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专科解读指南
翼状胬肉专科解读指南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也被称为翼状角化病、翼状丘疹、翼状汗管瘤等。
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多个小颗粒状或圆形的突起,形态类似鸡皮疙瘩,常见于面部、颈部和躯干等部位。
翼状胬肉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荷尔蒙失调、皮肤干燥、毛囊口堵塞、长期接触刺激性化妆品等因素有关。
病程长短不一,有些人可能终身携带,而有些人可能在中年后逐渐消退。
临床上,翼状胬肉的病灶通常呈小颗粒状或年轮状,表面可以是平滑或有轻微的角化。
病灶的颜色多为肤色或微红,大小一般在1-5毫米之间。
病变部位的皮肤常常伴有粗糙感,触摸时有类似鸡皮疙瘩的感觉。
翼状胬肉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和皮肤外观进行判断。
如果需要确诊,医生可能会进行皮肤切片检查,以进一步确定病情。
目前,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缓解。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外用药物、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总的来说,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但对于外貌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您有类似的皮肤症状,建议尽早就医,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翼状胬肉诊断标准
翼状胬肉诊断标准摘要:一、翼状胬肉概述二、翼状胬肉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2.检查方法3.诊断依据三、翼状胬肉的治疗与预防四、总结正文: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尤其在亚洲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该病通常表现为眼结膜上生长出一块三角形肉质赘生物,尖端朝向角膜。
本文将详细介绍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翼状胬肉概述翼状胬肉,又称翼状肉芽肿,是一种良性的眼部肿瘤。
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紫外线照射、炎症等因素有关。
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病情进展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眼部不适等症状。
二、翼状胬肉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眼结膜上生长的三角形肉质赘生物,尖端朝向角膜;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伴有眼部不适、视力下降等。
2.检查方法翼状胬肉的检查方法包括:眼科检查、眼部B超、眼部CT或MRI等。
3.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结合国际公认的翼状胬肉诊断标准,可作出诊断。
诊断要点包括:眼结膜上生长的三角形肉质赘生物,尖端朝向角膜;病程缓慢,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排除其他眼部肿瘤。
三、翼状胬肉的治疗与预防1.治疗原则翼状胬肉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减轻症状、阻止病情进展、提高视力、预防并发症。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
2.预防措施翼状胬肉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眼部防护,避免紫外线照射;保持眼部卫生,预防眼部炎症;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四、总结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
治疗方法多样,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眼部防护和保持眼部卫生。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概述】翼状胬肉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发生于鼻侧的睑裂区。
翼状胬肉的存在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引起角膜散光导致视力下降,如果胬肉遮盖视轴区,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
【病因】翼状胬肉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虽然尚未完全弄清。
流行病学显示,有两个因素与它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一是所居住地区的地理位置,二是暴露于日光及风沙下的时间。
热带地区的居民以及长时间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翼状胬肉的发病率均较正常为高,这显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能是引起翼状胬肉的主要原因。
另外,遗传也是发病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有翼状胬肉家族病史的人较正常人更易发生翼状胬肉。
其他尚有许多因素被认为与胬肉的发生有重要联系。
包括:局部泪液异常、I型变态反应、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
【临床表现】多双眼发病,以鼻侧多见。
表现为: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
典型的翼状胬肉可以分为头、颈、体三部分,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
