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之中国公益广告与国外公益广告对比

合集下载

中外公益广告对比分析

中外公益广告对比分析

中外公益广告对比分析作者:艾婷来源:《南方企业家》2018年第04期摘要:公益广告在广告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国内公益广告的发展历史短,与国外公益广告思维差距较大。

本文通过对比中外公益广告研究现状,反思国内研究的不足,探寻国内公益广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中,国内公益广告的研究笔者将采用公共传播的理论视角进行诠释。

关键词:公益广告;研究现状;公共传播国内外公益广告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的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无形中助推了美国公益广告的发展,迫于形势发展的需要,美国广告界召开了联席会议,公益广告的重要性第一次被提出。

在英国,公益广告归类于公共服务、公共传媒或者政府公关等研究领域。

每年,各个电视广播台的公益广告播放量都受其从属的英国广播电视协会所管辖和监督。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公益广告兴起发展,日本广告机构的运作以企业为主导,企业赞助和会员入会费是广告机构的全部经费来源。

其中,会员享有对公益广告的投资、创作、发布权。

韩国公益广告协会成立于1981年,隶属于韩国放送广告公社。

韩国放送广告公社属于公共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为韩国公益广告提供资金支持,并且由民间专业人士进行决策。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设为起点,该栏目专门用于公益广告的播放宣传,自此国内公益广告迅速发展开来。

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家工商局对主题公益广告愈发重视,设立了主题公益广告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展开来。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集中宣传也吸引了国内广告研究学者的注意。

1999年,中国本土第一部公益广告专著《公益广告初探》出版。

随后多部公益广告相关专著也陆续面市,可以说正是这些研究成果填补了本土广告学界公益广告研究空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量外资跨国广告集团涌入国内市场,它们先进成熟的制作理念为本土公益广告注入了新鲜血液,开拓了国际化视野。

2005年后,我国公益广告作品开始在国际广告大赛赛场上崭露头角,这意味着我国公益广告初步具备了与国际广告界交流对话的能力。

中美公益广告主题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公益广告主题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公益广告主题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与意义
公益广告是指通过媒体所发布的,旨在教育、引导公众行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非商业性广告。

中美两国在公益广告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开展,并且在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因此,比较研究中美公益广告的主题,对于了解两国公益广告发展的历程、特点和现状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

2.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比较中美公益广告中的主题、特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异同,并且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两国公益广告运用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中美公益广告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3.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1)中美公益广告在主题方面的异同;
(2)中美公益广告在表现形式方面的异同;
(3)中美公益广告在社会效果方面的异同。

3.2 研究方法
使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实地调查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来收集中美公益广告的相关内容,同时针对中美两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因素,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调查两国用户对公益广告的接受情况和反响,以及公益广告运用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等。

4.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比研究中美公益广告的主题内容、表现形式和社会效果等,期望得出以下成果:
(1)对比分析中美公益广告的主题和表现形式的异同;(2)探讨中美公益广告在社会影响方面的异同;
(3)提取中美公益广告的优秀案例,并产生针对性的思考;(4)为加强中国公益广告的构建和实施提供启示。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摘要】公益广告在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两者在公益广告领域的差异。

首先介绍了公益广告的重要性,指出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公益广告的影响是必要的。

然后分析了中西方公益广告宣传内容、传播方式、宣传策略、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文化对公益广告的影响。

最后总结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公益广告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中西方文化在公益广告领域的融合与发展。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在公益广告领域的差异,为公益广告的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公益广告、中西方文化差异、宣传内容、传播方式、宣传策略、效果评估、文化影响、融合与发展。

1. 引言1.1 介绍公益广告的重要性公益广告的重要性还在于其能够引导公众关注一些被忽视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贫困地区教育等。

通过公益广告,这些问题可以被提升到公众视野中,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行动。

公益广告还可以帮助社会组织筹集善款,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公益广告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推动社会正能量传播、促进社会和谐、帮助弱势群体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公益广告的不断宣传和推广,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公益广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2 说明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必要性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社会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公益广告的内容、传播方式以及效果评估。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各自的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公益广告策略,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互相了解对于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至关重要。

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增进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中西方公益广告宣传内容的差异中西方在公益广告宣传内容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宣传主题的选择上。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来,包括公益广告这一方面。

下面从公益广告的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对于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在西方,公益广告通常采取直接、露骨的手法,通过冲击人们心灵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希望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关注。

在动物保护方面,西方公益广告常常采用残酷的画面和语言,直接揭示动物受到的虐待和痛苦。

而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注重的是和谐、和睦,公益广告往往以温情的表达方式来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以抗击艾滋病为例,中国的公益广告更注重传递正能量和传递希望,通过温情的故事和感人的片段来表达。

中西方对于公益广告的主题关注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人们更加关注个人权益和个人自由,因此西方的公益广告主题也更多地与个人有关,比如人权、少数群体的关注等。

而在中国,重视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背景下,公益广告更常关注于社会问题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推动,比如环境保护、贫困救助等。

