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气体防爆在线检测仪安装规范.使用规范.设计规范

各种气体防爆在线检测仪安装规范.使用规范.设计规范
各种气体防爆在线检测仪安装规范.使用规范.设计规范

各种气体防爆在线检测仪安装规范.使用规范.设计规范

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

1.0.3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

本规范中的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

2.1.2 有毒气体toxic gas

本规范中的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

2.1.3 最高容许浓度allowable maximum concentration

系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即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此数值亦称上限量.

2.2 符号

2.2.1 LEL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2.2.2 TLV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

3 一般规定

3.0.1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下同)的2区内及附加2区内,应按本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1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2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3 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4 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注:2区及附加2区的划分见《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3.0.2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应为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常规的检测报警,宜为一级报警.当工艺需要采取联锁保护系统时,应采用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供联锁保护系统使用.

3.0.3 工艺有特殊需要或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应对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行记录或打印.

3.0.4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或操作室.

3.0.5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还应经国家指定机构及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证.

3.0.6 凡使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标定设备和标准气体. 3.0.7 检测器宜布置在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0.8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

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

3.0.9 按本规范规定,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

3.0.10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为相对独立的仪表系统.

4 检测点的确定

4.1 工艺装置

4.1.1 下列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释放源,应设检测器:

1 甲类气体或有毒气体压缩机,液化烃泵,甲B类或成组布置的乙A类液体泵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泵的动密封;

2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或甲B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采样口和不正常操作时可能携带液化烃,甲B类液体和能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排液(水)口;

3 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的设备或管法兰,阀门组.

4.1.2 第 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设备区内,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小于1m.

4.1.3 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每隔15m可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距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7.5m.

有毒气体检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1m.

4.1.4 当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布置不同火灾危险类别的设备时,应在第4.1.1条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的7.5m范围内设检测器.

4.1.5 第 4.1.1条规定的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应在释放源上方设置检测器,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

4.2 储运设施

4.2.1 液化烃,甲B类液体储罐,应在下列位置设检测器:

1 在液化烃罐组防火堤内,每隔30m宜设一台检测器,且距罐的排水口或罐底接管法兰,阀门不应大于15m.

2 在甲B类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测器,且储罐的排水口,采样口或底(侧)部接管法兰,阀门等与检测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4.2.2 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装卸设施,应在下列位置设检测器:

1 小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在地面上每隔一个车位宜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与装卸车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

2 大鹤管铁路装置栈台,宜设一台检测器;

3 汽车装卸站的装卸车鹤位与检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当汽车装卸站内设有缓冲罐时,应安本规范第4.1.2条的规定设检测器.

4.2.3 装卸设施的泵或压缩机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4.1.1条,第 4.1.2条和第4.1.3条规定.,

4.2.4 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测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封闭或半封闭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2 封闭或半封闭式储瓶库,应符合本规范第4.1.3条规定;半露天储瓶库四周每15~30m设一台,当四周长小于15m时,应设一台;

3 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检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

4.2.5 封闭或半封闭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检测器. 4.2.6 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15m范围内,应设一台检测器.当

无法安装检测器时,装卸码头的可燃气体检测,应符合本规范第3.0.9规定.

4.2.7 有毒气体储运设施的有毒气体检测器,应按第4.1.2条和第4.1.3条的规定设置. 4.3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扩散与积聚场所

4.3.1 明火加热炉与甲类气体,液化烃设备以及在不正常运行时,可能泄漏的释放源之间,约距加热炉5m或在防火墙外侧,宜设检测器.

4.3.2 控制室,配电室与甲类气体,有毒气体,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工艺设备组,储运设施相距30m以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宜设检测器:

1 门窗朝向工艺设备组或储运设施的;

2 地上敷设的仪表电力线缆槽盒或配管进入控制室或配电室的.

4.3.3 设在2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检测器.

对于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应于在线分析仪表间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

4.3.4 不在检测器有效覆盖面积内的下列场所,宜设检测器:

1 使用或产生液化烃和/或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可能积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地坑及排污沟最低处的地面上.

2 易于积聚甲类气体,有毒气体的"死角".

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5.1 系统的构成及技术性能

5.1.1 系统的最基本的构成应包括检测器和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仪,或由检测器和指示报警器组成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也可以是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与检测器组成的检测报警系统.

5.1.2 系统的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选用mV信号,频率信号或4~20mA信号输出的检测器时,指示报警器宜为专用的报警控制器;也可选用信号设定器加闪光报警单元构成的报警器;至联锁保护系统及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宜从报警控制器或信号设定器输出.

2 选用触点输出的检测器时,报警信号宜直接接至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至报警记录设备的信号可以闪光报警系统或联锁保护系统输出.

3 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数据采集系统,宜采用专用的数据采集单元或设备,不宜将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器接入其他信号采集单元或设备内,避免混用.

5.1.3 当选用信号设定器和报警控制器时,应按本规范第3.0.3条的规定设置报警记录设备,报警记录设备应具有报警打印及历史数据储存功能.

报警记录设备可以是DCS或其他数据采集系统,也可选用专用的工业微机或系统.

5.1.4 检测器,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的有关规定.

5.2 检测器的选用

5.2.1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用催化燃烧型检测器,也可选用其他类型的检测器;

2 当使用场所空气中含有少量能使催化燃烧型检测元件中毒的硫,磷,砷,卤素化合物等介质时,应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检测器或半导体型检测器;

3 氢气的检测宜选用电化学型或导体型检测器.

5.2.2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型式,可根据被检测的有毒气体的具体特性确定:

1 硫化氢,一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

2 氯气可选用隔膜电极型,定电位电解型或半导体型;

3 氰化氢气体可选用凝胶化电解(电池式)型,隔膜电极型或定电位电解型;

4 环氧乙烷,丙烯腈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定电位电解型;

5 氯乙烯气体宜选用半导体型或光子电离型.

5.2.3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考虑被检测的有毒气体与安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气体的交叉影响.

5.2.4 检测器防爆类型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使用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类型;

2 根据被检测的可燃性气体的类别,级别,组别选择检测器的防爆等级,组别;

3 对催化燃烧型检验器,宜选用隔爆型;

4 对电化学型检测器和半导体型检测器,可选用隔爆型或本质安全防爆型;

5 对电动吸入式采样器应选用隔爆结构.

5.2.5 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按以下规定选用检测器的采样方式:

1 宜采用扩散式检测器.

2 下列情况宜采用单点或多点吸入式检测器;

a 因少量泄漏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场所;

b 由于受安装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难于使用扩散式检测器的场所;

c Ⅰ级(极度危害)有毒气体释放源;

d 有毒气体释放源较集中的地点.

3 采用吸入式有毒气体检测器检测可燃性有毒气体时,宜选用气动吸入式采样系统.

5.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选用

5.3.1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分别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 能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及所连接的其他部件供电.

2 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测器及其他报警触发部件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仍能发出报警.

3 检测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0~100%LEL;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宜为0~3TLV.在上述测量范围内,指示报警器应能分别给予明确的指示;采用无测量值指示功能的报警器时,应按本规范第

3.0.3条的规定,将模拟信号引入多点信号巡检仪,DCS或其他仪表设备进行指示.

4 指示报警器(报警控制器)应具有为消防设备或联锁保护用的开关量输出功能.

5 多点式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具有相对独立,互不影响的报警功能,并能区分和识别报警场所位号.

6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发出报警后,即使环境内气体浓度发生变化,仍应继续报警,只有经确认并采取措施后,才停上报警.

7 在下列情况下,指示报警器应能发出与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报警信号:

a 指示报警器与检测器之间连线断路;

b 检测器内部元件失效;

c 指示报警器电源欠压.

8 报警记录设备应具有以下功能:

a 能记录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时间,计时装置的日计时误差不超过30s;

b 能显示当前报警部位总数;

c 能区分最先报警部位;

d 能追索显示以前至少1周内的报警部位并区分最先报警部位.

5.3.2 报警设定值应根据下列规定确定:

1 根据本规范第3.0.2条规定,选用一级或一,二级报警;

2 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LEL;

3 可燃气休的二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LEL;

4 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TLV,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TLV以下.