翼状胬肉的体部通常起自球结膜,偶尔起自半月皱襞或穹隆部结膜(特别是复发胬肉)。
在角巩膜缘翼状胬肉的体部转为颈部。
翼状胬肉的头部指的是位于角膜的部分,此处的胬肉与下面的角膜紧密相连。
胬肉外形上的不同常常提示了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进展期胬肉充血肥厚,静止期胬肉色灰白,较薄,呈膜状。
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因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
当胬肉较大时,可妨碍眼球运动。
【治疗】1)胬肉小而静止时一般不需治疗,但应尽可能减少风沙、阳光等刺激。
2)胬肉进行性发展,侵及瞳孔区,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手术方式有:单纯胬肉切除或结膜下转移术。
胬肉切除+球结膜瓣转移、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β射线照射、局部使用丝裂霉素等,可以减少胬肉复发率。
自第七版《眼科学》教材。
翼状胬肉名词解释
翼状胬肉名词解释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也被称为翼状赘皮。
它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突出的小瘤,呈圆形或椭圆形,通常呈肤色或浅棕色,并且可以有细小的血管呈放射状分布于其表面。
翼状胬肉通常出现在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和肢体等部位,往往在儿童和年轻人中最为常见。
翼状胬肉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年龄、性别和紫外线曝晒等。
它通常是良性的,不会对身体造成威胁,但它可能影响患者的外观和自信心。
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包括冷冻、切除、电凝和激光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翼状胬肉,但也会留下瘢痕和色素不均。
因此,对于那些希望达到更美观效果的患者,一些美容手术如微针刺激和光动力疗法也可以考虑。
但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咨询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和风险。
- 1 -。
翼状胬肉注意事项
翼状胬肉注意事项翼状胬肉是指位于角膜边缘处的结膜增生,为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翼状胬肉的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患有翼状胬肉的人来说,保持眼部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要注意清洁眼睛,使用干净的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眼睛,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一些洗眼液或者眼药水清洗。
注意避免使用过期的眼药水或者护理液。
另外,要避免挤压或搔抓翼状胬肉,以免引发感染或加重症状。
其次,保持良好的眼部用具卫生。
每天使用的眼镜、眼帘等都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或清洗。
对于需要佩戴隐形眼镜的人,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更换眼镜片或隐形眼镜。
另外,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眼镜或隐形眼镜。
对于患有翼状胬肉的人来说,眼镜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选择合适的镜片度数,以免加重或加剧翼状胬肉的症状。
对于需要佩戴隐形眼镜的人,要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类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佩戴和保养。
另外,避免长时间用眼。
现代人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经常需要长时间用眼,这对于眼睛的健康来说是不利的。
对于患有翼状胬肉的人来说,更应该避免长时间用眼,尤其是在强光、闪烁的环境下用眼,这会加重翼状胬肉的症状。
在长时间用眼的情况下,要适时休息,做些眼部放松运动,如闭眼、转动眼球等。
此外,要保持合理饮食和充足的睡眠。
饮食要均衡,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有助于眼部健康。
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眼部健康也非常重要。
睡眠不足会导致眼睛疲劳,容易加重翼状胬肉的症状。
最后,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对于患有翼状胬肉的人来说,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以了解翼状胬肉的情况和发展状况。
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翼状胬肉的变化和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患有翼状胬肉的人要保持眼部卫生,注意眼镜和隐形眼镜的选择和保养,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合理饮食和充足睡眠,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发展。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Pterygium【概述】翼状胬肉为睑裂部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其形态似翼状而得名。
多在睑裂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其发病要能与紫外线照射、气候干燥、接触风尘等有一定关系。
