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682e1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b.png)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作为全球经济体概念下的重要一员,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
本文将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在资本市场方面通过了并购、IPO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国外的投资者,这使得我国的企业需适应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加入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IFRS)成员。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的上市公司开始主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在会计国际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国会计国际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由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报表制作和审计的难度,也给国际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的会计人才相对不足。
虽然我国的会计人才数量庞大,但是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提高会计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二、问题探讨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问题。
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但仍存在一些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力度,通过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监管机构的能力问题。
虽然我国的会计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监管标准不够严格等。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三、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应加快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这不仅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也可以提高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应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只有加强会计监管,才能有效遏制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中国加入WTO后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后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6887f60a45177232f60a2a9.png)
中国加入WTO后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中国加入wto后,给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面临更强大的对手和激烈的竞争。
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自然也要尽快与国际接轨。
因此,加入wto后将会给我国会计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这既是挑战也是我们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会,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加入wto 会计影响制度建设一、加入wto后对我国会计行业产生的影响1.会计准则方面。
到目前为止,财政部已先后颁布了多个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已正式步入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具体条款上与国际会计惯例在许多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比如:①产品成本核算方面。
国际通行的做法倾向于变动成本法,而我国多采用完全成本法。
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定价、关税等,进而影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②固定资产折旧方面。
我国现阶段考虑到国家财政的随能力,绝大部分行业都采取平均折旧方式,这使我国固定资产回收期相对较长,不符合会计上的稳健性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而且造成固定资产更新缓慢,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我国要加紧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已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另一方面,一些受wto影响较大的行业,可以先行参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操作,具体实施范围及标准的解释权,由财政部把握。
2.会计体系方面。
中国加入wto后,要进一步完善现存的会计体系。
这主要表现在:①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要更加注重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要不断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并将自身的成本同国际上同类企业的成本水平进行比较,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因此,应尽快提高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促进理论和实务界对二者的研究和应用。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探析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c90a4eee06eff9aef8078d.png)
李伟: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探析
财税审计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探析
李 伟
( 大连钻石海湾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ꎬ 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飞速发展ꎬ 会计国际化也随之成为研究的热点ꎮ 文章在分析了我国会计国际化所面临的诸 多问题之后ꎬ 提出了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制定符合国情的会计国际化准则、 建立更加开放的会计服务市场、 重视 专业的会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等策略ꎬ 希望有助于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ꎮ
2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意义
2������ 1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有四十年了ꎬ 中国与其他国家之
间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ꎮ 2009 年起ꎬ 我国连续 9 年保持货 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1] ꎻ 如今ꎬ 我国 的贸易伙伴多达 231 个国家和地区[2] ꎻ 我国的进出口产品也 包含了工业制成品、 高新技术产品等各种类型[3] ꎮ 为了我 国的经济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ꎬ 更好地实现与其他国家的经 济合作ꎬ 我国在了解其他国家的相关会计法规的同时ꎬ 一直 在不断地积极实现会计国际化ꎬ 使我国的会计制度更好地适 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ꎮ 2������2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
中国会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doc
![中国会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doc](https://img.taocdn.com/s3/m/67e4498458fb770bf68a554e.png)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作者邬娟院系会计学院专业会计学年级2000级学号0056011指导教师陈立军教授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摘要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将世界经济带入全球化的过程。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
