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精准治理荒漠化

合集下载

《基于WSN的内蒙古荒漠化草原环境监测系统研究》范文

《基于WSN的内蒙古荒漠化草原环境监测系统研究》范文

《基于WSN的内蒙古荒漠化草原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荒漠化草原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对于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WSN的环境监测系统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监测问题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WSN的内蒙古荒漠化草原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分析其技术特点、系统架构和实际应用,为荒漠化草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由大量低成本、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网络,能够实时感知、收集并传输监测区域内环境信息。

其具有低成本、高灵活性、可扩展性强等优点,为复杂环境下的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WSN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节点、网络拓扑结构和数据处理等部分。

三、基于WSN的内蒙古荒漠化草原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一)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节点、网关节点、监控中心等部分组成。

其中,传感器节点负责实时感知和收集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风速、降雨量等;网关节点负责数据的汇聚和传输,将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并实时显示监测结果。

(二)传感器节点选择与配置传感器节点的选择与配置是本系统的关键部分。

根据荒漠化草原的环境特点,我们选择了一系列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较高测量精度的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等。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还对传感器节点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和配置。

(三)数据传输与处理本系统采用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传感器节点与网关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关节点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并采用可视化技术实时显示监测结果。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荒漠化草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植物种质资源库将全面提升扩容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植物种质资源库将全面提升扩容

科技动态依托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基础资源,内蒙古蒙 草种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利用遥感、物联网等技 术定期采集更新植物种质资源数量、草种生产、种 质资源交换需求等信息,建立数据汇通、种业创 新、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可视化的草种 质资源共享平台。

平台以“一张图”的方式可视化 展示内蒙古土壤、温度、降雨量、土地利用类型、草原类型等基础地理数据,并将草种质资源数据统 计分析入库,实现植物信息查询与推送;平台的研 发信息管理模块汇集千粒重、发芽率、育成植物特 性、种植技术、生长特性等繁育信息,根据用户所 需植物资源数据信息,自动推荐符合用户所需的植物资源及其相应分析数据;平台搭建智能种植系 统,可实现种植田资源管理、水肥管理、农机智能 作业管理等功能;平台建立的监测预警系统通过长 势监测、气象预报预测,可为管理者提供制种草种 全生命周期生长过程的变化状况。

草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成后将为政府、企业及 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草种采集、品种鉴定、信息入 库、种质资源交换、良种繁育技术体系、草种收 获、草种检测和种子应用等综合服务,形成各环节 可追溯的草种业产业体系,最终推动自治区草种质 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实现数据化、自动化、智能 化0(王玥琳)“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植物种质资源库将全面提升扩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 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解决种源“卡脖 子”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

为全面贯彻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十 四五”期间呼和浩特将启动新一轮植物种质资源收 集、保存、鉴定、评价研究工作,并对内蒙古植物 种质资源库进行全面提升扩容。

呼和浩特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蒙”行 动,内蒙古蒙草种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实施 “内蒙古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专项项目。

项目 将广泛收集内蒙古以及青藏高原植物种质资源3300 份,标本13000份,同时提升扩建现有内蒙古种质资 源库,新建黄河流域河套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分库、锡林郭勒草原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分库及植物种质资源库D N A库。

内蒙古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内蒙古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12 总 计
836
婆婆纳属 Veronica 12
性。在内蒙古 128 科植物中, 其中植物种类在 44~ 248 种 的 大 科 共 15 科 ; 20~31 个 种 以 上 的 科 有 8 科; 11~18 种以上的科共 19 科; 少于 10 个种的科 共 84 科; 含 2~3 种的科 32 科; 只含 1 种植物的科 25 科。含有 7~73 种植物的主要属有 50 个, 其中菊 科 ( Compositae) 、禾 本 科 ( Gramineae) 、豆 科 ( Legu- minosae) 植物种类尤为丰富, 野生种分别为 248 种 、205 种 、144 种 , 苔 草 属 ( Carex) 和 蒿 属 ( Artemisia) 2 个 大 属 , 分 别 含 植 物 73 种 和 51 种 ( 见表 1、表 2) 。 1.2 野生牧草遗传多样性丰富: 种类繁多的野生 牧草形成丰富的基因库。如禾本科是内蒙古草原 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牧草种群, 有 76 属 205 种, 多 数 为 优 良 牧 草 。 如 赖 草 属 ( Leymus Hochst.) 有 10 种, 占全国总数的 90 %以上, 赖草以草质优美、适 口性好而被牧民称为头等饲用植物, 其中羊草 ( Leymus chinensis) 最著名。赖草耐干旱、耐盐碱、 种子颗粒大而受育种学家的青睐。近年来, 内蒙古
24 繁缕属 Stellaria
10
风毛菊属 Saussurea 23 紫堇属 Corydalis
10
堇菜属 Viola
20 千里光属 Senecio
10
绣线菊属 Spiraea
18 老鹳草属 Geranium 10
马先蒿属 Pedicularis 18 龙胆属 Gentiana

