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谈人类语言形成
语言学中的语音与语义
语言学中的语音与语义教案主题:语言学中的语音与语义引言: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工具,而语音则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
语音和语义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音是表达语义的一种方式。
本教案将以语音与语义为主题,分为以下几个小节来讨论语音和语义的关系。
一、语音的基本概念(400字左右)语音是语言的声音表现形式,是由声音学原理构成的。
语音的基本概念包括音素、音节、音变等。
音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有意义的,可以区分词义。
音节是音素组合而成的,它是词中重要的发音和音节结构单位。
音变是指在不同语音环境下,同一个音素发音形式的差异。
语音的研究是语言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研究语音可以了解语言的音系结构以及其变化规律。
二、语音与语义的关系(600字左右)语音是表达语义的一种方式,语音的变化会影响到语义的理解。
在语音的发音过程中,词汇的语音特征会传递出特定的语义信息。
语音可以传达语气、情感、语用等信息,通过发音的音调、语速、语调等可以了解到说话者的情绪、态度等。
此外,语音还可以通过重音、语调的差异来区分主要信息和修辞信息,从而达到更准确地传递信息的目的。
三、语音变化与语义变化(600字左右)语音变化中的细微差别可能导致语义的差异。
音变是语言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的发音可能导致词义的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t/和/d/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下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到词义的理解。
语音变化也可以通过音调、语速等来传达不同的语义信息。
此外,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音差异也会导致语义的差异,例如汉语和英语中的语音差异导致了词义的不同。
四、语音教学中的重要性(400字左右)语音教学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表达语义。
通过语音教学,学习者可以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音规律,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语音教学不仅有助于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提高阅读和听力的理解能力。
此外,语音教学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融入目标语言的社会和文化,提高语言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语言学中的语音与语义
语言学中的语音与语义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它涵盖了语音、语义、语法等多个方面。
在语言学中,语音和语义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语音和语义的定义、关系以及语音如何影响语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语音的定义与特点语音是指语言中表达声音的方式。
它是人们通过声带、声道等喉部器官产生的声音信号,并经过空气传播到听者耳朵中的过程。
语音的主要特点包括声音的音高、音量、音长等。
语音的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例如我们常说的高音和低音。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强度或者音量的大小。
音长则是指声音的持续时间。
二、语义的定义与特点语义是指语言中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它研究的是词汇和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传达的信息。
语义常常被认为是语言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语义的特点包括含义的准确性、普遍性和可变性。
语义的含义通常是准确的,即词汇和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与实际情况相符。
普遍性是指语义在不同的人群中具有共同的理解和应用。
然而,语义也存在可变性,即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词汇和句子的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语音与语义的关系语音和语义在语言中密切相关。
语音可以通过发音的方式来传达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例如,使用不同的音调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或情感。
此外,语音的变化也会影响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语音学中的重音和音调变化可以改变词汇的句法和语义。
同一个词汇的语音变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含义或者产生歧义。
四、语音如何影响语义语音在语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重音、音调和语调等方式来对词汇和句子进行强调或修饰。
例如,强调不同的单词可以改变句子的意思和重点。
此外,语音还可以通过音节重组和音变规则来改变词汇的意义。
音节重组是指通过重新排列词素或音节来创建新的词汇。
音变规则则是指由于语音变化导致单词的意义发生变化。
总结:语言学中的语音和语义是相互关联的。
语音通过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来表达词汇和句子的意义,而语义则研究词汇和句子的意义及其所传达的信息。
举例说明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举例说明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语音、语义和语法组合关系以及聚合关系是人类语言功能的基础,也是语言研究中最基本的概念。
在语言研究中,语音、语义和语法三者之间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而这种关系也是语言认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因素。
语音是指人类语言中发出的声音,是人类语言中最本质的内容。
它不仅与语言的发音、发调、发音等有关,而且还与语言的文字形式有关。
不同的语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是语音与语义的组合关系。
语义是指说话者通过某种语言,以及说话者理解或表达的意思,它是人类语言最基本的功能。
在一段语言中,语音与语义结合起来,就能更加清楚地表达意思,这种组合关系,在口语和书面文字中展现出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桌子”这个词,就是一种语音和语义的组合关系,通过解读这个词,可以清楚地知道其表达的是桌子这一物体。
语音与语义结合起来,能够表达我们所需要表达的意思,也正是语音与语义结合的结果。
语法是指语言中的组成方式,其内容包括句子的顺序、句子的结构,以及表示语义的形式和关联。
它主要是指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之间的链接,以及语音、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关系。
语言的语法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它将语言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一种简单而令人满意的语言系统。
因此,语言的语法也可以看作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组合关系。
另一方面,语音、语义和语法还可以以聚合关系结合起来,形成更复杂的系统。
具体来说,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聚合关系,指的是语音、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合作关系,给予更多的意义。
