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积》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来度量物体的面积,并能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和体积的概念,对于测量和计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面积的概念与长度、体积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建立起面积的概念。

此外,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认识和转换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能用面积单位度量物体的面积。

2.学会简单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面积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2.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面积的概念,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物模型、卡片、练习题等教学道具。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花园、教室等,引导学生关注面积的概念。

提问:“请大家看看周围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面积的概念,讲解面积单位的由来和转换。

通过实物模型和卡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并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面积计算的练习,如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公式,注意单位转换。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面积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面积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如计算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北师大版教学目标•了解面积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能够发现物体中有面积的量以及其应用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测量简单图形的面积•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计算复杂图形的面积•发现物体中有面积的量以及其应用教学方法•导入新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面积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讲解新知:通过讲解概念、展示实例、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面积计算方法。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拓展练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内容一、面积概念1.1 面积的定义面积是指一个平面图形所占据的区域。

1.2 对比面积和周长通过将两个形状面积相同但周长不同的图形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二、简单图形面积计算方法2.1 长方形面积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宽乘以长。

2.2 正方形面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2.3 三角形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再除以二。

2.4 梯形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再除以二。

三、图形拓展与应用3.1 复杂图形面积计算通过将图形分割,获取每个形状的面积,再将这些面积加起来,计算出复杂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从而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3.2 发现物体中有面积的量以及其应用一些物体中有面积的量,如窗户、地面、墙面等,可以运用面积的概念来计算。

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新知在课堂上以如下的场景为例子引出面积的概念:“你们是否想过,房子里的地面、墙面,门的面积是多少呢?”引导学生思考,概念导入打开学生对于面积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2.1 面积的定义1.先通过幻灯片等方式呈现简单的样例给学生看。

2.让学生自己感性理解,画出他们对于面积的定义,由学生合作讨论总结出通用定义。

2.2 对比面积和周长1.通过两个具有相同面积的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展示,比较各自的周长并留下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认识面积,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面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部单元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例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1cm的小正方形测量三个不同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推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再用同样的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重、难点:重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难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思路:情景引入—师生互动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总结评价。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

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两位客人。

是谁呢?是两只可爱的小老虎,一只叫淘淘,另一只叫乐乐,他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争吵了起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淘淘说:“我的家可漂亮了,面积很大”,乐乐说“你瞎说,我的家面积比你的大”他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情境图)生互相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很有创意,那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很快得出答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种计算面积的新方法来帮助淘淘和乐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面积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一)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1、估一估:课件出示P63 “估一估”。

引导学生看书63页,让学生说一说用哪个面积单位表示这几个图形比较合适。

请学生估计一下它们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估一估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估算能力)师: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怎样知道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是多少cm2呢?你们每个学习小组也有这样的一个长方形。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主要介绍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面积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全体学生能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将面积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学具: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方便学生动手操作。

3.练习题: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回顾它们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下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

三下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

5 面积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还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面积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教科书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体现:第一,注重面积认识的直观性和层次性;第二,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第三,注重发展学生面积守恒的观念;第四,强化周长与面积概念的比较辨析。

为了更好地建立面积的概念,教科书没有给出面积的定义,一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二是避免教师将时间用在指导学生叙述面积的定义上,而忽视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真正理解。

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往往更关注“面”,而忽视“面”的大小,将“面”等同于面积。

因此教科书从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表面入手,明确“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进而形成对“面”的大小的直观感受。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采用描述的方式,借助具体事例说明“面积”的概念,并让学生依此说出其他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学情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二维计量”,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对于面积概念的真正理解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容易与周长的概念相混淆。

在建立面积概念的初始阶段,要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加以区别。

另外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易混淆,要注意引导学生加以辨析。

教学策略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学书、课桌、黑板等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面,感知物体的“面”及“面的大小”,感悟“面积”的概念。

在“描周长、涂面积”“计数不同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是学生在掌握了长度、重量、货币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面积的概念和计算。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面积的计算及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在二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对单位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面积的概念和长度单位有较大的区别,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应用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面积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认识,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面积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感受面积的意义。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面积的计算方法。

