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与高俅_水浒传_成书研究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简答题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小说以高俅发迹开始,先写出了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从上到下,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期压良善的社会背景。
然后依次写出了鲁智深、林冲、阮氏三雄、武松、宋江等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
起义英雄从个人反抗,走向了农民战争,经过三打祝家庄、智取大名府、踏平曾头市等多次战争,逐渐壮大和成熟。
一百零八位好汉汇聚一堂,“替天行道”,小说达到了高潮。
此后,起义军受招安,征辽、平方腊,成了统治者工具。
当他们得胜还朝时,只剩下27人。
即使这27人也不免死于非命。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终于土崩瓦解了。
作者歌颂招安,却又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统治的昏暗和腐朽依然如故,在矛盾中,既歌颂了宋江“男子平生志已酬”,又为“谗臣贼子尚依然”而感喟不已,在“落花啼鸟总行愁”的悲凉情调中结束了全书。
读《水浒》后记四:凶险的刺配之路
《水浒传》读后让笔者哭的死去活来的问题四:凶险的刺配之路较之刺配地沙门岛的恐怖情形,漫漫刺配路也充满了凶险。
刺配是中国古代刑罚的一种,指在面部刺刻标记,押送边疆服役或充军,重者终身不释。
《水浒传》中不少好汉都有刺配的经历。
梁山好汉中第一个被刺配的是林冲。
林冲得罪了高俅,被诬带刀行刺,本来应该被判死刑,因为当案孔目也就是案件的经办人良心尚存,林冲被判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囚犯刺配到哪里,一般由府尹决定。
刺配地有比较舒服的鱼米之乡如江州,有繁华的大都市大名府,更多的是条件艰苦的孟州、沧州等寒冷之地,环境最为恶劣的则是沙门岛。
罪犯刺配何地,主要取决家庭的经济实力。
宋江杀惜后,在江湖上转了一大圈,被宋太公诈死骗回家,结果被赵能、赵得兄弟捉拿。
宋太公上上下下打点了不少钱,书中说:“宋太公唤宋江到僻静处叮嘱道:‘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
’”宋江能够刺配到江州这样的好地方,除了老爹有钱外,原先与郓城知县时文彬的关系也起了重要作用。
书中说,县里那班受过宋江好处的人都到知县那里帮宋江说好话,知县本来就有心开脱宋江,在移送济州府的公文上替宋江写了不少申解情由。
府尹对宋江的判决是脊杖二十,刺配江州。
宋太公舍得花钱,所谓脊杖也就是轻轻打了几下,走走过场而已。
杨志在杀死没毛大虫牛二后,被天汉州桥的百姓们视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人们为他筹集不少银两,替他上下使用,负责办案的推司们,也都佩服杨志见义勇为的性格,所以把案件定性为“一时斗殴杀伤,误伤人命”,判决时脊杖二十后刺配大名府。
书中说,大名府号称北京,是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号大都市,杨志能够刺配到大名府,纯粹是运气好。
其他好汉,朱仝刺配沧州、武松刺配孟州,都是公事公办,没有多少特别的照顾。
但上述诸人比起卢俊义来,又要幸运得多。
卢俊义被李固诬告谋反罪,柴进以一千两黄金委托蔡福运作。
蔡福以重金贿赂梁中书、张孔目等大名府官员,最后定性为“虽有原告,却无实迹”,脊杖四十,刺配沙门岛。
2024年《水浒传》研究
2024年《水浒传》研究目录•引言•《水浒传》概述•2024年《水浒传》研究现状•《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中的文化内涵解读•《水浒传》的艺术特色赏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Part近年来,《水浒传》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涉及文学、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
对《水浒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以及推动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和问题通过对《水浒传》的文本分析,探究其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分析《水浒传》所反映的历史和文化现象。
探讨《水浒传》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以及它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贡献。
研究方法和范围•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和分析相关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成果。
•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水浒传》的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
•结合比较研究法,将《水浒传》与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本研究的范围限定在《水浒传》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特色分析等方面。
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与《水浒传》相关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将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水浒传》,本研究还将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
02《水浒传》概述Part《水浒传》的作者和创作背景01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创作《水浒传》02社会背景: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作者借《水浒传》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反抗精神《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要内容以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为主线,描写了宋朝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好汉们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故事思想宣扬忠义思想,强调团结和反抗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矛盾《水浒传》的文学价值和影响文学价值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影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032024年《水浒传》研究现状Part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国内研究《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国内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完整版)水浒传研究剖析
大致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 简本文字简略,描写细节少;繁本描绘 细致生动,文学性较强。
这两个系统的先后问题,研究者有 不同看法,但大多学者认为繁本在先, 所谓“简本”,是繁本的节本。
繁本系统:
(1)在繁本系统中,现在所知的最早 版本是《忠义水浒传》一百卷。
(2)繁本中还有一种一百二十回本, 是袁无涯刻行的,但增入了一般繁本系 统所没有而只有简本系统才有的“平田 虎、王庆”故事,并作了增饰。书名因 此称为《忠义水浒全传》。
救刘太公女儿,大闹野猪林救林冲;
柴进门招天下客,专门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 宋江平生只好结交江湖上好汉,喜救济别人。
宋江、朱仝舍命通风报信,放走晁盖等人,
?讨论:
《三国演义》里的“义”与《水浒传》的 “义”有什么不同?
