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复习总结(提纲加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期末考试复习大纲1、质量的含义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oseph M.Juran),从用户的使用角度出发,曾把质量的定义概括为产品的“适用性”(fitness for use);克劳士比,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曾把质量概括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

综合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质量的六个特性(1)性能:性能是产品在开发、设计、研制阶段综合顾客和社会的需要对产品所规定的功能。

(2)可信性: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集合术语。

(3)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将伤害(对人)或损坏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中。

(4)适应性:适应性是指产品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5)经济性:产品的经济性是指合理的产品寿命周期费用。

(6)产品的时间性:产品的时间性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满足顾客对产品交货期和数量要求的能力。

3、质量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传统质量管理阶段这个阶段从开始出现质量管理一直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厂逐步取代分散经营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为止。

(2)、质量检验管理阶段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成功之后,机器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式生产,劳动者集中到一个工厂内共同进行批量生产劳动,于是产生了企业管理和质量检验管理。

(3)统计质理管理阶段我国在工业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中,一直沿用了原苏联40~60年代使用的百分比抽样方法,直到80年代初,我国计数抽样检查标准制订贯彻后,才逐步跨入第三个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理管理阶段。

(4)、现代质量管理阶段60年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质量管理上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

4、质量螺旋曲线朱兰质量螺旋曲线:为了表述产品形成的这种规律性,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提出了一个质量螺旋模型。

所谓质量螺旋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该曲线把全过程中各质量职能按照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用以表征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性,通常称之为“朱兰质量螺旋。

质量管理(附带答案)知识讲解

质量管理(附带答案)知识讲解

质量管理(附带答案)《质量管理》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4.亲和图法:亲和图法就是从未知、无经验的领域或对将来事情的想象等自浑沌状态中,掌握事实、意见和构想,不加取舍与选择地集中后依类似或亲和作归纳(多次地归纳),以便从复杂现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实质。

将问题解决。

5.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6.认证:认证是由第三方对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给出书面证明的程序。

7.内部故障成本:交货前,因产品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故障所发生的费用之和。

8.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在合同环境下,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为提供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

9.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要求可以是有关任何方面的,如有效性、效率或可追溯性)的能力。

1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11.质量审核: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12.因果图:因果图就是把对某项质量特性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加以归类和分解,并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其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13.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是指过程能力能够满足质量标准(公差)要求的程度。

14.质量效益:质量效益就是产品质量改善所发生的费用与由此产生的经济收益的比值。

15.计量值:当质量特性值可以取给定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可能的数值时,这样的特性值称为计量值。

二、判断题:1.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代用质量特性。

质量管理复习大纲

质量管理复习大纲

一、小知识点1.短时间内有异常因素如原材料不合格、工人操作不熟练等起作用,会导致孤岛型直方图的形成。

2.控制图中样本点程周期性变化表明生产过程质量失控。

3.ABC分析法又被称为排列图法。

4.在产品设计的产品构思阶段,要通过市场调研寻求新产品开发的方向,提出新产品开发建议书。

5.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是产生ISO9000族标准的社会基础。

6.目前国际上广泛用于产品质量认证的认证制度是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督(工厂、市场抽样检验+质量体系复查)+工厂质量体系评定。

7. 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是“三权分立”。

8. 可能引发经常性故障的情况有设备落后、权责不清、制度不明。

9. 要保证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组织实施,关键是要做好A阶段工作。

10. 在正态分布情况下,过程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近似于6σ。

11. 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验费用称为鉴定成本。

12. 在质量体系中,为进行某种活动所规定的途径称为过程。

13. “首件三检制”包括操作者自检、工序巡检、最终检验。

14. 第二方审核的目的是选择、评定或控制供方。

15.为检验判断当前的工序状态和能力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包括直方图法、工序能力指数、控制图法。

16.组织在质量改进过程中要消除障碍,应该营造浓厚的质量改进环境,将质量改进的理由和前景告诉员工,吸收有抵触情绪的员工参与质量改进工作,把有抵触情绪的员工暂时调离需要改进的环节或部门,并对个别员工进行适当补偿。