蒙草生态介绍

蒙草生态介绍

对场地周围的环境、地形、 土壤、植被、水分条件等 开展调研和科学论证,并 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STEP2.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项目实施的首 要工作,是后续工作的基 础。
STEP3.草种搭配
根据典型草原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采用禾本科和豆科相结合,草本、 灌木和花卉相搭配的原则,特别是应用了抗旱、低碳的蒙草植物,主要包含: 蒙古冰草、羊草、赖草、新麦草、野罂粟、蒙草补血草等50多种乡土植物。
修复

修复

乌拉盖 草原生态修复中
科尔沁 沙地生态修复
科尔沁沙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总面积近9000万亩,分布在兴安盟、通 辽市和赤峰市。通辽市处于沙地的腹部,沙地面积达4086万亩,占科尔 沁沙地总面积的52.7%。通辽市针对科尔沁沙地制定了“双千万亩”治 理计划,蒙草公司通辽沙地治理与林草牧业发展研究院2015年开始,对 2万亩科尔沁沙地进行治理研究与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修复

修复

阿拉善 荒漠生态修复
基于驯化乡土植物修复本土生态的理念,蒙草在阿拉善荒漠腹地设立 荒漠植物研究院,研究荒漠植物及荒漠生态治理的集成技术体系,蒙 草阿拉善子公司与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共 同签署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巴彦木仁苏木“十个全覆盖” 暨灾后重建工程PPP合同》,估算投资约1.35亿元,为荒漠化生态修 复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大数据支持。
沙地、沙漠生态治理关键点 1.植物多样性调研
不同地域和类型的沙地及沙 漠适合生长的植物不同。所 以修复之前需要对当地的植 物多样性进行系统普查,以 确定未来生态修复的植物用 种和配比。
科科尔沁沙地生态修复: 尔沁沙地处于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以及农业和牧业过渡带,是我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 脆弱、土壤基质不稳定、风势强劲、沙化类型复杂。蒙草通过对当地气候、植物的研究,采用了整体 飞播加局部沙障的方式对这片沙地进行了治理。 阿拉善荒漠生态修复: 阿拉善地区空气干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流动性沙丘,使植物的生长和稳定 都成为极大的难题。因此,蒙草采用保护性种植的方式,一方面交替使用机械沙障和植物沙障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固沙,另一方面采用高效补水技术为植物进行水份补给,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量。

《2024年蒙古国中部草原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范文

《2024年蒙古国中部草原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范文

《蒙古国中部草原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篇一蒙古国中部草原植被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一、引言蒙古国以其广阔的草原闻名于世,其中部草原是该国生态系统的关键部分,也是生态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区域。

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成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关键途径。

本研究关注于蒙古国中部草原的植被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为草原的可持续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和方法本研究选定了蒙古国中部的特定草原区域进行研究。

这里的地形多样,包括平坦的草原和起伏的丘陵地带,为各种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的综合方法,包括植被调查、土壤采样、微生物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三、植被多样性分析1. 植被组成:蒙古国中部草原的植被主要由多种草本植物组成,包括蒿属、针茅属等。

此外,还有少量的灌木和半灌木植物。

这些植物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植被分布:由于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植物在草原上呈现出特定的分布模式。

例如,一些耐旱的植物在干旱地区生长,而一些在湿润地区生长的植物则在雨季时期繁殖。

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1. 土壤微生物种类:研究表明,蒙古国中部草原的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至关重要。

2. 微生物与植被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和组成对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显著影响。

例如,某些植物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同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五、结果与讨论1. 植被多样性:蒙古国中部草原的植被种类丰富,分布多样。

这种多样性不仅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产力。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原的植被组成和分布正在发生变化,这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探索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探索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探索一、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草原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

内蒙古草原包括森林草原、草原、沙漠草原和湿地草原四大类型,面积超过1160万公顷,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功能区草地占总面积的72%。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草原面临诸多问题。

