡是管理精细、产量适中、预防到位的发病极少;反之发病较重。

2.猕猴桃种植中溃疡病感染途径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腐生性强,又极耐低温的细菌性病害。

它是侵染传播具有隐蔽性(未流出菌脓前,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危害已经扩展蔓延),发生具有暴发性,危害具有毁灭性,是一种对猕猴桃产业最具威胁的恶循环病害。

树体受侵染主要从伤口侵入。

如猕猴桃种苗、接穗木经检疫嫁接时种条与刀具消毒不严格、采果后的果梗、修
1。

猕猴桃溃疡病防控技术

猕猴桃溃疡病防控技术

猕猴桃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溃疡病分级防控技术要点猕猴桃病虫害综合防治应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害的为害。

猕猴桃溃疡病具有暴发性和毁灭性,现阶段重点是通过主要防控猕猴桃溃疡兼治其它病虫害。

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对策,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强调预防工作要早发现、早治疗,将病害消灭于萌芽之中。

经过多年的综合防控,将猕猴桃溃疡病等主要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一、培育抗病品种继续推进以红肉、抗病为中心的育种科研工作,实现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的多样化,在抗病育种上实现突破,同时重视筛选抗病性强的砧木。

由于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较难,要从根本上控制猕猴桃溃疡病危害,应该加强抗病育种工作。

短期内,在发病严重的地区新建园时,要栽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生产上抗病的优良品种有瑞玉、海沃德、徐香、翠香等,红阳等中华猕猴桃类红肉品种易感溃疡病,管理水平不高应慎重发展,不适宜地区杜绝发展。

二、常规管理(一)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一切能够增强树势的因素或措施都对控制溃疡病危害有利;一切削弱树势的因素或措施,都能加重该病的发生。

采取综合措施健身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抗灾能力,使溃疡病即使侵入植株体内也不发病或轻微发病。

1、科学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

以有机肥为主,增施微生物菌肥,减少氮肥用量,进行平衡配方施肥,特别是采果后要及时施足追肥,果实膨大期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

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幼园每年亩施有机肥1500-2000 千克,盛果期果园每亩施有机肥 4000-5000千克;适当追施钾、钙、镁、硅、硼等提高植物抗性的矿质肥料,生长后期控制氮肥的使用量。

大量使用生物有机肥及生物菌剂肥可以降低溃疡病的发生,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疏松,土壤团粒结构好,有益菌处于强势。

猕猴桃根系发达,吸收养分高;树体生长健壮,抗病性增强,结合用药效果更明显。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1、涂药防治:对猕猴桃主干、枝梢上溢出菌脓和流出褐色粘液的,先用刀片纵横划几道,使用护树将军原液涂抹+有机硅涂抹(注意涂抹面积应大于发病面积),病情严重的(多处流液且量大)次日再涂抹1次。

之后在第7天,第15天再涂抹一次,可在其表面迅速形成一层荧光保护膜,具有窒息性杀菌、防止病毒复制和感染的作用。

若病斑已扩展至大枝的周圈,则在病斑以下10-20厘米处剪除,剪口涂护树将军。

2、喷药防治:(1)用母液的1000倍液(500公斤)喷涂树干和树枝,在萌芽期、展叶期和花前期全园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用三次,可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全园喷雾,从发病前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有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对已经发病的,可选用 1.5%噻霉酮水乳剂600-800液喷雾,隔10-15天再喷一次50%立枯唑600倍液,可起到铲除和治疗的作用。

(3)秋季是病源入侵的重要时期,从果实采收后开始喷药,每隔10-15天一次,连用2-3次,用溃腐灵或靓果安交替使用。

(4)冬剪后,结合清园,全园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及害虫,降低来年发病指数。

3、灌根:溃疡病的发生多因施肥不当导致根系受损、衰弱,易于滋生病菌造成,可使用靓果安300倍液灌根,由根系吸收传导至植株各组织,即能直接杀灭根部病菌,又能传导杀菌或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4、农业防治:加强保健栽培,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这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关键。

一是科学修剪,确定合理的留枝量,改善果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二是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全年施好催芽、壮果和采后三次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平衡施肥,并做好叶面追肥,培养健壮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三是加强生长季节的管理,做好除萌、摘心、疏枝和绑蔓等工作,避免枝梢郁闭;四是合理挂果,根据树势,做好疏花、疏果工作,确定适度负载量,避免树势早衰。

