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分类分级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分类表

旅游资源分类表

旅游资源分类表类别描述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

旅游者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并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文化遗产这些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遗产,包括古迹、古建筑、遗址等。

旅游者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过程,并欣赏古代建筑和艺术品。

风景名胜这些是因其独特的美丽景色而被广泛认可和推崇的地方。

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观或人造景观,如峡谷、瀑布、沙漠、花园等。

休闲娱乐这些旅游资源提供各种休闲和娱乐活动,如水上运动、高尔夫、健身中心、游乐园等。

旅游者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愉快的时光。

美食这些旅游资源涉及各种美食和烹饪文化。

旅游者可以品尝当地文化特色美食,了解当地的饮食习惯和传统烹饪技巧。

艺术表演这些是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如戏剧、音乐会、舞蹈、马戏团等。

旅游者可以欣赏到各种精彩的艺术表演,并体验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

体育赛事这些旅游资源与各种体育赛事相关,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马拉松比赛等。

旅游者可以观看到精彩的比赛,感受到运动的魅力。

度假村这些是专门为旅游和度假而设计的综合设施,包括酒店、游泳池、高尔夫球场、水上乐园等。

旅游者可以在这里享受到豪华的住宿和休闲设施。

热门景点这些是因其独特的吸引力而受到大量旅游者关注的地方,如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胜地等。

旅游者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独特的文化和风景。

以上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分类,每个分类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吸引力。

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在规划旅行时,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选择目的地和安排行程。

如果喜欢大自然的景色和户外活动,可以选择自然景观类的旅游资源;如果对历史和文化有兴趣,可以选择文化遗产类的旅游资源;如果喜欢美食和艺术表演,可以选择美食文化和艺术表演类的旅游资源。

当然,不同的旅游资源也可以有交集,比如一些风景名胜地可能同时具有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特点。

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制定旅行计划,并尽量包含多个不同类别的旅游资源,以丰富自己的旅行体验。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七)水景旅游资源评价 1. 水景旅游资源评价指标
(1)水面 (2)水色 (3)水声 (4)水影 (5)水态 (6)水味 (7)水质 (8)透明度
2. 湖库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海拔高度 (2)旷度(开阔度) (3)深度 (4)分布密度 (5)湖泊与周围山石配合的和谐度 (6)湖库特产的知名度 (7)湖水的透明度
3. 瀑布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落差
瀑布景观“三部曲” (1)造瀑层
(2)宽度
(3)流量
(2)瀑下深潭
(3)潭前峡谷
(4)形状
(5)声音
(6)周围景色
4. 海滨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气象——水温(一年中可下水的时间)
(2)海滩——长度、潮线以上宽度、坡度、沙粒 (3)海象——波浪、流速、透明度、有害生物 (4)海滩后腹地——坡度、绿化率、面积
自然旅游资源
求知休闲健身类 博物馆、公园、游乐场、娱乐康体设施等
人文旅游资源
节会庆典、民间工艺、习俗、服饰等 古都名城、特色乡景、大型工程等 文学、曲艺、书法碑楹、宗教文化等 佳肴、特产、著名铺店等
(二)按风景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最高层次 高级层次 中级层次 基本层次 特别资源——世界级旅游 国粹资源——国家级旅游 优秀资源——省级旅游区 一般资源——县级旅游区
5. 季节性
6. 不可移动性
7. 可持续性
8. 不可再生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按景观属性分类
大 类 基本类型
地质地貌类 水域风光类 气象气候类 生物景观类 古迹和建筑类 民俗风情类 城乡风貌类 文化艺术类 饮食购物
种 类
山岳、洞穴、海岸、特异地貌等 海、江、河、湖、瀑、泉等 宜人气候、冰雪雾凇、天象奇观等 动、植物景观 古建筑、陵墓、遗址、石窟、园林等

