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合集下载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案例报告-小羊参考模板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案例报告-小羊参考模板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案例报告摘要:陈某,女,20岁,在读大学大二学生,因宿舍人际交往问题和考试成绩而感到抑郁、焦虑。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可排除重性精神病;根据引发症状的冲突为常态冲突,可排除神经症。

根据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程度、病程不足3个月、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坏,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经和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思维方式有所认识, 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抑郁、焦虑的消极情绪,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陈某,女,20岁,在读大学二年级学生,身高154 厘米,体态微胖,无器质性疾病。

独生女,父母经商,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家庭关系和睦,爷爷、奶奶均健在,但不同住。

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

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陈某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因父母忙于工作,自幼由爷爷和奶奶照顾,喜欢音乐,闲暇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练钢琴(14岁钢琴已过八级)与外人接触较少,从小没有一个好朋友,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有什么想法都闷在心里,不向任何人说。

上高中的时候学习很刻苦,除了学习和钢琴,没有其他的爱好,也没什么朋友;后来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朋友少,就尽量主动去交往,但交的朋友大都是成绩好的同学。

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了一年。

现在上大学后,高中的朋友很少联系了,关系也淡了许多,而她自己也只是想认真学习,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朋友;平时遵守校纪班规,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性格仍然内向、胆小,不爱说话,也不爱主动与人交流,几乎不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父母虽很少管教她,但是对她的要求很高,让陈某时常感到自己压力很大。

3.精神状态求助者衣着整齐,穿连衣裙。

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

注意力能集中,言语清楚,思维敏捷。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团体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团体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团体咨询案例报告一、案例背景本案例围绕某大学生宿舍发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展开,该宿舍内共有十名大学生居住,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各异。

在宿舍生活中,一些矛盾和冲突不断浮现,严重影响了宿舍内的和谐氛围,甚至影响了大家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团体咨询过程为解决宿舍内的人际关系问题,学校辅导中心组织了一次团体咨询活动。

在咨询活动中,参与宿舍的十名学生分成了两组,每组五人,分别对应了宿舍内的两个不同的矛盾群体。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并提出了自己对宿舍生活中问题的认识和感受。

接着,咨询师针对宿舍内的矛盾和问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们谈论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在咨询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放开了心结,开始诉说彼此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他们向咨询师表达了对宿舍生活的不满和困扰,并对宿舍群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咨询师通过理解和倾听,帮助学生们梳理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导他们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共同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三、问题分析在团体咨询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宿舍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习惯差异:宿舍内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背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作息时间、卫生习惯等。

这些差异导致了宿舍内的磨擦和冲突,影响了大家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2. 沟通不畅:宿舍内的学生在解决问题和交流方面存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沟通和解决,导致了情绪的积聚和矛盾的加剧。

3. 相互尊重不足:在宿舍生活中,学生们在相互尊重和体谅方面存在不足,对彼此的个人空间和生活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导致了不愉快和矛盾。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宿舍内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咨询师结合团体咨询的过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 建立规范的生活制度:为了规范宿舍生活,咨询师建议学生们共同制定宿舍内的生活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项规定和约定,建立起大家共同遵守的宿舍生活准则。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团体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团体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团体咨询案例报告本案例报告是基于某大学的一个宿舍团体咨询案例,该宿舍由10名男生组成,问题主要涉及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咨询师为了解宿舍成员的情况和问题,先进行了个别宿舍成员的咨询,在了解情况后,又为整个宿舍进行了一次团体咨询。

本报告主要在介绍团体咨询阶段的情景和咨询方法,展示团体咨询在解决宿舍内部人际关系问题上的应用。

一、团体咨询阶段情景首先,咨询师根据个别咨询得知,宿舍成员之间存在情感冲突,沟通方式存在问题,成员之间的信任度不足,个别成员可能有良心话不敢说出口等。

在团体咨询阶段,咨询师与宿舍成员进行了一次大约两小时的团体咨询。

在咨询开始时,咨询师简单介绍了自己和咨询的目的,并邀请了宿舍成员做一个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学院、年级、兴趣等。

咨询师通过这一环节营造了轻松的氛围,让成员们更加放松和自在。

接下来,咨询师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宿舍成员们思考和谈论宿舍内部的问题。

通过团体讨论,咨询师了解到,宿舍成员之间沟通不畅、相互之间尊重度不够、存在着对他人的不信任,同时也发现了团体中一些成员消极情绪的表现。

咨询师引导成员们结合具体情况,探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问如何改进这些问题。

同时,咨询师也借此机会,在提问的同时,也带出了一些关于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的问题,如对话方式、举手发言、倾听和尊重等等。

在两个小时的团体咨询中,咨询师通过提问和倾听,引导成员们探讨了现有问题的发展历史和原因,为成员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同时也帮助了宿舍成员们建立了一个相对良好的互助关系,提高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度。

