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的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市场和政府在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中的作用

市场和政府在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中的作用

市场和政府在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医疗卫生服务不同于其他服务,它的产品和服务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

卫生服务市场是一个自身发育不完全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存在着供方主导、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十分有限、利益驱动法则失效等特点。

同时,我国的卫生事业是实行一定福利性的公益性事业,卫生产品和服务中有一般消费品、准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等众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市场机制在卫生领域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在卫生领域发挥作用是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的,不能解决卫生服务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也不能解决卫生服务的公平分配,等等。

卫生市场的这些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卫生领域履行相应的职责和发挥重要的作用,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来对其进行调节,必然导致卫生服务市场的畸形发展。

在目前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完善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有能力而且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来引导规范卫生市场,从而促进卫生事业的正常健康发展。

政府在卫生领域的职责和作用如下:一、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律,运用经济、法律、行政、道德等多种方式对卫生领域进行调节,干预医疗服务中的市场失灵和缺陷,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和医疗行为,促进多样化和有效竞争。

政府在卫生领域的宏观调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经济有序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卫生机构的业务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经济利益关系。

政府利用合理定价、合理补偿和正确投资的经济手段,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影响各个卫生机构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引导各卫生机构正确地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兼顾到卫生服务提供者的利益。

政府通过这个经济调节职能来实现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二)健全卫生法律体系,规范医疗市场秩序。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和因素。

本文将从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医疗资源的配置等方面,探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

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和法规,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全民健康促进法》等。

这些政策文件和法规的出台,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保障和补贴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疗技术的进步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从传统的手术刀到现代的微创手术,从单一的放射治疗到精准的靶向治疗,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医疗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疗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医疗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扩大医学教育规模、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强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医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医疗资源的配置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医疗设备的更新和更新速度,优化医疗资源的布局和分配,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便利度和满意度。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因素。

如何更好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如何更好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未按 市场经 济的规则加 以规制 , 而是 经常受 制于某
6 2
业之 间巨大的收入差距。这里的垄断企业主要是指

国企 。垄断的存在将使垄 断企业获取高额 的垄 断利 润, 从而使 不 同规 模 的企 业之 间产生利润 率和 工资
率的差异 、 垄 断行业与非垄 断行业 的收入 差距 , 如 电 力、 石油 、 电信 、 自来水 、 燃气 、 铁 路运 输 、 烟 草 等 行 业, 它们凭借 垄 断经营 , 都 有相 当高 的利润 额 , 其 员
企业 , 容易获得政府补贴 , 但这种补贴是否一定提升 企业经营效率 , 答案至少是不确定 的。有些时候 , 政
府 补贴帮助粉饰 了上市公司 的财务报表 ; 有些 时候 , 政府 补贴 实质上被拥有 裁量权 的官员和相关企业瓜
分 。这些现 象 的 出现 , 容 易导致 “ 劣 币驱逐 良币” , 使 得某些企 业反而失 去了创新和 艰苦奋斗 的动力 , 而热衷于投机取 巧 , 在获 取政府 补贴上 下功夫 。 2 . 在资源配置 中政府功能的缺位
期偏 低 , 一 些稀 缺资源 利用效 率严 重偏低 。( 2 ) 政 府对 国企在资源配置方面 的政策倾 向导致了市场的 不公平竞争 。各级政府I I I ' I 常常 以行业管理或维护
市场秩 序为名 , 通 过法令 、 政策、 行政 手段从事各种 各样 的反 竞争活动 。这种 行政垄 断行为 , 为 民企 的 发 展制 造 了无形 的 “ 玻璃 门” 、 “ 弹 簧 门” , 使得 资源 配置 的天平倾 斜于 国企 和央企 , 阻碍 了市场 的公平
等 。天 然稀缺下 的租金可 以促进 资源 的最优 配置 , 而 人为 的资源 短缺则会增 加经济 活动 的成 本 , 导致

城乡医疗资源整合方案: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与便捷化

城乡医疗资源整合方案: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与便捷化

城乡医疗资源整合方案: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与便捷化医疗资源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基石,然而我国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农民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与便捷化,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必须推进城乡医疗资源整合。