17.新产品的概念特点:对现有产品系列的补充;与现存产品绝对无关的产品;某地区初次研制成功的产品;把顾客的成本降到一个新水平;质量和价值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8.在生产工艺加工过程中,对于质量不稳定的工序、关系产品主要性能的重点工序、出现不合品较多的工序、关系产品使用安全的加工工序都应设立管理点。

19.质量审核的要求包括独立性、客观性和系统方法。

20.常见的安全认证标志有:CCC、CE、UL、GS、CAS。

质量管理学复习题纲

质量管理学复习题纲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1.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及质量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简述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及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3.分析质量检验的利弊并说明现代社会质量管理的特点。

4.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以GB/T9000—2005 idt ISO9000—2008为准):产品、质量、适用性与符合性、质量要求、规范、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审核、质量认证/合格评定5.产品的四个类别及其特点。

6.以朱兰螺旋或质量环说明产品质量形成运动规律,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7.试述质量的波动性及质量的规律性。

8.简述现代质量管理的原则。

9.何谓PDCA循环?其工作阶段和工作步骤是什么?PD CA循环具有哪些特征?10.何谓ISO?其性质、作用?谁是代表中国参加ISO的国家结构?11.ISO9000族标准产生的原因。

试述贯彻ISO9000标准的意义与作用。

12.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说出三个标准)?简述ISO9000标准的特点。

13.ISO9001标准要求的主要(四大板块)构成?其各自的作用。

14.何谓“过程”?简述质量管理体系与过程的关系。

15.ISO9000标准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化,试述文件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16.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17.ISO9001标准在人力资源有何要求?18.设计和开发工作上为何注重预警机制的形成,其构成?采购中为什么强调供方的评价与选择?19.开展质量经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质量成本及其构成;质量成本曲线及其分析。

20.审核的概念、特点、类型、审核准则、审核范围与频次、一般步骤。

21.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与不合格率、工序能力等级判定与处置。

22.检验的定义、分类,计数值和计量值抽样检验,一次、二次、多次和序贯抽样,不同抽样方案,百分比抽样的不合理性。

质量管理复习提纲(1)(共15页)

质量管理复习提纲(1)(共15页)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 18分多项选择题 12分判断题 10分简答题 24分计算题 25分分析题11分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1、产品概念及其开展〔硬件、软件、效劳、流程性材料的概念及区别〕⏹产品product:过程的结果。

包括硬件、软件、效劳和流程性材料〔ISO9000: 2005)。

⏹从合同中规定的产品开展到包括合同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其他一切后果。

⏹绿色化的循环经济开展: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化的产品概念表达了人类对质量在本钱、利益、风险的综合要求。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和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通常是有形产品,区别仅在量的特性,前者具有计数的特性,后者有连续的特性。

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之为货物。

⏹效劳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

效劳的提供可涉及,例如:——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税款申报书所需的收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动;——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传递);——为顾客创造气氛(如在宾馆和饭店)。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效劳、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

例如:外供产品“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效劳(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所组成。

⏹对产品概念的认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一个逐步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

如果在产品概念上存在着较为模糊的认识,那么,对于质量的认识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流程性材料的特点⏹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液态和气态。

⏹通常为有形产品(与软件、效劳相比拟)⏹具有整体的均匀性,其整体中任一微小单元或整体分割后各单元仍是相同的物质,并且其性质不变。

⏹具有自然的连续性,无法进行计数,只能进行计量。

⏹产品形成过程一般是连续实现的,在一定批量投料完成之前,一般不能或不易中途停顿中止生产。

《质量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质量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质量管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工序检验 P193指为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而对各道工序加工的产品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所进行的检验。

2、全面质量管理(ISO8402)p13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运行质量成本 P252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及因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

4、固有特性 P3在某物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特性!是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后之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5、过程能力 P157是指过程(或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衡量工序质量的一种标志。

6、代用质量特性 P3制造企业为了满足用户期望,必须相应地制定标准、要求,确定一些数据和参数,来间接地反应真正质量特性称之为代用质量特性。

7、参数设计 P112运用正交试验法或优化方法确定零部件参数的最佳组合,使系统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产生的质量波动最小,即质量最稳定8、可靠度 P278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得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9、质量设计 P132就是在产品设计中提出质量要求,确定产品的质量水平(或质量等级),选择主要的性能参数,规定多种性能参数经济合理的容差,或制定公差标准和其他技术条件。

