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使用高热值、清洁的燃油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升发 动机性能。
通过改进进气系统的设计,如采用可变进气歧管等技术,可以 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提升动力性能。
采用高性能的点火线圈、火花塞等,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点火效 率,使得燃烧更加充分,提升发动机性能。
定期进行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如更换机油、清洗空气滤清器等 ,可以保持发动机的良好状态,延缓发动机性能衰减。
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于 容纳活塞和燃烧室。
活塞
在汽缸内做往复运动的部 件,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 ,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推力 转化为旋转动力。
曲轴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通过 连杆与活塞相连,将活塞 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 动,并输出动力。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气门机构
控制进气和排气的装置, 包括进气门、排气门、气 门弹簧、凸轮轴等部件。
清除燃油中的杂质和水分 ,确保供给发动机的燃油 清洁无杂质。
将燃油喷入发动机进气歧 管或直喷入气缸内,其喷 雾质量和喷油量对发动机 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燃油供给系统通过燃油泵 将燃油从燃油箱中抽出, 经过滤清器过滤后,由喷 油器喷入发动机进气歧管 或气缸内,与空气混合后 形成可燃混合气,供发动 机燃烧做功。
环保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
主要包括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如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这 些指标反映了发动机对环境的影响。
通常通过发动机的大修里程和故障率来评 价,反映了发动机的长久耐用性和稳定性 。
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因素
燃油品质
燃油的热值、清洁度等都会直 接影响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性
能。
进气系统
02
发动机主要部件与功能
缸体缸盖组合件
缸体
缸体是发动机的主体部分,通常由铝合金或铸铁制成。它包含汽缸,每个汽缸 都有一个活塞,用于转换燃料的化学能为机械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一、汽油机的构造汽油机主要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汽门机构、点火系统、供油系统、冷却系统等多个部件组成。
1.气缸:气缸是发动机最主要的部件之一,通常由铸铁制成。
气缸形状为圆筒状,内壁上有细密的油膜,以减少摩擦损失。
2.活塞:活塞是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的部件,通常由铝合金制成。
活塞在运动过程中与气缸壁形成密闭的工作腔,通过压缩混合气和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将活塞推动向下运动。
3.连杆:连杆是连接活塞和曲轴的部件。
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4.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将连杆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曲轴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
5.汽门机构:汽门机构负责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关。
进气门负责将混合气进入燃烧室,排气门负责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汽门机构通常由凸轮轴、凸轮、气门、弹簧等部件组成。
6.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负责产生火花,引燃压缩的混合气。
它包括点火塞、点火线圈、点火控制装置等。
7.供油系统:供油系统负责向发动机提供燃料。
它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部件。
8.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大量热量散发出去。
它包括散热器、水泵、风扇等。
二、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
1.进气冲程:活塞从上死点往下运动,汽门开启,混合气进入气缸。
2.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汽门关闭,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
3.工作冲程:当活塞接近上死点时,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燃烧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活塞再次向上运动,排气门开启,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
以上四个冲程完成一次循环,然后继续下一次的工作循环。
这样连续地进行工作,就能产生持续的动力。
总结:汽油机是一种内燃机,通过压缩和点火燃烧混合气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
它主要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汽门机构、点火系统、供油系统、冷却系统等多个部件组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一、发动机的构造:1.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主要部件,用于容纳活塞、气缸、支撑和密封活塞环。
2.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曲轴箱和曲轴:曲轴箱是用来容纳曲轴的机壳,曲轴则是将连杆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重要部件。
4.气门和气门机构:气门用于控制燃气进出气缸,气门机构则是控制气门开关的机构,包括凸轮轴、气门弹簧等。
5.进气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用于引入空气和燃料进入气缸,排气系统则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
6.点火系统:用于引燃混合气体的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等。
7.冷却系统:用于散热和控制发动机温度的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等。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常分为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进气门旁边的节气门控制气缸内空气的进入量。
进气阀门关闭后,位于曲轴箱下方的活塞上行,将进入气缸的空气压缩。
2.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时,气缸内的空气被压缩,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形成高压、高温的稀薄混合气体。
3.燃烧过程:当活塞接近顶点时,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燃料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而后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排气过程:活塞下行时,燃烧残余气体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内重新充满新鲜的空气,以备下一次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上四个过程来描述,也可以通过热力循环来分析,如奥托循环、迪塞尔循环等。
