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混凝土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混凝土英才网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88d8f6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0.png)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材料,其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从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混凝土行业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混凝土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混凝土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混凝土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混凝土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同时,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推广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国外混凝土行业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混凝土行业已经相对成熟,其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较高。
同时,这些国家也在不断推广新型混凝土材料和技术,如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能。
此外,这些国家也在积极推广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以减少混凝土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混凝土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混凝土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环保和节能将成为混凝土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广新型材料和技术将成为行业的主要趋势。
此外,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减少混凝土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混凝土行业在国内外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混凝土行业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建筑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1a8b2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7e.png)
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一、商品混凝土特点商品混凝土就是指用作商业用途,例如可出售、购买的混凝土。
现建筑施工大部分均使用商品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二、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越来越多的项目的建设与混凝土的参与密不可分。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7906.51亿元。
利润总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873.33亿元,尽管增速相较于2019年明显降低,但经济总量再创新高。
产量方面,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商品混凝土企业在2020年一季度基本处于停产停工状态,4月中旬之后,企业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复产,截至2020年底我国商品混凝土产量为28.43万吨。
从一线城市与非一线城市商品混凝土价格走势来看,2020年下半年华北地区一线城市均价保持下行走势,非一线城市在年末则出现价格上涨走势;四季度华东地区一线城市价格持续小幅上涨,非一线城市则出现先降后涨的走势。
同时也可以看出一线城市价格波动活跃程度高于非一线城市,且波动幅度更大。
2020年年末全国商品混凝土均价为433元/立方米,较年初下降18元/立方米。
三、高性能混凝土发展SWOT分析近30年,国内外混凝土行业飞速发展,高性能混凝土被世界一致认可和大量使用。
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混凝土需求量极大,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共同目标的混凝土研究实例证明《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的价值;然后总结推广应用该技术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2021年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趋势1、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频发,有利于企业更好发挥活力近几年,国家层面不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法规政策,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2020年受疫情影响,企业困难加剧,亟需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采取更多改革的办法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国务院办公厅及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科技提升企业经营便利化。
2023年混凝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混凝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8df5e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7.png)
2023年混凝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混凝土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混凝土是建筑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文对我国混凝土行业市场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一、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混凝土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
混凝土产业链十分庞大,包含材料供应、生产、运输等多个环节。
同时,混凝土行业还涉及建筑设计、施工、检验认证等多个领域。
因此,混凝土行业的市场规模难以准确估算,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市场规模极为庞大。
2、发展状况(1)生产总量我国混凝土行业的生产总量一直处于高位,稳居世界第一。
年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5%以上,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2)技术水平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现代化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使得混凝土的品质得到了保障。
同时,中央政府对混凝土行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行业转型升级得到了积极推动。
(3)区域分布目前,我国混凝土行业的主要生产区分布在东北、华北、长三角、珠三角等地。
其中,东北地区混凝土行业规模较大,生产企业数量较多,华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较为成熟。
3、消费端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消费端主要是建筑业、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
其中,建筑业市场规模较大,对混凝土产品的需求量较大。
与此同时,随着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这两个领域对混凝土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
二、发展趋势1、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凝土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混凝土的品质也愈加优化。
未来混凝土行业将会出现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生产效益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2、绿色产业化发展混凝土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的混凝土材料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
未来,绿色产业化将成为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生产是当今社会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混凝土行业也不例外。
未来,智能化生产将成为混凝土行业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2024年商品混凝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商品混凝土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ddd1b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c.png)
2024年商品混凝土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商品混凝土是一种以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为基础制成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建筑施工、道路修建等领域。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商品混凝土市场的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投资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参考。
2. 市场需求分析2.1 市政工程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涌现,如桥梁、道路、隧道等。
这些项目对于商品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市场的扩大。
2.2 建筑施工需求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建筑施工市场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迅速增长。