二、团体咨询阶段应用的咨询方法1. 集体自我介绍在团体咨询的开始,咨询师通过集体自我介绍的方式,让成员们了解彼此的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

这不仅帮助成员们打破陌生感和僵局,同时也为咨询师和成员们之间建立了更深层的联系。

2. 提问式引导咨询师对成员们进行提问式引导,让他们对内部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并且引导成员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案例背景:小玲,女,大二学生,22岁。

小玲是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大学生,但最近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

她表示最近感觉自己在和同学交往时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觉得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自己也越来越孤单。

由于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小玲感到焦虑和沮丧,于是决定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心理咨询过程及内容:第一次咨询:在第一次咨询中,小玲直言不讳地描述了她的困扰。

她说她曾经是班级里的话唠,和大家关系非常好,但是在大学后期,她觉得大家对她的态度有所变化,总是一副冷漠的样子,让她感到很困扰。

她还表达了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怀疑,觉得自己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发生。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玲逐渐意识到这种状况可能与她在不自觉中给其他人带来压力有关。

她表示在与同学交往中总是想要让对方喜欢自己,因此表现出过于主动的一面,可能让人感到压力。

第二次咨询:在第二次咨询中,小玲提到了她和班上的一位同学之间的矛盾。

她说她曾经因为不小心得罪了对方,对方之后就总是对她故意冷淡,让她感到委屈。

在咨询师的鼓励下,小玲逐渐意识到她们之间的矛盾可能是因为双方在沟通中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导致了彼此间的隔阂。

咨询师帮助小玲分析了她们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沟通的建议,让小玲感到收获颇丰。

第三次咨询:在第三次咨询中,小玲谈到了她对自己的性格和处世方式的反思。

她表示在咨询的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可能存在问题,特别是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消极情绪和倾向。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小玲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学会更加冷静和理性地面对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和立场,以更加成熟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多次的心理咨询,小玲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始着手进行调整和改善。

她表示在咨询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盲区和不足。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大学生,现在是大二学生,就读于一所名校。

他性格开朗、活泼,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

他在求助心理咨询师时,表示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增进与同学的友谊。

【咨询过程】咨询师在与小明的初次接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个人访谈,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关于人际关系问题的更多信息。

小明表示,他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感到紧张,而是在熟络的过程中出现困难。

他认为自己可能是因为过于在意其他人的评价,导致紧张和不自信。

咨询师和小明一起分析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期望以及对自己的要求。

咨询师发现,小明希望能够与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希望被认可和接纳。

他追求的是深层次的友谊和信任,而非表面的交往。

小明也意识到他对自己的要求过高,总是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会不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并尝试一些改变。

他改变了自己对同学的期待,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相处方式,不必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深交的朋友。

他试着放松心态,接受与同学们的一起活动,并尽量避免想太多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咨询师引导小明关注自己的积极特质和优点。

小明通过写日记和与咨询师的对话,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很好的利用在交往中。

他发现自己是一个乐观、诚挚和聪明的人,这些品质使得他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更加自信和舒展。

咨询师还鼓励小明在参与社团和课外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

这样,他能够更自然地与人交往,并找到真正能够与他深入交心的朋友。

【咨询结果】经过几次咨询,小明逐渐克服了人际交往上的紧张和不自信。

他开始主动邀请同学一起参加活动、交流,并发现自己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与同学分享。

他在社团中结交了一些心灵相通的朋友,并在密切的关系中渐渐获得了满足感和自信心。

小明通过咨询过程不仅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也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思维。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11篇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11篇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11篇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 (1) 人际交往受挫大一新生欲退学在长春某重点高校念热门专业的大一学生小蕾(化名)几次找到班主任老师要求退学。

“小蕾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入校不久,她就因文笔出众,被校内文学团体破格吸收为会员。

”小蕾的班主任说,听说她要退学,大家都很吃惊。

小雷要退学的理由主要是:觉得同学们瞧不起她,总在背后议论她,以至于她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

老师们也描述说,当小蕾讲到这一点时,就变得烦躁不安,最后竟然泪流满面”。

点评:人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才有了支持力量,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

小蕾主要由于在适应大学的人际关系环境中遇到了挫折,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对同学比较敏感和多疑,心里感到紧张和不安,进而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产生心理压力。

遂产生退学想法。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 (2) 研发部梁经理才进公司不到一年,工作表现颇爱主管赞赏,不管是专业能力还是管理绩效,都获得大家肯定。

