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账常见手法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
21种常见的会计做假账的方法

13.虚假交易法
操作方法:以不存在的交易合同入账,造成资金流出,增加本期费用,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
14.费用直抵收入法
操作方法:收入因涉及流转税,在收入确认前即彼此以费用直接抵消,达到控制流转税目的。如将商业折扣变为后续期间降低售价。
15.重组转让法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8.收入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3.费用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
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另有选择性地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19.利用金融工具法
操作方法:利用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工具进行难以控制未来价格的交易。将交易时价格控制在低水平,交易后成为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避免部分流转税。
20.集团化操作
操作方法:利用集团化操作,达到国家批准的部分集团化统一纳税公司的操作模式的目的。将集团内各公司的费用平衡分配,达到统筹纳税的目的。
会计常见的作假手法有哪些

会计常见的作假⼿法有哪些
“假账”⼀直以来都是⼀个财务上敏感的话题。
下⾯店铺⼩编就带⼤家去了解⼀下有关财务上造假的⼿法,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在⾼速运转的另⼀⾯,经济犯罪也层出不穷。
在诸多经济犯罪案案例中,做假账便是作案⽅法中最⽼道,也最常使⽤的⼀种⼿法。
如1999年轰动全国的东⽅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经济案件中,便是以何允明、江仲⽣等⼈为⾸的领导班⼦利⽤职务之便并借助假账的掩护,鲸吞国家财产近千万元之巨。
假账⼀直被⼈们视同洪⽔猛兽,它犹如⼀只隐形的⼿,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量,⼩到⽪包公司的设⽴,⼤到⼀家家上市公司的包装出炉,使许多不法分⼦巧取豪夺国家财产中饱私囊。
假账⼀般是指会计⼈员不按照《会计法》和相关财会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会计核算,实⾏会计监督,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的产物,是伴随着会计⼯作的产⽣、发展⽽产⽣和发展变化的。
近年来,假账的⼿法不断翻新,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和隐蔽化。
假账主要有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等形式,做假的常见⼿法主要有:真账假做、假账真做、偷桃换李、电脑作弊等形式。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假账的常见⼿法,我们将通过以下凭证⽅⾯来具体阐述。
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
指⾏为⼈使⽤涂改等⼿法更改凭证的⽇期、摘要、数量、单价、⾦额等,或采⽤伪造印鉴、冒充签名、涂改内容等⼿法,来制造证明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会计报表常见的作假手段【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金额,但对该单位的一些经营活动及前途有极大影响的事项不做说明, 欺骗报表使用者。
如在检查某企业时,该企业年初和年中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完全不 同,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此变更须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但该 企业并来做出披露,用以掩盖其调低成本、虚增利润的不法企图。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会计报表常见的作假手段【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在越来越多的注册会计师被推上法庭的背后,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 也可以说是受害者,是连带责任承担者,他们也都是在审计过程中被审 计单位的假账所欺骗了。前二章我们已谈了假凭证、假账簿的几种手法 及危害性,这里我们就来谈谈假报表的一些形式。
有些单位把会计报表变成随意拉缩的弹簧,拉缩出许多为已所用的会 计报表,有的单位对财政的报表是穷账,以骗取财政补贴等多种优惠政 策,对银行的报表是富账,以显示其良好的资产状况,骗取银行贷款; 对税务的报表是亏账,以偷逃各种税款;对主管部门的报表是盈账,以 显示其经营业绩,骗取奖励与荣誉等,这样随意调节会计报表,最后所 导致的结果是国家受损失,少数人中饱私囊。
假账常见手法曝光