大量的住宅、商业楼宇、工业厂房等建筑项目对于商品混凝土的使用量较大,对市场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2.3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交通建设、水电工程、沿海防护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商品混凝土的重要应用领域。
这些项目对于高强度、耐久性好的商品混凝土有着较高的需求量。
3. 竞争态势分析3.1 市场竞争主体目前,商品混凝土市场的竞争主体主要包括混凝土生产企业和建筑工程企业。
混凝土生产企业负责生产和供应商品混凝土,而建筑工程企业则是商品混凝土的主要消费者。
3.2 竞争格局对商品混凝土市场而言,市场集中度较高。
主要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局面。
此外,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也吸引了一些新进入者的加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3.3 竞争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商品混凝土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加强售后服务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企业也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
4. 发展趋势分析4.1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新型的商品混凝土材料和生产工艺不断涌现,使得商品混凝土在强度、耐久性、节能性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提升,满足了不同项目的需求。
4.2 环保要求提升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对商品混凝土的环保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前景2024
![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前景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af160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a.png)
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前景20241.引言1.1 概述混凝土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沙、石料和适量的水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楼房、桥梁、道路、港口、水坝等工程项目中。
过去几年,混凝土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定而迅速的增长势头。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以及新兴经济体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增加,混凝土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另外,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高性能混凝土、自洁混凝土等新型材料的引入,使得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然而,混凝土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传统的混凝土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较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较高。
因此,如何改善混凝土生产的环境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望未来,混凝土行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混凝土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混凝土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机遇。
例如,绿色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智能化施工和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将提高生产效率。
总体而言,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在技术、环境和能源利用等方面寻求更加协调发展的路径。
只有这样,混凝土行业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形式: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1. 引言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包括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前景的背景和重要性。
2024年混凝土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混凝土市场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86e2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9.png)
2024年混凝土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混凝土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本文将对混凝土市场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混凝土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从2016年到2020年,混凝土市场年销售额分别为XXX亿元、XXX亿元、XXX亿元、XXX亿元和XXX亿元。
可以看出,混凝土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建筑行业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混凝土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对混凝土的需求量直接影响着市场规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建筑行业对混凝土的需求不断增加。
3.2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如刺激购房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混凝土市场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3.3 人口增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居民住房需求也随之增加。
人口增长对于混凝土市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3.4 技术进步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如高性能混凝土和自修复混凝土的研发应用,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4. 市场前景混凝土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建筑市场需求稳定增加,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将成为混凝土市场的新兴市场。
- 环保低碳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绿色混凝土将受到更多关注。
- 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混凝土市场的发展,如新型添加剂和制造工艺的应用。
5. 结论混凝土市场作为建筑材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政策支持、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是混凝土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未来,混凝土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注意:此文档为模拟结果,具体数据仅供参考。
混凝土行业近几年现状及现状,谈未来发展方向、目标、路径。
![混凝土行业近几年现状及现状,谈未来发展方向、目标、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26838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0.png)
混凝土行业近几年现状及现状,谈未来发展方向、目标、路径。
混凝土行业近几年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一、混凝土行业的近几年现状分析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一员,在我国的建筑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混凝土需求量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混凝土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传统混凝土生产方式的限制,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传统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和能源,并产生大量尾矿和废弃物,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其次,混凝土行业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一些地区出现了混凝土产能过剩的现象,导致一些混凝土企业利润下降,甚至面临倒闭风险。
另外,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各大混凝土企业之间在品牌建设、技术创新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导致行业整体的利润率不高。
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面对混凝土行业的现状和问题,我们需要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制定正确的路径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混凝土行业需要朝着绿色生产方式发展。
传统的混凝土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冲击较大,因此需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量。
例如,可以开发新型混凝土材料,替代传统的水泥,并提高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尾矿和废弃物的产生。
其次,混凝土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技术创新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
可以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
例如,研发高强度、高耐久性、自修复等新型混凝土材料,满足不同工程用途的需求。
此外,混凝土行业还需要加大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等相关行业的合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混凝土行业需求的拉动较大。