2021年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研究

2021年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研究

No kind of education can match adversit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研究1.引言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ingaepv.actinidiae)引起,主要危害树干、枝条,感病后表皮龟裂,组织变软坏死,病斑组织皮层水渍状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粘稠菌脓,与植物伤流混合后变成黄褐色或锈红色,沿着树干流下,扩延至整个树干发病。

溃疡病具有发生迅速、传播快的特点,短期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陕西省是猕猴桃种植大省,截止20__年底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同时,也是溃疡病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几乎每个种植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率从3%到50%不等。

溃疡病危害如此严重,至今没有特效药剂。

实际生产中以化学药剂为主,而单纯的单成分的化学药剂不但吸收传导性差,而且造成环境污染、药物残留以及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等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从中医的角度出发。

使用中药成分进行杀菌和增强树势。

一方面,植物中药成分________于植物,对猕猴桃是亲和的,在树体内具有很好的吸收和传导性,具有由内而外的杀菌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发病的植株,它可以有效降低树体内的病菌量,对于健康的'植株则起到保护的作用,使病菌无法侵入。

本研究以植物源农药“溃腐灵”和“靓果安”为试验药剂,测定了其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防治效果,为今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植物材料试验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曹新庄10年左右树龄的华优猕猴桃果园进行。

选择同一时间发病,长势相近的树体进行试验。

1.1.2供试药剂“溃腐灵”和“靓果安”500g液体瓶装药剂由潍坊奥丰作物病毒病防治有限公司提供。

“噻霉酮”300g瓶装膏剂购自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巧防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doc

巧防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doc

巧防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对于猕猴桃的生长有着一定的影响,面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及时的采取防治措施才是真理。

1、萌芽前防治:对发病严重的果园,萌芽前20天,可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发病较轻的果园,萌芽前7~10天用碧护15000倍加20%噻菌酮500倍防治。

2、局部涂药:对树干局部发生溃疡病的病疤,涂抹的药剂有过氧乙酸100倍、噻菌铜20倍、乙酸铜20倍、氢氧化铜20倍、涂药前先用消毒刀具刮掉菌脓及菌脓处病灶,直接涂抹以上药液。

3、清除病原:①刮掉的菌脓和病皮,要及时带出果园烧毁或深埋;
②对已感病的各类枝条,及时剪除,带出果园烧毁或深埋。

③是修剪刀具每次使用前后都要用75%酒精或10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发病的时期较为广泛,不管是萌芽前、局部涂药、清除病原,对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

植物医院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中一种毁灭性病害,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会造成严重威胁,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猕猴桃溃疡病在皮层、木质部蔓延,造成病斑环绕枝蔓、主干时,即可导致病斑上部枝蔓枯干。

这是溃疡病对猕猴桃造成毁灭性破坏的根本原因。

笔者经实践,认为纵划道给药方式能使药剂渗入皮层内部,抑制或杀灭病菌,保护健全组织,避免病斑上下输导组织中断,最大限度地保证不死树、不毁园,是溃疡病防治的关键。

一、病害发生期防控溃疡病发生期,每隔4~6天全园检查1次,对发现的病斑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处理办法:①细枝。

在病斑下20厘米剪截,剪口涂抹药剂。

②粗枝。

病斑已造成枝蔓环剥的,从病斑下20厘米剪截,尚未造成枝蔓环剥的,用刀跨病斑纵划几道,划口间距1.5厘米,健全组织附近也要划到,然后用4~6倍84消毒液或4~6倍10%过氧乙酸溶液在划口处喷雾,充分浸湿划口,次日或隔日如还在流红色脓液,继续喷雾,直到不流水或流出的水变清为止。