4.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面积尺、实物、图片、PPT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尺子、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客厅的地板面积、教室的墙壁面积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面积?面积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介绍面积的概念,呈现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让学生感知和认识面积单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实践,用尺子和剪刀测量实物,计算实物的面积,巩固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所设计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的第五章,这一章节详细介绍了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以及面积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面积的定义、面积的单位、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及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将面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数学教材、练习本、几何图形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际情景,如客厅的地板砖、书桌的面积等,让学生感受到面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为学生展示如何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将面积的知识点、计算公式以及重要概念进行板书,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如下:1. 请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你所理解面积的概念。

3. 结合生活实际,找一找家里或学校里的物品,尝试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面积的概念对于面积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有一些模糊的理解,认为面积就是物体的大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面积》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面积》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面积》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识别物体的表面大小。

2. 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

2. 面积单位及换算。

3. 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1. 面积概念的理解。

2. 面积单位的应用和换算。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面积的概念。

2. 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面积的大小。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计算器。

3. 面积单位换算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表面大小,引入面积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面积吗?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2. 讲解面积单位,让学生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概念。

3. 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4.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面积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面积,巩固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进行面积单位换算,巩固面积单位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及换算、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及换算、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和理解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关于“面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面积的概念、单位换算、面积的计算公式等。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形状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面积这一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 知识与理解: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并能用面积单位计算图形的面积掌握面积的概念: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如课本封面、教室地板等,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体表面的大小,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面积的定义,即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在学生掌握了面积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

通过对比不同物体表面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为了更准确地表示面积的大小,需要有一个标准的度量单位。

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并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所代表的实际大小。

用面积单位计算图形的面积:在学生理解面积单位和概念后,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习如何用面积单位计算图形的面积。

可以先从简单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开始,让学生掌握其面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在此过程中,强调面积计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逐渐掌握用面积单位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

2. 技能与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单元《面积》的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更重视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和运用面积的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技能与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同步教学设计
3.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测量和计算,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测量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学生对测量工具使用的训练。
4.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容易将面积与周长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我通过对比、举例等方法进行了强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巩固这个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区分。
(1)面积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够区分图形的大小。
举例: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图形,判断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
(2)面积单位的掌握:让学生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举例: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举例等方法,明确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面积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面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大小的图形?”(如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玩具面积大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面积的奥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面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面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5单元 面 积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5单元 面 积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5单元面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面积的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难点: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面积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

2. 学具:直尺,剪刀,彩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面积现象,如房间的面积、桌子的面积等,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 探究:分组让学生用直尺和彩纸制作不同的图形,并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引导学生掌握面积单位。

3. 讲解:详细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演示。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面积知识来解决。

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和单位2.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4. 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设计一个房间的平面图,并计算其面积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面积单位是连接抽象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应用的重要桥梁。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面积单位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元素。

因此,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学习和理解。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同步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公园草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草坪的面积,引出面积的概念。
2.设计一个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小工程师,测量和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物体的面积,如家具、衣物等,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什么是面积?为什么需要面积这个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的内容主要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以及面积单位的学习。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在面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家里的房间面积是多少?如何计算?”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公园草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草坪的面积,引出面积的概念。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计算面积的情况?面积有什么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在教学案例中,我以一个公园的草坪为例,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草坪的面积,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面积单位的学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和理解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红色长方形、黄色长方形、蓝色长方形各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学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儿童画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装饰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一块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适呢?还能用长短来表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我们身边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请你们找一找并摸一摸它们的面,你发现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观察铅笔盒盖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课件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表面的大小。

3、我们如果把黑板画在纸上是什么图形?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演示)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在哪里?4、(课件演示)观察这几个图形,它们的面又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封闭图形才有面的大小。

5、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

6、感知面积的含义。

刚才我们比较了什么?所比较大小的部分有一个名字叫面积。

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完善面积的含义)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面积的定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只有关注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而设计的教案,才能为他们提供适时的支持和指导,很多时候教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