5.3.3 指示误差和报警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燃气体的指示误差:指示范围为0~100%LEL时,±5%LEL.

2 有毒气体的指示误差:指示范围为0~3TLV时,±10%指示值:指示范围高于3TLV时,±10%量程值.

3 可燃气体的报警误差:±25%设定值以内.

4 有毒气体的报警误差:±25%设定值以内.

5 电源电压的变化小于或等于10%时,指示和报警精度不得降低.

5.3.4 检测报警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小于30s;

吸入式小于20s.

2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扩散式小于60s;

吸入式小于30s.

6 检测报警仪表的安装

6.1 检测器的安装

6.1.1 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注:气体密度大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即认为比空气重;气体密度小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的即认为比空气轻.

6.1.2 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 6.1.3 检测器宜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的场所,且周围留有不小于0.3m的净空.

6.1.4 检测器的安装与接线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进行,并应符合防爆仪表安装接线的有关规定.

6.2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安装

6.2.1 当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有中心控制室时,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安装在中心控制室内.

6.2.2 当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设有中心控制室以外的其他控制室或操作室时,其操作管辖区内设置的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宜安装在该控制室或操作室内;需要时,其报警信号再转送至中心控制室.

6.2.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应有其对应检测器所在位置的指示标牌或检测器的分布图.

6.2.4 一般报警用的报警系统,可使用普通仪表电源供电.

6.2.5 下列情况的检测报警系统,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

1 与自动保护系统相连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

2 人员常去场所的可能泄漏Ⅰ级(极度危害)和Ⅱ级(高度危害)有毒气体的检测.

附录A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表

表A 可燃气体,蒸汽特性

续表

续表

注:①本表数值来源基本上以《化学易燃品参考资料》(北京消防研究所译自美国防火手册)为主,并与《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险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43-91,《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可燃气体报警器》JJG693-90进行了对照,仅调整了个别栏目的数值;②"蒸气密度"一栏是在原"蒸气比重"数值上乘以1.293,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的.

表B 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表

注:①本表中,第1~7项数值来源基本以上《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为主,并与《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36-79及《有毒化学品卫生与安全实用手册》进行了对照,第8项数值来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第9项数值来自《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②环氧乙烷危害程度分级中的Ⅱ来自《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用词说明

对本规范条文中要求执行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采用"可".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及原有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不进行任何改动仅增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 与本规范有关的标准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JJG6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

2 术语,符号

2.1.1 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规定:甲类气体是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小于10%(体积)的气体;液化烃(甲A)是指15℃时的蒸气压力大于0.1MPa的

烃类液体及其它类似的液体,例如液化石油气,液化乙烯,液化甲烷,液化环氧乙烷等;甲B类液体是指除甲A以外,闪点小于28℃的可燃液体;乙A类液体是指闪点等于或大于28℃至等于45℃的可燃液体.甲B与乙A类液体也可称为易燃液体.

由于乙A类液体泄漏后挥发为蒸气或呈气态泄漏,该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小于10%(体积)属于甲类气体,可形成爆炸危险区.但是,该气体易于空气中冷凝,所以扩散距离较近,其危险程度低于甲A,甲B类.

可燃气体的爆炸浓度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时作为甲类气体对待,系根据API及欧州等国家标准(对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的规定,但是我国在制定GB50160-92时,只考虑下限值,不考虑上限的差值,所以该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定为乙类.本规范从防爆检测和报警角度考虑,认为按甲类对待为宜.

2.1.2 根据国际TJ36-79规定,氨属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以是有毒气体,但国标GB5044-83中规定,氨属轻度危害,因此本规范不规定检测.按日本有关标准规定,氨也作为有毒气体进行检测.

按我国的GBJ16-87和GB50160-92规定,一氧化碳为乙类气体.由于其爆炸下限与上限之差大于20%,危险性较大.按国外规定属于甲类气体.又因一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不引起人们警惕,吸入较高浓度引起急性脑缺氧性疾病,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按国标TJ36-79规定,一氧化碳属车间空气有害物质.按国标GB5044-83规定,一氧化碳属Ⅱ级毒物危害程度.因此本规范将一氧化碳作为有毒气体进行检测.

本规范中的有毒气体是根据国标GB5044-83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的极度,高度的危害气体,并根据目前有检测仪表而确定的.也参照日本标准规定的10种有毒气体.

2.1.3 最高允许浓度定义引自TJ36-79第三章表4中注①.根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最高允许浓度系指一般人在有害气体的环境中,以中等强度每天连续工作八小时,对健康无害的环境中有毒气体浓度的界限.

2.2.1 LEL为Low Explosion Limit缩写.

TLV为Threshold Limit Value缩写.

3 一般规定

3.0.1 本条可燃气体规定是符合GB50160-92第

4.6.11条"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乙A 类液体的装置内,宜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和第

5.1.4条"在可能泄漏液化烃场所内,宜设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的规定并且更具体化了.

2区及附加2区的划分见《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第2.2.5,第

2.3.3,第2.3.4,第2.3.7,第2.3.8,第2.3.9条.

3.0.3 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可能有几台检测器是一级或二级报警,仅甲类气体和有毒气体(属Ⅰ或Ⅱ级)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行记录或打印,以便随时观察发展趋势和留作档案资料.

3.0.4 通常情况下,工艺装置或储运设施的控制是操作人员常驻和能够采取措施的场所.但是,不是所有情况都如此.例如某厂装卸栈台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报警器集中安装在远离栈台的控制室里,而在栈台上操作室的操作人员既看不见也听不到报警信号,更谈不上采取措施了,因此,做了本条规定.

3.0.7 本条规定主要是使一旦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除自身扩散外又可被风吹到检测器,其机率在全年来说最多.

3.0.8 本条规定的根据是:(1)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与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仪表厂合作进行的液化石油气扩散速率经验;(2)日本《一般高压气体安全规则中LPG安全规则》.

根据液化石油气速率试验,室内当释放流率为600L/h(10L/min)时,LPG的扩散速度为0.15m/s,

泄漏发生1~1.5min内即可检测到,扣除仪表本身响应时间30s后,扩散时间为30~60s,扩散距离4.5~9m.

由此推论,一台在室内安装的检测器其有效覆盖半径可按4.5~9m考虑.

按日本LPG安全规则关于《可燃气体及毒性气体的泄漏检测报警器的布置》.

室内布置的容易泄漏的高压气体设备,于易滞留可燃气体的场所,在这些设备群的周围以10m 一个以上的比例计算设置检测器的数量.在室外布置的容易泄漏的高压气体设备在邻近高压设备,墙壁及其它构筑物,在坑槽等易于滞留气体的场所,在这设备群的周围以20m一个以上的比例计算设置检测器的数量.

上述容易泄漏的高压气体设备一般指压缩机,泵,反应器,储罐等.

分析日本的规定可折算为: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在室内为5m,在室外为10m.

据有的资料报导:通过试验在泄放量为5~10L/min,连续释放5min,检测器与泄放点的最灵敏区为10m以内,有效检测距离是20m.

本条规定,可燃气体泄漏30~60s即应响应报警,取其扩散距离的平均值即为7.5m.参照日本的规定,室外为室内的2倍,故室外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为15m.

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距离是根据对四个石化企业调查结果规定的,一般检测器距释放源室外不大于2m,室内不大于1m,多为靠近释放源0.5~0.6m设置,其它装高度比空气轻的不大于1.5m,比空气重的距地面约0.4~0.6m.

3.0.9 本条所说"不具备安装固定式的":系指该处无法安装检测器:环境湿度过高;环境温度过低;没有非爆炸危险区安装指示报警器等其中任何一条均认为不具备安装固定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

3.0.10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是为防止爆炸和保障人身安全而设置的,其可靠性应受到高度重视,检测报警系统相对独立是保证其可靠性的有效措施之一.所谓相对独立,即该检测报警系统的检测与发出报警信号的功能不受其它仪表或仪表系统故障的影响.

4 检测点的确定

4.1 工艺装置

4.1.1 本规范所指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即可能释放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的位置或点.

本规范所指的有毒气体释放源即可释放出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所在的位置或点.