第三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一、语言: 白话文在唐代变文和话本中就开始
运用,但还是文白相杂、粗糙简朴; 元话本中一些较好的作品在运用白
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 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 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 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栏干上,叫杨志道:“ 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 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向远远地围住了 望。 杨志道:“这个直得甚么!”把衣袖卷起, 拿刀在手,看较准,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 众人喝采。
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
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 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 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
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 这是宝刀。”
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
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 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
古典名著电视剧改编中的情节叙事研究——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例
古典名著电视剧改编中的情节叙事研究——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例高超【摘要】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是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过程,此过程势必会形成对于原著母本的选择性应用,发生叙事重心转移以及情节结构改变.因此,古典英雄形象的荧屏呈现也随之产生与原著或多或少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英雄的时代性特征,以及英雄精神的本质内涵.【期刊名称】《电影评介》【年(卷),期】2012(000)021【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名著改编;叙事重心;情节结构;英雄形象【作者】高超【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属于章回体明清小说,作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
其中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往往令人印象深刻。
但总体特点段落整齐,叙事清楚,仍然是以情节为叙事重心,并且由于属于世代累积性质的小说文本,所以在情节编织上注重加强史实与轶事间的联系,戏剧性地付诸于英雄人物身上,增强了叙事的连贯性和因果性,才使得整体看起来浑然一体,然而却未必无暇可挑。
章回体小说前身“讲史话本”在艺人借助历史事件进行的说书演绎,因其段落式叙事客观时间限制和多英雄角色刻画,其中整体叙事的完整性也受到削弱,使得单章节情节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中英雄形象的刻画凸显,人物叙事强于情节叙事。
在章回体小说的成文过程中,虽然强调整体回归情节叙事,但受其基础影响,突显出现代叙事艺术问题讨论中的典型问题之争,即情节中心论与人物中心论的对立。
[1]这就导致在影视改编过程中,具体影视样式的差异以及电视剧版本的不同都受此影响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侧重。
一、叙事重心的偏移在原著母本的审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的明清小说中都透露出独特并相似的时代气质和主旨志趣,这是跟作家生活的现实状况与思想环境分不开的。
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为了适应作品主题对于历史原典的沿承和现实社会的观照,其叙事重心会随之发生偏移,创作手法的调整呈现出多样性,在以此为基础创作的各电视剧版本中从叙事主题到叙事风格、叙事策略和情节模式上都有所体现。
《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意义
《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意义《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宋徽宗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