聚合关系使语言夺取有意义的多样性,也对人类语言的表达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同义词,它是语言中最常见的词语形式,它把语音、语义和语法融为一体,向语言中注入了更多的元素,使语言表达得更加丰富多彩。
还有比喻,比喻可以聚合语音、语义和语法,把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连接起来,使语言更容易理解且表达得更有效率。
综上所述,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研究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人类语言表达的基础,且在语言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语言的功能)【圣才出品】
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语言的功能2.1语言的社会功能2.1.1知识要点一、语言和言语1.定义(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包括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有限的材料和为数不多的规则。
(2)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包括:①言语行为,指人用语言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②言语作品,指人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东西,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2.区别(1)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社会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是抽象的,不自由的,具有社会性。
言语是个人说和写的行为及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作品,是具体的、自由的、具有个人特点。
(2)语言的规则和材料是有限的。
言语是运用语言产生的言语是无限的。
(3)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定的,具有相对静止的特点。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具有运动状态。
3.联系(1)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存在于言语之中,通过言语表现出来,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2)语言的存在以言语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以语言为活动基础,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
二、语言在人类交际工具中的地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现象有紧密的联系。
2.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
3.除语言外,人类还借助其他的交际工具。
(1)文字(2)旗语、电报代码、信号灯(3)面部表情、手势、躯体姿态等非语言工具三、语言的社会本质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1)语言中的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都是社会习惯所使然,都是约定俗成的。
(2)语言依存于社会①语言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的②语言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死亡而死亡的。
(3)社会不能没有语言2.语言具有全民一致性3.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语言是既非基础又非上层建筑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身份来替社会服务的。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是人类与世界进行交流和思维表达的重要工具,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我们身边所使用的各种语言,在背后都有着庞大而精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人类语言的起源开始,探讨语言的发展历程以及语言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一、语言的起源人类语言的起源是一个备受研究和争议的领域。
虽然我们无法确切地追溯到原始人类是如何开始使用语言的,但有一些理论被广泛接受。
其中一种理论是“嘴唇与喉咙假说”,认为人类语言起源于人类喉咙和嘴唇的解剖结构,这种结构使人类能够产生各种声音。
这种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人类能够用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然而,语言的起源还包含了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复杂因素。
人类通过模仿、交流和合作等方式逐渐形成了最初的语言系统。
二、语言的发展随着人类进化和文明进步的不断推进,语言逐渐从最初的简单系统发展为复杂而多样的语言形式。
人类语言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早期语言阶段:在早期语言阶段,人类主要通过语音和手势进行交流,使用较简单的语言系统来表达基本需求和感受。
2. 演化语言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语言逐渐变得更加复杂。
人们开始发展词汇、语法和语义,并且通过构词和意义演变来丰富语言表达。
3. 书面语言阶段:人类的文明进步推动了语言的书面化。
书面语言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记录和传承知识,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传播。
4. 现代语言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交流的加强,现代语言得以迅速发展。
现代语言不仅仅是生活中实用的工具,还成为艺术、文学和媒体传播的重要载体。
三、语言对人类文明的意义语言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语言对人类文明的意义:1. 交流与合作: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和合作的基础。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沟通交流思想、分享知识,并进行集体的组织和合作。
2. 文化传承与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工具。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传递文化的价值观、习俗和传统,实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第五章——第十章
第五章语义和词用一:名词解释1.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是词汇中的核心部分,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
2.多义词是具有多项意义的词,这些意义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3.反义词是意义相对相反的词。
4.施事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5.焦点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
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
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6.情态情态是体现“说话这对所言的主观看法”范畴。
主要表达“必然性”、“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
