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欢乐颂-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欢乐颂-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合唱;
2.知道欢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
3.能够唱出欢乐颂的歌词。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听辨音乐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地道的发音和正确的语音语调。
3.情感目标
1.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2.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合唱;
2.歌词的理解。
2.教学难点
1.合唱时的和声;
2.感情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欢乐颂。
2.学习歌曲
1.教师向学生播放欢乐颂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教师再播放音频,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正确地唱出歌曲。
3.音乐分析
1.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各个部分的和声;
2.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演唱自己的部分,并且合唱。
4.感情表达
1.教师让学生听懂歌词中表达的情感;
2.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歌词。
5.合唱训练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多次合唱训练。
6.合唱表演
1.教师安排学生表演欢乐颂的合唱。
四、教学评价
1.学生在听辨音乐和合唱歌曲的表现;
2.学生在表演时的情感表达;
3.学生在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拓展
1.学生可以自己编写和声来创作自己的歌曲;
2.学生可以用现有的歌曲进行重新编曲和创作。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欢乐颂》3.学唱歌曲《爱的人间》4.欣赏《爱之梦》《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恩的心》《爱的人间》等歌乐曲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所有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团结友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歌乐曲中感受爱,能主动认真地参与学唱、欣赏、表达音乐的学习活动中,能够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
3.知识与技能: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并能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简单手语,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乐曲,记忆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以“爱”为主题的乐曲,记忆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资料教师手语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课型:新授课时: 4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感恩的心》一、导入: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学习歌曲:1、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感恩的心》特感人,下面同学真听歌曲范唱。
注意:听一听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奏。
: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首歌曲,我就要掌握它的奏。
你了首歌曲的开与以前歌曲的开有什么不同?(老解弱起拍,前三拍半空着不唱,同学在唱的候一定要注意一点。
)学生跟着跟老一起来按奏朗歌。
3、唱旋律。
听老琴,学生用“la”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音声哼唱歌。
5、有感情的演唱。
三、学手:1、演示作由老演示作 2、分解作,老解作,学生跟着做作。
四、学生表演一唱歌一作手。
也学生学的不是很熟,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
通种体来促同学一步学。
五、小:学了首歌,你有何感想?才大家用了各自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众人的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00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课时:2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四季歌》的旋律与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四季歌》的旋律与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与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四季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二、新歌教学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与旋律。
2.教师一句一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与节奏。
3.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模仿教师的演唱技巧。
三、歌曲练习1.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错误,共同提高。
2.教师挑选优秀学生展示,给予表扬与鼓励。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播放《四季歌》音频,让学生回顾歌曲的旋律与歌词。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熟练程度。
二、歌曲表演1.学生分组表演,展示自己的歌唱技巧。
2.教师挑选优秀学生进行点评,给予指导与建议。
三、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其他关于四季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提高音乐素养。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四季歌》。
2.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心得,提出建议,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四季歌》的旋律与歌词,提高了音乐素养,对四季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四季歌》的旋律与歌词,并能够用适当的情感表现四季变化。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尼亚加拉瀑布》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尼亚加拉瀑布》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尼亚加拉瀑布的基本情况和地理位置。
2. 能够分析尼亚加拉瀑布的景色、声音和气氛。
3. 学会运用音乐元素来表达尼亚加拉瀑布的特点。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尼亚加拉瀑布的感知能力。
2. 运用音乐元素来表达尼亚加拉瀑布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复音乐元素的基本概念。
2. 研究尼亚加拉瀑布(10分钟)- 介绍尼亚加拉瀑布的基本情况和地理位置。
- 分析尼亚加拉瀑布的景色、声音和气氛,引导学生对其产生感受。
3. 欣赏音乐作品(10分钟)- 播放与尼亚加拉瀑布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体验其中的情感表达。
4. 音乐元素分析(15分钟)- 介绍音乐元素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概念,并解释它们与尼亚加拉瀑布的关系。
- 使用示范乐器演奏对应的音乐元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 创作尼亚加拉瀑布(20分钟)- 给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尼亚加拉瀑布的印象,使用音乐元素进行创作。
- 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音乐的表达力和情感传达。
6. 分享和讨论(10分钟)- 让每个小组表演他们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 引导学生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反应,包括表情、动作等。