草原生物多样性丧失,草原土地退化、沙漠化及污染严重,内蒙古生态危机日益加剧。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内蒙古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二、草原生态保护措施1. 建立生态功能区内蒙古政府于2005年初步划定了生态功能区,划定了540多万公顷的草地,确保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

生态功能区是针对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2. 推行草原禁牧草原禁牧是指在特定期间限制或禁止牧民把牲畜放到草原上进行放牧的活动。

通过禁牧以及合理利用草场,可以使草原得到充分的恢复。

3. 实行草原埋地草原埋地就是将秸秆等杂草填埋到土中,促进土壤有机质的蓄积和土层肥厚,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保肥,以提高草地质量。

这种方式通过循环利用草原资源,避免了破坏草地环境的现象。

三、草原生态利用措施1.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畜牧业发展较为成熟,肉、毛等畜产品市场需求较大。

通过科学调控畜牧业的规模和结构,稳定畜牧业经济效益,同时促进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 草原生态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愿意通过旅游方式接触大自然,体验草原风光和民俗文化。

草原生态旅游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同时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开发方式。

四、结论内蒙古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宝库。

为了保护草原,内蒙古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与草原生态利用措施。

通过建立生态功能区、实行禁牧、埋地等措施,可以保护草地的土壤和生物多样性,同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草原生态旅游也可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综合性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可以实现草原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王保林-蒙草大数据-参加会议

王保林-蒙草大数据-参加会议

蒙草“生态+”大数据蒙草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立足于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维系生态平衡、生态与产业融合实现数据指挥“一张图”科学管理“一张网”精准服务“一平台”种质资源体系建设土壤资源体系建设生态大数据指挥中心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生态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生态保护及修复需要大数据生态产业发展需要大数据生态扶贫需要大数据生态监测生态服务生态健康生态预警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综合服务为生态体检为产业导航精准指导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指导产业发展决策优化引导大众生产生活锁定经纬度上任意一点即可查询到该地区的生态大数据水资源大数据土壤大数据气候大数据生物多样性原生植物群落结构适应地情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动态监测预防生态破坏维护系统平衡锁定任何一个生态区即可查询该地区适宜发展的生态产业类型及作业体系指导用户生产生活实践动物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气候资源政府科学决策、高效管理、精准服务农牧民产、供、销资讯获取技术咨询管理服务企业农草林牧保险公司、银行公园、景区1种质资源采集与分类2种质资源信息追溯系统3种质资源库建设(4种质资源科研基地建设5种质资源管理及科研咨询123智能化设备1土壤资源采集与分类2土壤资源检化验3土壤资源信息追溯系统4土壤资源库建设5土壤资源管理及科研咨询数据组成“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灾害数据遥感影像社会经济信息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生态资源气象气象1961-2015(55年)逐月(12期)16气象参量降水(最高、最低、平均)温度(最高、最低、平均)积温(0度、10度)风速(最大、平均)湿度日照时数蒸散饱和空气差极端天气极端天气地形一期3个地形参量地形海拔坡度坡向生态参量初级生产力植被盖度。

荒漠化治理的内蒙古实践

荒漠化治理的内蒙古实践

荒漠化治理的内蒙古实践作者:王英楠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第9期9 月6 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拉开帷幕,来自196 个缔约方、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00 多人参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应对挑战的共同努力,将成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里程碑。

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不仅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大森林和大湖泊,同样有着大片的荒漠化土地,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的荒漠化面积逐年缩减、荒漠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其中库布其治沙成就获得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

内蒙古荒漠化治理的成功实践,不仅坚定了全国人民治理荒漠化的信心,也为世界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地处我国北疆的内蒙古,既有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绿色明珠,也有巴丹吉林沙漠、库布其沙漠、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等黄色“顽疾”,是我国的“荒漠化重灾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确定了到2020 年50% 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标。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绿色内蒙古”目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制定了一系列防沙治沙政策措施,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

自治区把防沙治沙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沙产业,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饱受荒漠化之苦的内蒙古各族儿女与风沙搏斗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守望相助,共同筑起祖国北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治沙之路。

重大工程助力荒漠化治理重大生态工程带动是改变内蒙古面貌的一个最主要措施。

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

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

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在全球范围内,荒漠化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威胁着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的方法,一些地区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宝贵的经验。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其沙漠,曾经是一片不毛之地,风沙肆虐,严重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态和居民的生活。