相应的,根据这些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自然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而在国际投资、融资和国际贸易中经常性的会计信息间的差异,又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因此,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阐述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差异,探讨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文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包括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信息技术革命的技术支持以及国际性、区域性组织的推动在内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其中重点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差异。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现状差异分析发展前景AbstractThe rapid expanding world trades and the fast flowing international capital impel world economy into a cosmopolitan epoch. As the generally used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business, accounting is playing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ever befor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China, however, resulting in the discrepanc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provided, consequently affecting the compara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oreover, the discrepancy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s increases the cost of transactions greatly, making against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progr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us, there are significant practical meanings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This paper processes the initial powers that dr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takes a highlight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discusses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may face in that process.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First, it processes the initial powers that dr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echniqu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novation as well as the forces of national or local organizations.Second,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akes a highlight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La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stated above, it discusses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may face in that process.Key words: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ccounting standards; current status;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prospect目录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1)(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 (1)(二)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的技术支持 (2)(三)国际性、区域性组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动 (2)二、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 (2)(一)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进展 (2)(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3)三、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需注意的问题 (6)(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 (6)(二)在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6)主要参考文献 (8)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企业会计制度国际(3篇)
![企业会计制度国际(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878c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e.png)
第1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和标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以及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现状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背景1. 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和投资活动日益增多,会计信息成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为了消除会计信息差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
2.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推动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致力于推动全球会计准则的协调与统一,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我国会计准则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与国际接轨,推动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
3. 企业跨国经营的需求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二、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意义1.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比性,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风险,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
2. 促进国际资本流动会计制度国际化有助于消除会计信息差异,降低国际资本流动的成本,促进全球资源配置优化。
3. 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有助于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4. 推动我国会计准则改革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有助于我国会计准则改革,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三、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主要内容1. 会计准则的协调与统一会计准则的协调与统一是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会计准则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接轨。
2.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我国会计准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准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8dcd77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c.png)
2015年23期总第798期一、中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现状会计制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分析,广义是指在会计工作中要遵循的所有的规则、方法和程序。
而狭义的方面就是指仅仅适用于一种企业的或是一种组织的会计核算原则、政策和规定等,此外,还包括会计科目和报表等使用说明。
1.现行会计制度我国财政部在2000年1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将制和行业的所有界限都打破,重新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统一标准的会计核算制度。
