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团副团长优秀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实基础同龄引领艺路有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校学生艺术团
“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申报材料
二○一四年四月
夯实基础同龄引领艺路有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校学生艺术团“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申报材料
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学生艺术团紧密围绕主要工作,切实加强团员青年的文化艺术教育、稳步推进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特色活动建设,拓宽了活动的覆盖面。

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活跃校园气氛、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表演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焕发活力、彰显青春魅力。

呈现出基础技能扎实、活动亮点丰富、艺术覆盖有效的良好局面,切实发挥了校学生艺术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引领作用。

一、组织建设情况
(一)社团规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校学生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成立于2002年,是由爱好文化艺术、热衷艺术工作并具有较好艺术素养的本校学生组成,面向全校青年学生的群众性学生艺术团体。

艺术团本着“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宗旨,为全面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综合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活跃在校园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学生文艺中坚力量,是推动学校学生文艺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青年学子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园地。

发展至今,艺术团已颇具规模,现有学生成员465名,分布于校本部、白云校区、西校区及北校区四大校区。

同时,艺术团聘请专业教师对总团的工作及各分团的训练进行指导。

近年来,艺术团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目前已成为一支管理严格、训练有素的文化艺术团队。

(二)组织架构
1.组织构成。

艺术团总团设主席团、秘书部、宣传部、信息部;分团设四团二队,分别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生百人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青时光剧团”、司仪队和“广师vocal voice歌手队”。

其中,于2013年下半年增设的剧团及歌手队发展迅猛(尤其是歌手队),在校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

2.干部设臵。

艺术团有分管、总指导老师1名,主席团及各分团均设有团长1名,副团长2-3名;各部门均有1名部长1名副部长。

所有学生干部均通过团内全员民主选举、投票、笔试及校团委统一面试的方式产生,负有责任与使命。

(三)制度管理
我校学生艺术团领导干部不断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修订完善了《艺术团规章制度》、《艺术团服装管理办法》、《艺术团地下室管理章程》,完善工作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活动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进行。

(四)指导教师
艺术团聘有各个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对团队成员进行训练。

训练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规范性。

指导教师精心备课、系统教学,坚持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排练,同时提供学生展示才华、进行表演的舞台,已逐步形成“课程教授、实地训练、舞台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2、专业性。

艺术团聘请的指导教师都是在包括声乐、器乐、舞蹈、语言、表演等相关专业领域内有突出成绩、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

艺术团指导教师——唐文滔,声乐硕士。

在音乐教育、声乐、舞蹈、语言艺术、表演等方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民族组第八名、“康美之恋〃音悦随声”音乐选秀大赛全国总冠军、第十一届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暨首届声乐大赛非职业组银
奖、广东省大学生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专业组一等奖第一名等奖项,曾全英文主持亚洲光电子研讨会接待晚宴,主持各类音乐会、晚会、交流会等活动几十余场,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合唱团指导教师——苏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团委书记,副教授。

曾多次带领百人合唱团参加国家级、省级赛事,取得了多个一等奖优异成绩。

管乐团指导教师——张镇,中国著名青年指挥家,现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乐队指挥教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曾任广州交响乐团助理指挥,先后得到俞峰、杨鸿年、小泽征尔、马克〃吉普森等大师的指导,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杰出的演奏能力。

舞蹈团指导老师共有两名——雷洁和李婷。

两位皆为高校专任舞蹈教师,其中李婷副教授为本校指导教师。

剧团指导教师——王汀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
院戏剧编导教师。

司仪队指导教师由唐文滔老师任长期指导,每月邀请语言类导师(如电视台主持人,导演等)授课指导。

3、长效性。

艺术团各分团每周有固定的时间点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为相关领域的基础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

自成立以来,艺术团指导教师一直坚持“定期培训、长期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校培养了大量文艺骨干。

二、活动开展情况
艺术团全面深入贯彻学院党委幸小涛副书记提出的“日常工作有序,重点工作有效,特色工作有名”的指导方针,强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宗旨意识,有战略性、夯实性和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求取进步。

(一)日常工作有序
李树建同志事迹材料
李树建,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于河南汝州,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豫剧二团书记,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
1979年-1984年在洛阳戏曲学校学习表演专业,毕业后分配在洛阳市豫剧二团,从事表演工作。

1985年7月考入中国戏学院表演系,1987年7月结业。

1987年8月调入三门峡市豫剧团任副团长,1988年11月任团长。

1997年考入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班,1999年毕业。

在1997年全省公开招聘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的竞选中,演讲、答辩、考试、考核四项成绩均为第一,1998年3月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任团长,任职期间,打破剧团长年演出带行李,提高了演出戏价,保障了演出艺术质量和剧团的经济利益。