2. 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分析学生在分享和讨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邀请音乐家或艺术家来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景点,如瀑布或山川,以增强他们对音乐与自然景物的联系。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尼亚加拉瀑布》的优质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尼亚加拉瀑布的感知能力,并运用音乐元素来表达它的特点。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作品,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与情感体验。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欣赏爱之梦|人教版
5.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合唱、合奏等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创造和文化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旋律、和声和节奏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和节奏的把握、情感的表达,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爱之梦》相关的问题,如旋律的特点、歌词的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爱之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被一首歌感动,感受到爱的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爱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4)音乐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作曲家李斯特及其时代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多,难以将音乐作品放置于文化背景中进行深入理解。
举例:如何让学生理解李斯特的浪漫主义风格特点,以及《爱之梦》在当时音乐发展中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示范演唱、互动讨论、小组合作、音乐游戏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唱歌《爱的奉献》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3、唱歌《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二声部合唱“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二声部合唱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1、导入。
(5分钟)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5分钟)(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1毕业歌|人教版
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毕业歌》的学习充满了热情。他们在讨论歌曲情感和毕业典礼的意义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学生情感培养中的重要性。
在讲授歌曲时,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音准和节奏上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我采取了示范、指导和反复练习的方法。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这两个重点。对于音准和节奏的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掌握。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毕业歌》中表达的情感和其在毕业典礼上的意义。
2.歌曲学唱:为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们将进行歌曲学唱的实践。通过集体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合唱时的团队协作能力,确保合唱表演的和谐统一。
举例解释:在歌曲学唱方面,重点在于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毕业歌》的旋律,不出现跑调现象;在情感表达方面,学生需要理解歌词背后的情感意义,通过歌声传达出对母校的不舍和对老师的感谢;在乐理知识方面,重点在于学生能够识别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关键音乐元素;在团队合作方面,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在合唱中与他人协调,保持声音的和谐。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毕业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感恩老师的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过程与方法: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学会合唱《毕业歌》,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乐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知识与技能:掌握《毕业歌》的歌词、旋律及基本节奏,了解毕业歌曲的特点;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参加毕业典礼合唱表演。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视唱》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视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视唱》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视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简单的五线谱识别、音高记忆、节奏感知等。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实践操作的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同时,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视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视唱技巧,包括五线谱识别、音高记忆、节奏感知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视唱过程中,准确地把握音高和节奏,提高视唱效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运用分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阶梯教学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乐谱、视唱教材等。
2.准备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3.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准备分组教学所需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同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视唱技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构成、音高的表示方法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初步认识音高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视唱练习。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拉库卡拉查(教案)
6. 音乐实践与创作:
- 实践:写出参与音乐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 创作: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7. 文化理解与认知:
- 墨西哥文化:简要介绍墨西哥的文化特色。
- 文化尊重:强调尊重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8. 团队协作与交流:
- 协作:写出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本节课围绕墨西哥歌曲《拉库卡拉查》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歌曲《拉库卡拉查》的旋律和节奏: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感受墨西哥音乐的特色。