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成功,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首先,当地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和政策。

加大了对治沙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同时,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积极推广沙产业,让治沙不仅仅是为了生态恢复,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在治理技术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

例如,采用了“草方格”固沙技术,通过在沙丘上铺设草方格,有效阻止了风沙的流动,为植被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还推广了种植耐旱植物,如沙柳、梭梭等,这些植物不仅能够适应沙漠的恶劣环境,还能起到固沙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企业也在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些企业投资建设了大规模的沙漠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沙漠旅游、光伏发电等产业。

通过产业的发展,为治沙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增收。

当地居民是库布其沙漠治理的重要力量。

他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草原保护等活动,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的面貌。

许多居民还通过参与沙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除了库布其沙漠,以色列在荒漠化治理方面也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色列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

然而,以色列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实现了在沙漠中创造绿洲的奇迹。

以色列高度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发展了高效的滴灌和喷灌技术,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同时,通过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手段,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

在农业方面,以色列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和设施农业。

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出适应沙漠环境的优良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质量。

王召明_牢记嘱托_小草扎根

王召明_牢记嘱托_小草扎根

“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指导原则,也是连接机制。

作为企业,更多的是要通过这种连接机制去思考、实践,如何来呈现。

”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什么要做关于生态草的产业?因为这个领域相对是个空白,能够深度发力、创新。

现在粮食、蔬菜种业国外相对成熟,但没有生态草这个概念。

敕勒川草原曾经是呼和浩特市周边砂石遍地、黄沙漫天的废弃地,2012年,王召明和他的蒙草团队用适地乡土植物、多样性建植方案模拟自然环境,改良土壤、重建植被群落。

到现在已经10年了,这里从荒石滩恢复成绿草如茵、野花盛开的草原,蚯蚓、野兔、红隼、绿头鸭等小动物也都回归了,和谐共生。

去年在这里还看到了赤狐,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生态的一个逻辑,不是看草长多高、多密,而是要看一平米草原上,有多少植物的种类、有多少蚯蚓、生物等,再看土壤里头微生物的含量。

”王召明说。

致力于“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的王召明,将研究乡土植物、发展特色草种业科技视为人生追求。

近30年,以采集驯化野生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为起点,在全国建立10多个专项种业研究院,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和乡土植物繁育生产体系。

因为王召明和蒙草团队的努力,一株株小草不仅扎下根须,而且逐渐蔓延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草原。

种业(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蒙草的科研人员扎根这里,收集、引种、驯化、保存、运用适地乡土植物来修复自然生态的多样性,运用自然种源与生态大数据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蒙草建立了北方特色乡土种质资源“保、育、繁、推”一体化应用体系,收集存储乡土植物和农作物种子4.8万份,标本近12万份,土壤140万份,建设北方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三秦种质资源库、青藏高寒高海拔耐低氧种质资源库、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资源库、蒙中医药种质资源库等18个种质资源库。

参观蒙草种业中心后疑问

参观蒙草种业中心后疑问

参观蒙草种业中心后疑问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蒙草种业中心,这是一次令我难以忘怀的经历。

蒙草种业中心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家以种植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农业企业。

参观完这个中心后,我心中涌现出了一些疑问,让我更加好奇和想要了解这个行业。

我被蒙草种业中心所展示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所震撼。

在中心的实验室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设备,用于种子的育种、培育和研发。

这些设备看起来非常复杂,我想知道这些设备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是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

蒙草种业中心的种子储存库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注意到种子储存库内部温度和湿度都被精确地控制着,以确保种子的保存质量。

我很好奇,对于这些种子的保存,中心是如何进行的?他们是如何保证种子的保存期限和保存质量的?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蒙草种业中心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他们通过生物技术改良了一些作物,使其在抗逆性和抗病性方面更强,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我想知道,这些改良作物在实际种植中是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们是否真的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农作物的病虫害?蒙草种业中心还展示了一些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和水培技术。

这些技术在现代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且节约用水。

我很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技术的细节,以及它们在实际种植中的应用情况。

我对蒙草种业中心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作为一家综合性农业企业,中心在种植业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想知道,中心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规模,引入更多的先进技术,以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参观蒙草种业中心后,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不再是传统的农耕方式,而是借助科技和创新不断推进的行业。