一、城乡医疗资源现状分析1.医疗资源总量不足。

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更加稀缺。

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城市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城市大医院医疗资源过剩,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

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能力不足,导致农民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较为严重。

3.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保障水平较低,无法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就医负担。

二、城乡医疗资源整合方案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政府应当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城市大医院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同时支持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

2.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应当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使农民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实现基层医疗服务全覆盖。

3.推进医疗资源下沉。

城市大医院要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远程医疗、下沉巡诊等方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让农民能够享受到城市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4.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

推进医疗保险全民化,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

5.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政府应当加大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思路探究

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思路探究

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思路探究近年来,中国的医疗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医疗行业所面临的困难也逐渐增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开始推进供给侧改革,对医疗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就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思路进行探究,以了解如何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医疗行业。

一、发挥市场机制在医疗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当前的医疗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导的,医疗资源的分配也主要由政府掌握。

这种模式,虽然可以通过政府的力量进行统筹安排,但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例如,医疗资源配置不够灵活,医疗服务效率偏低等。

因此,发挥市场机制在医疗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是医疗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

首先,应该通过市场调节医疗资源的供需关系,确保医疗资源的有效分配,避免浪费和资源瓶颈。

其次,也应加强医疗服务的竞争机制,从而推动医疗服务效率的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服务市场体系,为医疗服务的竞争提供保障,同时控制医疗服务价格保证市场公平性。

二、从医疗行业的体制机制入手,优化供给侧结构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深入到行业的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分类制度,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进行分工合作,从而提高整个医疗行业的效率。

其次,可以考虑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运行机制,以改变现有公立医院长期存在的医疗资源浪费现象。

此外,应该增加医疗机构的临床路径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样,医疗服务的标准化也是医疗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可以规范医疗行业的运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三、深化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医疗行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化服务体系,将是医疗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远程医疗、电子医保结算等信息化服务,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

各国医疗资源配置制度比较研究

各国医疗资源配置制度比较研究

各国医疗资源配置制度比较研究医疗资源是一个国家健康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各国医疗资源的配置制度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公平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世界各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各国对于医疗资源的配置也有着不同的策略和模式。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为了了解各国在这个领域的政策和实施情况,并从中寻找优秀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要理解医疗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医疗资源包括医疗人力资源、设备和物资资源以及医疗信息系统等。

这些资源在不同国家的分类标准和数量都有所不同。

例如,发达国家往往拥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则可能在医疗人员供给方面存在缺口。

在医疗资源配置制度方面,不同国家有各自的政策和机制。

在中国,国家设立了多个医疗资源配置管理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和分配医疗资源。

同时,还通过建立医保制度,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和远程医疗等措施,努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公平性。

相比之下,美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制度则更加市场化,由市场和竞争来决定资源的分配。

在资源配置的实践方面,各国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瑞士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该国通过设立公共医疗保险机构,实施完全自费和全民普惠两种保险模式,充分保障了每个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政府还有强制性的合同设定,限制医生和医疗机构的收费,确保医疗资源的公平合理使用。

美国则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例子,市场的运行决定了医疗服务的供求关系和资源的配置。

但是,这种市场化的模式也带来了高昂的医疗费用和负担,以及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等问题。

除了上述国家的经验之外,还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制度值得关注。

例如,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为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了保障和均衡的基础;日本的医疗系统是一个以公立医院为中心的系统,注重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质量保障;加拿大则是一个实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例子,每个公民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通过这些国家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医疗资源配置制度的优点和不足。

政府如何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政府如何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政府如何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近年来,我国医疗体系面临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严峻问题。

有些地区医疗设备陈旧、医生匮乏,导致患者就医难、看病贵等现象普遍存在。

面对这一问题,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

首先,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当前,我国有些地区的医疗设备严重滞后,导致医疗水平低下、服务质量不高。

政府应该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

通过增加医疗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可以缓解医疗资源供给紧张的问题,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效果。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

