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的原则和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生违纪行为实施处罚的原则和方法

人无完人,学生在成长中肯定会出现思想、行为上的偏差,犯一些错误。人的成长和成熟,其实就是在不断纠错中进行的。班级是个小社会,在集体生活中,为了让学生学会担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需要用各种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如果学生违反了纪律,教师要视情况予以必要的教育和惩戒。

按照管理学中的“强化理论”,惩罚属于负面强化,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采取惩罚的方法,可以迫使这些行为少发生或者不发生。与奖励等正面强化措施相比,惩罚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相信很多人都赞同这句话。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需不需要惩罚,而是在何种情境下实施惩罚、如何惩罚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新一班的班级精细化民主管理制度中也有一些关于学生违纪情况的处罚规定,但是,重要的不是如何处罚学生,而是这些制定这些规则的原则和比较规范的处理程序,这些原则和程序保证了班级有序地运转,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有预期,处理的过程体现了公平、规范、民主和人文的特点。

一、对违纪学生实施处罚的几条原则

班主任对学生违规行为的惩戒和处罚要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避免惩戒的情绪化和随意性,做到真正的公平和规范。这些基本原则和程序包括:

1、提醒在前,警示在中,处罚在后,教育贯彻始终

我的观点是,班级管理中的惩戒制度一定要全面、具体、规范,处罚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决不能滥用,长期大量地采用惩罚来管理班级会造成学生的冷漠和叛逆。此处的“处罚”,是指有明确惩罚行为的处理方式,而非广义上的批评教育手段。比如,新一班有一条很特殊的处罚方式,叫做“免于处罚”,其实“免于处罚”本身就是一种处罚,只是因为情节轻微,仅作批评警示,不实施具体处罚措施,类似于法律上的“免于刑事处罚”。

学生的违纪行为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经常性的和偶发的,情节有轻有重,危害有大有小,不能简单地一刀切予以处罚。实施具体的处罚是最后一步,在此之前,有很清晰的处理步骤,即“提醒在前,警示在中,处罚在后”,而教育是贯穿于始终的。

(1)提醒

当学生出现了违纪行为时,如果情节不是很严重,一般先予以提醒,只要提醒奏效,则不进行下一步。这些提醒措施包括:

①停止说话或授课,盯着学生看。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不妥并主动改正,即表明已达到效果,不再继续追究;

②用手指一指学生。和上述做法相仿,在第一步行动没有效果时采用;

③走向违纪的学生,站在他的身边,可配合上述两个动作;

④语言提醒。上述方法不奏效,改用语言提醒,直接点到学生的名字,请他注意。示例:“某某,请不要继续说话影响课堂纪律了。”

一般情况下,做到了以上几步,大部分学生违纪现象可以得到控制,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提醒没有起作用,则开始下一步行动——警告。

(2)警告

典型句式:“如果……那么……”可以配合一些肢体语言,如轻拍后背,抚摸头发,既可以使学生重视,又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警告比提醒的语气要加重,因为警告是实施处罚的前奏。警告也可以分次进行,一次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则必须进入到下一个步骤了:多次警告无效、警告后有一些效果但维持的时间过短、根本没有效果。如果学生能改正,可以及时肯定,变批评警告为赞许,比如:“很好”“加油”“不错,请保持下去”,等等。

警告还可以以书面的方式告知学生。

(3)处罚

上述措施都采用过了,学生依然没有改正的意思,那就要实施一定的处罚了。处罚学生,是不得已而为之。整个处理违纪的过程,始终要把教育摆在首位,事实上,前两步走好了,真正走到第三步的案例会很少,在新一班很少动真格地处罚学生,这个与长期以来形成的班风有很大关系——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是很少处罚学生的。

在处罚措施上,我们虽然也采取了一些创新,但重心还是落在它的教育功能上,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反而让处罚失去了它的强化教育功能。

不少班主任热衷于研究处罚方式的花样翻新,而对处罚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程序研究不够。在尊重孩子个性、保护其自尊心和人格不受到伤害的思想指导下,聪明的班主任们想出了不少很“人文”的惩戒方式,有些惩戒中甚至还有趣味娱乐元素。这些方法由于减轻了学生对规则和制度的逆反,避免了激烈的师生冲突,和谐了班级气氛而被推崇。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趣味性的、过轻的、过于人文的处罚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满不在乎,降低了惩戒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对制度的敬畏。

要让惩戒既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需要多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采取最合适的方式,这一点在后文中我会稍加展开论述。

以上三大步其实很多班主任都是这样做的,我只是把这些做法予以了梳理、整合,进行了条理化。这样,班主任带班时就比较理性,而且心态也会改善,事情毕竟是一步一步解决的。

2、规则制定之前的违规行为不予处罚

凡对某种违规的行为班级没有具体处罚规定的,概不追究(违反已有学校纪律的行为不能算),即“不知者不为过”。这一点很重要,是处罚学生是否公平公正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新一班,这是凌驾于所有规则之上的规则。

为什么对没有规定过的违纪行为不处罚?因为师出无名,是班级管理上出现了漏洞或盲区。对某个首次出现的违纪行为,班级里没有对应的处理办法,此时班主任不能做情绪化的处理,意气用事。对学生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原则也是参照“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说法的,如果没有“法”,那就这次不追究,但是,以此事件为标杆,设立规则,下次违规,即按规则处罚。

按新一班的传统,当出现了学生违纪的行为,又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则时,基本原则是不予追究,但是要召集相关学生制定新的规则。学生自己参与

规则的制定,本身就是一次教育的过程,印象也比较深刻。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矫正学生的行为,培养规则意识。

3、循序渐进,不把惩戒一次用到极致

惩戒学生也需要根据其违规情节的轻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把惩戒的方法一次用到极致,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在什么程度下改正了,惩罚即停止。

惩戒是由轻而重的。每次实施时要告知学生,如果继续违规,下一个处罚将是什么,引导学生及时改正。意在让学生接受教训,不至于累犯。但是,如果继续违规,处罚的力度也就渐次增强。关于“诫勉谈话”制度,我在后文会做出说明。

4、注重教育和预防,惩戒的最大作用是培养规则意识而不是惩戒本身

管理学上著名的“热炉法则”的第一条“警告性原则”即指出,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这就是告诉学生,不要触犯规则,这样做不好玩。所以,规则不是定了就完事了,那种学生违规,处理过了就以为教育已经结束的想法是错误的,班级里要经常开展规则意识的教育,用已经发生的案例教育学生,尽量把违纪消灭在萌芽状态。

规则需要经常被提及,带学生复习,从已有的真实案例中汲取教训,惩前毖后。这是我认为非常有效的做法。

正因为新一班在对待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上,始终坚持合理、理性的原则和合适的教育方法,学生违纪的情况很少,恶意违纪更是几乎没有发生过。

二、对违纪学生或违纪行为的几种处理措施

在上述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新一班采取的很多所谓的惩戒措施,实际上是教育措施,并不以实施惩罚为目的。从以下列举的一些措施中很容易发现,无论是出发点还是措施本身,都体现了帮教的特点,最终目的是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提到“处罚”,人们的注意力焦点就落在“罚”字上了,也就是会关注我们是怎样“罚”学生的,其实,真正的“罚”是很少的,即使有也绝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