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导入方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高中历史导入方式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中,独具匠心,精心设计导入语可以创设出亲切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容易主动接受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总之,成功的导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导入方法进行简要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导入方法;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41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导入便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犹如戏剧的“序幕”,起着创设情境、集中注意和渗透主题的作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最常被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历史教材往往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每个章节间的内容有紧密的联系。采用复习导入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的旧知识,而且能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上,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习惯。例如,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课,我以“中国在近代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复习列强入侵中国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危害。通过复习穿线的方式,对新旧知识点有效地进行衔接。不足之处在于,复习导入难免会出现枯燥、没有新鲜感的情况。2、故事导入法

大多数人都是情感丰富的。对于青少年来说,身边的历史。总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但并不会了解得很全面,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面较宽,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一般来说,他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知之较少者渴望更详尽地了解它,知之较多者,渴望探究其根源,掌握其来龙去脉。例如,有些人听过很多历史人物。如戚继光、屈原等,可是也许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一般都很喜欢听故事,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上课铃响后。学生匆忙地从课间的吵闹玩耍中回到教室无法迅速地集中注意力,老师可以先讲述有关名人的英雄故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求知欲。

3、歌曲导入法

音乐是社会的产物,许多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一首好歌曲就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巧妙地把音乐引进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兴奋激动,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例如,在讲《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课时,可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低沉而悲壮的歌曲很快就把学生带到国破家亡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感情很快被激发起来,使学生对抗日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和我们是如何抗日的等问题充满了兴趣,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

4、诗词导入法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用诗词导入新课,能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如教学《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一课时,可以从周恩来运用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引入国民党由积极抗日变成了积极反共的新课内容。教学《鸦片战争》一课时,可以从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运用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导入。

5、时事导入法

现在的中学生兴趣比较广泛,“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当前国内、国际的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教学《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一节时,可以针对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参拜供奉14

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这一时事发问:“他们为什么要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举动为什么会引起亚洲邻国的愤怒?”这样,就自然导入新课。

6、生活导入法

所谓的“生活导入”也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引导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学习历史。历史是过去事件的总结和记录,是过去式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历史与现在是割裂开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以现实生活的一些常识作为历史学习的导入点。如在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把历史进行综合汇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所取得的成就出发,组织设计课堂导入。如以过去被大家所熟知的“三大件”入手,上世纪70年代的三大件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是你们父母结婚必备的条件;80年代的“三大件”指的的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这是家庭富裕的象征;90年代的“三大件”是“空调、电脑、大哥大”那是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那进入21世纪以来,你们认为“三大件”又是什么呢?“三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导入,既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又通过一个问题将主题直接导入“改革开放”的课堂内容。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导入,都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设计任何一款导入方法时,应该清楚这样设计的目的以及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导入方式要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杜绝玩噱头,不能为了猎奇而违背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2、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课

堂导入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方式,通过创设活泼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快乐中学习,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是适合的,民主轻松的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要注重导入内容的启发性。历史课堂导入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如用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巧妙设疑等方法来导入课堂。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导入语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能引起他们的思索。

4、导入设计要切合学生认知水平。历史课堂导入的设计不仅要符合高中学生年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切忌过深,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教师在备课时要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新奇、多变、多样、热烈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5、要控制好导入的时间。导入仅是一个“引子”,不宜冗长拖沓,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教师应立即开始新课的学习,使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新课教学中来。

总之,好的导言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自信心。俗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重视导言的艺术性,善加指点,就能将历史这张海图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