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可以实现产业链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
三、混凝土行业未来发展的路径为了实现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
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e419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1.png)
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商品混凝土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普通水泥、河砂、碎石等原材料经过搅拌后形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对商品混凝土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便于企业在该市场上准确把握机会,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1. 宏观环境分析1.1 经济环境商品混凝土的需求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量稳步增长。
此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对商品混凝土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2 政策环境政府的交通、水利等领域的投资政策对商品混凝土市场有重要影响。
政府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和环保建设,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相关环保政策,对新型绿色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商品混凝土市场存在着许多竞争对手,包括大型混凝土企业、规模较小的本地企业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企业。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价格、配送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2.2 供应链分析商品混凝土供应链包括原材料供应商、混凝土生产企业、销售商和最终用户等环节。
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协同性,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至关重要。
3. 消费者环境分析3.1 潜在需求分析潜在消费者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各类工程项目。
根据不同消费者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特点,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量和结构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3.2 消费者行为分析在购买商品混凝土时,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周期和售后服务等因素。
企业应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需求进行市场分析,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4.1 生产技术分析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企业应不断关注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4年混凝土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混凝土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ca5a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5.png)
2024年混凝土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混凝土市场的环境,本文将对混凝土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状况、竞争格局、政策法规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混凝土市场规模是评估市场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混凝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建住宅、商业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加,混凝土市场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3. 供需状况混凝土市场的供需状况对市场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供应方面,混凝土生产商的数量增加,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使得供应能力得到了提升。
需求方面,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对混凝土需求量不断增加。
尽管供需呈现良好的平衡态势,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供应不足的情况。
4. 竞争格局混凝土市场的竞争格局对市场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混凝土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大型混凝土生产企业之间。
这些企业在技术、设备、品牌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占据着市场的较大份额。
此外,小型混凝土生产企业也存在一定竞争力,通过灵活的经营模式和区域市场的服务优势,获得一定市场份额。
5.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混凝土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鼓励并支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环保政策的实施也对混凝土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企业改善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6. 总结本文对混凝土市场的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概括了市场规模的扩大、供需状况的平衡、竞争格局的稳定及政策法规的支持等关键因素。
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也需要企业关注市场供需动态、加强竞争优势、遵守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品混凝土调查情况汇报
![商品混凝土调查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446ea4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2.png)
商品混凝土调查情况汇报
一、市场需求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市场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建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桥梁等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品混凝土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二、生产供应情况。
在市场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供应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产能不断提升。
同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价格趋势调查。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生产供应的扩大,商品混凝土的价格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之间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来稳定产品价格,满足市场需求。
四、质量监管情况。
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监管,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企业自身也在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五、市场竞争态势。
当前,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提高服务水平,赢得市场份额。
六、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品混凝土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商品混凝土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实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商品混凝土调查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谢各位的阅读和支持。
2024年商品混凝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商品混凝土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40a0c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7.png)
2024年商品混凝土市场发展现状商品混凝土是指经过预先配制好的原材料,在搅拌站进行生产和加工,并通过混凝土搅拌车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产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品混凝土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探讨商品混凝土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商品混凝土的运用范围广泛,广泛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工业和市政项目等领域。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商品混凝土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例如,建筑行业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住宅建设、商业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商品混凝土市场需求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和铁路、桥梁以及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商品混凝土在基础设施施工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加。
市场规模商品混凝土市场的规模庞大。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商品混凝土市场的总产量约为XX亿立方米。
