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针灸学》 评析

合集下载

刺法灸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刺法灸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阅读感受
这本书在突出实用性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它将已经制定的针灸操作国家标 准及国际标准纳入教材,并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对针灸技术操作进一步规范。这 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学习者来说,不仅提供了权威的参照标准,也为我们日后的 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感受
《刺法灸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是一本兼具传 承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优秀教材。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针灸学的历史全貌,也 为我们揭示了针灸学的现代面貌。我坚信,这本书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针灸技术, 提高临床实践水平,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精彩摘录
这句话对刺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其定义、种类和操作要领,为读者提 供了更全面的了解。
精彩摘录
“灸法是通过燃烧艾叶或其他药物来刺激穴位的治疗方法。它具有温通经络、 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和保健。”
精彩摘录
这句话对灸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其操作方法、功效和应用范围,使读 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灸法的应用。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刺法灸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精彩摘录 《刺法灸法学》是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的重要教材之一,涵盖了针灸学的理 论、技术与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在“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这本书对刺法灸法学 的知识进行了全面更新和升级,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句话强调了针灸治疗的人文关怀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提醒读者在实践 中注重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刺法灸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读后感 在深入学习《刺法灸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之 后,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在坚持传承性方面做得很好,还在体现创新性和突 出实用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亮点。

《针灸治疗学 》 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针灸治疗学 》 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针灸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针灸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身康复方向使用)课程名称:针灸治疗学学时:99(81/18学时)学分:5.5一、课程性质与目的《针灸治疗学》是针灸专业的重点课程,是研究如何将已学的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等知识,综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学好笨课程对于使用针灸防治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针灸治疗学的理、法、穴、方、术(即辨证论治),对一般常见病、部分急症重症及疑难症能熟练地进行恰当处理。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上篇总论(14学时)重点掌握针灸治疗原则、针灸配穴处方、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了解针灸的治疗作用、辩证论治纲领。

第一章针灸治疗作用(2学时)了解针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等治疗作用。

第二章针灸治疗原则(2 学时)掌握清热温寒、补虚泻实,熟悉治神守气。

第三章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2学时)熟悉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八纲辨证等,了解辩证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针灸配穴处方(4学时)掌握针灸的选穴原则、配穴方法、处方的组成。

第五章特定穴的临床应用(4学时)掌握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难点:特定穴在临床应用中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中篇各论(65学时)第一章内科病症(重点) 28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痹症、腰痛、坐骨神经痛、痿症、中风、面瘫、三叉神经痛、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癫病、狂病、痫病、郁病、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便秘、胁痛、癃闭、淋证、遗精、阳痿、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症等病证的定义、治疗方法。

熟悉这些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2)了解末梢神经炎、面肌痉挛、痴呆震颤麻痹、疟疾、胃下垂、尿失禁、水肿、阳强、早泄、男性不育、瘿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法。

新编针灸学isbn -回复

新编针灸学isbn -回复

新编针灸学isbn -回复新编针灸学ISBN《新编针灸学ISBN》是一本关于针灸学的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新编针灸学ISBN》这本教材的出版,对于学习和推广针灸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逐步回答关于《新编针灸学ISBN》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编针灸学ISBN》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这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理论、腧穴理论和针灸治疗原理;针灸学的应用技术,包括常用的针刺技法、灸法和拔罐等;针灸学的临床应用,包括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以及针灸学的实践指导,包括临床技巧与操作规范等。

这本教材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叙述和实践指导,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针灸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从而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新编针灸学ISBN》对针灸学学习者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该教材的出版填补了国内针灸学教材的空白,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提供了一本权威且系统的学习资料。

其次,该教材以最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技术为基础,有助于学习者跟上针灸学的研究进展,并了解到最新的临床应用。

此外,该教材重视实践指导,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技巧讲解,提高了学习者在实际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总之,《新编针灸学ISBN》这本教材对于学习针灸学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最后,我们来谈谈如何利用《新编针灸学ISBN》这本教材进行针灸学的学习。

首先,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逐章阅读,全面了解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做好笔记,方便后续的复习和回顾。

其次,可以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进行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可以结合临床实践,将教材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并不断积累经验。

此外,可以参考教材中推荐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扩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通过系统学习、实践操作和文献研究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新编针灸学ISBN》这本教材中的知识和技术。