1997版旅游资源分类分级体系表

1997版旅游资源分类分级体系表
Bb1.03战争、防御体系遗址
b 1.04皇室、官署建筑群景型
Bb1.04皇室/官署建筑群
b 1.05宗教/礼制建筑群景型
Bb1.05宗教建筑群
Cb1.05小型宗教建筑群
b 1.06古典园林景型
Bb1.06古典园林
b 1.07帝陵与普通陵墓景观
Bb1.07帝陵与名人陵墓
Cb1.07独墓
b 1.08石窟及摩崖石刻景型
a 3.04冰雪景型
Ba3.04冰雪景观段
a 3.05因雾由景型
Ca3.05雾景、雾凇
a 3.06气候景型
Aa3.06舒适气候景域
a 3.07原始植物群落景型
Aa3.07原始植物生态特种旅游景域
Ba3.07原始植物群落
a 3.08风景林景型
Aa3.08大型国家森林公园
Ba3.08风景林
Ca3.08古树名木
a 1.13岛屿景型
Aa1.13大型岛屿旅游区
Ba1.13小型岛屿
a 1.14洞穴景型
Aa1.14大型喀斯特溶洞
Ba1.14洞穴
a 1.15探险、徒步旅游地景型
Aa1.15探险特种旅游区
Ca1.15独立探险吸引物
a 1.16自然灾变遗迹景型
Ba1.16自然灾变遗迹
a 2水文景观景类
a 2.01海面景型
Bb1.08石窟寺/大片摩崖石刻
Cb1.08独立石刻
b 1.09古代水利交通工程景观
Bb1.09古代水利交通工程
b 1.10传统聚落/田园景型
Ab1.10中小型历史文化名城
Bb1.10传统民居群/街道/田园
b 1.11历史纪念地景型
Bb1.11历史/名人纪念地
Cb1.11独立纪念物

陕西旅游资源分类

陕西旅游资源分类

人造景观 博物馆 滑雪 展览馆 购物街区 工业旅游 现代建筑
影视基地 农业旅游 主题公园 水族馆 农家乐 街道 民俗村 度假村 植物园
景区级别 1A 景区 2A 景区 3A 景区 4A 景区 5A 景区
陕西,简称陕或秦,也称“三秦”,是中国的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省会西安市, 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地理坐标处于东经 105°29′~111°15′,北纬 31°42′~39°35′之间。面积约 21 万平方千米, 人口 3733 万,下辖 10 个地级市。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 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 要枢纽。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 为“陕西”。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上较长时期一直简称为 “秦”。
南沙河风 乾坤湾
森林
木王国家森林公园
草原和牧场 乡野
野生动物栖息地 (47)
神河源神田草原 关山草原 关山牧场 辋川
秦岭野生动物园
气候较好,适宜
遗址遗迹
建筑与设施 旅游商品 人文活动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半坡遗址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延安革命遗址 丰镐遗址 阿房宫遗址 汉长
遗址遗迹
安城遗址 大明宫遗址 半坡遗址
秦公一号大墓 宝鸡炎帝陵 黄土民俗 村 蔡文姬墓 午子山 薛家寨
• 陕西 5A 景区
• 陕西 4A 景区
西安市秦始皇兵俑博物馆 西安市华清池景区 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华山 大唐芙蓉园 大雁塔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
• 西部兰花生态园 西安城墙+观
光车
照金香山 太白山滑
雪场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太白龙凤山 金丝大峡谷国家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我们先按照1990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表1 成都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再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 18972-2003)》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表2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表最后我们按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级别分类,具体见下表:表3 旅游资源分类表4 成都市旅游资源评价4.1 成都旅游资源定性分析定性评价又称经验法,主要通过评价者观察后的印象得出结论,我们在此用“三三六”评价法对成都市旅游资源经行定性评价。

4.1.1三大价值的评估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现状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成都拥有古镇、遗迹、博物馆、宗教寺庙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有独特的巴蜀文化和客家少数名族风情。

洛带古镇、金沙遗址博物馆,文殊院,武侯祠,青城山等旅游资源为代表,这些旅游资源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其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艺术观赏价值指客体景象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

成都地区积聚了大量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钙华地貌、天然的湖泊与池沼、国宝栖息地,举国闻名的九寨沟、都江堰等,形成了一副集山、河、湖和人文景色完美结合的壮丽雄伟的画卷,使成都具有很高的旅游游憩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研究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各有什么特点,为教育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研究场所。