《癸辛杂识》引《宋江三十六人赞》云:“(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宋江起义确有其事,那么作为《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基本都应该是有史可考的,然而在与水浒相关的史料中却并没有关于林冲的任何历史记载。
林冲这一形象在早期的水浒戏曲中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甚至显得可有可无。
直到小说《水浒传》中,林冲的地位陡然抬升,甚至有了专门描写林冲的“林六回”。
林冲被塑造成为一位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勇、冷静、果断、精细,人物形象丰满有力。
那么,对于《水浒传》这样一部世代累积型的作品,林冲的形象突然有了这么大的突破重新塑造林冲的形象,最重要的原因必然是为了符合全书的主旨需要。
我们可以从林冲形象在全书中的重要意义来分析这一点。
林冲是《水浒传》中普通百姓因和官府发生矛盾而被逼上梁山的一类人中的典型,林冲和高俅的矛盾虽产生于个人,是“夺妻杀夫”的冲突,但该矛盾的性质却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奠定了全书“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主题。
小说中刻画的是一群被逼上梁山的拥有智与力的草莽英雄,林冲作为其中的一员,作者着力想要刻画他一步一步被逼上梁山从而蜕变成为一个英勇无畏的血性男儿的动态过程。
林冲最开始的特点就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我们且看林冲精彩的出场,不仅表现了他生性喜结交英雄并受他们江湖义气影响的一面,又通过鲁智深和他的对比描写表现出林冲身上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其时他得知妻子被调戏,当时就怒火中烧,连忙问道:“在哪里?”并慌忙“向鲁智深辞行”,然后“急跳过墙缺”,“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把那后生肩胛一扳过来”,大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这一连串急速有力的动作如黄河之水自天上来,气势如虹,读者都屏气凝神地等待下一秒,然而他对高衙内举起的那大有猛虎之势的一拳最终没有打下去。
此时的林冲过着还算宽裕的小康生活,家有女仆,衣食无忧,有一份正经的工作,还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妻子贤惠美丽,岳丈慈爱明理,这一切都非常美好,他自然很满足于现有的安逸生活。
水浒传简介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由宋徽宗的亲信高俅开始。
高俅原名高二,是一个浪荡子弟,由于气毬踢得好,被叫作高毬,后改为高俅。
一次偶然的机遇认识了端王,因气毬踢得好受到端王的喜爱,成了端王的亲信。
后来宋哲宗驾崩,端王当了皇帝,立帝号为徽宗。
不到半年,徽宗就把高俅提升为殿帅府太尉。
由于高俅曾经因聚众欺辱百姓而被王进的父亲教训过,高俅上任后,就以王进因病没来报道为理由打击报复王进。
王进只好与老母亲设计一起逃跑,被史进的父亲收留,在史家村传授史进武艺,半年后前往延安府。
王进离去后,史进与少华山上的英雄结义,后来得罪了官府,只得去找王进。
经过渭州,史进遇到了渭州经略府提辖鲁达和史进的前任师傅李忠,饮酒时,听到金氏妇女啼哭,询问后得知屠夫镇关西想将金翠莲抢占为妾,鲁达大怒,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离开渭州,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法号智深,后因为酒醉大闹五台山,只得前往相国寺,负责看菜园,并结识了林冲。
后来,林冲的妻子被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中,高俅随即陷害林冲,并在发配沧州途中让两个公差结果林冲。
幸而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
到了沧州后,高俅又让人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
林冲的愤怒终于爆发,杀死高俅的三位随从,上了梁山。
武松与宋江结为兄弟后,辞别宋江与柴进,去寻找哥哥武大郎。
路过景阳冈,武松打死猛虎,做了阳谷县都头,并遇到了哥哥武大郎。
谁知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私通西门庆,害死武大郎。
武松大怒,杀死潘金莲,并斗杀西门庆,被判发配孟州。
在孟州,武松相助施恩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酒店。
蒋门神不服,与人合伙陷害武松,武松随即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后化装为行者前往二龙山。
途中再次遇到宋江,得知宋江是去投奔清风寨花荣。
武松与宋江在瑞龙镇分手,宋江前往清风寨,与花荣二人被正知寨刘高捉住,罪名是私通贼寇。
清风山头领燕顺、王英等人闻讯后下山救了宋江、花荣。
宋江等人在准备投奔梁山时得到宋江父亲书信,要宋江回家,宋江在回家途中被捉,发配江州。
博采众书的《水浒传》续书——《水浒中传》探赜?
