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

合集下载

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问题的状况与改善措施

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问题的状况与改善措施

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问题的状况与改善措施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也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水污染问题的现状1. 工业废水排放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大量工业企业,庞大的产业体系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

一些企业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对废水的处理不尽完善,导致废水中的污染物无法有效去除,最终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

2. 农业面源污染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活动带来的面源污染也是该地区水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等问题,导致水体中农药残留超标、氮磷含量过高,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 城市污水处理不彻底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也显著增加。

然而,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不完善,处理能力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导致有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水体,给水环境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二、水污染问题的改善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力度,严格审批机制和责任追究,构建科学合理的水污染防治体系。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提高企业和个人对水污染的意识,从而推动水环境的改善。

2. 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水平,确保城市污水得到循环利用或者安全排放。

同时,对农村地区也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推广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的覆盖率和处理效果。

3. 推动工业企业升级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水的产生和排放。

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符合相关排放标准,推动企业向清洁生产转型,减少对水环境的二次污染。

4.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加对公众、企业和农民的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大众对水污染的认识和了解,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保护的氛围。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据 20 0 7年《 东省 水 资 源公 报 》, 三 角 平原 地 区地 下 广 珠
水资 源量 约 1. 3 2×1 n , 量 4 . 0i 总 6 4×1 1 , 位 变 幅 不 0 T 水 I 大 , 下 供水 17 地 . I×1 I , 供 水 总 量 4 6 。 19 2 0 0 l 占 l .% 9 7~ 0 7
21 0 1年 3月
地 下 水
Gr u tr o nd wae
第3 3卷
第 2期
Ma . 2 1 r ,0 1 V 13 NO 2 o. 3 .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地 下 水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分 析 与 建 议
陈 慧 川
( 东省地 质调查 院 , 东 广州 5 0 8 ) 广 广 100
圈 1 广 州 古 代 大 口 径 民 井
3 2 地 下 水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
分 区 , 震旦 系至 第 四 系均 有 出露 , 从 以泥 盆 系 、 炭 系 、 迭 石 二 系 、 罗 系 、 四系 为 主 , 中第 四 系广 分 布 于 平原 地 区。 侏 第 其 泛
区 内地 下 水 可 分 为 松 散 岩 类 孔 隙 水 、 酸 盐 岩 类 裂 隙 溶 洞 碳
资 源的开发 利用现 状 , 出其 开发利 用特征 , 指 并提 出一些针 对性 建议 。 [ 关键 词 ] 珠 江 三 角洲 ; 地下 水开发 利用
[ 图 分 类 号 】 ¥ 7 . 中 231 [ 献标识 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文 0 4—1 8 ( 0 1 0 0 3 1 4 2 1 ) 2— 0 8—0 3
3 2 1 地 下 水 开 采 情 况 ..
水 、 岩裂 隙水 三大 类 , 主 要补 给形 式 有 : 雨 渗入 补 给 、 基 其 降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的保护措施的制定基本是建立于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对排入不同功能水域的污染物实施不同的排放标准,水源保护区必须执行严格的水质保护措施。

下文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欢迎阅读!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全文第一条为保护珠江三角洲的水质,防治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表水体水质保护。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下简称区域)的范围按《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确定。

区域沿海海域水质保护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区域内市(地级和地级以上市,下同)、县(县级市、区,下同)和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水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四条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从财政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水污染治理和水质保护。

第五条区域内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定期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水质保护的情况。

第六条省和区域内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水质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根据各自职责参与水质保护规划制订和主要江河、湖泊、水库的水质监测。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卫生监督,协同调查处理饮用水源污染事故。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航政、港务监督机关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对船舶污染和港区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农药、化肥、除莠剂的使用管理,减少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污染。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水质保护规划的制订,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防止水质污染。