与之前划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不同,《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划分行业,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及运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等。
2.现行会计准则(1)基本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就是指《企业会计准则》在这项准则中一公分共10章66条,基本内容由总则部分、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准则,以及财务报告准则组成。
(2)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是在基本会计准则颁布之后才开始制定的,分别在1995年4月、7月、9月批颁布了30个具体会计准则征稿要求。
我国财政部对于如何区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当前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采取同时存在制度和准则的原则,以会计准则为准,对于在会计准则中有相关规定的,都是以准则为主,对于那些没有会计准则规定的,按照会计制度来办理。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形成之后,慢慢的向会计准则开始过度。
3.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我国的会计改革工作历程十余年,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努力,已经逐渐跟进了国际会计惯例的步伐,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
公司同时进行A、B 股的发型,可以看到在公司年度报告上的出的两个利润数字,发现需要调整的项目就有两百项之多。
如果针对涉及的会计准则的不同而分类的话,可以形成以下几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确认、收入确认,以及税项调整、资产重估等。
此外,有一些是由于制度造成的差异,比如说职工福利基金,还有一些在境外的审计师,他们所要遵循的会计准则跟国内不同,所以执行的标准也存在差异。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启示文档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启示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fea5d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6.png)
国际经济交流 与合作加深了 会计准则的国
际趋同
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
跨国公司的发展 需要统一的会计 准则
投资者需要可比 的财务信息以做 出决策
降低资本成本和 推动经济发展需 要统一的会计准 则
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和透明度需要 统一的会计准则
跨国公司的需求
跨国公司需要统一的会计准则来简化财务报告流程 跨国公司需要确保在不同国家遵循相同的会计准则,以避免财务报告差异和不必要的成本 跨国公司需要提高财务透明度和可比性,以吸引投资者和满足监管要求 跨国公司需要更好地协调内部会计操作和流程,以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国际趋同能够降低 会计舞弊和错误的 风险,增强财务报 告的可靠性和公允 性。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有助于投资者做出 更准确的决策,促 进资本市场的健康 发展。
国际趋同能够推动 我国会计理论和实 务的不断完善,提 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和相关性。
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助于提高不同国家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方便了跨国公司 的财务报告编制和审计工作。
添加标题
完善企业内部控 制体系:建立健 全企业内部控制 体系,提高企业 会计信息的质量 和透明度,为会 计准则国际趋同 提供有力保障。
添加标题
加强与国际会计 组织的合作与交 流:积极参与国 际会计组织的活 动和工作,加强 与国际会计组织 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我国会计准 则与国际会计准
则的接轨。
添加标题
会计准则国际趋 同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现状和 进程
我国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挑战: 如何平衡国内外 会计准则差异、 如何应对国际化 带来的监管压力 等
我国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机遇: 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降低融资成 本、提升国际竞 争力等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62f84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e.png)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摘要中国和亚洲,非洲和欧洲正越来越多地就皮带和道路进行谈判,继续实施皮带和道路倡议以及持续改进和进步。
扩大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合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得到了加强。
有些公司应该参与各种国际贸易。
在“带和道路”背景下重组公司的中国会计制度国际化。
本文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带路”原则,考察了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认为各国会计准则的采用存在显着差异。
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持续更新的比率中国会计制度在“带负荷”背景下面临会计准则国际化以及战略措施国际化会计准则面临的挑战正朝着国际化的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会计标准国际化;IFRS引言改革的深化和祖国的开放,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与一些外国有密切的关系。
C总统于2013年建造了皮带和道路,并倡导在丝绸之路和现代海洋丝绸之路上建立经济带。
中国利用腰带发展趋势和途径加强中国的对外贸易。
这也是我们经济的繁荣进步。
由C总统领导的新时代是将所有国家的人民转变为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问题逐渐出现,各国会计制度的交流面临着非常困难的经济形势。
一般而言,每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感兴趣的文化都与会计制度,人类经济学和法律结构密不可分。
好的想法是,在三大洲的65个国家采用“一带一路”,所使用的官方语言多种多样,会计系统也有一些不同的颜色。
这严重阻碍了各国之间的密切合作。
国内会计制度不仅经历了许多历史性变革,而且也向国际会计实践方向发展。
国际公约存在一些差异。
在许多方面,会计系统有很大的不同。
它涉及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需要减少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
财务信息的发现和可比性对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利,并导致会计核算。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你必须努力完成它。
国内路线信息和企业对企业交易的基础本身就是会计系统中的一种很好的交易方法。
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528503763231126edb11a2.png)
第 一 阶段 是从 2) 纪 8 年代 N9 年 代初 ,也就 是 f 世 0 o 以两则 两 制 的实施 为标 志 ,在这之 前 的 1 是 中国 的 啤 会 计制度 改革 、会 计 准则建 设 的理 论探 讨 和局 部 突破 阶段 =其 中表 现 为 , 应 外商 投 资 企业 发 展 、 适 股份制 试
作 与经 济 发展 、 改革 开放 乃至 国家命 运息 , 共 济 的血 肉联 系 。 二 、 国会计 的 国 际化及 其 面 临的 问J 中 近 年来 ,关 于 中国会 计准 则建 设 与 匡 的 关 系问 题 一 直是 中 国会 计 界一 个 非 常 这绝 不 应 当仅 仅 看 作 是 中国会 计 的特 有
的。 我 国会 计 准 则建设 的历程 也再 一 次 诅
里 对会 计 制度 进行 了局 部 的改革 ,同时 开展 了会 计 准 则 的基 础研 究 , 会计 准 则 的建设 开 始启 动 。 0 我认 这l 年 为 可 以把它 理 解 为会计 制度 局 部改 革 和会 计准则 建设 的 启 动阶段 。 第 二个 阶 段是 从 1 9 年 到 19 年 , 年 时 间可 以 92 9 7 这5
会计 准 则 已经 基本成 熟 , 目前主要解 决协 调 这一 个 问 题 , 着相 当 的区 别 ; 使我 们 的台计 改革 面 临 着 比发 有 也
达 市场经 济 复杂 得 多 、 困难 得 多 的任 务 。 也
为 解 决 好 中 国会 计 国 际化 进程 中 出现 的问 题 , 处 理好 中 国会计 准 则 发展 与协 调之 问 的关 系 ,需要 做 大 量 的工 作 中一 十重要 方 面 , 是要 加强会 汁队伍 的 其 就 建 设 ,建立 一 支训练 有 索 的 、道 德 水平 高 尚 的会 计队 伍。 这个 问题解 决 好 了 , 许多 问题 的处理 就能 够 收 到事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和对策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9a32f6e009581b6bd9ebff.png)