可燃气体释放源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规定,释放源应按易燃物质的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级.其分为连续释放源,第一级释放源,第二级释放源,多级释放源.

第一级释放源:预计在正常运转时周期或偶然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第一级释放源:

1 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

2 在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安装在贮有易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系统;

3 在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取样点.

第二级释放源,预计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释放,即使释放也仅是偶尔短时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第二级释放源:

1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外;

2 在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易燃物质的法兰等连接件;

3 在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安全阀,排气孔和其它开口处;

4 在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取样点.

可燃气体检测器所检测的主要对象是属于第二级释放源的设备或场所.本条各款的规定就是

属第二级释放源的具体实例.

4.1.2 所谓露天布置是指设备布置没有厂房,没有顶棚的室外.半露天布置是指设备布置在室外,但在设备上方有顶棚.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位置是按本规范第3.0.7条规定,15m距离是符合本规范第3.0.8条,有效覆盖半径的规定.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即检测点常年处于释放源的逆风向时,其距离取扩散距离的下限值5m.

4.1.3 封闭厂房是指有门,有窗,有墙,有顶棚的厂房,半封闭式厂房是指无门无窗,有顶棚或有花格墙,半截墙的厂房,通常多为通风不良场所.布置在封闭式厂房内的设备,是属于室内布置,布置在半封闭式厂房内的设备也视为室内布置.因此,检测点的间距符合本规范的第3.0.8条的规定.

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有一层或二层.如果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压缩机布置在厂房的第二层,为安全起见,尽快检测出泄漏的可燃气或有毒气体,在二层应按本条规定设置检测器.二层以下(即一层),在无释放源情况下,属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沉积,所以在一层按本规范的4.3.4条的设置检测器.有释放源的情况,仍按本条设置检测器.

4.1.4 在封闭或半封闭的厂房内,布置不同火灾危险类别的设备时,仅在本规范规定的可燃气体释放源7.5m范围内设检测器,不是释放源的场所不设检测器.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规定:

建筑物内部,一般以室为单位划定范围(特殊条件除外),即当同一个室内布置有甲类气体及甲类,乙A类液体的设备时,不管室内还有丙类或其它类液体的设备,全室都划为2区(除非有符合不划区的条件),但是本规范规定主要是检测释放源.所以在非释放源的场所不进行检测.当有符合本规范第4.3.4条,尚宜设检测器.

4.1.5 本条规定是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当释放源处于露天或半露天的设备区内,通风良好,根据现场调查和引进装置均不设检测器.当释放源处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通风不如露天或半露天,且在最高点死角易于积聚可燃气体,为安全起见,尽快检测泄漏出的可燃气体,所以规定在释放源上方0.5~2m处(见本规范第6.1.2条)设检测器.在最高点易于积聚处设检测器主要目的是检测泄漏出可燃气体经扩散后滞留此处,经一定时间积聚后达到报警设定值而报警.

4.2 储运设施

4.2.1 由于液化烃罐多为球罐,在防火堤内即或有隔堤,其高度均低于防火堤.因此仅在防火堤内设检测点.

4.2.4 灌装口与检测点距离小于5m时,在正常灌装时可能报警,两者间距离不得过小,过大又不灵敏.因此规定为5~7.5m.

一般储瓶库多为半露天,为有效拦截或发现泄漏的液化烃,规定沿库的四周布置检测器.如周边长度不长可限下限,每间隔15m设一台.当四周边长之和小于15m的,至少设一台.

当储瓶库系封闭或半封闭厂房时应按本规范第 4.1.3条规定,使检测器有效的覆盖全部厂房面积.

4.3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扩散与积聚场所

4.3.1 这是为拦截可燃气体进入明火加热炉区,以防引起火灾.检测器设置的位置是沿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的规定.

4.3.2 控制室,配电室内设检测器,是属"第二道防线"拦截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进入.日本和台湾的标准以及一些引进装置都安装检测器.本规范则区别对待.一般控制室,变配电室距工艺设备区域储罐15m(或22.5m)并高出地坪0.6m,是属2区以外.高小于0.6m,距工艺设备区域储罐15~30m之间距离是属附加2区的范围.在此范围内的控制室,当门窗朝向设备组或储运设施,则认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可能进入.而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在全年内被吹入室内的机

率较多的控制室和配电室都宜设检测器,否则可不设.

4.3.3 本条规定,只要设在2区范围内,使用防爆型或非防爆在线分析仪表时,其仪表间均应设置检测器.一则可检测管道系统泄漏出的可燃气体,二则可检测2区可燃气体,对其进入仪表间,起拦截作用.

按GB50160-92第4.2.8规定,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内非防爆在线分析一次仪表间,应正压通风.为安全起见,本条规定,即使设了正压通风,也应有"第二道防线"的检测器"把门".

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因气体比重轻于空气,易于聚积在仪表间顶部死角,所以检测器应设在顶部易于积聚处.

4.3.4 "死角"系指通风不良的墙角或窝风的地方.

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5.1 系统的构成及技术性能

5.1.1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除了极个别的对象有特殊的要求以外,大量的应该是报警系统.

报警器和指示报警器可以是仪表盘安装的单元仪表,也可以是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

报警器应包括信号设定器和闪光报警两个基本单元.

指示报警器至少应具有信号设定,信号指示,闪光报警三个基本功能,也可以是由指示器和报警器两部分构成.

5.1.2 为保证检测报警系统的可靠性,报警控制器或信号民设定器应与检测器一对一相对独立设置,闪光报警单元可与其他仪表系统共用,但对重要的报警与自动保护有关的报警,应独立设置.至记录设备(或DCS)和联锁系统的信号宜从报警控制器或信号设定器输出.当检测器或指示报警器能同时送出模拟信号和报警触点信号时,宜将报警触点信号接至报警及联锁系统,模似信号接至DCS指示记录,至报警及联锁系统的信号不可从DCS接出.

数据采集系统也可以是DCS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主要用以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该单元应包括数据采集部件和操作显示设备.

5.1.3 报警记录设备可以与其他仪表系统公用.

5.2 检测器的选用

5.2.1 检测器应该根据现场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环境条件及气体介质对检测元件的毒害程度等选用.

1 催化燃烧法使用的检测元件是载体催化活性元件.

2 根据检测器安装场所,大气中有害组分对可燃气体检测器的影响选用普通型或抗毒性检测器.

卤化物(氟,氯,溴,碘),硫化物,硅烷及含硅化合物,四乙基铅等物质能使元件中毒.毒性物质含量过高,会使检测器无法工作;含有毒性物质,会降低检测器的使用寿命.

毒性物质的含量与检测元件的使用寿命(直至无法使用)之间无严格的定量数据,条文中|少量"是指10ppm左右,其数值是根据使用经验得出的.

抗毒性检测元件主要是抗硫化物,硅化物对检测元件的毒害.

抗毒性又分为:普通型,抗硫化氢,氯乙烯等不同系列.

3 一般检测可燃气体的催化燃烧方式的检测器对氢气有引爆炸,对氢气的检测应选用专用的催化燃烧型氢气检测器或采用有毒气体的检测方式(电化学或半导体检测元件).

5.2.2 根据被检测有毒气体的特性选用不同工作原理的检测器.

目前国内气体检测报警仪表的种类及主要生产厂家,见下表:

各种有毒气体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见下表:

注:A―优先选用检测器型式,

O―其他可选检测器型式,

C―作为可燃气体检测时可选检测器型式.

使用电化学型检测器时,由于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引起电解质的物理变化,应注意使用温度不超过制造厂所规定的使用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不适合时,应采取措施或改用其他型式的检测器.

常用的有毒气体检测器使用寿命如下:

电化学式:1~3年

半导体式:3~4年

红外线式:不小于2年.

对同一种原理的检测器,制造厂对检测不同的有毒气体采取了不同的样品处理措施,用以消除气体测量中的交叉反应,因此,在采购有毒气体检测器时应注明要检测的气体及安装环境中存在的其他气体.

5.2.3 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气体的物性,腐蚀性,检测器的适应性,稳定性,可靠性,检测精度,环境的影响及使用寿命,并根据检测器安装场所中的各种气体成份的交叉反应和制造厂提供的仪表抗交叉影响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检测器.