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翼状胬的结膜上皮增厚或变薄,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和胶原纤维变性,角膜前弹力怪由于血管的侵入而破坏。
新近研究表明长期的紫餐线照射可引起角膜缘干细胞的损害。
从而发生翼状胬肉。
以下是朝阳眼科医院的介绍。
【临床表现】1.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
2.单眼工双眼同时发病。
翼状改变可见于鼻侧或颞侧角膜缘,工两侧同时存在。
以鼻侧多见。
3.病变初期角膜缘发生灰色混浊,球结膜充血、肥厚,以后发展成三角形的纤维血管组织。
它要分为头(三角形尖端)、颈(角膜缘部)和体部(球结膜上)。
4.进行期翼状胬表现为充血、肥厚、头产前端角膜灰色浸润,有时见色素性铁线(Stocker线)。
5.静止期翼状胬薄而不充血,颈部和体部血管收缩纤细。
6.翼状胬肉伸展至角膜时可因牵扯而引起逆规性散光。
7.翼状胬肉遮挡瞳孔区时可造成视力障碍。
8.严重病例要发生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
【诊断】根据睑裂区呈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侵入角膜,即要诊断。
【鉴别诊断】1.假性胬肉因眼化学灼伤、热烧伤工炎症引起角膜缘损伤时,使附近球结膜与角膜病变处相连而形成。
要发生于角膜缘任何部位,没有翼状胬肉的形态特点。
2.结膜上皮内肿瘤常为单眼发生,呈胶冻样或天鹅绒样,工为白色斑块状隆起,血管化。
但不呈翼状改变。
3.角膜缘皮样瘤为先天性圆形白色隆起,常见于颞下角膜缘。
4.角膜血管翳继发于配戴角膜接触镜、睑缘炎、单纯疱疹病素性角膜炎、沙眼等,血管长入角膜缘内,位于角膜前弹力层,只有轻度隆起或不隆起。
【治疗】1.刺激症状严重,或胬肉的发展危及视轴时,要考虑手术切除。
2.手术方式可采用暴露巩膜的单纯切除术、球结膜转位或移植术或羊膜移植术等方法。
3.手术后复发几率较高。
翼状胬肉的护理措施
翼状胬肉的护理措施简介翼状胬肉,又称为眼角肉芽、内眦肉芽或内眦肉瘤,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
它通常表现为眼角处长出一块多余的皮肤,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和影响外貌。
本文将介绍翼状胬肉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这一疾病。
护理措施1. 清洁护理翼状胬肉周围的皮肤需要保持清洁,以预防感染和加重症状。
建议使用清洁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清洁翼状胬肉区域,轻轻擦拭,避免用力过度。
护理前后要彻底洗手,以确保清洁卫生。
2. 抗菌药物使用翼状胬肉容易感染,因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感染风险。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哪种抗菌药物以及使用方法。
3. 局部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常见方法。
医生可能会开具药膏或眼药水,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
一般情况下,将药物涂抹于翼状胬肉处,避免接触到眼球及眼睑内侧。
4. 牵引疗法对于一些较大的翼状胬肉,医生可能会建议采用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通过使用特定的器具,将翼状胬肉逐渐拉长,以促进其自然脱落。
这种疗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按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5.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复杂的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切割或激光烧灼等方式将翼状胬肉完全切除。
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护理,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
6. 注意眼部卫生除了针对翼状胬肉进行特定的护理措施外,患者还需要注意眼部卫生。
避免眼部受到外界污染,如尽量不揉眼睛、不戴隐形眼镜等。
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复发率。
7.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也对翼状胬肉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
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等。
同时,避免摄取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辛辣食物、咖啡和酒精等。
注意事项•尽量避免翼状胬肉区域的刺激和摩擦,避免使用过度的化妆品和护肤品。
•定期复诊,密切关注翼状胬肉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就医处理。
翼状胬肉诊断标准
翼状胬肉诊断标准引言: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它常常出现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如腋窝、肩膀和腹部等。
这种疾病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不少困扰,因此科学准确地进行翼状胬肉的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以便医生和患者共同了解翼状胬肉,并能够正确判断和治疗。
一、翼状胬肉的主要特征1.外观特点:翼状胬肉常呈现为肉质突起的肿块,形状酷似翅膀。
肿块多呈红色或棕色,质地柔软,常常随着患者的活动而摆动。
肿块表面往往光滑或稍微有些粗糙。
2.生长方式:翼状胬肉通常呈向外扩散的生长方式,周围皮肤会逐渐受到牵拉,变得松弛。
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肿块的颜色可能会有所改变,表面也会出现溃烂或出血的情况。
3.症状表现: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或刺痛,尤其是在接触或摩擦时。