公安、市政、环卫、国土、规划、供水、经济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助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质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目录前言一、发展现状(一)主要成效(二)存在问题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二)发展目标三、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统一规划轨道交通网(二)统筹推进公路网建设(三)提升拓展港口功能(四)加强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五)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构建一体化智能电网(二)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三)完善一体化油品输送管网)(四)建设天然气“全省一张网”(五)推进能源管理一体化五、推进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二)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三)推进水资源调度管理一体化(四)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统筹规划建设信息网络(二)率先推进“三网融合”(三)推进信息服务一体化七、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更加紧密合作(一)推进交通领域合作(二)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三)强化水资源领域合作(四)深化信息领域合作八、保障措施(一)完善规划衔接机制(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三)加强智能化管理(四)加大改革力度(五)完善协调机制九、重大工程(一)交通工程(二)能源工程(三)水资源工程(四)信息化工程附表: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重大项目表附图1: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布局规划图附图2:珠三角高快速路布局规划图附图3:珠三角港口与内河航道布局规划图附图4:珠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图附图5:珠三角电源电网布局规划图附图6:广东省输油管道线路规划图附图7:广东省天然气管网规划图附图8:珠三角水资源一体化规划图前言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将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重大战略和重要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突破点,也是区域内各方开展合作的重要基本条件。

完善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体系 推进珠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完善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体系 推进珠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 类 号 : T V8 8 2 . 4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 1 1 2 3 ( 2 0 1 3 ) 1 3 — 0 0 6 1 — 0 3


流 域 水 环 境 状 况
域 大 中 型 水 库 富 营养 化 问 题 突 出 . “ 水华 ” 现 象 时有 发生 。流域 水生 物种 类及 数 量 大 幅度 减 少 . 生物 多 样 性下
Pr o mo t i n g wa t e r e c o 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o f Pe a r l Ri v e r Ba s i n b y h i g h l i g h t i n g wa t e r r e s o ur c e s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
流 域 专 题 解 读
2 0 1 3 . 1 3 中国 水 利
完善水资源保 护与水 生态修复体 系 推进珠江流域水生态文 明建设
姜 海萍 。 朱远生
( 珠 江 流域水 资 源保 护局 , 5 1 0 6 1 1 , 广 州)
摘 要: 从保 障 流域 可持 续发展 和 水 生 态安 全 的战略 出发 , 珠 江流域 综合 规 划在前 期 规 划工作 的 基础 上 , 分析3 - " 前 流域 开发 、 治理和 保护 的现 状及 面临 的形 势 。 规 划提 出 了流域 水 资源保 护 与水 生 态修 复 体 系, 较好 地协 调 了流 域 经济社 会发 展 与流 域 治理 、 开发 、 利 用、 节约 和保 护水 资 源的关 系, 对 于加快 推进 珠 江流 域 水 生态 文 明建设 , 促 进 流域 经 济社会 发展 与水 资 源水环 境 承载 能力相 协调 具 有重要 意 义 。 关键 词 : 珠 江流 域 ; 水 资源保 护 ; 水生 态修 复 ; 水 生 态文明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进展情况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进展情况
圳支 线长8 O 立 方米 / 秒 ,其 中供 南沙新 区 2 0立方米 / 秒 、深圳 4 0 立 方米 / 秒 、东莞 2 5立方米 / 秒 ,同时考虑 广州市 番 禺 区和香 港 的应 急备用 , 相应 流量规模 为 1 O 立 方米 / 秒 。整个工 程总投 资达 到 3 4 6 亿元 ,预计 工期 5年 。珠江三 角 洲水资源配 置工程要 比广州 的西江引水工程规模更 大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 配置工程项 目的建
小 番 柱 采
设单位是广东省供水 工程管理总局 ,工程建设 区域涉及佛 山市 、广州市 、东莞市及深圳市 。 珠 江三角 洲水 资源 配置工程 可有效 改变 广州 市南 沙 区从 北 江下游 沙湾水 道取 水及 深圳 市 、东莞市从东江取水 的单 一供水格局 ,解决城市经济发展 的缺水 问题 ,提高供 水安全性 和 应 急备用保 障能力 ,适 当改善 东江下游河道枯水期生态环境 流量 ,对 维护广州市南 沙区 、深 圳 市及 东莞市供水安全 和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2 0 1 6年第 6期
・ 5 3・
珠江 三角洲水 资源配置工程进展情况
珠江 三角洲水 资源配 置工程 是 国务 院批 准 的 ( ( 珠江流 域综合规 划 ( 2 0 1 2 — 2 0 3 0年) 》中 提 出的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 ,也是 国务 院要求 加快建设 的全 国 1 7 2 项节水供 水重大水利工程 之 一 。该 工程 主要任务 是从西 江水 系 向珠 江三 角洲 东部地 区引水 ,供 水范 围为 广州 市南沙 区 、深圳市 和东莞市 。2 0 1 5 年8 月 ,广东省 政府建 立珠 江三角洲 水资 源配置 工程前期 工作 联席会议 制度 。该工程项 目建议 书已于 2 0 1 5 年9 月上报水 利部审查 。2 0 1 6年 8 月 ,珠 江三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4•【字号】东府办[2012]89号•【施行日期】2012.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2〕8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二年七月四日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是水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是有效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等规划,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保护提出的新要求,缓解我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水环境治理回顾(一)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治理建设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水资源供给与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建设基本完成、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