安仁汶川地震博物馆, 金堂云顶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杜甫草堂, 武侯祠,三圣花乡风景区等旅游景点。

这些资源为考察地震构造,特殊的地质地貌,研究三国历史文化,探索农村新的发展模式,研究珍奇生物,奇特景观等科学工作提供最好的资源。

4.1.2三大效益的评估经济效益:成都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交通便捷,旅游服务半径大,有一小时圈的和两小时圈的旅游服务半径,依托成都市和周边市区广阔的经济腹地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加之国家的黄金周假期的推动,使成都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给成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陕西旅游资源分类

陕西旅游资源分类

人造景观 博物馆 滑雪 展览馆 购物街区 工业旅游 现代建筑
影视基地 农业旅游 主题公园 水族馆 农家乐 街道 民俗村 度假村 植物园
景区级别 1A 景区 2A 景区 3A 景区 4A 景区 5A 景区
陕西,简称陕或秦,也称“三秦”,是中国的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省会西安市, 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地理坐标处于东经 105°29′~111°15′,北纬 31°42′~39°35′之间。面积约 21 万平方千米, 人口 3733 万,下辖 10 个地级市。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 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 要枢纽。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 为“陕西”。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上较长时期一直简称为 “秦”。
大雁塔 | 小雁塔| 兴教寺 塔 | 西安城墙 | 西安碑林| 半坡遗址 | 丰镐遗址| 阿 房宫遗址 | 汉长安城遗址| 大明宫遗址 | 秦始皇陵| 西安事变旧址 | 蓝田猿人 遗址|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旧址 | 西安清真寺 | 杜陵| 姜寨遗址 | 隋大兴唐长安 城遗址| 灞桥遗址 | 华清 宫遗址药王山石刻 | 黄堡 镇耀州窑遗址 | 玉华宫遗 址 | 茂陵 | 霍去病墓 | 昭 陵| 乾陵 | 顺陵 | 大佛寺 石窟|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
西安理工大学壁画墓、北院门 144 号民 居、五星街天主教堂、鱼化寨遗址、东 岳庙、罗汉寺、王氏宗祠、杨砺墓、灰 堆坡遗址、吕泾野墓、二圣宫、通远坊 天主教堂、傥骆道遗址周至段、赵瞻墓、 路翰林故居、赵公明墓、华胥陵、■湖 陈家窝猿人遗址、葛牌镇苏维埃政府旧 址、东北大学礼堂旧址
石刻 | 武侯墓| 龙岗寺遗 址 | 李家村遗址| 张骞墓

旅游景区景点的概念、类型

旅游景区景点的概念、类型

旅游景区景点的概念、类型教学案例目录一、旅游景区景点的概念 (1)(一)旅游景区 (1)(二)旅游景点 (1)二、旅游景区景点的类型 (1)(一)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 (1)(二)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各类旅游景区 (4)1.国家A 级旅游景区 (4)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4.中国国家森林公园 (6)5.国家地质公园 (6)6.国家水利风景区 (7)7.国家矿山公园 (7)8.世界遗产 (8)9.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9)10.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9)11.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10)12.历史文化名城 (10)13.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11)14.自驾车房车营地 (12)一、旅游景区景点的概念(一)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旅游景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学习等各类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是旅游消费的吸引中心,是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

(二)旅游景点旅游景点是指那些由某一组织或企业对其行使管理,有明确的界限同外界相隔并有固定的出入口,对游人的出入行使有效控制的游览点或参观点。

截止到2018 年,全国景区景点中A 级景区10300 多个,其中包括5A 级259 个、4A 级3034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 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6 个,旅游休闲示范城市10 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10 个,在建自驾车房车营地900 多个,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基地16 个。

在景区质量方面,有一批景区已经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我们先按照1990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表1 成都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再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 18972-2003)》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表2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表最后我们按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级别分类,具体见下表:表3 旅游资源分类表4 成都市旅游资源评价4.1 成都旅游资源定性分析定性评价又称经验法,主要通过评价者观察后的印象得出结论,我们在此用“三三六”评价法对成都市旅游资源经行定性评价。