这也表现了中西方文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和看待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对于公益广告的效果评判标准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公益广告的触发效果更看重于信息的冲击力和唤起行动的能力。

在艾滋病预防广告中,西方的公益广告往往选择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直接让人们面对疾病的残酷现实,以期让人们产生充分的警觉和行动。

而在中国,公益广告更加注重的是传达社会正能量和构建社会和谐的目标。

通过美好的故事情节和文字表达,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唤起人们的爱心和志愿参与。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公益广告领域表现得比较明显。

在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主题关注和评判标准上都存在差异。

对于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了解并尊重对方文化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比较两种文化的公益广告特点,可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进一步增进世界各地公益广告的创作和传播效果。

从公益广告看东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看东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看东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只在这个学期选修了广告文化艺术,才对广告有那么一点认识与探讨,为了写论文,也着重观看了几部东西方的公益广告,颇有感想,这篇文章浅谈从公益广告中看东西方广告文化的差异、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看待差异。

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不过还是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表达自己对于东西方广告的看法。

关键词:公益广告东西方广告文化差异原因师夷长技以自强西方公益广告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则牛奶的爱情的广告,广告说的是两罐牛奶在生产线上相遇,并陷入对对方的爱恋中,从生产线到供饮用,他们都在一起,直到牛奶被喝完,他们都被丢到环保箱中,可是蓝牛奶罐掉到了环保箱外面,被人捡起丢在了垃圾桶中,然后环保箱被带走,垃圾桶中的垃圾也被扔到垃圾堆填区中,污水有意无意的被倒在了蓝牛奶罐的循环表示圈圈上,变成了眼睛落下的泪,广告的最后,弹出了两句话:“If you’d love to see a happier ending Tell the government you want less rubbish and more recycling.”事实上,广告中并没有任何关于两罐牛奶的任何动作和描述,只有生产线和变化的场景,并没有两罐牛奶之间的爱慕的直接描述,只有牛奶罐上面印着的图案和标示。

可是观看者却可以从中自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出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是因为人类没有做好recycling这个环节,所以我们不能见到一个happier ending。

当听着韩雪的《飘雪》来看这个广告时,竟然眼眶中滚动着泪水。

而东方(中国)公益广告我觉得还有点耐人寻味的是一则友爱互助,用爱相处的广告。

广告中出现了四个场景,一、男人帮老伯提鸟笼,出现了两个字“父子”,男人告别,“父子”上方出现了“不是”,连成“不是父子”;二、男人扶女人过马路,出现了两个字“夫妻”,男人告别,“夫妻”上方出现了“不是”,连成“不是夫妻”;三、男人帮另一个人推死火的汽车上坡,出现了两个字“朋友”,男人告别,“朋友”上方出现了“不是”,连成“不是朋友”;四、男人撑着雨伞和小女孩在雨中奔跑,出现了两个字“父女”,男人告别,“父女”上方出现了“不是”,连成“不是父女”。

中、韩两国公益广告诉求主题的比较分析

中、韩两国公益广告诉求主题的比较分析
1 4 1 7
2 2
1 6 3 4
国民融合( 爱国心 、 国家竞争力 、 区发展 、 地 人种差别 ) 2 社会教育( 读书 、 文明、 各种教育支援 ) 1 7
结的分类方式为基础将公益广告的主题分为 l 0类。
1 . 环境( 水质污染 、 山火 、 自然保护、 垃圾分离收集 ) ;
及两 国现阶段 存在 的社会 问题 。 关 键词 : 益广 告 诉 求主题 社会 问题 公
公益广告是 区别于商业广告的一种特殊广告形式 。公益广
6国民融合 ( 国心 、 . 爱 国家竞争力 、 地区发展 、 人种差别 ) ; 7社会 教育 ( 书、 . 读 文明、 各种教育支援 ) ; 8. 爱家庭 ( 父母和睦、 家庭 的作用 ) ; 9 青少年 /儿童保护 ( . 青少年暴力 预防 、 学 、 退 虐待 儿童预
2国民健康( . 毒品 、 吸烟 、 艾滋病 、 各种癌症 、 预防接种等 ) ; 3 . 社会安全 / 秩序维持( 交通秩序 、 酒后驾车 、 犯罪预 防等 ) ; 4公共服务( . 义务献血 、 义务 团体支援 、 国民保护 、 骨髓 寄赠 、
领养等 ) ; 5经济( . 储蓄 、 节约资源 ) ;
爱 家庭( 父母和睦、 家庭 的作用 ) 青少年 , 儿童保护( 青少年暴力预防 、 退学 、 虐待儿
童预防)


1 0

1 2

选举( 投票率、 公平选举等 )



合计
16 l 3 29 2 l 3
4 2・
比较 中韩公益广告 的主题 ,我们发现 中韩公益广告在广 告 诉求 主题 的选择上具有一定 的共性 , 自然保护 问题 、 如 环境保 护 问题 、 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 问题问题等 。改变人类 生存 环境 , 创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公益广告是通过媒体传播而有意识地进行的慈善或社会意识增强的广告宣传。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于公益广告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社会道德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会在公益广告中得到反映。