带领全团到祖国的西大门新疆、南大门广州演出,为海峡两岸的戏剧艺术交流率团到台湾演出,为祖国的五十周年生日献礼晋京演出,在全省创演出场次名列前茅。

李树建同志2000年6月从一团调到二团工作。

任二团书记兼副团长,2001年6月,文化厅又任命为省豫剧二团书记、团长。

当时二团正处于低谷,曾经兴旺红火的二团排演厅(儿童影剧院)已经扒掉,只留下既不挡风又不避雨,象个破庙似的舞台,一片残垣断壁,昔日大团的风采早已荡然无存,乐队只有11人,十几个灯和20来名演员,在当时二团已是举步维艰,曾经几近被上级部门合并掉,在困难面前,李树建同志当时向班子成员提出:“咱们都是共产党员,既然来了,就要对二团负责任,二团不但要生存,二团还要发展,”并在全团大会上提出了“团结拼搏,滚石上山,走出困境,敢为人先”的十六字建团方针。

紧接着是落实四件大事:一是关系群众生活切身利益的事,铺垫家属院地平,改变居住环境;二是装修办公室,改善办公环境,外树形象;三是“招兵买马”提高艺术质量。

从全省招收10名有发展前途的优秀青年演员充实力量;从全省戏校选拔10名优秀演奏员,建立自己的民族乐队。

不惜一切代价请专家辅导,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更重要的一条是树二团形象,晋京演出,让二团重振雄风。

当时剧团十分困难,服装、灯光、音响、布景一无所有。

经过一个多月的
努力,李树建四处奔波,求亲托友,求得社
会各界的同情,筹集50多万元,购置了设备,重新加工,排练了五台剧目晋京演出。

由于劳累过度他两次晕倒在办公室,住进了医院。

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8月份,二团晋京演出,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录播4场,又进中南海演出一场。

有40多位将军和省部级领导观看了二团的演出,十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演出的盛况,称为“二团在北京掀起豫剧热潮”。

首都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观看了演出后,召开座谈会。

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的领导专程到京助阵。

文化厅领导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他们讲:“没有想到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二团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你们为河南争了光。


2002年全省第九届戏剧大赛二团推出《程婴救孤》。

而在2001年,李树建就在业务会上提出创作《程婴救孤》剧本。

当时剧团晋京回来,经济十分困难,账面上只有800元。

李树建和领导班子克服重重困难迎难而上,并且在会上表了态,夺不到金奖誓不休。

经过全团同志的顽强拼搏,二团夺得了九届大赛金奖,填补了二团近二十年金奖的空白。

全团同志流泪了,而李树建同志又一次住进了医院。

2003年,是二团的丰收年。

为了扩大二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李树建和大河报经过多次论证,3月份与大河报联合成立“大河爱心艺术团”。

为基层广大群众和部队官兵慰问演出,二团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在2004年双节到来之前,与大河报,英协房地产公司联合为在北京工作的河南人送上乡音乡情,慰问建筑工地的工人,中央和地方各大新闻媒体跟踪报导,给予极高评价,在文章中写到:“总理为农民兄弟讨回血汗钱,河南省豫剧二团为务工人员送上精神食粮。

”在北京等地引起轰动。

二团连续四年创省直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收入第一的成绩。

为落实三个代表,首先推出“三个代表”、三台大戏的演出活动,在剧团改革中,大胆提出和实践“三位一体”强强联合的改革之路,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给予高度评价,并做重要指示。

李树建同志从艺二十多年来,由于对豫剧艺术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继承和发展了豫西流派艺术,在演出艺术方面取得了成功,被北京和省内外专家誉为“当代中国舞台上的第一老生”,“创立了用话剧的表演手法,结合戏曲的程式表演艺术”,演唱感情“龙吟凤鸣,虎啸狮吼之韵味”。

受到北京省内外专家的认可和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广大观众中有很大影响。

演出的《儿大不由爹》、《试用丈夫》等剧目获得88年全省第二届、90年第三届、96年第六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特别奖;88年获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奖;91年第三届“香玉杯”艺术奖,97年首届中国豫剧节金奖第一名;主演的《清风亭》和现代戏《试夫》获93年第十届戏剧“梅花奖”和第三届“文华”表演奖,由中央台录制收入国家艺术精品库,河南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光碟,三次进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演出;《鞭打芦花》由黄河音像出版社录制为盒带发行,2002年6月中央电视台录制名家名段播放,主演的,《乡村警官》中央电视台三套录制戏曲专题片,并拍成电影,已在央视6套多次播放;主演的《程婴救孤》获全省第九届戏剧大赛金奖和演出特别奖。