10、可信性:P25811、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已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12工作质量:同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好坏,是企业或部门的组织工作,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对保证产品质量做到的程度。

13过程方法: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14、水平对比:将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同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比较,以识别自身质量改进的机会。

15、质量职能:产品质量产生、形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产品质量302、产品303、质量职能344、质量螺旋365、全面质量管理416、质量改进1027、缺陷32 8、质量29 9、质量认证11210、控制图235 11、6sigma管理264 12、第二方审核90 13、控制图第一类错误237 14、抽样检验298 15、合格质量水平31216、质量成本331 17、质量机能展开414 18、卓越绩效评价准则442二、解答题1、简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进步和存在问题。

(1)主要进步:将质量管理中的“事后把关”变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

(2)存在问题:因为是运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不可能百分百确定合格以否,存在PR(α)、CR(β)二类风险;2、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P41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其基本特点有:(1)TQM是一种管理途径,既不是某种狭隘的概念或简单的方法,也不是某种模式或框架;(2)TQM强调一个组织必须以质量为中心来开展活动,其他管理职能不可能取代质量管理的中心地位;(3)TQM必须以全员参与为基础;(4)TQM腔调一个组织的长期成功,而不是谋求短期效益或哗众取宠的市场效应;3、简述PDCA循环的步骤和特点。

P186PDCA循环是质量改进活动的一般方法或程序,反映了质量改进活动中所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

这四个阶段具体可分为七个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尽可能用数据加以说明。

(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3)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4)针对(3),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其结果。

(5)按照制定的计划组织实施。

(6)检查实际执行的结果。

《质量管理》复习答案

《质量管理》复习答案

《质量管理》课程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质量管理:是组织为使产品质量能够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达到顾客满意而开展的策划、组织、实施、控制、检查、审核和改进等所有相关管理活动的总和。

2、全面质量管理:即全员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方位质量管理、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工具或方法,即“三全一多样。

”3、顾客需求:即顾客对产品或服务所提出的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4、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产品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少量产品来对这批产品的质量进行估计,并对这批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做出判断5、质量成本:是企业为达到和确保质量水平以及因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而付出的代价。

6、6σ管理法:是一个以质量为主线,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利用对数据和事实的分析,提升一个组织的业务流程能力的管理方法体系。

二、简答题:1、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概括起来,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一下几点:(1)持续改进(2)树立标杆(3)授权给员工(4)发扬团队精神(5)基于事实的决策(6)活学活用质量管理工具或方法(7)供应商的质量保证(8)强化“源头质量”观念2、顾客信息获取的途径有哪些?途径有:企业顾客档案;零售商;数据公司;行业协会;相关服务行业;报纸和杂志;政府机构;媒体。

3、简述DfE的含义。

DFE即绿色设计,也称作面向环境的设计或环境友好的设计。

绿色设计就是在设计产品时,在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的前提下,考虑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使产品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到最小。

4、填充工序等级表。

5、简述生产者风险与消费者风险。

生产者风险是指由生产者承担的把合格批评为不合格批的风险,记为ɑ。

消费者风险是指有消费者所承担的把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的风险,记得为β。

6、根据价值工程中的价值公式“V=F/C”可以提高价值的途径有哪些?提高价值的途径有四种:(1)在提高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2)在成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功能(3)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4)以较小的功能降低带来较大的成本降低三、不定项选择题:(选出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质量控制是指为满足质量要求而对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的(AB)两方面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

质量管理学复习题纲

质量管理学复习题纲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1.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及质量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答:(1)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保证;(2)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基础;(3)是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4)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2 简述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及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一)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前,产品质量基本依靠操作者的技艺和经验来保证,可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于“事后把关”的检验难以预防不合格的发生,而且“事后把关”对于大批量生产和破坏性检验也难以适用,所以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前苏联等)相继制定并发布了公差标准,以保证批量产品的互换性和质量的一致性。

统计质量管理把以前质量管理中的“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费根堡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途径,它的特点就是在最经济的水平上,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将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连成一个有效地体系。

3 分析质量检验的利弊并说明现代社会质量管理的特点。

优点:(1)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到预防作用(2)通过工序生产中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缺点: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