7.语气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指的是句子所携带的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8.言语行为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人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像大人、吃饭等其他社会行为一样,“说话”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行为者自身差生某种效力的目标,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
简而言之,言语交际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现象、事件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
这些是语言在另一层次上的意义。
从这一视角对语言意义的关注策划能够为言语行为研究。
二、填空1.、_______、________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2.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意义叫。
汉语的“老”有“年纪大”、“经常”、“陈旧的”等意义,其中,“年纪大”是,其余的是。
三、分析题1.略2.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父亲——爸爸:语体色体不同,父亲是书面语体,爸爸是口语语体。
得到——获得:感情色彩不同,“得到”是中性词,“获得”是通过努力得到好的结果,是褒义词。
眼红——嫉妒:语体色体不同,嫉妒是书面语体,眼红是口语语体。
人类的语言起源和发展
1.语言起源理论语言起源一直是语言学和人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探索语言起源的过程中,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和假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起源理论:•口头传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通过口头传递信息的需求。
根据这一观点,早期的人类通过模仿和表达声音来进行交流,并逐渐发展出了语言。
这种理论强调了语言作为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自然语言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自然演化的现象,与人类的生物进化过程密切相关。
根据这一观点,语言起源于人类祖先的认知能力和沟通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现代语言。
这种理论关注语言发展的生物学和认知机制。
•语言演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根据这一观点,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系统,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文化的交流而逐步形成。
这种理论强调了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和发展的动力。
这些语言起源理论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影响。
深入研究语言起源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人类认知能力、社会互动和文化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人类语言与动物沟通人类语言在沟通交流方面与其他动物的语言存在许多显著的区别。
以下是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一些不同之处:•语法的复杂性:人类语言具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包括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层面。
相比之下,动物的语言系统通常较为简单,缺乏人类语言中的复杂语法规则和结构。
人类语言的语法能够支持更高级别的信息表达和交流。
•词汇量的丰富性:人类语言具有广泛的词汇量,能够涵盖丰富多样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相比之下,动物的语言词汇量相对较为有限,通常局限于基本的沟通需求,如警示、求偶和食物寻找等。
人类语言的词汇量丰富使得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表达想法和情感。
•创造性的运用:人类语言具备创造性的特点,我们能够创造新的词汇、表达方式和句子结构,以应对不同的沟通需求。
人类语言的产生
人类语言的产生人类语言的产生,很长时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对语言的产生提出了种种设想,例如马克思,恩克斯,等等。
为什么语言的产生,那么受人关注呢?那是因为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关系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的传承。
另外人们探索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探索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二探索人类智慧的根源——寻找最有价值的智慧。
以便使我们更加聪明,睿智。
那么人类的语言是怎样产生的,不管哪种设想都离不开一点,伴随着人类自身机能的改善和人类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既然人类语言和人类技术发展是同步的,那我们先看看人类技术的发展史.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类是有类人猿演变过来的。
人类还是类人猿的时候,人类不会制造工具,而是从大自然寻找现成的工具,例如树枝石头之类。
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人类找到了便于使用的石头,圆石用来砸野兽,尖石,扁石用来切割野兽,以便烘烤,食用.从大自然中寻找合适的石头是很困难的,后来人类发现砸开石头中,可以找出便于使用的石头。
人类便用砸石头的方法,从裂开的石头中找出便于使用石头.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打制石器的时代,也叫旧石器时代。
这是人类有意识通过实验方法制造工具的开始.也是人类探索知识的重要方法,爱迪生发明电就采用了这个方法——实验法。
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要经历很多次失败,才有可能成功,而且造出的石器比较粗糙,不方便使用.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和智慧的增长。
人们在砸制石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这些粗糙的石器。
把那些比较满意石头进行打磨加工,使之更方便人类使用。
这个时代人们称之为磨制石器的时代,也叫新石器时代。
这种磨制石器的方法也是人类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即在原有实践方法基础上再精化,再细化,使之更方便使用。
计算机发展史印证这一方法,首先人们应用开关原理联系上二进制,在二进制的基础上人们制造出了计算器,在计算器基础上人们加入数模转化器,制成了计算机,从而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1。
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
2。
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3.菲尔德:4。
索绪尔:5。
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节,往往可以从音质的角度去划分,划分到不能再分析为止,分析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得到的就是音素。
6.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
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的各音素对它们分布的环境总体来说是相互补充的,而对其中某个因素所能出现的特定位置又是相互排斥的。
