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
增强生命的韧性-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00af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5.png)
增强生命的韧性-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韧性概念及其意义。
•掌握提高生命韧性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逆境应对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
•掌握提高生命韧性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逆境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
•视频观看及分析。
教学内容1. 生命韧性概念生命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和挑战时所表现的适应力和抗压能力。
生命韧性不是一种固定的特质,而是一个人逆境应对能力的反映。
2. 生命韧性的意义具备较高的生命韧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面对及处理各类逆境,如失恋、学习困难、家庭矛盾等,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取得成功。
3. 提高生命韧性方法3.1 建立正确的心态正确的心态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面对各类逆境。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学会客观分析问题。
•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3.2 注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提高生命韧性的基础,因此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合理饮食。
•锻炼身体。
•保持充足的睡眠。
3.3 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面对各种情绪,从而增强抗压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学会放松自己。
•坚持运用自我暗示法。
•接受倾诉。
3.4 社交支持社交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面对挑战和逆境。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工作关系。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4. 案例分析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分析个体在面对逆境时的生命韧性表现,并讨论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课后作业•练习情绪管理技巧。
•与父母或朋友聊天,分享自己的压力和困惑。
•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如何提高生命韧性。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生命韧性的概念和意义,并掌握了提高生命韧性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们应当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韧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
![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https://img.taocdn.com/s3/m/660be5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4.png)
思考: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体现了什么?
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 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归纳总结
2.面对挫折时不同的表现及其原因? P106
表现: 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与行为反应。 ②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 应。 原因:
结论:挫折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挫折是把 双刃剑,我们要正视挫折,把挫折变成人生的财富。
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突然,一阵猛烈的 风暴压住了他们。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 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 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当他清醒过来,马上 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这是,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 要努力活下来。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 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 挪动着。最后,他回到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 终把他救活了。
1.什么是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 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 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 败。
生活中的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 们常说的挫折。
甲
乙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数学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数学
考了59分,看来我还有很多不足
考了59分,我真的太笨了,我
的地方。
人们对挫折的认根本识不和是态学度习不的同料,。
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去,给我们什么启示?
感悟: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如同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新的尾巴,
9.2增强生命的韧性(1)(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9.2增强生命的韧性(1)(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d29aa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3.png)
探究与分享
阅读教材P105 ,回答问题: 这些情境中: 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 是挫折?为什么? 2.说说你曾经遇到最难承受的 挫折。 3.说说哪一组同学遇到的挫折 是最难承受的?
产生不同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挫折反应不同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挫折反应不同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挫折反应不同
1挫折的含义
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增
生活难免有挫折
3挫折的消极影响。
强
4挫折的积极影响
生
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
的 发掘生命的力量 节、自我修复能力
韧
增强生命韧性
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勇气和意志性ຫໍສະໝຸດ 发掘自身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欣赏、培养幽默感;和自
己信任的人谈一谈;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关心、帮助他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分,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
马云的经历告诉我 们应怎样发掘生命 的力量?
发掘生命的力量
二、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要 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 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也就是说从旧馆 要搬到新馆去,书太多了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 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人想了一个办法。
这是他最正确的选择。活下来,使他有 机会看到,原来他的人生有着无尽的希望。
力克的经历启示我们挫折有什么影 响?
挫折的消极影响
1.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 不满等。 2.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 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3.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7bcdca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5.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韧性生命的概念,理解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思考,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所追求。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生命韧性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认识生命韧性,学会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韧性生命的概念,理解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韧性生命的概念,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认识生命韧性,学会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师讲解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卡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韧性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一组关于生命韧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并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讲解,总结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5.实践演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增强生命韧性的计划,并进行演练。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对生命韧性的认识。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f433eb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1.png)
议学活动三:如何面对挫折?