炎症可能会伴随着肿胀、瘙痒或疼痛。
翼状胬肉常常发生在多汗或摩擦部位,例如腋窝、肩膀和胸部等地方。
二、翼状胬肉诊断标准1.病史与症状:医生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患者一般会提供有关疾病发展的时间、部位以及可能的诱因。
医生还会询问疼痛、刺痛、瘙痒和溃烂等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翼状胬肉的外观、颜色、形状和质地。
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皮肤感觉和运动功能,以确定翼状胬肉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3.组织活检:对于怀疑为翼状胬肉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活检以确诊。
组织活检可以通过取样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翼状胬肉的特征变化。
4.其他辅助检查:为了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因素,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肿块性质以及疾病的发展情况。
三、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轻度的翼状胬肉可以尝试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局部激素或抗生素药膏。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并帮助加速疾病的康复进程。
2.手术切除:对于较大、持续生长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翼状胬肉,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
翼状胬肉诊断标准(一)
翼状胬肉诊断标准(一)翼状胬肉诊断标准什么是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小而柔软的突起,形状类似于鸟羽的翅膀,因此得名翼状胬肉。
该病通常发生在皮肤摩擦部位,如腋下、大腿内侧、膝盖等。
翼状胬肉的症状特征•小而柔软的突起:翼状胬肉通常呈现为皮肤表面的小瘤体,质地柔软,触摸时不会有明显的硬结感。
•突起的外观:翼状胬肉的形状类似于鸟翅膀,边缘可光滑或呈微细糠状鳞屑。
•皮肤颜色异常:翼状胬肉的颜色可能与周围皮肤相同,也可能稍微有些不同,呈现出红、粉色或暗褐色等。
•轻微瘙痒感: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瘙痒,但不会引起剧痛或强烈不适。
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翼状胬肉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标准: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关于其病情的情况,包括出现的时间、部位、是否有家族病史等。
2. 皮肤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病变,了解其形态特征、颜色、质地等,可借助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3. 组织活检:在疑难病例中,医生可能会采取组织活检的方式,以明确诊断。
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症状严重或有恶变倾向的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后,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护理,避免感染。
-冷冻疗法:通过涂抹液氮等冷冻剂,冻结并摧毁翼状胬肉的组织,达到治疗的效果。
- 药物治疗:对于部分较小、症状较轻的翼状胬肉,可以尝试使用药物治疗,如局部激素药膏、抗角质药物等。
翼状胬肉的预防与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降低翼状胬肉的发生风险: - 保持皮肤干燥: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保持皮肤的干燥清爽。
- 避免摩擦刺激:尽量避免皮肤长时间接触摩擦较大的衣物或合成材料制品,注意保护皮肤。
- 定期体检:对于已经发生翼状胬肉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变。
翼状胬肉虽然常见,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小。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翼状胬肉护理常规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是由于眼睑边缘的皮肤组织异常生长而引起。
翼状胬肉不仅影响外貌,还可能导致不适和视力问题。
因此,对翼状胬肉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翼状胬肉的护理常规措施。
首先,眼部卫生非常重要。
每天早晚用温水或温盐水洗脸,特别是眼睑部位。
要注意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避免摩擦或拉伸眼睑。
第二,避免揉眼。
揉眼不仅会刺激翼状胬肉,还可能引入细菌导致感染。
因此,尽量避免揉眼,即使眼睛感到痒或不适。
第三,使用温热敷。
温热敷有助于舒缓翼状胬肉周围的炎症和红肿。
可以用干净的毛巾蘸温水,然后轻轻敷在眼睑上,持续约10分钟。
每天重复2-3次。
第四,使用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眼睛干涩和不适的症状。
选择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并遵循说明书上的使用指导。
第五,避免刺激物。
避免使用眼部化妆品、眼药水或护肤品,特别是含有刺激性化学成分的产品。
这些产品可能会引起眼睛不适或过敏反应。
第六,保持眼睑干净。
可以使用棉签蘸取温盐水或无酒精的眼部清洁液轻轻清洁眼睑。
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到眼球。
第七,定期就诊眼科医生。
翼状胬肉需要监测和跟踪治疗效果。