5.2.4 检测器的防爆类别组别必须符合现场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类别,级别,组别的要求.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分为三个区域,即0区,1区,2区.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比分级(Ⅰ,ⅡA,ⅡB,ⅡC);按其引燃温度分级(T1,T2,T3,T4,T5,T6).

选用的检测器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安装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5.2.5 根据安装现场的环境条件及该点检测对生产和人体的危害程度选用不同的采样方式.吸入式检测器较之自然扩散式检测器增加了机械吸入装置,有更强的定向,定点采样能力,但覆盖面较小,除5.2.5条第2款所规定情况采用吸入式检测器外,大量使用的应该是自然扩散式检测器.

5.3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选用

5.3.1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要求具有的基本功能与设计配置的系统有关:

报警(系统)――具有报警和位号识别功能;

指示报警(系统)――具有指示,报警和位号识别功能;

信号设定器或报警控制器应是专用仪表;指示器和报警器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其他仪表系统公用;

指示报警系统可以是盘装单元,也可以是专用的以微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采集系统.

有关测量范围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90,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HG23006-92和日本国通产省令51号《关于确保液化石油气安全和正当交易的法律实施规则的有关基准》(昭和43年2月7日制定,昭和57年10月1日最终修订)有关条文制定的.

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有关性能指标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16808-97并结合目前国内外气体检测报警仪表的发展情况制定的.

5.3.2 报警设定单元是仪表本体上配置的单元之一,它可以设置在检测器上;可以设置在报警控制器和报警设定器上;也可以设置在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上.

根据系统配置的要求,可以选用仅具有一级报警功能的仪表或具有一,二级报警功能的仪表.

一级,二级报警设定值是根据国内外多年的使用经验规定的.

报警设定值及有关的测量范围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85-90,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HG23006-92和日本国通产省令51号《关于确保液化石油气安全和正当交易的法律实施规则的有关基准》(昭和43年2月7日制定,昭和57年10月1日最终修订)的有关条文制定的.

5.3.3 指示与报警误差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3358-90有关标准制定的,但由于目前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表的报警误差大都为30%,在执行本条规定时,如果选择不到报警误差小于25%的仪表时,报警误差可酌情放宽至30%. 5.3.4 检测报警滞后时间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90制定,该标准中规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在按该规范

6.8和6.9条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检测及报警时间必须在30s以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在按该规范 6.8条和6.9条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检测及报警时间必须在60s以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HG23006-92中规定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响应时间为:扩散式60s,泵吸式30s以内.

6 检测报警仪表的安装

6.1 检测器的安装

6.1.1 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时,推荐的的检测器安装高度应高出地坪(或楼板面)0.3~0.6m.过低易造成因雨水淋,溅对检测器的损害;过高则超出了比空气重的气体易于积聚的高度.

6.1.2 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如甲烷和城市煤气时),检测器高出释放源所在高度0.5~2m,且与释放源的水平距离适当减小至5m 以内,可以尽快地检测到可燃气体.当检测指定部位的氢气泄漏时,检测器宜安装于释放源周围及上方1m的范围内,太远则由于氢气的迅速扩散上升,起不到检测效果.

检测与空气分子量接近且极易与空气混合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氰化氢)时,检测器应安装于距释放源上下1m的高度范围内;有毒气体比空气稍轻时,检测器安装于释放源上方,有毒气体比空气稍重时,检测器安装于释放源下方;检测器距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超过1m为宜. 6.1.4 检测器的安装与接线除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以外,应遵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GB50058-92有关规定执行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部分:术语 1、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裙房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的附属建筑。 3 、重要公共建筑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建筑。 4、商业服务网点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5、高架仓库 货架高度大于7m且采用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 6、半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且不大于1/2者。 7、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者。 8、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 9、散发火花地点 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 10、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11、防火隔墙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12、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墙体。 13、避难层(间) 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14、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15、封闭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6、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7、避难走道 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18、闪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或固体的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防爆设计要求

在工业厂房建筑的设计中,不同生产工艺对建筑物有不同的要求。精密仪器仪表的生产厂房要求恒温、恒湿、洁净等;而一些热车间、有粉尘的车间要求有良好的通风和除尘设施;对于化工、医药、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的厂房,由于生产过程中有爆炸的危险,因此在厂房设计时,除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外,必须认真考虑防止爆炸问题,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尽可能使生命财产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现就工业厂房防爆的设计问题谈一些看法。? 爆炸是在瞬间发生的,人在爆炸的当时是来不及采取任何措施的,因此工业厂房防爆设计应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设计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法规,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合理的抗爆结构,解决处理好泄压设施等。通过技术手段,保障安生生产,防止发生爆炸和燃烧事故。? 1设计中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 (1)对整个厂区都存在有爆炸危险的工厂(如乳化炸药厂),在整体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物内危险品的生产工序、生产品种、生产特征、危险程度等因素,确定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后进行分区规划,危险品生产区内的建筑物与其周围村庄、公路、铁路、城镇和本厂生活设施等的距离,都应分别根据建筑物的危险等级和存药量计算后,按规范要求取其最大值。当相互间距离因厂地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要做防护屏障,如采用防护堤、钢筋混凝土墙等形式。对A级建筑物必须设置防护屏障。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以达最佳合理布局。? ?(2)对于一般工业厂区内有生产和使用爆炸物品的厂房和车间,应尽量集中布置在同一个区域内,与一般厂房、车间的距离要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这样便于对防火墙等防爆建筑结构的统一处理。? (3)有爆炸危险的车间,应布置在单层厂房内,如因工艺需要厂房为多层时,则应放在最上一层。? (4)在一般厂房、车间内设有局部防爆房间时,应将此房间尽量*外墙设置,采用特制的易于向外开启的窗,这样泄压面积容易解决,也便于灭火。? (5)在厂房中,危险性大的车间和危险性小的车间,同样应该用坚固的防火墙隔开(砖墙或钢筋混凝土墙)。宜在外墙上开门,利用外廊或阳台进行车间相互间的工作联系;或在防火墙上作双门斗,尽量使两个门错开,用门斗来减弱爆炸冲击波的威力,缩小爆炸影响范围。?

H2S气体检测仪使用操作规程

H2S气体检测仪使用操作规程 1、H2S气体检测仪设置 ⑴打开仪表开关的同时按住翻页按钮。 ⑵翻页和复位按钮修改口令使出现需要的口令,然后按下开关按钮确定口令进入设置功能模块。 2、低报警设置 ⑴用翻页和复位按钮设置低报警值(10ppm)。 ⑵按下开关按钮接受设置值并进入高报警页。 3、高报警设置 ⑴用翻页和复位按钮设置低报警值(20ppm)。 ⑵按下开关按钮接受设置值并进入STEL/TWA使能页。 4、H2S气体检测仪使用步骤 ⑴校准检查 a.新鲜空气中打开仪表。 b.确认读数指示当前没有气体存在。 c.校验导管一端接检验气瓶、一端接仪表测试口。 d.打开标定气瓶,校验显示屏上的读数是否在校准气筒的限制范围之内。假如校验检测气体浓度超过仪表报警点,必须有一个报警指示显示。 ⑵H2S测量

a.检测仪在检测界面能显示1%的气体浓度。仪表保持在这页,直到其他页面被选或仪表关闭。 b.假如气体浓度超过报警设置点,发出报警声,报警灯闪烁,报警类型和报警图标交换闪烁。 c.低报警:只要气体浓度降低到不报警浓度点以下仪表自动复位,按下复位按钮可保持5秒的消音,气体浓度一直在低报警以上时仪表一直报警。 d.高报警:在气体浓度降到高报警点以下不会复位,按下复位按钮可保持5秒的消音,当气体浓度一直保持在高报警点以上,报警继续。 三、干粉灭火器使用操作规程 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准备好工具用具。 2、检查出粉管是否畅通,是否老化,检查灭火机重量或压力是否符合铭牌规定标准。 3、灭火器必须置于上风头使用,喷管对准火源根部。 4、发现着火首先切断油、气、电源,放掉容器内压力,隔离或搬掉易燃物。 5、操作完毕,将工具用具擦洗干净收回。