当前,一些地区缺乏专业医疗人才,导致医生资源严重不足。

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引进高水平医疗团队的经验,同时加大对本地医疗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通过引进和培养医疗人才,可以增加医生数量,缓解医生供需矛盾,提升患者就医的便捷度和医疗质量。

另外,政府应推行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目前,我国某些地区医疗资源过剩,而其他地区则医疗资源匮乏,造成了分配不均的问题。

政府可以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将医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统筹调配,使医疗资源得到优化利用,既能够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又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

基层医疗机构是医疗资源的重要承载者,提供了大部分居民的医疗服务。

然而,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设备、医疗人员数量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提高其设施和人员配备水平,提升其服务质量和能力。

通过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可以使更多患者能够在家门口就医,减轻大医院的压力,提高整体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

最后,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一部分医院、医生滥用资源、天价看病等问题突出。

政府应严格监管和惩处涉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执法机制,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我国政府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我国政府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我国政府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健康中国战略是指我国政府为了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医疗水平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在这个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政策制定、资源投入以及监管和服务提供等方面来探讨我国政府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一、政策制定中央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起着基础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我国政府通过立法、规划和方案等形式,确立了健康中国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例如,制定了《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明确了全民健康目标和主要措施,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蓝图。

二、资源投入我国政府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政府还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加强了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和更新,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此外,政府还大力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培训等活动,提高了人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

政府还加强了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的建设,确保了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监管和服务提供政府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发挥着监管和服务提供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管,确保他们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积极推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还加大了对药品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保障了人民的用药和食品安全。

除此之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

政府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民化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政策制定、资源投入以及监管和服务提供,政府为人民提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特点

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特点

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特点
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

以下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特点:
1.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体系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卫生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

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

2.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分配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分配。

通过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工程、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措施,使得城乡居民可以享受到均等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3.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注重保障公平性。

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医保制度改革、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使得全体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4.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医疗卫生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

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得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5.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
我国医疗卫生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事业,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等社会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与公立医院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总结来说,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特点包括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分配、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以及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

这些特点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政府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的职责定位

政府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的职责定位

浅析政府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的职责定位摘要:我国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职责缺位、越位和错位的现象,包括医疗保障制度立法不健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政府控制医疗资源、医疗服务市场缺乏竞争机制,政府职责定位不准确、对医疗体系监管不足等。

建议调整政府在医疗保障领域的角色与责任,进而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同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扩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引入恰当的竞争机制,以促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医疗保障;政府责任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制度直接关乎亿万人民的健康,是关系国民素质、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大事[1]。

建国以来,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几经反复,先后经历了城镇公费、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阶段,医疗服务市场化阶段及新一轮医疗改革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仍在改革之中。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经历由传统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新公共管理理念要求其承担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大多数民众基本需求的责任。

尤其是在医疗服务领域,政府更应当确保民众公平享有最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其核心在于政府责任的定位以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整[3]。

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政府责任缺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医疗保障立法不健全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两个方面。

首先,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建立起覆盖全体民众的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现行制度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除了缺乏专门立法,同时缺乏公平的医疗保障制度,加之城乡二元格局,不仅城乡之间,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域之间在医疗保障待遇上也存在巨大差异。

与此同时,缺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也是重要问题。

这些严重影响了我国总体医疗制度的发展,也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直接原因。

其次,我国政府在医疗医疗保障中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一是医疗卫生服务过度市场化。

随着卫生总费用也持续增长,我国政府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投资比例逐年下降,个人现金支付比例不断上升;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也是逐年减少,医院运行主要靠向患者收费,自然加剧了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市场化倾向。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调配策划方案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调配策划方案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调配策划方案医疗资源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支撑,然而,在现实中,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利用效率不高以及调配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调配策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疗资源现状分析1、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高水平的医疗人才和丰富的医疗资源,而农村和偏远地区则相对匮乏,导致患者就医困难,医疗服务水平低下。

2、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着床位闲置、设备利用率低、医务人员工作不饱和等问题。