1、水资源供给与保护体系日趋完善。

为确保我市中部及沿海片区的供水安全,我市于2008年启动了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以下简称“江库联网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水库的调蓄作用。

目前,联网水源一期工程已完成75%以上,计划2012年将东江与境内的松木山、马尾、五点梅、芦花坑水库连通,实现工程向大朗、长安、虎门等镇域通水的目标,同时启动了联网水源二期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

珠江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珠江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珠江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王秋生【摘要】以珠江区水资源综合规划为依据,全面分析了珠江水资源状况及其面临的形势,并以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为宗旨,提出珠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思路.同时,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配置方案及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创新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等对策.【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1(000)023【总页数】3页(P124-126)【关键词】珠江;水资源;对策【作者】王秋生【作者单位】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510611,广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4珠江区是全国十个水资源一级区之一,地处我国最南端,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粤东、粤西、桂南沿海诸河和海南岛及南海各岛诸河等水系,行政区域涉及滇、黔、桂、粤、湘、赣、闽、琼等八省(自治区)及港澳地区,总面积57.90万km2。

珠江区2008年总人口17454万人,城市化率达51.5%,地区生产总值(GDP)46988亿元,占全国的17%,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珠江区仍存在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河口咸潮上溯等问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河流的健康生命,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2002—2010年,珠江水利委员会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委领导下,组织流域各省(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珠江区水资源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经过技术和行政层面的多次会议讨论、成果协调及专家咨询审查,规划于2010年10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复。

规划实施以来,有关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珠江流域水量调度、流域用水总量控制、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制定以及流域中长期政策策略研究等工作中。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形势分析1.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珠江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水资源丰富。

据统计,珠江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50 mm,多年平均气温19.9℃,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4737亿m3,约占全国的16.7%,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825m3,耕地亩均 2838m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91m3/人、1437m3/亩。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珠海市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究》编制任务书二〇一七年六月目录一、总论 (1)1、背景 (1)2、指导思想 (2)3、基本原则 (3)4、范围后和水平年 (3)二、工作目标 (3)三、工作任务 (4)1、水资源优化配置 (4)2、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4)3、水资源配置工程方案 (5)四、预期成果 (5)一、总论按照全面建设幸福珠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水和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珠海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及水利发展战略,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加强水资源工程基础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保障饮用水安全,实现本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1、背景我市饮用水水源主要是西江入境客水,本地水库主要起调蓄作用,现有3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中平岗泵站水源地被列为国家重点),其中5个属于河流型水源地,25个是水库型水源地,水源地多而分散,风险源多面广,供水管网长而复杂,水源地保护管理难度大、成本高。