本文将从公益广告的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在公益广告中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在社会责任观念上的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社会责任观念的理解和表现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被重视,社会责任常常强调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追求公平和正义。

在英国等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往往侧重于呼吁人们捐款、志愿者服务、环保等行为,使人们接受公益广告时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权利及义务,而不是全然利他。

在公益广告中,体现着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更关注解决问题的根源,从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而在中国等东方文化中,更多的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邻里关系,重视家庭和社区的责任。

在中国的公益广告中,更多的是以爱人和关心身边人的方式,倡导关爱家人、守护亲情的主题。

比如《爸爸妈妈我爱你》、《请成为一个烟民的朋友》等公益广告,这些广告更多的是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出发,更多的是直接感动人的情感,强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

二、中西方文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差异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诸多公益广告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此方面,中西方文化在看待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相对较早,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更倾向于从科学角度出发,呼吁人们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强调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公益广告更多的是通过科学数据和事实来警示观众,让人们理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以此为基础,呼吁人们采取实际行动,从而改善环境质量。

在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逐渐提升,但是在公益广告中,更多的是强调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环保观念,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西方公益广告——文化差异》

《中西方公益广告——文化差异》

中西方公益广告——文化差异【摘要】公益广告作为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价值观,也必然受中西方文化的制约而向前发展。

西方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

中国的广告文化则是一种内敛型文化,重国、重家、重情。

所以根据国情的需要,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上有很大的不同。

【关键字】中西方公益广告文化差异广告是由可确认的广告主对其观念、商品或服务所做之任何方式、付款的、非人员性的陈述与推广。

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交流。

广告文化是从属于商业文化,自身又包含了商品文化以及营销文化。

公益可以理解为公众的利益。

根据广告的定义,公益广告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公众关注某一社会问题,以合乎公众利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或社会风尚。

公益广告诞生于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虽然诞生已经60多年,但对于其定义众说纷纭,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一种广告行为。

而新闻学家则认为: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一种新闻宣传。

虽然对概念的认识并不统一,但大家取得了共识: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

在美国,公益广告旨在增进一般公众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

其中,一类是公共广告( Public Advertising),是由社会公共机构如绿色和平组织,动物保护协会等社会团体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发布的各类广告。

另一类是意见广告( Opinion Advertising),这多是企业集团针对各类社会现象,阐述企业的态度。

这是一种企业形象广告的外延,表明了企业在社会中的个性。

在日本,公益广告称之为公共广告,《电通广告词典》将其定义为“企业或团体表示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向消费者阐明这一意图的广告。

中外公益广告的动作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公益广告的动作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公益广告的动作模式比较研究如果说商业广告的兴旺与衰退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话,那么,一个国家的公益广告的繁荣或凋零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国精神文明的发展指数。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总量已经接近日本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并且必将在不久之后取代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显然,我国的物质文明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总体上明显要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速度。

这种状况亟待各界引起重视。

公益广告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明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国家和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本文试图从中外公益广告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我国公益广告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藉此为推动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做出有益的探索。

中美两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比较1.中美两国公益广告在媒体上的投放量比较笔者以为,要比较分析中美两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两国的公益广告在公共媒体上投放的时间长短和数量多少的比较。

目前中国已经制定了关于公益广告播放比率的规定。

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3年发布的《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中每天播放公益广告的数量不得少于广告总播出量的3%。

根据2009年9月1 1日人民网发布的消息,广电总局解释此处的“数量”指的是时间率(亦即公益广告播出时间占总体广告播出时间的比率),这一点也将在2010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的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表示。

而从实际数据上看,实际播放比率基本上与规定比率是相近的。

例如,2007年上海广播、电视发布公益广告的播出时间率分别为3.5%和2.7%。

[1]对于3%左右的公益广告比率,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这样的比例是偏低的。

其依据是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的公益广告播放比率。

例如,人大的博士生李万刚发表于《新京报》的文章《公益广告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称:“在一些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占到企业广告发布的40%。

中西公益广告对比

中西公益广告对比

中西公益广告对比一、引言公益广告是面向社会大众,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非商业性广告。

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二战期间,现代广告人詹姆斯・扬组织筹建了“以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大众媒体的资源服务于政府"的广告理事会,在美国的社会公益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公益广告在中国起步较晚,至今大约只有30年的时间。

由于受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公益广告在不同的社会和国家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道路,各个国家的公益广告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

比较中西公益广告的差异将有利于扬长避短,推动中国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

由于公益广告产生与美国,且美国的公益广告事业是发展得最好的,因此本文在比较中主要以美国代表西方国家。

二、对比(1)主题首先从主题的多样性来说,美国的公益广告主题涉及广泛,深入到当下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环境保护,家庭健康生活,黑人历史,青少年教育,自闭症,反恐,家庭暴力,收养,预防犯罪,鼓励发明,少数民族教育等,彰显问题意识和主题意识.甚至一些敏感的问题,比如青少年的性教育等都会成为其公益广告的主题。