同时,由于医疗信息不共享,患者重复检查、治疗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资源调配不合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救治中,医疗资源的调配往往不够及时、精准,影响了救治效果。

此外,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医疗资源难以实现有效整合。

二、优化配置与调配的目标1、公平性确保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分配,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2、高效性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及时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精准地调配医疗资源,保障患者的救治需求。

4、可持续性通过合理配置和调配医疗资源,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配置与调配的原则1、以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2、分级诊疗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合理有序就医,实现医疗资源的分层利用。

3、协同发展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整合,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4、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发挥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灵活性。

四、具体优化配置与调配措施1、加强医疗资源规划政府应根据人口分布、疾病谱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资源规划。

卫生经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卫生经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关于优化我国卫生医疗资源配置的思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却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得不到充分的医疗卫生服务。

因而,很有必要进行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

这其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占有重要地位。

现阶段,我国的卫生医疗资源配置不是非常合理,暴露出一些问题:1我国卫生医疗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1.1城乡不平衡问题—城市优于农村当前我国的大中型医院和大量的高新先进医疗设备、优秀医护人员都集中分布在大中型城市;而农村的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医疗资源短缺、技术人才匮乏、医疗服务水平低下等严峻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仅占城镇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8.9%,卫生技术人员数占2.7%;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 80%在城市,20%在农村。

国家卫生部《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更是一目了然:城市和农村的人均卫生费用差距由2000年的3. 8倍扩大到2004年的4.2倍,城乡的医疗卫生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城乡不平衡的问题十分严重。

在我国,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基层,而那里的医疗卫生资源却严重不足,这加重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使得他们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

1.2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失衡—东部优于中西部东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逐年加大对卫生的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受地方财力所限,卫生医疗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陈旧、设备更新缓慢、人才“孔雀东南飞”,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口密度小,造成卫生服务半径大,而且卫生医疗专业人才缺乏,这使得西部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得不到足够的医疗资源保障。

据统计,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上,天津、上海等城市发展很快,已覆盖城市总人口的50%以上,而中西部的省份还不到20%,而且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足。

长期的区域性配置失衡将严重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发展。

政府和市场在我国新医改中的角色和作用

政府和市场在我国新医改中的角色和作用

政府和市场在我国新医改中的角色和作用作者:吴雪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5期摘要针对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希望建立一种“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医改模式。

政府负责统筹规划、解决医疗基本需求,市场负责提高医疗资源效率,政府和市场结合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其在实际中很难操作。

政府和市场如何结合、政府主导程度和领域,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和途径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划分了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和任务,提出了政府和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和途径,讨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途径。

关键词医改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其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列为倒数第四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给老百姓生活和心理带来巨大负担。

同时医疗资源利用率低下,高级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医院门可罗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9年4月我国正式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新医改基本原则,希望建立一种“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医改新模式。

1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结合难点政府主导可以实现医疗资源总体规划,统筹配置医疗资源,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市场有利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吸引私人资本投入医疗领域,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

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我国医疗水平,也是我国未来医疗体制模式。

但如果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不好,新医改就很难取得期望的结果,原因主要有三:(1)“政府主导”不足。

政府主导的优势在于政府可以根据国家财政能力和社会对医疗资源的整体需求,进行统筹规划和统一安排,首先保证保障性和公益性医疗服务,达到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然而政府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决策滞后、决策没有反应百姓需求,导致医疗资源安排不合理,百姓的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保证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给百姓生活和心理带来沉重负担。

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及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供给模式向多元化供给模式的转变。

这一过程中,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等。

然而,改革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卫生需求增长等。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深入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文章从政策环境、资源配置、服务供给、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揭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为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医疗卫生体系贡献力量。

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医疗卫生体系主要以计划经济模式运行,公立医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医疗资源分配和服务提供主要依赖政府。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这种体制逐渐暴露出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3年,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诸多短板,促使政府开始重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09年,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

新医改方案提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旨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及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多项改革措施。

医疗保健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将其优化?

医疗保健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将其优化?