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所以并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因素就是这个音位的若干变体.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
8。
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
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是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
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9。
音位的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
10.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11.肌肉紧张度说:12。
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一的一段段的语流。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教语流音变.13。
理性意义: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14.语义场:在语言学中,凡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的一群词聚合在一起,在语义上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
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知识点
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知识点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人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语言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致力于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结构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从语言的起源、语言的进化以及语言学的相关知识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语言的起源语言的起源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问题,对于人类语言起源的确切答案尚无人能够给出,但是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
1.自然语言起源论一部分学者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祖先的自然产物,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以及使用手势、面部表情等,逐渐发展出了复杂的交流方式。
这一理论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2.语言演化论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产物,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语言逐渐形成并演化至今。
他们通过对人脑结构、发音器官以及化石记录的研究,推测语言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假设。
不论哪种理论,都对我们理解语言的起源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但仍需更多的证据和研究来支持或证伪这些理论。
二、语言的进化语言的进化是指人类语言在过去几千年甚至几百年内的变化和发展。
语言的进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位演变语言的音位是指在一种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基本音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音会发生变化,一些音素可能消失,一些新的音素可能出现,从而导致语言的发音方式发生变化。
2.词汇演变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新的概念会不断出现,同时一些旧的词汇可能会落伍,逐渐淘汰。
因此,词汇的演变是语言进化的重要方面。
3.语法演变语法是语言中组织词汇和句子的结构和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语法规则可能会变得简化或复杂化,一些语法现象可能会消失或增加。
以上只是语言进化的一部分方面,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方言、语言变体等来了解语言的进化过程,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三、语言学的知识点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了很多关于语言的知识点,其中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包括:1.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包括语音的音位、音律、音系等。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作业1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学概论作业答案:语⾔学概论作业题题的答案,确定好后发我邮箱⼀下找找59、60 1、下列语⾔单位中,属于⾃由词组的是√此题回答正确胸有成⽵1. A.2.智⼒投资B.2、下列特征中,普通话辅⾳⾳位 /t/ 具有的区别特征是()。
√此题回答正确A. 塞1.这是语3、随着语⾔的发展,印欧语系语⾔⼤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法()√此题回答正确词类的发展 1. A.2.组合规则的发展B.4、⼀般说来,新词、古词、⽅⾔词、⾏业词和外来词等√此题回答正确A. 1.属于⼀般词汇、根据语⾔的形态分类,汉语属于()5√此题回答正确A. 孤⽴语1.)是((Esperanto)、世界语6.√此题回答正确1.法国⼈设计的A.2.B. 德国⼈设计的波兰⼈设计的C. 3.、以声⾳的⾼低来区别意义的语⾔单位叫7√此题回答正确 1. A. 时位B. 重位2.3.调位 C.( ) 、英语8tooth→teeth采⽤的语法⼿段是√此题回答正确 A. 加词尾1. 2. 变换重⾳的位置 B.词根内部⾳素的变化3.C.) 9、从造字⽅法看,兼⽤表意表⾳两种⽅法的⽂字叫(√此题回答正确A. 表意字1.B. 假借字 2.C. 指事字 3.D. 意⾳⽂4.) 10、现代汉语属于(√此题回答正确1.A. 历时语⾔学B. 2.共时语⾔学)、成都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1√此题回答正确B. 语⾳ 2.)12、在汉词和英语的词汇中,借词占的⽐重(√此题回答正确 A. 1.汉语⼤于英语2.B. 英语⼤于汉语 13、语⾔学的三⼤发源地是()√此题回答正确A. 中国、印度、埃及1.2. B. 中国、埃及、古罗马 C. 中国、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3.、“名⽆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句话是两千14)说的。
多年以前我国著名哲学家(√此题回答正确 A. 孔⼦1.2.孟⼦ B.韩⾮⼦C. 3.荀⼦D. 4.、词是语⾔中()15√此题回答正确A. 最⼩的单位1.2.B. ⾳义结合的最⼩单位 C.3.能够独⽴运⽤的最⼩单位、⼀种语⾔中的词汇和语法,()16√此题回答正确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限的1. A.前者是⽆限的,后者是有限的 B. 2.3. C. 都是⽆限的4.D. 都是有限的)的语法范畴17、现代汉语的“着”、“了”、“过”也表⽰(√此题回答正确A. 1.体)、法语、西班⽛语、葡萄⽛语的母语是( 18√此题回答正确 A. ⽇⽿曼语1.B. 拉丁语 2.) 19、“拖拉机”⼀词是(√此题回答正确A. 1.仿译词 2.借词B.⽅⾔词3. C.4.D. 意译词)。
语言学概论考点
语言学概论考点一、填空题(分布于各章)15.二、名词解释5*4=20.音位(二)77-79音位是某种语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类别。
分析音位一般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对立、互补、语音相似,音位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大类。