图片展示林肯遇到的挫折和感悟:
视频播放徐梦桃应对挫折的做法:
材料展示徐梦桃应对挫折的做法:
此前,伤病困扰的她曾萌生退意,但“狠心”的父亲告诉她“不差这一步”,一定要坚持下去。在徐梦桃受伤治疗期间,父母从老家赶来陪伴其左右。
学生思考:从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议学活动一:什么是挫折?
议学活动二:挫折带给我们只是同一种感受吗?
组织学生开展课内情境模拟活动:期中考试后,数学试卷和考试成绩下发。以下3位同学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遇到了挫折。
学生小组讨论:有理有据地对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评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徐梦桃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有些成绩还不够理想,让自己陷入了苦闷和失落。2018年平昌冬奥会,致命的滑雪失误让她在赛后曾萌生退役的想法。
在国家队训练,队员们相互鼓励、支持。在她恢复期间,王心迪等队员主动承担照顾她的任务,帮她打饭,逗她开心,用最大的努力,去鼓舞徐梦桃重拾信心。
徐梦桃的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三、课堂小结
课后实践: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课后调查活动,了解本班级同学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表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的含义、对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面对挫折,人们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原因。
2.通过开展对挫折影响的课堂辨析教学实践,引领学生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结合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遇到的挫折及其战胜挫折的典型事例和问题情境探究,引领学生主动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环境,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培育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91373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1.png)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的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关键是如何去应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开始意识到生活的多样性,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
2.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脆弱和坚韧。
2.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和情境。
3.准备时间计表,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命的脆弱和坚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是如何应对各种挑战的?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面对挫折的时候,关键是如何去应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次面对挫折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增强生命韧性。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共同提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9.2《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9.2《增强生命的韧性》](https://img.taocdn.com/s3/m/6861ac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a.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9.2《增强生命的韧性》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韧性的概念,认识到韧性对于一个人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韧性的内涵,并学会在生活中运用韧性,以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韧性这一概念对他们来说可能还比较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将韧性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和探讨提供了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韧性的概念,认识到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韧性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韧性的概念,以及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韧性,以及如何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韧性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韧性的思考。
2.讲解概念:讲解韧性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理解韧性的基本含义。
3.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让学生认识到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韧性,以及如何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韧性。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给出一些建议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6.课堂练习: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韧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增强生命的韧性1.理解韧性2.认识到韧性对生命的重要性3.如何培养和增强韧性–方法与策略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韧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34857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9.png)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是由一米范文为您提供的“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相关范文样本,希望可以在您写作“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相关文案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篇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的两重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心理游戏《蛋的进化》。
导入:游戏体验,感受挫折游戏规则:同学两人一组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定输赢。
输的趴在位上,你的身份还是未孵化的蛋,赢的站起来进化成小鸡,小鸡和小鸡再决输赢。
输的退化为蛋,坐下,赢的进化为小鸟。
小鸟飞到前面来,再决胜负。
依此类推,四局全赢的进化为人。
学生按照规则做游戏谈感受。
教师归纳:我们从游戏中体验到,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
环节一:畅所欲言直面挫折【设问】1、你印象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启发学生谈一谈)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回答。
2、你面对挫折会怎么办?(填写书本106页探究与分享)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人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有人经受不住,意志消沉。
【设问】辩一辩,赛一赛。
“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正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好事。
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挫折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https://img.taocdn.com/s3/m/c36678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2.png)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挫折的态度,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 种人在挫折面前,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第二种人面对挫折也痛 苦,也失意,但他们通过自我调节能慢慢地接受它;第三种人面 对挫折,不悲观、不叹息,而是勇敢地面对。
王”“药中极品”。从中你可以感悟到( C )
①艰难的环境可以使人抖擞精神,发奋努力 ②发掘生命的力量需要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不 懈努力 ③经历的艰难困苦越多,获得的成就越大 ④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抗挫力、自我调节和自 我修复的能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④不必太在意,反正下次会考好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纵然命运坎坷,但李依桐和李易轩这对“孝心美德”孪生姐 弟释放的巨大力量,令这个家庭充满着幸福与希望。面对家庭 困境,这一对当时年仅10岁的孪生姐弟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 的重担,学会自强和坚持。以下与这对孪生姐弟传递出来的正
能量不一致的选项是( D )
A.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B.挫折面前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 C.自尊自强的品质 D.尊重他人、知耻的品格
4.最好的雪莲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4000米左右的悬崖峭壁之上、 冰碛岩缝之中,能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和空气稀薄的缺氧 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这样特殊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它独 特的药理作用和极高的药用价值,因而雪莲被奉为“百草之