废品已成事实,很难补救。

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

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弊端就突显出来。

4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以GB/T9000—2005 idt ISO9000—2008为准):产品: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适用性与符合性: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就叫符合性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全面质量管理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篇基本概念和原理……………………………………………………(1)
第1章 质量……………………………………………………………(1)
第2章 质量管理………………………………………………………(2)
第3章 质量文化………………………………………………………(3)
6._B_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A.质量特性B.质量环C.质量圈D.全面质量管理
7.汽车、机床为_A_产品。
A.硬件B.流程性材料C.软件D.服务
8._D_质量特性在考虑质量特性的内容时,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环保以及社会伦理等有关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要求。
A.心理方面的B.时间方面的
第8章 QC小组活动……………………………………………………(9)
第9章 精益管理………………………………………………………(10)
第10章 六西格玛管理…………………………………………………(11)
第三篇工具方法………………………………………………………………(12)
第ll章 质量工具概述…………………………………………………(12)
第3章 质量文化
选择题
1.使命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的功能,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_D_的问题。
A.组织的计划C.完成计划的时间 B.完成计划的措施 D.组织要实现什么
2.核心价值观说明组织B C 等问题。
A.完成计划的措施B.代表什么C.处事的原则是什么D.要实现什么
3.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出_C_,就是体现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的思想。
A. 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 B.部门年度目标及重点对策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doc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doc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质量的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质量的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质量具有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的特点。

广义性:“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相对性:不同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过程或质量管理体系的固有特性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

4、质量标准:把反映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系列技术经济参数和指标明确规定下来,形成技术文件,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

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

5、工作质量是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工作质量常以废品率、合格品率等相对指标间接表示。

6、质量职能:设计试制过程、生产制造过程、辅助与服务过程、使用过程7、第一阶段质量检验阶段:从2 0世纪初至2 0世纪3 0年代末,是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以事后检验为主体;第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其主要特点是从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发展到工序控制,突出了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从2 0世纪6 0年代至今。

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费根堡姆与朱兰等。

8、质量管理学是研究和揭示质量形成和实现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9、国际标准化组织:成于1946年,非官方组织,成员包括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组织,有相关的技术委员会负责讨论和建立标准,目前已经发布了10000多个国际标准。

11> 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分层法、散布图法、调查表10、质量数据的统计特征:平均值、中位数、极差R、标准偏差So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

12. 质量检验的概念: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质量管理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复习提纲1 、顾客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1)每一个顾客都是具有特定的需要、爱好和性格的个性化的主体。

2)在当今的交易中,王牌捏在顾客的手中。

顾客用钞票投票来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

3)顾客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能否满足顾客的需要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2、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3、通常的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 1)技术或者理化方面的特性。

2)心理方面的特性。

3)时间方面的特性。

4)安全方面的特性。

5)社会方面的特性。

4 、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者相互作用的活动。

5 、产品即过程的结果。

6 、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在供方和顾客之间的界面上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7 、软件是通过承载媒体表达的信息所组成的知识产品。

8 、硬件是具有特定形状的可分离的有形产品通常由创造的、建造的或者装配的零件、部件和组件组成。

9 、流程性材料:通过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

10 、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者个人。

11、相关方:是指与组织的业绩或者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者团体。

12 、合格也称为符合,即满足要求。

13 、所谓不良是指伤害产品合用性的任何缺陷或者差错。

14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15 、顾客不满是指顾客因产品的不良而产生烦恼、抱怨、投诉的这样一种状态。

16 、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类型的质量特性即魅力特性、必须特性和线性特性。

17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18、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殊的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

19 、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20、质量概念的两重含义1)意味着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使顾客满意的那些产品特征(是顾客满意的源泉)2)意味着免于不良,亦即没有那些需要返工或者会导致现场失效、顾客不满、顾客投诉等的差错(是顾客不满的原因)21 、“大质量”观与“小质量”观微观质量是小质量,而宏观质量就是大质量。

质量管理与控制复习提纲答案

质量管理与控制复习提纲答案

《质量管理与控制》复习纲要1、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2、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 GB/T)。

3、按检验阶段分类可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5、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时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特性不随时间而变化,始终保持(稳定)且符合质量规格的要求。

6、工序能力是(受控)状态下工序对加工(质量)的保证能力。

7、质量改进常用的老七种工具是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检查表、(分层法)、(散布图)、控制图。

