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蒙昧中的觉醒PPT优质课件2

合集下载

最新文档-6.1 蒙昧中的觉醒(13张PPT)-PPT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6.1 蒙昧中的觉醒(13张PPT)-PPT精品文档
目录 退出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1.苏格拉底的重要主张 (1)关注人的道德哲学,提出“美德即知识”。 (2)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与智者学派不同)。 (3)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与智者学派相同)。 (4)“认识你自己”是其哲学探索的指南。 2.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1)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2)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3)他捍卫了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目录 退出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答案:C
2-2.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的一致主张有( )。
A.强调人类的感性
B.推崇以人为中心
C.主张美德即知识
D.提出人生而平等
答案:B
目录 退出
普罗塔戈拉,公元前 5 世纪希腊的哲学家,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多次来到当时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中心雅典,与民主派政治家 伯里克利结为挚友,曾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 典。他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 的“智者”。其核心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目录 退出
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
1.斯多亚学派:产生于公元前 4 世纪末至公元前 3 世纪初,代表人物 有芝诺(创始人)、西塞罗、塞内卡等。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系统 论述人“生而平等”。 2.主要思想 (1)“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2)“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 3.主要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 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蒙昧中的觉醒 课件 人民版

蒙昧中的觉醒 课件 人民版

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 含义? 黑格尔说:“ 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与以前的哲学 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 伟大之处在哪里?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 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 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点 ?
西方的神:温和、可亲 隐含:平等的人文色彩
中国的神:高大、凶 隐含:中央集权、专制 特点
西方 思想 史上 的三 次大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
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智者运动
起源
公元前5世纪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14—17世纪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复兴 成熟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 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苏格拉底名言: 好的婚姻只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让你成为 哲学家。 如果我忍受了自己的老婆,我就能忍受天下人了! 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认识你自己”
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 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 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 的内涵。
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 含义? 黑格尔说:“ 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与以前的哲学 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 伟大之处在哪里?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单态个性人质的,
全在于人的感觉。
个体感觉
⒈人才是衡量事物的标准。 ⒉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文 主义的最初表现。
针对 “神”的世
知识回顾: 你还记得公元前5世纪希腊社会状况吗?

《蒙昧中的觉醒》课件

《蒙昧中的觉醒》课件
《蒙昧中的觉醒》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蒙昧中的觉醒》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探讨蒙昧与觉 醒的背景、意义、影响以及如何实现觉醒。让我们一起开启心灵的新旅程吧!
一、背景介绍
蒙昧是什么?
探寻蒙昧的定义与特征,了解蒙昧的本质。
蒙昧中的困境
分析蒙昧状态下个人面临的困境,如何影响 生活。
二、觉醒的意义
1 觉醒的定义
2 觉醒的重要性
解剖觉醒的内涵,探讨觉醒的真正含义。
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经历觉醒的过程?
3 觉醒的益处
揭示觉醒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影响。
三、蒙昧和觉醒的影响
蒙昧的影响
分析蒙昧状态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不良影响。
觉醒的影响
探讨觉醒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出蒙昧
引导个人从蒙昧状态中解脱,开启觉
助人觉醒
2
醒之路。
分享帮助他人觉醒的方法和技巧。
3
觉醒的付出
探讨觉醒所需的付出和努力。
五、例子分析
历史时期和国家的蒙昧与觉醒
深入剖析一些历史时期和国家的蒙昧状态以及觉醒的案例。
现实生活中的蒙昧与觉醒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揭示蒙昧状态与觉醒的对比。
六、结论
觉醒的价值和意义
总结觉醒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引发深思。
促进觉醒的方式
探讨如何促进觉醒的发生和持续,共同走向更美 好的未来。

蒙昧中的觉醒 [人民版] [课件2]

蒙昧中的觉醒 [人民版] [课件2]

( 三 次 思 想 解 放 运 动 )
智者运动
起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提倡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 (提倡理性主义)
复兴
成熟
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 蒙昧中的觉醒
自主学习(2分钟)
1.阅读以下三则材料,三则材料关注的对象分别 是什么? 材料一: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 们称宙斯是众神乊王,人类乊王,人们按神谕安 排事情。 材料二:“万物皆源亍水,又复归亍水”“世界 是一团永恒的火”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材料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 的尺度,也是丌存在的事物丌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公元前5世纪中叶)
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智者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智者 同
苏格拉底
强调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