2. 墨西哥音乐的特点:了解墨西哥音乐的风格特点,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3. 歌曲的歌词寓意:理解歌曲《拉库卡拉查》的歌词寓意,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的意识。
(3)提问与解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主动向教师提问,教师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交流与分享:鼓励学生在班级内或学习小组中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5)创作与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与墨西哥音乐、舞蹈、绘画等相关的作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6)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与墨西哥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绘画展览等,以丰富自己的文化体验。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墨西哥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7)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的人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的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人间大爱的主题。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能体会到人间大爱的伟大和美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同时,由于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爱的人间》,并理解歌曲的含义。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人间大爱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2.理解歌曲的含义,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是教学的难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演唱示范,然后学生跟随演唱。
2.使用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歌曲的含义。
3.运用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音乐教材和教案。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录音。
3.准备歌词卡片,以便学生跟唱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温馨的歌曲,如《爱的奉献》,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师简要介绍今天的歌曲《爱的人间》,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人间大爱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爱的人间》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的内容。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高音部分。
对于唱得不够准确的学生,教师可以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4.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2拨弦波尔卡|人教版
-强调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演奏,保持节奏一致;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练习,培养协作能力;
-适时调整:在演奏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调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拨弦波尔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欢快的舞曲,让你忍不住想跟着节奏跳起来?”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拨弦波尔卡舞曲的奥秘。
(2)波尔卡舞曲的节奏感:波尔卡舞曲的节奏较为特殊,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教师可以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并模仿波尔卡舞曲的节奏。
(3)团队协作:在集体合作演奏过程中,如何保持节奏一致、音量平衡是一个难点。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协调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
-针对拨弦乐器演奏技巧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2拨弦波尔卡|人教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学习拨弦波尔卡舞曲,培养学生对音乐风格、旋律、节奏的敏感度,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增强音乐表现力:教授拨弦乐器演奏技巧,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表达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通过集体合作演奏,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创编表演中发挥想象,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创造力。
5.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了解拨弦乐器在我国及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欢乐颂》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欢乐颂》教案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后被贝多芬谱曲成为《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是该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乐章。
这首歌曲以宏伟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人类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热爱。
本课将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但同时,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还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欢乐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2.分析《欢乐颂》的旋律特点和音乐形式。
3.学会演唱《欢乐颂》并用合适的情感去表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内涵和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唱或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欢乐颂》的魅力。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欢乐颂》的理解和感受。
4.实践法:分组练习演唱,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欢乐颂》乐谱。
2.音响设备:录音机、音响。
3.投影仪:用于展示《欢乐颂》的乐谱和相关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欢乐颂》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欢乐颂》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欢乐颂》,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10分钟)教师分析《欢乐颂》的旋律特点和音乐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欢乐颂》的意义和价值。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欢乐颂》,并尝试分析其他音乐作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我中华》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我中华》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我中华》这首歌曲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五声音阶创作,旋律优美,歌词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