CAIXUN 财讯-7-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和对策□ 河北经贸大学 胡 映 周 童 / 文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国际化成为一种不可变更的趋势。
同时随着会计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我国会计在会计国际化的道路上展现出来了众多问题,使得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推进受到了阻碍。
对于这种困扰,本文对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做了些许论述。
会计国际化 问题 对策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全球的国家按社会形态来分,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由于不同的国家制度形态,导致了各国的会计惯例不同。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形态决定了我国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所以我国的会计制度是在维护财产公有和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的。
而西方国家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其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决定了其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主,所以其会计制度的建立是在维护私有制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基础上来设计的。
由此可见政治体制影响会计体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形态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模式。
且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是政府,政府财政部在遵循国家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的经经济法的规定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由此可见我国会计准则受会计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影响十分小。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就会存在忽视经济环境,忽视全面分析,忽视实物操作的细节,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事物操作存在矛盾,多项具体准则也使得会计事物操作存在许多高难度的操作。
如果在本国会计准则下,都存在着许多影响会计发展的阻碍,那么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这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第二,我国的国际会计教育水平有限,培养出来的国际会计人才或者会计人才素质跟不上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且会计国际化人才稀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工具也被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而会计国际化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就必然需要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而我国会计人才在会计国际化的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劣势。
我国会计基本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会计基本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13d76e60975f46527d3e1b6.png)
段 经 济 管 制 的 特 色 , 但 与 国 际 会 计 准 则
和 内容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差 异。在我国会 计准则的制定过程 中,既要考虑我 国特有 的 会 计 环 境 ,又 要 兼 顾 会计 准 则 的 国 际化 需要 ,将具有极为重要 的现 实意义。 场的稳 定和有序 。英国的政治法律制度影 响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策法 中外 会计 基本 准 则不 同 的表现 制化 ,英 国的会计 准则虽 然本身不具有法 会计 基 本 准则是 会计 时 间的经 验总 律地位 ,但它是在公 司法这一法律框架 内 结 ,是 会 计 工 作 的 指导 和规 范 。纵 观 会 计 制 定 的 ,客 观 上 对 公 司 法 中 的有 关 会 计 规 准 则 的发 展 历 程 ,美 、英 等 西 方 国 家 会计 定 起 了 补 充 作 用 。相 对 于 美 国 而 言 ,英 国 准则 已有 几 十 年 的 历 史 ,国 际会 计 准 则 也 会计准则 的 内容 比较简明,目标与公司法 有 近 3 年 的历 史 。 国 会计 准 则建 设 起 步 0 我 致 ,旨在保护资本的安全和完整,特别强 较 晚 ,建 立我 国 的会 计 准 则 体 系 ,是一 项 调 “ 真实与公允”原则。在法国的经济结构 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何借鉴 有代表性 国家 中, 大型企业不多。与为数众多 的中小企业 和国际会计 准则的建设 经验 ,做 到博采众 并存 ,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机 制受到一定 限 长 ,事关我 国会计准则 的质量 和效率 。 制, 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 , 且法 国政府非常 1 、各 国会 计准则 制定机构不 同 重视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有计划的 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大 体分为两种情 调节和控制。由于其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 况:一种是 由独立的民问组 织制 定,如美 构成了其会计 准则的特有体系。 国、英国 ;一种是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 下 我国作为 发展 中国家,市场经济起步 或 由其 附属 机 构 制 定 ,如 中 国 、法 国 。美 较晚 ,资本市场不够完善 ,各项法规还有 国是会计准则的发祥地 ,也是会计准则最 待 健 全 ,因而 在 会 计 准 则 体 系 的 建设 中较 成 熟 的 国 家 ,现 行 会 计 准 则 制 定机 构 是 财 多地 借 鉴 了 国 际惯 例 。我 国 会 计 准 则 体 系 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 AS , F B) 它是独立于 包 括 基 本 会 计 准 则 和 具 体 会 计 准 则 两 部 美 国注 册 会 计 师 协 会 的 民 间组 织 ,得 到 美 分 , 本 准 则包 括 会 计 假 设 、 计 原 则 、 基 会 会 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EC S )在 制定 会计 准 计 要 素 的确 认 与 计 量 、会 计 报表 编 制要 求 则方面的授权 与支持 。英 国会计准则 的制 等内容 ;具体会计准则分为 各行 业共 同业 定机 构为隶属于财务报告委 员会 ( FRC) 务 准则、特殊经济业务 准则和会计报表 准 的会计准则理事会 ( B) 我 国会计准则 则三类 。制定会计准则 的 目的在于规范企 AS ; 的制定机构是财政部会计司 ;法 国会计准 业 的会计行为 ,提 高会计信息 的质量 。从 则 的制定机构为经济事务部 下设的全国会 表面上看 ,我 国会计准则有西方几十年的 计委员会。由于 制定机构不 同,会计准则 准则建设 经验 和资料可 资借 鉴 ,体系和内
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b22b217680203d8cf2f2466.png)
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会计国际化的定义会计国际化,顾名思义就是将会计的全过程运用国际标准来实施。
也就是通过国际认可的方式方法,运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准则来对本国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能有效地协调各国经济业务中出现的纠纷和分歧,并通过国际化的标准能对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业务有所衡量和对比,从而促进公司向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则主要包括会计报表中项目计量的相关规定以及提供报表资料在最低限度方面的规定等。
二、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1.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较慢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一直在稳步发展之中,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麻烦。
会计国际化的整体环境还处在比较不稳定的情况下,我国会计的内部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离发达国家的标准和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赶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与之相对应的货币,外汇产品结构种类比较少,在国际经济中并没有一席之地。
同时,我国的国际经济业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会计国际化的领域比较少,很多领域目前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并没有涉及,并且很多领域不适合我国的国情,需要针对我国的国情进行调整,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的会计制度,才能在我国完善的发展出会计国际化的最大作用。