假账常见手法曝光第一章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假账常见手法曝光假账主要有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等形式,做假的常见手法主要有:真账假做、假账真做、偷桃换李、电脑作弊等形式。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假账的常见手法,我们将通过以下二十章的内容分别从凭证、账簿、报表、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各方面来具体阐述。
第一章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一、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指行为人使用涂改等手法更改凭证的日期、摘要、数量、单价、金额等,或采用伪造印鉴、冒充签名、涂改内容等手法,来制造证明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如:某厂职工利用一张字迹模糊,只有小写金额没有大写金额的发票,在金额"50.12"元前添写"1",改为"150.12"元,同时按150.12元添加大写金额,在财务科顺利报销。
又如伪造单据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
单位以购买某种物品为名,编造假发票,套取现金单独存放,用于不当支出。
某炼油厂按规定应列支年度业务招待费为28万元,但到当年6月底招待费实际支出额已达25万元,为了使年度招待费不超过28万元,厂领导和会计人员便商定,以报销劳保用品为名套取现金,用于招待费支出。
随后,从劳保商店搞来一张空白发票,自己编造了有关数据,填入空白发票,共计10万元,会计人员依照伪造的发票做了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并进行了相关的会计处理,套取现金10万元,以个人名义存储,专门用于贷:现金"压缩"招待费超支。
二、白条顶库所谓白条,是指行为人开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规凭证要求的发货票和收付款项证据,以逃避监督或偷漏税款的一种舞弊手段。
主要手法有:1、打白条子,即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物的字样,作为发票来充当原始凭证。
2、以收据代替发票这种手法经常用来偷逃税款,一些个体私营业主,当面对消费者为个人时,只开具收据来证明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开发票,以避免税务机关的检查而偷逃税款。
震惊!十大财务造假方法,会计科目深度解析!附案例

震惊!十大财务造假方法,会计科目深度解析!附案例财税研究员税海竞帆 2021-12-12 20:01财税研究员前语: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尤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财税研究员本人强烈建议:完善税法,对恶意财务造假多缴纳的税收(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直接没收至中小投资者保护基金,用于对中小投资者进赔偿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法

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法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操纵财务数据、虚构交易等手段,对外界和投资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对整个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财务造假有许多常见的手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法及其特点。
一、收入虚增1. 虚构销售额:企业通过虚构销售额来增加营业收入,从而使企业的业绩看起来更好。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构销售订单等方式来实现的。
2. 延迟确认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延迟确认成本的方式,将本期应确认的成本延后到下期确认,从而增加本期的利润。
这种手法虽然不是直接虚增收入,但可以通过减少成本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3. 虚构收入确认时间:企业可以通过虚构收入确认时间的方式,将下期的收入提前到本期确认,从而增加本期的收入。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调整会计准则中的收入确认原则来实现的。
二、费用虚增1. 虚构费用支出: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费用支出的方式,增加本期的费用支出,从而减少本期的利润。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虚构采购合同、虚构费用报销等方式来实现的。
2. 提前确认费用: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费用的方式,将下期应确认的费用提前到本期确认,从而减少本期的利润。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调整会计准则中的费用确认原则来实现的。
三、资产虚增1. 虚构资产价值: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资产价值的方式,增加企业的资产规模,从而提高企业的净资产和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虚构资产估值、虚构资产折旧等方式来实现的。
2. 资产减值准备不足:企业可以通过不足的资产减值准备来掩盖资产价值的下降,从而保持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不变。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调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来实现的。
四、负债虚减1. 虚构负债减少: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负债减少的方式,减少企业的负债规模,从而提高企业的净资产和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
这种手法通常是通过虚构负债减值、虚构负债摊销等方式来实现的。
10种常见的会计账簿虚假情况【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债、权益、收入、费用等项目金额相符, 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许多 单位的账簿与会计报表存在出入, 有时大相径庭。
如有的企业为了应付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的清查检查所委托的会计事务 所的审计, 而虚列报表的一些项目, 为自身粉饰一件非常华丽的外衣, 造成账表不符, 扰乱国家管理的恶劣后果。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 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 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 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 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 坚持一天 学一点, 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 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 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本, 虚减了利润。 七、 账证不符
根据财会制度的规定, 一切账簿记录都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 会计 凭证与会计账簿二者之间应当完全相符。但现实生活中, 会计账簿与会 计凭证不符, 多记、少记、重记、漏记、错记等造成会计信息虚假的情 况时有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某企业的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合谋, 采用收入现金时账簿金额小于 收款凭证金额, 付出现金时账簿金额大于付款凭证金额, 并同时少计或 多计相对应会计科目, 不破坏会计平衡的手法, 来达到贪污现金的目 的。
八、 账实不符 根据国家财会制度的规定, 有关存货、货币、固定资产、债券等实物 资产, 其账簿记录必须与实物保持一致。但各单位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 却十分突出, 有的有账无物、有的有物无账, 还有的账物不符, 这种混 乱的情势是非常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26种做假账的方法-快速识别【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办理材料退回和”假退料”手续,财会部门也未作扣减材料费用的账务 处理。由此,该企业造成多计费用少计利润的结果。
十一、改变分配方法,调节当年盈亏 企业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目标在产品费用和本月发出的生产费用,应 在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应当根 据产品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分配方法,但有的企业为了调节本 期盈亏,往往改变已经选用的分配方法,并且在会计当期不作披露。 十二、虚估约当产量,调整本期损益 有些企业利用约当产量估算的特点,采用多计(少计)在产品数量的手 法,虚增(或虚减)利润,来调节当年损益,例如,某制造企业年末在产 品 3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 60%,约当产量为 180件,但在分配费用时 约当产量仅为 200件,相应地使完工产品少计成本,随着产品的销售, 也就自然少转了产品销售成本,导致利润增加。 十三、期间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或生产成本计入期间费用有些企业为 了调节当年利润,将发生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或采用将应计入生产成本 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 例如,某企业为了实现计划利润目标,12月份将应计入”管理费用” 账户的 1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挤入了”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分配制造费 用时,将上述费用全部分配计入了”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 户,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共同负担,这样,就造成少计期间费用,虚增 利润的结果。 十四、已销产品不结转成本 有些企业对已销产品不作成本结转,只记收入不记成本;或者相反,对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转,一种方法选用后 1 年内不得变更。但有些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为 了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采用多种方法人为调整汇兑损益。
例如,某企业为了调低年末利润,就有意在期末按低于账面汇率的期 末汇率计算期末人民币余额,使当期发生汇兑损失,减少当期利润等。
常见的会计舞弊手法及其防范