其中,全球混凝土市场的规模最大,约占总产量的XX%。
亚太地区是全球商品混凝土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在国内市场方面,商品混凝土产量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
根据中国混凝土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商品混凝土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XX%。
中国商品混凝土市场规模庞大,占据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
市场竞争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混凝土供应商,主要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具有规模经济和品牌优势,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同时,中小型企业通过灵活的经营模式和定制化服务,也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竞争中,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不断提升生产技术和研发新产品,企业能够提供更加高效和可靠的商品混凝土产品。
此外,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
发展趋势商品混凝土市场的发展趋势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商品混凝土行业也面临着技术更新的挑战。
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化搅拌车和远程监控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混凝土市场分析
![混凝土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e123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b.png)
混凝土市场分析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
混凝土市场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混凝土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1.1 城市化进程推动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混凝土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1.2 房地产市场对混凝土需求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市场的需求,房屋建设、商业地产开发等项目对混凝土的需求量巨大。
1.3 政府投资拉动市场需求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也是混凝土市场需求的重要推动因素,公路、桥梁、水利等项目的建设对混凝土市场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二、竞争格局2.1 企业数量庞大,竞争激烈混凝土市场存在大量的生产企业,竞争激烈,企业之间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2.2 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通过研发新型混凝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2.3 品牌影响市场份额知名品牌在混凝土市场中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能够带来更多的订单和客户资源。
三、发展趋势3.1 环保型混凝土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型混凝土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节能减排、耐久性强等优势。
3.2 高性能混凝土需求逐渐增加随着工程建设对混凝土性能要求的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逐渐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3.3 混凝土预制构件市场快速发展混凝土预制构件市场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其优势在于工期短、质量可控、成本可控等方面,受到市场的青睐。
四、影响因素4.1 原材料价格波动混凝土市场的发展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成本和市场价格。
4.2 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的变化对混凝土市场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如政府对环保型混凝土的支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等。
2024年混泥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混泥土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38bff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9.png)
2024年混泥土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混泥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道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混泥土市场的发展与建筑行业的需求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当前混泥土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方、市场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市场规模分析混泥土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间持续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未来几年混泥土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5-7%左右。
这意味着混泥土市场将继续保持健康的增长势头。
主要参与方分析混泥土市场中有多个参与方,包括混泥土生产商、建筑公司和基础设施开发商等。
混泥土生产商是市场中最重要的参与方之一,他们负责生产和销售混泥土。
建筑公司和基础设施开发商则是混泥土的主要需求方,他们在项目中使用混泥土进行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还有相关供应商如原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等也是参与市场的重要角色。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混泥土市场的竞争态势相对较为激烈。
在市场中存在一些大型混泥土生产商,他们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
这些大型企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优势等手段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此外,还存在一些中小型的混泥土生产商,他们主要通过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定制化服务来满足特定客户需求。
这些中小型企业在某些地区或特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在未来几年,混泥土市场将面临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首先,随着可持续建筑理念的兴起,对低碳环保混泥土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这将推动混泥土行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混泥土生产和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这将为混泥土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竞争优势。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进一步拉动混泥土市场的需求。
结论综上所述,混泥土市场在当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多方参与,竞争态势相对激烈。
未来混泥土市场将面临低碳环保、智能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遇和挑战。
2024年混凝土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混凝土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a663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5.png)
2024年混凝土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等领域。
混凝土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对混凝土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混凝土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混凝土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是分析混凝土市场前景的关键指标。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混凝土市场的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全球建筑业的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促进了混凝土市场的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混凝土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3. 混凝土市场驱动因素混凝土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多个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住房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从而推动混凝土市场的增长。
其次,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资和政策支持,也成为混凝土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增加,推动了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兴起,这对混凝土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机遇。
4. 混凝土市场的竞争格局混凝土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公司的数量、产品差异化和市场份额等因素决定。