总而言之,汽车发动机通过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过程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以适应不同的汽车应用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高,实现更低的排放和更高的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1.1发动机的分类§1.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1.2.1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一、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如图1-1,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销、连杆与曲轴相连接。
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
为了吸人新鲜气体和排除废气,设有进、排气系统等。
二、基本术语1、工作循环2、上、下止点3、活塞行程4、气缸工作容积5、内燃机排量6、燃烧室容积7、气缸总容积8、压缩比9、工况10、负荷率三、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图1-2 为发动机示意图。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通常利用发动机循环的示功图来分析工作循环中气体压力p 和相应于活塞不同位置的气缸容积V 之间的变化关系, 示功图表示了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气缸内压力的变化情况。
其中,曲线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发动机整个工作循环中气体在单个气缸内所作的功。
四冲程汽油机的示功图如图1-3 所示。
(1 进气行程(图1-3a化油器式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中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后吸人气缸。
进气过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从而气缸内的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以下,即在气缸内造成真空吸力。
这样,可燃混合气使经进气管道和进气门被吸人气缸。
(2 压缩行程(图1-3b为使吸人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故需要有压缩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称为压缩行程。
在示功图上,压缩行程用曲线a c表示。
(3 作功行程(图1-3c在这个行程中,进、排气门仍旧关闭。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即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第1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第1章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内容提要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二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4.发动机的分类5.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发动机: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内燃机:将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
有活塞式和旋转式两大类。
本书所提汽车发动机,如无特殊说明,都是指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特点:单机功率范围大(0.6—16860kW)、热效率高(汽油机略高于0。
3,柴油机达0.4左右)、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和起动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发电机、船舶、坦克、排灌机械和众多其它机械的动力。
1.1 四冲程发动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1。
1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图1—2)2。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工作原理(图1-2)图1-2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简图1-气缸 2-活塞 3-连杆 4-曲轴 5-气缸盖 6-进气门 7-进气道 8-电控喷油器 9-火花塞 10-排气门2223表1-1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3.工作过程分析(1)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四个行程(相当于曲轴旋转了两周),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就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个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作功,造成曲轴转速不均匀,工作振动大。
所以在曲轴后端安装了一个质量较大的飞轮,作功时飞轮吸收储存能量,其余三个行程则依靠飞轮惯性维持转动.(2)冲程与活塞行程: 冲程:指发动机的类型;行程S :指活塞在上、下两个止点之间距离;气缸工作容积V s :一个活塞在一个行程中所扫过的容积。
S D Vs10624⨯=π式中 V s ——工作容积(m 3);D ——气缸直径(mm); S -—活塞行程(mm)。
发动机的排量V st :一台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i VV sst=式中 V st ——发动机的排量(L );i ——气缸数。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

9. 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
称工况,以该时刻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 曲轴转速表示。曲轴转速即为内燃机的转速。
10.负荷率: 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
效功率及相同转速下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 比值成为负荷率,以百分数表示。负荷率通 常简称为负荷。
第十三页,共39页。
三、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 体构造
第一页,共39页。
第一节.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及类型
一.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及其类型
(一)定义:
1) 发动机: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 械能的机器。 2) 热力发动机(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 械能的机器。包括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种。 3) 内燃机:燃料(气、液体)燃烧的热气 直接将所含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机器。
压缩终了压力:pco=0.8~1.5 Mpa 压缩终了温度:Tco=600~750 K
第十五页,共39页。
进气门关闭
压缩行程
压缩比:
ε=Va/Vc
排气门关闭
下止点 上止点
温度600~800K, 压力600~1500 kPa
P
c 大气压力线 r
第十六页,共39页。
示功图