防爆设计的通用要求

1.防爆外壳材料 1.1 金属材料 常用的有铸钢、铸铁、焊接钢板、铸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如采用铸铝合金时,对Ⅰ类电气设备外壳,铝、钛和镁的总含量不允许大于15%(质量比),且钛和镁的总含量不允许超过6%;对Ⅱ类电气设备外壳,含镁量不允许超过6%(质量比)。金属外壳的厚度:对隔爆型外壳,应能承受内部爆压和外部冲击能量的考核;对其它防爆类型外壳,应能承受外部冲击能量的考核。 1.2 塑料材料 塑料外壳在增安型电气设备和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用的较多。主要考虑结构轻便,抗环境化学腐蚀能力优的特点。但材料的老化和变形是塑料制品的关键缺陷。某些塑料能克服以上的缺点,如DMC、SMC 塑料制品已大量在防爆电气产品的外壳中使用。选用塑料牌号时要考虑材料的热稳定性至少比设备产生表面温度高20K;低温特性至少比设备使用环境温度下限低5-10K的条件下能耐规定的冲击或跌落试验不损坏。对移动电气设备及可能被摩擦或擦拭的塑料表面要考虑静电荷的影响,这可按表2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2、紧固件 2.1 设计原则 2.1.1 紧固件的尺寸和材料要满足防爆类型的结构要求,如隔爆型设备紧固件的抗拉强度要承受爆炸压力;增安型和其它设备的紧固件应保证外壳充分压紧,达到规定的防护等级。 2.1.2 铝合金和塑料外壳的紧固件如采用轻金属或塑料制的螺栓,则螺栓的材料和螺纹形状要满足紧固要求就可使用。 2.1.3紧固件的紧固应保证只能用专用工具才能开启的结构。 2.2 特殊紧固件按GB3836.1-2000第9.1条规定。

3、粘接材料 防爆电气部件之间需用树脂复合物进行粘接来达到规定的接合强度时,应考虑复合物的配方和工艺,并应考虑粘接材料的极限温度至少应比设备表面温度高20K。 4、电气连接件和接线空腔 防爆电气设备外部电缆或导管的引入,除用*电缆方法引入外,绝大部分在接线腔内进行的。设计接线空腔时,应保证有足够的尺寸,便于导线可靠连接。外壳的防爆型式要符合使用的爆炸性危险环境。接线腔内设置的接线端子,其导电螺栓的规格应有余量。 5、连接件 防爆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上应设置内、外接地连接件。外接地连接件应尽量靠近电缆引入装置处,内接地连接件应在接线腔内。连接件的尺寸应能至少和4mm2以上的保护线可靠连接,并应有防松措施保证可靠压紧,在接地连接件处应设置接地符号,以示正确连接。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有金属导管连接的电气设备,可不必设置接地连接件。 6、电缆和导管引入装置 电缆和导管引入装置可以和防爆外壳制成一体,也可制成防爆部件(Ex元件)固定在防爆外壳上。关于电缆和导管引入装置的技术要求见GB3836.1-2000 附录D。电气设备上不装电缆和导管的通孔须用封堵件封堵。 7. Ex元件 防爆外壳、接线端子、电流表、小型开关、小型按钮、指示灯、仪表显示器引入装置、等部件,如制成Ex元件,就可方便的安装在增安型外壳内,达到结构轻巧,安装维护方便的目的。

几种重要的气体检测仪详细功能说明与使用

气体检测仪中重要的部分是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气体成份和浓度的传感器都称作气体传感器,不管它是用物理方法,还是用化学方法。比如,检测气体流量的传感器不被看作气体传感器,但是热导式气体分析仪却属于重要的气体传感器,尽管它们有时使用大体一致的检测原理。 市场上目前流行的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有如下种类: 一、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选择性地检测可燃性气体:凡是可以燃烧的,都能够检测到;凡是不能燃烧的,传感器都没有任何响应。 这种传感器是在白金电阻的表面制备耐高温的催化剂层,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性气体在其表面催化燃烧,燃烧是白金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变化,变化值是可燃性气体浓度的函数。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计量准确,响应快速,寿命较长。传感器的输出与环境的爆炸危险直接相关,在安全检测领域是一类主导地位的传感器。 缺点:在可燃性气体范围内,无选择性。暗火工作,有引燃爆炸的危险。大部分元素有机蒸汽对传感器都有中毒作用。 目前这种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在中国、日本、英国(发明国)。目前中国是这种传感器的最大用户(煤矿行业),也拥有最佳的传感器生产技术。 二、热导池式气体传感器 每一种气体,都有自己特定的热导率,当两个和多个气体的热导率差别较大时,可以利用热导元件,分辨其中一个组分的含量。这种传感器已经传感器地用于氢气的检测、二氧化碳的检测、高浓度甲烷的检测。 三、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 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可以有效地用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酒精、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烯、乙炔、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等很多气体地检测。尤其是,这种传感器成本低廉,适宜于民用气体检测的需求。 它是利用一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电导率随着环境气体成份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造的。比如,酒精传感器,就是利用二氧化锡在高温下遇到酒精气体时,电阻会急剧减小的原理制备的。 缺点:稳定性较差,受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每一种传感器的选择性都不是唯一的,输出参数也不能确定。因此,不宜应用于计量准确要求的场所。 目前这种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在日本(发明者),其次是中国,韩国及美国等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产品,但是始终没有汇入主流。中国在这个领域投入的人力和时间都不亚于日本,但是由于多年来国家政策导向以及社会信息闭塞等原因,我国流行于市场的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性能质量都远逊于日本产品,随着市场进步,中国产的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达到和超越日本水平已经指日可待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按《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设定。 低报警值 气体名称 LOW 可燃气体 一氧化碳CO 30mg/m3 6PPM/ 硫化氢H2S 10mg/m3 氧气O2 名词解释: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 average,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1 9."5%28mg/m3 23%14mg/m3 /21mg/m3 /200mg/m3 20PPM/20mg/m3 10PPM/30mg/m3 15PPM/10%LEL 24PPM/HIGH 50%LEL 160PPM/许浓度TWA/16PPM/浓度STEL/24PPM/高报警值时间加权允短时间接触允许 1."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exposure limit,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3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1.4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防爆视频监控设计与技术要求

. 安防系统设计及技术要求 总则 1. 设计中选用的监控系统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通 过国家指定检验机构审查和检验合格,防爆设备应具有防爆合格证。 2. 系统的设计应在满足防爆要求的前提下, 注重安全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 做到功能先进,易于管理、易于维护,可扩充性强。 3. 本技术要求提供的配置清单为最低配置,若变更产品,其防爆等级、技 术 参数、功能要求不得低于本技术要求的配置。 4. 操作应简单实用,利用控制键盘可将系统中的任意一路图像在电视墙上 进行放大显示,对前端设备(视频采集、报警信号、数据采集、现场开 关、防爆 LED 显示屏等)进行遥控。 5. 在系统授权的情况下能通过网络终端随时察看各个部位的生产情况,能 进行回放和下载历史记录。 6. 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下列标准,如有新的标准,则应执行新 的 或更高的技术标准: ? 防爆标准要求 ?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电视监控工程程序与要求 ?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计算机网络规范 ?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2001 *系统主要功能要求 GB3836·1;.2-2000 GA/T74-2001 GA/T75-2001 GB 50348-2004 JGT/T16-92 GA/T 75-94 GBJ115 -98 GBJ232-92 ?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308-2001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气体检测仪常用知识