目前,全球混凝土市场上有许多大型企业,它们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另外,行业内的合作和并购也在改变混凝土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5. 混凝土市场的挑战和机遇混凝土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原材料成本上涨、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混凝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将推动混凝土市场向环保、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6. 混凝土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混凝土市场的发展将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高品质和高性能的混凝土需求将增加。
其次,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对混凝土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混凝土材料的创新和优化。
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趋势
![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0ac3f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5.png)
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趋势混凝土行业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主要涉及混凝土的生产、配制和使用等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项目的不断推进,混凝土行业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下面将从行业发展的背景、趋势和前景等方面详细分析混凝土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混凝土行业的背景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调配混合制成的人造材料。
它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和市政工程等领域。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混凝土需求量逐年增加,混凝土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趋势1.环保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混凝土行业也面临着环保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混凝土行业正在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力度,将废旧混凝土、煤矸石等废弃物作为骨料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混凝土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例如,自密实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和纳米混凝土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使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工艺改进:混凝土行业正朝着工艺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混凝土搅拌站、泵送设备和输送系统的技术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
4.市场多元化:混凝土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建筑工程,还涉及到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
同时,国家政策对农村水利、农田水利和农村集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混凝土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5.区域协同发展: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各地区之间的互通和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混凝土行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区域协同发展也将推动混凝土行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合,形成更加稳定和繁荣的发展局面。
混凝土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混凝土行业在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刺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需求,对混凝土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fd515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2.png)
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预先搅拌,并在工地现场进行运输和使用的混凝土产品。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X%,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建设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加。
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能够满足大规模工程的需求,因此受到城市建设的推动。
建筑工程标准提高近年来,国家对建筑工程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预拌商品混凝土由于在搅拌站进行预先搅拌,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因此受到建筑工程标准的推动。
技术创新驱动随着科技的进步,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和创新,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质量得到保证。
技术创新的驱动也推动了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的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市场参与者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全球领先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如LafargeHolcim、海螺水泥等;•国内知名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如中材科技、中建材等;•地方性混凝土生产企业。
市场份额分布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主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分布情况如下:•LafargeHolcim:市场份额约为X%;•海螺水泥:市场份额约为X%;•中材科技:市场份额约为X%;•中建材:市场份额约为X%。
市场趋势环保意识提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对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关注。
预拌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废水、废气等排放物的产生,因此被认为是环保型的建筑材料。
预计未来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将受到环保意识的推动。
商品混凝土行业调查报告
![商品混凝土行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b60c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8.png)
商品混凝土行业调查报告
一、混凝土行业状况回顾
混凝土是一种强度大,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经济性强的材料,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但其最大的发展则是近代才发生的。
而在中国,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也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交通建设和住宅建设的持续推进,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以下是一些可能引发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因素:
1、技术变革和改进。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高效、节能、节约的混凝土制造技术不断涌现,混凝土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优秀。
2、新型混凝土产品的出现。
新型复合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增强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产品的出现,将拯救和提升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3、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为混凝土行业提供了新的成长点,如智能混凝土控制系统。
三、混凝土行业的未来发展
1、混凝土领域的技术研发。
混凝土行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型混凝土技术和新型混凝土产品,为混凝土的运用提供支持。
2、混凝土质量的保障。
2023年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c017a3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6.png)
2023年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是指通过工厂生产的混凝土,按照标准比例预先配制好,运输至工程现场直接进行施工的一种建筑材料。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建筑材料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现状。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房地产和基础建设领域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不断扩大。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混凝土行业总量为2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
其中,预拌品混凝土产量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9%。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
二、品牌竞争激烈目前,我国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数量众多,竞争非常激烈。
大型企业和地方品牌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同时还有不少小型企业企图通过低价的手段和其他营销手段,进行品牌推广。