《 征 四寇》 以及 陈忱 的《 水 浒后传 》, 他将 这 三部 作 品
视为 《 水浒 传 》 的续 书来研 读 的 , 现 就《 水 浒 中传 》 对 这三 部作 品 的照应 关系做 一分 析 。
与陈丽 卿结 姻 , 与梁 山义 军 作 战 中 , 他狠拼狠杀 , 打 兖 州 时活捉 了孙 立 、 石秀 、 杜兴 , 他设 祝朝 奉 等神 位 ,
在《 水 浒 中传 》自序 中作 者 曾 说 : “ ( 《 水 浒 中 传》 ) 只 以表 白古人 的事迹 为 因 , 挽 救 已死 的民心 为
果。 ” ¨ 倪皋 封为 《 水浒 中传 》 作序 时评价 说 : “ 至其
从 作者 自序 、 友人 姜起渭 《 ( 水 浒 中传 ) 略 述》 可 知《 水 浒 中传 》 成 书应 在 1 9 3 5年 7月之 前 ( 作者自
公 司 出版 的初刻本 , 初 刻本分 为 上下两 册共 三 十 回 , 三 百一 十九 页 , 卷 首载 回 目, 程小 青序 , 蒋君 毅序 , 倪 皋 封序 , 姜 起 渭 略述 , 姜鸿 飞 序 , 王介 评 点 。封 面题 署“ 时代创 作 : 水浒 中传 ” 。上 接金 本《 水 浒》 七 十 回
2 0 1 2 L S S K 0 2 0 0 6 )
作者简介 : 唐海宏 ( 1 9 7 4一) , 男, 甘肃徽县人 , 陇 南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文 史 学 院讲 师 , 主要研 究方 向: 中 国古 代 文 学 、 中
国近 现 代 文 学 。
1 4
2 0 1 5年
( 1 9 3 8年 ) 正值 E l 本 帝 国 主义 侵 华 , “ 七 ・七 ” 事 变
发 生不 久 , 需 要全 民族 团结 一 致 、 奋起抗 日, 作 者 用 小 说 的形式 力劝 “ 义军 ” 招 安 为 国家 服务 , 服 从 于 政 府 的命 令 , 忠诚 于政府 , 以身保 国。
《水浒传》人物介绍之林冲
林冲上梁山的起因经过
• 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 衙内调戏,林冲被当朝权奸高俅听取了富 安的奸计之后设计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 沧州。
• 在发配沧州途中,高俅买通了公人在野猪 林杀了林冲,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暗中相 救,才保住性命。
• 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 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 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冲断后,拼死救回受伤的晁盖。 • 6、收关胜之战——林冲为主力之一,与秦明大战关胜,
并率部击败关胜副将郝思文并生擒之。 • 7、东昌府收张清之战——林冲为主力,活捉张清副将龚
旺,并率军将张清逼下水,由水军活捉
人物评价
• 金圣叹评林冲“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 人怕。
• 林冲是一个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他十分冤枉。作为东 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 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衙内采上他的女人,紧 接着便是拦路调戏,哄骗诱奸,栽赃,发配充军、暗杀。 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 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 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 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 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 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 如像柴进、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 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 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窝囊气”的不满情绪。
水 浒 传 之 林 冲
林冲小档案
座次:6 ,天罡星 星名:天雄星 绰号:豹子头
原职: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 教头 梁山司职;马军五虎 将第二 所用兵刃:冷月枪 出场回目:第7回 花和尚倒 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 堂(百回本) 死亡回目:第99回 原因: 受风、瘫痪(百回本) 住所位置:正西旱寨 同住: 董平、单廷圭、魏定国 绝招:冷月索命舞
水浒传研究
富( 于 2 变) 化、 的完 结整 构严 。谨 而
(3)、活泼灵动、惟妙惟肖的语言。
பைடு நூலகம்
《水浒传》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
写景、叙事、传神,用一种在民 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练、净化 了的文学语言。
(1)、善于刻画人物。 《水浒传》的最突出特点,就 是人物众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经 历又各异,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 个性。金圣叹说书中“人有其性情, 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 声口”(《〈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 浒传〉序三》)
李逵形象
“只有假李逵,没有李逵假。” ——李贽
天杀星 李逵,长相黝黑粗 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 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 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之 一,绰号 “黑旋风”,具有农 民的纯朴、粗豪的品质,反抗 性很强,对正义事业和朋友很 忠诚,但性情急躁。是刚直、 勇猛而又鲁莽的人物典型,元 代以来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故 事。