4.1.1三大价值的评估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现状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成都拥有古镇、遗迹、博物馆、宗教寺庙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有独特的巴蜀文化和客家少数名族风情。

洛带古镇、金沙遗址博物馆,文殊院,武侯祠,青城山等旅游资源为代表,这些旅游资源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其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艺术观赏价值指客体景象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

成都地区积聚了大量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钙华地貌、天然的湖泊与池沼、国宝栖息地,举国闻名的九寨沟、都江堰等,形成了一副集山、河、湖和人文景色完美结合的壮丽雄伟的画卷,使成都具有很高的旅游游憩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研究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各有什么特点,为教育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研究场所。

安仁汶川地震博物馆, 金堂云顶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杜甫草堂, 武侯祠,三圣花乡风景区等旅游景点。

这些资源为考察地震构造,特殊的地质地貌,研究三国历史文化,探索农村新的发展模式,研究珍奇生物,奇特景观等科学工作提供最好的资源。

4.1.2三大效益的评估经济效益:成都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交通便捷,旅游服务半径大,有一小时圈的和两小时圈的旅游服务半径,依托成都市和周边市区广阔的经济腹地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加之国家的黄金周假期的推动,使成都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给成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四章 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维护的对策 〔一〕根绝人为破坏旅游资源的对策
1.增强旅游资源维护看法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2.鼎力展开旅游资源维护的研讨和人才培育 3. 健全旅游资源发质管理体系 4.完善景色名胜区维护系统 5.在旅游业开展中把旅游资源维护放在首位
〔二〕旅游资源维护的行政手腕 〔政府干预和调理〕
1.发布行政命令、决议、通知
• 的社会次第;
3〕坚持动摇的政治环境和安宁
• 培育旅游观
4〕提高外地居民的文明修养,

念,养成文明礼貌、热情好
第四节 旅游资源维护
•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维护的辩证关系 • 1.旅游资源的应用与维护从实质下去说是分歧的, 二者
是 • 统一一致的关系。
• 二、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缘由 • 〔一〕自然要素 • 1.突发性破坏: • 特点:时间短、破坏力度大; • 2.缓慢性破坏 • 风化:在自然条件下,一些遗址历史久远,长时间遭
1.世界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经结合国教科文 组织同意,
« 世界遗产名录» 的名胜
区分被列入
结合国〝人与生物圈〞维护
古迹,列入
然维护区,列入结合国教
区网络的自
意的世界地质公园。
科文组织同
2.国度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国务院审定发布
3.省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为 数众多的省级景色名胜区、
省级历史文 明名城、省级历史文明名镇


闷热 极热
符号
4.18KJ/(m2 ·h)
大多数人 符 4.18KJ/(m2
的感觉 号
·h)
大多数人的感觉
-h
<-1400
外露皮肤 冻伤
-b -200~-300
舒适风
-g

旅游资源分类、分级

旅游资源分类、分级

评价体系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1、计分方法1、基本分值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旅游资源分类、分级

旅游资源分类、分级

评价体系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彫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打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噬游期或使用范用席纟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项评价因子。

I、计分方法人基本分值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拓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刼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右分、"珍稀或奇特程度怡分、"规模、丰度与几率W分、•'完整性分。

-资源影响力"为汚分:"知名度和影响力分、"适游期或使用范用%分。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每一评价因子分为“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彳档。

资源要素价值g歼)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分)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 全部或苴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刃一落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握一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常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t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9分)同时或K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劳一妙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2 — 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旅游学第四章

旅游学第四章

一.填空题1.根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

2.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可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人文旅游资源分为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等四主类。

4.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自然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和天象与气候景观等四主类。

5.在旅游研究中按照有关旅游资源可否人工再生的情况,将其划分为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6.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35处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13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7.由于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影响旅游活动的季节变化,形成明显的“旺季”、“淡季”和“平季”。