气体检测仪是一种气体泄露浓度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主要是指便携式/手持式气体检测仪。主要利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气体种类,武汉中试高测电气有限公司气体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成份和含量的传感器。一般认为,气体传感器的定义是以检测目标为分类基础的,也就是说,凡是用于检测气体成份和浓度的传感器都称作气体传感器,不管它是用物理方法,还是用化学方法。比如,检测气体流量的传感器不被看作气体传感器,但是热导式气体分析仪却属于重要的气体传感器,尽管它们有时使用大体一致的检测原理。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气体传感器就已经成为传感器领域的一个大系,属于化学传感器的一个分支。 目前流行于市场的气体传感器大约有如下一些种类: 1、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 它是利用一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电导率随着环境气体成份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造的。比如,酒精传感器,就是利用二氧化锡在高温下遇到酒精气体时,电阻会急剧减小的原理制备的。 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可以有效地用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酒精、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烯、乙炔、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等很多气体地检测。尤其是,这种传感器成本低廉,适宜于民用气体检测的需求。 下列几种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是成功的:甲烷(天然气、沼气)、酒精、一氧化碳(城市煤气)、硫化氢、氨气(包括胺类,肼类)。高质量的传感器可以满足工业检测的需要。 缺点:稳定性较差,受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每一种传感器的选择性都不是唯一的,输出参数也不能确定。因此,不宜应用于计量准确要求的场所。 目前这种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在日本(发明者),其次是中国,最近有新加入了韩国,其他国家如美国在这方面也有相当的工作,但是始终没有汇入主流!中国在这个领域投入的人力和时间都不亚于日本,但是由于多年来国家政策导向以及社会信息闭塞等原因,我国流行于市场的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性能质量都远逊于日本产品,相信,随着市场进步,民营资本的进一步兴起,中国产的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达到和超越日本水平已经指日可待 2、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是在白金电阻的表面制备耐高温的催化剂层,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性气体在其表面催化燃烧,燃烧是白金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变化,变化值是可燃性气体浓度的函数。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选择性地检测可燃性气体:凡是可以燃烧的,都能够检测;凡是不能燃烧的,传感器都没有任何响应。当然,『凡是可以燃烧的,都能够检测』这一句有很多例外,但是,总的来讲,上述选择性是成立的。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计量准确,响应快速,寿命较长。传感器的输出与环境的爆炸危险直接相关,在安全检测领域是一类主导地位的传感器。 缺点:在可燃性气体范围内,无选择性。暗火工作,有引燃爆炸的危险。大部分元素有机蒸汽对传感器都有中毒作用。 目前这种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在中国、日本、英国(发明国)!目前中国是这种传感器的最大用户(煤矿),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设计要求

粉尘爆炸是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到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破坏力极强。 现代工业生产中,随着粉体加工业的发展,粉尘大量产生,粉尘爆炸以及污染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健康带来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显著增加。广泛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粮食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等场所的爆炸性混合物,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为防止粉尘爆炸,人们采取了多种防爆技术措施,以防止爆炸危险性环境的形成及爆炸的发生。 那么,粉尘防爆对电气产品的设计一般有哪些要求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一、设备材料选择方面的要求 电气设备外壳材料应热稳定性好,具有足够高的强度,能承受爆炸压力而不致损坏和变形,其隔爆接合面应能承受爆炸而不传爆。 二、设备最高表面温度方面的要求 限制粉尘外壳最高表面温度的形成是防止粉尘点燃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电气元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发热,所以要保证安全,限制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值范围就显得格外必要。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点燃温度,所以,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范围也应有所不同。气体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与粉尘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一致。 三、非金属部件方面的要求 设备的非金属部件,也应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耐热、耐寒要求。

四、IP防护方面的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12476.1的要求,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还需满足以下2个条件: 1、防尘外壳:虽不能完全防止粉尘的进入,但进入量尚不足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外壳防外物能力为5级; 2、尘密外壳:外壳的结构设计成隔尘结构,粉尘不能进入,外壳防外物能力为6级。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粉尘防爆意识的加强,要求产品进行粉尘防爆认证的厂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外知名品牌厂家,其产品一般都经过粉尘防爆认证。 由于对粉尘防爆认识不够,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厂家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做粉尘防爆方面的设计,更没有进行粉尘防爆方面的认证,这无疑为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留下了安全隐患,进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深圳中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立足于华南地区,是一家专注防爆认证和煤安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业务涵盖防爆3C认证、防爆合格证、防爆检测、ATEX认证、IECEx认证、防爆设计、现场防爆检查、防爆工程、防腐等级测试、煤安&矿安认证、KY认证、防爆培训、SIL认证等。为客户提供从防爆设计、检测、认证、安装、检修、现场检查、防爆施工、防爆改造等一站式防爆技术咨询和服务。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使用技巧及维护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使用技巧及维护 ?一、注意经常性的校准和检测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也同其它的分析检测仪器一样,都是用相对比较的方法进行测定的:先用一个零气体和一个标准浓度的气体对仪器进行标定,得到标准曲线储存于仪器之中,测定时,仪器将待测气体浓度产生的电信号同标准浓度的电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得到准确的气体浓度值。因此,随时对仪器进行校零,经常性对仪器进行校准都是保证仪器测量准确的必不可少的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很多气体检测仪都是可以更换检测传感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检测仪可以随时配用不同的检测仪探头。不论何时,在更换探头时除了需要一定的传感器活化时间外,还必须对仪器进行重新校准。另外,建议在各类仪器在使用之前,对仪器用标气进行响应检测,以保证仪器真正起到保护的作用。 二、注意各种不同传感器间的检测干扰 一般而言,每种传感器都对应一个特定的检测气体,但任何一种气体检测仪也不可能是绝对特效的。因此,在选择一种气体传感器时,都应当尽可能了解其它气体对该传感器的检测干扰,以保证它对于特定气体的准确检测。 三、注意各类传感器的寿命 各类气体传感器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即寿命。一般来讲,在便携式仪器中,LEL传感器的寿命较长,一般可以使用三年左右;光离子化检测仪的寿命为四年或更长一些;电化学特定气体传感器的寿命相对短一些,一般在一年到两年;氧气传感器的寿命最短,大概在一年左右。电化学传感器的寿命取决于其中电解液的干涸,所以如果长时间不用,将其密封放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可以延长一定的使用寿命。固定式仪器由于体积相对较大,传感器的寿命也较长一些。因此,要随时对传感器进行检测,尽可能在传感器的有效期内使用,一旦

泵吸式气体检测仪常见的5个故障及解决方法

泵吸式气体检测仪常见的5个故障及解决方法 气体检测仪,又称气体泄漏报警器、气体探测器、气体变送器、气体检测探头、智能气体传感器、气体浓度分析仪、气体检漏仪、气体监测仪。如果按类型来划分,可分为在线式、固定式、泵吸式、扩散式、管道式、流通式等六种气体检测仪。在生产生活中,根据不同环境场所需要,选择相应的气体检测仪。这里以泵吸式气体检测仪为例,深圳信立科技总结出常见的5个故障及解决方法。 故障1:低浓度的时候检测不出来 解决方法: 1、检查泵是否工作,泵正常工作的时候有轻微的振动,并且用手指堵住进气口2秒钟可以感觉到有明显的吸力。然后再检查过滤器的进气口是否被堵塞或连接处没有密封好导致漏气而无吸力。 2、通入氮气校准零点或在洁净空气中校准零点,校准完以后马上进行检测。 3、校准零点以后还检测不出被测气体,需要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 4、恢复出厂设置以后还检测不出来,需要再次通入氮气或在洁净空气中进行零点校准操作,校准完以后马上进行检测。 5、检查传感器的连接线有没有被人为损坏或接触不良。 6、以上步骤都做了还是检测不出来,需要确认一下现场是否存在被测气体,或者被测气体的浓度确实很低,如果低于仪器的最小检出限值就无法检测。 故障2:在空气中,没有被测气体,但是数值波动很大或者乱跳 解决方法: 1、一般短时间零点波动范围小于最大量程的1%属于正常范围,在没有被测气体的情况下长时间漂移小于最大量程的2%属于正常范围,若超出此范围,需要确认现场是否存在被测气体,或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波动较大,导致数值不稳定,一般情况下温度和湿度波动大会造成仪器检测数值短时间波动较大,待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恒定以后,数值也会相对比较稳定。 2、确认是否对仪器进行了零点校准或目标点校准操作,若在有被测气体的场合进行零点校准操作就可能检测不出低浓度的气体,若在有被测气体的场合进行了目标点校准,但是校准的浓度值和实际浓度值不符,可能造成仪器数值波动很大或检测到的数值偏小,这两种情况都进行恢复出厂操作就可以解决。 3、如果还无法解决问题,需要确认是否通入了高浓度的气体或有高浓度的气体冲击了传感器,如果有冲击过传感器,将仪器上电老化24小时以后,数值还不稳定就可能是传感器被