义是向壮农艺颂一( 。全失大民术农部 1 书败直起地民正) 所的至义再起面、 具整接的现义反《 有个受发了的映水 的过招生封壮和浒 客程安、建丽热传 观,、发社史情》 意这走展会诗歌是 、 ,
“中 为也 国都 之强 忠调 ,忠 济义 民二 之字 义, ”即 。
《《《 忠忠水 义义浒 传水传 》浒》 ,传 最 在》 其,早 序甚的 和至名 跋就字 叫是
一( 部 2 忠) 义、 思《 想 的水 颂浒 歌传 。》 也 是
(3)、《水浒传》在长期的流传过程 中,不可避免地要掺加进市民阶层的思 想意识,因此它又是一部英雄的颂歌、 是一部勇力和智慧《水浒传》 的颂歌。 在绿林英雄身上,集中体现了以侠义为 核心的市民道德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草蛇灰线法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草蛇灰线法分析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草蛇灰线法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草蛇灰线”法赏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
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休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文中在前后情节的衔接与照应上非常巧妙,形成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索,贯穿于情节之中,恰似草蛇灰线。
文章开头部分,对林李一人往事的插叙,看似“闲话”,实则重要,因为有东京的知遇之恩,所以后文中李小一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就显得合情合理。
“我因恶了高太尉……刺配到这里。
”林冲此番话语说者无意,听者留心。
李小一将酒时只听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自然就会联想到可能与林冲有关,故遣妻子偷听,便引出后文情节再如,写李小一的小店,不光是为了招待林冲,更重要的是为了接待陆谦他们,为后文夫妻便于偷听情节埋下伏笔。
文中细致描写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高谈举比,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引出了李小一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林冲在举目无亲的沧州,如果没有遇到李小一,不向李小一诉说自己被刺配沧州的原因,李小一也就不会注意陆虞侯等人的鬼祟行为,林冲也就不可能知道陆虞侯等人要陷害自己,也就没有后来的街头寻敌的故事了。
再如,当林冲听了小二描述来人情况后,便断定来人必是陆谦无疑,一时大怒,遂“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
林冲离开天工堂、到市井买酒、奔山神庙安身时,都随身携带尖刀、花枪,最后,才有“挺养花枪”冲出,“把尖刀向心窝里一剂”之情节。
林冲枪不离身这一特点,既符合其禁军教头的身份,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文中对“火”和“风雪”的描写,也是一条线索,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
这就为后而屋塌到山神庙避风雪,血染山神庙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初中语文《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整本书作为阅读的载体,引导学生读完、读懂。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主动、高效地进行阅读,并获得独有的阅读体验。
整书阅读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策略,对作者、写作背景、写作内容进行整理的过程。
在新形势下,应把“泛读精读”、“课外阅读”和“课堂阅读”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实施“全本书”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师通过阅读、欣赏、表达、交流,深刻认识到阅读内容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对语言运用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研究,提高思维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审美创造力和文化延续性,加强语言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连续的阅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促进他们的口语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初中生读完整本《水浒传》的意义(一)直面备受争议的经典作品《水浒传》虽然《水浒传》是一部经典作品,但是在教学指南中却引起了不少争议。
有句话说的好,少读水浒传,很多人担心高中生读《水浒传》会扭曲他们的价值观,给年轻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水浒传》的内容是黑暗的,但是经典终归是经典。
流传至今,文化影响很大。
教师应正视全书流行与分布的客观事实,以教学的方式澄清《水浒传》的意义。
(二)对《水浒传》经典价值的认识首先,让学生领略民间浪漫的艺术魅力,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水浒传》在语言上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例如,书中经常会包含一些具有故事语言特点的句子,比如说,下次听,分解等等。
此外,《水浒传》在语言上也表现出了“输出性”、“个人化”、“形象化”、“凝聚性”等特征。
学生在阅读《水浒传》时应充分利用各种阅读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其次,了解“英雄传说”能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
武将一对一较量,关胜和林冲到底是谁的武艺高强?