a V
3.作功行程
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 气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 曲轴:旋转从360℃A~540℃A 最高压力:pmax=3.0~6.5 Mpa 最高温度:Tmax=2200~2800 K 膨胀终了压力:pex=0.35~0.5Mpa 膨胀终了温度:Tex=1200~1500 K
• 发动机外廓体积及其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比容积。
2.比质量
• 发动机的干质量与其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比质量。干质 量是指未加注燃油、机油和冷却液的发动机质量。比容 积和比质量越小,发动机结构越紧凑。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负责将燃料燃烧后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前进。
本文将对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基本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进气:汽车发动机通过进气门将空气吸入气缸内。
2.压缩:进气门关闭后,活塞向上运动,将空气压缩至高压状态,使燃料更易于燃烧。
3.燃烧:进气阀关闭后,电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燃料,产生爆发力将活塞推向下方。
4.排气:在活塞向上运动时,排气门打开,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出。
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循环,每个活塞都会经历这四个步骤。
不同的汽车发动机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的工作循环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
二、总体构造汽车发动机由许多组件组成,包括气缸、活塞、气门、曲轴、连杆、燃烧室等。
1.气缸:是发动机的主要构件之一,用于容纳活塞、气门和燃烧室。
气缸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2.活塞:是发动机中心运动的部分,与曲轴相连,通过往复运动来压缩和推动气缸内的空气燃料混合物。
3.气门:用于控制气缸内的进气和排气。
进气门控制空气进入气缸,排气门控制废气的排出。
4.曲轴: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关键部件。
曲轴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接,将活塞运动转化为动力。
5.燃烧室:是燃烧燃料的空间。
燃烧室的形状和设计可以影响燃烧效率和发动机性能。
除了上述主要组件之外,汽车发动机还包括燃料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等辅助设备,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总结: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驱动着汽车的运行。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循环的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过程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总体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气门、曲轴、燃烧室等组件,还包括燃料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等辅助设备。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汽车机械原理和性能,对汽车的使用和维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构造

第四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三、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机体组:包括气缸体、气缸盖及油底壳等。 机体组的作用是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基体,且其
本身的许多部分又分别是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 却系和润滑系的组成部分 两个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利用飞轮贮存和输出能量,完成整个工作循环。 利用燃烧室产生压力推动活塞实现热能及动能的转换。 利用气门与活塞的合理运动的配合,实现工作循环的全过程。
③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2等
④起动性能
6 表征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正常持续工作能力的指标。
7、耐久性指标 指发动机主要零件磨损到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极限时间。
五、 发动机特性曲线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随其调整状况及运行工况 (负荷、转速)变化而 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发动机的特性曲线。
1、速度特性曲线 性能指标随发动机曲 轴转速变化的关系称 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曲线。
②有效热效率: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 效热效率,记作 ηe。
3、强化指标 强化指标是指发动机承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能力的评价指标,一般
包括升功率和强化系数等。
4 用来表征发动机总体结构紧凑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比容积和比质量衡量。
5、环境性能指标 ①排放:有害气体、、、颗粒物
②噪音
五大系统: 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起动系统
2. 气缸体的特点 (1)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 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 (2)风冷发动机气缸体与 曲轴箱分别铸造; (3)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 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 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 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 (4)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 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 滑油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发动机横着放在你眼前,就是横置发动机。
横置发动机的曲轴、变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以及车桥都是平行的,所以如果是前驱车的话,最适合的就是前横置发动机,动力传输距离 短,方向一致,因此传动效率较高。 另一方面,由于横置发动机占用的纵向空间小,可以极大限度缩短了发动机舱的纵向空间,换来的是宽敞的驾乘空间,尤其是前排乘 客的腿部拓展的空间。这对于尺寸有限的紧凑型轿车来讲尤为重要。
气缸盖
气缸盖罩
衬垫
气缸盖
安装火花塞
气缸垫
• 气缸垫:
• 装在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其功用是保证气缸盖与气缸 体接触面的密封,防止漏气,漏水和漏油。
活塞连杆机构
1.曲柄连杆机构
是做功和运动转换装置, 由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 轮组构成。 活塞连杆组:由活塞、 活塞环、活塞销、连杆、 连杆轴瓦等组成.