2004年4月份,文化厅把《程婴救孤》作为文华新剧目奖节目推荐文化部。

五月份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并且在全国地方戏排名第二位。

取得了中国第七届艺术节的入场券,这一次获奖全省文化系统反响强烈,这是文华奖自设立以来河南的古装戏第一次入选。

为参加杭州艺术节,李树建一方面要参加紧张的排练(他在剧中饰程婴),还要到处奔波为赴杭州筹集资金,为了工作,半年没有回去看八十岁的母亲,因秋天雨水过多,民房年久失修,雨水冲刷的厉害,晚上老母亲睡觉,用塑料布搭在被子上面。

母亲给他打电话能不能回来一趟。

他流下了眼泪,深感对不起他们。

在去杭州之前,由于劳累过度,他又住进医院。

到杭州后,天天打着点滴,坚持排戏,观摩学习参赛剧团的节目。

随着第七届艺术节降下帷幕,河南省豫剧二团历时4年艰辛排演的大型古装豫剧《程婴救孤》,以掂魂摄魄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评委,震撼了观众,获得了“文华大奖”第一名和观众最喜爱的剧目第一名。

同时,还获得了剧作
奖、导演奖、舞美奖、表演奖五个单项奖,成为本届艺术节上最大的赢家,实现了我省在“文华大奖”上零的突破。

河南省豫剧二团的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在杭州西子湖畔上演了一场由河南人担纲主演的空前抑或是悲壮的一幕。

接到获奖消息,李树建哭了,河南省豫剧二团也哭了,这个有着光荣历史又走过生死之路的艺术表演团体能不哭吗?从一个几近被合并掉的剧团,由低谷升到峰顶,拿到国家专业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第一名,这是二团几代人的梦想与夙愿啊!精心打造《程婴救孤》历时4年,她浸透了全团演职员工的心血和汗水,历经4年的奋斗拼搏,这是李树建和河南省豫剧二团演职员工一次透支生命的“凤凰涅槃”。

李树建同志是豫西调的领军人物,攻老生须生,他在《程婴救孤》中的唱腔被专家誉为“龙吟凤鸣狮吼虎啸,低徊中透出遒劲,跌宕中蕴含沧桑。

悲如秋风吟哦,一唱三叹:愤似惊涛裂岸,乱石穿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大胆借鉴话剧表演手法来演程婴,使其更真实,更生活化,拉近了程婴同观众的距离。

”“是中国戏曲舞台上第一老生”,当台上的程婴纵横的老泪穿越时空,与台下观众的热泪融汇在一起,泪水洗尽铅华,《程婴救孤》闪耀着中华民族善良、忠勇、侠义、宽厚和坚忍,自我牺牲和至善至仁的崇高精神,象一面铜镜折射出中华民族灵魂的折光!
当时大河报首席记者,自始至终流着热泪为二团写了一整版的文章。

李树建在电台做节目与观众连线直播时,有十几位出租车司机自发集中到郑大门前,集体为他和二团鞠躬。

他们原话说:“程婴为了国家民族牺牲亲生儿子和自己的生命,二团人为了全省人民的荣誉透支了生命,我们感谢你们!”大赛回来后向全省人民汇报演出,代表省委到北京进行“中原文化北京行”演出,为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演出,都为河南做出了贡献。

2004年获国家文华新剧目奖,2004年9月杭州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程婴救孤》又荣获第十一届文华大奖第一名,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的剧目第一名,个人再次荣获“文华表演奖”,实现了我省在“文华大奖”上零的突破,2005年2月《程婴救孤》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2005年11月荣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一名,填补了我省在“精品工程”的空白。

为二团勇夺“文华大奖”“精品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并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李树建对艺术精益求精,尊重老艺术家,倾听群众意见,提高演艺技能,注重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如在《清风亭》演出让青年演员担任主演,自己甘当配角群众。

4年来,二团青年演员参加的各种全国和省级大赛中,获奖人员达18人次,他在豫剧流派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已形成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受到北京、省内外专家的认可和广大观众的喜爱。

李树建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具有坚实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自觉
的努力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本色,坚持文艺“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为提高二团的艺术质量,广招人才,培养人才,为办理人员的工作调动,多次奔波在各有关人事部门,并且拒收同志们为感谢送去的任何财和物;并且在获大奖之后,对所获的6万元和文化部奖励的5千元奖金分文不要,用于困难的群众和同志们,演出中,演出补助和其他演员一样,没有任何特殊,在党风廉政方面,他始终坚持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社会企业家赞助给个人的40万元,自己分文不拿,全部交给二团支配,用于剧团的事业发展。

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对待离退休老同志视为父母,在领导班子和全团中坚持原则,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不良倾向,消极腐败现象做坚决斗争。

多年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深受上级领导和全团人员及离退休人员赞扬和拥护。

在我省文化艺术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称得上是当之无愧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做出决定,推荐李树建同志作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向中宣部申报,这是全省文化艺术界的第一人
被入选。