武将一对一较量,关胜和林冲到底是谁的武艺高强?本文导读: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宋江要借重关胜祖上的那个“义”字,其二是为了招安大计,宋江要排挤林冲。
关胜是关公之后,宋江要借重关公之名成就自己的事业关胜出场的时候,关公已经升格为王和神了。
书中写关胜:“此人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戴宗向宋江报告关胜攻打梁山情况,说的是“东京蔡太师,拜请关菩萨玄孙……”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到了宋代,关羽已经是忠义的化身,“忠义千秋”已经成为他的专利。
一旦提起他来,没有人再敢说他是关羽或者关云长,最低的标准也是关公。
既然关胜是关羽的嫡派子孙,宋江是一定要利用这个人的。
晁盖刚死,后事还没有处理完毕,弟兄们把宋江扶上山寨之主的位子上,宋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晁盖的梁山大厅“聚义厅”改为“忠义堂”。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伴随着这个名称的改变是他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聚义”是兄弟们为了一个“义”字聚集在一起,反对贪官污吏,在自己的梁山泊这片天地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而“忠义”则不同,梁山已经不再是独立的一块田土,它只不过是一块“暂栖身”的落脚点,是旅途中马上就要离开的旅店,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朝廷,要扔掉“草寇”这顶帽子去“归顺朝廷”!但是,这个“忠”字不是每一个兄弟都能够理解,你宋江看到的是大宋皇帝“至圣至明”,而一部分兄弟看到的是奸佞当道,就好比鲁智深那件直裰,已经染上了色,又怎能“洗杀”的干净?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道理怎能够分辨清楚?用关羽的例子最能说服人。
关羽当年不是也在大汉朝的奸贼曹操手下呆过一段时间吗?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刘皇叔那里。
用关胜,就是要兄弟们明白,我们要像关天王一样,回到朝廷的怀抱才是正路。
到了这儿,关胜的武艺已经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他祖上的那个忠义。
至于他是不是名人的后代,这个不重要,比如说杨志、呼延灼,人家是当朝的名将之后,要用名,这个名要实在得多。
关键在于,关胜这个名人之后,是“忠义”的名人之后,而这个忠义正是宋江要追求的政治目标。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
历史上依靠球技平步青云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作恶多端?我想不少人认识高俅,都是从《水浒传》中的“高俅发迹”开始的。
而这里面的高俅给我们的印象则是一个整日无所事事,只是依靠雕虫小技和天降鸿运而最终平步青云的这样一个奸人。
尤其在他得势之后,各种残害朝廷忠义之士,其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设计加害林冲更是为我们读者所不齿。
0.0.0 林冲误入白虎堂即为高俅所害对于这样一个佞臣,小编立马又联想到《水浒传》是一本以宋徽宗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而著出的书,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同样存在着高俅这样一个大奸臣呢?要知道在宋徽宗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便是北宋之殇“靖康之耻”的主角,如果历史上的高俅真如《水浒传》中那样的位居高位而残害忠良,那么“靖康之耻”肯定与其逃不了干系。
带着这样的质疑,小编翻阅了诸如《宋史》等等的官方史记文献,却是发现历史上这个时期还真有一个名叫高俅的殿前都指挥使(禁军最高统领),但是这个高俅似乎并不像书中那样作恶多端,不信我们就来看一看。
0.0.1 历史的高俅却和《水浒传》中不太一样一、历史上的“高俅发迹”1、结缘端王《水浒传》中的高俅是“吹谈歌舞,舞棒弄枪样样精通,其中尤是擅长蹴鞠,另外还兼学一点诗、词、书、赋,但对于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一窍不通”,鉴于高俅对于儒家五常以及君子品行啥也不知道,书中的高俅便如皮球一般被董将士与小苏学士等等之人左右互踢,直至最后被踢到了他的贵人端王府中,随后才平步青云。
而历史中的高俅发迹过程和《水浒传》书中所写其实是大同小异,历史中少了董将士这个人物,而小苏学士则变成了大名鼎鼎的才子苏轼。
1.1.1 高俅最开始是苏轼的“小秘书”根据南宋时期的《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年轻时能文能武,为人也很伶俐听话,一手漂亮的字体更是让人惊叹(蹴鞠也是他众多技能中的一项)。
他原本为苏轼的“小秘书”,负责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
在1093年的时候,苏轼被贬,高俅因为给苏轼留下了好印象,而被苏轼推荐给了驸马都尉王诜(宋徽宗的姑夫)。
浅析林冲外号变化的深意
浅析林冲外号变化的深意在《水浒传》中,林冲的称呼有一个转变。
林冲在东京做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时候人称“林教头”。
这个称号既体现了林冲的官衔也体现了林冲的地位,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林冲威风八面的气度,更能感受到林冲盖世的武艺,真是人如其名,名符其人啊。
然而,当林冲上梁山之后,在梁山好汉众多称号中林冲却叫“豹子头”。