我市目前已形成“江水为主、库水为辅、江库连通、江水补库、库水调咸”的原水供水模式,确保了珠澳两地供水安全。

形成了以下五个相对独立的原水系统:一是磨刀门干流泵站至大镜山水库凤凰山水库的北系统;二是磨刀门干流泵站至洪湾泵站南屏水库竹仙洞水库的南系统;三是磨刀门平岗泵站、竹洲头泵站至竹银水库的竹银系统;四是黄杨河黄杨泵站缯坑水库龙井水库乾务水库的黄杨系统;五是虎跳门的南门、大环泵站先锋岭水库组成的港区原水系统。

已建原水泵站10座,总取水能力为502万立方米/日,供水水库总库容达到1.27亿m3。

当遭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河流型水源地和水库型水源地互为应急备用水源,已具备在咸潮连续60天覆盖取水口的情况下保证安全供水的能力。

2011年竹银水源工程建成后,供水保证率从95%提高到97%。

尽管目前本市供水基本保障,但过于独立的供水系统往往应对区域性水资源风险的能力偏弱、效率不高。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珠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珠江概况:珠江横贯我国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江河至于。

珠江流域片主要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及东国际河流、粤桂沿海诸河以及海南省,区域总面积65.4万平方公里,设计的行政区域有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福建8省(自治区)。

珠江流域是珠江片最大的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组成,经八大口门注入南海,素有“三江会流、八口入海”的特征,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站整个珠江片的69.3%。

珠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30亿立方米,仅此于长江居全国第二,珠江也是目前我国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其主要干流税制常年保持在Ⅱ--Ⅲ类。

其中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全长2214公里。

发源于云南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一次经过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在广西梧州于桂江汇合后称西江。

珠江水系主要特征: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站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是平均海拔为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贵州的山水地貌特征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珠江流域的中部,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多雨。

四季的特点是:春季阴雨连绵,雨季特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4~22度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2200毫米。

珠江含沙量少,是我国各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26~0.334公斤每立方米。

珠江现状: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

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

《水利现代化》课件

《水利现代化》课件

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制 度,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
和权限。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监督 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市场化 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
程建设和管理。
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大对水利科技创新的投入力 度,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 的研发和应用。
04
水利现代化实践案例
南水北调工程
总结词
跨流域水资源配置的重大工程
详细描述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旨在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 区,解决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工程包括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长江三峡工程
总结词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详细描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总结词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详细描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战略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加强水 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等工作,促进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技术
水资源监测技术
利用遥感、卫星定位等手段,实 时监测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动 态变化,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
供科学依据。
水权管理技术
通过建立水权制度,明确水资源 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促 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水资源调度技术
利用计算机仿真和优化算法,实 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抗旱减
长江三峡工程是中国的一项综合性水利工程,集发电、防洪、航运等多功能于一体。该工程位于长江上游,是世 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其大坝坝体长度为世界之最。三峡工程的建成不仅提高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还为中国的 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持。

珠江解决措施

珠江解决措施

珠江解决措施1. 背景介绍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由于珠江流域经济发展迅速,长期以来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珠江的治理与保护。

2. 水资源管理措施为了解决珠江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2.1 水资源调度通过建设水库、水利枢纽等工程,对珠江流域的水资源进行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供水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非法取水行为的打击。

2.2 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政府推广水资源节约的理念,鼓励居民、企业等各个方面节约用水。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水资源利用意识,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禁止破坏水源地的行为。

3. 水污染治理措施为了解决珠江流域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3.1 工业污水治理政府加大了对珠江流域内企业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制定了严格的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罚款、停产治理。

同时,政府还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

3.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府推广科学施肥和农业耕作技术,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通过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水平,减少农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