七年级—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增强生命的韧性
守
爱护身体
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
![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58c8f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e.png)
•自主学习:
增强生命的韧性
一,什么是生命的韧性。 承受挫折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自然修复 的能力。
•自主学习:
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为什么要增强生命的韧性。 1,挫折的含义:
生活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怀揣美好的 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 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 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 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 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白云。通过这首
小诗,我们领悟到( C )
A.有的人会遇到挫折,有的人则不会遇到挫折 B.人生不是坦途,挫折是无法战胜的 C.我们要有正确的挫折观,从容面对困难,战胜挫折 D.挫折让人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8岁时,我非常消沉," 他回忆说,"我冲妈妈大喊, 告诉她我想死。"10岁时的 一天,他试图把自己溺死 在浴缸里,但是没能成功。 在这期间双亲一直鼓励他 学会战胜困难,他也逐渐 交到了朋友。 直到13岁那 年,尼克·胡哲看到一篇 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介 绍一名残疾人自强不息, 给自己设定一系列伟大目 标并完成的故事。他受到 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 为人生目标。
•自主学习:
增强生命的韧性
三,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①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②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 帮助,获得他人鼓励。
•合作探究:
以 生 命 见 证 奇 迹
尼克•胡哲视频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https://img.taocdn.com/s3/m/619949b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4.png)
启示:1、对生活充满希望,永不放弃,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发掘生命的力量,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不排斥借助外力,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小结
在《我相信》歌曲中送出:生命拥有强大的力量,我们要去发掘,去体验生命的韧性之美,
“大风可以吹走一张白纸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相信自己,相信明天,相信世界等着你去改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导入ຫໍສະໝຸດ 1.通过播放《怒放的生命》让学生谈感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活动一一大挑战。
活动要求:1、这是一部没有台词的动画片,请三位勇敢同学为角色配音,补充台词,台词包括人物对话,心理活动。
2、其他同学在观看的过程中认真倾听,一会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台词大比拼。
播放小视频《鹤》
教师把关键词按角色进行分类,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
七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难点名称
面对挫折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发掘生命的力量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在学习这个问题时学生容易把如何正确认识挫折和如何发觉生命力量混淆,都是面对挫折有相同之处就是调整自我,正确认识挫折侧重思想的改变,但发掘生命的力量侧重具体行动。
(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们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
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教师给学生推荐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命的思考增强生命的韧性(最终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命的思考增强生命的韧性(最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040e3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0.png)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福宝中学刘佳怡一、课标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是本课内容的落脚点。
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响,明确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还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三、学情分析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少年遇到成长中的挫折,不是勇敢地去面对,而是逃避,有时候用伤害生命的方式来应对。
近年来,未成年人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而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时有发生。
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开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开掘生命的力量。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开掘生命的力量,勇敢克服挫折。
教学难点: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六、教学方法与学法本节课我运用情景式、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七、教学过程经为了公务员考试每天坚持学习十个小时,可是最后还是遗憾落榜。
那你们呢?免有挫折生:提供师:可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上总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和失败, 比方学习上-♦•人际交往上-♦•工作生活上・••等等,而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我们的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生活难免有挫折。
(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挫折的含义并进行标注、齐读;板书)2、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过渡:那面对挫折,你的感受如何?你是怎样面对这些挫折的?师:可见我们面对不同的挫折,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响。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21bca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c.png)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韧性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生活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克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坚韧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和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惑和挑战。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非常贴近实际,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韧性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生活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克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坚韧精神,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韧性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生活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克服。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韧性生命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韧性生命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情感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困难的勇气。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韧性生命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克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76cd0e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5.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韧性、培养韧性和发挥韧性三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韧性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逐渐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对于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很多学生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在学生的认知水平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对韧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韧性的概念,认识韧性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提高自己适应生活变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挫折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韧性、培养韧性和发挥韧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辅助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于韧性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分别讲解认识韧性、培养韧性和发挥韧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韧性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专题四增强生命韧性,活出生命精彩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专题四增强生命韧性,活出生命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33f883a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0.png)