我最喜欢一则曾在广告课上看到的美国公益广告--《孩子的未来》,主要是以孩子与家长在相处中的活动为主线,讲诉如今许多大众的不良行为成了儿童的坏榜样,如暴力、破坏公物、污染环境、酗酒抽烟、自私自利等等.这则广告非常地贴近大众的社会生活,引发家长们的反思,有很好的警醒作用;而中国的公益广告主题则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计划生育,爱国教育,戒烟,禁毒,环保等传统话题上,但近年来也开始逐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出现了一些与时俱进,让人耳目一新的公益广告。

其次是主题的诉求,美国的诉求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特色和关注低权力,也就是弱势群体。

个人主义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不仅注重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满足,还注重个人意志以及对自我实现的追求,这一价值取向表现在公益广告中就是重视个性的张扬和表现。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公益广告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摘要】公益广告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能够引导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西方公益广告在主题、表现形式、传播方式、文化内涵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公益广告的影响方面,通过对比发现了不同文化在传播公益理念上的侧重点和方式,呼吁在今后的公益广告创作中更加注重跨文化传播的理念。

展望中西方文化在公益广告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为公益广告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探讨公益广告的未来趋势,呼吁在未来的公益广告创作中更加注重文化创新,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公益价值传播。

【关键词】公益广告、中西方文化差异、主题、表现形式、传播方式、文化内涵、效果评估、影响、交流、发展、未来趋势1. 引言1.1 介绍公益广告的背景和意义公益广告的意义在于通过传播正能量,唤起社会共鸣,引导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感知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

公益广告的目的是在社会文化语境中传递人道主义理念,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

公益广告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公益广告主题、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下人们的需求和思维模式,有助于公益广告的策划、制作和传播,更好地触及受众内心,实现传播效果。

1.2 阐述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公益广告的重要性在于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公益广告的理解和呈现方式。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包括价值观念、信仰体系、社会习俗等方面,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公益广告的内容表达和传播效果。

通过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对公益广告的接受程度和影响力,为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推广提供参考和指导。

公益广告本身就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产物,不同文化之间对于公益问题的关注点和表现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美公益广告比较

中美公益广告比较

美国“灾难性事件” 美国“灾难性事件”公益广告传播历史
• 战时广告委员会(AC)--1941年美国参加第 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国内经济危机。 • 2001年9月11日,著名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发生。各大报刊杂志相继发布整版的公益 广告。 • 2005年8月30日,被称为“百年最大自然灾 害”卡特琳娜飓风袭击美国。将灾难性公 益广告的发展推向高峰。
中美公益广告传播比较
------以“灾难性事件为例” 灾难性事件为例”
什么是灾难性事件?
• 灾难性事件时指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 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 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 事件。除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火山爆发、生 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之外,在一般工业生产及生活过 程中所发生的火灾、爆炸、重大交通事故、卫生灾 害以及人为政治造成的战争、冲突等,由于都要造 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均属于灾难性事件。 一旦发生,往往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对人类社 会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在这种特殊的时刻, 公益广告便开始体现出它对受众需求满足的作用, 以及政府人民治愈“创口”的良药。
美国该类公益广告创意与传播特色
• 一、状和生活需求
• 公益广告可以满足受众的认知、情感和缓减压力等方面的 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受众会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偏爱 的满足需要,特别是在灾难发生后,受众的心灵、身体或 者经济等受到伤害,他们急需要自己偏爱的媒介信息来抚 慰自己的精神。并期待从中受到鼓励,从新建立起对生活 积极开朗的上取精神。 • 在此背景下,广告委员会和一家机构合作创作了《我是一 个美国人》的公益广告。这个广告拍摄了不同年龄、种族 和信仰的人,向公众传达一个共同的信息:“我是一个美 国人”。这个广告的结束语是一句拉丁语,大意是,虽然 大家有诸多不同,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国家。在9.11事件 后不到十天,这个广告就完成了策划和制作并且播出。

中外不同类型广告对比

中外不同类型广告对比

中外不同类型广告对比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各领域都沉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告业亦是如此,我国广告产业起步比较晚,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也跻身入了世界广告先进国家行列。

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再加上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背景,我国与外国的广告文化存在明显差异。

一、中外食品饮料广告对比A、大多数中国广告,总习惯于牢牢扣住商品的某一特点,然后将这一特点用非常实在、非常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很难超越商品本身,也很难给受众带来接受的轻松与愉悦。

例如做茶饮品的广告就一定会举者产品说:某某茶,经过多少多少环节的精心制作,芳香天然、口感纯正;B、而国外(如欧美国家)的优秀广告作品一般能跳出商品做广告,不拘泥于商品,往往是在准确抓住商品的某一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商品魅力,能够在不经意之间征服消费者。