2005年4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在二团取得多项大奖之后,再次向二团提出了新的“十六字”方针:“团结拼搏,反骄破满,二次创业,敢为人先”,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率先落实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为推动我省戏剧事业繁荣和发展努力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篇三:优秀团员事迹材料“校优秀学生干部”个人事迹材料
我叫,女,来自于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05-2班学生,毕业于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高级中学,于2005年考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

家境困难意志坚强
我来自于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天德镇的一个贫困村,出生于穷乡僻壤的农民家庭,家中父亲身体状况较差,不能干重活,全家的农活和家务都落到了母亲的肩上,由于常年辛苦劳作,母亲现也劳累成疾,同时还要照顾年近八十岁的爷爷,妹妹正就读于高中,深知作为一名农家子女能上大学挺不容易,家庭条件又差,我从小坚定信念:在学业上整出点名堂,要吃的苦中苦,跳出农门。

于是努力拼搏便成为我的座右铭,事实上我也是这样做的,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大学是一个自由发展自己的天地,大学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成功与否在于个人的努力,我的格言是:成功的秘诀是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

来到大学后,我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也尽心尽责,还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和工作,担任家教等,就这样一个家庭贫困的农家子女解决了自己的全部生活问题。

我虽然担任了家教占用了不少学习时间,但成绩丝毫没有落下,大一、大二和大三全年加权总成绩名列全专业第一名。

我总乐观的认为:“我无法选择我的父母和家庭,但是我可以选择我的人生。

”我没有因为家庭的不幸而自卑、堕落,而把它作为奋力拼搏的动力,铸就了我自立、自强的意志品格。

努力拼搏自强不息
学习上,我努力刻苦,尽最大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

日积月累,我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有就是懂得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注重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

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

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

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只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学习一种新的学科知识,使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现在我已顺利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

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在大一就被确定为首批积极分子,参加院党课学习,大二下学期被确定为预备党员,并于大三下学期顺利转正为一名正式党员。

我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在靠近党组织的道路上,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提高对自己的标准,提高自己的觉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

平时更是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和精神,站在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角度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让行动先行,一切向党靠拢。

锻炼能力全面发展
自从来到大学我就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在大一期间担任学习委员,大二期间任理学院社团联合中心副主任,大三期间任理学院社团联合中心主任,现任理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

在热情帮助同学的同
时,我积极开展有利于同学们的各项课外活动。

在带领我院学生社团工作中,我总是以一颗热忱真诚的心与同学交流,在举办活动过程中,我也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负责人,力争把
理学院的每次活动都办的有特色,对同学们又有帮助,真正体现了学生活动的宗旨。

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院数学爱好者协会在2007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社团”。

我在军训期间,被评为“优秀学员”,在05-06学年获辽宁省助学金,荣获05-06学年“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获校二等奖学金,荣获2006年辽宁省政府一等奖学金,06-07学年被评为“爱心个人”,在“香港回归十周年暨建党八十周年百题竞赛”中荣获校二等奖,在06-07学年荣获“校三好学生标兵”,并获校特等奖学金,在理学院数学爱好者协会举办的“数学建模大赛”中获二等奖,在07-08学年度荣获辽宁省政府奖学金,荣获07-08学年校“学生社团先进个人”称号,并于07-08学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学生干部”;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公开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有《基于hopfield网络在数字识别系统中的应用》、《免疫遗传算法的研究及其在tsp中的应用》、《基于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的医疗疗效评价及预测》、《投影定理的最优化理论与应用研究》、《柯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曲线拟合的matlab实现和优化度检验》,同时《基于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的医疗疗效评价及预测》和《遗传算法的模糊多样度》两篇论文荣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五届“雄鹰杯”科技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

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我都把自身的不利条件转化为一种不断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极大的力量源泉。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我能够时刻鞭策自己再接再厉不断前进,而不被各种困难所吓倒,我想这正是当代贫困大学生在逆境中奋勇前进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我不畏惧艰苦,刻苦拼搏,努力成为在学识上有着丰富而又有扎实基础知识的人,成为在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这也应该是符合我们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我希望在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上,努力发挥我的所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学生,我在努力塑造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在努力完善我的集体。

我愿意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班级、学校的建设中,投入到团委、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建设中。

发挥自身长处,克服自身不足。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都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的好榜样。

面对成绩,我不会骄傲;面对困难,我不会气馁;面对挑战,我不会退缩。

作为一个风雨中走来的农家子女,我承受过一些苦难,品尝过许多酸甜苦辣,但我总能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勇敢的面对。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多项勤工助学活动,尽量减轻家庭的负担。

虽然自己困难,但我更乐意帮助比我更困难的同学,在同学中赢得了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