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的注意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的注意要点
对抗震加固常用方法的缺点作一说明:
1抗震加固传统的加固技术的缺点:
(1)结构内新设剪力墙:
较大的增加结构自重,要考虑基础承载的可能性。
(2)有的柱子的两侧增设侧墙:
有可能使梁的跨度减少形成梁的剪切破坏。
(3)原有的柱子外包套筒:
楼板开洞,施工难度较大,加固角钢下端锚入基础,上端的锚固措施较为困难,容易损伤原有结构;
(5)原有的梁外包套筒:
使用面积减少,自重增加
(6)结构内附加斜撑的框架
施工复杂,可能影响建筑空间。
综合比较以上加固方法,见下表
表6 原有建筑物典型抗震加固方法的特点和加固效果
作为加固效果的目标 特点
主要目标
加固方法
增加
强度 改善
延性
增加强度
改善延性
成本所需工期
增加
重量
是否要耐火层
柱加固 1 2 3 便宜短 少 不要
增设墙 2 1 2 稍高长 多 不要
增设斜撑 2 2 2 高 能缩短 少 视情况而定 图中:1:不容易或不合理 2:可能有效 3:可能,但不一定合理
2、结构抗震加固新方法的缺点
(1)消能减震抗震加固
在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部件(由阻尼器、连接支撑等组成),通过阻尼器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这样的房屋建筑设计称“消能减震设计”。相应的加固设计称为“消能减震加固设计”。
消能部件的置入,不改变主体承载结构的体系,又可减少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不受结构类型和高度的限制,在新建和建筑抗震加固
.........中均可采用。
消能器及其连接构件应具有耐久性能和较好的易维护性。
采用消能减震设计时,输入到建筑物的地震能量一部分被阻尼器所消耗,其余部分则转换为结构的动能和变形能。这样,也可以达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阻尼器有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电流变、磁流变阻尼器等。
存在问题:
(1)目前一般所用粘弹性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加固,粘弹性阻尼器对温度变化较敏感,随着温度上升,粘弹性阻尼器的拉力下降,在小振幅长时反复变形时,或连续多次反复大变形时,吸收能量的效率可能下降。
(2)设置在门窗洞口时,对建筑立面有影响。
(3)铅阻尼器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或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2)碳纤维抗震加固
(1)碳纤维的缺点是没有屈服台阶,无法指望得到吸收能量的塑性变形。
因而把它用在塑性铰处的主筋上是不妥的。
(2)碳纤维上的力均匀,避免稍微增加的应力集中使它各个击破地断裂,要在碳纤维内浸透环氧树脂,而环氧树脂的耐火性较差。
(3)碳纤维对基底的平整度要求较高,要和基层密贴,对施工水平要求较高。
(3)隔震加固
隔震,即隔离地震。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隔震器、阻尼器等组成的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减少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地震时,隔震结构的震动和变形均可只控制在较轻微的水平,从而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更可靠的保证。
隔震器的作用是支承建筑物重量、调频滤波,阻尼器的作用是消耗地震能量、控制隔震层变形。隔震器的类型很多。目前,在我国比较成熟的是“橡胶隔震支座”。
表7 隔震房屋和抗震房屋设计理念对比
抗震房屋 隔震房屋
结构体系 上部结构和基础牢牢连接削弱上部结构与基础的有关连接
科学思想 提高结构自身的抗震能力隔离地震能量向建筑物输入
方法措施 强化结构刚度和延性 滤波
隔震体系能够减小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已被理论和国外强震记录所证实。国内外的大量试验和工程经验表明:“隔震”一般可使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降低
60%左右,从而消除或有效地减轻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人员在地震时的安全性,增加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
隔震加固值得注意的问题:
(1)隔震结构主要用于体型基本规则的低层和多层建筑结构。日本和美国的经验表明,不隔震时基本周期小于1.0秒的建筑结构减震效果与经济
性均最好,对于高层建筑效果较差。
(2)硬土场地较适合于隔震建筑;软弱场地滤掉了地震波的中高频分量,延长结构的周期有可能增大而不是减小其地震反应。墨西哥地震就是一
个典型的例子。我国Ⅰ、Ⅱ、Ⅲ类场地的反应谱周期均较小,故都可建
造隔震建筑。
(3)效果虽好,但用在一般建筑物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