诙谐幽默、轻松愉悦,是构成西方广告的主调。

能让观众体会到一些广告外的东西,甚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留下长久而深刻的印象。

二、中外医疗广告的对比A、据统计,近3年来我国医疗广告投入在40亿元以上,而其中90%的主体都是民营医院。

我国在对医疗广告的监管模式上,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即以政府监督管理为主,自律和社会监督为辅。

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医疗广告占大众媒体总广告额的10 ,少数媒体甚至超过50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数据也显示,近3年来,我国医疗广告的投入每年都在40亿元以上。

从地方电视台来看,2004年省级频道医疗广告,约占全部广告的27.80 ,而城市频道则达到了61.15 。

可以说,“高比重”、“高增长”是目前医疗广告市场的两大特点。

从营销角度看,医疗广告确实是医院最为重要的一种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方式。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广告内容严重背离了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初衷。

国内外公益广告的发展和现状

国内外公益广告的发展和现状

国内外公益广告的发展和现状公益广告在国外起源较早。

现在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已相当普及,尤其是电视公益广告。

电视公益广告最早见于美国、法国等全国性大电视网,如美国abc和法国canal+。

之后欧美一些跨国企业和机构也纷纷加入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发布。

现在欧美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大多是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组织、机构发布的,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全国健康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就发布过大量公益广告。

而一些大公司更是在发布商业广告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制作公益广告。

如ibm的“四海一家”,通用电气的“照亮人生”等。

这些大公司敏锐地看到公益广告虽然不直接宣传自身产品,但可以突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心,树立企业良好高尚的社会形象,并通过频繁的播出强化了企业的商标印象,所以实际上也起到了宣传自身的作用。

这些公司将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完美结合,双管齐下,牢牢占据着世界广告的领先位置,可谓物质精神双丰收。

在国,公益广告事业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道路、显示屏、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已十分常见。

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迅速增加。

尤以电视为最,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栏目开了中国电视台公益广告的先河。

现在,几乎所有市级以上的电视台,都有公益广告时段。

三、公益广告创作的原则和特征公益广告的创作,既要遵循一般广告的创作原则,又要体现公益广告的个性原则。

公益广告创作的个性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性原则公益广告推销的是观念。

观念属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性原则是第一要旨。

思想政治性原则还要求公益广告的品位高雅。

就是说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融思想性于艺术性之中。

第43届戛纳国际广告节上,有一个反种族歧视的广告,画面是四个大脑,前三个大小相同,最后一个明显小于前三个,文字说明依次是非洲人、欧洲人、亚洲人和种族主义者的(均标在相应大脑下)。

让受众自己去思考、去体会。

独特创意令人叫绝。

2、倡导性原则公益广告向公众推销观念或行为准则,应以倡导方式进行。

中英文公益广告语言人际意义对比分析

中英文公益广告语言人际意义对比分析

中英文公益广告语言人际意义对比分析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自然很注重采取各种各样的语言手段来增强其说服力,更好地与读者对话沟通,所以公益广告中必然蕴含着丰富的人际意义。

本文尝试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理论为框架,以从网络和杂志中选取的40条中英公益广告文本为语料,从语气、人称和情态三方面对公益广告进行解析,以揭示中英公益广告的异同,分析它们如何操纵人际系统来表达观点、影响读者的态度与行为,达到劝说的目的,并揭示语境因素对语言的制约作用。

标签:公益广告人际意义人称语境Vestergaard,T.&K.Schroder在《广告语言》(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1985)一书中将广告分为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又称为公共广告或服务广告(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是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广告。

公益广告的主题主要涉及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健康问题,如节约资源、保护生态、预防火灾、关爱艾滋病人、安全驾驶等等。

公益广告的目的不是推销产品或服务,而是教育公众、警示民众、普及知识等。

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公益广告自然很注重采取各种各样的语言手段来增强其说服力,更好地与读者对话沟通,所以公益广告中必然蕴含着丰富的人际意义。

在国内从功能语法角度研究广告语篇的文章已有不少(黄国文,2001;朱洪涛,2003;刘婷婷、刘丰,2005;张红霞,2009)。

然而之前学者研究的对象大都是英文商业广告,对公益广告这一特殊广告语篇进行的研究较少(康灿辉,2008;杨曙,2009);且现有的关于公益广告的研究都对单一语言的文本进行分析,没有进行对比性的分析,以致此类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不强,研究还需更具体深入。

本文从互联网和杂志上选取主题涉及环境保护、献血、交通安全、保护动物、戒烟等40条中英公益广告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理论为框架,从语气、人称、情态三个方面对公益广告进行解析,展示中英公益广告在这几方面的异同,分析它们如何操纵语气、人称和情态系统来表达观点、影响读者的态度与行为,达到劝说的目的,并揭露语境因素对广告语言的制约作用。