在他的缜密规划之下,研发部一些延宕已久的项目,都在积极推行当中。

部门主管李副总发现,梁经理到研发部以来,几乎每天加班。

他经常第2天来看到梁经理电子邮件的发送时间是前一天晚上10点多,接着甚至又看到当天早上7点多发送的另一封邮件。

这个部门下班时总是梁经理最晚离开,上班时第1个到。

但是,即使在工作量吃紧的时候,其它同仁似乎都准时走,很少跟着他留下来。

平常也难得见到梁经理和他的部属或是同级主管进行沟通。

李副总对梁经理怎么和其它同事、部属沟通工作觉得好奇,开始观察他的沟通方式。

原来,梁经理部是以电子邮件交代部属工作。

他的属下除非必要,也都是以电子邮件回复工作进度及提出问题。

很少找他当面报告或讨论。

对其它同事也是如此,电子邮件似乎被梁经理当作和同仁们合作的最佳沟通工具。

但是,最近大家似乎开始对梁经理这样的沟通方式反应不佳。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8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8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8篇篇1一、背景概述在当前高等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逐渐成为校园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本次报告旨在通过分析一则典型案例,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形成。

二、案例描述王某,是某大学一名大二学生。

近期,他逐渐表现出对人际交往的困扰。

具体表现为:与同学关系疏远,难以融入团体活动,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情绪,并且缺乏主动沟通意愿。

王某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反映出了当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问题剖析经过深入了解与分析,王某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同理心:王某在人际交往中过于关注自我感受,而忽视他人的需求与情感,导致沟通障碍。

2. 社交技能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王某在与人交往时显得手足无措,难以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

3. 心理自卑感:受学业成绩、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王某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自卑情绪,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

四、解决方案与实施过程针对王某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解决方案并实施如下过程:1. 心理咨询与辅导:安排王某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其认识并克服自卑情绪,增强自信。

2. 社交技能培训:组织王某参加校园内的社交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其与人沟通的能力。

3. 参与团体活动:鼓励王某积极参加各类团体活动,增加与同学互动的机会,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跟踪观察与反馈:对王某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定期与其沟通,了解其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进展与困惑,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五、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与努力,王某在人际交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他逐渐克服自卑情绪,增强了自信心,与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他能够主动参与团体活动,并在社交技能方面有所提高。

这表明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六、经验总结与建议从王某的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7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7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7篇篇1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在知识更新、技能提升的同时,其人际交往能力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次报告将围绕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展开,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二、案例描述张强是某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

在大学生活的初期,张强在学习上表现出色,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

他渴望与同学建立友谊,却因为羞涩和缺乏交往技巧而难以融入集体。

以下是对张强人际交往问题的具体描述:1. 难以主动与同学交流:张强常常独自一人在宿舍学习,缺乏与同学间的主动交流。

即使在课堂上,也很少主动发言或参与小组讨论。

2. 社交场合表现紧张:在参加社团活动时,张强总是表现得非常紧张,不敢与同学过多交流,担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会引起他人的嘲笑或批评。

3. 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张强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往往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导致他人难以理解他的立场和态度。

三、问题分析针对张强的人际交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心理因素:张强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对人际交往存在恐惧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他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得紧张、拘谨。

2. 社交技能缺乏:张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未接受过系统的社交技能培训,导致他在与人交往时无法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3. 环境适应问题:进入大学后,张强面临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适应新的社交圈子和文化。

由于缺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他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尤为困难。

四、解决方案针对张强的人际交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增强自信:张强应积极参与校园活动,逐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通过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他可以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增强自信。

2. 学习社交技能:张强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技能培训课程,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交流、表达情感、处理冲突等技巧。

大学生不人际关系例子范文

大学生不人际关系例子范文

【一】:一例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案例报告一例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案例报告摘要来访者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刘某。

因人际关系不良引发心理问题主动前来咨询。

咨询师通过理问题归类和诊断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咨询目标。

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达到上述咨询目标。

经历六次的咨询时程,经过评估,该案例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人口学资料刘某,女,18岁,大一学生,身高164cm,长相端正,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史。

从小在县城长大,家中有一个妹妹,父母都是工人,家庭和睦,家庭经济条件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家庭无精神病史。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和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下降,思想上、心理上压力都很大,睡眠不好,头痛,记忆力下降,无法静心学习,内心痛苦、焦虑、烦躁一月有余。

个人陈述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除了学习,基本上很少参加活动。

一个半月前,自己晚上一个人去上自习,刚好那天下了大雨,却忘记了自己在宿舍阳台上(露天的)晾的衣服和被褥。

等到晚上回宿舍时被褥都被淋湿了衣服也被风吹丢了一件,感到非常生气,觉得几个室友都在宿舍却没有人帮忙收一下,想发作但是又觉得和她们争论很无聊,于是便忍住了。

随便又拿了一套被子爬上了床,却睡不着,越想越觉得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关系复杂,难以相处。

自从这件事情之后,就经常睡眠不好,头痛,记忆力下降,越发沉默寡言。

临近期末考试,她们平时不好好学习,上课也不记笔记,现在临时抱佛脚,就来拉拢自己,要求一起上自习,抄写课堂笔记,自己虽然不愿帮助她们,但也没办法,内心痛苦,烦躁,无法静心复习,这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

三、咨询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来访者刚进入咨询室时,显得很紧张,稍微有些内向,情绪较低落。