规范适用 传承创新——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规范适用 传承创新——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上做到 了层次 分明 、繁简 得当 、文 字精炼 、深入浅出 、 4 结合 临床
循 序渐进 ,使其编 写结构更 加合理。如在绪论 中 ,首
先论 述 了中医学 的学科 属性 、学术源流 、理 论体 系的
新世纪《中基》教材 的特色还表现在从基 础研究
特色 ,使学 习者对 中医 的全貌 有所 把握 ,而在 其他章 到 临床研究 的紧密相贯 。如在 阐述社会环境对 人体
中医学 人 文社 会科 学 属性 认 识 不 足 的缺 憾 。对 藏 “神”的相关 内容 ,提 出“精气 血津液神”的概念 ,其 中
象 、精 、神 、精室 、三 焦 、命 门等概 念 的表述 也都基 本 “精气血津液 为化 神之 源”、“神 驭精 气”等 论点 均是
做到 了规 范 、精确 。其 次 ,新世纪 《中基》教材从 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 研究 的创新点 。
该 教材 能 紧扣时代 脉搏 ,体 现 出了很强 的创新
具有独特 的理论体 系 、丰 富 的临床 经验 和科 学 的思 思想 。如每一 章节均 增设 “研究 进展 ”内容 ,几 乎全
维方法 ,是 以 自然科学 知识为 主体 ,与人文社会 科学 部概括 了中医基 础 理论 研究 的最 新成果 ,便 于学习
l 注重规 范
“用 中”思想 的最 佳表 述 ,同 时也是 对 中医人 文思 想 的 客 观 凝 炼 。
首先 ,新世纪《中基》教 材 在概 念表述 上更 加 准 3 有所 创新 确 。如在绪论 中对中医学 的解 释 ,认为 中医学是“发
祥 于中 国古代 的研究 人体 生命 、健康 、疾 病 的科学 。
节 中,逐 渐进入学 科基 本 内涵 中 的难 点 和有 待深 入 的影 响时 ,紧紧把握 现代 社会特征 ,将社会 因素在 临

新世纪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新世纪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新世纪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摘要]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编写中存在明显失误之处;一些中西医病名概念不清晰;教材中介绍的一些针灸疗效评价和治疗方法偏离针灸临床实际等。

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利于使教材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准确与权威。

[主题词]教育,针灸;治疗学;教材;@针灸治疗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教材)较前几版教材在理论和实践等内容上有较大幅度的充实,在编写体例上也有一定的创新。

但笔者在本教材使用和教学研讨中,发现一些值得斟酌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供编写者修订教材时参考,以进一步增强教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1几个明显失误1.1引证中医经典著作的失误(1)教材第9页:“唐·王冰在注解《灵枢·经脉》中说:‘脉虚气少,故陷下也’”。

凡学中医者皆知,隋唐时《灵枢》虽有多种不同传本,宋以后原本及传本大多遗失,《灵枢》现存传本系南宋·史崧重新编次,现存文献中仅有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中有部分《灵枢》的内容,杨上善为之作注。

(2)教材第95页:“明·王肯堂《外科证治准绳》中说:‘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壮年少见,中年始有之,老年尤多”’。

考明·王肯堂辑《证治准绳》6种,亦称《六科准绳》,其中第4种为《疡医证治准绳》六卷,未见有《外科证治准绳》。

且上述引文出自《杂病证治准绳》第5册诸风门·颤振,原文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

教材引文与原文有差异。

(3)“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出自《灵枢·官能》,教材第1页误作《灵枢·官针》。

1.2 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的失误(1)教材第289页:“例如,乙日五输穴开过之后,在日干重见的乙未时,则开心包经的荥(水)穴劳宫。