因此,做好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大型企业在品牌知名度、技术实力、产品品质以及综合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小型企业则具有一定的市场渗透能力和灵活性,通过地区市场的拓展来获取市场份额。
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单位生产能力及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方式。
企业不断加强工艺研究和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成套设备和技术。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也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四、发展方向与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有必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未来需要在绿色环保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投资。
同时,通过创新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能力和综合运营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47cc12e0066f5335a8121a0.png)
从 混 凝 土 的 施 工方 式 角度 来 讲,预 拌混凝土的生产工厂化和施工机械化, 相对于建筑企业在工地自行拌制混凝土 的 传 统 方 式而 言,具 有保 障 建 筑 工 程 质 量、保护城市环境、节约水泥用量、提高 施工效率和实现文明施工等诸多优势。
从混凝土的组成角度来讲,如表1所 示,大量使用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磨细 矿渣、硅灰等)和适量添加外加剂(减水 剂、防水剂、速凝剂、膨胀剂等)是预拌 混凝土的一大特点与有益尝试,它不但能 解决特殊工程的实际需要(水工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等),还能满足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多功能、少水 泥用量”的要求,达到降低原材料的直接 成本的效果。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掺加,可 以使每立方米混凝土直接成本减少15~20 元,这可以完 全 抵 消混 凝 土 从 搅 拌站到
行业关注
Industry Focus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混凝土网 王 骅
摘 要:现代混凝土是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空气、水和外加剂等组成的多相聚集 体,并能满足“高工作性、高早强增强和高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的复合材料,它与传统混凝土 在组成、配合比设计、施工方式等方面有着巨大不同。预拌混凝土(RMC)是现代混凝土技 术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是建筑施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在混凝土生产总量中所占比 例大小,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混凝土工业和建筑施工水平的高低。本文从多个侧面 分析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6 0 %左 右。在 国 家 扩 大 内 需 政 策 以 及 “十一五”发展规划引导下,一批重点基 础建设项目、交通项目纷纷上马。由于这 些项目的建设施工用混凝土都是系统内 自供预拌混凝土,预计到2014年后,随着 大型基建项目的陆续完工,系统内自供预 拌混凝土的产量将有所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商品混凝土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此信息来源:混凝土英才网——中国混凝土行业最权威的人才招聘网站一,混凝土市场概况(一)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形势2006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又快又好发展态势.生产销售增速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有了新的改善.(1)产销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全国生产水泥12.4亿吨(公报数),比上年增长15.5%,增幅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3275亿元,增长29.1%,增幅高于上年4.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4210亿元,增长21.6%.平均产销率为97.7%,高于上年0.62个百分点.(2)价格水平总体稳中有升.建材产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升1.67%.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产品价格上升2.84%.华东,华中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年底较年初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全国水泥价格同比提高2%.(3)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34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03亿元,增长47.1%.特别是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50亿元,增长92.6%.(4)建材产品出口持续高速增长.水泥及熟料出口3613万吨,同比增长63.2%.(5)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呈下降趋势.2006年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7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水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同比下降2.4%,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6)产品库存总体处于正常水平.规模以上建材企业产成品库存699亿元,同比增长15.7%.国家建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2月末140户重点水泥企业水泥库存769万吨,同比增长24.51%,低于产量增长幅度.(7)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比例提高到50%,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进一步淘汰,产量比例进一步降低.(8)淘汰落后步伐加快.一些地方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建材行业中先进的,大的,节能的,环保的比重明显提高,落后的,小的,浪费的,污染的比重明显下降.(9)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建材工业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超过7.5%,其中,水泥由于新型干法工艺的发展,单位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10)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是水泥兼并重组动作最大的一年.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国际金融,产业资本的介入,客观上加速了我国建材行业兼并重组和市场整合.(二)混凝土行业现状1. 混凝土搅拌站现状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商品混凝土在全国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混凝土搅拌站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已形成系列化,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只有部分产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技术已经超过进口混凝土搅拌站的水平,其中部分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力高,称量精度高,投资少,搅拌质量好,能实现多仓号,多配合比,不间断地连续生产以及主机及其主要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等优点,但我国的混凝土搅拌站还存在着整体技术含量不高,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和环保性能不高等缺点.2. 混凝土行业政策(1)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六部门今年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要求北京,上海等127个中心城市在三年内,分期分批在施工现场禁止使用水泥搅拌砂浆,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北京,天津等10个城市将于2007年9月1日开始率先启动这项措施.禁止在城市施工现场搅拌砂浆是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继2004年在部分城市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后的又一新举措.据初步测算,该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将带动中国水泥散装率提高8至10个百分点,并有效地带动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2)节能环保温家宝总理今年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指出了建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包括生产和使用两个环节.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建筑企业责无旁贷.降低使用能耗,建筑企业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此前,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混凝土,实现水泥散装化,节能,环保效益十分明显.一是节约了一次性包装袋.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节省包装费用211.5亿元,由此节约能耗807.4万吨标准煤.二是可避免包装破损,减少了流通过程中的水泥损耗.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减少水泥破损2119万吨,节约能耗307.3万吨标准煤.三是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如每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可综合利用粉煤灰80至100公斤,并可利用尾矿废石,钢渣,矿渣等固体废物制成的人工砂来代替天然砂.四是减少粉尘排放,与袋装水泥相比,每使用一吨散装水泥可减少粉尘排放4.2公斤.仅推广散装水泥一项,就产生如此巨大的环保,经济效益,可见建筑企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提高模板,脚手架构件的重复利用率;提高构件的工厂集约化加工率,减轻施工现场污染等.建设部每年推出的重点科技成果,基本上都关乎"四节一环保",而且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和生产一线.