坐下后心神不定,不愿与咨询师对视,交流还是比较配合的,比较紧张,情感表现压抑。

在咨询师的询问下开始叙述,说话声音比较小,犹豫不决而不时的停顿,明显缺乏自信。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7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7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7篇篇1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其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环境改变、家庭背景、个性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种种问题。

本报告将结合一则典型案例,详细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案例描述李某,某大学大一新生。

在初入大学时,他充满热情,积极融入校园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人际交往方面逐渐出现了问题。

他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对于同学们的言行举止十分敏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感到焦虑不安。

同时,他在与人沟通时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导致同学们对他产生了误解。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使他倍感困扰。

三、问题分析通过对李某的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于在意他人看法: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导致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容易受到他人影响。

2. 沟通障碍:部分大学生在与人沟通时存在表达不清、缺乏自信等问题,导致沟通效果不佳,容易产生误解。

3. 社交焦虑:由于环境改变、角色转变等因素,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影响正常交往。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方式、个人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社交技能缺乏等。

四、解决方案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 增强自信心:大学生应正确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2. 提高社交技能:大学生应学习基本的社交技能,如表达观点、倾听他人、处理冲突等,提高沟通效果。

3. 拓展社交圈子: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

4. 寻求心理辅导:对于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可以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以李某为例,他可以通过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交技能、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案例描述小王,男,20岁,某工科大学大二在校学生。

小王平时成绩优异,善于交际,但最近因为人际关系问题感到困扰。

据小王描述,他在大学期间结识了一些朋友,但在一次聚餐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新朋友与旧友之间出现了矛盾,导致他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

他表示自己常常感到焦虑和沮丧,甚至有时候因此而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

二、问题分析在与小王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社交焦虑:小王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尤其是在面对与不同群体的人交往时更为明显,容易感到紧张和不自在。

2. 自我认知问题:小王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自我认知问题,他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可能无法维持好与不同群体的人的关系。

3. 抑郁情绪:由于人际关系问题给小王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他产生了一些抑郁情绪,容易感到失落和无助。

三、解决方案针对小王的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1. 社交技巧训练:帮助小王进行社交技巧训练,提高他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群交往的能力。

通过模拟社交场景,让他逐步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减轻社交焦虑情绪。

2. 自我认知调整:帮助小王调整自己的自我认知,让他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优势,鼓励他多与朋友交流,增强自信心,从而减少自我怀疑情绪。

3. 情绪管理:通过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小王处理抑郁情绪,学会有效的情绪释放和调节方法,缓解他在人际关系问题上的焦虑和困惑。

四、治疗进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后,小王的情况出现了一定的改善。

通过社交技巧训练,小王掌握了一些有效的社交技巧,不再那么害怕与不同人群交往;在自我认知调整的帮助下,他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优势,并且也学会了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能够及时释放自己的情绪,避免陷入抑郁情绪之中。

在治疗过程中,我还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模拟不同社交场景,帮助小王更好地适应不同社交环境,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我也对小王进行了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帮助他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面对同龄人和社会环境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却遇到了困难。

小明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在上大学之前是一个内向而害羞的学生。

在大学的新环境中,他发现自己很难融入集体,与同学交流和交往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他常常感到孤独和焦虑,觉得自己与他人之间似乎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小明的父母对他的交际能力表示担忧,他们希望小明能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对小明的情况进行分析之后,他们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通过心理咨询的过程,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困扰和不安,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应对策略和改善交往技巧。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他逐渐克服了自己的社交障碍,建立了更加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字数200】2. 正文2.1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面临着各种问题,其中一些主要问题包括社交焦虑、自卑情绪、人际冲突、人际孤立等。

这些问题一方面可能源自于个体的内在因素,比如性格特点、心理素质等,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学业压力、社会竞争等。

社交焦虑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一些大学生在面对陌生人或大型社交场合时,会感到紧张不安,害怕自己的形象受到他人的评价,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表现。

这种社交焦虑可能导致大学生在社交活动中表现迟钝、冷漠甚至回避交往,影响到自己与他人的正常沟通和交流。

自卑情绪也是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外貌、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负面评价,觉得自己与他人存在差距,从而导致自尊心受到伤害,缺乏自信心,难以与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互动关系。

人际冲突和人际孤立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 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大学生,就读于某大学。

他在心理咨询中反映出与人交往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学业。

2. 主要问题2.1 社交恐惧小明表示,他与人交谈时总是感到不自在,心里有一种被别人评价的压力。

他担心自己的言行会被别人嘲笑或批评,因此害怕主动与人交流。

他甚至逐渐避开了与他人的社交场合,选择独自一人度过大部分时间。

2.2 低自尊在咨询中,小明还表现出一种对自己不自信的态度。

他经常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够出色,不值得被别人喜欢和接近。

这种低自尊心理使他羞怯、沉默,进一步加剧了他的社交恐惧。

2.3 团队合作问题除了社交困难,小明还发现在团队合作中与他人协作存在问题。

他坦言自己不擅长与他人合作,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和争执。

他认为别人对他的要求过高,不愿意妥协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这导致他在团队中经常与其他成员产生摩擦,严重影响了团队的工作效果。