然后给划口涂抹“屠溃”药剂。

二、其他时期防控6月、9月、落叶后、立春后,用“屠溃”涂抹主干、主蔓、所有分杈口;落叶后或立春后,还可以涂抹结果母枝基部15~20厘米枝段,预防溃疡病。

落叶后涂抹还可将屠溃与水按照1∶4的比例稀释后喷雾。

中华猕猴桃萌芽后,春季新梢生长到5~10厘米时,及时给新梢及分杈口淋洗式喷50%氯溴异氰尿酸1500~1000倍液。

秋季(9月起)每隔20~30天,给架面喷1次药剂,落叶后4天内、发病期,每10~20天喷1次药剂。

药剂选择:生长期喷雾,药剂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1500~1000倍液、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细黄链霉菌制剂、解淀粉芽孢杆菌等;休眠期喷雾,药剂可选用0.1%过氧乙酸、铜制剂、45%代森铵、叶枯唑、3~5波美度石硫合剂、1∶2∶(160~200)波尔多液等;涂抹药剂可选用“屠溃”“溃腐灵”等。

幼树嫁接后,解接膜时,给嫁接口涂抹“屠溃”。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措施猕猴桃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具有隐蔽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外观症状出现前无法判断是否有该病,症状一旦出现后造成的损失便无法弥补,轻者枝条枯死、树干产生病斑,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对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一)病害症状主要危害叶、果实及枝蔓,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

发病多从茎蔓幼芽、皮孔、落叶痕、枝条分叉部开始,初呈水渍状,后病斑扩大,色加深,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用手压呈松软状。

后期病部皮层纵向线状龟裂,流清白色粘液。

该粘液不久转为红褐色。

病斑可绕茎迅速扩展,用刀剖开病茎,皮层和髓部变褐,髓部充满乳白色菌脓。

受害茎蔓上部枝叶萎蔫死亡。

基部发病,则上部枝条枯死后,近地面部位或砧木部,又可萌发新枝,叶片发病,病部先形成红色小点,外围有不明显的黄色晕圈,后小点扩大为2~3毫米不规则暗绿色病斑,叶色浓绿,黄晕明显,宽约2~5毫米,在潮湿条件下可迅速扩大为水溃状大斑,由于病斑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苗木、接穗等栽植材料和果实。

幼苗较成年树易感染此病,树龄愈大,发病愈轻。

低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春季旬均温10~14℃,如遇大风雨或连日高湿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

新梢生长期是发病盛期,我市五月以来大部分为阴雨天气,未来5天这种情况将持续,为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各区县猕猴桃种植者必须在这个溃疡病易发时期,积极展开各种溃疡病防治工作。

(三)防治措施溃疡病一旦病症出现,如不及时防治,会给果园带来严重损失,因此种植者一定要做好“防”的工作。

1、增强树势,提高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达到土壤疏松肥沃,以利猕猴桃根系扩展和深扎,大力推进配方施肥,猕猴桃应实时挂果,合理负载,科学管理,保持健壮的树势,提高抗溃疡病的能力。

2、栽培抗病品种:必须重视选育、培育和栽植抗病品种,逐步淘汰感病品种,从根本上提高优良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严把六关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严把六关
铜 、 霉 酮等 进 行 全 园 预 防 。采果 后 刮 除 主干 主 蔓 噻
些 树 虽 然 树 皮 光 滑 、 干 粗 壮 , 因 为 浇 水 次 数 太 枝 但 多 , 末 树 体 含 水 量 超 标 导 致 冬 季 受 冻 , 容 易 就 秋 很 感 染 了溃 疡病 。故 而 阴冷 的秋 冬 , 定 要 注意 少浇 一 水 , 保暖 , 是很重要的。 多 这 7 缺少 农 家 肥 引起 土 壤 养 分 环 境 恶 化 , 发 溃 ) 诱
能 力 , 当减 少 灌 溉 次数 , 制 灌 水量 。 适 控
德 、 魁 等 ) 主 , 量 避 免 栽植 易 感 病 的 中华 系 品 金 为 尽
种 ( 选 2号 、 阳 、 红 、 金 果 等 ) 所 选 品 种 应 西 红 楚 黄 ,
规模 栽 植 , 免 中华 、 味 混栽 。 根据 品种 特 性 确 避 美 要
4 严 把 预 防关
建 园 用 苗 木 的砧 木 宜 采 用 野 生 猕 猴 桃 种 子 繁 育 的苗 木 ,尽 量 避 免 用 残 次 果 的种 子 育 苗 ;栽 植 前 可用 臭 氧 对 苗 木进 行 消 毒 处理 ( 苗 木 装 入 密 闭 将
容 器 内 , 入 臭 氧气 体 处 理 3 - 0分钟 即可 )然 后 通 06 ,
大 面 积 发 展 应 以美 味 系抗 病 品 种 ( 香 、 沃 徐 海
做 到配 方 施肥 、 衡 施 肥 , 当追 施 钾 、 、 、 等 平 适 钙 镁 硅 能够 提 高 植 株抗 性 的矿 质肥 料 , 长 后期 控制 氮 肥 生 的使 用 量 。 幼 树 前促 后 控 , 高枝 蔓 成 熟 度 , 强 ③ 提 增 树 体 抗 病 性 。 合 理 灌 溉 。 草 覆 盖 , 高 果 园保 水 ④ 生 提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因素与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因素与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因素与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其主要特征为猕猴桃果实表面出现黄色、褐色或黑色的小坑洼。