音素 73-74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言单位。
从音质角度对音节连续进行切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所得到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根据因素的生理性质和声学性质,人类语言中的全部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个基本类别。
音节音节是一种语言中的音位和音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最基本的自然单位。
人们可以凭借听觉,很容易地把一段语流的发音划分成若干音节。
在一个音节内部,哪一种音位在前,哪一种音位在后,在不同语言里相差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音节结构的音位配列规则。
一个音节中的音素可以分成四种构成成分:领音、起首音、收尾音、过渡音。
义素(三)100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中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等语义的类型 95-96语义包括词语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词语的意义首先可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大类,语言意义又可分成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大类,语汇意义一般可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大类。
概念意义包括:1、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2、认知意义和指称意义;附加意义包括:1、评价意义;2、形象意义;3、文化意义;4、语体意义语素及其分类(四)135-136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最基本的作用是构词,所以又叫词素。
语素都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有的语素意义比较实,有的语素意义比较虚。
语素也都有语音形式,不过有些语素的语音形式不太固定,有多种语音变体。
语素是有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类型:从语音形式上,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从语义上,可分为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实语素和虚语素;从功能上,可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语言学概论习题1-9章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导论一、填空: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
4.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的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索绪尔)和洪堡特。
前者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6.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三派,分别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7.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言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3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4.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5.应用语言学:广义:泛指语言学理论的各种实际应用,包括语言文字教学、词典编撰、文字制定、文学作品的翻译和语言分析、病理语言学、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的新语言学科。
狭义:专指把语言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
6.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是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的语言学科。
语言学中的语音与语义
语言学中的语音与语义在语言学中,语音和语义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语音是指语言中的音素、音节、音调等发音特点,而语义则是指词语和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和含义。
语音和语义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语言的基本要素。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语言学中的语音与语义的关系和作用。
一、语音的重要性与作用语音是语言的基础,它直接反映了人类声音系统的特点和规律。
语音的准确表达对于交流和理解至关重要。
正确的语音能够使信息传递更加清晰明了,减少歧义和误解。
语音在语言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语音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音素和音系的比较,可以发现共性和差异,深入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变化规律。
其次,语音对于母语习得和语音教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婴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模仿和重复来习得语音,掌握语言的基本要素。
而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正确的语音能力可以提高交际效果,减少口音对交流的干扰。
二、语义的定义与分类语义是词语和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和含义。
语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
在语言学中,语义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词汇语义: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构成了词汇的语义。
词语的本义是指最基本的意义,而引申义则是在特定语境下词语的扩展和变化。
2. 句法语义:句法语义是指句子的意义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句法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句子的意义发生变化。
3. 语篇语义:语篇语义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词语和句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更为具体和细致的意义。
语篇语义需要考虑语境、指代关系、语用等因素。
三、语音与语义的关系语音和语义在语言学中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语音可以通过发音方式、音调等来改变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例如,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下可以表示不同的义项,或者同一个词汇的音节重音不同也会导致词义的不同。
语音和语义的关系也可以从语音变化和词义变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语音变化是指音素、音节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发生的变化。
而词义的变化则是指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差异。