3. 分析与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社交恐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解决:(1)认知重构:帮助小明发现社交恐惧的原因,并重新评估自己的想法。

通过认知重构,帮助他建立更自信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2)暴露疗法:在咨询过程中,逐渐引导小明亲近社交环境,逐步放下对他人评价的担忧。

通过反复实践,帮助他逐渐适应社交场合,降低对他人评价的焦虑感。

针对小明的低自尊心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干预:(1)自我肯定:帮助小明发掘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鼓励他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进行积极的评价。

通过强化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自尊和自信。

(2)心理支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将小明的情绪稳定和自尊提升作为咨询的重点,帮助他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调节机制。

针对小明的团队合作问题,以下方法可以帮助他改善:(1)沟通技巧训练:提供沟通技巧的培训,帮助小明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并且能够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这将有助于减少与他人的冲突和争执。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咨询案例报告7篇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咨询案例报告7篇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咨询案例报告7篇第1篇示例:大学生人际交往咨询案例报告【背景描述】小明是一名大一新生,自从进入大学以来,他感到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在高中时期,他的朋友圈比较固定,大家都是同学或者邻居,关系十分简单明了。

但是来到大学后,他发现自己周围的人变得多样化,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不同专业的同学以及各种社团中的成员。

这让小明感到困惑和无助,他希望能够调整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小明发现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他觉得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主动和陌生人建立联系,更不知道如何维持这种联系;小明发现自己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人时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如何和他们交流;小明觉得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很容易感到孤独,想要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不知道应该从何着手。

【解决方案】经过咨询师的引导和建议,小明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他决定要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主动和不同的人建立联系。

他打算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或者志愿服务,以此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

小明决定要扩大自己的交际话题,学会更好地倾听别人的故事和分享自己的见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和不同类型的人交流。

小明决定要主动发现潜在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社交网络或者课堂上的交流,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治疗过程】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小明开始主动尝试和陌生人交流,刚开始的时候感到有些紧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其实很多人都非常乐意和他进行交流,这让他的信心得到了提升。

在参加了几次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后,小明发现自己认识了不少新朋友,这些人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觉得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小明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学会了更主动地和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交流,他发现只要换个角度思考,其实并不难和别人沟通。

在咨询师的建议下,小明也意识到要加强与家人和老朋友的联系,增加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减少在大学生活中的孤独感。

【效果及总结】第2篇示例: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咨询案例报告背景介绍:小明是一名大二的大学生,性格开朗,和同学关系很好。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高校生宿舍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生宿舍作为高校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对高校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高校生宿舍人际交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通过一例高校生宿舍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咨询案例,探讨了相关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期对高校生宿舍人际交往的增进与改善提供参考。

案例描述:小李是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同砚。

他一直住在高校生宿舍,和宿舍里的五个舍友相处了一年多。

然而,由于性格和爱好爱好的差异,小李在宿舍里的人际交往一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起首,小李和舍友之间的沟通很少,他总是独自一个人在宿舍内进修和娱乐,很少主动参与到宿舍的集体活动中去。

此外,小李对宿舍里其他舍友表现出了明显的敌意,尤其是对于一个性格和他完全相反的舍友。

经过进一步了解,小李表示原本他和宿舍里的舍友干系还好,但是由于一次意见不合的争吵后,他和其中的一个舍友干系急转直下,并且愈演愈烈。

问题分析:通过对小李的访谈和进一步观察,我认为他与宿舍里的舍友们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起首,小李在性格上与宿舍里的舍友存在明显差异。

他是一个缄默寡言、内向、爱好独处的人,对于他来说,与他相同性格的舍友是他感到最为舒适的人。

然而,他的宿舍里的舍友们性格各异,很难满足他的需求。

此外,由于宿舍生活的特殊性,舍友们屡屡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冲突,若果不能适应这种集体生活,就很容易产生冲突和冲突。

其次,受到以往的负面经历影响,小李对于与他性格相反的舍友存在着偏见和敌意。

由于之前一次争吵,他将不满和敌意转移给了这个舍友,并对其表现出淡漠和不友善。

这种偏见和敌意的存在不仅加剧了宿舍氛围的紧张,也严峻影响了小李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

解决方案:针对小李的问题,我制定了以下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援助他改善和宿舍里舍友的干系,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起首,加强沟通和沟通。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通过一起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探讨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表现和治疗方案。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参与,患者成功解决了他的人际交往问题,并在大学生活中建立了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1. 引言2. 案例背景患者为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困扰了人际交往问题多年。

患者自诉在大学期间,与同学和室友的关系一直不佳,常感到孤立和排斥。

在课堂上很少与同学互动,宿舍里也很少与室友交流。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他情绪低落、自尊心受损。