汽缸排列方式
• V型——气缸按一定角度排成两排
V型发动机缩短了机体的长度和高度,而 更低的安装位置可以便于设计师设计出风 阻系数更低的车身,同时得益于汽缸对向 布置,还可抵消一部分振动,使发动机运 转更为平顺。比如一些追求舒适平顺驾乘 感受的中高级车型,还是在坚持使用大排 量V型布局发动机
所谓V型发动机,简单的说就是将所有汽缸分成两组, 把相邻汽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左右两列气缸中心 线的夹角γ<180°),使两组汽缸形成一个夹角的平 面,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通常的夹角为60°),故 称V型发动机。
工作条件: 活塞在高温、高压、高速、润滑不良 的条件下工作。活塞直接与高温气体 接触,瞬时温度可达2500K以上,因 此,受热严重,而散热条件又很差, 所以活塞工作时温度很高,顶部高达 600~700K,且温度分布很不均匀; 活塞顶部承受气体压力很大,特别是 作功行程压力最大,汽油机高达3~ 5MPa,柴油机高达6~9MPa,这就 使得活塞产生冲击,并承受侧压力的 作用;活塞在气缸内以很高的速度 (8~12m/s)往复运动,且速度在不断 地变化,这就产生了很大的惯性力, 使活塞受到很大的附加载荷。活塞在 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会产生变形 并加速磨损,还会产生附加载荷和热 应力,同时受到燃气的化学腐蚀作用。
压缩比与排量的计算
压缩比 (Compression
Ratio) 活塞在下止点的气缸之总 容积除以活塞在上死点的 总容积(燃烧室容积),所 得的值就称为压缩比。
排量 (Displacement) 指在发动机的所有活塞从 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 容积总和。
发动机动力源于爆炸
两大机构和七大系统
• 要实现上述能量转换,需要这样一个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 活塞:
•
•
与高温气体直接接触,顶部瞬时温度可达2500K以上 , 作功行程承受气体压力高达3~5MPa;在气缸内以很 高的速度(8~12m/s)运动; 一般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造。
活塞是汽车发动机的“心脏”,承受交变的机械负荷和 热负荷,是发动机中工作条件最恶劣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活塞的功用是承受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驱 使曲轴旋转,活塞顶部还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
一种具有较大 向外扩张变形 的金属弹性环。 它被装配到剖 面与其相应的 环形槽内。往 复和/或旋转 运动的活塞环, 依靠气体或液 体的压力差, 在环外圆面和 气缸以及环和 环槽的一个侧 面之间形成密
封。
活塞环有气环和油环两种。气环的作用是保证活塞和气缸套滑动配合严密,防止 密封燃料爆发后的高温、高压气体漏入曲轴箱,同时把活塞顶部所受的大部分热 量经气缸壁传散出去。油环的作用是布油和刮油,发动机运转时,曲轴箱的润滑 油被机件甩到气缸壁上。当活塞上行时,油环将润滑油均匀地分布在气缸壁上, 以利润滑;活塞下行时,油环将气缸壁上多余的润滑油刮去,以免机油窜入燃烧 室。油环周边凹下的环形槽中开有多个回油环,油环刮下的油经油环槽底的径向 回油孔流回曲轴箱。活塞环开有切口,具有弹性,随活塞作往复运动时,活塞环 与气缸壁贴合,或张开或收缩,保证塞顶部与气缸形成封闭的空间。
发动机布局
• 后置发动机一般来说,最纯正的后置发动机就是将发动机布置在后轴之后,最有代表性的
就是大客车,而后置发动机的乘用车屈指可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保时捷911,当然smart也是后置 发动机。曾经的经典车型大众老甲壳虫和菲亚特126P也是后置发动机
• 横置发动机
优点:
发动机布局
横置发动机是指发动机和汽车前桥平行。简单的讲就是你站在车头前面向发动机,如
A.气环:主要用来 防止气体泄漏的活塞 环。 B.油环:具有 回油孔或等效结构, 能从缸壁上刮下机油 的活塞环。油环采用 钢带组合式,上下刮 片及衬环经氮化处理, 刮油能力强,经久耐 用,适应性好,能很 好的适应气缸的不均 匀磨损和活塞变形等 造成的影响,防止积 渣、结胶,具有良好 的控油能力。
活塞环
发动机布局
• 中置发动机
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 位于汽车的前后轮轴之 间,对于一些极端追求 性能的车型而言,将发 动机中置是一种最理想 的方式,因为发动机的 位置正好位于车子重心 附近,而不是重量过于 集中在车头或车尾,达 到最佳的配重比,这将 大大提高车子的操控性 和行驶稳定性。包括法 拉利、兰博基尼在内的 不少经典跑车都采用的 是中置发动机布局。
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供给系 润滑系统 冷却系统 点火系统 起动系统
机体组:
气缸垫 气缸盖 油道和水道 气缸体 曲轴箱
油底壳 气缸
气缸体:
一般用灰铸铁或铝合 金铸成,上部的圆柱 形空腔称为气缸,下 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 箱,其内腔为曲轴运 动的空间。 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 加强筋,冷却水套和 润滑油道等
汽车发动机
Li guang xin
发动机布局
• 前置发动机
目前在国内车市所能看到的 绝大部分车型都是采用的前 置发动机,即发动机位车前 轮轴之前。前置发动机的优 点是简化了车子变速器与驱 动桥的结构,特别是对于目 前占绝对主流的前轮驱动车 型而言,发动机将动力直接 输送到前轮上,省略了长长 的传动轴,不但减少了功率 传递损耗,也大大降低了动 力传动机构的复杂性和故障 率。因外,将发动机置驾驶 员的前方,在正面撞车时, 发动机可以保护驾驶员免受 冲击,从而提高了车的安全 性。