医疗保健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将其优化?作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医疗保健系统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十分重要。

它不仅可以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加速其康复,还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的短缺问题,从而创造更加繁荣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然而,由于医疗保健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存在某些缺陷,需要进行优化。

本文将对医疗保健系统的重要性及需要优化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医疗保健系统对社会的重要性1、政府的职责保障人民的健康是政府的职责之一。

医疗保健系统的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人民提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手段,保障人民健康,同时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2、医疗资源的配置医疗保健系统在这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医疗资源的调配,可以缓解医疗资源的短缺。

通过合理的配给,可以让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度消耗。

3、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医疗保障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

因此,保障健康权利,让公民获得充分的医疗保障,这可以提高人民的生产力以及生活品质。

这正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需要优化的问题1、医疗资源的短缺和不均衡距离偏远的地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以及人口老龄化比例高的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常见的问题。

遇到重大疫情,这些地方医疗并不足够,无法及时治疗大量的患者。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来缓解。

2、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不足医生和护士的数量不足,还有就是医生专业有限、服务能力落后。

这将会对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可以通过完善医疗教育、继续更新医疗技术以及医疗设备的先进性来解决这个问题。

3、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过于复杂,而且很难满足大众的医疗需求。

对于有困难的人,医疗费用不可承受,这将会导致一些治疗被耽搁,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改善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范围,以及保障医疗安全来解决。

4、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缺乏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的不足,导致一些患者不能够充分得到相应的治疗,对于疑难病症,而没药可配、无设备可用的状况,常常是患者万分焦急的状态。

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是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系统性问题,其涉及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与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各国都面临了公共卫生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问题1.资源配置不均衡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大城市的医疗资源较为丰富,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看病的难度和费用,影响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

2.疾病预防与控制不足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我国当前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疾病预防意识不强,防疫体系不够健全,疫苗接种率偏低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流行病的频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3.健康教育与管理不足另外,在健康教育与管理方面,尽管我国一直在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地区的健康教育资源不足,健康管理工作不够到位等。

以上问题使得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并不完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解决方案1.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支持力度为了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可以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培养更多的基层医疗人员等途径来实现。

2.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我们可以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对重大疫情的监测和预警。

同时,加强对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提高疫苗的接种率,提高人民群众对预防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3.加强健康教育与管理在健康教育与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加大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同时,加强对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控,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水平,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以上措施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科研单位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互相促进。

政府支持医院发展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

政府支持医院发展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

政府支持医院发展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在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构建健康中国成为了我国长远发展的重要目标。

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医院发展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引导。

本文将探讨政府支持医院发展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旨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分布现象,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使得患者能够就近就医,解决基本医疗需求。

其次,政府需要加大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这些地区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优质资源的整合和管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二、加强医疗体制改革政府在支持医院发展方面,还应该加强医疗体制改革。

首先,政府需要改革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推进药品价格的合理化,降低药品的价格,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政府还应该完善医保制度,提高医保的覆盖面和报销比例,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三、推动医学科研与创新政府在支持医院发展中,应该积极推动医学科研与创新。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医学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硬件设施,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其次,政府还应该加强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加快新药研发和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政府在支持医院发展中,还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医学院校的支持力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

其次,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等医疗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同时,政府还应该完善医疗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医疗事业。

疫情中的医疗资源调配

疫情中的医疗资源调配

疫情中的医疗资源调配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资源调配工作。

我亲身参与了这场战斗,见证了我国在疫情中如何迅速、有效地调配医疗资源,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在疫情防控初期,我国政府便明确了医疗资源调配的重要性。

我所在的团队迅速行动,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和地区分布,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医疗资源调配计划。

我们充分考虑了医护人员、医疗设备、药品和防护用品等方面的需求,以确保疫情严重地区的医疗资源充足。

为了提高医疗资源调配的效率,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协调机制。

我与其他部门紧密沟通,确保医疗资源能够及时到达需要的地方。

我们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医疗资源供需情况,以便迅速调整调配策略。

我们还建立了医疗资源储备制度,确保在疫情爆发期间,医疗资源能够迅速补充。

在医疗资源调配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安全。

我积极参与制定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

我们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确保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能够保护好自己。