“豹子头”顾名思义就是像豹子一样,豹子是凶悍让人望而生畏的猛兽,这样一个名称为何加在具有儒将风度的林冲身上呢?这其实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因为这正好能体现作者要反映的主题。
林冲外号的改变既是他性格改变历程的体现,也是官逼民反主题的折射。
林冲是个很容易满足的男人。
封妻荫子是他毕生的追求,他也曾一度很接近他的理想。
但是不曾想他漂亮的妻子却成了他命运改变的导火线。
先是高衙内的无端调戏,接着是高太尉的有意陷害,这一切林冲都忍了,就因为他有“林教头”这样一个称谓。
他放不下这来之不易的成就。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林冲的隐忍甚至是懦弱。
或许正是这种委曲求全,这种隐忍退让助长了坏人的嚣张气焰。
林冲被发配沧州之后他的厄运并没有结束,反而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高太尉指使人从东京追到了沧州要结果他的性命,而林冲却还蒙在鼓里,还在虔诚地祭拜神明,祈求能平安无事,甚至能官复原职。
林冲太过于天真,但是高俅等人也太过于狂妄。
他们忘了善恶自有报,忘了逼急的兔子也咬人,更何况林冲不是兔子,他是一只有着锋利武器的困兽,当他认清楚眼前的形势,分辨出敌友的时候是会疯狂反抗的。
果真,从大火中幸运生存的林冲得知仇人的阴谋之后凶相毕露,杀戒大开,一连要了好几条人命,豹子的凶狠显露无疑。
我们不能责怪林冲的凶狠,其实他由一个心怀理想的儒雅教头变成凶狠的豹子头,完全是高俅等人的杰作。
不是一步一步地紧逼,让林冲无路可退,或许林冲还认不清形势,还会继续做着他封妻荫子的美梦。
杀人不过头点地,任何人在绝望的时候都会寻找求生的稻草。
所以说林冲外号的变换正是他性格变换的反映,也是他痛苦经历的明证。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主要内容介绍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主要内容介绍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下面介绍的是水浒传第七十八回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主要内容十节度议取梁山泊,宋公明一败高太尉宋江派戴宗,刘唐去东京打探消息。
高俅向皇上隐瞒宋江希望招安一事,亲领十节度,水陆征剿。
吴用使董平、张清在凤尾坡拦路打了王文得。
第一次交战,林冲与王焕不分胜负,呼延灼打死节度使荆忠,项元镇箭射董平。
水路刘梦龙逃走,党世雄被捉。
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
《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是一本青少年素质教育书籍,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这本书主要讲了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无恶不作。
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鲁达仗义相救……等故事。
它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好汉,不像太尉高俅一样做无赖。
要像史进、鲁智深、秦明一样。
长大以后忠心报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水浒传》作者介绍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耐庵,汉族,今江苏兴化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传》。
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
与林冲相关的故事
与林冲相关的故事乍一看,林冲是《水浒》中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
林冲身上,似乎有《三国》中三个人物的影子:相貌如张飞,手如赵云,一开始忍辱求全的性格象刘备。
说到林冲有像张飞的地方,有人也许会感到突兀,觉得《水浒》中那个谨细而能忍辱的禁军教头,和《三国》中性如烈火、暴躁鲁莽的猛张飞实在挨不上,要说李逵像张飞还差不多。
但列位看官当还记得林冲的绰号是什么,是“豹子头”,第七回中他一出场,就说他的相貌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和《三国》中所写的张飞相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完全相同,就连兵器,也和张飞一样,是丈八蛇矛,此外第四十八回林冲玛擒捉扈三娘时,书中也有诗说“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这些都说明,《水浒传》的写定者一开始可能是想把林冲写成“水浒版”的张飞,甚至还可以推断,在我们今天已见不到的《水浒》成书前早期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里,说不定林冲真就是个张飞型的人物《大宋宣和遗事》有林冲的名字,绰号就已经是“豹子头”, 但没有他的独立故事,但到《水浒》成书时,已经有了个猛张飞型的黑李逵要写在晚期水浒题材的元杂剧如《李负荆》里,李逵形象已与《水浒传》中的十分接近,于是,就重新写了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人生故事,并在故事里寄托了一些有别于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些草莽人物故事的深沉情怀。
列位看官当还记得,林冲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如何一步步被逼上亡命山林之旅的,可以说,林冲是《水浒》中唯个严格意义上被逼上梁山的人物。