《针灸学》

《针灸学》

随后,针灸学派辈出,针灸理论更加完善。从两晋、 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到明代,由 于各家针灸学说和学派的不断涌现,使针灸医学得到 了长足的进展。例如: 隋、唐两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 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等。 宋元时期 :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执 中的《针灸资生经》;医滑伯仁的《十四经发挥》。 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汪机的《针灸问对》;李时 珍的《奇经八脉考》等 。特别是《针灸大成》,可谓 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
《难经》: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医学经典 著作。该书大约成书于汉代,进一步丰富充实了针 灸学的基础理论,在阐述经络学说中的奇经八脉理 论,腧穴学中的八会穴、五腧穴理论,刺灸学中的 针刺补泻手法、得气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其八会 穴理论对五输配属五行的五门十变理论,成为子午 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关于双手配合操作和 得气问题的见解以及提出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 其子”的补泻配穴原则等使针灸基础理论更加系统 和全面。 此外,华佗创立了“华佗夹脊穴”;张仲景创立 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许多针灸处 方,主张针药并用,辨证论治。这些成就都丰富了 针灸学的理论体系。 (视频)
2000年3月针灸推拿学被列为学院的8个重点学科 之一。承担科研、教学课题28项,国家1项,11项省 厅级课题,16项院级课题。其中结题4项,在研25项。 近三年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共87篇。其中核心期刊24 篇。
三、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以中医基 本理论为基础,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它需要雄厚的针灸学术理论 基础和广博的学识。由于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所以针灸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针灸临 床必须重视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作为针灸工作者, 除了熟悉针灸操作技术以外,还必须通晓中医基础 理论,掌握辨证施治的本领,更因为针灸的临床应 用范围广,理论研究的涉及面宽,还必须重视同其 他学科(内、外、妇、儿科知识及西医解剖学)的 结合,才能学好针灸学。详见讲义 。

新编针灸学isbn -回复

新编针灸学isbn -回复

新编针灸学isbn -回复「新编针灸学ISBN」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内部平衡的疗法。

而新编针灸学ISBN则是一本系统介绍和探讨针灸学的教材,它的出版填补了针灸学教材的空白,为学习和从事针灸学的人们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资料和理论支持。

本文将从新编针灸学ISBN的内容、编写团队、特色以及对学习者的价值等方面一步一步进行回答。

一、新编针灸学ISBN的内容新编针灸学ISBN详细介绍了针灸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理论基础。

首先,在起源部分,该教材介绍了古代中国人发现和逐步完善针灸疗法的历史背景,将读者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时间和空间。

接着,在发展历程部分,该教材对针灸学在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使读者对针灸学的演变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然后,在理论基础部分,教材对针灸学的核心理论、经络学说、五行学说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使学习者能够深入了解针灸学的理论体系。

最后,在实践技术部分,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针灸学的基本技术、常用穴位和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和应用,使学习者能够学到实用的针灸技巧和应对常见疾病的方法。

二、编写团队新编针灸学ISBN是由一支由权威的针灸学专家和学者组成的编写团队完成的。

该团队由多位在针灸学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教授和专家组成,他们积极推动针灸学的研究和发展,对教材编写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在编写过程中,该团队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力求准确、全面地呈现针灸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他们还通过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教材更具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特色新编针灸学ISBN具有以下几个特色:1. 综合性:该教材不仅涵盖了针灸学的历史和理论基础,还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实践技术和临床应用,使读者从多个维度全面了解针灸学。

2. 系统性:教材从起源、发展到理论和实践,按照逻辑顺序展开,使读者能够系统地学习针灸学的知识体系。

针灸治疗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针灸治疗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第一节月经不调 第二节痛经 第三节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第四节经闭 第五节崩漏 第六节绝经前后诸症 第七节带下病 第八节不孕症 第九节胎位不正
第一节瘾疹 第二节湿疹 第三节瘙痒症 第四节蛇串疮 第五节痤疮 第六节斑秃 第七节神经性皮炎 第八节扁平疣 第九节疔疮
第一节目赤肿痛 第二节麦粒肿 第三节眼睑下垂 第四节眼睑□动 第五节近视 第六节斜视 第七节视神经萎缩 第八节青光眼 第九节耳鸣、耳聋
第一节晕厥 第二节虚脱 第三节高热 第四节抽搐 第五节内脏绞痛 第六节出血证
第一节慢性疲劳综合征 第二节戒断综合征 第三节肥胖症 第四节肿瘤 第五节衰老 第六节损容性皮肤病
第十三章子午 流注针法与灵
龟八法
第十四章针灸 临床研究进展
第一节子午流注针法 第二节灵龟八法
一神经系统及精神心理疾病 二痛证 三呼吸系统疾病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 五消化系统疾病 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七五官科疾病 八其他病证
第七章内科病证
第六章头面躯体痛 证
第八章妇儿科病证
第九章皮外伤科病证 第十章五官科病证
第十一章急症 第十二章其他病证
第一节头痛 第二节面痛 第三节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第四节落枕 第五节漏肩风 第六节臂丛神经痛 第七节肘劳 第八节腰痛 第九节坐骨神经痛
第一节中风 第二节眩晕 第三节贫血 第四节高血压病 第五节面瘫 第六节面肌痉挛 第七节痹证 第八节痿证 第九节外伤性截瘫
针灸治疗学(全国中医药行业 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针灸学
痛证
全国
经络
规律性

