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自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的准则。
第三节 法的本质
一、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二、法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生活条件
无论是法或他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而这种社会 经济关系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法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条件,相反地它 对经济条件有反作用。
三、经济以外因素对法的影响
经济以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文 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等。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一、工人阶级领导下全国人民意志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
第二章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 第一节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的概念
一、法的价值的概念 法的价值指以下三种含义: (1)法促进哪些价值; (2)法本身有哪些价值; (3)在不同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 么标准进行评价,或称法的评价标准。 二、正义的概念
三、教育作用 即通过法的事实而对一般人行为的积极影响。
四、预测作用
即依靠法律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如何行为 五、强制作用
即对违法者行为的制裁。
第三节 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
一、维护统治阶段的阶级统治 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第四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的重要性 二、对法的作用的一些片面和错误的认识
(3)它意味同样情况同样适用 (二)法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三)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四)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第二节 法的要素
一、法律规则(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 1、法律规范 (1)行为模式:从大量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作为 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
行为模式(2)法律后果:指法律对具体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 授权性规某范种:结可果以。这样行为
第三,两者表现的形式不同; 第四,两者调整的范围和社会功能不同; 第五,两者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程度不同。 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关系 (一)党的政策对法的作用 (二)法对党的政策的作用 四、我国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的发展
第三节 依法治国与国家政权
一、国家的概念 1、概念
2、特征 二、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 (一)法有赖于国家 (二)国家也有赖于法 三、法与人民民主专政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概念 2、基本内容和特征 (二)社会主义法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 (三)法对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
第一,法对生产力的作用一般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 介 第二,法对生产力也有直接的促进和阻碍作用 四、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一)经济多社会主义法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立法时应当考虑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在立法时应当正确处Biblioteka Baidu各种物质利益关系 (二)社会主义法对经济具有服务作用
第二节 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正义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 为、事业、关系和制度等。
从实质上讲,它指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 础之上的观念形态。
不管哪类正义,都是历史的、相对的、阶级的 概念。但也存在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正义观念。
三、利益的概念 通常指好处,或某种需要或愿望的满足,
利益有不同分类法。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与正义、利益关系的
第八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
一、政治的概念 政治就是一定的社会主体,以国家政权问题为
中心,所展开的处理阶级关系及其他有关社会关系 的活动,说到底就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二、法与政治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法与政治的关系 (二)政治对法的影响、制约作用 (三)法对政治的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 (四)法与政治的区别
二、法的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 (一)法的本质和现象 本质指事物的内在联系→抽象思维 现象指事物的外在联系→感观可感知 (二)法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阶级性、人民性来加以区别 (三)法的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事物或系统的内部要素、过程的 有机统一,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形态。
法的内容和形式之分,仅在一定范围和 一定关系上才是确定的。
法理学
北主组
京编编
大::
学沈全
出宗国
版灵高
社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指
导
委
员
会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法律的词源和词义 (一)词义的演变 《说文解字》 法→ (二)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 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 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 (三)动态法和静态法
励性规范2、行为模式 ②容(许1性)规授范权性规范:可以这样行为
义务性规①范鼓:励性规范 ②容许性规范
法律后果(2①)肯义定务性性法规律范后:果 ①命②令否性定规性范法:律应后该果这样行为 ②禁止性规范:不应该这样行为 3、法律后果 ①肯定性法律后果 ②否定性法律后果
4、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三)法律规则的分类(按性质分) 第一、按行为模式,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 第二、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第三、强行性规则与任意规则 强行性规则指不问个人意愿如何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 任意性规则指适用与否由个人自行选择的规则。 第四、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适 合内容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反之,不适合内容 的形式阻碍内容的发展。 三、法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1、法的规范性(普遍性)
是指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和 方向。 2、法的一般性(概括性) (1)法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 (2)它的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
(1)确定性规则,即明确规定一定行为规则, 不必再援用其他规则。
(2)委托性规则,即这种规则并未规定行为 规则,而规定委托其他机关加以规定。
(3)准用性规则,即并未对顶行为规则,而 规定参照、援用其他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二、法 律概念
法律概念是法律上规定的或人们在法律推 理中通用的概念。
三、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
第二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六章 依法治国总论
第一节 法治、人治与法制的概念