及早就诊眼科医生,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最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眼药膏或口服抗生素。
对于较大和严重的翼状胬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
翼状胬肉临床诊疗指南
翼状胬肉临床诊疗指南【概述】翼状胬肉(pterygium)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认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呈三角形,可侵犯角膜,单眼或双眼受累。
它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也是最为古老的眼病。
它不仅可以眼刺激征及外观缺陷,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
【临床表现】1.症状体征临床上将其大致分为初发胬肉(又分为结膜期和角膜前期)、进展胬肉(角膜后期)和术后胬肉(又分为治愈胬肉和复发胬肉)3类(1)初发胬肉①结膜期胬肉:裂隙灯下睑裂部结膜肥厚,充血水肿,血管扩张,其尾部与半月皱襞粘连,移动球结膜则造成一横向条索。
二碘曙红或荧光素染色冲洗后用钴蓝光观察,可见结膜上皮点状脱落,而其临近受上、下眼睑覆盖的结膜则不着色。
②角膜前期胬肉:肥厚的结膜形成的三角形充血皱襞,头部跨越角膜缘,底部扇状,越过半月皱襞向泪阜两侧伸展,在角膜缘前区,为胬肉的颈部。
胬肉的头部在角膜缘上隆起,越过角膜缘向角膜伸展约2mm,表面有微细血管。
在头的尽端有一灰白色小泡状由微粒堆积成的小岛侵入角膜浅层,为Fuchs小岛。
小岛与头部周围角膜呈现肉眼难于辨认的混浊。
靠体部亦有微粒组成的灰白色条纹,沿角膜缘扩张的血管分布。
头和颈部在浸润充血区与角巩膜粘连。
荧光素着色,呈现出上皮点状脱落。
(2)进展胬肉头部成灰白色胶样隆起,其尽端形成竖向锯齿状边缘,颈部血管充盈,组织肥厚。
胬肉头部表面微隆起,邻近有散在钙化点,进展缘可越过瞳孔中央,深至角膜前弹力层,其上皮隆起,混浊明显。
【诊断要点】1.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2.应注意与假性翼状胬肉相鉴别【治疗原则和方案】尽量避免外来刺激,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
1.用抗生素眼药水以控制结膜炎症,减轻充血。
在充血较重时可加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
为减少外界刺激可戴适当的变色镜。
2.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
如胬肉为进行性或已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受限时则可行手术切除。
翼状胬肉名词解释
翼状胬肉名词解释
翼状胬肉是指一种特殊类型的胬肉形成在眼睑边缘或内眼角附近的病变。
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由於眼睑边缘的油腺和毛囊异常分泌,引起炎症和组织增生而形成。
翼状胬肉是胬肉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呈翼状突起,通常位于眼角处。
翼状胬肉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长期的油腺或毛囊感染、慢性结膜炎、皮脂腺功能紊乱等皮肤疾病可能导致炎症和组织增生,从而促进翼状胬肉的形成。
其次,长时间使用护眼剂或外用药物,也可能刺激眼睑边缘的组织,进而导致翼状胬肉的形成。
此外,眼部摩擦或外力刺激也可能是翼状胬肉形成的原因之一。
翼状胬肉的主要症状包括眼睑红肿、疼痛、异物感、眼睛干涩等。
由于翼状胬肉位于眼角处,所以患者在眨眼或睁眼时会感到不适甚至疼痛。
同时,由于翼状胬肉会阻塞眼睑边缘的油腺开口,导致泪液蒸发速度加快,眼睛干涩感加剧。
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在早期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局部药物治疗来减轻炎症和红肿,促进创面愈合。
常用的局部药物包括抗生素、激素眼药水等。
然而,在病情进展较快或症状较严重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胬肉切除术、痤疮针提取术等。
其中,胬肉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其通过局部麻醉后,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和炎症组织,并缝合创口,达到解决病因、预防复发的目的。
总之,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多数由油腺或毛囊感染引起。
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睑红肿、疼痛、异物感和眼睛干涩。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翼状胬肉介绍PPT培训课件
心理支持重要性
缓解焦虑情绪
翼状胬肉可能影响患者的外观和视力,导致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等 情绪。提供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从 而改善治疗效果。
促进身心康复
心理支持可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成为可能,如基因治 疗、细胞治疗等,这些新型治疗方法有望为翼状胬肉患者 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翼状胬肉的 研究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THANK YOU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如陪伴患者就诊、协助患者进行眼部护理 等。
沟通技巧
与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和担忧,指导家属如何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同时,也要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自主权,避免过度干涉患者的治疗和生活。
05