-防爆墙设计要求

防爆墙、泄压墙体设计要求 1.防爆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爆墙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且不宜作为承重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h.; (2)防爆墙可采用配筋砖墙。当相邻房间生产人员较多或设备较贵重时,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 (3)配筋砖墙厚度应由结构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240mm,砖强度不应低于MU7.5,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 5。构造配 构造配筋:沿墙身高度方向每隔500mm配置3Φ6—10通长水平钢筋,其两端应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排架柱予埋插筋绑扎或焊接。当砖墙长度、高度大于6m时,应设钢筋混凝土中间柱及横梁,并按构造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其端部应与屋面梁及框、排架柱连接; (4)钢筋混凝土防爆墙厚度不应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钢筋截面面积由结构计算确定; (5)防爆墙上不宜开孔留洞。当工艺管道、电缆等必须穿过时,孔洞不应大于Φ200mm,孔洞周边应配置补强钢筋,孔洞应填封密实。 2.泄压墙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泄压墙体的材料面积密度不宜大于60㎏/㎡。当所用材料为难燃烧体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0.5h,当所用材料为非燃烧体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0.25h; (2)无保温要求的轻质墙体,宜采用纤维水泥中波瓦、阻燃型玻纤增强聚酯波形瓦或压型板、聚氯乙烯波形瓦或压型板、轻质GRC板等,可采用金属波形瓦或矢高不大于35mm的金属压型板; (3)有保温要求的轻质墙体,其所用的保温材料宜选用不燃的珍珠岩板、岩棉板、超细玻璃棉板等;亦可采用自熄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当采用复合墙体时,可采用以金属波形板、压型板双面复合的夹芯板材;(4)当采用金属波形板、压型板作为墙体材料时,其与型钢龙骨的连接应采取易摧毁、易脱落的构造措施。 摘自石油代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SH 3017—1999)

如何选择和使用气体检测仪

气体检测仪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燃气、煤矿等行业,对于各类不同的安全生产场合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气体检测仪对每一个从事安全和卫生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十分重要。 1 确认所要检测气体的种类和浓度范围 每一个生产部门所遇到的气体种类都是不同的。在选择气体检测仪时就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如煤矿的开采环境,甲烷和毒性较小的烷烃类居多,选择可燃气检测仪无疑是最为合适的。这不仅是因为可燃气检测仪检测原理简单,应用较广,同时它还具有维修、校准方便的特点。如果存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就要优先选择一个同时检测可燃气、一氧化碳、硫化氢、氧气的气体检测仪才能保证工人的安全。如果更多的是有机有毒有害气体,考虑到其可能引起人员中毒的浓度较低,比如芳香烃、卤代烃、氨(胺) 、醚、醇、脂等,就应当选择PID 光离子化检测仪,而绝对不要使用可燃气检测器应付,这样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如果气体种类覆盖了以上几类气体,选择一个复合式气体检测仪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确定使用场合 工业环境的不同,选择气体检测仪种类也不同。 (1) 固定式气体检测仪 这是在工业装置上和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检测仪。它可以安装在特定的检测点上对特定的气体泄漏进行检测。固定式检测器一般分为两体式,由传感器和变送元件组成的检测探头安装在检测现场,由电路、电源和显示报警装置组成的二次仪表安装在安全场所,便于监视。固定式气体检测仪在工艺和技术上更适合于检测所要求的连续、长时间稳等特点。它们同样要根据现场气体的种类和浓度加以选择,同时还要注意将它们安装在特定气体最可能泄漏的部位,比如要根据气体的比重选择传感器安装的最有效的高度等。 (2)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由于便携式仪器操作方便,体积小巧,可以携带至不同的生产部位,电化学式传感器的检测仪采用碱性电池供电,可连续使用 1 000 小时;新型的可燃气检测仪、PID 光离子化检测仪和复合式检测仪采用可充电电池(有些已采用无记忆的镍氢或锂离子电池,使得他们一般可以连续工作近12 小时, 所以,作为这类仪器在各类工厂和卫生部门的应用越来越广。 如果是在开放的场合,比如敞开的工作车间使用这类仪器作为报警,可以使用随身佩戴的扩散式气体检测仪,因为它可以连续、实时、准确地显示现场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这类的新型仪器还配有振动警报附件———以避免在嘈杂环境中听不到声音报警,并安装计算机芯片来记录峰值、STEL (15 分钟短期暴露水平) 和TWA (8 小时统计权重平均值) ———为工人健康和安全提供具体的指导。 如果是进入密闭空间,比如反应罐、储料罐或容器、下水道或其它地下管道、地下设施、农业密闭粮仓、铁路罐车、船运货舱、隧道等工作场合,就要选择带有内置采样泵的多气体检测仪。因为密闭空间中不同部位的气体分布和气体种类有很大的不同。

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及防火墙处时,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该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 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1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汽、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生产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 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同乡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气体检测仪管理规定

气体检测仪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便携式可燃有毒检测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的购置、安装、维护、使用和报废的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定。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便携式氧含量分析仪的管理工作。 3术语和定义 无 4职责 自动化中心 负责公司范围内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负责对产品的技术性能进行审核,参与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合格供应商的确定。 负责组织与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运维承包商签订定期维护的服务协议。 负责建立完善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技术档案; 负责组织本单位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的年度检定,并对各个分厂使用与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本单位更新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的安装、投用和验收。 设备部 负责在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合格供方范围内组织商务谈判与采购。

工艺部 负责组织建设项目中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设计、采购、安装、验收和按规定进行检测标定。 各分厂车间 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技术资料及分布图; 负责报警器、便携式检测仪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保证报警器的正常投用; 负责组织岗位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以满足正常使用和维护的需要。5管理内容 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设置及更新 新改扩建的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由项目建设方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报警器。 现役装置按照规范要求需要新增报警器的,应组织进行设计,以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通过工程项目安装或购置的各类报警器,由承建单位利用工程投资进行首次检定,交工时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纳入各分厂进行日常管理。 报警器的更新自动化中心提出更新改造投资计划,按照《投资计划管理程序》进行申报、审批。 可燃气体报警器的选型、设计和安装应按照自动化中心规范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执行。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器、检测仪使用场所及配备要求

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规范

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规范防爆电器设备安装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7—96 条文说明 1 总则本规范不适用的环境,是指不是由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而引起,而是由于其它原因构成危险的环境。对于这些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的施工及验收,应按其各专用规程执行。按设计进行施工是现场施工的基本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采用的电气设备和器材,设计时根据其环境危险程度选用适合环境防爆要求的型号规格。所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有接线板的防爆接线盒出厂时,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也应有铭牌标志,故也应视为设备对待。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验收,通过验收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施工安装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进行电气装置的施工安装,尤其是扩建和改建工程中,安全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事先制定并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一些规定不完全适合电气设备安装的要求,如建筑工程的允许误差以厘米计,而电气设备安装允许误差以毫米计。这些电气设备的特殊要求应在电气设计图中标出,但建筑工程中的其它质量标准,在电气设计图中不可能全部标出,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为了尽量减少现场施工时电气设备安装和建筑工程之间的交叉作业,做到文明施工,确保设备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规定了设备安装前及设备安装后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具备的一些具体条件和应达到的要求。本规范主要是针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中的电气设备的施工及验收,用于这类环境的电气设备有防爆电气设备,也还有大量的普通电气设备,而且防爆电气设备除了在外部结构、温