蒙草种业中心所展示的种植技术和科研成果让我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充满了希望。

我相信,在科技的推动下,农业将会越来越现代化,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和安全的粮食。

杭盖草原牧缓丘草生长论文

杭盖草原牧缓丘草生长论文

杭盖草原牧缓丘草生长论文提到荒漠化,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西北干旱地区一望无际的荒凉沙漠。

其实,从荒漠化类型看,除沙漠外还包括受自然或人为因素形成的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壤沙化等;从分布地区来看,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也会发生土地盐碱化等退化,不论是哪个地区、哪种荒漠化表现,如果不加以控制、修复,它们最终都有可能发展成沙漠。

“天边草原”也有忧伤“天边草原”杭盖是无数喜爱草原之人的向往之地,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杭盖草原也有了退化、沙化、盐渍化的迹象。

2014年,蒙草生态在当地设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检测,开展植物多样性调研,结合“三化”草地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形和退化程度,出具针对性解决方案。

调研发现,杭盖草原绿色植被下存在一条暗沙带,处在暗沙带上的植被如果被破坏就会迅速地风蚀沙化,一旦沙子侵蚀周边的草原后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沙化草地。

为了让草原地区尽快恢复自然风貌,蒙草团队结合杭盖管理区林业治沙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沙化、退化草地治理等项目,针对不同的风蚀沙化情况应用机械沙障、生物沙障、补播牧草组合等措施治理严重沙化且出现风蚀坑的草地13处、共3000余亩,治理后流沙得以固定,多年生植物显著增加、植被盖度达到55%以上。

牧户曹磊家的草场位于杭盖贺斯格乌拉牧场,早先年是典型的丘陵平原草甸草原,植被破坏后有186亩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沙化,最严重之处已经成为面积达50亩的风蚀坑,植被种类单一且覆盖率降低。

蒙草团队针对该牧户的草场沙化情况因地施策,采用埋置机械沙障+生物沙障+人工撒播+枯草铺设的办法,固沙并还原植物生境,让天然植物物种在休养生息中焕发自我修复的能力,成功抑制住了草场的继续沙化。

狼毒花开,是“警”不是“景”狼毒,是一种汁液含毒的多年生植物,家畜误食会中毒,其根系大、生命力强会抑制优良牧草的生长,危害草地质量、威胁草畜产业健康发展,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警示灯”。

建设现代林草种业 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林草种业  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林草种业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作者:***来源:《北方经济》2021年第07期關键词:林草种业高质量发展一、内蒙古林草种业现状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三北,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土壤、地貌、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特异,是林草种质资源大区。

有植物种2619种,其中木本植物有500多种,饲用和药用植物有1000余种,价值高被广泛利用的林木草种近200种。

显著的气候区域特征,充沛的光热资源,适宜的水土条件,成为各类中旱生林木草种选育、繁殖的主要地区和种苗生产的主产区之一。

林草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基础良好。

随着国家对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逐步重视,内蒙古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有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6处,自治区级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6处,而且许多乡土特色树种种质资源位于各级保护区内,种质资源得以就地保护。

现建有国家草种质资源中期库、草品种资源库和乡土植物资源库,收集保存草种质资源材料3万余份。

林草品种选育推广成效明显。

2000年至今,全区已审定通过的自治区级林木良种145个。

1987年至今,全区通过国家审定的草品种64个、占全国的10%,其中育成品种28个、野生栽培品种29个、地方品种3个、引进品种4个;自治区审定的草品种152个,居各省区前列。

国审品种中杂花苜蓿、直立型扁蓿豆、蒙古冰草等品种适应性好、性能优越,深受广大农牧民喜爱。

在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鉴定的基础上,筛选利用蒙古冰草、羊草、披碱草、黄花苜蓿、驼绒藜等乡土草种37种,其中26个乡土草种经驯化选育成为野生栽培品种。

林草种苗产生繁育稳步推进。

全区现有林木育苗单位1.7万处(其中国有育苗单位218处),自治区级保障性苗圃11处,自治区级林木种质资源库6处,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1处,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6处。

林木种子年供应量保持在110万公斤左右,实际用量约100万公斤,其中良种供应量约25万公斤,实际用量约10万公斤;穗条年供应量约1700万条,实际用量约1300万条;苗木年供应量约20亿株,实际用量约6亿株。