⼀、常见的会计舞弊⼿法1、集体作弊,骗取资⾦。
主要是钻政策和改⾰的空⼦,集体编造虚假凭证和报表,套取国家和财政资⾦的⾏为。
如各类贷款贴息,⼀般情况上级部门只要求申报单位提供银⾏贷款的复印件,这就使单位有弄虚作假的可乘之机。
有的单位突击编造虚假单位,虚拟项⽬可⾏性研究报告和资⾦⽀出预算,个别单位甚⾄连续作假,以达到套取资⾦的⽬的。
2、编假造假,牟取私利。
单位或个⼈往往利⽤发票管理混乱,内部管理松懈之机,⾃制或套开假发票、假收据,虚报冒领,中饱私囊,其中,⼤头⼩尾、鸳鸯发票、阴阳发票是常见的问题。
在现⾦交易中,同⼀发票分别套开,发票联⾦额⼤于存根联和抵扣联,使供⽅可以虚增销售收益,使买⽅增加成本费⽤,多抵扣增值税。
还有的主动多付款项给下属单位或业务往来单位,双⽅达成默契,随后在该单位提取现⾦,报销消费品和旅游费⽤等。
1999年,我们在审计某单位与外地经济业务时,就发现⼀张阴阳发票,对⽅单位收款10000元,⽽某单位记录货币资⾦⽀出为20000元,多列⽀10000元,⽤作单位⼩⾦库资⾦。
还有的单位或个⼈⽤作废发票、过期发票或者购买发票报销。
3、假借投资,变相消费。
个别单位为了谋取个⼈或⼩集团利益,将国家财政资⾦以种种借⼝转移到本单位下属的经济实体或公司,作为长期投资项⽬,⽽该项投资⼜长期不见收益⼊账。
投资的真正⽬的就是为了转移资⾦,以便将本单位或个⼈的不当⽀出如各项补贴、超⽀的出国费⽤等在下属实体中列⽀,以逃避检查。
4、虚报冒领,骗吃空额。
舞弊者利⽤内控制度不健全的漏洞,在⼯资表中虚列员⼯名额,从中⼤饱私囊。
还有的以物资采购名义,将钱转到商业企业,再以购货券的形式,⽤于变相消费或拉关系。
有的搞假采购,真付款,或者假招标真付款,将资⾦转回⼩⾦库或中饱私囊。
2000年,我们曾查处某单位编造10余⼈⼯资表,实际是发放⾮法集资利息,涉案⾦额3万元。
5、巧⽴名⽬,逃避税费。
主要表现在多计多列、多提多摊成本费⽤,虚减利润,或以红兰虚调收益少缴所得税、流转税;在不断调账、冲账、转账和偷换会计科⽬性质、篡改业务内容中作弊;或不处理“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的损益,或以不该列⼊的费⽤,调节损益;为达到发⾏债券、股票、审批⽴项、申请贷款等⽬的,任意篡改数据,虚列虚报收⼊、盈利和资产;还有的设⽴多套会计账簿、编制多种报表,以应付各种检查、申请贷款、逃避纳税。
假账常见手法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