在建筑业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一是靠企业自身不断创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改善外部环境,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3)《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建筑行业和企业应当共同关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政府支持的科技创新项目及其领域.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涉及建材制造业的有三大领域:(1)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包括高性能外墙自保温墙体材料,功能墙体材料,热反射涂料,相变储能材料,高效外墙和屋面保温材料,楼地面隔热保温材料,高性能节能门窗,低辐射玻璃等;(2)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包括无碱玻璃纤维,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制品,绿色玻璃钢-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玻璃钢管道等制品;(3)生产节能和建筑节能技术:包括高效燃烧工业节能窑炉,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纯氧或富氧燃烧节能技术,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新技术等.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中,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预制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构件,村镇住宅建设用环保经济型墙体屋面材料,节能住宅自保温隔热墙体以及节能围护结构构造体系等.3. 北京混凝土市场现状2006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施工面积稳中有降,住宅开复工及新开工面积持续减少,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投资增速趋于理性化,奥运工程,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水泥行业和预拌混凝土行业步入整合期,产业集中度进程明显加快.预拌砂浆行业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北京市水泥使用已进入后散装化时代.北京市2006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1.5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7.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35.3亿元,为上年的153.2%.全市建设工程开复工面积为14069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048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工程竣工面积4191万平方米,为上年同期的89.6%;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3193.9万平方米,下降15.3%.(1)目前发展现状2006年,全市24家水泥生产企业水泥生产量为1226.59万吨,散装水泥供应量为1084.45万吨,散装率达到88.41%,居全国第三位.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早已完成,彻底结束了北京市机立窑水泥生产的历史,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98.34%,位居全国前列.全市水泥使用量为2118万吨,其中散装水泥使用量1644.45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达77.64%,位居全国第一位.外埠进京水泥量约为891.41万吨,其中散装水泥进京数量为560万吨.北京水泥市场上供应的全部为高标号水泥.北京市现有153家具有混凝土供应资质,混凝土生产能力达到6200万立方米以上,实际供应量达到4505.4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4.66%,部分搅拌站预拌湿砂浆供应量为22.27万立方米.在北京市建委备案的北京市5家干拌砂浆企业,干拌砂浆供应量为8.984万吨.在出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政策的基础上,2006年北京市政府发布第十二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通告,又规定了北京四环路内建设工程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已发布实施《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预拌湿砂浆应用技术规程》,《88J1-4干拌砂浆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初步形成了预拌砂浆技术标准体系.(2)2007年工程建设需求2007年全社会资产投资计划3800亿元左右,计划成本比2006年增加13%.目前109项重点工程项目已发布,总投资达到2769.56亿元,其中2007年计划投资661.4亿元,主要投向"奥运"工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产业项目的建设.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04-2020)目标任务及北京建设工程任务量,预测今后几年建筑工程开复工面积仍然维持在1亿平方米以上,年消耗水泥大约在2000万吨,其中散装水泥为1800万吨.根据北京市水泥工业发展要求的"实行总量控制,淘汰落后"原则,北京市水泥生产量约为1000万吨左右,每年仍需外埠进京1000万吨水泥满足北京市场需求.随着天津市被确定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区后,北京市周边地区水泥生产企业逐步将水泥销售市场转向了天津市,环渤海地区,加之北京市水泥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水泥供求关系将进入卖方市场,将会使水泥市场价格得到合理回升,企业将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4. 上海混凝土市场现状2006年1—12月上海预拌混凝土232家持有"备案证"的搅拌站,共完成5335.64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37%,其中,国营企业完成1792.89万m3 ,市场占有率33.60%;合资企业完成583.51万m3,市场占有率10.94 %;民营企业完成2959.24万m3,市场占有率55.46%.2007年1月~2月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5.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0%,其中,全市房地产业投资200.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l8.90%,城市基础建设投资l38.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50%,第二产业投资l05.1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0%.第一季度混凝土生产企业由于经历春节长假,供应任务严重不足,混凝土应收款收取困难.上海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受供求失衡关系影响,C30成交价格一直在260元左右徘徊.而水泥的价格,在经历了06年第四季度水泥价格大幅波动后,2007年第一季度由于市场需求疲软,价格在低位徘徊,水泥企业已增大销售力量,以保证企业市场份额.水泥供应商积极走访混凝土生产企业,以谋求长期合作.为此,各混凝土生产企业也希望与水泥供应商进行协商,谋求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由于国家对矿产资源的保护,砂,石的总体价格是上升的趋势,但是,砂,石供应市场宽松,涨价不会过大.第一季度上海预拌混凝土230家持有"备案证"的搅拌站,共完成958.43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8.61%,其中,国营企业完成378.36万立方米,市场占有率为39.48%;合资企业完成90.68万立方米,市场占有率为9.46%;民营企业完成489.39万立方米,市场占有率为51.06%.第一季度上海二级预制混凝土49家企业,共完成40.12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63%.5. 天津混凝土市场现状就环渤海地区的战略城市天津而言,商品混凝土行业处在一个比较稳健并等待飞跃的发展阶段,商品混凝土行业已经成为吸引投资者的热点行业.在天津,投资商品混凝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决策问题.正确的决定,操作和运营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从天津市建筑业协会得到的数据,2005年产能已达2000多万立方米,有103家混凝土公司,2005年赢利企业达到80余家,其中20余家年赢利3000万元以上.赢利的比率达到80%以上,收益好的公司的年资本收益率能达到45%左右.由此可见,有一个正确的投资决定,良好的经营和资本运作,在天津商品混凝土市场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天津市从2001年开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建设和工业技改投资增势加快.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000多亿元以上,建设施工面积在2500万~3000万平方米左右,对预拌混凝土需求形成了很大的空间.另外,众所周知,国家计划投资7000亿元开发滨海新区,定位超过上海浦东,目前天津市已筹资800亿元.该规划对预拌混凝土形成了可预见的巨大需求空间.天津出台了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政策和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预拌混凝土企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同时还提供了为该类企业办理运输车辆通行证,免交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便利措施和优惠政策.在这种形势下,天津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生产规模和综合加工配套能力得到迅速增长.大型加工企业的年产能可达到50万~100万立方米;一般加工企业的年产能也可达到10万~30万立方米.正式获得资质的企业数量很快达到70余家,具有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的企业年产能已超过3000万立方米.6. 江苏省混凝土行业现状江苏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正在努力实现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转变,2006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500亿元,增幅达18%;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进一步巩固了支柱产业的地位.