举例说明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举例说明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语音、语义和语法是人类语言交流的三大要素。
这三种要素都有其重要性,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联系和作用。
语音、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它们深刻影响着语言的认知过程。
首先,语音是人类语言交流的基础,语音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声音记号,它们由许多不同的发音规律来组成,通过这些规律,人们才能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其次,语义是语言和语言结构的本质,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或涵义,它关联着具有语言特征的复杂概念,是把语言构建成一种有意义的形式的标准。
最后,语法是人类语言交流的机制,它是说话者和听者之间的沟通的规则和形式,是定义句子的结构和有效的运用的规则。
因此,语音、语义和语法之间的组合关系是构建一个有意义的语言系统的核心,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认知。
语音、语义和语法之间的聚合关系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的联系依赖于语法来把声音转化为有意义的语义,在这种联系中,语音创造了语法,而语义又能驱动语法的演变。
语法规定了一种具体的语言结构,它与语音和语义的联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语言,增加其对语言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语义又能影响语音的发展,语言的发展要求发音者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便使语言发展更加有序。
因此,发音者需要使用一定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这就是普遍存在的语言规范。
在这种情况下,语义对语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语义可以帮助说话者以更加有效和精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总之,语音、语义和语法三者之间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构建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的基本特征,它们不仅影响着发音者的语言表达,还能影响发音者对语言结构和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发音者的语言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
因此,要从宏观角度理解语音、语义和语法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并从中发现其有效的组合和聚合关系,以便更好地把握语言。
王宁《古代汉语》复习笔记及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音韵学的应用)【圣才出品】
第6章音韵学的应用6.1 复习笔记一、上古音与字词关系的探求(一)探求字词同源1.同源词的形成所有的词都是以具体的语义作为它的内容,以规定的语音作为它的外在形式,这就产生了语音和语义的结合问题;现代语言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产生之初,一个词的语义和语音没有必然联系,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义内容纯粹是偶然的,这一理论无疑也适用于汉语;在语言的基本词汇初步形成以后,陆续创造的新词就往往与旧词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声音和意义两方面都与旧词相通,语言学称这种关系的词为同源词;旧词为根词,新词为派生词;章炳麟称这种现象为孳乳变易。
2.确定同源词的首要条件确定同源词的首要条件之一是找到两个(或几个)词之间的声音联系,这里的声音不是指今天的汉语普通话读音,而是指产生新词时代的读音。
考求《说文》所收录的字词的同源关系,通常都以上古音系作为语音基础;例如:逑-仇(1)《诗经·周南·关雎》:“君子好逑。
”毛传:“逑,匹也。
”(2)《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仇。
”毛传:“仇,匹也。
”(3)《说文·人部》:“仇,譬也。
”《说文·走部》:“逑,又曰怨匹曰逑。
”(4)逑、仇都训“匹”,意义相同,逑、仇二字古音都是幽部群母,据此可知逑、仇为同源词。
(二)确定用字通假1.本字不用,而用音同音近字替代的现象,在古书中屡见不鲜;掌握上古音知识,就可以结合对词义的分析,确定文中所用的字是本字还是通假字。
2.在一般情况下,通假字的形义与本字的形义没有关系,只存在声音上的相同或相近;例如:衣-殷(1)《礼记·中庸》:“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
”郑玄注:“衣读如殷,声之误也。
齐人言殷声如衣。
”(2)《尚书·康诰》:“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
”“壹戎衣”即“殪戎殷”,用兵伐殷的意思。
(3)衣、殷同属上古影母,衣在微部,殷在文部,有对转关系;据此可知“衣”是“殷”的通假字。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3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4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5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不变性。
6举例说明语言系统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7举例说明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参差性。
8为什么说抽象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9简述语言和思维的区别10平时我们听人念书,即使同样的速度也能分出哪个是男,哪个是女;要是听音乐,即使是同样的声调,同样的快慢也能分出哪个是提琴,哪个是黑管。
试从语音的物体特性的角度说明这种现象的原11什么是音标,国际音标有何优点?12什么是音位,它与音素有什么区别? 14举例说明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
15举例说明什么是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16 [p]、[pʻ]、[t]、[tʻ]、[k]、[kʻ]这6个辅音在汉语拼音方案用6个字母表示,在英语和俄语中只用3个字母表示,说说其中的原因。
17 [i][ɿ][ʅ]这三个音在普通话中到底归为几个音位好?为什么?18 [k、kʻ、x]、[ʦ、ʦʻ、s]、[tʂ、tʂʻ、ʂ]和[ʨ、ʨʻ、ɕ]这几组音到底分析为几个音位好?为什么?19 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它有什么优越性?□什么是音节?它是如何划分的?举例说明音节的音峰和音谷□简述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区别与联系□举例说明词义的特点□举例说明词汇意义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言语意义有哪几种类型?□举例说明语义场有哪些类型□语义三角理论的内容是什么?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
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
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墨家的言语行为思想和中国古代逻辑
墨家的言语行为思想和中国古代逻辑关兴丽言语行为理论是二十世纪50年代西方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创立,60、70年代塞尔、格赖斯等人修改和发展的关于语言的理论。
奥斯汀揭示了语言的多功能性,纠正了以往哲学家以描述为语言的首要乃至唯一功能的简单化的观点,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出了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言语行为理论,即认为语言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各种言语行为。