3.3 生活污水处理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和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率。

同时,政府加大对生活污水排放情况的监管,对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处罚,确保生活污水不对珠江流域造成污染。

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了解决珠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4.1 湿地保护政府加大对珠江流域湿地的保护力度,制定了湿地保护规划和政策,加强湿地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政府还组织了湿地恢复和保护项目,加强对湿地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

珠江河口滩涂保护与利用方案浅析

珠江河口滩涂保护与利用方案浅析

珠江河口滩涂保护与利用方案浅析梁海涛;徐辉荣;黄德治【摘要】珠江河口滩涂资源丰富,围垦历史悠久,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超速围垦带来的不利影响较多,因此必须进行保护与利用方案的系统、科学规划.2007年-2m等深线以浅的珠江河口滩涂资源量为2.42万hm2,根据滩涂历史演变规律及河口区域实测地形、遥感图、珠江三角洲洪水、泥沙等资料,预测2020年-2m以浅滩涂资源量为758.18km2.共划分了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4个一级滩涂功能区,开发利用区又进一步分为港口区、工业和城镇建设区、景观旅游区、养殖区、农垦区等5个二级功能分区.保护区不得开发利用,控制利用区严格控制滩涂开发速度及用途,保留区暂不开发利用,条件成熟时亦要经过充分论证才可以开发利用.【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5页(P26-30)【关键词】珠江河口;滩涂;保护与利用;方案【作者】梁海涛;徐辉荣;黄德治【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5;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5;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61 滩涂开发历史珠江三角洲滩涂围垦历史有 2000多年,海岸滩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项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早期以农业、养殖为主,围垦规模较小。

自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渐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有蕉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西滩、崖门的崖南围垦等,据不完全统计,至 2004年,珠江河口共围垦面积约 5.78万hm2,见表1。

表1 珠江口各市滩涂围垦面积统计表(万hm2)市名围垦时间围垦面积市名围垦时间围垦面积广州 1963~2004年 1.04 东莞 1980~2004年 0.25深圳 1978~2004年 0.66 中山 1990~2004年 0.46珠海 1980~2004年 2.55 江门 1963~2004年 0.822 滩涂开发存在的问题1)缺乏统一规划、科学论证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指导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有关部门和地方往往从本部门的业务范围或本地区的发展需要出发,有时甚至是盲目的,如白藤堵海工程。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水污染监测与防控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水污染监测与防控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水污染监测与防控1. 背景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紧缺地区之一。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因素的影响,水污染问题逐渐严重。

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工程的水污染监测与防控措施。

2. 工程概况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干流河系上建设,涉及广东、香港和澳门三个地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库、引水渠道、输水管道、调压池、供水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

工程旨在通过水资源调配的方式,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三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

同时,工程还建有水污染治理设施,实现水质监测、排污控制等功能。

3. 水污染监测与防控措施3.1 污染源监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涉及的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为了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立了污染源排放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了工业企业信息、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所在行政区等信息,通过对污染源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放异常情况。

3.2 水质监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有水质监测站点,监测珠江三角洲地区各水体的水质情况,包括污染物浓度、溶解氧、PH值等,及时反馈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水质分析和评价,为后续的污染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3.3 排污控制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有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向河流排放,同时对排放水质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符合国家、地区和行业相关的标准。

此外,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还建有污水拦截站,防止污水进入河流,减少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3.4 废水再利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有多个中水处理厂,对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进行过滤和处理,生产可再利用的中水,用于农业、工业等领域。