专题四增强生命韧性,活出生命精彩【热点一】敬畏生命在奉献中闪光【热点材料】材料一大爱河南,上演“高频”爱心接力——2022年2月21日至23日,3天时间,共有来自周口、商丘、济源、郑州、驻马店、南阳等地的8位捐献者,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8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希望,也让河南省任寅虎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有了“虎虎生威”好开端。
材料二2022年2月22日夜间,曲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指挥分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警:沾益区大坡乡卫生院有一名女患者鼻子大量出血,已出现休克迹象,急需转到沾益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但高速公路因为大雪封路,希望得到交警部门的帮助。
接警后,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交巡警在冰雪路面积雪严重的情况下,用时29分钟,开辟“生命通道”,将休克患者安全送达医院,受到了患者家属的衷心感谢。
【对点练习】1.材料一中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行为(B)①说明生命是短暂的②能够增强生命的韧性③使生命的价值升华④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交巡警在冰雪路面积雪严重的情况下,用时29分钟,开辟“生命通道”。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D)①坚持生命至上,拒绝冷漠②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彰显人性价值③关爱他人生命,必须放弃个人利益④中华民族具有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阅读材料一,从生命接续的角度,说一说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器官捐献”。
答: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2)分析交警支队开辟“生命通道”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命态度。
增强生命的韧性-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7fa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6.png)
增强生命的韧性-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韧性及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并掌握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增强对生命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韧性及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增强生命的韧性。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3.1 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命的韧性,为什么要增强生命的韧性?2.一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策略,如锻炼身体、练习冥想、学习自我控制等。
3.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教师用简短的语言,介绍本堂课将要讨论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
步骤二:阅读教材教师发放教材,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本课的课文,并准备课堂讨论。
学生可以在自己笔记本上作出总结。
步骤三: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法创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讨论氛围,并指导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步骤四: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具体情况下的生命韧性。
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所面临的生命韧性困境和解决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命韧性对生活的重要性。
步骤五:课堂互动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以及如何帮助他人。
3.3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后作业评价:分析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认识提高生命韧性的方法,总结一篇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涵盖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生命的宝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引入、阅读、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等多方面展开,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9.2增强生命的韧性(原卷版)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9.2增强生命的韧性(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eaeb7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f.png)
第九课珍视生命9.2 增强生命的韧性一、选择题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有人说:“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人生难免有挫折②战胜挫折可以借助外力③经历失败就一定能成功④战胜挫折需要发掘生命的力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北京·中考真题)对图理解正确的是()①不要害怕阴影,及时调整目标②换个角度思考,心中充满希望③拒绝不良诱惑,努力向光而行④困难是暂时的,风雨后有彩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湖北天门·中考真题)漫画《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努力的谦辞》(作者刘志永)告诉我们( )①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②在命运面前,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渺小的③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困难与挫折是难免的④勇气和意志让我们战胜困难,做命运的主人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漫画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①具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②事事都靠自己③能正确认识自己,男于战胜自己④就是和自己过不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浙江浙江·中考真题)图《座右铭》启示我们()A.情绪作用很神奇,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动B.情绪是不稳定的,要用恰当方式表达出来C.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越多越有利于成长 D.挫折是把双刃剑,生活中要正确面对挫折6.(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面对下图中父母的做法,青少年正确的态度是()A.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更要学会直面挫折B.安于父母的保护,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C.学会独自地成长,摆脱父母的一切呵护D.增强生命的韧性,不借助任何外部力量7.(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①不同的人对待命运态度不同②生命的时光是一去不复返的③每个人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④面对挫折要增强生命的韧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吉林东辽·模拟预测)“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课件23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课件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afa428e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3.png)
其中,挫折认知是关键因素。因为只有当挫折情景被我们感知时,才会在我们的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 如果出现了挫折情境,而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并不认为很严重,那么,也不会产生挫 折反应,或者只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因此,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
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每一次挫折,都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 和价值。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及时调整,理性看待,坚持我们的梦想,敢于竞争, 相信自己。
4、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挫折孕育成功,发掘生命的力量
贝多芬,中年失聪,却创 作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中年失聪,却创 作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
独啊!