《针灸学》教材

《针灸学》教材

《针灸学》教材
针灸学是一门探讨和运用针刺和艾灸来治疗疾病的学科。

在医学领域中,针灸学教材是学习针灸理论和技术的核心资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针灸学教材:
1. 《针灸学》(第9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由王华、杜元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 《针灸学(中医药类专业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全国各中医院校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完成,ISBN ,定价元。

这些教材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针灸学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学习和掌握针灸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书籍。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的配套练习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跟进针灸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针灸学》耳穴内容教学体会

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针灸学》耳穴内容教学体会

●中医教学●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针灸学》耳穴内容教学体会唐成林(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0016)[中图分类号]R2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1)05-342-02 [摘 要] 目的:我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存在专业设置、专业定位和专业内涵建设方面的不成熟。

对针灸学教学过程中耳穴内容,提出看法,以使中医药教学工作者重视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的内涵建设,达到提升教材质量、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针灸学;耳穴内容;教学体会[Abstract]In our county,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arted relatively late,and the existence of special⁃ized establishment、professional positioning and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re not yet immature.This article by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Acupuncture"of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ome thinking about ear acupoint,put forward some view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ome individual views 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cast a brick to attract jade.Let all the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workers will dig the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and aim to optimize the content of courses.[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planning materials;acupuncture;ear acupoint teaching;Think 我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建设基础较为薄弱,专业设置滞后、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内涵建设不深等问题仍制约着中医药高职教育的发展[1]。

针灸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针灸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内容摘要
针灸学的方法包括针刺和艾灸两种,其中针刺又分为体针、耳针、头皮针、足针等多种方法,艾 灸则分为直接灸、间接灸、艾炷灸、艾条灸等多种形式。
针灸学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本书详细介绍了针灸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针灸在疼痛、失眠、抑郁、焦虑等常 见病症治疗中的应用。同时,本书还介绍了针灸在美容、保健、康复等领域的应用,为针灸学的 全面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针灸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针灸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 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发展
治疗
行业
介绍
临床
方法
行业
中医药
全国
针灸 提供
气血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材
艾灸
应用
中医药
疾病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针灸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是一本全面介绍针灸学的基础理论、技 术方法和临床实践的教材。本书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写委员会的 指示和要求,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原则,结合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系统介绍了针灸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的教学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来调节人体的脏腑、 气血和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学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针灸学的基本原理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流通, 促进机体自身免疫力和自愈力的提高,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议中医专业《针灸学》课程设置的问题

小议中医专业《针灸学》课程设置的问题
于对针灸 的学 术钻研 ,就 更说 不上 了 ,只是掌 握 了最 基本 的知识 ,到 了大 五上临床 了,出现 了很 多学生 不敢 给病人 扎针 的现象 。
[ ]苗同贺. 1 推拿针灸配合 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临床观察 [] 中医药 J.
临床杂志 , 0 8 0( ) 0 . 20 ,2 4 ;4 2 [ ]张晓添 ,范瑞雪 .补 阳还 五汤 配合 针灸 治疗 脑梗 塞后 遗 症疗效 观察 2 [] J .吉林 中医药 , 0 7 2 ( ) 3 — 2 20 , 7 1 ; 1 3 .
合 中药治疗退行 性膝 关节病 临床 观察 ,结果 表明 :采用 推 拿针灸配合 中药治疗 早 、中期退行 性膝关 节病 患者效果 满 意 ,副作用少 ,推拿针 灸配合 中药 治疗退 行性膝 关节病 具 有一定临床优势 ,值 得临床 推广 使用 。孙 氏 通过对 补 阳 还五汤配合 针 灸治 疗脑 梗塞 后 遗症 疗效 观察 ,结果 表 明 : 补 阳还五汤配合针 灸治疗 脑梗 塞后 遗症 ,同没有针灸 治疗 的对照组相 比 ,可以 明显 提高 治疗效 果 ,更 明显 地改 善血
( 收稿 日 : 0 9 1 .8 期 2 0 .0 1 )
3 提前学习 《 针灸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作 者 简 介 :潘 建 科 (9 8一) 18 ,男 ,广东 兴 宁人 ,本 科 在 读 大 四学 生 ,现 主要 从 事 中 医理 论 学 习研 究 和 临 床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以市场为导向 ,培 养一专多能的毕业生 当代大学生就业 环境竞 争激 烈 ,越来 越多 医院 的需求 从专科 医生逐渐 提高 到一专 多能 的医生 ,要 求医生 掌握 多 种技能 。面对这样 的就 业形 势 ,中医 专业学 生应该 多掌握