奈曼旗采取多种机制和模式防治荒漠化

奈曼旗采取多种机制和模式防治荒漠化
坚持 “ 生 态 立旗 ” 基 本 旗策 不 动摇 。 退耕 还林 工 程 1 0 6 . 6万 亩 、退 牧还 目区 实行严 格 管理 ,有效 遏 制人 畜 旗政府 成立 由旗 长任 组长 的 山沙 两 草 2 9 0万 亩 、流域 治 理 8 2 . 5万 亩 。 破 坏 现象 ,荒漠 化 防治成 果 得 到有

区生 态建设 协调 领导 小组 ,各苏 木 同 时 , 加 大 对 以工 代 赈 、 扶 贫开 发 、 效 保护 ,全 旗上 下形 成 了人 人保 护
元 ,完成 国家 重点生 态工 程建 设 任 实行严 格 的森林 限额 采 伐制 度 和林
坚持 生态 立旗 。 多年来 , 奈曼 旗 务 5 2 4 . 6万 亩 , 其 中完 成 “ 三北” 防 木 生 长 季 节 禁伐 制度 。成 立 了 旗 、
始终 把 荒 漠化 防 治作 为 立 旗之 本 , 护林 四期 工 程建 设任 务 4 5 . 5万亩 、 乡、 村 三级林 草管 护 队伍 , 对 重点 项
国家 生态 重点工 程相 继在 奈曼旗 启 辅 的多层 次资 金筹措 渠道 。累计 争 合全 旗实 际 , 制定 出 台了《 奈 曼旗 森
动实 施 ,快速推 动 了全旗 的荒漠 化 取 国家 生 态 建 设 项 目资 金 4亿 多 林 资 源保 护管理 若干 问题 的规 定 》 ,
防治 进程 。
制约全 旗经 济社会 发展 的瓶 颈 。
奈曼旗 采取多 种机制和模 式防治 荒漠
取得 了显著 的治 理成 效 , 而 且对 化 最严 重 的旗 县之 一 。全旗 总土地 规 划 》 和《 奈 曼 旗 防沙 治 沙规 划 》 等 路 , 造林 种 草 与发 展 特 色产 业 相 结 合 , 发 挥 了积极 的示范 带动作 用 。

大数据为大草原“保驾护航”

大数据为大草原“保驾护航”

大数据为大草原“保驾护航”
作者:暂无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年第33期
本刊记者崔明理
据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草”)工作人员介绍,在内蒙古大
草原上,原生植物种类有2000 多种,公司建设的种质资源库——“小草诺亚方舟”已收集
1700 余种种质资源,其中160 余种已完成“科研向生产”的转化,并不断繁育适合不同区域
的品种。

同时,蒙草公司还专注土壤研究,目前已搜集13000 余份样品,并通过乡土植物进行
土壤改良。

基于这样的储备,蒙草公司正在完善一个强大的数据平台——蒙草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

未来在该平台上锁定经纬上任意一点,即可查询到该地区的草原生态大数据。

蒙草通过搜集、整合草原生态基础数据及技术数据,集成不同区域草牧业技术体系与标准,应用互联网+ 实现生态环境数据、植物种质资源、草原生态修复、草牧业生产技术等信息要素
互通,能够有效指导牧民合理使用草原。

图片说明:对比图为“天边草原”乌拉盖,蒙草团队历经几个月,通过对2010 年和2014 年TM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判读,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乌拉盖草原修复进行立体分析,全面摸清乌
拉盖草原生态状况,准确地掌握不同类型可恢复草原的基本情况,顺应自然规律,草原沙化治
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效。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_企业报告(业主版)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_企业报告(业主版)
1.1 总体指标 ...........................................................................................................................1 1.2 需求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行业分布 ...........................................................................................................................3 二、采购效率 .................................................................................................................................9 2.1 节支率分析 .....................................................................................................................10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10 三、采购供应商 ...........................................................................................................................14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14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14 四、采购代理机构........................................................................................................................17 4.1 主要代理机构分析 ..........................................................................................................17 4.2 主要代理机构项目 ..........................................................................................................17 五、信用风险 ...............................................................................................................................20 附录 .............................................................................................................................................20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1.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2024年11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请审议。

我国沙化土地面积25.32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7.58%,是世界上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对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歼灭战、攻坚战、阻击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李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对实施“三北”工程、利用微咸水治沙等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分关心防沙治沙工作,委员长和各位副委员长多次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组织相关专门委员会通过立法修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报告、交办代表建议等方式,持续加强法治建设和工作监督,为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经过接续奋斗、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防沙治沙工作理念更加科学,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支持更加有力,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治理研究》范文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治理研究》范文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治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然而,该地区长期面临着严重的荒漠化问题,这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对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治理进行研究,对于推动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现状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方面。