8、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9、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10、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1、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试手段及环境条件。

12、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13、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规定的水平;而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问题。

14、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对组织活动(全过程)的管理,追求组织的持久成功,即使顾客、本组织的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持续满意)和受益。

15、PDCA循环是由(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要素构成的一种循环的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

16、公司“三标一体”中的三标是指(ISO9001)、(ISO 14001)、(OHSAS 18001)标准。

17、质量意识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及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资料及课后习题答案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资料及课后习题答案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复习资料及课后习题答案第⼀章现代质量管理概述1.什么是质量?如何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组固有特性满⾜顾客和其他相关⽅要求的能⼒(程度)。

理解:①质量可存在于各个领域或任何事物中。

②质量由⼀组固有特性组成。

③满⾜要求是指应满⾜明⽰的、通常是隐含的、或必须履⾏的需要和期望。

④质量的“动态性”。

⑤质量的“相对性”。

⑥⽐较质量的优劣时应在同⼀“等级”的基础上进⾏⽐较。

2.产品质量包括哪些?是指产品的⼀组固有特性满⾜要求的程度。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它包括服务(如运输)、硬件(如机械零件)、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软件(如程序)或其组合。

3.何为⼴义质量?何为狭义质量?狭义质量:指的是仅仅从⽤户的⾓度去看质量,即性能、可信性、安全性、外观、经济性、可靠性、服务等。

⼴义质量:不仅从⽤户的⾓度去看质量,同时还应从社会的⾓度去理解,如是否环保等。

4.何为⼯作质量?产品质量、过程质量与⼯作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质量:是指企业⽣产经营中各项⼯作对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程度。

取决于⼈的素质,包括质量意识、责任⼼、业务⽔平等。

过程:是将输⼊转化为输出的⼀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过程质量:是指过程的固有特性满⾜要求的程度。

包括:规划过程质量、设计过程质量、制造过程质量、使⽤过程质量、报废处理过程质量等。

服务:是指为满⾜顾客的需要,供⽅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内部活动所产⽣的结果。

服务质量:是指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要求的程度。

服务的特性如:反应速度、服务能⼒、信誉、及时提供配件等。

5.质量⼯程发展各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①质量检验阶段(事后检验阶段)这⼀阶段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的检验,依靠检验挑出不合格品。

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③全⾯质量管理阶段。

④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阶段。

6.何为寿命循环周期质量?⼀个产品的寿命总是有限的,它从“摇篮”到“坟墓”,再到“转⽣”,陈伟产品的寿命周期循环。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答案(新增部分答案)

质量管理学复习提纲答案(新增部分答案)

一、填空1、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是戴明。

2、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三部曲是: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3、美国和日本的国家质量奖分别是美国波多里奇奖日本戴明奖。

4、田口玄一提出的产品设计优化过程的“三次设计法”的三个阶段是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5、6σ标准所对应的产品过程能力指数C P值为质量标准(公差范围)T与过程能力6σ的比值。

6、质量管理发展的五个阶段:传统质量检验阶段现代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国际化。

7、质量成本的构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损失)成本外部故障(损失)成本。

8、写出三种常用的设计质量控制技术:质量功能展开(QFD)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田口设计方法(稳健设计方法)。

9、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有很多,请写出四种排列图、直方图、散布图、因果图。

10、QFD的全称是Quality FunctionDeployment,中文含义是质量功能展开。

11、质量改进中的5W1H通常是指when where why who、what how12、常见的计量控制图有均值—极差控制图均值---标准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13、质量改进三部曲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

二、选择1、在60年代以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引起世界各国瞩目的国家是(B)。

A.美国B.日本C.瑞典D.德国2、一线员工自愿组织起来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是( A )。