但是,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爱我中华》的背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歌曲《爱我中华》,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情感演唱。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民族特色音调,如滑音、颤音等。
2.重点:学会歌曲《爱我中华》,并能进行合唱。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不同版本的《爱我中华》,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爱我中华》的曲谱、歌词。
2.教学音频:不同版本的《爱我中华》。
3.教学视频:关于民族音乐的纪录片或歌曲表演。
4.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特色音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爱我中华》的曲谱,讲解歌曲的背景、结构。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音调,如滑音、颤音等。
引导学生分组练习,加强合唱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检验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蓝色的雅特朗》教案
5.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创作过程,尝试为歌曲编创简单的动作或伴奏。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蓝色的雅特朗》,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情感表达,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2.强化学生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和分声部演唱,锻炼学生对音乐节奏、音高的控制能力,提高音乐表演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歌曲情感的表达,对音乐意境的深入理解。
-简谱中较复杂的节奏型和音程辨识。
-合唱时各声部的协调与统一。
举例解释:
-在歌曲中,部分节奏和音高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如切分音、跳进音等。教师需要耐心指导,通过分解练习、慢速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歌曲情感的表达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情景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新课讲授后的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确保他们的讨论能够紧扣教学目标。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发表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分享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长江之歌》的学习,感受自然的美好壮观,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欣赏、演唱、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歌曲背后隐含的故事,以及表达的深刻情感。
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以及歌曲中的音乐特色,并掌握混声合唱的基本技能,演唱主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混声合唱的基本技能,演唱主旋律。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以及歌曲中的音乐特色。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教师播放"母亲河'黄河的视频,提问学生:视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想象到什么场景?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为:给人一种雄伟、壮丽、澎湃的感觉;想象到中华英雄儿女不畏艰险、勇敢与恶势力斗争的场面。
由此,引入到我国另一条历史长河"长江'的学习,感受一下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二)探究学习,新课教授1.聆听音乐(1)初次聆听教师设置问题: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进行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歌曲的情绪为热情、激动、亲切地;给人一种壮阔、震撼的感觉。
(2)再次聆听教师设置问题:歌曲的演唱形式什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方式?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为:采用领唱合唱的方式,"一领众合'的方式进行演唱;这样设置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以及人物的情感。
2.学习歌曲(1)教师弹琴,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学生用圆润、优美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与学生一起演唱歌谱,在演唱的过程中,请学生思考:歌曲中有哪些音乐元素?又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旋律中出现琶音、大跳等;琶音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坚定、跳跃的感觉,间接描绘长江水流的特点、以及感觉;旋律中出现大跳,主要是通过旋律的起伏突出人物的情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研究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研究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二声部合唱2.“乐圣”XXX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研究,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经由过程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研究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3.唱旋律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研究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3.分组进行练。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帮忙纠正毛病。
增进进步。
四、全班独唱歌曲,结束课程第二课时2教学内容:1.复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配合手语进行歌曲演唱,获得愈加深刻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欢乐颂》,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难点:赏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研究。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贝多芬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在世界交响音乐界,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著名作品有交响乐《英雄》(第三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合唱》(第九交响曲,其中著名乐段《欢乐颂》在第四乐章),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幻想》,弦乐四重奏《大赋格》等。
(三)学唱歌曲:
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
(采用划拍法、画线条法、教师范唱法、跟琴模唱法、手语代替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感受歌曲旋律)
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表现歌曲,尽情抒发学生内心的爱,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积极性)
四、拓展:
《爱心满天》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心满天》。
2.为歌曲创编手语动作。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柔美、和谐的声音齐唱《爱心满天》。