这些坑洼破裂后会形成溃疡,使得果实变形,同时也降低了果实质量和经济价值。

本文将探讨猕猴桃溃疡病的致病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致病因素1. 病菌侵染: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假单胞菌属细菌,也可由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假单胞菌和其他细菌引起。

这些病原菌会利用伤口等机会侵入猕猴桃果实,从而引起感染。

2. 温度和湿度:高温和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发展。

在潮湿的气候中,病原菌更容易繁殖,进而引发病害。

3. 果实损伤:果实在采收、贮藏、运输等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病原菌便能留下在果实上,引起感染。

4. 根系病害:根系上的病害有可能通过树木内部的循环系统传播到枝叶、花和果实上。

因此,树木的根系健康对于防治猕猴桃溃疡病十分重要。

二、防治措施1. 保持果实完整:为了防止猕猴桃果实遭受机械损伤,采摘时应尽量避免用硬物储存或使果实互相碰撞。

在猕猴桃贮藏中,应保证果实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防止压碎。

2. 加强病害监测:对猕猴桃种植区域和果园进行实地检查,详细了解猕猴桃的生长和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受损的果实,防止溃疡病的进一步传播。

3. 维护树木健康:保持树木的健康状态,抗病能力才会更强。

对于树冠、根系、树干的各个部位都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修剪病树枝、熏蒸病株、补充营养等养护措施,以提高树木的免疫力。

4. 利用农药防治:农药是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病害初期,可使用敏感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但要注意,农药只是治标而不是治本,不应长期依赖化学方法,应逐步转向绿色无污染的防治方法。

总之,防治猕猴桃溃疡病需要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提高果实的质量,减少果实损伤,保证树木健康,同时开展科研工作,探索更具成本效益、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将有助于保障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10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

2021年10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

Corporate management used to be communication, now it is communication, and the future is still communication.精品模板助您成功!(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10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1 病症诊断该病在猕猴桃枝干、新梢、叶片、花蕾及花上均可发生。

枝干发病初期首先浸出粘质的细丝状液体,进而变成暗红色的树液淌出,患病枝不易发芽,即使发芽不久便枯萎。

新梢顶部感染病菌后变成水渍状直至变成黑褐色,发生龟裂、萎缩枯死。

新梢长10-15cm左右,叶子上发生2—3mm的不规则形状褐色斑点,其周围伴有明显的黄色伞形病斑,梅雨季节是叶片发病盛期,梅雨过后不再发病。

蕾外侧变成褐色,严重时脱落;花瓣变成褐色,不开放,即使开花,花朵形状也不完全。

在植株上病原菌首先在感病菌枝的剪口等受伤部位发病或潜伏,当展叶时向新梢及叶片传染。

发病组织不管是皮层、木质部,还是中心髓都可以潜伏病原菌,其中皮层部位的病菌繁殖最活跃,并首先进行活动。

2 发病条件猕猴桃溃疡病菌是对高温适应性差的细菌。

在气温5℃时下可以繁殖,15—25℃是生育最适宜温度,在感病后7d即可见明显病症。

30℃短时间也可繁殖,但经过39h即死亡。

感染病菌叶片在5℃可以发病,能分离出黄色伞形耐低温型病原菌,15℃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28℃时病斑扩大不明显,30℃以上则不发病,在猕猴桃树体溢出液中该菌生长旺盛。