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强调人的理性,重视教育
相同:以人为研究对象,都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作用。体现人文精神
不同点:
主要派别
(代表 人物)
哲学 范畴
主要观点
作用或影响
智者运动 认识 普罗塔戈拉 人与社会
主张

•执着:为真理献身
不同 •“仁”:人与人有差等的爱 •美德:人自身理性的体现
•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维护 •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等级制度 ,维护民主制度
人是万物 的尺度
1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2.古代西方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认识 自己
认识你自己; 1.认识到人的理性与智慧; 美德即知识 2.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升华
时代背景:公元前5世纪,世风日下,道 德沦丧。 重要主张:强调“道德”的价值;重视 教育的功能。 精神品质:“忧道不忧贫”救世精神和 “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

高中历史专题蒙昧中的觉醒课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蒙昧中的觉醒课件人民版必修

成长。⑤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1 . 苏 格 拉 底 的 地 位 : 马 克 思 称 他 为 “哲_学__的__创__造__者_____” , “智慧”的化身,被视为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2.思想主张: (1)道德:①反对智者忽视________道__德________、追求功利栏目, 但 在 强 调 人 类 理 性 , 否 认 权 威 方 面 , 与 智 者 是 一 致 的 。 ②链 _____美__德______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接 (2)理性:①强调______人__类__的__理__性______ ,否认绝对权威。 ②“认识你自己”,成为苏格拉底哲学探索的指南。
B.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栏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链 接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马克思对苏格拉底的评价,C项是智 者学派普罗塔戈拉的主张。

答案:C
目 链

二、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黑格尔说: “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 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3.评价:
①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___自__我_________”,开创了
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栏

②为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
链 接
应用 思考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是美德即知识,问勇敢是不是美德? 如何认识这个问题?
答案:(1)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
都是平等的,并无等级贵贱之分,由此西方的人文精神在古代
达到了发展的高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课件(24张)(共2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课件(24张)(共24张PPT)

起源
自我意识的觉醒
公元前5世纪
近 代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复兴 人性的复苏 公元14—17世纪
启蒙运动
成熟
理性的启蒙
公元17、18世纪
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 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 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 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 觉。
感性意识的觉醒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
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 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 —孟德斯鸠
社会意识的觉醒
智者学派
蒙 昧 中 的 觉 醒
人是万物的尺度
感性意识的觉醒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理性意识的觉醒
斯多亚学派 人生而平等
人 文 精 神 的 起 源
社会意识的觉醒
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西方 思想 史上 的三 次大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 古代希腊:智者运动
知识 ≠ 美德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 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 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 闻到了。苏格拉底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 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苏格拉 底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 苹果。
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西方 思想 史上 的三 次大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 古代希腊:智者运动
起源
自我意识的觉醒
公元前5世纪
近 代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复兴 人性的复苏 公元14—17世纪

蒙昧中的觉醒优秀课件ppt

蒙昧中的觉醒优秀课件ppt
❖ ⒈你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 ⒉体会和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的哲学观点。 ❖ ⒊认识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贡献和影响。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生活在变革时代的智者们, 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和世袭观念提出挑战,吹响了 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号角。
探究二: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
① ③
② ④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 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 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复兴 成熟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 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课件(28张)(共2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课件(28张)(共28张PPT)