伤
沮丧Βιβλιοθήκη 失心烦恼落
我认为都是挫折。女孩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的愿望不能实现,对他们的思念是一种 挫折感受。“他们不理我,好弧独”是挫折。因为我最在乎友谊,朋友关系冷淡,让 我心里感到特别难受。“考砸了,又挨批评了”是挫折。因为没有取得好名次,意味 着自己的一次失敗,感觉是挫折。
上图情境中,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探究与分享
爱迪生研制电灯时,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 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 放弃吧!”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 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经过几千次的实验,他终于成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的生命力量
韧 性
发掘生命 的力量
发掘生命力量的作用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课堂练习
1. “不磕不碰,骨头不硬。”“江河不曲水不
流。”这两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C )
A.人生与挫折同行,经历挫折就必然能成功 B.挫折只会阻碍人们前进的步伐 C.挫折能磨炼人们的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D.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 说说你曾经遇到的挫折,看看你认为的 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是否也是挫折。
我认为的挫折有些在其他同学眼里 不是挫折。因为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 度不同,导致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 会不同。
阅读感悟
爱迪生研制电灯时,失败了很多 次。当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 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 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 是放弃吧!”爱迪生却说:“到现在 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 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经过 几千次的实验,他终于成功了。
生活难免有挫折
挫折的含义是什么?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 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探究与分享 教材105页材料
➢ 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
我认为“考砸了”和“同学不理我”
状元成才路
是挫折;“好想爸爸妈妈”不是挫折。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 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加侵权 者的法律责任。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挫折的影响: 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
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 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 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 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长的一部 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 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 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2.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人生不如意事 十之八九”。对于人生中的挫折,下列认识正
确的是( B )
A.小赵:只有经历的挫折越大,才越容易成功 B.小杨:面对挫折,要保持乐观,勇敢应对 C.小张:挫折往往由客观因素导致,无法克服 D.小林:生活有挫折是正常的,不必在意
声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 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2.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 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 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 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 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课堂小结
挫折的内涵
增 生活难免 认识和态度不同,结果不同
强 有挫折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生
正确对待挫折
命
面对挫折,我们要发掘自己
新课导入
在生活中,你遇到 过哪些“不愉快” 的事情?
考试不及格
下雨摔跤
被同学孤立
这些事情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第九课 珍视生命 增强生命的韧性
1.了解挫折的含义。 2.认识不同人对挫折有不同感受的原 因,把握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3.理解发掘生命力量的意义,增强发 掘生命力量的能力。(重点)
发掘生命的力量
如同光秃秃的树干会长 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出 新的尾巴,我们每个人的生 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 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探究与分享 教材108页材料
➢ 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 成下面的活动。
我遇到的挫折: 状元成才路 面对挫折,状元成我才路 容易产生的消极念头: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如何调整自己的消极念头? 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1)外部因素: (2)内部因素:
哪些因素是自己不能改变的? 对此,积极的做法:
哪些因素是自己能够改变的? 对此,积极的做法:
发掘自身生命力量的途径和方法: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 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 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 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