在传染途径上,一般是从枝干传染到新梢、叶片,再从叶片传染到枝干,干枯落叶及土壤不具传染性。

发病期风有利于传染和蔓延,一般可使病菌飞散100-300m。

3 防治要点(1)在耕作上注意土肥水管理,提高树势。

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以利恢复树势和养分积累。

修剪发病枝,剪子、锯等工具应利用酒精进行消毒,防止病菌传染扩散。

(2)化学防治易感染病菌,用甲基托布津液涂抹受伤枝的表皮等受伤部位及剪口,可有效防止发病。

2021年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2021年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People who have never failed may not have succeeded either.通用参考模板(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猕猴桃溃疡病为毁灭性细菌性病害,经初步鉴定,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

菌体短杆状,单细胞,无荚膜,无芽孢。

能耐低温、腐生性强。

发病以春秋两季为主,春季为烈,低温高湿对其发病有利。

该病菌株除侵染猕猴桃外,还能侵染桃、大豆、蚕豆、番茄以及薯、洋葱、魔芋。

病菌可随菌脓从病部溢出,远距离靠苗木、接穗传播,近距离靠风、雨、叶蝉、枝剪传播,借风雨、昆虫传播,或在修剪、绑枝等农事操作时,借修剪刀、农具等传播,从植株的气孔、水孔、皮孔、伤口等处侵入。

病菌在树体病枝上越冬,或随病枝病叶等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1 表现症状春季,一般从3 月上旬开始发病,旬平均气温0℃左右病害开始扩展,旬平均气温在10℃左右时,遇阴雨高湿或扬尘有雾天气病害易流行,以主干、枝蔓发病为主,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很少。

可在发病猕猴桃植株枝蔓上发现病斑,病斑皮层隆起,组织变软呈水渍状,从芽眼、伤口等裂缝口流出流出白色或蛋青溢脓,几天后转变成黄褐色,与猕猴桃伤流混合氧化后变为红褐色。

病部用手挤压发软,撕开表皮,颜色发褐,以后病斑组织下陷,蔓延到木质部导致"烂皮",接着病斑干缩,严重影响枝蔓营养输导,使枝蔓上部的枝、叶、果生长不良。

如果病斑环绕枝蔓一周,完全切断营养输导,最后造成整枝整株死亡。

在叶片上产生l-3mm褐色不规则病斑,在高温条件下,病斑呈红褐色,且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水渍状晕圈,病斑边缘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叶片向内外反卷,主叶脉病部有菌脓溢出。

主干和枝梢的病菌先在芽眼周围、叶痕、枝干伤口处及表面侵染发病,枝干皮层组织呈水渍状,褐色,变软,稍隆起;当病斑扩大后会产生线状龟裂,皮层和木质部分离,病斑周围变暗褐色或黑色会有白色水滴状的菌脓溢出;严重时,病斑不断向上下延伸,绕干1周,受害茎蔓上部枝叶萎蔫死亡。

2021年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2021年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Ability not worthy of ambition is the root of all annoyance.(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方法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在陕西8-9月开始感染,到第二年春季温度4—20°c时发病,3-4月最为严重,到5月份随气温升高而减轻。

若遇冻害严重时,随之溃疡病发病加重。

高氮肥使用区,枝叶旺长不健壮,发病也严重。

虫害严重区及修剪伤口过多区发病也严重,由伤口侵入,感染机率提高。

武功猕猴桃产业基地提醒您,猕猴桃溃疡病症状表现:最明显是春季开始在枝干上流血红色水后加浓变成红褐色,流到哪里感染到哪里,严重时整株感染,导致树体死亡。

武功猕猴桃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1、彻底防治虫害。

减少因虫害引起的伤口感染。

2、减少伤口。

修剪时减少造成大的伤口,使病菌侵入无入之门。

大的伤口必须涂药保护。

3、修枝剪消毒。

特别注意剪有病树后不能用同一把剪剪无病树,要剪先消毒,可用酒精或火烧,一个果园先剪无病树,后剪有病树,也可用两把,一把剪无病树,一把剪有病树。

4、培养健壮树体,减少发病机率。

5、掌握关键防治时间,从8月开始,尤其9月病菌侵入,从源头上控制,可选用菌毒清500倍液+叶面肥+氨基酸600倍或选用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叶面肥+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喷施。