军事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学》点穴课教学法

军事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学》点穴课教学法

备投入仅增加 了 16 . %。医院收入构成 中, 费占总医疗收 药 入 的百分 比从 2 0 0 8年的 4 %降为 2 0 5 0 9年的 3 %。由此可 9 见, 在成本改变不大的情况下 , 施行全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 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 和军事效益 的最有效途径。 ( ) 医院资的贡献 二 对 第一 、 资源配置方面 通过全成本核算 , 认识到人力成本 的重要作用 , 室合 科 理搭配人员 , 医护 比例和学历结构更趋 于合理 。 以前科 室争 着购买属 于 自己的设备 , 增加医 院负担 , 通过核算 , 使科室 认识到控制设备成本 的重要性 。 第二 、 员工工作责任意识方面 实现全成本 核算后 ,科室能通过全成本核算 系统 的科 室查询端看到收入 和成本 的明细情况 , 做到心 中有数 , 自觉 加强经济管理 , 约开支 , 少浪费。 节 减 第 三 、 院 决 策 方 面 医 通过开展全成本核算 , 使管理者 了解医院运营状 况 , 及 时对各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 , 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 全面 提高 医院管理水平 。 参 考 文献
【 关键词 】 针灸 学; 教学 ; 点穴
《 针灸学 》 是祖 国医学宝库 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 不仅针 灸系 、 中医系的学生要学好针灸 , 而且临床医学系( 医) 西 开 设 的《 中医学基础》 中亦有相 当部分 的针灸 内容。笔者所在 的军 医大学承担着为基层 部队培养军事 医学人才的重任 , 针灸具有 操作简便 、 疗效 良好 、 费用低廉 的特点 , 学好 针灸 对于他们在以后的临床实践 中有着一定 的作用和帮助。 针灸学理论知识 的学 习至关重要 ,而点穴实习课 则是 让学生将书中理论 于实践 中印证 ,得以直观感受 的重要工 具。 临床取穴 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针灸 治疗效果 , 对巩 其 固课堂教学内容 、 培养学生 的实 际操作能力 , 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 1 课前 准备 1 加 强 认识 . 1 点穴课是整个针灸教学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是理论 课的具体验证和延续 , 也是理论和临床 中的一座桥梁 。 通过 点穴课在具体 的人体上点穴 ,可以加深对穴位的实际感观

《针灸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四五 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针灸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四五 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一)中医学类专业
(二)针灸推拿学专 业
(三)中西医临床医 学专业
(四)中药学类专业
(五)护理学专业 (六)公共课
(七)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
(八)中医养生学专 业
感谢观看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 论
第一节 经络的发现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 组成
第三节 经络的标本、 根结和气街、四海
第四节 经络的作用 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 用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 和命名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 特点和规律
第三节 特定穴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 方法
01
第一节 手 太阴肺经及 其腧穴
02
第二节 手 阳明大肠经 及其腧穴
《针灸学》编委会
《针灸学》融合出版数字化资源 编创委员会
专家指导委员会
编审专家组
编写说明
绪论
二 针灸学的对外传 播
一 针灸学发展简史
三 针灸学的基本内 容和学习方法
(二)针灸学理论 体系的形成
(一)针灸的起源
(三)针灸学理论 体系的发展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四节 针 灸治病特点
06
第六节 特 定穴的临床 应用
05
第五节 针 灸处方
01
第一节 内 科病证
02
第二节 妇 儿科病证
04
第四节 五 官科病证
06
第六节 其 他病证
03
第三节 皮 外伤科病证
05
第五节 急 症
附篇 参考资料
第八章 针灸研究进 展
第九章 古代人体部 位释义
第十章 子午流注针 法与灵龟八法

