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到胃癌有多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溃疡到胃癌有多远
发表时间:2019-07-15T11:38:10.87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作者:杨应雄
[导读] 据浙江新闻报道,一名在杭州打拼的28岁李姓小伙,因生活习惯问题,长年患有胃溃疡。后期频发上腹部胀痛,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发现,胃溃疡已经发展成胃癌
四川省南部县中医医院 637300
据浙江新闻报道,一名在杭州打拼的28岁李姓小伙,因生活习惯问题,长年患有胃溃疡。后期频发上腹部胀痛,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发现,胃溃疡已经发展成胃癌。那么,胃溃疡距胃癌有多远呢?
胃溃疡的发病机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胃溃疡。胃溃疡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理主要与胃黏膜损害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等因素有关,即损害与修复的关系决定胃溃疡发生与否。胃溃疡的常见发病病因有幽门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异常,同时,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应激也容易诱发胃溃疡。其中,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指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和利血平。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存在各种学说,目前,被广泛认同的是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失衡学说。通俗的来说,胃里面存在一些东西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这些东西统称为防御因子。还存在一些东西对胃黏膜起损伤、消耗作用,这些东西就统称为攻击因子。
目前,胃黏膜的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幽门杆菌。胃酸会腐蚀胃黏膜,胃蛋白酶在pH小于7的环境中,即酸性环境中,它的活性会增强。因为胃黏膜的组成有蛋白质,所以,它会分解胃黏膜。而幽门杆菌可通过释放尿素酶,分解尿酸产生氨气,并分泌空泡,以形成细胞毒素、磷脂酶等物质。细胞的外层是由磷脂构成的,所以它会损伤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在长时间作用下,导致溃疡。因此,幽门杆菌感染和胃酸分泌异常是胃溃疡常见的发病病因。
胃黏膜的防御因子主要是胃黏膜屏障,它由黏液和胃黏膜柱状上皮组成。主要是避免胃黏膜与胃蛋白酶直接接触而被分解。同时,还可以阻止胃酸中的氢离子快速反向逆散进入胃黏膜,减少氢离子对胃黏膜的损伤。胃黏膜屏障的功能能否发挥完全,取决于胃黏膜分泌状态、胃黏膜血流以及局部的酸碱平衡。胃黏膜上皮细胞可以分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极不稳定,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些反应都是可以逆转的,物质之间会形成动态平衡。当碳酸氢根离子含量多的时候,对应的氢离子含量就会少。在胃黏液中,根据与胃黏膜上皮细胞距离的不同,对应的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是不同。距离越近,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越高,则氢离子浓度越低。由此形成了从黏膜表面到胃腔从低到高的氢离子浓度,即从高到低的pH梯度,保护胃黏膜。此外,黏膜血流可以给黏膜细胞运送掉一些损伤因子,从而保护胃黏膜。
诊断胃溃疡的西医标准症状为,上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该种疼痛在服用碱性药物后会缓解。同时,上腹部有局限性深在压痛。这类症状,可用于自己检验。在医院里,更为客观性的标准就是用内窥镜检查,可直接发现胃溃疡。胃癌
接下来,说说胃癌。胃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通常患者均为中老年人。然而,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中青年胃癌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而老年人的发病几率反而有下降趋势。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胃镜检查的普及。这主要是指,以前即便有人得了胃癌,但却由于没有去检查或者没进行胃镜检查,无法发现自己患有胃癌,因此,统计胃癌的数据并不完整,总体统计人数偏少。而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健康观念强了,使得诊断人群的基数增加,增加了胃癌的诊断率。另一个方面是现在工作压力、环境问题、生活习惯等因素,让人们接触到癌症诱因的几率增多,使胃癌的实际发病率增加。
胃溃疡与胃癌的关系
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上消化道溃疡,其恶变率为6.5%~7.5%。而胃溃疡便是主要的上消化道溃疡。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得了胃溃疡,那么他的胃溃疡有至少6.5%的几率恶变为胃癌。作为胃癌的癌前疾病之一,胃溃疡与胃癌之间的病理生理机制关系十分复杂。下列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首先,谈一下早期胃癌,它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患者约有80%没有症状,所以很难靠自身来发现。还存在一些患者,即便有症状,也都是一些非典型性症状,比如没有食欲、肚子不舒服等。这些症状,容易与其他的胃部疾病混淆。其中就有胃溃疡。所以,当出现胃溃疡的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是早期胃癌,尽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对于早期胃癌,对应的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相对进展期胃癌的5年存活率只有15%左右来说,胃癌还是早发现早治疗为好。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一些物质的含量有关。所以,接下来谈一下与胃溃疡和胃癌相关的一些体内物质含量的情况。第一类物质是血清炎性因子,主要是血清白介素6(IL6)和血清白介素8(IL8)。它们属于重要的细胞因子,负责参与体内细胞分化。最所周知,肿瘤就是细胞的恶性增值引起的。所以胃癌与血清IL6和IL8有着较强联系。相关科研人员进行血清IL6、IL8和胃癌的关系研究时发现,它们会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据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胃癌分期越晚,胃癌病人体内的血清IL6和IL8含量越高。同时,又有研究表明胃溃疡患者的血清IL6和IL8水平高于常人,但低于胃癌患者的。此外,这样一来,胃溃疡患者比健康人多出的血清IL6和IL8水平,会大大增加患者得胃癌的可能性。当胃溃疡病人去医院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这两种物质的水平变化。当这两种物质水平上升时,胃溃疡就离胃癌不远了。
第二类物质是叶酸和维生素B12。它们是体内DNA合成过程中的必需物质。据相关研究显示,胃溃疡患者血浆血清叶酸水平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常人。而胃癌患者体内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常人,维生素B12水平与常人无明显差异。所以,当胃溃疡患者发现体内叶酸水平剧烈下降,维生素B12含量却出现上升时,那就离胃癌不远了。或者已经患有早期胃癌了。
最后谈一下胃溃疡向胃癌转变的一些症状吧,这些是病人能明显感受到的。第一点是疼痛的无规律性。胃溃疡引起的疼痛是有规律的,比如吃完饭后一个小时疼,那么每次吃完饭,等一个小时后,就会疼。而胃癌引发的疼痛是无规律的,可能没吃饭之前就疼,可能是饭后一小时疼、两小时疼,或者吃饭就疼。第二点,疼痛无法用碱性药物缓解。前面提过,胃酸分泌异常会引发胃溃疡,利用碱性药物中和胃酸自然能缓解疼痛。而胃癌与胃酸无关,自然无法用碱性药物来缓解疼痛。第三点,疼痛的效果转变。胃溃疡引发的疼痛主要为一种,要么是烧灼感,要么是钝痛,而胃癌引发的疼痛则会有多种,时而钝痛,时而剧痛。第四点,出现呕血或柏油样大便。第五点,腹部出现包块。胃溃疡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而胃癌属于恶性肿瘤,必然会出现包块,所以患者应特别注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