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培养[摘要] 歌唱表演不同于其他职业,它是一种直面公众的艺术,直接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歌唱者临场优异发挥的基本前提,这一素质的锻炼必须从其步入声乐生涯开始。因此,心理素质培养也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声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声乐教育者在强调声乐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歌唱心理培养。

[关键词] 声乐教学歌唱心理心理障碍心理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歌唱表演不同于其他职业,它是一种直面公众的艺术,直接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来不得丝毫的遮掩。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声乐的技能、技巧,提高对声乐艺术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但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的只是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一、产生歌唱心理障碍的原因

常有一些声乐学生,平时训练时表现得很好,收放自如、得心应手,可是一到正式演出或比赛时就完全不能自控,心跳加速、身体僵硬、手腿打颤、气息上浮、面部肌肉紧张、口干舌燥、声音失控;有的甚至记忆发生空白;有的恍惚之中不记得自己是如何上台,又是如何下台的。那么,这些不良的心理障碍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究其

原因只要是:缺乏演出经验,要么就是曾经有过演唱失败的经历,缺乏自信心,好胜心过强,或者是对专家、老师的怯惧。

由此可见,演唱效果与演唱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一个不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唱者的。即使一个嗓音等其他条件十分优越的人,如果不能消除心理障碍,没有养成良

好的心理素质,要想唱好歌也是不容易的。

二、如何消除心理障碍

应当如何培养学生在唱歌时的良好心理素质呢?又如何让学生

克服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的演唱心理呢?这需要“学”和“教”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所谓“学”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勤练内功,增强自信和心理适应能力,掌握调整心态的方法和技巧,自行调节和适应不同的歌唱环境,以克服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但单靠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求教于自己的师长等有经验的演唱者,

请他们给予明确的指点和帮助。

三、在声乐教学中强化唱歌心理教育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歌唱发声心理“感觉”的培养。心理学指出:“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感觉。”人的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通过感觉而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类认识的开端,是认知一切知识的途径。歌唱的感觉是歌唱与发声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开端。歌唱的感觉是对歌唱与发声的简单和初步的认识,它为歌唱与发声的深入认识和高级认

识提供必需的信息和材料。声乐学习与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因为歌唱这个“乐器”是歌者自身,难于进行客观的研究。歌唱的发声技能、技巧,也难于用语言描绘,即使语言描绘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因此,声乐教师最好的描绘歌唱和发声的手段,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从“感觉”入手。一些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情况,单凭感觉就会有一个基本理解,甚至准确判断。因为“感觉”是人的天性,感觉训练的伟大作用就在于充分利用人的天性来调解和支配自己的肌肉协调运动,使复杂的肌肉运动过程实现自动化。

第二,在声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注意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水平。合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是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提高歌唱水平的必要前提。心理学家指出:“注意力是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并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的进行。注意的功能概括为三点: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即注意能使演唱者歌唱与发声的心理活动有明确方向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连续进行,使歌唱与发声的心理活动组织和维持在一定的活动对象上,同时根据演唱者歌唱与发声的信念、兴趣和爱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注意的三大功能,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积极的心理活动能使学生对歌唱与发声的反应更清晰、更完整、更深刻,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注意在歌唱与发声中具有重大作用,它是掌握正确的演唱和科学发声的必要条件。声乐学生无论是演唱,还是课堂学习,特别是技能技巧练习的过程中,时刻都要集中

注意力。

第三,要激发学生的歌唱情感,优化声乐教学的效果。情绪或情感是建于生理基础上的一种主观生理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发声和演唱。情绪表现出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前者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后者则降低人的活动能力。歌唱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情感抒发来揭示事物的意义并在情感交流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声乐演唱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的依托,“声音”也不可能有灵魂和生命。因此声乐教学更应探讨情感培养,以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创建健康的教学环境,教师应根据声乐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自觉按照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造声乐教学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上的每一分钟,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轻松的话语、到位的指点可以使学生自然、放松,以平和、稳定的心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改变以往落后的声乐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种交流与沟通,把握学生学习心态,多渠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激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第四,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克服歌唱心理障碍。歌唱的过程是利用心理活动来调整歌唱器官肌肉运动的过程。歌唱者在调整歌唱器官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必须处于积极、稳定的正常状态之中,稍有紊乱,就会影响歌唱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消除这种障碍,使声乐学习顺利进行。要培养学生对声乐学习和演唱的执

着爱好和兴趣,使他们不论在声乐课堂里,还是在舞台上,都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下并保持强烈的歌唱欲望与激情,从而有利于克服紧张与恐惧心理。要建立起训练有素的歌唱技能技巧。只有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训练,掌握较高的演唱技巧和艺术修养,才能

有充满成功的把握和信念,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要从学生的意志、个性、气质的培养做起,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成为一个意志坚强、充满自信的人。要根据学生自己的歌唱能力和嗓音特点选择演唱曲目,不能贪大求难,要使演唱有充分的把握。要鼓励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锻炼学生的勇气和信心,丰富学生的舞台感受

和舞台经验,增强临场应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严凤.心之声:声乐演唱与教学之南.福州:海峡文艺出版

社,2001.

[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徐行效.声乐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