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坐标图的解释

合集下载

2019届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考点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讲义

2019届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二轮增分策略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考点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讲义

123456
答案
(2)若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中Ⅰ侧,其中分布的液体为组织液 (√ )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膜,则抗利尿激素分泌时共穿过0层磷脂分子 (√ )
(4)若该图表示肌细胞膜,则b和d过程运输的气体可分别是O2和CO2( √ )
123456
答案
题组二 细胞吸收水分和离子过程的辨析 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 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123456
A.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c<b<a<d
B.原萝卜条细胞液浓度位于b和c之间
√C.戊组质量不变的原因可能是细胞的原生质层已没有选择透过性
D.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使萝卜条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123456
解析 答案
思维延伸 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 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则:
123456
答案
(3)质壁分离的外因是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和 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 (4)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的实验设计思路
题组特训 题组一 物质出入方式的辨析 1.(2018·淮安、宿迁期中联考)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 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 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4)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 细胞核的通道,而小分子进出细胞核一般为跨膜运输(也可通过核孔),都 具有选择性。 3.质壁分离与复原的4点提醒 (1)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在 植物细胞失水达到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而吸 水达到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①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②细胞 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

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详解演示文稿

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详解演示文稿

扩散 梯度
乙醇、甘油、苯、脂 肪酸、维生素等
协助 顺浓度 需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扩散 梯度
第4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二、主动运输
• 定义:被选择的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 浓度一 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 需要消耗能量,这种方式叫主动运输。
• 举例: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等。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K +、Na +、葡萄糖、 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 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
例证:变形虫的捕食和运动
巩固练习
1、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 点是( C) A、都可以从低浓度的一边到高浓度的 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巩固练习
2、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 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
4、下图为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示意图,据 图回答(【 】内填上代号,横线上填上相应的 文字)
(123)小 氧甲肠 气和绒 分乙毛子的的从不上肺同皮泡点细扩是胞散吸 到收 血葡 液 萄中甲的不糖方 需的式 要方是式是【载甲体和【】乙】自。由扩主能散动量运输。 。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一、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 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答案】C
纠错笔记 ⑴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 掉协助扩散。 ⑵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 胞吐。 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 掉协助扩散,有些主动运输也可以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 输。 ⑷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不 要漏掉浓度差。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曲线图及跨膜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曲线图及跨膜用

需要 消耗
离子
一些小分子有机物,葡萄糖、 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
物质跨 膜运输 的方式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图例
胞吞 胞吐
mRNA出 细胞核
•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曲线
如何分析一个坐标图?
一看坐标轴: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
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如x随着y的变化而变化, 说明x是影响y变化的因素
物 质 运 输 速 率 浓度差 物 质 运 输 速 率 浓度差
由于自由扩 散和协助扩 散不需要能 量,因此其 细胞呼吸速率 运输速率与 氧气浓度和 呼吸作用强
度无关 结论:在一定范 围内,主动运输 细胞呼吸速率 的物质的运输速 度与细胞呼吸速 率成_正_比_关系, 超过一定的范围 后,物质运输速 度受载__体_数__量 限 细胞呼吸速率 制。
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
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
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B )
A.Na+ C.胰岛素
B.K+ D.CO2
1. [2012·浙江五校一次联考]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 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
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二看曲线的变化趋势: 上升?下降?保持稳定?先上升后下降?先下降
后上升? 三看关键点: 如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等。
解释:曲线各种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关键点代表的意义



自由 输
扩散
速 率


协助
运 输
扩散
速 率


主动
运 输
运输
速 率

3.6物质的跨膜运输

3.6物质的跨膜运输
不需要 消耗能量 3.____
需要
实例: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思考: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前者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后者必须 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实现
相同点: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 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这样的扩散方式 称为被动运输。
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
5 协助扩散
需要载体
胞吞作用 大分子和颗粒 物质的运输方式 6 消耗能量 胞吐作用
[重点]
[难点]
1.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 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实例 2.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的 概念、过程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比较和归纳。
1.什么是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举例说明。 2.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有何相同之处? 此二者与被动运输有何关系? 3.什么是主动运输?有什么特点和意义并举例说明。 4.大分子物质以何种方式进出细胞?此方式是否属于 物质的跨膜运输? 5.举例说明生物膜在工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
外排作用
3.都能体现细胞膜
的_____ 结构 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即____________
4.都不是 ___(是/不是) 物质的跨膜运输。
【例题4】. 下列哪种物质分子不能以跨膜运动 方式进入细胞? ( D ) A. 水分子和脂质分子 B.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C.带电荷的小分子或离子 D.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类型
自 由 扩 散 协 助 扩 散 主 动 运 输
对比
项 目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需要 需要消耗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曲线图及跨膜(用)分解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曲线图及跨膜(用)分解