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常用面积单位模型。

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二、活动过程:活动一、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动三、1、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长方形的面积。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长方形模型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长方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长方形的特点。

2. 讲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我会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并解释长方形面积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展示一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例题,并带领学生一起解答。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独立计算一些长方形面积的问题。

5. 学生展示:我会邀请一些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长方形面积 = 长× 宽七、作业设计(1) 长 4cm,宽 3cm 的长方形(2) 长 5cm,宽 6cm 的长方形(1) 一个长方形花园,长 8m,宽 6m,求花园的面积。

(2) 一本书的长是 15cm,宽是 10cm,求这本书的面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计算长方形面积时,有些学生对长和宽的概念还不够清晰。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强调长和宽的概念,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长方形面积的知识。

同时,我也可以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将长方形面积的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面积-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面积-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含义,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

2. 面积单位。

3. 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1.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 矩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含义。

3.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面积的概念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如桌子的表面,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面积的定义,让学生明确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大小的量。

3. 实践:让学生用纸片拼出不同的图形,感受面积的大小。

第二课时:面积单位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描述面积的概念。

2. 讲解:介绍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面积单位换算的练习。

第三课时: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 复习:回顾面积的概念和单位。

2. 探究:引导学生探究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 讲解:讲解矩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矩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实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看是否能够正确计算面积,进行单位换算。

3. 测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以上为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面积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本教案,学生能够掌握面积的概念,能够熟练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如何将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

2.教学实例和练习题目。

3.相关练习册和教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面积1.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讲解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给出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二课时:梯形的面积计算1.讲解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分析梯形的特点和计算过程。

3.给学生一些梯形面积计算的实例,让他们进行练习。

第三课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1.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讲解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给学生一些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实例,让他们进行练习。

六、课堂小结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例,相信大家对面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如何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你能举出哪些需要用到面积计算的例子?以上就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面积计算的方法。

祝大家学习进步!。

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区分长度和面积的差异,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面积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面积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面积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同时通过面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1. 知识与技能:理解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所占空间的大小,能够区分长度和面积的不同概念。

认识面积单位:使学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厘米、平方米等,并能够理解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应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公式进行面积的计算。

测量技能: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比较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面积,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面积,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计算操场面积等。

推理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发现面积计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讲解,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面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过程与方法:引导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形状和图案,了解面积这一概念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操作:通过让学生动手测量不同形状的面积,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面积的大小。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共同讨论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主要介绍了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以及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和比较物体表面的面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在生活中,学生也有一定的面积观念,如“大面积”和“小面积”。

但是,学生对面积的定义、面积单位的概念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和比较物体表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学生能够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和比较物体表面的面积。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和比较物体表面的面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体验面积的意义。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图形操作,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面积模型、实物图片、面积单位卡片、测量工具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测量工具、面积单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的图片,如公园、教室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表面面积。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吗?我们怎样来表示它们的表面面积呢?”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图形操作,呈现面积单位的概念。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习,让学生经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增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实际生活中面积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 知识与技能:a. 学生应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理解面积的含义,即平面图形的大小。

b.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c. 学生应能通过实际操作,如数方格或单位面积纸片的拼接等,直观感受面积的计算方法。

d. 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单位的换算。

a.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形成对面积大小的初步判断能力。

b.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能够准确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c.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如测量、估算和计算生活中的各种物体面积等。

d.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单位换算关系,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的空间观念、计算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了解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教室地板的面积、课本封面的面积等。

通过直观操作和比较策略,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学习基本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如平方厘米、平方米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引导学生学习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通过公式推导和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案第五单元面积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1~62页例1、例2及“做一做”,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4.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挂图、口算卡片、电教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多媒体:射靶)这个游戏同学们喜欢玩吗?今天咱们来比比赛。

老师选择大靶,你们选小靶,同意我的安排吗?为什么?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靶的什么?师:是指面积。

它就是我们这节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1)二、新课讲授1、面积。

教学教材第61页例2。

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的面积大?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汇报:选择一种图形来比较。