(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全省预拌混凝土搅拌机设计生产能力达2.0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203万立方米,增幅为34.67%;全省全年实际供应混凝土方量7637.5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26%;全省预拌混凝土销售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01.91亿元,比上年增加52.85%,占建筑业总产值的3.67%;全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69.81亿元,比上年(17.79亿元)翻了3.9倍;全行业劳动生产力75.29万元/人,比上年增长31.07%;全年全行业利税总额22.74亿元,占销售产值的11.26%;其中上交国家税收13.6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6.76%;全行业形成利润9.09亿元,平均利润率为4.5%,比上年增长0.64个百分点;全行业年末从业人员26816人,比上年增加16.6%,技术,经济管理人员6100人,比上年增长19.2%,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2.75%;全行业技术装备率24.35万元/人,比上年22.08万元/人增加10.28% .(2)企业数量至2006年底,全省具有预拌混凝土资质的企业共298家,比上年增加了44家,增幅17.3%.具有预拌混凝土专项资质的生产企业共277家,其中,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有51家,比上年增加了8家;三级资质的企业226家,比上年增加34家;增项资质的二级企业6家,三级企业15家,比上年各增加了1家.另外,还有14家企业已向市场供应混凝土,但尚没有领到资质证书.(3)在全国同行业继续保持领先在建筑领域,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已超过50%,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位置.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混凝土无污染生产的发展目标.到2006年底,全省已有55%以上的企业按要求配置了湿混凝土砂石清洗,分离,回收和污水净化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的专用设备,使废渣,废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节约了大量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2007年全省绝大多数企业都将配备该装置.(4)显现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随之显现,2005年达产率为38.19%,2007年将继续下降,预计为37%左右.近几年,由于混凝土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太低,大量社会资金入主混凝土行业,混凝土企业数量猛增.而市场对混凝土的需求远远低于现有混凝土企业的生产能力,除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了企业间压价竞争,垫资销售,有少数企业为了既得利益,甚至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企业人才缺乏,技术,管理水平及市场竞争力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7. 其他部分省市混凝土市场现状(1)辽宁省辽宁省的混凝土迅速发展,预制水泥构件,设施装备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支撑点由预制构件板块转向为商品混凝土板块,成为散装水泥使用的重点.截止2006年底,全省拥有混凝土搅拌站193个,形成3961万立方米的搅拌能力;拥有散装水泥发放库461个,中转库65个,固定接收库528个;专用汽车988辆,混凝土搅拌车2081辆,混凝土泵车310辆,散装水泥流动罐1818个,专用车皮121节.全年实际供应预拌混凝土1826万立方米,同比增加417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增加量达167万吨,充分发挥了预拌混凝土商品化对散装水泥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为城市城区"禁现"奠定了物质基础.预混砂浆的研制开发已经纳入沈阳,大连,葫芦岛,阜新等地的议事日程.沈阳市已经完成商品砂浆的发展规划和应用技术规定.大连市已经组织了10余次预拌砂浆专家论证会,完成了预拌和干混砂浆生产应用两个技术规定的起草工作,并有17万平方米的示范项目去年底通过了专家审定和验收,将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葫芦岛市组织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完成前期考察论证,拟订出投资计划,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阜新市也将预混砂浆发展列入工作议事日程.(2)河北省预拌混凝土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共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105座,较上年同期增加23座,生产能力达3398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156万立方米,生产能力增长51.56%.全年生产预拌混凝土989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244万立方米,河北省预拌混凝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年混凝土搅拌车增加239辆,同比增长39.4%,混凝土泵车增加87辆,同比增长83.65%,预拌混凝土产业链逐步完善.(3)山东省2006年,山东省散装水泥量达到7317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继2005年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一后再次夺魁.比2005年同期增加1572万吨,同比增长27.36%,增加量名列全国各省市第一位.散装水泥量占水泥总产量的比率达到44.15%.目前,全省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达到177家,搅拌能力达到5870万立方米,全省综合推散能力达7500万吨.(4)深圳市从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获悉,深圳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使用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深圳全市使用散装水泥663.9万吨,比上年度增长5.83%;共生产使用预拌混凝土1457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增长7.9%;生产使用各种新型墙体材料20.16亿标砖,比上一年度增长11.44%. 深圳市混凝土生产企业在各种产品的配方中使用工业废料——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不仅确保了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节省了大批水泥,而且消化处理了大量的工业废料,保护了城市环境.据统计,深圳市预拌混凝土和新型墙体材料年使用粉煤灰将近200万吨,节省水泥200万吨,价值6亿元人民币.(5)杭州市根据交警部门的统计,截至2007年6月,杭州市共有商品混凝土企业60家(市区27家,余杭萧山及其他县市33家),共有1262辆混凝土搅拌车. [Page]8. 干混砂浆的发展前景新型节能建材干混砂浆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战略的加速推进,在未来10年中,国内对干混砂浆等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呈现一个高增长的态势.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5倍,有些地区甚至超过10倍.另据统计,我国居住建筑存量已达到85亿平方米,每年新增居住建筑20亿平方米,达到国家提出的节能50%标准的不足6%.干混砂浆是由无机胶凝材料,保水增稠材料,减水剂,抗裂剂,消泡剂等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混合物.而市场上几乎所有的保温材料制品都离不开干混砂浆,其黏结性,抗裂性,耐老化性,透气性和抗紫外线极具节能保温的功效.权威部门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国内从事建筑材料的生产企业超过百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到50%.而这些企业提供的产品基本属于大路货,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高,很难在未来市场中生存与发展.据了解,从去年起,商务部,建设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相继发布了推广干混砂浆的产业政策,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区在市场上先行一步,进行重点实施.按保守估计,近几年北京地区干混砂浆市场容量将超过1000万吨.2006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等城市和广东省是国内干混砂浆发展较快的地区,其中上海以1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名列榜首.虽然全国产能设计将近1850万吨,可实际生产量却只有400多万吨,产能发挥仅为22%.9. 美国混凝土市场现状"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的典型个体"的平均净销售价格2004年为69.44美元每立方码,2005年上涨到80.98美元每立方码,净增约11.54美元/立方码. 2005年,排名前25%的这些公司的平均净销售价格,从2004年的72.77美元/立方码,涨到了2005年的85.18美元/立方码.2004年的价格基本与2003年的72.81美元/立方码是基本持平的.2005年预拌混凝土的税前利润高达6.14美元/立方码,是从1999年的5.27美元/立方码以来的最高峰.从1999年以来,"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的标准个体"的行业平均利润一直是在稳定的下跌,一直跌到2002年的1.58美元/立方码.税前利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带动其他各类材料成本增加.2003年税前利润回弹到2.30美元/立方码,而在2004年继续攀升至2.98美元/立方码,并逐步靠近2005元的水平6.14美元/立方码.税前利润增长了106%. 排名前25%的这些公司的税前利润从2004年的6.55美元/立方码到2005年的9.62美元/立方码,增加了47%.据中国混凝土网统计显示,2006年美国预拌混凝土产量约为4.57亿立方米,比2005年的4.55亿立方米略有增长.但2006年12月,美国混凝土产量为2900万立方米,同比2005年下降了5.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建筑市场已经告别繁荣期.2007年1月美国预拌混凝土产量为25894000立方码,即1979万方,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434万方,同比下降了23%,这反映出近来美国建筑市场,材料价格连续不断上涨带来的压力,民用住宅建设开始进入衰退期.2007年1-4月,美国预拌混凝土产量为9062.4万方,同比去年下降了13.72%.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各月美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同比降幅在10%以上(4月除外),降幅非常明显.这反映出美国的建筑业依然低靡.今年的美国预拌混凝土产量有可能出现一个大的滑坡.月份2007年各月混凝土产量(万方)与2006年同期比较2007年各月累积混凝土产量(万方)与2006年同期比较1月1979.7 -18.67% 1979.7 -18.67% 2月1885.0 -17.83% 3864.7 -18.26% 3月2560.6 -11.09% 6423.7 -15.52% 4月2638.7 -9.01% 9062.4 -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