另外我国目前对于会计国际化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飞速发展的会计国际化的现状与我国滞后的法律发展的现状相制约,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针对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要随着国际化的进行不断地转变,要能够及时与国际市场相适应,这样也对我国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会有素质不高的会计从业人员趁着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钻了法律的漏洞。
2.商业交易行为的受限制较多目前我国还有很多的企业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经济运作方面会受到政府的影响,一方面要求依靠政府的扶持,另一方面,政府也会对国有企业的商业交易行为产生一些影响,这些国有企业不是完全独立运营的个体,并不能支撑我国现有的独立利益市场主体。
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及对策
![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0920a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5.png)
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及对策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壮大,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会计国际化能够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然而,在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教训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经验教训1. 语言和文化差异语言和文化差异是会计国际化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会计准则和规范,这导致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解读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外,语言的翻译和理解也可能导致信息的不准确或误解。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立一个共享的会计术语词汇表,以确保在跨国公司间的财务数据传递和沟通时能够准确理解。
•借助现代技术和工具,如机器翻译和数据标准化软件,来加强跨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员工的跨文化培训,提高其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会计准则和规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2. 法律和监管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监管环境对会计国际化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世界各地对于财务报告和企业披露的要求存在差异,这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困扰。
在应对这一挑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与当地监管机构的合作,理解和遵守当地法律和规定。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遵循国际金融报告准则(IFRS)等国际会计准则,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3. 技术和数据安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技术和数据安全成为会计国际化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警惕性和保护意识。
•建立和实施详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数据访问和使用规范。
•选择可信赖的技术供应商和云服务提供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a658b8ba45177232e60a234.png)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本文主要论述经济国际化给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我国会计必须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标签:会计国际化;挑战;对策一、会计行业面临的挑战(一)国内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IAS)相比,存在如下差距:首先表现在信息披露广度不足,且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现阶段中国会计准则实际上是准则和制度并存的模式。
其中上市公司主要靠企业具体会计准则约束,而非上市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会计体系在相当时期内仍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
不同行业的企业执行各自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较低。
(二)在借鉴国外经验和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方面放不开借鉴国外经验和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方向存在片面的倾向。
表现之一是只注重英美等发达国家而忽视了德、法、日等国,这些被忽视的国家或许有许多经验特别是在借鉴英美作法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表现之二是过于重视企业会计方面国外经验和国际会计惯例.忽视了包括宏观会计、政府与非盈利性组织会计领域.结果使得我们今天的预算会计改革难度就更大:表现之三是太看重传统会计和报告。
忽视了包括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和环境会计等许多国外会计方面的新兴领域.不利于中国会计的全面发展(三)国内会计事务所面临的风险加大一旦国际会计机构进军中国会计市场,国内会计机构的部分客户将流失,从而导致那些规模小,业务单一,防风险能力差的会计中介机构的破产。
同时,跨国的中介业务要比单纯的国内业务风险大得多。
这更加剧了国内会计中介机构的审计风险。
新的市场环境下,随着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量涌入,以及会计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必将加剧。
而我国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已经完成了脱钩改制,但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性的弊端仍较严重。
机制陈旧,人员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业务领域单一,行业整体素质不高。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新进展与面临的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可能面临的障碍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新进展与面临的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可能面临的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fb3af460e2bd960591c67721.png)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新进展与面临的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可能面临的障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于xx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xx年国际 __爆发后,中国响应G20和FSB倡议,在现有基础上,财政部于xx年4月2日正式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简称“路线图”),旨在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一、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十年来会计专业人士及其他各界的努力,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在许多方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趋同。
然而,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在制定准则的程序与机制以及对部分会计事项的处理方面与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准则制定机制上的差距中国的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其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调研和征求意见范围较为有限。
而国际准则的草案都是由委员会成员进行充分讨论,再投票表决,整个过程是公开的,充分考虑了不同组织和个人的意见。
因此,与国际准则相比,中国的会计准则或许降低了制定准则的成本,避免了利益各方在制定过程中的争执,但它的权威性却会大打折扣。
2.会计处理问题上的差异①有关资产减值方面的规定存在的差异对于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新会计准则规定不得转回,这将使得一些原本就正确计提减值的企业在资产减值恢复时的资产价值得不到真实反映,而且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表来构建整个准则体系显然是不一致的。