2.能较准确视唱《爱心满天》中的一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连贯柔美,和谐的声音齐唱歌曲。
难点:较准确地视唱一段乐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听四首歌曲片段,说出歌名。
《欢乐颂》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培养学生乐观、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体会博爱,自由,平等,友爱,勇敢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节拍和音高等;2. 能力目标: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听辨能力和简单的合唱、合奏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课本、音乐乐曲、音乐器材;2. 教学工具:电视、录音机、音乐播放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律动活动,如拍手、跳舞,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和感受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节拍和音高等,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3. 学习音乐基本要素: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详细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的概念、旋律的构成、节拍的分类和音高的区分等,并结合具体的音乐乐曲进行讲解和演示。
4. 合唱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合唱活动,通过合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
5. 合奏活动: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本要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奏活动,可以使用简单的乐器或者身体作为乐器进行合奏。
6. 音乐创作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选用合适的音符和节奏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和构思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音乐创作作品。
7.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要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鼓励学生继续发掘和创造音乐的乐趣。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更多的音乐鉴赏活动,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音乐活动和比赛,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和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音乐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音乐有着很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肠小道》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情境、情绪,能用声势表现“行走”主题;能熟记、哼唱“风光”主题,并创编一段歌词;听辨“行走”主题与“风光”主题
2、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初步了解管弦乐合奏知识;感受毛驴的音乐形象,并完成导学卡中的趣味测试
3、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音乐欣赏的兴趣。
培养孩子们采集信息,运用电脑学习、质疑问难、展示作品、人机交互、使用电子白板等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音乐与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已基本掌握一定的调查、探究及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与方法,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平台及信息技术进行一定深度的学习、讨论和探究。
我课前利用学习网络“潜能在线.在线导学”学习平台,设计好“《羊肠小道》探究学习卡”,导入“科罗拉多大峡谷、格罗菲、大峡谷组曲、我的问题、自制乐器”五个自学点,让学生在课外利用信息网络资源,进行检索、筛选、处理、运用信息资料,开展自主、互动学习活动。
在课中,有了课前的自主自学基础,学生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自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选择学生关注度高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中探究的重难点内容,并设计好“《羊肠小道》探究学习卡”——“查”、“导”、“学”、“创”、“拓”五大环节的学习内容,这样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疑问进行组织教学,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学生会更有兴趣、学得会更轻松。
重难点和关键重点:
1、用声势表现“行走”主题,能熟记、哼唱“风光”主题,并创编一段歌
词
2、通过音乐要素感知音乐形象
难点:
1、利用“潜能在线”网络平台中“在线导学”辅助教学;
2、利用计算机画图软件完成创编歌词和绘图;观看微课了解管弦乐合奏知
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潜能在线.在线导学”设计好本课“课前自学点”——让学生围绕五个方面自学:科罗拉多大峡谷、格罗菲、大峡谷组曲、我的问题、自制乐器。
2、学生课外利用电脑等学习终端,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按自学点要求先自学,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通过网络人机交互及时把握学生自学卡学习情况,特别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重新设计课堂探究卡,为授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活动意图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课前自学,搜集资料
教师在家里登陆潜能在线平台,查看孩子们完成的情况,并利用潜能在线平台的评价功能,对孩子们进行及时的评价
课前自学任务:
1、寻找生活中的音源材料,自制简易的双响筒
2、上网搜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相关资料
3、上网搜集“格罗菲”的相关资料
4、上网搜集“《大峡谷》组曲”的相关资料
5、提出问题
培养孩子们采集信息,运用电脑学习、质疑问难、展示作品、人机交互等综合能力。
让课堂从课内延伸到学生的家中,学生更乐意学
学生在家搜索相关资料并运用电脑登陆潜能在线平台,完成《羊肠小道》的自学点。
教师可以在家里登陆潜能在线平台,查看孩子们完成的情况,并利用潜能在线平台的评价功能,对孩子们进行及时的评价。
同学们也可以互相查看其他孩子的作品,并点赞评价。
充分发挥了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一)自学反馈,微课导学 00´05´— 8´26´´
1、请生介绍自制的双响筒,老师将其作品拍照上传至电子白板中展示
2、将学生自学完成的情况做截图汇总,在电子白板上分析、评价
3、揭示课题
4、学生介绍展示制作成果
5、将学生的作品拍照上传至白板屏幕上展示,既有表扬、鼓励的作用,也能让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楚学生的作品
6、既让孩子们看看其他孩子的预习情况,也让孩子们明白,老师会查看,要认真搜集材料,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
7、了解什么是管弦乐合奏,以及常见的管弦乐器
(二)巧用白板,小试身手 8´27´´— 17´37´´
1、师分别弹奏有倚音与无倚音的乐句,让生感受哪一条旋律最能表现毛驴
一摇一晃的形象
2、播放“行走”主题音乐,跟师同画旋律线
3、师拍摄学生的表现过程,即时上传至电子白板中
4、思考格罗菲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声音
5、请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画出旋律线
6、敲打自制的双响筒,模仿、表现驴蹄声
7、从老师弹奏的两条乐句中,感受倚音的作用
8、通过画旋律线,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变化
通过观看视频中自己的表现,从而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通过敲击双响筒模仿驴蹄声的同时,感受音乐节奏发生的变化
(三)学唱旋律,创编歌词 17´38´´— 25´43´´
1、播放“风光”主题音乐,跟师同画旋律线
2、聆听旋律,讲解圆号的演奏姿势;跟琴哼唱
3、请生为“风光”主题创编一段歌词
4、感受音乐情绪,想像音乐画面
5、模仿圆号的演奏姿势,学唱“风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