中外公益广告中影像资料的比较与研究

中外公益广告中影像资料的比较与研究
我 国公益广告 起步较晚 , 广告 的形式较 为简单 。在
来 “ 成” 3 速 。1 ] 因此很能 吸引观 众 , 并且数量 多 , 能够收到 较好 的效果 。
[ 收稿 时间】0 2 0 — 3 2 1 — 8 0 [ 作者简 介] 姜列恩(9 1 ) 男, 18 一 , 黑龙 江大庆人 , 尔滨师范大学传媒 学院数字媒体 系讲 师, 哈 研究方向为 : 图注 。


公益广告 的界定
识 和社会 价值观都存在着影 响 , 当然公益广告受 到 中西 方文化 的不 同程度 的制约 。 方广告影像资料具有扩张 西 性与渗透性 , 于外 向型文化范畴 。 , N 属 如 C N播 的广告影
像 资料 : 两个幼 儿亲密 地在一起 玩耍 , 面分别 写着 以 下 色列人 、 巴勒斯 坦人 ; 紧接着 又 出现波斯 尼亚 和塞尔维 亚 幼儿 、 伊拉克和科威特幼 儿等几组儿童亲 密玩耍 的镜 头, 然后 打出字幕——停止 战争 , 为了孩子 。而中国广告
影像资 料 , 多数 是侧重 于 国家 和 国情 的需 要 , 于 内敛 属 型文化范畴。如公 民义务献血公益广告 :民族在奉 献中 “ 崛起 , 生命在热血里 绵延 。” 可见 , 公益广告 在 中国与在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向是存 在较大差异的。
( ) 告 影像 资 料数 量 与 效 果差 距大 二 广
公益广 告依靠某种观念 的传 达 , 呼吁公众对某 社 来
会 问题 的关注程度 ,以公众利益 准则衡量 自己的行 为 , 达到倡 导某社会风 尚的意义。到 目前为止 , 公益广 告还 没有 一个 完整统一 的定 义 , 般公益 广告 的定 义是 “ 一 指 不 以 营利 为直接 目的 , 采用艺 术性 的表 现手法 , 向社会

从公益广告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公益广告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公益广告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华 章(韶关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摘 要:公益广告面向社会宣传,陶冶人们的心灵,规范人们的良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比较国内外公益广告,可以明显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差异中注重发扬民族特色但又在当前全球一体化浪潮中做到兼容并蓄,将是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益广告;文化定义;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1)01-0370-01一、关于公益广告的阐述公益广告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公益性和针对性,往往言简意赅,以小见大, 给人以启迪和警示。

公益广告独特的传播效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培养了社会公共道德,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86年贵阳电视台开始播放一个名为《节约用水》的栏目,随后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在每晚黄金时间里开播了《广而告之》栏目,播放公益广告,揭开了我国公益广告事业新的一幕。

如今,公益广告走过了二十多年发展历程,它已经在众多的广告形式中占据了独特的位置并不断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在我国当前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作用日益明显,它给公众以启迪,平心静气,循循诱导,让公众留下深刻的记忆,温馨的广告语言,生动的画面如清风扑面,营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公益广告的核心是创造社会效益,即有效地向社会宣传,向社会动员,陶冶人们的心灵,规范人们的良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因此,我国的公益广告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东方文化传统。

只有深刻理解这层含义,才能坚持正确的导向,肩负起社会历史使命,关注社会效益,贴近中国大众、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呼声。

二、文化的定义谈到文化,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文化。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 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高低语境视角下中美公益广告的差异

高低语境视角下中美公益广告的差异
吴 疆 彭 又 新
( 长 春 工 业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吉林 ・ 长 春 l 3 0 0 0 0 )
【 摘 要 】 在 当今 社 会 , 文化 在 国与 国之 间的 交流 显得 非常 重要 。公 益 广告属 于 文化 的 一部 分 , 是 不 同 民
族 文化 的表 现 形 式之 一 本 文从 美 国人 类 学 家霍 尔的 高低语 境 着手 , 以公 益广告 为切入 点 , 以此 来分 析 中 关 两 国不 同语 境 下所 表现 出来的公 益 广告 的 差异 , 从 而 体现 了不 同语 境 文化 的不 同特 点 , 旨在 促进 不 同文化 间 的跨 文化 交 际。 【 关键 词 】 文化 语境 公 益广 告 差异
两 国的 交 流也 在 日渐增 多 . 其 交 流 的 内容 也 扩展 到 了方方 面面 . 中. 人 们 之 间特 别 是 历史 传 承 的差 异 相对 较 大 . 在 进行 彼 此 交往
尤 其 以 文化 交 流居 多 。 公 益 广告 作 为 文化 传 承 的一 种形 式 , 在 当 时需 要 较 为详 尽 的 背景 或 语 境信 息 . 从 而 人们 更 加外 向直 白 . 往
究. 也 有 部 分 学 者从 文 化 方 面 进 行 对 比 . 但 是 涵 盖 了 多个 角 度 . 如: 个 人 主 义一 集 体 主义 、 价值 诉 求 、 社 会 习俗 等 , 鲜 少 有 人 从 高
三、 语 境 和 中美 公益 广 告 。 “ 美 国广 告 委员 会 对 公益 广 告 的基 本 定 义是 ‘ 服 务 于公 众 利
第 1 8卷 ・ 第 1期
2 0 1 5年 2 月
宿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d0 Ur na 1 o f S U zh 0U E d UC a t1 0n I ns t1 tU te

