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概念公式(最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高数学概念与公式

预备知识:(必会)

1. 相反数、绝对值、分数的运算

2. 因式分解

(1) ∆十字相乘法 如:)2)(13(2532-+=--x x x x

(2) 两根法 如:)251)(251(12--+-

=--x x x x 3. ∆配方法 如:8

25)41(23222-

+=-+x x x 4. 分数(分式)的运算 5.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 代入法

(2) 消元法

6.完全平方和(差)公式:222)(2b a b ab a +=++ 2

22)(2b a b ab a -=+-

7.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8.立方和(差)公式:))((2233b ab a b a b a +-+=+ ))((2233b ab a b a b a ++-=-

9. ∆注:所有的公式中凡含有“=”的,注意把公式反过来运用。

第一章 集合

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描述法 },| 取值范围

元素性质元素{⋯∈⋯=x x x ;另重点类型如:}{]3,1(,13|y 2-∈+-=x x x y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N (正整数集)、+

Z (正

整数集)

4.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 元素与集合是“∈”与“∉”的关系。

(2) 集合与集合是“⊆”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做题时多考虑φ是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5. 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1)}|{B x A x x B A ∈∈=且 :A 与B 的公共元素(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

(2)}|{B x A x x B A ∈∈=或 :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3)A C U :U 中元素去掉A 中元素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注:B C A C B A C U U U =)( B C A C B A C U U U =)(

6. 会用文氏图表示相应的集合,会将相应的集合画在文氏图上。

7. 命题:能判断真假的语句。

8. 逻辑联结词:

且(∧)、或(∨)非(⌝)如果……那么……(⇒)

量词:存在(∃) 任意(∀)

真值表:

q p ∧:其中一个为假则为假,全部为真才为真;

q p ∨:其中一个为真则为真,全部为假才为假;

p ⌝:与p 的真假相反。

(同为真时“且”为真,同为假时“或”为假,真的“非”为假,假的“非”为真;真“推”假为假,假“推”真假均为真。)

9. 命题的非

(1)是→不是

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不是)

(2)∃……,使得p 成立→对于∀……,都有p ⌝成立。

对于∀……,都有p 成立→∃……,使得p ⌝成立

(3)q p q p ⌝∨⌝=∧⌝)( q p q p ⌝∧⌝=∨⌝)(

10. 充分必要条件

∆p 是q 的……条件 p 是条件,q 是结论

p q ==⇒<=≠=充分不必要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 p (充分条件)

p q =≠⇒<===不充分必要

→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q p (必要条件) p q ==⇒⇐==充分必要

→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q p (充要条件)

p q =≠⇒⇐≠=不充分不必要

→ 件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是q p 注:另外一种情况,p 的 条件是q 。(q 是条件,p 是结论)

第二章 不等式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略)

注:(1)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一般用比较差的方法;另外还可以用平方法、倒数法如:2008200920092010--与(倒数法)等。

(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负数要变号!!

(3)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加(不能相减),同正的同向不等式可以相乘。

2. 重要的不等式:(∆均值定理)

(1)ab b a 22

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2)),(2+∈≥+R b a ab b a ,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3)),,(3+∈≥++R c b a abc c b a ,当且仅当c b a ==时,等号成立。 注:2

b a +(算术平均数)≥ab (几何平均数)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略)

4.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保证二次项系数为正

(2) 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求根公式法),目的是求根:

(3) 定解:(口诀)大于两根之外,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小于两根之间

注:若00<∆=∆或,用配方的方法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5.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若0>a ,则⎩

⎨⎧-<>⇔><<-⇔

7. 多因式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标根后,从右上角开始划线,“奇次一穿而过,偶次穿而不过”

第三章 函数

1. 映射

一般地,设B A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记作:B A f →:。

注:理解原象与象及其应用。

(1)A 中每一个元素必有惟一的象;

(2)对于A 中的不同的元素,在B 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3)允许B 中元素没有原象。

2. 函数

(1) 定义:函数是由一个非空数集到时另一个非空数集的映射。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式法。

注:在解函数题时可以画出图像,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大部分题目变得更简单。

3.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1) ∆定义域的求法: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

主要依据:

分母不能为0 ② 偶次根式的被开方式≥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