业医生的帮助。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研究
01
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
供了理论支持。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的完善
02
对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进行了系统总结,进一步完善了诊断标
准,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治疗方法的创新与优化
03
针对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探索了新的治疗手段,如激光治疗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
向患者详细解释翼状胬肉的病因 、症状、发展过程及治疗方法,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概述:与长期野外工作,受风沙、尘土、冷、热刺激及日光照射有关。
同时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和结膜的慢性炎症也是诱发因素。
翼状胬肉的发生与紫外线的损害密切相关,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及强烈光线的眩光和反射的户外工作者或喜爱户外活动的人。
临床表现:初起时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逐渐向角膜表面伸展,形成一三角形带有血管组织的胬肉,状似昆虫的翅膀,故名翼状胬肉。
多发生于鼻侧,颞侧者较少,伸向角膜时,可侵及前弹力层及浅层基质。
胬肉可长期稳定,无明显充血,组织肥厚,头部稍显隆起,其前方角膜呈灰白色浸润,胬肉不断向角膜中央推进,称为进行期。
多无自觉症状,但当胬肉向角膜中央时展时,可引起散光、若遮盖瞳孔,则将严重影响视力、肥厚挛缩的胬肉可限制眼球运动。
角膜有溃疡或烧伤后球结膜与角膜发生粘连称为假性翼状胬肉,它可发生在角膜缘的任何方向、是静止性,仅头部与角膜粘连。
治疗:1.用抗生素眼药水以控制结膜炎症,减轻充血。
在充血较重时可加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
为减少外界刺激可戴适当的变色镜。
当有炎症刺激时可点0.25%氯霉素与0.5%可的松眼药水、夜晚可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2.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
如胬肉为进行性或已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受限时则可行手术切除。
3.冷冻治疗用-40℃的冷冻头接触胬肉头部及颈部,破坏其新生血管并使之萎缩。
用于较小和较薄的翼状胬肉。
4.手术治疗(1)适应证:①翼状胬肉为进行性、肥厚且充血;②胬肉已侵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2)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翼状胬肉头部转移法、暴露巩膜法、结膜移植术,后来又发展出口腔黏膜移植术及羊膜移植术等。
预防: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及阳光刺激,注意眼部卫生,患沙眼或其它类型结膜炎应及时治疗,同时应注意睡眠充足,生活规律,避免大便干燥等全身情况的调整。
平时应该忌烟、酒、辛、辣、炸烤食物。
在生活中应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在平时应该注意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
中医治疗翼状胬肉
中医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简述翼状胬肉是一种累及球结膜下以及角膜表面的增殖性病变,因其形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
病因不明,可能与阳光、沙尘、干燥气候等慢性刺激有关,多发于户外工作者,特别是渔民和农民发病率较高。
单眼或双眼受犯,多见于角膜鼻侧,亦可鼻颞双侧发病。
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若胬肉长入角膜侵及瞳孔区时可影响视力,个别肥厚性胬肉(尤其是术后复发者)亦可影响眼球运动甚至引起复视。
检查可见睑裂部球结膜呈血管膜样肥厚,略呈三角形,基底向内眦或外眦。
胬肉向角膜中央部延伸的尖端称为头部,跨越角膜缘处称颈部,其余为体部。
一般可按其发展情况分为两期:进行期胬肉头部稍隆起,向角膜中央发展较快,其前方之角膜出现灰白色浸润,体部充血肥厚;静止期胬肉组织菲薄,头部平坦,其前方之角膜透明,无进行迹象,体部轻微充血或不充血,但永不消失。
对较小静止期翼状胬肉可不必治疗。
对进行性者可行手术切除;但手术不彻底容易复发。
中医学称本病为“胬肉攀睛”、“瘀肉攀睛”、“胬肉侵睛”等。
其病因多为心肺二经内热壅盛,或脾胃积热,心火上炎,或阴虚火旺,而导致脉络瘀滞而发为胬肉。
临证应分别采用疏风清热,泻热通腑,清心泻火,或滋阴降火等法,并佐以活血、通络、化瘀之品。
必要时配合外治疗法。
治疗方剂1.栀子胜奇散(汤)【组成】白蒺藜10g,蝉蜕6g,谷精草10g,木贼10g,密蒙花10g,黄芩10g,草决明10g,菊花10g,栀子10g,荆芥穗6g,羌活6g,防风10g,蔓荆子10g,川芎6g,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祛风清热。
【主治】翼状胬肉证属心肺风热者。
症见胬肉肥厚充血,尖端向角膜浸润,发展较快,痒涩不适,羞明流泪;舌质微红,苔黄,脉数。
【方解】方中栀子、黄芩清心肺之热;白蒺藜、蝉蜕、谷精草、草决明、菊花、木贼、蔓荆子祛风热,退翳膜;羌活、防风、荆芥、川芎祛风通络;甘草以助清热。
【加减】眦部充血重加黄连;胬肉体充血肥厚加桑皮;血管密集者加丹参、赤芍。
翼状胬肉的护理常规
翼状胬肉的护理常规
一、定义
翼状餐肉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形似翼状。
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二.症状、体征
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偶有异物感,若胬肉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