变式训练:一天在课外活动时,王力说:“今天的风真大, 天气转凉了。”而刘敏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 天气。”以下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 )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认识你自己”
解析:天凉、天爽全在人的感觉,这反映了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观点,即万物的存在与否、事 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人的感觉,它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①人性, 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③超越性,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 神的获得,需要靠涵养、知识。
以下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两个年轻人的对话。依 据对话内容,结合必修一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苏格拉底和他的两个弟子(绘画)
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在向人传授知识时,苏格拉底不是强制别人接受,
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
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
(精神助产术)”。 他喜欢在大街上、市场里或朋友
家的客厅里,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讨论各类问题。
(故事)苏格拉底与青年人关于求知的答问: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例题: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 慧的化身”。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 B.强调知识的作用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基本观点
变式训练:(2008·江苏,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习能力:学生的起点稍高, 理解能力较强,对生活的感悟也较深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教材地位:
本课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对西方 近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产生深远影 响,同时它也是该时期古希腊工商业 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发展在思想上的 反映,同必修一和选修一联系紧密,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乃至整个高中阶 段的学习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苏格拉底等 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定神 的内涵。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蒙昧中的觉醒
醒 觉 的 中 昧 蒙
1 蒙昧中的觉醒 2 3 4 5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法和学法 教学过程 思考感悟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1)知识认知:学生学习过古代希 腊的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对古希腊 的情况有一定了解。但对其思想方面 的内容没有接触过,因此好奇心比较 强,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
——苏格拉底的演讲
蒙昧中的觉醒
觉醒二:苏格拉 底的智慧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有知识、有道德、有理性的人 —— 思想力的人
蒙昧中的觉醒
觉醒二:苏格拉 底的智慧
美德即知识
隐士和熊成 为好朋友。一天隐士 睡着了,熊在一旁为 他驱赶着蚊蝇。一只 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 头上叮落,熊怎样赶 也赶不走,熊被激怒 了,高高举起了石头, 狠狠地向苍蝇砸下 去……
怀疑神灵,否定绝对权威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 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第一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人类自我
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材料三: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就无所谓是非黑白, 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
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蒙昧中的觉醒
觉醒一:人是 万物的尺度
什么样的人才能作为万物的 尺度?
蒙昧中的觉醒
觉醒二:苏格拉 底的智慧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
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 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你 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 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人 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 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 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 教义。”
设计意图:诱导式提问可以让学生带 着问题去学习
蒙昧中的觉醒
认识新事物的一般规律性方法:
(1)新事物是怎样抨击、批判、否定旧事 物的;
(2)新事物的出现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 用和影响;
(3)用发展的眼光看新事物的出现有何局 限性。
蒙昧中的觉醒
觉醒一:人是 万物的尺度
材料一:关于神,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 更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智者学派的思 维特点和哲学观点及意义 (2)苏格拉底的哲
学观点及意义
如何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化理论,并让他们能 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和 价值是本课的难点。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教法和学法
创设情境、展示 材料、比较分析 ,问题探究法, 合作交流等。
自主学习
多媒体辅助
合作探究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课前准备
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我在备课前做好学情调查,。再 让学生利用导学案自学,并收集 相关资料,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 础上,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 “导”师。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认识它对人类精神觉醒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人文 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 要指标。
“认识你自己”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 通过苏格拉底的死,感受古希腊先哲坚持真理 的人文精神;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对于“人生而平等”,则教育学生追求真、善、 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树立尊重别人,平等与 人相处的价值观。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 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
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及意义。 通过学习,能知道西方人文精神 的内涵; 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 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新课导入
神控制一切,人受到神的控制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新课导入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泰勒 斯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互动学习, 探究学习, 分组讨论
如何评价“人是 万物的尺度”
设计意图:既能体现学生“主”老师“导” 的新课程理念,又能让学生 自己突破重难点
蒙昧中的觉醒
觉醒一:人是 万物的尺度
情境设置
设计意图:用生活实例浅化理论,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运用
蒙昧中的觉醒
觉醒二:苏格拉 底的智慧
理性过渡
智障、脑残的人能否作为万 物的尺度?
设计意图:图片和材料展示,激发兴趣
蒙昧中的觉醒
结构教学理论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 有完善的结构把他们联 系在一起,那是一多半 会遗忘的知识。
——布鲁纳
觉醒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觉醒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觉醒三:人生而平等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理性过渡 谁在觉醒中第一个醒来, 第一个看到了“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预习时,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普罗塔 哥拉和苏格拉底的相关资料。
上课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相关材料和图片,独立思考,能透过 现象看本质。
联系身边的事例来浅化理论,并 运用理论来阐释身边的现象。
蒙昧中的觉醒
1 学情分析 2 教材分析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思考感悟
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