文化视角下中美公益广告对比研究

文化视角下中美公益广告对比研究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41
Cultural Corridor 文化长廊
文化视角下中美公益广告对比研究
文 / 陶举美
摘要:公益广告是一种具有文化价值导向的特殊广告形式,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的目的是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有 教育和启发的作用。中美语言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以中英语言为载体的公益广告的设计和表达。
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导的国家,集体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集体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主义价值观因 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其基本内涵属性 是不变的。孙中山的政治理念“天下为公”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 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在这种传统思想下,从古至今,家庭被当 作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个人是组成这个单位的最小个体。例如 :“家 和万事兴,敬老树新风”,还有许多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也体现了集体主义。 例如 : “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生命和绿色拥抱,人类与生态共存”。 这些广告中出现的“大家”“人类”“你我他”都体现了集体思想,强调人 类是命运共同体。
公益广告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元素、民族特色、 社会态度等,因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于公益广告的内容和设计 存在巨大的差异。 2 中美公益广告中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2.1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霍夫斯泰德以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尺度来衡量个体融人 集体的程度。个人主义意味着将追求并保护自身利益置于社会共同目标及 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之上。在个人主义文化环境中,人们强调个体思想的重 要性,注重个性表现,追求自由与多样性 。然而集体主义文化则强调团 体的重要性,更加关注集体幸福感,人们通过互相照顾以获得忠诚、信任 及一致的价值观。

最新整理中德公益广告跨文化对比.docx

最新整理中德公益广告跨文化对比.docx

最新整理中德公益广告跨文化对比中德公益广告跨文化对比引言: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公益广告有别于其他广告形式,是非商业性广告。

现代公益广告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而中国的公益广告则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公益广告也逐渐深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学者们对公益广告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美中不足的是从跨文化角度出发对中德两国的公益广告进行对比研究仍鲜有涉及。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中德公益广告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中德公益广告的相同与差异并希望可以对今后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公益广告的定义与特征公益广告是非商业性的广告。

中国学者潘泽宏认为“公益广告是使得人们更好的理解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人们对于该事件的理解及态度,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方式”。

外国学者Wolfgang J. Koschnick在其字典中将公益广告解释为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务广告。

中国学者张明新认为公益广告有三个区别于其他广告的特征,即以人为主题,为公共服务以及非营利性。

公益广告不同于其他商业广告,它xx的重点在于人,xx人的行为及其带来的社会效果。

另外,公益广告通常围绕社会热点现象,借助多样的传媒渠道,宣扬美德,针砭时弊,展现一定的价值诉求,以此来影响并引导大众的行为方式,从而做到为公众服务。

最后,公益广告通常是由政府机构、非营利性组织和媒体公司等赞助和推广,目的不在于提升品牌形象,是非营利性的广告形式。

二、中德公益广告的文化差异公益广告是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播的良好媒介。

它既能展现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体现现实的文化表象。

可以说,公益广告的制作与发展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互相依存。

因此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公益广告必定存在文化差异。

(一)伦理观的差异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和骨肉亲情。

中国人以家族为本位,有着强烈的思家、爱国之情。

对家人和故乡的思恋是深深扎根中国人心底是一种情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益广告与国外公益广告分析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的广告活动,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

公益广告的形式活泼短小,表现手法多样,易为受众所接受。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的是其商业运作的模式——广告主以付费的形式来买断媒体的控制权传播特定的内容即公益话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益广告不存在所谓的“纯洁性”,它产生的不仅仅是社会效益。

如果一定要强调这些的话。

那就不是公益广告而是公益宣传。

因此。

公益广告本身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体。

无论是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如网络、移动媒体等都可以发现公益广告的影子,各种主题、各种独特的创意成为了广告家族中艳丽的成员,由于其人性关怀的特殊性更是提高了其在广告家族中的地位,如果商业广告是广告家族的护卫军,那么公益广告就是广告家族中的王后,被人们广泛接受和欣赏。

无论在社会主义中国还是国外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公益广告在社会传播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却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和国外的公益广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中国公益广告与国外公益广告独特的魅力。

历史沿革: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

而中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

之后,198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广而告之》栏目,公益广告虽然不必象商业广告那样一字千金,公益广告却以极强的亲和力在倡导健康的社会风尚。

用心品味,委实令人心悦诚服。

中国公益广告与国外公益广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1、国内与国外公益广告现状分析。

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国家,广告发展进入了稳定高速的时期,广告大量出现,公益广告更是在近几年大量出现,无论是吸引力,说服力和创意也显著提高,但与国外相比,尤其是发达国家,还是显得较为稚嫩,西方发达国家广告发展历史悠久,公益广告更为成熟、多样。