假账常见手法·收进中常见的作假手法收进是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实现的营业收进。
收进按收进的性质能够有不同的分类,能够分为商品销售收进、劳务收进和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等而取得的收进等。
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可分为主营业务收进和其他业务收进。
不同行业的主营业务收进包括的内容不同。
工业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进要紧包括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代制、代修品、提供工业性作业等所取得的收进;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进要紧包括销售商品取得的收进;旅游企业的主营业务收进包括客房收进、餐饮收进等。
主营业务收进在会计核算中经营发生,一般占企业营业收进的比重较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碍事。
其他业务收进要紧包括固定资产出租取得的收进、技术转让取得的收进、销售材料取得的收进、包装物出租取得的收进等。
营业收进中的其他业务收进在会计核算中一般不经常发生兼营业务交易,占企业营业收进的比重较小。
收进业务核算复杂,企业为了到达某种目的,常在财务会计处理上采纳各种作假的手段。
〔隐瞒收进转移利润,虚增收进以粉饰财务状况〕。
企业业务收进轻易产生虚假的地点回纳起来,要紧表现在:已实现销售收进的业务不作账务处理;白条出库作实现销售进账;预收货款提早转进销售收进;销售材料收进直截了当冲减材料本钞票;隐躲固定资产出租收进;销售退回的产品只冲减本钞票不冲减收进;销售边角料收进私存"小金库";工业性劳务收进直截了当冲减劳务本钞票;产品以旧换新将差价列作销售收进,只计算要紧产品的销售收进,不计算副产品、联产品、自制半成品的销售收进等。
为了加强对营业收进的监督,国家审计机关、局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以及财政税务等局部应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
一、主营业务收进主营业务收进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营业收进,其作假的要紧方式有:1.发票治理不严格发票是企业销售产品的要紧原始凭证,也是计税的要紧依据。
会计常见作假方法浅析

14 自制假单据 、 开发 票 . 虚
() 1虚假 品名 。用便 于报销 的 物品名称 代替 不符
合报 销要求的实物名称。如购买化妆 品开列为劳保用
品, 礼品开列为办公用品等。 送
() 2 虚假价 格 。按需 要开列 价格 或按 照虚假 货物
品名 开列相符的价格 。虚假价格具有 高开 、 低开 、 平开
*收稿 日期 :0 8 4 4 20 —0 —2 作者简介 : 王鸿雁(90一) 女 , 17 , 毕业于中央党校工 商管理专业 , 大 学学历 , 会计师。
始凭 证所记录的经济业 务 内容和记账凭证所用会计科 目应反 映的 内容不 符 , 的业 务发生 日期 与记账 日期 有 不符 ; 的记账 凭 证上所 列 明的原始凭 证 张数与 实际 有
维普资讯
14 7
东艇晨 舛技
2 8 第4 0年 期 0
会计 常见作假 方法 浅析
王 鸿雁
( 汶矿 业集 团华源煤 气有限公司 , 东 新泰 新 山 2 11 ) 729
摘
要
本文对假帐的形 式进行 了7 举 , 1 ' 并对作假手法进行 了揭露, 期望对会计 、 审计工作有所启 发, 眼识别假 帐, 会计信息真 实化 , 正 慧 使 真 假帐 凭证 帐 薄 发票
1 常见 的虚 假 会计 凭 证 形 式
这种 虚假发票包 括两 种情况 , 一种 是 发票本 身是 假的 , 另一种 情 况就 是 发票 所记 载 的 内容 是 虚假 的。
一
些单位 以虚开增 值税 发票 牟取暴 利 , 一些单 位 以取
得的假发票来逃 避税务 机关 的检查 , 给国家财 政造成
.
所谓 证证不 符 , 就是指 原始凭证 与记 账凭证 二者 之间的不 相符 。这种 现象 可 以说是 普遍性 的, 的原 有
财务会计造假手段及典型案例