自由 输
扩散
速 率


协助
运 输
扩散
速 率


主动
运 输
运输
速 率
浓度差
浓度差
结论:物质的运输
速度与物质浓度差 成__正__比____关 系,自由扩散过程 只受_浓__度_差___影 响.
浓度差 载体数量
浓度差
内因:载体 数量 外因:氧气 含量、温度、 浓度差PH值
结论:在一定浓度
范围内,物质的运输
浓度以差为主动运输细提胞供呼吸能速量率,
因此,物氧气浓度为0时,可物
由无氧质呼吸为其提供能量质,
故横坐运 输标为氧分压时曲线运输
的速起点不在原点。 速


浓度差
细胞呼吸速率
物 质 运 输 速 率 浓度差
物 质 运 输 速 率 细胞呼吸速率
氧分压 氧分压
10
氧分压
运 输
自由扩散


浓度差 运
输 协助扩散
速 率

输 主动运输
速 率
物 质 运




耗氧量


自由速扩散或协助扩散
胞 内 浓


主动运输
细胞呼吸速率
主动运输
(细胞外浓度)
浓度差
氧气浓度
时间
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
思考!
方式?为什么?
11
• 三、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方式及影响因素 3.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如何分析一个坐标图?
一看坐标轴: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

物质跨膜运输的坐标图的解释

物质跨膜运输的坐标图的解释

第一个表示自由扩散回答因为随着浓度的增加,运输速率递增且没限制第二个是协助扩散因为运输速率与浓度有关,且有上限,说明还有与载体有关第三个是主动运输因为横坐标为氧气浓度,说明与能量有关横坐标为0时是无氧呼吸功能追问我知道都表示什么运输方式,只是想让你解释一下图像图像为什么那样变化回答自由扩散运输速率只于浓度有关所以随着浓度的递增,运输速率递增协助扩散与浓度和载体有关所以随着浓度的递增,速率增加,后来由于载体的数量有限,所以趋于不变主动运输与能量和载体有关,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当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供能,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增强,供能增加,所以速率增加后来载体有限,所以趋于不变明白了吗采纳吧(>^ω^<)喵追问第三图为什么不是从原点开始的回答因为无氧呼吸也能给细胞功能细胞也能主动运输追问哦,明白了,谢了收起提问者评价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自由扩散只与物质的浓度有关,所以是一条直线,浓度越大速度越快;协助扩散与载体蛋白有关,载体蛋白数量有限,当全部达到饱和后,运输速率便不再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主动运输是耗能的载体运送过程,与物质浓度关系不大,但是物质进入到细胞内后,由于逐渐到达饱和状态,所以细胞内的浓度与时间并不呈直线相关;氧气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A→B增加是因为有氧呼吸产生了ATP;B→C平稳是因为有氧呼吸酶有限,不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高而产生更多的ATP;温度与PH的图可以理解为与酶活性一致的原理;浓度与速率的关系:C→D的降低是因为细胞内例子浓度饱和了,因此物质运输速率下降。

1 主动运输的曲线题辨析2012-05-03 11:36:33| 分类:生物资料|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和能量。

影响主动运输因素的考题多以曲线图作为信息的载体,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读图。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常考生物图示:3..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曲线解读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常考生物图示:3..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曲线解读

[解题技法]
(1)分析此类曲线题时,要注意区分横坐标表 示的意义,如曲线2和曲线4横坐标不同,表 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不同。
(2)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 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 联系,主要从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两个 方面考虑。
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曲线解读
典型图示1
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原因是膜 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信 息 解 读
曲线1表运输方式是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曲线1、2表示物质浓度对跨膜运输速率 的影响
典型图示2 。
信 息 解 读
P点之后物质运输方向为从低浓 度→高浓度的逆浓度运输,该曲线
表示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典型图示3
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限制因素 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信 息 解 读
曲线4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 散若曲线4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物质 运输,还可表示主动运输(哺乳动物成熟红 细胞无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
曲线4表示的运输方 式为主动运输
曲线,4、5表示O2浓度对 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问题探讨: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 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 子不能通过? 2、不能通过脂双层膜的 物质,细胞需要吗?如 果需要,它们怎样才能 进入细胞呢?
人工合成 的脂双层
问题探讨: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 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从图上可以看出,氧气、二氧化碳、水、 氮气等小分子很容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苯、甘油、乙醇等脂溶性的小分子也可 以通过;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小的有机 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 脂双层。
3 根据下图所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运 输 速 率
(1)从图中可知该种物质进入细 胞的方式是什么?
浓度差
协助扩散
(2)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速度 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是什么?
在一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外界浓度成正比
(3)上述运输方式中,加入蛋白酶后曲线是否会 发生变化?为什么? 会,载体受到破坏
(1)影响物质自由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
浓度差 运输速度 (Mmol/L) (离子/秒) 5 2.4
请同学们分析下表数 据,绘出曲线图, 总结自由扩散的规律。
运 输 速 率
10
15 20
4.7
7.3 9.5
25
30
12.2
14.4
浓度差
(1)自由扩散坐标图
结论:物质的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差 成 正比 __ _关系,自由扩散过程只受
细胞膜内外的 物质浓度差
影响。
(2)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
浓度差 (mol/L) 1.5
3
速率 (离子/秒) 8
15
请同学们分析下表数据, 绘出曲线图,总结协助扩 散扩散的规律。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高中生物PPT 课件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高中生物PPT 课件
A.选择性 B.主动运输 C.保护作用 D.胞吞和胞吐
2.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 的是( CO2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进出细胞
3.实验表明,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 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 生素)时,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这种 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2、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
一、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自由扩散
1、自由扩散: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不需要载体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1、自由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如:O2、CO2、水、苯、乙醇、甘油、尿素 等不带电极性小分子或脂溶性。
自由扩散曲线图
运 输 速 率
根呈现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
蒸馏水颜色无明显的变化。但用盐酸处理块根后,
则使蒸馏水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B.花青素不
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的选择透过性 D.盐酸
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胞吞和胞吐
出入细 胞
的方式
5.几种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向
D.不需要
载体
8.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
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9.透析型人工肾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 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 析掉,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
A.流动性特点 B.选择功能 C.选择透 过功能 D.主动运输