3. 问题分析在初次咨询中,患者抱怨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

经过进一步的交谈,心理咨询师发现这种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自卑心理:患者在过去的人际交往中曾遭受挫折和伤害,丧失了对他人的信任和对自己的自信,进而出现了自卑心理。

他不愿意主动与他人接触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他害怕被拒绝和嘲笑。

3.2. 社交能力不足:患者的社交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倾听能力。

他经常感到无法融入他人的圈子,因此选择了避免社交。

3.3. 人际关系观念问题:患者对人际关系存在误解和扭曲的观念,例如认为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利益交换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基于相互尊重和关心。

4. 治疗过程通过对患者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后,心理咨询师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治疗方案:4.1. 探索问题成因: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与患者一起探索问题的根源,帮助患者反思曾经的人际交往经历,认识到自己的自卑心理和扭曲观念对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4.2. 提升自信心: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情绪管理技巧,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通过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帮助患者体验到与他人交往带来的积极感受。

4.3. 培养社交技能:心理咨询师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学习和提升社交技能,包括主动与他人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学会倾听他人等。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咨询背景XX大学是一所知名的高校,而其心理咨询中心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环节之一。

本次咨询案例涉及一个大二的学生小李,他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却备受困扰。

小李就个人问题进行了咨询,并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二、咨询过程1. 初步了解小李在咨询开始时显得有些拘谨,他表示自己在与同学的交往中遇到了困难,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并且没有真正的朋友。

在深入交谈的过程中,小李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关系的渴望,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并获得更多的社交支持。

2. 咨询内容在了解小李的情况后,心理老师首先对小李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并通过自我介绍和建立信任关系来逐步拉近与小李的距离。

然后,心理老师以倾听、共情和尊重的态度,鼓励小李讲述自己遇到的具体的困难和矛盾,从而让他有机会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烦恼。

3. 沟通和引导在继续的咨询中,心理老师通过和小李的深入交谈,帮助他理清自己的情绪,并分析了小李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小李认识到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的不足,以及自己内心对于友情的渴望和对他人的依赖。

心理老师引导小李学会独立和自主,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指导他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意识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并不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影响。

4. 解决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小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克服,同时也积极参与校园组织和社交活动,积极结识新朋友。

心理老师还帮助小李建立自信心,以及学会在与他人交往时更加独立和自主,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三、咨询效果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后,小李逐渐从焦虑和困扰中走出来,并且和心理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目标和计划。

小李表示在咨询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且也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交往,获得了心理上的解脱和快乐。

他在校园组织和社交活动中积极参与,并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逐渐摆脱了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状态。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本文介绍的是一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该学生是一名大三女生,她在咨询时反映了以下问题:
1. 容易感到寂寞和孤独,觉得自己在班级和宿舍里都不被重视。

2. 在班级里缺乏朋友和支持系统,与同学交流时感到害怕和尴尬。

3. 与家人的关系紧张,常常和父母发生争吵和冲突。

4. 自卑感很强,觉得自己和别人比起来不够优秀,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倾听和理解,心理咨询师认为该学生的问题主要与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关。

因此,心理咨询师与该学生一起制定了以下咨询目标:
1. 帮助该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增加自信和自信,排除自卑情绪。

2. 通过练习积极的自我表达和沟通技巧,提高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的能力,缓解与同学的关系问题。

3. 帮助该学生探讨与家人的冲突根源,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缓解情绪和关系矛盾问题。

4. 帮助该学生主动加强社交活动和社区参与,建立朋友圈和社交支持系统,缓解孤独和寂寞情绪。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了多种咨询技术和方法,包括认知重构、情绪管理、沟通技巧训练、自我探索、行为实验等。

这些技术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了以下问题:
在咨询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心理咨询师的关心和支持,得到了有效的帮助。

学生表示,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的心态得到了显著缓解,自信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在结束咨询时,学生积极回顾了自己在心理咨询中的收获和成长,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加强人际关系,以实现更多的自我提高和发展。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个案概述:本案例报告以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为主要诊断内容,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该学生认识到其人际关系的困扰,并给予其一定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个案背景:该学生为一名19岁的大学生,就读于某优秀大学的心理学系。

在他的自述中,他表示自己非常内向、害羞,并且对与人交往感到困扰。

他无法主动与同学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常常独自一人在宿舍里度过,工作或学习时也总是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他还反复强调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毫无话题可谈,无法分享共同的兴趣爱好,经常感到孤单和无助。

三、诊断与评估:1. 诊断:根据上述情况,初步诊断该学生患有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其表现为持续的对社交场合感到明显的不适,害怕遭受他人的评价和拒绝,导致他避免社交活动并对人际关系形成一定的障碍。

四、治疗过程:1. 初始阶段:与该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前,首先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听取他的心理困扰,了解其对人际关系的期待和困扰来源。

通过回顾其个人经历,了解他在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相关的社交焦虑事件。

3. 教育与认知重建:针对该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误解和心理障碍,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指导,让他了解社交恐惧症的常见特征和原因,并帮助他改变对于自身的负面认知。