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针灸学》教学思考与体会

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针灸学》教学思考与体会

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针灸学》教学思考与体会白东艳(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摘要:在中医学相关专业《针灸学》教学中,主要体会在于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采用巧用记忆法、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配合案例、微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并举,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针灸学;课堂教学;思考中图分类号:R245-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1.152本文引用格式:白东艳.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针灸学》教学思考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220,222.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on th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BAI Dong-yan(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Guangzhou,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CM related majors, the main experience is to update the teaching concept,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by means of multiple methods such as skillfully using memory, reasonably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cooperating with cases, micro-class,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so on.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lassroom teaching; Thinking0 引言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药精髓,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要求非常高的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书对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均进行了英语 标注 ,对于针灸走向世界 、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以 及针灸名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都具有重 要意义 。 7 问题与不足
尽管与以往同类教材比较该书具有诸多特色与 亮点 ,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表现在 : (1) 对部 分原文的来源出处未进行仔细核校 ,有的存在明显 错误 ,缺乏严谨性 。如“治疗总论”部分所引“五脏六 腑之有疾者 ,皆取其原也”一句存在二处错误 :一是
正 ,该教材则对这一类穴位的定位方法进行了明确 : 如“太冲”一穴由过去的“在足背侧 ,当第一跖骨间隙 的后方凹陷中”更正为“足背 、第 1 、2 跖骨结合部之 前凹陷中”等 。 4 “刺灸方法”部分
首次增加了“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的有 关内容 , 这是该教材的又一大亮点 。临床实践证 明 : [5 ,6 ]刺法 、灸法的量学要素是关系到疗效的重要 环节之一 ,将该内容引入教材可使学生懂得 :在针灸 的临床操作过程中要取得满意的疗效 ,除了正确选
66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0 卷第 10 期 Vol. 10 No . 10
湖南中医药导报 Hunan Guiding Journal of TCM
[3 ]孙国杰. 针灸学 [ M ]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版社 ,1997. 1 ~351
[ 4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 [ M ] .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0. 1~80 (收稿日期 :2004 - 08 - 04 编辑 :张金慧)
(上接第 63 页) 校行列的中医药学校一定要以教育 部评估达标为契机 ,以评促建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 、 素质优良 、数量足够 、有中医药教育特色的师资队 伍 。迎接挑战 ,参与竞争 。
了增补与修订 ,如增补了“经气”“、经络系统”、“分经 主治”“、分部主治”等名词的具体概念 ,对“十四经 穴”、腧穴的“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1 、2002 级中医本科各 “原穴”、“络穴”、“郄穴”、“八会穴”等名词的内涵进
专业 、中西医结合专业 、高护专业等的《针灸学》教学 行了修订 ,较之以往教材概念更为准确 。
参考文献 :
[ 1 ]丁雪梅.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 ] . 卫生职业教育 ,2001 , (11) :56~57
[ 2 ]桂玉. 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 ] . 郑州煤炭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 ,2001 , (3) :77~78 [ 3 ]孙大成. 矿物学师资继续教育探讨 [J ] . 中国高等医学教
张泓 (湖南中医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7)
[ 摘要 ] 文章对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从绪言 、经络腧穴总论 、经络腧穴各论 、刺灸方法 、针灸治疗 、 概念与术语等多方面进行了评析 ,认为该书总体特色鲜明 。亮点突出 ,便于教与学 ,但也存在原文来源出处 、插图审核不严等 不足之处 ,亟待改进 。