8.旅游资源多样性特点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更是人们千差万别的旅游需要推动下的产物。

9.大多数旅游资源,特别是历史和天然旅游资源都是有地理上不可移动的特点。

10.旅游资源评价因子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市场因子、质量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和环境因子。

11.旅游资源与相邻旅游地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补充关系和替代关系。

12.上海社会科学院黄辉实从旅游资源本身和旅游资源所处环境两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

13.景区内部的交通通常要求做到“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14.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使其成为能够为来访旅游者提供满意经历的旅游对象物,其最终目的则是将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可利用资源。

15.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既对立又统一。

16.造成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17.旅游资源在修复中要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和两保持两保存原则。

18.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可区分三个区域,即核心区、过渡区、缓冲区二.单项选择题1.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 A 。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成因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成因

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

10
依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首先,可以 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 游资源两大类;其次,依据旅游资源属 性异同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若干基本类型 ;最后,依据旅游资源其他标准细分为 具体类型。
11


按照管理单位级别高低,我国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国家级、 省级和市(县)级3个等级。这种分类实际上反映了旅游资 源价值的大小和品味的高低,并且这些级别类型都是在国 家有关部门严格考察的基础上审批决定的,因此具有相当 的权威性。 1.国家级旅游资源 国家级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观赏、历史和科学价值,可 以吸引全国乃至国际游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例如,我国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及国家级历史 文化名城均是我国国家级旅游资源。
如课本15页图2323主类亚类基本类型a地文景观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a山丘型旅游地aab谷地型旅游地aac沙砾石地型旅游地aad滩地型旅游地aae奇异自然现象aaf自然标志地aag垂直自然地带ab沉积与构造aba断层景观abb褶曲景观c节理景观abd地层剖面abe钙华与泉abf矿点矿脉与矿石积聚地abg生物化石点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d自然变动遗迹ae岛礁b水域风光ba河段baa观光游憩河段bab暗河河段bac古河道段落bb天然湖泊与池沼bba观光游憩湖区bbb沼泽与湿地bbc潭池bc瀑布bca悬瀑bcb跌水bd泉be河口与海面bf冰雪地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2以旅游资源的性质形态功能特性文化内涵等为依据进一步划分出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21
确定分类 原则和依 据
初步建立 分类系统
完善分类 系统
写出分类 说明
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
楼阁
殿(厅)堂
宫廷建筑群
景观建筑
陵寝建筑
园林
特色城镇 与村落
FA 综合人文旅游地
建设工程
景物观赏点 康体娱乐休闲
园林游憩区 宗教祭祀活动
动植物展示地
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FB 单体活动场馆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建筑
牌碣 牌坊
FD居住地与社区
FE 归葬地
FF交通建筑
FG 水工建筑
G、旅游商品类:一个亚类,7个基 本类型
纪念地
名人故居
二、按照旅游动机对旅游资源分类
1、心理方面的,例如:宗教圣地、重大历史事 件、探亲等。
2、精神方面的,例如:科学知识、消遣娱乐、 艺术欣赏等。
3、健身方面的,例如:疗养院、体育运动设施 等。
4、经济方面的,例如:土特产、够物品等。 5、政治方面的,例如:国家政体状况、各种法
H、人文活动类:4个亚类,16个基本类型
HA 人事记录:人物、事件
HB 艺术
文艺团体、艺术作品
HC 民间习俗
HD 现代节庆
嘎纳电影节
俄罗斯文化节 旅游节
第四节 其它分类方案简介
一、按照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 1、观光旅游: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的古建筑、
城镇风貌、园林建筑,提供旅游者观光游览和鉴 赏
第三节《国家标准》分类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分类目的:以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主要目的, 并适用于旅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等方面的 应用型分类方案。
2、分类依据: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等 3、分类对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
源与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4、分类结构:包括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三个

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

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

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是一个用于评估旅游资源价值和质量的体系。

它的主要目的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和评级,以便于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

以下是对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定义与意义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是根据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等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的标准体系。

该标准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二、分类原则科学性原则:分类标准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确保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系统性原则:分类标准应涵盖旅游资源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