②企业合并问题存在的差异企业合并过程中有关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选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并一度成为争论的焦点。
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纷纷取消权益结合法,采用购买法作为合并会计处理的唯一指定方法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新会计准则却给了权益结合法一定的“生存空间”——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da1d21453610661fd9f40d.png)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摘要:目前,我国会计群体的独立性差、不能有效抑制财务上的乱收乱支、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据了解,目前,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扰乱了我国的财经秩序,阻碍了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延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问题及对策会计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依据法津法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对本国会计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
会计管理体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在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背景、历史阶段,其内容都有所不同。
会计管理体制是会计规模管理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的总称。
一、我国当前会计体制存在的问题(一)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会计法》规定,我国实行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报告进行社会审计,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单位会计行为、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其他相关国家部门按照各自职权范围实施监督。
注册会计师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是外部性的,只能从外部促使企业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
此外,这种监督还是事后性的,无法做到事前、事中监督。
从琼民源事件中可以看出,事后监督根本无法避免虚假会计信息造成巨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因此,在强化外部监督的同时,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我认为,理想的监督控制机制应使每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他人的监督之下,各个体间相互制约形成利益均衡。
以上分析表明,所有者通过会计信息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而会计信息又是被经营者控制利用的,结果造成了所有者控制权的虚置,通过会计信息行使控制权已不可行。
(二)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市场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不再是单纯的国有经济,许多非国有成份,如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各种农村经济组织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现有的所有制结构还将发生重大变化,但我国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主要侧重于对行政机关、国家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而对非国有经济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几乎到了撒手不管的地步。
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f74f20cfc789eb162dc807.png)
食滑圈离健溜濯窜受阂图瞳豳阌凰崴对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国际间贸易合作与资本流动日益频繁,会计国际化问题近几年成为各国政府、各大跨国公司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加入、ⅣTO后,我国政府和各企业集团也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会计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对此,我们不能盲目、被动地接受国际化的结果,应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充分考虑我国当前环境的影响,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一、会计国际化的本质及其必然性会计国际化经历了会计国际比较、国际协调和全球趋同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口庞靖麒杨传红们正从协调各国会计准则重大差异的国际协调阶段向制定单一的全球性会计准则为目标的全球趋同阶段发展。
这必然要求准则的执行更为严格、准则的可选择范围有所减少。
由于当前各国所使用的准则的差异很大,因此给信息的国际间比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迫使跨国公司的财务信息的调整成本呈直线上升。
为了保证本国利益最大化,降低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筹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本国企业的全球经济竞争力,同时通过降低别国企业的信息转化成本,以充分吸引外资、发展本国资本市场,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国际性的会计组织积极合作,致力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和全球趋同。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来看,可以达到降低总交易成本、实现参与各国共赢的目的,使斫有参与国际经济往来的经济主体都受益,这也是会计国际化产生的根本动力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与此同时,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和全球趋同的过程又是各国间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参与国的利益必然会此消彼长,利益的驱动使得各国都争取能主导会计国际化过程。
由于各国的经济体制、市场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法制健全程度、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这必然决定了各国会计准则及实务也是千差万别,各国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也有所不同。
对于趋同后的准则接近其现有准则的参与者而言,可以以较低的协调成本在这个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趋同结果的被动接受者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甚至会获取负利益,因此各经济强国都积极参与并争取主导会计国际化过程。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研究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9fbb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8.png)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在跨国经营、服务和管理上不断推进的一个过程,主要包括跨境业务的开展、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国际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研究,探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顺应全球化趋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化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跨国经营的需求日益增长。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也面临着跨境业务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认识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加快步伐,提高国际化水平,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二、国际化问题1. 国际化进程不平衡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市场上并不活跃,国际业务的开展相对薄弱。
由此可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2. 国际化能力不足对于国际化运营的能力和水平,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也不尽如人意。