我们还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和休息,避免他们过度劳累。

为了满足疫情中医疗资源的需求,我们加大了医疗设备的投入。

我参与了医疗设备采购、调配和使用的全过程。

我们积极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提高救治水平。

同时,我们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在药品和防护用品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了国家药监部门的监管作用。

我与其他同事共同确保药品和防护用品的质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我们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沟通,推动药品和防护用品的生产和供应。

我们还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研究新型药物和疫苗,为抗击疫情提供科技支撑。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我所在的团队紧密围绕党的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医疗资源调配工作。

我们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关心患者,关爱医护人员,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经过艰苦努力,我们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我深感自豪,也为能够参与这场战斗而骄傲。

然而,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公共卫生与医疗资源配置

公共卫生与医疗资源配置

公共卫生与医疗资源配置I. 前言公共卫生与医疗资源配置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与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持续得到重视。

在历史的演进中,医疗资源配置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问题也在逐步改善。

II. 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一个关键性领域。

公共卫生的范围均涉及到人类健康的各个方面,如传染病控制、预防医学、环境卫生、人口卫生等等,而公共卫生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和提高人类的整体健康水平,保障公众健康权益。

在现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对于公共卫生的关注和投入也日益增长。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公共卫生疾病也不断涌现,因此应对公共卫生问题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III. 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资源配置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有限的资源下合理安排卫生服务的供需关系的方法和过程。

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是一个关于公共资源优化利用和分配的一项重要内容。

卫生部门和政府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医疗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医疗资源调配,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积极采取了多项措施。

特别是针对服务能力较低的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基层卫生工作,保障基层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IV. 医改新政医改新政始于2009年,它的主要目标是为全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实现扩大医疗互助,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调整医疗资源结构和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最终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共利益。

医政新政大大拓宽了医疗服务的渠道,拓宽了医生的就业领域,保证了医疗的正常供给,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健康需求。

V. 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核心保障体系。

我国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等多项保险计划。

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让广大民众享受到健康、长寿的生活。

VI. 结语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在我国一直是人民关注的焦点,维护健康权益是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的中的作用
摘要: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从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来看,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个社会风险问题。

引发这个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中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社会理论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
一、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
乌尔里希·贝克是从学理的高度来探讨风险社会这一概念并将之阐述清楚的第一学者。

他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一概念,用“风险”一词来理解现代社会的问题,用其来描述当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阶段,并进一步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

在本书中,贝克指出:风险是一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的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

可以看出,贝克着重突出了当代社会的风险已经不再是传统社会中人们所认识的自然灾害。

虽然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它为我们全面把握当代社会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风险类型同时存在着,在某种程度上,我国已开始进入风险社会。

在笔者看来,我国长期存在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险,这种社会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而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是由于我国医疗体制缺陷而引起的一种制度性的社会风险。

二、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配置的格局是非平衡的,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基层和社区医疗资源缺乏,导致纵向的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据资料统计,200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14535.4亿元中,政府卫生支出3593.9亿元(占24.7%),社会卫生支出5065.6亿元(占34.9%),个人卫生支出5875.9亿元(占40.4%)。

卫生总费用城乡构成: 城市11255.0亿元,占77.4%;农村3280.4亿元,占22.6%。

人均卫生费用1094.5元,其中:城市1862.3元,农村454.8元。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占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卫生总费用,而占人口三分之一的城镇居民享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卫生总费用。

且城镇居民的人均卫生费用是农村居民人均费用的4倍多,卫生费用方面的不平等
是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平等的一种突出表现。

2.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城市中基层小医院占有的医疗资源非常有限,导致横向的医疗资源配置失衡。

我国现有的城市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而基层的医疗机构占有医疗资源的比例较少,根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计算,2009年,在城市的医疗资源配置中,只占医疗机构总量2.2%的医院,却占据82.3%的医疗总资产和53.3%的医疗人员。