连喷二次,每隔15天一次。

6、春季发病。

发现流红水就刮除,先刮病部,待病部刮到好皮交接处时,刮刀消毒用酒精或火烧,再刮好皮,刮光后用噻霉酮涂抹,或用石硫合剂原液+72%农用链霉素涂抹,刮下的皮一定拾一块集中烧掉,不能留到园内。

7、无病区加强检疫,有病种苗、果实不得进入无病区。

猕猴桃溃疡病是难治的'病害,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就能防住,不能只治表面不治根本。

几年来其所以治不住,是因为只治表面,未从根本防治上下功夫。

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20__-05-07 16:15 | #2楼溃疡病已成为制约猕猴桃发展的主要病害,从红阳品种开始发病,已感染到海瓦德,金香、徐香、秦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技术方案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a)引致的细菌性病害,危害部位多,入侵途径多,传播途径多,越冬场所复杂,常造成叶斑、花腐、枝枯,甚至毁园,严重威胁着猕猴桃安全生产。

防控目标
猕猴桃主产区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健身栽培和免疫诱抗为基础,以减少细菌入侵为核心,抓住花前花后和采果后至落叶前的“两前两后”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在陕西、贵州、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猕猴桃主产区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控。

关键技术
01、免疫诱抗健身栽培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繁殖材料
建园时选用抗病性较强、适合当地栽培的猕猴桃品种。

应当
从无病园采集无病无菌接穗和花粉用于建园、嫁接和授粉。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免疫力
依据品种特性、树龄、气候和果园肥力条件,合理整形、修剪和负载,保持健壮树势和园内良好的通风透光。

秋季施用腐熟家畜粪肥、生物有机肥、油渣等,生长季节行间种植毛苕子等绿肥植物,增加土
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2-3次,地下根施微生物菌肥等60-100kg/亩,增强树体抗病力。

3.诱导抗性
猕猴桃开花前、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全园喷施免疫诱抗剂各1次,药剂可选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其他高效的诱抗剂,以提升树体抗性。

4.设施栽培
品种抗病性差的果园,可以通过各类不同的设施栽培技术如塑料大棚等措施,阻断风雨传播途径,减少病菌越冬、传播、侵染机会,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

02、监测预警技术
1.繁殖材料带菌预警及消毒处理技术
如果从有病的地区、果园或带菌果树采集繁殖材料,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可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农药,按说明书推荐用量浸泡消毒,苗木、接穗一般处理15-20分钟,花粉5分钟左右,然后清水冲洗、晾干,降低病菌远距离传播的风险。

或者先进行带菌情况检测,当分子检测带菌率大于15%或活菌检测带菌率大于5%时为预警值,必须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2.田间猕猴桃枝干溃疡监测预警技术
对于溃疡病常发区,通常可以采用枝干发病率的预测模型
Y=-17.36+1.56 X1+0.60 X2(X代表当地气象部门预测的数据,X1为当年11月至翌年2月日均气温0℃以下总天数,X2为翌年2月日均
温4℃-20℃天数),对当地翌年春季溃疡流行风险进行准确测报。

当Y<5时为零星发病,不用全园处理;当5≤Y<20时为轻—中度流行,必须按照“两前两后”精准预防技术进行全园处理;当Y≥20时为中—重度流行,建议上报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统一防治。

03、精准施药控制菌源技术
1.减少越冬菌源量
采果后及时清除园内病虫伤枝并带出园外集中销毁。

休眠期树干涂抹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采用王铜等铜制剂均匀喷施树体,减少越冬病虫基数。

2.消毒除菌
对果园使用的农具、剪锯口、嫁接口等,用70%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3.“两前两后”精准用药
猕猴桃开花前(花蕾初现期)和落花后(落花70%)分别喷施1次药剂控制当年春季溃疡病菌引起的花腐和叶斑,药剂可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药剂,可跟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混配进行喷施以提高防效。

采果后至落叶前对全园主干大枝涂刷或喷淋药剂各1次,可选用生物药剂或王铜、氢氧化铜、噻菌铜等铜制剂,药剂涂刷时的浓度比喷施推荐的浓度可适当提高,施药间隔期10-15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