其中,沙漠化是该地区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沙漠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此外,荒漠化还导致了气候变化异常,加剧了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频发。

三、荒漠化治理的必要性荒漠化治理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治理荒漠化可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当地农业、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次,荒漠化治理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通过荒漠化治理,还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四、荒漠化治理措施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防止土地沙漠化。

同时,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 草地改良:对退化的草地进行改良,提高草地产草量,增加土壤肥力。

同时,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过度放牧。

3. 水土保持: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植树种草等措施,保持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4.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荒漠化治理的投入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荒漠化治理。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5. 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对荒漠化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发推广适合内蒙古地区的植被恢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等。

五、结论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植树造林、草地改良、水土保持、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减缓荒漠化的进程,改善生态环境。

荒漠化治理的内蒙古实践

荒漠化治理的内蒙古实践

荒漠化治理的内蒙古实践作者:田旭东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第9期金秋9 月,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内蒙古鄂尔多斯。

9 月6 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天骄圣地鄂尔多斯召开。

大会以“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为主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应对挑战的共同努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我们要弘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坚定信心,面向未来,制定广泛合作、目标明确的公约新战略框架,共同推进全球荒漠生态系统治理,让荒漠造福人类。

我国历来饱受荒漠化的影响,在国际上有“三最”之称,即“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受影响人数最多”“防治成效最显著”。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形成一整套法律、政策、科研、规划、工程建设、科技支撑、监测预警、履约与国际合作体系,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给出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

荒漠化治理,中国在行动。

中国的荒漠化治理方案,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经验。

而内蒙古防治荒漠化的成功实践,则是中国方案中的一大亮点。

内蒙古是我国荒漠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全国防治荒漠化任务最艰巨的省区之一,承担着中国40% 的荒漠化土地治理任务。

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内蒙古始终致力于绿色发展,始终把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我区的荒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荒漠生态功能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举、治沙与治穷共赢的绿色发展道路。

区域治理,铺就绿色新底色我区始终坚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的宏伟目标,将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实现了连续15 年荒漠化土地面积和程度双减少。

在荒漠中,绿色从一点点变成一条线,从一条线变成一大片,成为了亮丽内蒙古的新底色。

——昔日的鄂尔多斯,曾经风沙侵袭时“对面闻声不见人,白天屋里点明灯”;今日,从山野之中到城乡之间,无论春来还是秋至,这里绿意如画、美景永驻。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中标金额 (万元) 9815.3 5284.8 4437.6 3214.9 2778.8 1997.6
1584.0
1198.8 1093.8 830.7
公告时间 2022-07-27 2022-08-12 2023-02-13 2022-05-30 2022-05-27 2022-08-22 2022-07-11 2022-06-30 2022-04-15 2022-06-01
目标单位: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时间:
2023-02-21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企业的投标业绩表现、竞争能力、竞争 对手、服务客户和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投标行为全方位分析,为目标企业投标管理、市场拓展 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为目标企业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业主单位、竞争对手、中介机构、金融 机构等快速了解目标企业的投标实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企业 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 乳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4
九龙湾、红石崖景区一体化“百里 画廊”生态旅游区景观工程设计施 工总承包(EPC)中标公告
内蒙古卓宇旅游投资开发 有限责任公司
5
东乌珠穆沁旗林业和草原局东乌珠 穆沁旗 2021 年度草原生态修复项 目结果公告
东乌珠穆沁旗林业和草原 局
6
敕勒川草原养护服务项目中标结果 内蒙古新拓生态投资发展
1.2 业绩趋势
近 3 月(2022-12~2023-02):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21 日 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14热点报道
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开展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防治土地荒漠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将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造多元共生的荒漠生态系统。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蒙草”)作为一家以环境治理修复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企业,依托“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完成了阿拉善荒漠化治理、乌拉盖草原沙化草地修复、科尔沁沙地治理等荒漠化治理项目,在荒漠化防治、沙化草原修复、沙地治理等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市场化、产业化、精准化的防沙治沙之路。