经济程度越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公益广告越多,如美国、法国、日本等国,除了公益团体,许多企业开始关心社会,或唤醒人们重视家庭关系,或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公益广告从而在受众心目中塑造起企业良好的形象,公益广告占到企业广告发布的40%。

同时都有许多共同的公益广告主题:环保、儿童关注、残疾人、动物保护、艾滋病等疾病防治、家庭问题等。

2、公益广告模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公益广告的监督和引导分析。

在中国,公益广告通常由政府有关部门来做,广告公司和部分企业也参与了公益广告的资助,或完全由它们办理。

它们在做公益广告的同时也借此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向社会展示了企业的理念。

这些都是由公益广告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使公益广告能很好的成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渠道之一。

在国外,公益广告由商业公司制作发布,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益广告现已相当普及,尤其是电视公益广告。

电视公益广告最早出现于美国、法国等全国性大型电视网络,之后欧美一些跨国企业和机构也纷纷加入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发布。

现在欧美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大多是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组织机构发布的,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全国健康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

3、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公益广告的发布和制作由社会机构和商业企业担任,所以就决定了公益广告本身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体。

所以公益广告从出生起就贴上了商业性的标签,而发展趋势也是公益广告的商业化趋势,只是商业性程度不同而已,这是由其运作模式决定的。

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都能体现。

但是中国公益广告由政府主导,发布媒体也是由政府媒体发布,所以
其公益广告的商业性较为浅显。

但商业性仍然是其发展的趋势。

同时,商业广告也出现了公益性的趋势。

尽管两者有不同的原因。

4、政治体制决定了公益广告的模式。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媒体由政府控制监管,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从事公共广告的非赢利性民间组织,公益广告主要运作模式是由政府发起(可以是行政指令也可以是一般提倡),由媒体制作播发;或由媒体制作后,进行拍卖,由获署名权的企业出资,挂企业名发布;也可以由企业出资制作,购买媒体时空发布。

由企业赞助的广告一般都有企业署名,多多少少带有赢利性质,因此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广告。

但是由于企业赞助广告的主要目的不在赢利,而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因此其公益性大大超过赢利性,因此被称为“公益广告”是合适的。

这样的运作模式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的。

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国外则是商业机构、企业为主导地位。

也是由其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体制决定。

政府在其中环节作用不明显,所以公益广告的公益性也更能体现其最初的目的。

4、文化差异决定了公益广告的类型和内容的百花齐放
中国文化道德观念强烈,法律发展也逐渐完善,这些都能体现在广告的方方面面,在公益广告中也能体现出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仁义礼智信”的宣传等。

但是随着更多的道德问题的出现,随着社会对更多的人性关怀,公益广告的主题也会增加。

随着发展的逐渐成熟,也会更加有创意,更加深入人心,作用会更大。

国外不同于中国的文化,其内容的禁忌等也有所不同,尤其在犹太、基督教、伊斯兰等不同文化地区,公益广告内容各有特色。

5、政府在其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及利弊分析。

中国公益广告中政府作用明显,在商业化的运作中,政府部门要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和管理者。

政府在公益广告发展中主导地位这种公益广告管理模式或者发展模式适合我国的国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公益广告业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对公益广告活动的政策性引导与推动作用都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公益广告活动的管理与规划开始呈现出一系列的弊端,并越来越影响着公益广告活动的健康发展。

一是政府管理虚化,取而代之的则是媒体;二是多头管理并缺乏权威性;三是公共资源被侵占,政府保持沉默的态度;四是管理中素质低和公益广告管理水平不高。

”这些问题都是一语切中要害,是非常值得政府有关部门深思的。

从企业、媒体以及广告公司的立场出发,具体分析了政府在公益广告运作中处于主体地位与其对公益广告活动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划之间的矛盾,对其他各个广告主体在公益广告运作中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公益广告的策划和制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行政手段的规定,这就导致各类型的企业对公益广告不够热情、主动,认识不到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和意义,很多人做公益广告,目的只是为了参赛,这些公益广告的传播却不在计划之内。

媒体也是根据政府规定的任务,遇到全国性的盛事、大事,就发布一定量的主题公益广告,没有任务时就可发可不发。

政府部门开展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的传播也存在目标公众模糊、广告表现平庸、耗费时间长、传播频次有限等问题,对公益观念的普及较为有利,但缺乏针对性、时效性,犹如昙花一现,降低了公益广告的有效性。

在公益广告运作中主导权的问题上,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媒体、企业以及广告公司,让它们在不违反广告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按照市场规律建立一个有效的运作模式,来进行公益广告活动的运作,而不是利用红头文件强制其对已经规定好的有关主题进行公益广告的制作与播放,这样并不会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公益广告作为广告家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对公益广告的发展都十分关注,当然,公益广告发展过程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对公益广告研究不会停止脚步,我们期待着更加有创意,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公益广告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