一、历史上对法治与人治的不同理解 1、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 2、对人们的行为指引,主要依靠一般性的法律规 则,还是依靠针对具体情况的具体指引 3、在政治制度上应实行民主还是专制? 二、法制词义的含义 1、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 2、动态意义上的法律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
一、法系的概念 二、两大法系的形式 (一)普通法法系
以普通发、衡平法为主要内容 以美国、英国法为两大分支
三、两大法系的比较 1、法律渊源方面的差别 2、在适用法律技术方面的差别 3、在法典编纂方面的差别 4、在法律分类方面的差别 5、在法律概念、术语上 6、差别的原因
一、法与经济关系的历史发展
(一)商品交换的形成与法的产生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法的发展 (1)法的产生和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分 (2)法的发展程度、法对商品经济的作用程度, 直接手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及其对法的需求程度所制 约 二、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或法治经济 (二)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三)法在微观经济行为方面的作用
第四节 依法治国与民主
一、民主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民主的概念 (1)他包括国体和政体两方面 (2)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由一定的经济 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 (3)它是历史的概念 (二)当代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 (三)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
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4、善于选择最佳方案 三、正确理解共同富裕、两极分化与社会公平 1、共同富裕 2、两极分化 3、社会公平 四、一些实例 五、正确认识法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中的作用 1、立法、执法、司法的积极作用 2、法的作用也是有限制的
第三章 法的作用
第一节 法的作用的概念
三、资本主义和以往私有制社会的法的继承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一、资本主义法的阶级本质 二、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三、维护资产阶级专政和代议制政府 四、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
第三节 资本主义法的源源和分类
一、资本主义法的渊源 1、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制定法、条约、经认可的习惯、判例法 2、非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权威性法学著作,正义和公平等观念、政策 二、资本主义的分类
1、生存 2、安全 3、民主 4、自由
5、平等
6、人道主义 7、共同福利 8、正义
9、和平
10、发展
(二)形式(程序)基本原则
第三节 依法治国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前景
一、法治的优越性 二、法治的局限性和前景
第七章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一、法决定于经济基础 第一,法的产生决定于经济基础 第二,法的性质决定于经济基础 第三,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基础 第四,法的许多特点主要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第五,法的发展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基 础 二、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三、法与社会生产力
第二节 法的变化
一、我国法理学中对法的历史发展的理解
社会发展史理论 质量互变规律 二、一个补充意见 不宜将法的质变仅限于社会性的变化
第三节 法的借鉴与吸收
一、法的借鉴与吸收的理论 1、法律趋同化 2、理论根据 二、近20年来我国立法借鉴外国法律的实例
第四节 有关“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性” 的问题
3、指“依法办事”的原则
第二节 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原则
一、基本条件 1、经济较发展 2、一般居民生活比较安定 3、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4、有一定程度的民主 5、社会成员拥有基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6、有较完备的法律和较健全的立法、执法、司法 、法律监督机制以及较强的法律职业
二、基本原则
(一)实体(价值)基本原则
1、片面认识 如:法只是指法律条文,法是“国家意志”的体
现 2、错误认识
如:法是“专管老百姓”的;“法就是刑” 三、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第四章 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法的起源与未来
一、法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行为规则 (二)法的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三)法的产生的共同规律及其原始社会习惯的主 要区别 二、法的未来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和必要性 (一)概念 (二)改革的必要性 二、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作用 (一)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法制建设发展 第一,改革加速了法的指定、修改、废止的进程 第二,改革推动着有中国特色的法的体系建设 第三,改革促进正立法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第四,改革促进司法战线发生一系列变化 第五,改革也促使全社会增强法的意识
第二节 依法治国与共产党的政策
一、政策的概念 政策是一定阶级、政党、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主
体,为达一定目的,依据自己的长远目的,结合当 前情况或历史条件,所制定的实际行动准则。 二、我国法与共产党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 (一)法与共产党的一致性 (二)我国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区别 第一,两者制定的组织和程序不同; 第二,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
一、法的作用的含义 指法对个人以及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
法的作用: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
二、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 规范作用从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这一特征来讲; 社会作用从法的本质和目的来讲; 两种作用相辅相成,具有手段和目的的关
系。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的体现
一、指导作用 即对本人的指引。
二、评价作用 即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
(二)法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 三、正确处理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法的稳定性与改革的复杂性、渐进 性和探索性之间的矛盾 (二)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是改革的自我要求 (三)在法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具有可能性 (四)要加快有关改革的立法 (五)要善于分析处理改革与法的冲突问题
第三节 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法律移植 二、法的继承性
第五章 资本主义法
第一节 资本主义法的产生
一、封建社会中后期带有资本主义因素法律的出现 (一)商法的兴起 (二)罗马法的复兴 (三)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法的产生 (一)英、法两国资本主义法律的产生形式 (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产生形式
理论与实践
一、当代中国利益关系的特别复杂性 这种特别复杂性归根结底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国
庆决定: 1、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2、中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 3、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 4、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变化 二、法律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时的评价标准 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2、兼顾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