气体分析仪与气体检测仪的八大区别

气体分析仪是测量气体成分的流程分析仪表。在很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存在化学反应的生产过程中,仅仅根据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参数进行工艺自动控制常常是不够的。由于被分析气体的种类千差万别和分析原理的多种多样,气体分析仪种类繁多。常用的有红外气体分析仪,激光气体分析仪,紫外气体分析仪,热导式气体分析仪、电化学式气体分析仪等。 气体检测仪是一种气体泄露浓度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其中包括: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手持式气体检测仪、固定式气体检测仪、在线式气体检测仪等。以下就是对气体分析仪与气体检测仪的区别进行的介绍。 1、仪器结构的不同 气体检测仪结构较简单,只包括探头(传感器)及传感器信号转换电路部分。而气体分析仪不仅在内部装有探头(传感器)而且还有一整套气路系统,即将样气引入到仪器内部,并且再引出仪器放空或回收的全套气路系统。 2、检测方式不同 气体检测报警仪利用探头直接暴露在被测的空气中或样气环境中进行检测。而气体分析仪是将被测气体(样气)通过特殊方式引入到仪器内部进行测定,然后再引出仪器外放空。 3、对测定条件的控制方式不同

气体检测报警仪不涉及样气工艺技术条件的调整及控制部分,同时它也完全不考虑样气存在的环境条件,直接进行检测。 气体分析仪内部所配套的一整套气路系统及外部配套设备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化工工艺流程,气体分析仪内部对样气的工作条件进行全方位调整控制,以达到传感器正常稳定工作的目的,这是气体分析仪能够获得准确测定数据的保证。 4、完成测定全过程的操作方法不同 气体检测报警仪在应用时,只需将仪器放置于被测环境中,仪器即可显示数值。 气体分析仪必须将样气仔细地引入到仪器内部,再进行工艺技术条件的严格调整,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进行修正,才能获得准确的测定数据。 5、在检测过程中,对排除干扰因素考虑的方式不同 气体检测报警仪是将传感器直接置于大环境气氛中测定的,仪器结构设计及在实际使用检测过程中并不考虑大环境气氛中有无干扰测定的因素,并且不具备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设计能力。 气体分析仪在设计选型及使用检测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测定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并且,要认真逐一排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否则,不适当地忽略了某一影响因素,对检测来说都是不被允许的和不能被接受的。

防爆墙设计要求

防爆墙设计要求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防爆墙、泄压墙体设计要求 1.防爆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爆墙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且不宜作为承重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h.; (2)防爆墙可采用配筋砖墙。当相邻房间生产人员较多或设备较贵重时,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 (3)配筋砖墙厚度应由结构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240mm,砖强度不应低于,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 5。构造配 构造配筋:沿墙身高度方向每隔500mm配置3Φ6—10通长水平钢筋,其两端应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排架柱予埋插筋绑扎或焊接。当砖墙长度、高度大于6m时,应设钢筋混凝土中间柱及横梁,并按构造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其端部应与屋面梁及框、排架柱连接; (4)钢筋混凝土防爆墙厚度不应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钢筋截面面积由结构计算确定; (5)防爆墙上不宜开孔留洞。当工艺管道、电缆等必须穿过时,孔洞不应大于Φ200mm,孔洞周边应配置补强钢筋,孔洞应填封密实。 2.泄压墙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泄压墙体的材料面积密度不宜大于60㎏/㎡。当所用材料为难燃烧体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当所用材料为非燃烧体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2)无保温要求的轻质墙体,宜采用纤维水泥中波瓦、阻燃型玻纤增强聚酯波形瓦或压型板、聚氯乙烯波形瓦或压型板、轻质GRC板等,可采用金属波形瓦或矢高不大于35mm 的金属压型板;

(3)有保温要求的轻质墙体,其所用的保温材料宜选用不燃的珍珠岩板、岩棉板、超细玻璃棉板等;亦可采用自熄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当采用复合墙体时,可采用以金属波形板、压型板双面复合的夹芯板材; (4)当采用金属波形板、压型板作为墙体材料时,其与型钢龙骨的连接应采取易摧毁、易脱落的构造措施。 摘自石油代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SH 3017—1999)

气体检测仪常见故障处理

气体检测仪常见故障处理 第一、使用者使用不当 气体报警器使用者使用气体检测仪过程中,将空调和取暖设备靠近可燃性气体检测仪安装,当使用空调和取暖设备的过程中,如果冷、暖气流直接吹过可体报警器,就有可能造成可体报警器铂丝的电阻率发生变化出现误差,因此可体报警器应远离空调、取暖设备,避免设置位置不当引发故障。使用者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过程中还应注意防电磁干扰。可体报警器安装位置、安装角度、防护措施以及系统布线等方面应防电磁干扰。使用者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过程中应注意易引起故障的因素,如:灰尘、高温、潮湿、雨淋等。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场所需安装排气扇时,排气扇如与可燃性气体检测仪相邻设置,泄漏的可体将无法充分扩散到可体报警器附近,造成不能及时探测,怡误战机。使用者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还应注意避免高温、高湿、蒸汽、油烟可到的地方。探测器上勿放置物品或挂置物品。装好的可燃性气体检测仪不能任意移动装置的位置。使用者使用可体报警器尽量选用传感器探头可更换的产品,以便于使用。 第二、施工过程不规范;

施工过程不规范会在使用过程中使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探测故障。如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未设在设备易于泄漏可体附近,或安装时与排气扇相邻设置,泄漏的可体无法充分扩散到可燃性气体检测仪附近,从而使泄漏险情无法及时被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探知。可燃性气体检测仪如不可靠接地,不能消除电磁干扰,必将影响电压,出现探测数据不准的故障。所以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施工过程中应可靠接地。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及接线端子设于易遭受碰撞或易进水处,造成电器线路断路或短路。焊接必须用无腐蚀的助焊剂,不然接头处腐蚀脱开或增加线路电阻,影响正常探测。探测器勿掉落或抛落于地。施工完后应进行调试,保证可体报警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三、维护保养气体检测仪 要检测气体浓度,必须使得探测器和检测环境沟通,所以环境中的各种污染性气体和积尘进入探测器是无法避免的,其对探测器造成的工作条件的损坏是客观的存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有许多安装在室外,维护保养不善将会导致可体报警器探测出现误差或不探测。因而定期对可燃性气体检测仪进行清洗、保养是防止发生故障的一个重要工作。

《民用建筑防爆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防爆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

目次 1总则 (1) 2符号和术语 (2) 2.1术语 (2) 2.2符号 (3) 3建筑防爆设计基本要求 (4) 3.1基本要求 (4) 3.2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5) 3.3设计原则 (8) 4建筑防爆风险评估和安全规划 (11) 4.1基本要求 (11) 4.2建筑爆炸风险评估 (11) 4.3建筑防爆安全规划 (13) 5爆炸荷载 (15) 5.1一般规定 (15) 5.2室外爆炸荷载 (16) 5.3室内爆炸荷载 (19) 6材料的动态特性 (1) 6.1材料的动态设计强度 (1) 6.2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 (4) 6.3材料的动态本构模型 (4) 7建筑构件抗爆分析 (5) 7.1一般规定 (5) 7.2等效静载法 (5) 7.3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法 (6) 7.4压力-冲量图法 (11) 7.5数值模拟法 (11) 8建筑结构抗爆设计 (12) 8.1一般规定 (12) 8.2钢筋混凝土结构 (12) 8.3钢结构 (15) 8.4砌体结构 (16) 9建筑结构防连续性倒塌设计 (17) 9.1一般规定 (17)

9.2防连续性倒塌概念设计及构造措施 (18) 9.3防连续性倒塌设计 (18) 9.4结构连续性倒塌分析 (20) 10建筑外围护系统与防爆墙的抗爆设计 (23) 10.1一般规定 (23) 10.2玻璃幕墙和门窗 (23) 10.3防爆门 (24) 10.4围护墙 (25) 10.5防爆墙 (25) 11既有建筑结构抗爆安全评估与加固设计 (27) 11.1一般规定 (27) 11.2初步评估 (27) 11.3详细评估 (27) 11.4加固设计 (28) 附录A 车辆阻挡装置 (30) 附录B 其他化学爆炸品等效TNT当量折算系数 (32) 附录C 室内爆炸平均反射压力峰值图 (34) 附录D 室内爆炸平均比例反射冲量图 (43) 附录E 室内爆炸比例气体冲量图 (52) 附录F 常见建筑材料的动态本构模型 (59) 附录G 改进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