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语言学家都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大量心血进行研究。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如孔子、墨子及荀子同样是十分关注语言问题并产生了关于语言的各种思想和理论。
与西方言语行为理论相类似,中国古代墨家也有丰富的言语行为思想,并且强调的是“以言取效行为”思想。
这种以“以言取效行为”思想为特点的言语行为思想体现了丰富的语用学思想,而语形学思想呈现的较少,这就使中国古代逻辑学与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区别开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古代逻辑学。
一、墨家的言语行为思想(一)“言”(语音与语义的结合)——以言表意行为按照奥斯汀的观点,以言表意行为就是使用语句来传达某种思想。
在以言表意的行为中,奥斯汀还进一步区别开三种行为,即发音行为、出语行为和表意行为。
说话要发出声音,这就是发音行为,发出的声音名为语素。
说话时说出的词要属于某种语言,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应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这些词被说出时还有一定语调。
这样的发出这些词的声音的行为就是出语行为。
此外,说出的词还要有一定的意义,指称一定对象,这就是说,说话时要把语素、意义和指称结合到一起,这种行为就是表意行为。
发音行为、出语行为和表意行为这三种行为合到一起,就构成以言表意的行为,或者说,一个人同时完成了这三种行为,他也就完成了以言表意行为。
用奥斯汀自己的话来说,以言表意行为就是“说出某些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词,而这些词又都具有某种‘意义’。
”(转引之涂纪亮,第94页)在奥斯汀看来,以言表意行为与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说话者只想用以言表意行为表达某种思想,并没有意图通过这种行为使听者去做任何事情或者产生任何效果。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此章内容属于新课切入和引导部分,不安排习题。
第二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5.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6.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7.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言语是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
8.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交际。
9.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和的过程。
10.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旗语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
二、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4.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5.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都可以算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6.现代社会,随着沟通方式的日益增多,语言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削弱。
()7.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客观的纯自然现象。
()8.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就像聋哑人那样。
()三、分析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语言”,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言语”,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替?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2.你这个人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4.两个人熟了,自然也就有了共同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若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摘要: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形成是伴随着语音与语义结合的过程实现的。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语言起源的必要条件,是语音和语义结合之初必然遵循的规则,也是语言形成之后不断发展前进的一种动力。
关键词:语音;语义;音义结合;语言起源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184-03人类的语言被称为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可见音义结合对于人类语言的产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就语言起源问题提出了种种假设和学说,比如神授说、摹声说、呼号说、感叹说、手语说等,但终究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试从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来为探索语言起源寻找一条路径。
一、音义结合的原因在语言从我们的内部向外输送的过程中其实以语义的传输最为主要,语音不过是语义传输的媒介。
只有我们人类的头脑中有了要向外表达语义的要求,才会去寻找一个向外输送的媒介。
这个媒介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表情、动作等等。
但语义的形成则要依赖于我们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
意识为人类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人类意识所具有的自我认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类推能力、概括与抽象能力和联想能力等,对于我们一步步推动语言的发展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形成之初,人类意识也未发展完善,语言是随着人类意识的不断进步而随之发展起来的,是伴随着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而逐渐完善和成熟的。
语言能形成今天的这个成熟的状态,并非一朝一夕或单凭一两个人的创造就可以达到的。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与外部世界互动,将外部世界的东西进行内化,然后再进行外化。
虽然最初这个过程只是简单的、低级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但语言的雏形就在这个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悄然产生了。
人类有了意识,就有了内部世界,随后我们的内部世界开始逐渐的丰富。
在内部世界中那些可以表达的能被表达的就是我们要输出的“义”。
我们的“义”如果要被送出去,其实可以有很多方式,我们可以用声音、表情、手势、身势、眼神和行为。
但最终人类语言选择了主要用声音来输出我们的语义。
以哑剧为例,哑剧就是以形体动作和表情来代替台词的。
在舞台上一个男哑剧演员要向另一个女哑剧演员表演一个“我爱你”的语义。
他要先指向他自己(“我”),再用手势摆出一个心型(“爱”),而后再指向她(“你”)。
的确这个过程也完成了“我爱你”这个语义的表达。
但用声音很快能够传达出去的“我爱你”,在哑剧演员这里却耗费了更多的时间。
如果这是一个真实的交际环境,他要抒发“爱”的对象不在场,他如何达到传达“爱”的目的呢?如果我们日常交际也采取哑剧的形式,那么当我们要表达的是一件物体时,是不是一定要将这个物体带在身边准备随时拿出来给要表达的对象展示呢?还有当我们要表达一个我们头脑中新产生的概念时又如何表达呢?这些问题哑剧的表演形式都是不能达到的。