驯化适地种质资源阿拉善荒漠汇聚绿色生机
内蒙古东西横跨2400公里,东部沙化与西部荒漠化各有所属区域的特性和成因。

为研究与改善荒漠化环境问题,蒙草在阿拉善成立了荒漠生态综合治理研究机构。

不同地域和类型的沙地及沙漠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也不同。

蒙草团队深入阿拉善荒漠腹地,收集该地区的气候、水资源、土壤及地理构造等生态本底数据,共采集到阿拉善及乌海区域土样10788份、水样72份、植物种子30种、植物样本265份,共计11155份样本。

海量的生态本底数据源源不断地输进蒙草的生态大数据平台,为该地荒漠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利用生态大数据平台的科学分析,蒙草得以精
蒙草“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
精准治理荒漠化
高俊刚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热点报道
准选择耐旱、抗风沙、抗逆性较强的荒漠植物进行引种驯化,并将其应用到阿拉善荒漠化治理中。

经过5年的时间,蒙草共采集收录了阿拉善地区的沙生植物种质资源300余种,针对该地区的濒危植物,通过人工组培的方式,实现植物种苗快速扩繁,其中,实现规模化繁育和应用30种,为乡土植物在荒漠化治理中的适地性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蒙草将阿拉善荒漠治理的科研成果广泛地应用推广到全国的生态修复实践中。

在待修复、待利用形势比较严峻的青海、西藏、云南、陕西等地区,蒙草建立了清草、藏草、滇草、秦草等若干子公司和种质资源体系,从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的角度出发,为精准治理荒漠化培育适地种质资源。

生态大数据引导下
乌拉盖草原重现绿洲美景
乌拉盖草原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是内蒙古自治区原生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之一。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天边草原乌拉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2015年,蒙草科研团队深入乌拉盖草原腹地,
通过对该地2010年和2014年TM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判读,分析其草原退化成因。

结合地面调查和数据收集,蒙草团队建立起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为乌拉盖草原系统修复与科学保护进行精准指导。

该平台通过对乌拉盖草原的土壤类型、退化情况和利用现状进行数据系统分析,发出过量载畜预警,指导牧民生产,实现草畜平衡管理。

生态大数据技术可为退化草原提供适地适情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草畜平衡管理、植被长势监测预警、鼠害动态监测等功能,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科学保护。

如今的乌拉盖草原重新披上了一层浓浓的绿装。

治理后,该地植被生长的高度、盖度、密度比以前分别增长了154%、386%、1414%,植物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

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作为一个具有科学指导性的综合服务型平台,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全域,可追溯到近50年间水资源、土壤、气候、植物、动物、微生物的30多个维度的生态指标变化。

作为本底数据积累,运用科学的数据储备和分析集成,对草原基础生态数据及各类草原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平衡生产、生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在为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草
原生态环境。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16热点报道
对症开方
科尔沁沙地飞播治理显成效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沙地。

据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监测,上世纪50年代末期,科尔沁草原沙化面积为20%,80年代末期发展到77.6%,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

由于面积较广、沙化类型复杂,用简单的人工修复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蒙草充分利用生态产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对当地气候、植被、土壤进行分析研究,采用飞播的形式对退化沙地进行大面积生态修复。

蒙草选用沙蒿、沙打旺、沙米等耐干旱、抗风蚀沙埋、生长快和自繁力强的几种乡土植物配比组合后进行飞播治理,以“适地种质资源+生态大数据”为主导思想,通过生态修复和植物重建技术措施,提高草地生产力、草地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修复2年后,植被盖度显著提高,建设区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广袤浩瀚的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同样打造出
潜力巨大的沙产业。

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沙产业的发展最终要依托于企业。

数据显示,如今我国生态修复用种、牧草用种、草地草坪用种90%以上依赖进口,蒙草秉承“尊重生态、师法自然”的理念,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系统。

蒙草拥有数据和规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建立了生态修复种苗产品自动化“植物工厂”,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优质育种基地25万亩。

蒙草将修复后的草原、沙地、矿山等区域,变成进行生态修复科研的采种区、制种区、研究地,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蒙草还研究培育兼具药用功能、经济价值的生态修复用种,在防沙治沙的同时,带动种植业发展,在内蒙古阿拉善、通辽,以及西藏、云南等地实现农牧民增产增收。

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到一片片绿洲,中国在荒漠化治理领域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

截至目前,蒙草已经累计治理轻、中、重度荒漠化土地近400万亩。

蒙草将继续探索“种质资源+大数据”体系下的荒漠化精准治理路径,
为荒漠化防治贡献蒙草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