4. 心理训练与行为矫正:通过心理训练的方式,帮助该学生提高自我吸引力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

举例来说,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社交场景的方式,逐渐让他适应与他人交往的紧张情境,并学会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

5. 社交技巧训练和实践:针对该学生表达无话题可谈的问题,进行相关的社交技巧和话题训练。

如通过寻找共同兴趣、参加团体活动等方式,拓宽他的社交圈子和话题范围,提高与他人交往时的自信度。

6. 支持和巩固阶段: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支持,该学生逐渐意识到自身的改变和进步,同时了解到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也是正常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09心理(二)班李振环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 一般资料孙某,女,20岁,湖北人,大学二年级学生。

来访者自幼成长在农村,身高1.58m,体型适中,肤色偏黄,无不良嗜好,体质好,很少生病,性格偏内向。

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

父亲初中学历,母亲小学学历,父母经商,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另有一弟弟读高中。

父母感情不错,家庭关系协调。

自小父母对自己学习要求严格,期望很高,自己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很好,有完美主义倾向,做什么事情都力全做得很好。

高中开始住校,与同学关系一般。

上大学后,内向性格有所好转,跟几个外省的同学玩得较好,但仍不太热衷参加集体活动,时常感到自己压力大,每天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觉得跟本地同学难以沟通,目前没有男朋友。

因最近与舍友闹矛盾,感觉在宿舍受排挤,被孤立,导致情绪烦躁,晚上睡眠不好,身体疲惫,学习效率下降,自己觉得很焦虑,情况已持续三周,不知如何处理,主动前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咨询。

2 主述和个人陈述主述:最近三个星期以来由于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导致情绪低落、焦虑。

个人陈述:最近不想呆在宿舍,感觉宿舍同学有意在跟自己作对,要排挤自己。

感觉“她们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宿舍,就胸口发闷”,感到最近睡觉不好,有时看不下书,心里很着急。

宿舍共住四人,除自己外,其他三人都是南京本地人。

大一的时候宿舍同学关系还好,也许是一开始大家还不太熟悉,所以都比较客气。

大二下学期,很多同学学习放松了,宿舍另外三个同学更是不在乎学习,有时还逃课,只顾玩,找男朋友什么的。

上个星期三晚上熄灯后,我用台灯在看书,宿舍一同学觉得影响了她,她就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上课呢?我就关灯了。

第二天早上早起,我还在睡觉,她洗脸、上厕所什么的就会故意弄出很大声响,不让我安静睡觉,我想她肯定是在报复我。

我想如果我跟她提意见,宿舍其他同学就会帮着她,“她们是一伙的”。

宿舍就只有我一人来自其他省份,大一时大家基本都还讲普通话,但现在她们基本都用南京话交流了,有意不让我知道她们谈话的内容,好孤立我。

我还听到她们说我“书呆子,只会读书”之类的话,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学习成绩好,她们嫉妒我,但我听了心里特别不舒服。

并且她们三个去吃饭或是上自习都是一起,却从不叫我,我觉得自己有被孤立的感觉。

我和我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感觉自己在人际处理方面很失败。

我很想搞好跟室友的关系,但觉得跟她们简直没法相处;想调换宿舍或搬出去住,又担心别人说自己跟室友相处不好,是“自己有问题”,为此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失眠,不知道怎么办。

3 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师观察:来访者是主动求助,衣着整洁,举止得体,有良好的自知力,谈话过程中略有紧张,在谈到自己被孤立时显得很焦虑,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双眼不时会紧盯咨询师,对咨询师有很高的期望,能很好的配合咨询师。

4 评估和诊断4.1 心理状态的评估4.1.1 来访者目前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状态身体状态:食欲下降,晚上睡眠不好。

来访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重病,无家族精神病遗传史。

精神状态:智力正常,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紧张、焦虑。

社会功能状态: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只是效率有所下降,宿舍人际关系受到一定影响,并未泛化。

4.1.2 该来访者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分析(1)社会原因:第一,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原因:来访者自小父母对其学习要求严厉,只关心其学习成绩,与父母交流较少,性格较内向,不太善于交际。

第二,社会支持系统的原因:来访者几乎没有知心朋友,遇到问题很少主动向他人诉说,喜欢放在心里,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2)心理原因:首先,来访者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不合理认知,思维方式上自我中心倾向明显。

其不合理信念表现为:把室友的早起看作是在有意跟自己作对,把室友用南京话交流看作是在有意排挤自己,把室友的评价看作是对自己的嫉妒,把偶尔的人际冲突理解为宿舍关系糟糕透顶,无可挽回等等。