(4)应该用哪种单位表示图形的面积更合适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后统一意见:用正方形表示更合适,因为正方形表示最标准。

师:看来,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三、课堂作业完成教材6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注意:第二、三个图形有的不够一个正方形可以用三角形来拼成一个正方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给自己打个分吧!(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学会反思)五、课后作业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板书: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

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3页例3及“做一做”,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5~8题)。

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1、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2、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

3、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模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知识回顾。

表示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单位?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顾、交流。

(表示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2、什么叫面积?什么叫面积单位?3、你知道面积单位有哪些吗?4、导入。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2)二、新课讲授1.教学教材第63页例3:面积单位的探究认识。

(1)1平方厘米。

①在白纸上剪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板书:1平方厘米)②用手比画大小,闭上眼睛想一想。

③说一说1平方厘米的大小。

④举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它的大小?如:手指甲的面积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⑤请你们用这个1平方厘米去量桌面的面积,怎么样?说一说:要测量笔盒的一条边有多长,应该用什么为单位?要测量笔盒的上面有多大,应该用什么为单位?(2)1平方分米。

①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板书:1平方分米)②大家猜一猜它的边长。

③动手量一量,验证。

④说一说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举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它的大小?如:双手拇指、食指围起来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分米?⑥请你们用这个1平方分米去量地面的面积,怎么样?(3)1平方米。

①你们还能想到什么面积单位?②同桌讨论1平方米的大小。

(板书:1平方米)③黑板上的正方形就是1平方米,请四人围一围。

④说一说1平方米的大小。

⑤举例。

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它的大小?如:四个小朋友战成正方形手牵手围起来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米?⑥我们教室里四块地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猜猜看这1平方米能站下多少名同学呢?请几个同学来试一试。

(4)巩固。

判断大小,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还是1平方米?(5)表示物体的面积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练习设计1、P64 3数小方格的数量来求每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大小。

2、P64 4说说你用什么面积单位来表示的,为什么?3、P65 5填一填面积单位,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明。

4、P65 6读题后观察四幅图,你认为它们的面积是不是相等的?那它们的周长也相等吗?5、P65 7用铅笔直尺画图前先设计好周长,根据周长来画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如画周长是16格的。

6、P65 8可以把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或者移动拼接成正方形。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五、教学板书: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6~67页中的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合例题要求)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

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教师肯定同学们爱动脑,积极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的做法。

(1)提问:要想知道操场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单位面积去测量)要想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使学生感到:用单位面积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2)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单位面积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二、新课讲授1.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2.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①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组分别发给每个同学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求学生先用直尺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并做好记录。

②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

③出示教材第66页例4(1)学生摆小正方形的图,得出面积是15cm2。

④思考讨论:a.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长方形的长边摆,一排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摆一排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b.沿着长方形的宽边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排。

c.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活动反馈。

四个小组测量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

结合反馈结果,师总结:每排摆的个数×排数=面积(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

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

三、课堂作业1.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面积是()A.32平方分米 B.32分米 C.24平方分米(2)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10厘米,面积是()A.100厘米B.40平方分米C.100平方厘米(3)长方形长1米,宽3分米,面积是()A.30平方分米B.3平方米C.3平方分米2.计算操场的面积。

操场长50米,宽30米,面积是多少?3.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要求:计算数学书本封面的面积。

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

(取整厘米数)师问:你首先做了什么?(要求长方形面积必须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数学书本长约()厘米,宽约()厘米,面积约是()平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感受是什么?(发现的感受、失败的感受、成功的感受、探究的感受)五、教学板书: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第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7页例5,第68页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图片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

2.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

二、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

1) 找出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了什么条件,求什么?(给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2)我们身边的很多常见物品,比如我们都有的数学书,它的封面也是一个长方形,你如何知道它的面积呢?同位互相说说。

3)先不用任何工具,请你估计一下,数学书的封面面积有多大?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怎样估计?(辅导学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或借助熟悉的物品,如手指一扎大约10厘米来估计)4)面积大约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长和宽的积)5)下面我们就动手实际测量一下,注意测量时要认真、方法要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