可操作性原则:分类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际应用和评估。

动态性原则:分类标准应适应旅游资源的动态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更新。

三、等级划分根据旅游资源的综合价值和质量,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一级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

二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省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等。

三级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如市县级风景名胜区、民俗文化旅游区等。

四级旅游资源:具有基本的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如乡村旅游点、特色工业园区等。

四、实施建议加强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平台,为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体系,根据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和评估指标。

加强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建立健全旅游资源等级分类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分类标准的贯彻实施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旅游资源区划

旅游资源区划

旅游区划的应用旅游区划就是旅游业地域结构体系之区域分异,他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正确揭示客观存在的不同等级的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有着重要意义,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1、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找出比较合理的旅游区界线。

2、确定个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和低位,指出今后发展的方向。

3、分析确定区内各旅游经济中心等.其原则有1、考虑区位原则2、考虑协调管理因素3、考虑旅游资源类型4、考虑完整性原则【1】一、两种中国旅游区划方案的介绍:1、旅游地理区划以郭来喜为主要代表,按照旅游带、旅游省、旅游区这三个层次结构来划分中国的旅游区.旅游带:一级旅游区,跨省、市、自治区的旅游地域组织,依据相似性原则旅游省:二级旅游区,以现有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划为基础,适应我国现行旅游管理体制,依据保持行政区域完整性原则旅游区:三级旅游区,可以是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大城市,也可以由几个旅游城市共同组成。

依据资源近似性、运输便捷性、管理方便性原则依据上述原则,作者将全国划分为9个大旅游带: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具体上看:【2】2、而教材作者吴国清等人拟按三个层次即一级旅游区(旅游大区)、二级旅游区(旅游亚区)、三级旅游区(旅游区)来划分中国的旅游区。

旅游大区:一级旅游区,从地理区位、旅游资源、区域来发等角度出发,考虑旅游区位相近、保持行政区完整性等原则.它是跨越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地域组织。

旅游亚区:二级旅游区,与各省级行政区域一致,即与现有的省级辖区范围相同。

旅游区:三级旅游区,依据旅游资源的近似性、依托中心城市、运输便捷性和管理方便性等,以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景区为中心划分。

旅游区是旅游区划体系中最基层的旅游地域单元,可以依托一个旅游中心城市,也可以是几个旅游城市的联合体,由方便的交通相联系这样划分的各个旅游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每个旅游区都应有足够分量的旅游资源,有较扎实的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接待能力。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分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分类

★按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类 原生性旅游资源 ——在成因、分布上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变特征 ——不可再生性、地域垄断性和不可移植性 萌变性旅游资源 ——在成因、分布上有明显变化的特征 ——可再生性、无地域垄断性
★按照旅游资源的结构分类
旅游景观资源(自然旅游景观资源、人文旅游 景观资源)
旅游经营资源(旅游食用资源、旅游住宿 资源、旅游购物资源、旅游人才资 源等)
(二)旅游资源的分级 ★按照资源的行政管理分级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按照资源的属性、成因性状分级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 三个层次(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 本类型)
以上“国标” 分类方案有没 有不足之处?
★旅游资源的动态分类系统
落叶树种、海光、动物群、候鸟、
鸟鸣、沙丘、海潮等;农业土特产