A、QC小组B、班组C、项目小组D、黑带3、标准差σ的大小是说明(A )。

A数据分散程度B数据大小C工序能力大小D检查精度4、鱼骨图的发明者是(B )。

A休哈特B石川馨C赤尾洋二D戴明5、摩托罗拉公司确立的质量改进目标,就是要将百万机会缺陷数降至(D )。

A.233 B.150 C.68 D.3.46、戴明奖是哪一国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奖(C)A、美国B、欧洲C、日本D、英国7、频数直方图中长方形的高度表示(B )A数据范围的间隔B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数C数据的极差D组距8、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中“T”指(A)A产品的公差范围B产品的标准差C质量数据分布中心D中心偏移量9、排列图又叫(C )A鱼刺图 B 管理图C帕雷托图D矩阵图10、单位缺陷数的英文简写是(A)A DPUB DPOC DOED DPMO11、零缺陷的口号是由费根堡姆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复习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P1质量的定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P6现代质量观1)朱兰的质量观: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2)戴明的质量观:目标不变,持续改善和知识渊博3)克劳士比的质量观:“零缺陷”观点4)田口玄一的质量观: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检验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

•P9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哪四个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P1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由哪几位质量管理专家先后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是由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费根堡姆等人先后提出来的。

•P18质量文化的三个层次1)表层(物资层):厂容、厂标、厂貌、厂服2)幔层(规范层):组织机构、质量标准、质量法规、质量管理体系3)深层(精神层):质量意识、质量观念、质量精神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P26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途径,目的是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2)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3)管理对象的全面性;4)管理方法的全面性;5)经济效益的全面性•P30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1)用户至上的观点;2)一切凭数据说话的观点;3)预防为主的观点;4)以质量求效益的观点;5)以零缺陷为目标的观点。

•P36现场管理与质量管理的联系现场文明生产管理是制造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生产秩序、整洁的工作场所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是消除质量隐患的重要手段。

•P40戴明环(PDCA循环)含义及特点•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处理(Action)。

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四个阶段的顺序来进行管理工作的。

特点: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促进;2)不断转动,逐步提高;3)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A(总结、处理)阶段。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P64 ISO9000:2000系列标准的结构2000版ISO 9000系列的标准由4个核心标准、1个其他标准、7个技术报告、3个小册子四大部分组成。

(一)4个核心标准: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 19011:2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二)1个其他标准:ISO 10012《测量控制系统》(三)7个技术报告:ISO/TR10005《质量计划编制指南》ISO/TR10006《项目管理指南》ISO/TR10007《技术状态管理指南》ISO/TR100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TR10014《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ISO/TR10015《教育与培训指南》ISO/TR10017《ISO 9001:1994中的统计技术指南》(四)3个小册子:《质量管理原则》、《选择和使用指南》、《小型组织实施指南》•P68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1)以顾客为中心;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互利的供方关系。

•P70 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管理体系。

•P7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区别产品要求:针对具体产品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体现了一个组织管理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要求,是一种通用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能代替产品要求,只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第四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96 随机性变异与非随机性变异;计量值数据与计数值数据(定义)随机性变异:由偶然因素引起,会使产品的质量特征值发生微小的变化,这种变异是无法避免的。

非随机性变异:由于生产过程中出现某种异常现象引起的,通常会使产品质量发生周期性或规律性的变化。

计量值数据:连续且可测量的数据。

计数值数据:离散、分类或属性数据。

P96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与新七种工具(书上有误)老七种工具: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散布图、流程图。

新七种工具: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

P97什么是调查表?(定义)调查表是为了调查事物的客观情况而按照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分类预先设计的表格,可用来收集关于某些具体事件出现的频率数据。

•P98什么是分层法?(定义)分层法就是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将相同性质或同一生产条件下的数据归纳为一个组,从而找出根本影响因素的方法。

•P99什么是排列图?(定义,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排列图(巴雷特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

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所组成的图。

• 排列图有什么作用?(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1) 寻找产品质量的改善重点; 2) 验证改善产品质量的效果; 3) 对产品质量进行分层研究; • P101 排列图的画法。

(例4-2) • P101什么叫因果图?(定义) 因果图(也称为石川馨图或鱼骨图)是用来展示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 P101 5M1E 的含义 人(Man )、机(Machine )、材料(Material )、测量(Measurement )、方法(Method )、环境(Environment ) • P102 什么是直方图?(定义)以坐标横轴表示组距,坐标纵轴表示频数,所画出的矩形图称为频数直方图,简称直方图。

• P102 直方图及其主要作用直方图以频率的形式提供数据的分布状况,找出其统计规律以便对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主要作用:1) 显示质量波动的状态;2) 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3) 通过研究质量波动状况之后,就能掌握过程的状况,从而确定在什么地方集中力量进行质量改进工作。