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国际财务报告等方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能力还有待提升。
没有足够的国际化能力,就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更无法长期发展。
三、解决之策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想实现国际化发展,会计师事务所首先要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这包括挖掘和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员工的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化管理能力,使员工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2. 推动跨境合作会计师事务所还应该积极推动跨境合作,与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国际市场的业务。
这样既能够通过合作获取更多的国际业务资源,又能够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竞争力。
3. 完善国际化管理体系为了更好地推动国际化进程,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完善国际化管理体系。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分析及其对策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分析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b81b50816fc700abb68fcc3.png)
体 化势必要 求作为通用商业语 言的会计
实现统一。 综观世界各国, 会计准则的发展无
不 跟 随 着资 本市 场 的 发 展 . 国 也 不例 外 . 我 会 计 准 则越 来 越 多地 为 资本 市场 服 务 。 为此 . 面
对 汹 涌 而 来 的 资 本 市 场全 球 化 大 潮 . 们进 我
一
具 体 情 况 . 步 完 善 我 国会 计 准 则体 系 的建 逐 设 工 作 。高 质 量的 国 际会 计 准 则 ( I . AS)将减
少 公 司跨 国 发行 股 票 和债 券 的 成本 .提 高证 券 市场 的效率 以及 跨 国财 务信 息 的透 明度和 可 比 性 , 进资 本 在全 球 范 围的 自由流 通 。 促 此
成 为 吸 收 外 国 投 资 最 高 的 国 家 ,若 在 国 际 投 、 资 或 者 国 际 贸 易 中 . 常 性 地 调 整 各 融 经
一 一 一 + 一 + + *+ * + *+ * +
外 . 我 国情 况 而 言 . 计 准 则是 证 券 市 场发 就 会
国 有 商业 银 行 的 财务 竞 争 力相 对 薄 弱 的原 因主 要是 : 1国 有 商业 银 (】
必 须 面向 市场 与 客 户 . 变观 念 , 极 开 展市 转 积 场 营 销 ; 强 内部 管理 . 断提 高执 业 质 量 ; 加 不
1 有 利 于 推 动 改 革 开 放 进 程 , 进 经 济 、 促
快 速 发 展 。 随 着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 入 WT 之 后 . 国经 济 将 走 向 世 界 并 加 O 我 融 入 经 济全 球 化 的洪 流 之 中。经 济全 球 化 的 高 级 形 式 是 资 本 市 场 的 一体 化 . 资 本 市场 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会计制度也在逐步改革,但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基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的发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对策随着全球贸易、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我国要融人到世界市场当中,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为国际市场上的企业提供可比的并能满足国际投资者、债权人需要的会计信息。
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着自己特定的经济特征,加速会计改革,促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就成为我国会计界目前的主要任务。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国际协调的过程,是大势所趋,各国都要参与到这个协调过程中来,在我国当前环境下,我们不应仅仅被动消极地接受其他国家协调的成果,而应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协调过程中,以期使国际会计准则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一)会计国际化的本质我国会计国际化历程发展较快,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国际比较阶段、国际协调阶段和全球趋同阶段。
通过国际比较,我国正从协调各国会计准则重大差异的国际协调阶段向制定单一的全球性会计准则为目标的全球趋同阶段发展。
在经济贸易中,由于各个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不同,造成了交易中存在着很大差异,使跨国公司的财务信息成本不断增加。
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符合国际规范的会计准则,从而能够降低企业成本,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内涵就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这两方面中,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处于核心地位,其国际化程度体现着一国会计发展的国际化程度。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国际化,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却是相当低的。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中面临的问题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早在建国之初吸收前苏联的会计模式就初现端倪,并为早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国际化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
(一)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1、国际协调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制度及实务与国际惯例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会计之间的环境差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对会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力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认为,不同的会计制度是由于不同的法律环境造成的。
不同的法律环境增加了会计交流的难度,对会计国际化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政治环境。
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模式。
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政府行为对会计的影响重大;而西方是以私有制为主体,会计体系自然要服从于维护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和权益的基本要求。
政治制度不同,政治体制存在差异,这就使我国的会计模式和国际化存在很大差异。
(3)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培养会计发展的摇篮,是其不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的宏观调控起主导地位,导致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完善,经济活动经常被政府过度干预,导致其不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4)教育环境。
教育水平和专业教育状况对会计实务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我国受教育的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结构都与西方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仍十分缺乏。
2.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虽然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努力参与国际协调事务,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程中就会存在不少障碍。
(1)数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了150多项,而我国仅制定了38项,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对还有不小差距,数量上的不足也阻碍了经济核算的需求。
(2)会计准则发挥的功能不足。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导致上市公司的面相对狭窄,使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受到很大限制,只能在一定的标准和范围内运用,使会计准则的发挥的功能受到限制。
(3)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及隶属于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带有强烈的官方意识,政府的干预性较强,在政策的制定上可能会有所缺失公平。