不稳定规律变 云海、云雾、树挂、沙鸣、山鸣等 化型
随机型
海市蜃楼、极光、佛光等
我国十大旅游资源区的划分
旅游资源区 内蒙区
西北区 青藏区
东北区 中原区 华东区 华中区 四川区 华南区 西南区
所辖范围 内蒙古
新疆、甘肃、宁夏 青海、西藏
辽宁、吉林、黑龙江 京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生物多样性可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赋予自然 景观以无限生机和活力
古老珍稀的动植物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及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人类历史遗存
2.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
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不同 民族、不同社会形态形成文化差异,呈现出颇具 魅力的民族文化和异域风情。
3.艺术和宗教的深刻影响
人文旅游资源 (古迹建筑类、现代建设成就、 消闲求知健身、购物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亚基本类
A综合AA山丘型旅游AA谷地型旅游AA沙砾石地型旅游AA滩然旅游型旅游AA奇异自然现AA自然标志AA垂直自然地
A沉积AB断层景AB褶曲景AB节理景AB地层剖AB钙华构泉AB矿点矿脉与矿石积聚AB 生物化石
A地质AC凸AC独AC峰AC(土AC奇特与象形山AC景岩壁与岩AC峡谷段AC沟壑AC丹AC雅AC堆石AC岩石洞与岩AC沙丘AC岸
A自然AD重力堆积AD泥石流堆AD地震遗AD陷落AD火动遗与熔AD冰川堆积AD冰川侵蚀遗
A岛AE岛AE岩
BA观光游憩河BA暗河河BA古河道段B河B天然BB观光游憩湖BB沼泽与湿BB潭泊与池B瀑BC悬BC跌风BD冷BD地热与温BB河口BE观光游憩海BE涌潮现BE击浪现海
B冰雪BF冰川观光BF长年积雪
C树CA林CA丛CA独
C草原CB草CB疏林草草景C花卉CC草场花卉CC林间花卉
C野生CD水生动物栖息CD陆地动物栖息CD鸟类栖息CD蝶类物栖息息
D光现DA日月星辰观察DA光环现象观察DA海市蜃楼现象多发D天气DB云雾多发DB避暑气候DB避寒气候DB极端与特殊气景气候现显示DB物候景
E史前EA人类活动遗EA文化EA文物散落EA原始聚
E社会遗EB历史事件发生EB军事遗址与古战EB废弃寺EB废弃产EB交通遗EB废城与聚落遗EB长城遗EB烽
迹.
FA教学科研实验场FA康体游乐休闲度假FA宗教与祭祀活动F综合FA园林游憩区FA文化活动场FA建设工程与生产FA社文旅游与商贸活动场FA动物与植物展示FA军事观光FA边境口FA景物观赏
F单体FB聚会接待厅堂(室FB祭拜场FB展示演示场FB体育健动场馆FB歌舞游乐场
F景观FC佛FC塔形建筑FC楼FC石FC长城段FC(堡FC摩崖字FC碑碣(林FC广FC人工洞FC建筑小型建与设
F居住FD传统与乡土建FD特色街FD特色社FD名人故居与历与社纪念建FD书FD会FD特色店FD特色市
F归葬FE陵区陵FE墓(群FE悬
F交通FFFF车FF港口渡口与码FF航空FF栈
F水工FG水库观光游憩区FG水FG运河与渠道段FG堤坝段FG灌FG提水设
G地方GA菜品饮GA农林畜产品与制GA水产品与制GA中草药商游商及制GA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GA日用工业GA其她物
H人事HA人HA事
H艺HB文艺团HB文学艺术作
HC地方风俗与民间礼HC民间节HC民间演HC民间健身H民间活动与赛HC宗教活HC庙会与民间集HC饮食习HG特色
H现代HD旅游HD文化HD商贸农事HD体育
数量统
主3亚15基本类
如果发现本分类没有包括得基本类型时,使用者可自行增加。

增加得基本类型可归入相亚类,置
于最后,最多可增个。

编号方式为:增加个基本类型时,该亚位汉语音字母、增加个基本类型时,该亚位汉语拼音字母
评价体系
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与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与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项评价因子。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含附加值
1、计分方法
1、基本分值
评价项目与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与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分、珍稀或奇特程度分、规模、丰度与几率分、完整性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知名度与影响力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分。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与负分。

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资源要素价值(85分)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得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得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得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得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得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得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她地区罕见。

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她地区很少见。

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她地区少见。

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她地区较多见。

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与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与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与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完整性(5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1
资源影响力(15分)
知名度与影响力(10分)
8
-10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得名牌。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得名牌。

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得名牌。

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适宜游览得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与参与。

5-4
适宜游览得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与参与。

3
适宜游览得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与参与。

2
适宜游览得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与参与。

1
附加值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5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4
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3
2、计分与等级划分
计分: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得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普通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