其次,来访者性格内向,敏感,沟通与人际交往技能比较欠缺。

人际交往技能欠缺表现为:不能合理地给别人提意见,对别人的评价不能给予有效的解释和反驳,不善于融入集体成为受欢迎的人等。

4.2诊断根据来访者初步访谈的表现,再根据收集到的来访者的一般资料,判断为是由宿舍人际交往引起的情绪困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4.3诊断依据(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此案例属于正常心理活动变化,来访者自知力完整,能主动寻求咨询,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2)该来访者的心理障碍是心因性的,与人际关系不适有关,因持续时间不长,内容没有泛化,能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3)该来访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失眠、人际关系不谐调,且以上症状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据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4 鉴别诊断(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有求助愿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

来访者虽然以焦虑和抑郁为主要症状,但还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且持续时间只有三个星期,并且其情绪困扰是由现实刺激所引起,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

(3)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不太严重,社会功能没有受到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不长,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 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来访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帮助来访者宣泄不良情绪,降低焦虑程度;帮助来访者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改善人际交往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正确合理的信念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增强其社会适应。

(3)咨询方法与原理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来访者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用角色扮演法让来访者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结果会不一样,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6咨询过程6.1 第一次咨询(1)目的:收集资料,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与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2)方法:摄入性会谈法。

(3)过程:1让来访者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感谢来访者对心理咨询中心的信任并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来访者为什么要进行咨询,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2通过访谈了解来访者的成长经历、社会支持系统。

了解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表现、造成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与问题相关的近期生活事件;3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在与来访者咨询的过程中运用倾听的技巧,强调同情、尊重、理解、鼓励,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积极关注,通过言语鼓励与非言语线索等来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

让来访者能够有机会把自己近段时间的内心感受及以往过程中的部分经历表现出来,使其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4通过咨询,发现来访者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来访者的言语表达及在咨询过程中的其它客观表现,依据心理咨询诊断的基本原则,做出评估和诊断;5与来访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并商定下次咨询时间。

6.2 第二次咨询(1)目的:共同讨论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向来访者介绍情绪 ABC 理论,帮助来访者认识到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而对事件的认知评价会影响情绪反应。

(2)方法:摄入式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1通过会谈,与来访者沟通,加强咨询关系。

2运用倾听、对质、影响性概述等技术,与来访者一同探讨引发其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出现的原因与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来访者从小因父母管教严格,造成内心胆小,不敢表露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压抑、痛苦等负性情绪而使应付问题的手段会越来越无效。

同时,来访者追求完美的性格倾向,也向来访者看待事情容易敏感多疑。

3通过介绍情绪 ABC 理论,引导、启发来访者领悟到其认知中的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4布置家庭作业:运用 ABC 理论的方法,分析自己在宿舍人际交往冲突中产生各种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和认知信念B,并记录下来。

5与来访者商定下次咨询的时间。

6.3 第三次咨询(1)目的:转换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形成对当前问题的理性认知。

(2)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3)过程:1与来访者一起分析了上次布置给她的家庭作业,以下是来访者完成的家庭作业内容:诱发事件A:我晚上用台灯看书,第二天这位同学早起吵到我。

自己的不合理信念B:1)认为舍友早上起来特别早肯定是在报复我。

2)回宿舍发现室友用南京话在说话就断然认定她们是故意说得自己听不懂,在孤立自己。

3)认为其他三个舍友平时吃饭活动等都是一起,而从不叫自己,因此难以与她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4)经过一次和寝室同学人际冲突就认为自己与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在所有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很失败。

5)我做错了,令室友她们对我不满,她们就一定会因此疏远我,而且其他人也必定会疏远我。

造成的结果C:每天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一回到宿舍,就胸口发闷;感到特别焦虑、郁闷、苦恼。

2咨询师在看完来访者的家庭作业之后,引导来访者通过与不合理信念B进行辩论,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认知的不合逻辑性。

6.4 第四次咨询(1)目的:转变来访者在冲突情境中产生的不适当情绪反应,建立积极、合理的情绪反应。

来访者通过练习体会掌握直到能自然地使用这种方法。

(2)方法: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过程:1请来访者轻轻闭上眼睛,回想自己正身处在最近发生的某个冲突情境中,说出她此时的感受,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到转化情绪上,尝试将它变成比较合理的情绪。

6.5 第五次咨询(1)目的:强化和巩固来访者的理性情绪,进一步改善其行为方式,学习一定的社交技能并且通过放松训练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2)方法:角色扮演、放松训练。

(3)过程:1检查来访者上次的家庭作业,并对其认真完成作业表示赞赏。

2对前几次咨询进行总结,进一步强化来访者建立起来的合理信念。

3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来访者了解其与宿舍同学平时沟通的方式。

咨询师先扮演来访者寝室同学,内容为那次晚上宿舍同学让来访者关灯及第二天同学早起引起来访者内心的烦躁的情景,这样可以了解来访者平时和同学沟通交流方式。

然后角色互换(让来访者扮演她同学,咨询师扮演来访者),这样有助于来访者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自己的一些语言,从而认识到自己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后通过改变一些说话的语言和语调进行扮演,让其认识适当的交际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放松训练教给来访者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帮助她以后在遇到冲突事件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焦躁情绪,提高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