《水浒传》一开头便先后讲述了两个颇为相似的人物——王进和林冲的颇为相似的命运:他们都是禁军教头,都武艺高强、无辜善良,都是很理想的国家良将,却先后被高俅这象他自己一脚踢起的气球般轻飘飘直升到高位的无赖小人横加迫害,一个被害得远走异乡, 一个被害得家破人亡,最后只得上演一出风雪山神庙血腥复仇,然后蹿入草泽。
水浒故事的讲述者就是通过拿他们与奸邪无赖高俅反复对比,传达出对黄钟毁弃、瓦磴雷鸣、大贤处下、不居上的黑暗的政治格局的深深的无奈与愤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冲与高俅
水浒传 成书研究
石昌渝
内容提要 本文以 林冲与高俅 这一对特定设计的矛盾对立人物为基点,从一个
新的角度寻索 水浒传 成书的创作动机与历史文化背景。
文学评论 2003年第4期
林冲与高俅
文学评论 2003年第4期
林冲与高俅
文学评论 2003年第4期
林冲与高俅
数十大员结成阉党。
明史 曰:
明代阉臣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
也。
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末盛。
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
臣首与之比,于是列犯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
居内阁上。
太监多来自社会下层,刘瑾一党的太监张忠曾与霸州大盗张茂结为兄弟,并引张茂混入豹房 侍帝蹴 。
陈洪谟(1474-1555) 继世纪闻 也有此类纪载: 京师之南固安、永清、霸州、文安等处,京卫屯军杂居,人性骄悍,好骑射,往往邀路劫财,辄奔散不可获,人号为放响马贼。
近来内官用事,谷大用、马永成、张忠等皆霸州、文安诸处人,大盗刘七等尝因内官家人混入禁内豹房,观上游幸之所。
谷大用、马永成等与刘瑾合称宦官 八虎 ,他们出身贫贱,走净身入宫的路线而飞黄腾达,权力竟在内阁之上。
太监把持朝廷权柄,趋炎附势之徒认太监为 干父 者不为稀罕,在这个圈子里没有宗法辈分之说,吏部尚书张称刘瑾为 老者 即可证明。
水浒传 作者写高俅发迹以及收堂兄弟为干儿子,不正是正德太监当道时的投影吗!
我并不认为 水浒传 的高俅是影射刘瑾或某个太监, 水浒传 绝不是影射文学,我的意思是正德间刘瑾势焰实在太炽,流毒实在太深,以至 水浒传 作者在塑造一个头号贪官奸臣的时候怎样也抹不去刘瑾的阴影,自觉或不自觉地吸纳了这类人物原型的某些元素。
刘瑾当道,使明朝自正统以来已经相当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正德五年(1510)爆发了以刘六、刘七为首的农民起义,首义在霸县,瞬即漫延到北方几省,起义军几次威逼北京,使朝廷大为震动。
这场农民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
水浒传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 第一回回前总批。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 金圣叹全集 第一册第43页。
周密 癸辛杂识 续集上,中华书局1988年1月版第145-150页、第145页。
马蹄疾编 水浒资料汇编 ,中华书局1980年11
月版第450页。
转引自马泰来 从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论历史上的宋江 , 中华文史论丛 1981年1期。
现藏台北中央图书馆 新编宣和遗事 二卷(黄丕烈原藏本),馆方 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增订本) (1967)定为宋版,不确,当为元本。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第十三篇 宋元之拟话本 已指出,书中有吕省元 宣和讲篇 和南儒 咏史诗 , 省元 、 南儒 皆元代语, 省元 即状元。
关于此六种杂剧的写作年代,学术界存有不同意见。
参见严敦易 元剧斟疑 (中华书局1960年)、马泰来 元代水浒杂剧辨伪 (香港大学学生会中文学会 东方 中国小说戏曲研究专号 1968年)、罗忄亢烈 元人的水浒杂剧 (辑入作者 词曲论稿 ,香港中华书局1977年)。
笔者采纳隋树森 元曲选 和 元曲选外编 的意见。
宋史 卷二十二 徽宗本纪 ,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2册第409页。
宋史 卷二十三 钦宗本纪 ,同上书第428页。
同上书,第38册,第13160页。
挥麈录 后录 卷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138页。
涵芬楼本 说郛 卷三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说郛三种 第1册第638-639页。
拙作 水浒传 成书于明代嘉靖初年考 ,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
见 明史 卷三百六 阉党 张传 。
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册7840-7841页。
评见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 ,中华书局1993年2月版第562-563页。
陈洪读 继世纪闻 卷一、卷四,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第70页、第93页。
明史 卷三百四 宦官一 ,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册第7786页。
明史 卷三十六,同上书,第7833页、第7795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国星
文学评论 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