由此可见我们的语义最终选择了语音来结合是有其道理的,语义之所以选择声音作为媒介,正是因为声音具有便捷性,可以表达多种抽象的概念。
同时语音可以无限的创造,更多地去表达我们大脑中不断产生的新的概念,即新的语义。
二、音义结合的过程语音和语义在最初是怎样结合的,我们可以从人类血缘的近亲黑猩猩那里获得一些启示。
在一个黑猩猩群体中,如果有黑猩猩发现了其他的入侵者,它们就会发出叫声,然后其他的黑猩猩成员就会有所反应,特别是雄性黑猩猩,它们会立刻进入战斗状态,使用各种招数来驱赶入侵者。
我们虽然不确定这种叫声一定就具有语言的意义,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也许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受到刺激后发出叫声,最后这种叫声就与这种特定的刺激形成了固定的联系,只要是这种叫声发出就表明有入侵者。
这样的叫声在特定的条件下发出,与特定的入侵者联系,要表达的就是“有入侵者来袭”这样一个大致的语义,黑猩猩的语言虽不像我们如今成熟的语言那样表达的精确,但却能使我们窥见语言的雏形。
而且这样的声音要与具体的入侵者建立起固定联系,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足够多的次数,并且被绝大多数的群体成员所接受时才能建立。
这样语音与语义联系才能逐渐稳固。
因此语音与语义的最初结合应该是源于受到一种刺激后发出一种声音,声音与受到刺激的外在因素相结合,使得语音和语义产生联系,这种联系虽然达不到后来语言的那种准确性、明晰性,但毕竟联系产生了,并且逐渐稳固下来,被群体成员所接受。
可以说是从一种受到刺激产生反应的指号逐渐发展为一种可以被利用的符号。
符号形成以后,即使不在这种刺激产生的条件下,也能用来指示特定的意义。
我们的祖先在从猿到人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不可能总是处于一样的环境里,遇到的总是一样的问题。
我们最初遇到的入侵者可能是狒狒,而当我们换了环境,我们遇到的入侵者可能是熊。
遇到狒狒时,我们需要用打的方式来对付,而对于熊我们可能需要的是逃跑的方式才能躲避。
这时又如何告诉群体中的成员来者是何,以便使群体成员能做出迅速地相应反应呢?同样是入侵者,我们要分别对待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疑又是对我们人类祖先意识能力的一次挑战,也是对最初人类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对非洲长尾猴的研究中获得一些启发。
曾有研究者对非洲黑长尾猴进行了研究,发现黑长尾猴可以在发现不同的敌人时发出不同的有警示作用的叫声,比如像蛇、豹、鹰这3类敌人。
猴群中的成员也会根据不同的叫声采取不同的躲避方式。
听到“蛇”这种警示叫声时,猴群的其他猴子会后腿直立并仔细审视地面。
听到“豹”这个警示叫声,猴群的其他猴子会爬上附近最纤细的树枝。
听到“鹰”这个警示叫声时,猴群的其他猴子会聚集在树干附近浓密的树杈间或窜入密密的灌木丛。
为了说明这种警示叫声不同于动物受到刺激后的本能反应,研究者设计了一个试验,录下不同的警示叫声,并且很谨慎的进行,当能清楚地看到那只被录音的猴子而且它根本没有发出警告叫声时,不播放录音,只有等着猴群非常安静时,没有任何敌人,同时不能看到那只被录音的猴子时,才播放录音。
以观察猴群的反应。
试验的结果是,一听到不同的警示叫声,猴群便采取了相应的躲避方式。
虽然非洲的黑长尾猴至今也没有形成像我们人类这样的语言能力,但从这个试验中我们可以推想我们的祖先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同样的问题,这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的人类语言的起源提供了一种可能。
有了这种可能性,就要求我们具有实现语言进一步发展的能力,不仅推动语言发展,更推动人类进化,最终从“兽”发展为人,这意味着我们人类的意识将会比动物的更精确,能够区分的事物更多。
我们人类的意识具有类推能力,这种类推能力为我们解决辨别物与物之间的区别,为我们语言中能划分出众多语言小单位提供了支持力量。
比如我们运用类推可以再创制一个语音来表达那个我们新辨识的入侵者。
以前“入侵者”这个语义用“feifei”这个语音来表达,这个语音和语义共同构成一个符号。
现在我们可以同样创造一个语音与以前的“feifei”进行区别,那么这个新的入侵者就被“xiong”这个语音代表了,从而形成了一对新的由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
在这个分化和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就创造出了更多的语言小单位,这些小单位,每一个都是语音与语音的组合体,为我们语言系统的进一步复杂化奠定了基础。
我们今天使用的语言并不是一个又一个零散的语言小单位,而是语言单位间紧密相连,通过严密的逻辑规则组织起来,形成了复杂的系统的成熟的语言。
前边说到的那些小单位又是如何被组织起来形成语言系统的呢?这就涉及到了人类语言语法的形成问题。
洪堡特曾按着语言的结构将世界上各民族语言分为了3大类: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
孤立语采用的是运用虚词和语序的方式来表示语言单位间的关系,屈折语则是靠改变词本身的某些形式来表示语言单位间的关系,黏着语主要由加在词根上的词缀来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从这种分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多数语言是靠改变词的某些形式,将语言单位紧密的组织起来。
比如改变词中某个字母,改变词的重读位置,或者在词上进行添加或剔除某些字母等来表明语言单位间的关系。
比如英语book与books,man与men,do与doing,通过词尾加s和进行词中的字母替换方法来表示单复数,用词尾是否添加-ing来区分时态。
在这些词上的添加、替换也会在词的读音上体现出来。
虽然孤立语没有采取这种方式,但是孤立语用虚词和语序将语音和语义结合的单位组织起来,依然有其内在的严密逻辑规则。
通过在词上做的各种变化和改动,或者使用虚词和语序的手段,使得语言单位间的关系得以标明。
这样语音和语义就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使得语音按着一定的规则来表达语义,并且使语义的表达更加精确化,系统化。
这就把我们的人类语言向前推动了一大步,使得我们的语言更精确,也使得我们可以运用语言来作为思维的工具。
同时语言系统的形成也为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语言系统的这种不可轻易打破性,在被一个人类群体接受后,使得他们可以运用固定的语言进行交流,增强群体间成员的彼此认同感和团结性,成为凝聚力量,促进了民族的形成。
三、音义结合的特性柏拉图认为语言起源于自然,也就是说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有依据可循的,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语言起源于社会习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则告诉我们,语音与语义的结合具有任意性。
第一,任意性是对语言符号最初产生的情况而言的,在语言产生之初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
在最初人类群体中,当有一个成员发现有其他的敌人入侵,他会在最初因为受到刺激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就是自然产生的,是具有任意性的。
当声音总是被不断地重复,这个群体最终接受了这种声音形式用来表达敌人入侵,那么敌人与这种声音就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符号,这种声音的选择就是任意的。
如果下一次再有其他的敌人入侵,也完全可以用任意一种声音与这个新的入侵者相匹配,形成新的符号。
这种任意性是说我们一开始可以把狒狒这种动物与feifei这个发音联系起来,同样也可以把狒狒这个动物与xiong这个发音联系起来,这种选择是任意的,由于我们最终在群体中普遍接受了用feifei这个发音来表示狒狒这个动物,所以表示“狒狒”这个语义的语音就不可能再改为xiong了。
也就是说只要一种声音一旦被反复运用,在这个群体中被普遍接受,那么这个声音就被约定了,不能再被更改了。
任意性指的是最初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情况,在最初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结合就是一种刺激和反应的结合,这时发出的声音完全是任意的。
并且这种任意性还体现为在不同的群体间的不同形式,在这个群体中被约定为这样,而在其他群体中又被约定为那样。
这种不同的选择正是体现了任意性,比如狗在汉语里被称为“gou”,在英语中被称为“dog”。
不同民族、国家的语言的存在正是音义结合的任意性特征导致的结果。
第二,任意性仅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和语义的关系,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