(二)实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相对滞后,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程度来看,即使我国会计准则达到国际化水平,也并不能说明我国的会计工作实现了国际化。
只有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才算真正的国际化。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初具规模,但会计实务国际化的任务却还很艰巨。
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并存,成为与国际准则趋同的障碍。
我国的会计制度一直高于会计准则,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均采用会计准则的形式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
正因为如此,一旦发生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争论与摩擦,国外通常指责我国会计尚未与国际接轨。
再有,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新的经济事项快速出现,但却缺乏会计标准的应有规范与约束。
例如,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一直不够明确,有的采用权益结合法,有的采用购买法,导致实质上相同的业务却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我国目前将会计制度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条件还相差甚远,目前以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国家统一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但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以及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2、我国会计执业人员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缺乏。
从会计人才的国际交流来看,要使会计服务国际化必须使会计人才达到国际化水平,为其全球业务的开拓提供必要的水平支持。
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的会计水平无法为其提供全球性的服务,主要是人才缺乏,特别是注册会计师人员供不应求,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精通外语及熟练掌握计算机的高级专业人才则更加缺乏。
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在实施上并不是依赖于法律条文,而是主要在于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主要依赖于对法律条文的对照,几乎没有会计师职业判断的习惯。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中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一)针对宏观方面问题的对策1、我国会计国际协调中出现问题的对策(1)建立统一的会计规范体系目前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三个层次。
虽然我国已经根据我国会计的法律环境制定了不少的会计准则,但是内容和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不利于国际间的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比较,也不利于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因此我国必须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一套会计规范体系。
(2)健全会计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健全,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也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前提。
健全会计组织机构,就需要将企业会计部门从企业财务管理中分立出来,并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地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同时应该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立出来,努力做好税务会计工作,并加强企业的内审职能。
2、我国会计准则中出现问题的对策(1)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实现具体会计制度的统一,实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为此,财政部早在1993年就启动了完善会计体系的三年计划,随后又陆续出台并修订各种准则,所有这些都将逐步缩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同时我们还应加快会计准则代替行业会计制度的进,参照WTO的要求,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管理政策,健全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
但是在制定准则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追求国际化而忽视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准则中应该同时体现国家化和国际化,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既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又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2)从本质上看,会计国际化过程归根揭底是各国间利益之争。
而且因为各国会计环境的重大差异,会计国际化势必给不同国家带来不同程度影响,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会计的国际协调和国际间的会计交流,不断施加我们国家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为新准则的真正贯彻执行扫清障碍;同时立足本土、着眼现实,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3)在国际会计惯例与中国会计规范、会计实务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把握好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辩证关系:先是统一国家会计制度和准则,即会计国家化,然后达到国际惯例,即会计国际化。
一个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不能不加区分地照搬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和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制定规范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也就是实现会计国家化。
(二)针对实务方面问题的对策1、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特殊会计准则。
我国过去和现在实行的不同规模的企业毫无差别地按照同一个会计制度提供会计信息,也是造成和加剧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制定执行不同繁简程度的会计制度,会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会计信息失真。
同时,我国众多的企业各自对会计准则的需求程度差异很大,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功经验,逐步实现从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转变。
2、全面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为了顺应知识经济的需求,就必须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并学习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规范会计职业资格认定,只有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并更新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财会外语水平,增强国际沟通交流,成为具有国际化意识的会计人才。
3、提升会计信息化水平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契机,需要加快会计信息化相关领域的探索研究,健全信息化会计数据,完善会计凭证的存储机制,逐步建立会计信息审核机制,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建立信息数据的确认机制和可靠性机制,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步伐,保障我国会计信息化的逐步实现。
4、强化会计准则的执行和监督缺乏执行的制度是空谈,制定会计准则的关键是需要贯彻执行,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会计准则的执行。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执行机制在会计准则的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前提就是强化会计监管,在制定和完善会计标准的同时,提高执行监管力度,确保准则的强有力的实施,保障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会计国际化是一种趋势,我国加快会计国际化的步伐显得日益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