而2008年的相关数据是:医疗机构总量7.3%的医院的数量占医疗机构总量的7.3%,医疗总资产额和医疗人员分别占80%和60%。

而占机构总数16.1%的门诊部,其资产总额和人员只占1.4%和1.25%。

可见,近年来,医疗资源更加向大医院倾斜,更加加剧了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城市各种医疗机构所拥有的物资资本情况(表1)。

表中显示,占机构总量2.2%的城市医院,其拥有的房屋使用面积、万元以上的设备和床位数,占总量的比重分别为63.3%、82.8%和70.66%。

根据统计年鉴进一步计算可知,每个医疗机构建筑面积平均是357m2,医院平均建筑面积为10105m2,门诊部平均为44m2,妇幼保健机构平均为3912m2。

在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中,50万以下的医院占总数的73.4%,50~99万的占83.8%,100万以上的占90.8%。

3.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私营医院难以发展,导致医疗资源的垄断。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进行了市场化的医疗改革,在医疗领域引进“放权让利”的市场机制,这为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环境,但是目前我国的现状是私营医院的发展是步履维艰,我国政策的补贴或政策性的优惠更多地给予了公立医院,国家对公立医院职工工资、福利及药品采购上准予部分补贴。

与民营医疗机构相比,公立医院无论在资金实力还是获得的政策支持上,都有民营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根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统计,2009年我国医疗机构的总收入为113,099,266.9万元政府办医疗机构的收入为92,624,040.00万元,占了总收入的81.9%,政府办医疗机构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占全国医疗机构获得的财政补助总收入的比例更是高达94.78%,在这样的政策倾斜下,私营医院的竞争力非常低下。

三、我国政府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
(一)我国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我国的卫生状况在全世界一直是受到肯定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在社会资源的配置方面也不例外。

应该说,市场机制被引进医疗卫生领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然而近年来的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医疗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
大、公共卫生医疗资源在城乡间分配的失衡、个人卫生保健支出的迅猛增长、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进一步加剧等,医疗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应当肯定的是,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在公共卫生医疗资源的配置方面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作用。

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在性质上具有准公共性、非盈利性和救助性的禀赋特征,而由于公共产品的不可分割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私人没有提供公共产品的积极性,也就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补偿,这就需要政府承担起相应的供给责任。

(二)风险社会理论下,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
正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是由于我国医疗体制缺陷而引起的一种制度性的社会风险。

医疗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给整个社会带来了风险。

政府作为社会风险的管理主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管理“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的社会风险:第一,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意识。

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的出现,政府应当承担相当的责任,从1985年旧医改的开始实施到2007年新医改的提出,期间下发了几份关于“医疗市场化”的政策条文,由于对政策的解读“有失偏颇”,出现了公立医院被卖掉,完全“市场化”的现象。

可见,政府在制定这些政策的时候没有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预防、处理风险手段的储备薄弱,当风险出现以后不能及时遏制,
第二,实现风险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就要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

政府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和应用机制,随时掌握最新的信息,通过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发布人员、设备、医疗机构等医疗服务要素信息,完善市场机制作用,调整要素供给。

而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就要建立明确的决策程序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决策者、有关管理者、专家、实际工作者、群众的作用,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发挥专家的作用。

第三,建立配套的风险反馈机制。

政府反馈机制是联系政府前期风险预防性管理和后期风险事件爆发后管理的桥梁,它的有效发挥将决定政府全过程风险管理良性循环路径的建立,决定管理的总体绩效。

在管理“医疗资源配置”这个问题上,就是要在稳步地推行试点的同时,同步地获取相关的成果信息,用以分析政策的执行、作用情况,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修正和补充,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钟东波.市场与政府在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经济.
2000(11).
[3]吕国营.从两极分化到均衡配置—整合城乡医疗资源的一种基本思路[J].经济管理.2009(12).
[4]代英姿.城市医疗资源的配置:非均衡与校正[J].城市发展研究.2010(9).
[5]李秀梅.医疗改革中的有关医疗资源配置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