•P103 掌握直方图的画法(计算过程),并能根据数据作出直方图。

(理解,例4-3,注意:组距尽可能取为10、5、1、0.5、0.1、0.05一类的数) P103----P107• P106 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

(理解)P106 的常见直方图的形状,并知道每种直方图的原因。

(一个图对应一种原因)----期中考试 正态型:生产正常;偏态型:由于控制了公差上限、遗弃部分样本数据或剔除废品后造成的分布形状;孤岛型:由于工艺条件如人、设备、材料、环境或测量方法等发生突变或者记录错误造成的; 锯齿型:由于分组过多或测量数据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平顶型:工序失控,控制参数与输出失调,不同规格产品混杂,抽样非随机; 双峰型:混料,数据源于不同的生产条件或者是供应商在供货之前进行了分检。

• P107 什么是散布图,散布图的类型及其观察。

散布图是通过分析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相关阴虚的一种有效方法。

散布图的类型:(图P108)1) 强正相关:X 增加,Y 也增加,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 弱正相关:这个时候X 增加,一般Y 也会曾加,但非相对性,也就是就X 除了受Y 的因素影响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X ;3) 强负相关:当X 增加,Y 明显的随之减少;4) 弱负相关:当X 增加,Y 减少的幅度不是很明显,这时的X 除了受Y 的影响外,尚有其他因素影响X ; 5) 不相关:当X 增加,Y 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或者说没有规律性); 6) 曲线相关:当X 增加,Y 以某种曲线的形式随之变化。

第五章 过程能力分析P118什么是过程能力?(定义)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或稳定状态下在加工精度方面的实际能力。

过程能力体现了过程稳定地实现加工质量的范围。

P120 多变异分析的分类P123~P124 C p 、C pk 、k 的计算公式,(例5-2,例5-3)算完之后进行评价,P130表格、Cpk 的值反应的质量问题P128 过程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之间的关系(式5-9,式5-10,例5-5) 书上• P129 DPU 与DPMO 的含义及其关系 (式5-12,例5-6) 单位产品缺陷数,又称DPU 或D/U ,是对质量的通用度量。

通过该检查点的单位数陷数在任何检查点发现的缺 DPU例1职能: 财务 产品: 财务报表缺陷: 记录不准确 单位缺陷数(DPU )的公式为: 缺陷数: 56个在任何检查点发现的缺陷数 单位: 每个条目 通过该检查点的单位数 单位数: 50,000DPU=56/50,000=0.001百万缺陷机会缺陷数DPMO :例P129例2职能: 财务 产品: 财务报表缺陷: 记录不准确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的公式为 缺陷数: 56个 单位缺陷数×1,000,000 单位: 每个条目 每单位中出错机会 单位数: 50,000 出错机会:2DPMO=(0.001×1,000,000)/2=500• P130 过程能力评价(表5-2)计算完C p 、C pk 、k 之后运用评价表进行评价。

第六章 测量系统分析• P134 测量系统的定义,测量系统的基本要素测量系统是指测量中的仪器及其操作方式和方法、其他设备、软件、人员等的总称。

测量系统的组成包括了测量者、参照标准、测量方法以及测量仪器及其等基本要素。

影响过程质量的六个基本因素 :人 员、设 备、方 法、材 料、环 境、测 量 系 统。

• P136 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测量系统能力) 测量系统的误差包括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测量系统能力。

偏倚:是同一测量对象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或称测量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重复性:是由一个测量者,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差异。

再现性:是由不同的测量者,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测量对象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变差。

稳定性:是指采用同一测量系统、由同一测量者、在同一环境下、在不同时间上、测量同一被测对象的同一质量特性值时所发生的测量值变异,变异愈小,则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愈好。

线性:是指在测量系统预期的量程范围内,在不同量程段所得到的偏倚值的差异。

测量系统能力:是反映测量系统在对其特定的测量对象测量时测量值的变异程度,表示测量能力的指标有P/T 比率(精度/公差比率)和R&R%(重复性与再现性百分数)。

• P142 测量系统能力的评价(充足、边界、不足)为了评价测量系统能力,一般采用P/T 比率(精度/公差比率)和R&R%(重复性与再现性百分数)两个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