[ 关键词 ] 针灸学 ;中医药教材 ;评析 [ 中图分类号 ] R22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7 - 547 (2004) 10 - 066 - 02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
该教材对一些过去较为模糊 、缺失的概念进行
教育“十五”国家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 教材《针灸学》[1 ] (第一版) 已于 2003 年面世 ,并已广 泛应用于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 、中西医结合等本
该文来源于《难经·六十六难》,而非源于《灵枢·九针 十二原》;二是“疾”乃“病”之误 ;而“三焦者 ,原气之 别使也 ,主通行原气 ,经历于五脏六腑”一文教材则 误为“三焦者 , ……历经于五脏六腑”;还有“宛陈则 除之”教材又误为“菀陈则除之”等 。(2) 插图部分审 校不严 , 存在多处 错 误 : 如 图 2 - 1 - ( 1) 漏 标“督 脉”,图 2 - 1 - (9) 足太阴经与足少阴经位置互反 , 图 3 - 84“悬钟”穴位置错标在腓骨后缘等 。(3) 文 字描述或印刷错误 ,如“电针法”一节其注意事项第 3 点“电针仪器输出血压在 40 瓦以上者”中“血压” 应为“电压”“、瓦”应为“伏”等 。
育 ,2001 ,5 :13 [ 4 ]魏晓东 ,车福田. 建设高素质医学师资队伍的探索与思考
[J ]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 (1) :21~22 [ 5 ]何丽娅.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 ] . 基础医学教
育 ,2002 , (4) :319~320 [6 ]李灵萍 ,郑舟军. 高职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之我见 [J ] .
第 10 卷第 10 期 Vol. 10 No . 10
书刊评介
湖南中医药导报 Hunan Guiding Journal of TCM
2004 年 10 月 October. 2004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评析
Comment on Textbook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 or Chinese Colleges of TCM in the Ne w Century
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之精神 ,突出“精品 等 5 类 ,与过去教材罗列的近 20 个病证相比简洁明
意识”与“质量意识”,全书科学性 、系统性 、先进性 、 了 ,既便于教师的教学 ,又便于学生记忆并寻找其规
实用性较强 ,在原 5 、6 版教材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 ; 律性 ,故这一部分是该教材的一大特色 。另外六版
综上所述 ,新世纪版《针灸学》总体上特色鲜明 , 亮点突出 ,便于教与学 ,是一本较高质量的高等中医 院校教材 ,不过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再版时应予以迅 速更正 ,以免贻误后学 。
参考文献 :
[1 ]石学敏. 针灸学 [ M ]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1 ~378
[ 2 ]邱茂良. 针灸学[ M ]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1~328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 (3) :30 (收稿日期 :2004 - 08 - 18 编辑 :朱民)
67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04 年 10 月 October. 2004
穴处方 、定取穴位 、熟练操作等以外 ,足够的刺灸强 度与时间也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 5 “针灸治疗”部分
该教材取消了八纲脏腑经络论治 ,避免了与《中 医诊断学》内容的重复 ;在针灸处方的概念上 ,提出 了腧穴和刺灸两大要素 ;尤其是在治疗各论中做了 很大的调整 ,如根据针灸临床实际出发单列或增补 了“头面躯体痛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戒断综合 征”等内容 。对于针灸适宜的每一种病证力求在病 机和治疗上贯穿经络门辨证的主症 “; 辨证”部分 ,均 首先列出主症 ,然后根据兼症而分证型 ;在“治疗”部 分 ,按照针灸临床的实际 ,提出一病 1~2 个主方 ,然 后随证配穴 ,使学生容易把握针灸临床的内在规律 性 。与以往教材套用《中医内科学》每型一方的写作 体例更简洁 ,也更符合临床实际 。 6 概念与术语
均使用了该教材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该教材与以 3 “经络腧穴各论”部分
往使用的 5 、6 版[2 ,3 ] 教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 ,
对于每个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分类归纳 ,与原
发现该教材在汲取《针灸学》第 5 、6 版教材精华的基 各版教材相比 ,是该书改动较大的部分 。如“足三
础上 ,较好地贯彻了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 里”一穴 ,将其作用归纳为“局部病证”、“胃肠病证”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笔者就该教材的得与 教材为了符合国家标准[4 ] ,即使如“太冲”、“足临泣”
失浅析如下 。
等多个 穴 位 的 定 位 标 准 与 方 法 含 混 不 清 也 未 予 更
1 “绪言”部分 与以往的各版教材相比 ,将“针灸学”之概念定
义为“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研究经络 、腧穴 及刺灸方法 ,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 科”,使其内涵更为准确明晰 ,既避免了五版教材定 义的过于简单 ,又没有六版教材定义的过于冗长 ;其 次是对针灸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分为“肇始 、建立 、发 展 、衰退 、繁荣”五期 ,脉络清晰 ,这也是以往的教材 所欠缺的 。 2 “经络 、腧穴总论”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