三.护理问题
(一)疼痛与手术有关。
(二)有跌倒的危险与胬肉侵袭瞳孔影响视力及术后术眼敷料包扎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有关。
(四)恐惧对手术恐惧,担心预后。
四.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休息/体位:术前晚保证充足睡眠。
2.饮食:普通饮食,局麻下手术病人术前一餐不宜过饱。
3.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点眼药水。
(二)术后护理
1.休息/体位: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防伤口裂开,平卧位、健侧体位。
2.饮食:给予易消化饮食,多进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评估手术区域情况,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有无松脱,如果渗血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重新包扎。
2)观察术眼疼痛的变化。
4.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滴眼药,防止感染。
五.健康宜教
(一)注意眼部卫生,勿揉眼。
(二)加强个人卫生,改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
(三)外出戴防尘及防紫外线眼镜,避免风尘、阳光刺激,积极防治慢性结膜炎。
翼状胬肉
眼科常见疾病---------------翼状胬肉 什么叫翼状胬肉
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和白眼珠分界很清楚 ,但是,有的人的白眼珠上长出了一块三角形 的肉样组织来,一般长在眼内侧的比较多,有时 可以长到黑眼珠中央,把瞳孔挡住了。
因为这块 三角形的肉样组织,里面有许多血管,它的形状 很像昆虫的翅膀,所以叫它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的影响及表现
得了翼状胬肉,小的不影响视力,也不会使眼睛 有不舒服的感觉,只有当胬肉发展到角膜中央,遮挡 住瞳孔时,才会使视力下降。
但如果治疗不当,可致反 复发作,甚至失明。
翼状胬肉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但外 观不好看。
当胬肉向角膜中央进展时,可引起散光 ,若遮盖瞳孔,则将严重影响视力或失明。
肥厚 挛缩的胬肉可限制眼球运动,甚至出现复视, 炎症明显时可有畏光、流泪、异物感等表现。
翼状胬肉的治疗
1. 静止期:无症状不必治疗。
单应尽可能减少风沙 阳光等刺激。
当有炎症刺激时应点消炎眼药水,特别是 带激素的眼药水疗效较好,如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 液,夜晚可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2.进行期:一般先采用以上药物治疗,胬肉充血控制后应 进行手术治疗,本病手术方法很多,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的效果较佳。
但手术后有5%~30%的复发率。
术后还要 使用一些措施,以防止复发。
手术前后要积极控制炎症, 防止充血也是治疗的关键。
得这种病的以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较多,如农民、渔民、盐工等,由于他们的眼睛经常受到尘土、灰沙、日光的刺激,容易发病。
翼状胬肉
术后指导
1. 手术有疼痛剧烈,异物感,流泪等情况出现,可能 是伤口的线摩擦引起,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给予 适当的处理。 2. 术后要卧床休息,注意眼部卫生,勿用手用力揉眼, 洗脸时不要弄湿敷料,。 3. 术后第一天滴抗生素眼药水,更换干净敷料,伤口 无明显渗血及无其它不适时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 增进食欲,有利伤口愈合。 4. 五天后拆线。
4.翼状胬肉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 性别无明显关系。 5.某些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生活在同一地区 的不同人种患病率可能不同。
临床表现
症状:多双眼发病,以鼻侧多见。一般无明显 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 角膜瞳孔区时,因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 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 分型: 轻度:胬肉呈萎缩状,可透见巩膜上血管 中度:巩膜上血管部分遮盖而欠清晰 重度:巩膜上血管完全看不见
术前指导
1.术前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心电图、胸透、大小便常规, 血常规,常规检查尿糖,了解有无糖尿病。患有糖尿病时,容易 发生手术后感染,应待糖尿病控制,血糖、尿糖正常后才能施行 手术。 2.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不吸烟,因为烟雾、致病微生物可以 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打喷嚏,导致伤口裂开;如有感冒、 咳嗽时应先控制好方行手术。 3. 术前保证充足睡眠,以增进食欲,提高机体抵抗力。局部手 术当天早晨宜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 适导致术中呕吐。 4. 术前3天需滴抗生素眼药水,注意眼睛卫生,不用手揉眼; 术前一天要洗澡 洗头、换干净衣物,剪指(趾)甲;术晨冲洗结膜囊,包上无菌 纱布;术前30分钟打止血、镇静药。术前有活动做假牙,要取 下用冷开水浸泡,贵重物品交家属或当班护士保管。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1、安全的将胬肉切除干净 2、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 3、避免复发
翼状胬肉
感谢观看