生物“上升后平衡”型曲线模型知识梳理

生物“上升后平衡”型曲线模型知识梳理

生物
“上升后平衡”型曲线模型知识梳理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 吴海峰
,意即纵坐标随横坐标的变化,曲
线表现出先升高后处于平衡状态的特点。

在高中生物中,有四、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历史事实是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客观进程,具有逝去性与客观性的特点,夯实历史事实知识是新高考备考的关键因素,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在高考一轮历史复习阶段如
)备考着力点的问键词“1912年”“参议院”
立”;关键语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具有反封建专制制
历史事实知识备考的五大着力点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杨德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表示自由扩散回答因为随着浓度的增加,运输速率递增且没限制第二个是协助扩散因为运输速率与浓度有关,且有上限,说明还有与载体有关第三个是主动运输因为横坐标为氧气浓度,说明与能量有关横坐标为0时是无氧呼吸功能追问我知道都表示什么运输方式,只是想让你解释一下图像图像为什么那样变化回答自由扩散运输速率只于浓度有关所以随着浓度的递增,运输速率递增协助扩散与浓度和载体有关所以随着浓度的递增,速率增加,后来由于载体的数量有限,所以趋于不变主动运输与能量和载体有关,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当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供能,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增强,供能增加,所以速率增加后来载体有限,所以趋于不变明白了吗采纳吧(>^ω^<)喵追问第三图为什么不是从原点开始的回答因为无氧呼吸也能给细胞功能细胞也能主动运输追问哦,明白了,谢了收起
提问者评价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自由扩散只与物质的浓度有关,所以是一条直线,浓度越大速度越快;
协助扩散与载体蛋白有关,载体蛋白数量有限,当全部达到饱和后,运输速率便不再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主动运输是耗能的载体运送过程,与物质浓度关系不大,但是物质进入到细胞内后,由于逐渐到达饱和状态,所以细胞内的浓度与时间并不呈直线相关;
氧气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A→B增加是因为有氧呼吸产生了ATP;B→C平稳是因为有氧呼吸酶有限,不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高而产生更多的ATP;
温度与PH的图可以理解为与酶活性一致的原理;
浓度与速率的关系:C→D的降低是因为细胞内例子浓度饱和了,因此物质运输速率下降。

1 主动运输的曲线题辨析
2012-05-03 11:36:33| 分类:生物资料|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和能量。

影响主动运输因素的考题多以曲线图作为信息的载体,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读图。

下面举几例加以说明:
例1 图示曲线代表某种矿质元素离子进入根细胞的一种方式,则在Q点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
A 载体的数量
B 能量供应
C 载体的数量和能量供应
D 载体的数量或能量供应
【解析】本题很多学生容易出错,解决此题要认真审题,搞清楚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

(纵坐标表示的
是细胞内的浓度,横坐标的虚线表示的是细胞外的浓度)根据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仍然能够吸收离子,说明该矿质元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Q点以后的细胞内浓度保持不变,说明植物不再吸收该离子。

如果是载体饱和的话,植物仍能够吸收该离子使细胞内浓度增加,所以只能是能量供应不足引起的。

【答案】B
例2 图示曲线代表某种矿质元素离子进入根细胞的一种方式,则在Q点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
A 载体的数量
B 能量供应
C 载体的数量和能量供应
D 载体的数量或能量供应
【解析】此题乍看和上题差不多,其实认真审题发现纵坐标的含义变了,表示吸收速率。

随着时间的改变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速率开始的时候增加,增加到一定的阶段则不变了,说明主动运输受到影响。

根据学习的内容判断:如果是载体饱和的话,即使离子浓度再增加,吸收速率也不会增加;如果是能量供应不足的话也会引起吸收速率不会再增加。

所以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答案】D
例3下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2+的曲线。

影响A、B 两点与B、C 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离子浓度、载体数量
B. 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
【解析】本题涉及到审图,从图中可看出影响矿质离子吸收的因素有氧气浓度和载体。

A、B两点的氧浓度是相同的,但是两点的吸收不同离子的量不同只能是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引起的,也就是说番茄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多于Si2+的载体;B、C两点表示的都是对Ca2+的吸收,不同的是氧气含量不同,说明影响因素是能量。

【答案】D
例4: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右图所示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