通过废水再利用,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也有效减少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资源管江 三角 洲 地 区 的水 利 政 策法 规 体 系
研究 尚不多见 。 本文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利现代 化建设的要求,从国际现代水法体系人手 , 针对珠 江三角洲地 区水法体 系建设 现状及水 政执 法情况 , 提出珠江 三角洲水 利政策 法规体 系建设 的重点 ,并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 ;水利政策法规 ;执法体系 ;珠江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 :D 1 . 9 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9 6( 0 0)1—550 6 45 0 2 1 02 1—6
珠 江三角 洲地 区位 于广东 省东部沿 海 ,地处北 纬 2 o0 2 。0,东 经 1 94 L 1 72 13 34 一 0 。0 一 l 。0,国土 面 积 5 6 6k 4 7 m ,包 括广州 、深圳 、珠 海 、惠州 、东
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国务院批复的 《 珠江 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 0 8 22 年 ), 20- 00 》 提 出要 按照 主体功能 区定位 ,优化珠 江三 角洲地 区 空间布局 ,形 成资源要 素优化 配置 、地 区优势充 分 发挥 的协调发 展新格局 。为适应珠 江三角 洲 区域 一 体化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现代化建设 的要 求, 必须进一步建立珠江三角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 的一 体化 的水利政 策法规体 系 。 目前水 利 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谭 柏 平【对我 国城市 水务法 规体 系 的建 立及完 善进 行 l 】 了研 究 ,王曦 对 中 国水 资源 法律 、政策 和方法 进 行 了研究 , iL对 2 世 纪 的水 政策进行 了研 究【, As J 1 t j j J 安娜・ 胡丽曼 对墨尔本 的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政策 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 幸红【 5 ] 对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 机 制进行 了探讨 ,杨立 信 、孙 金华 L对 国外 水资 源 6 J 体化管 理的进 展进行 了研究 ,We L对 中澳水 i等 7 1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1998年11月27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98年12月22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0号公布 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编者注:修改内容见根据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4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2010年修正本)》)第一条 为保护珠江三角洲的水质,防治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实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表水体水质保护。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下简称区域)的范围按《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的规定确定。

区域沿海海域水质保护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区域内市(地级和地级以上市,下同)、县(县级市、区,下同)和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水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四条 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从财政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水污染治理和水质保护。

第五条 区域内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定期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水质保护的情况。

第六条 省和区域内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水质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根据各自职责参与水质保护规划制订和主要江河、湖泊、水库的水质监测。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卫生监督,协同调查处理饮用水源污染事故。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航政、港务监督机关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对船舶污染和港区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经济活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活动高度活跃,市场机制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强, 品牌影响力大,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01
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经济发展面临 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人口老龄化
资源环境压力加 大
产业结构调整困 难
区域发展不平衡
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方向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合作 机遇
人口分布和城市化进程
人口分布: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
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间交通便捷,形成了多个城市群。
人口流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口从内地涌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 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城市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 绿色发展。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省,是该省东南部的河口平原,由珠江流域 的西江、东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珠江三角洲北起广州,南至香港,东至深圳,西至珠海,是华南地区的重 要经济中心。
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 分明。
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中国的经济、文化和 科技中心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 区的发展得益 于国家政策的
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 区与港澳形成 了紧密的经济
合作关系
经济增长和主要产业集群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迅速, 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 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多个产业 集群,包括电子信息、石油化工、 新能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研究摘要:文章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提出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节约保护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的总体方案,统筹安排三角洲供排水格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共管,构建人水和谐的珠江三角洲。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
1 引言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是我省最重要城市群,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1],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实施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积极推动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建设,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水资源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实现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既是水资源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2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基本情况
2.1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珠江三角洲位于东、西、北三江汇合的出海地带,承接西、北、东江的过境水量平均每年约2941亿m3,而当地水资源总量为284.5亿m3,不足过境水量的10%,丰富的过境客水是该地区水资源最大的特点[2]。

据《2007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2007年东江(含东
江三角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5.8%,西江为1.3%,北江为10.0%。

2.2 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水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