曾有人提到内直肌的节制韧带发育强,当受到外界某种刺激时,其结缔组织可过度增殖而致本病;Wong (1978)提出本病是结膜血管和角膜Bowman膜联合处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该处炎症的自府过程导致蛋白质降解 为氨基酸混合物,内含有一种"致翼状胬肉血管发生因子",它具有促使结膜血管向角膜上爬行的能力。
2.环境因素
翼状胬肉
目录
01 病因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02 临床表现 04 治疗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一般认为它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 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单眼或双眼受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 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 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 慢性刺激有关。
外界刺激如眼部长期受到风沙、烟尘、热、日光、花粉等过度刺激,尤其是渔民、农民、海员、砂石工人等 长期户外劳动者在上述刺激因素作用下使角膜缘部结膜血管或结膜上皮组织发生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组织增生、 成纤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这是翼状胬肉形成的一系列过程。
临床表现
1.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在胬肉伸展至角膜时,由于牵扯而产生散光;或因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 遮蔽睡孔而造成视力障碍,非常严重的病例可以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眼球运动。
2.单侧胬肉多见于鼻侧,双侧者则分别在角膜的鼻、颜两侧。初期时角膜缘发生灰色混浊,球结膜充血、肥 厚,以后发展为三角形的血管性组织。它可分为头、颈、体三部分,尖端为头部,角膜缘处为颈部,球结膜部为 体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诉:**眼内眦红、异物感3年。
现病史:患者自3年前即发现**眼内眦红、异物感,内眦部球结膜增生,并逐渐长大,已影响视力及面容。
发现以来,无明显诱因,无眼痛、眼胀,无眼前黑影、视物变形,未予重视,未行诊治。
近日发现内眦部球结膜增生较前严重,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眼翼状胬肉”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来,精神可,饮食睡眠佳,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过去眼病史:无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随当地。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毒物接触史及疫区接触史,生活规律,无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身体健康。
家族史:否认遗传病及传染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T:36.5℃ P:72次/分 R:18次/分 Bp:120/80mmHg 老年*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精神可,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鼻翼无扇动,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无亢进。
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
肱二、三头肌反射、双膝腱及跟腱反射存在。
巴彬斯基征、奥贲汉姆氏征、克尼格氏征均未引出。
专科检查
右左
视力0.6 1.0
眼压15mmHg 15mmHg
眼睑无浮肿,无内外翻倒睫,无上睑下垂无浮肿,无内外翻倒睫,无上睑下垂
泪器泪小点位正,大小可,泪道冲洗通畅,无
分泌物溢出
泪小点位正,大小可,泪道冲洗通畅,无分
泌物溢出
结膜无充血,无水肿、滤泡、斑痕、结石
内眦部球结膜增厚,呈翼状生长,头部已
侵入角膜缘内约3mm,其上充血
无充血,无水肿、滤泡、斑痕、结石
内眦部球结膜增厚,呈翼状生长,头部已侵
入角膜缘内约3mm,其上充血
巩膜无黄染,无结节,光滑无黄染,无结节,光滑
角膜大小正常,鼻侧被胬肉组织覆盖,周边见
灰白色老年环,余清,上皮完整,无角膜
后沉着物
大小正常,鼻侧被胬肉组织覆盖,周边见灰
白色老年环,余清,上皮完整,无角膜后沉
着物
前房轴中深,房闪(-)轴中深,房闪(-)
虹膜棕褐色,纹理清,无粘连、萎缩棕褐色,纹理清,无粘连、萎缩瞳孔圆居中,对光反射灵敏圆居中,对光反射灵敏
晶状体透明透明
玻璃体混浊混浊
眼底视网膜色红润,血管走行清晰,视盘色正
界清,黄斑中心反射灵敏
视网膜色红润,血管走行清晰,视盘色正界
清,黄斑中心反射灵敏
眼球无突出及凹陷无突出及凹陷
眼肌各方向眼球运动无受限各方向眼球运动无受限
眼位正正
眼眶眶缘无压痛眶缘无压痛
辅助检查
检查日期项目结果
暂缺。
初步诊断:**眼翼状胬肉
医生签字: /
2013-12-**,**:00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眼内眦红、异物感*年。
2、PE:V OD *,V OS *,眼压:右1*.0mmHg,左1*.0mmHg,*眼内眦部球结膜增厚,呈翼
状生长,头部已侵入角膜缘内约3mm,其上充血。
双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闪(-),瞳孔圆居中,对光反射灵敏。
初步诊断:*眼翼状胬肉
诊断依据:
1、*眼内眦红、异物感*年。
2、PE:V OD *,V OS *,眼压:右1*.0mmHg,左1*.0mmHg,*眼内眦部球结膜增厚,呈翼状生长,头部已侵入角膜缘内约3mm,其上充血。
鉴别诊断:假性胬肉:没有清晰的头、体、尾的外形特点;可以发生在角膜的任何位置;之前常常有明确的外伤及炎症病史;其下方常可被探针通过。
诊疗计划:
1、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2、抗生素眼水点眼
3、择期行*眼胬肉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