W型发动机是德国大众专属发动机技术。其原理是:将V 型发动机的每侧汽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简单点说,W型 发动机的汽缸排列形式是由两个小V形组成一个大W形,严 格说来W型发动机还应属V型发动机的变种。 W发动机特点:W型比V型发动机做得更短一些,有利 于节省空间,同时重量也可轻些;缺点是它的宽度更大,使 得发动机室更满。 大众旗下的辉腾6.0和奥迪的A8L 6.0都采用了W12发动 机,布加迪威龙则是采用了8.0L W16发动机,W型发动机 一般都是大排量的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 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 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 齿数之比为3:2。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 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三 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 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 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而转子发动机的 转子每旋转一圈就作功一次。 与一般的四冲程发动机每旋转两圈才作功一次 相比,具有高功率容积比(发动机容积较小就 能输出较多动力)的优点。另外,由于转子发 动机的轴向运转特性,它不需要精密的曲轴平 衡就能达到较高的运转转速。整个发动机只有 两个转动部件,与一般的四冲程发动机具有进、 排气门等二十多个活动部件相比结构大大简化, 故障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 除了以上的优点外,转子发动机的优点亦包括 体积较小、重量轻、低重心等。相应缺点是发 动机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因为油封材料磨 损而造成漏气问题,增加油耗。另外其独特的 机械结构也造成这类引擎较难维修。
油底壳
下轴箱: 贮存润滑油,并封闭上曲轴箱,故又称为油底
壳。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 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 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曲部分热量, 防止润滑油氧化。 材料: 薄钢板冲压(下曲轴箱),铝合金
湿式油底壳,之所以命名为湿式油底壳是由于发动机的曲轴曲拐和连杆大头在曲轴每旋转一周都会 浸入油底壳的润滑油内一次,起到润滑作用,同时由于曲轴的高速运转,曲拐每次高速浸入油池内 都会激起一定的油花和油雾,对曲轴和轴瓦进行润滑,称之为飞溅润滑。干式油底壳让引擎重心降 低 可提升操控性。
汽缸排列方式
• 星形发动机--用于飞机上
汽缸排列方式
转子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又称为米勒循环发动机,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发明,
之后这项技术由马自达公司收购。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气缸往复运动式发动机,工作 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直线运动,而为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必须使 用曲柄连杆机构。转子发动机则不同,它直接将可燃气的燃烧膨胀力转化为驱动扭矩。 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 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缺点:
前后重量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则横置发动机的最大缺 陷,由于横置发动机发动机曲轴变速箱输入轴平行 连接在一起的,使其可以布置在发动机前轴之前, 但是这些重量最重的汽车部件全部集中在车头前方 就使得前轴负荷过大,从而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情 况,而头重脚轻的前后轴配重也会在高速过弯时使 车尾的后轮缺乏重压,某些轴荷分配不合理的横置 发动机轿车甚至达到了前70%后30%,其性能可想 而知。 另一方面,由于横置发动机变速器安装位置过于偏 向一侧的原因,其驱动轴是一长一短的,当巨大的 驱动力作用在不等长的传动轴上时,会使车两个前 轮有转速差,从而导致急加速时车头有左右摆动现 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扭力转向,这一点在大排量 前置前驱车型上尤为明显.
缺点: 那为什么其它厂家没有研发水平对置引擎呢?除了 因为水平对置结构较为复杂外,还有如机油润滑等 问题很难解决。横置的气缸因为重力的原因,会使 机油流到底部,使一边气缸得不到充分的润滑。显 然保时捷和斯巴鲁都很好的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 但高精度的制造要求也带来了更高的养护成本,并 且由于机体较宽,因而并不利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