东江流域单位gdp 水资源占有量不足西北江的2%,呈现区域经济、人口重心在东部,而水资源重心在西部的格局[3]。

二是主要依靠过境水,水资源供需形势严峻。

三是水质污染及供排水混杂使三角洲成为水质性缺水的典型地区。

另外,珠江三角洲河网纵横交错,受外海潮汐作用,容易造成污染物回荡,极大地加剧了珠江三角洲的供水矛盾。

四是近年来三角洲河口地区枯水期咸水线呈逐渐上移的趋势,已严重危及珠江三角洲沿海城市的饮用水安全。

五是城乡一体化的供水联网体系暂未完全形成,抗风险能力较低。

六是三角洲水资源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多以地市为单元,市与市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无法没有实现地区间水资源的共享共建共管,水资源及环保设施布局不合理及重复建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3 水资源一体化方案研究
3.1 “三个方面,四个层面”的一体化思路
“三个方面”的一体化建设是指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统筹规划,实现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体化、节约保护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

“四个层面”是按一体化的空间范畴来划分。

第一层面是各地级市内部实现一体化;第二层面为片区一体化,以广佛同城化为突破口,实现广佛肇、深莞惠(港)及珠中江(澳)三个片区的水资源一体化;第三层面为整个珠江三
角洲地区的一体化;第四个层面是整个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一体化。

3.2 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
一是推进水资源调蓄工程一体化。

目前东、西、北三江的水资源调蓄总体能力不强,特别是西江在省内还没有一座流域性的控制枢纽工程,通过东、西、北三江水资源骨干调蓄工程的建设,可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全面提高三角洲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保障供水安全。

二是推进水源一体化建设。

通过广州西江引水、西水东调、珠海澳门中山取水口上移、花都北江引水工程等重大跨行政区水源工程的建设,并与现已建成的东深供水、深圳东部供水等跨流域、跨行政区重大水源工程一起,构建珠江三角洲水源工程骨干网,形成珠江三角洲完善的水源一体化供水格局。

同时,推进三角洲地区江库联调工程建设,构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形成区域江库联通、相互补给、灵活调度的多层次供水网络,以水资源的统筹配置和水源一体化建设来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特别是抵御特枯年、咸潮、水污染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协调统一,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推进供水管网一体化建设,通过供水管网的联通,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内部及城市间供水管网的互连互备,在突发事件面前共同应对,在资源共享中实现一体化发展,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应急保障能力。

3.3 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保
推进珠江三角洲河网一体化建设。

由于河道挖沙、占滩等人类
活动及上游水沙特性的变化,目前三角洲河道水沙分配发生了明显变化,三角洲目前的水沙分配既不利于三角洲河道的自然演变规律,也不能完全适应三角洲地区的防洪、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保护的要求。

再加上三角洲水污染严重,取排水口混杂及咸潮上溯,严重制约了三角洲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以保护饮用水源地为第一目标,结合岸线整治、口门整治、内河涌整治及取排水布局调整等,在三角洲地区建设水资源调控工程,促进珠江三角洲及口门健康良性发展,实现三角洲水资源的优化调配。

科学合理划定三角洲主要供排水通道。

按照供排分流原则,在整个三角洲范围内对取排水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划定珠江三角洲5条主要供水通道和9条主要排水通道(见表1及表2),实现互通可控的供排水格局,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河网的独特性,将珠江三角洲供排水通道建设成为该地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特色和亮点。

3.4 推进水资源调度管理一体化,实现资源共管
建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一体化协作平台,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共同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管理机制,统一规划建设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基础设施,促进水资源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共管。

以东江、西江、北江流域管理局为基础,流域管理区域管理相互协调[5],加强省内各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并配合珠江水利委员会做好珠江全流域水资源管理,实现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统一调度配置,水量水质一体化
监控,水文测报自动化和决策管理一体化。

推进水务一体化体制改革,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4 总结
文章按照新情况、新要求和新理念,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方案进行研究,按照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共享、共建、共保、共管”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节约保护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的具体方案,并科学系统地提出了三角洲河网区供排水通道的建设方案,对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