财务会计造假手段及典型案例一、财务会计造假手段。
1. 虚构收入。
这就像是无中生有地变魔术。
企业会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销售交易。
比如说,和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是关联方伪装成的客户签订假的销售合同。
然后再伪造相关的发货单据,就好像真的把货物发出去了一样,其实仓库里的东西压根就没动。
最后再开个假发票,这样在账面上就凭空多了一笔销售收入。
这就好比一个人说自己卖了一堆空气,还假装收了钱。
2. 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就像是心急吃热豆腐,东西还没完全弄好或者服务还没完全提供,就把收入算到账上了。
比如一个软件公司,软件还在测试阶段,有很多漏洞,但是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就说软件已经可以交付使用了,然后把相关的收入确认了。
而推迟确认收入则是把已经到手的收入藏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就像一个人得到了一笔奖金,但是不想这个月让别人知道自己有钱,就先把这笔钱偷偷藏起来,等下个月再拿出来炫耀。
3. 费用资本化。
这就像是把本来应该是日常花销的东西,当作是一种投资。
比如说,企业日常的维修费用,本来是应该直接算作当期费用的,但是为了减少当期的成本,就把它当作是对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
这样就可以把费用分摊到未来的几个期间,当期的利润就会显得好看一些。
这就好比本来是今天吃的饭钱,却硬要说这是为了以后身体好的一种投资,不把它算在今天的开销里。
4. 关联交易造假。
关联交易本来是正常的商业往来,但是造假的时候就变味了。
企业会通过关联方之间不合理的定价来操纵利润。
比如说,一个集团里有A和B两家公司,A公司生产的产品成本是100元,正常市场售价应该是150元,但是为了让A公司利润好看,就以200元的价格卖给B公司,这样A公司就多赚了一笔,实际上就是在集团内部玩数字游戏,把钱从左口袋挪到右口袋,还让外人看起来A公司很赚钱。
5. 隐瞒负债。
这就像是一个人欠了很多债,但是却不想让别人知道。
企业会把一些应该记录的负债不记录在账上。
教你识别几种通过银行账户作假的手法【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教你识别几种通过银行账户作假的手法【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银行存款日记账是指专门用来记录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一种特种日记账,也是财会人员做账时必有的会计科目。
有一些品德败坏的会计或出纳会利用银行存款日记账来满足自己的私利,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识别几种作假方式。
一、制造余额差错
即会计人员故意算错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来掩饰利用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擅自提现的行为,或在月底银行存款日记账试算不平时,乘机制造余额差错,为今后贪污做准备。
这种手法看起来非常容易被察觉,但如果本年内未曾复核查明,以后除非再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否则很难发现。
二、擅自提现
擅自提现手法,是指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私自签发现金支票后,提取现金,不留存根不记账,从而将提取的现金占为己有。
这种手法主要发生在支票管理制度混乱,内部控制制度不严的单位。
三、混用“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
即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在账务处理中,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同现金收支业务混同起来编制记账凭证,用银行存款的收入代替现金的收入,或用现金的支出代替银行存款的支出,从而套取现金并占为己有。
四、公款私存
即将公款转入自己的银行户头,从而、侵吞利息或挪用单位资金。
其主要手法有:将各种现金收入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以“预付账款”名义从单位银行账户转汇到个人银行账户。
五、出借转账支票
即指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非法将转账支票借给他人用于私人营利性业务的结算,或将空白转账支票作为他人充当做买卖的抵押。
假账常见手法曝光

假账常见手法曝光在商业世界中,假账问题屡见不鲜,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假账不仅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的决策和发展,还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引发信任危机。
那么,假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常见的手法呢?一、虚构收入这是假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法。
企业可能通过伪造销售合同、开具虚假发票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
例如,某公司与不存在的客户签订虚假销售合同,声称向其销售了大量产品,并据此入账确认收入。
但实际上,这些交易根本没有发生,只是为了让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加出色。
还有一种情况是提前确认收入。
即使交易尚未完成,货物尚未交付或者服务尚未提供,企业就迫不及待地将未来的收入计入当前期间。
这种做法违反了会计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原则,使得财务报表中的收入数据虚高。
二、隐瞒费用与虚构收入相反,隐瞒费用是另一种常见的假账手段。
企业可能会将一些正常的经营费用不入账,或者将其计入其他会计期间,以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提高利润。
比如,企业故意不记录员工的工资、福利费用,或者将本该在本期计提的折旧、摊销费用推迟到以后期间。
这样一来,当期的费用被低估,利润则被人为地抬高。
三、资产造假资产的价值评估也是造假的一个重要领域。
企业可能高估资产的价值,以增强其资产规模和财务实力的表象。
常见的有虚增存货价值。
通过虚报存货的数量或者提高存货的单价,使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
还有虚增固定资产价值,将已经报废或者过时的固定资产仍然按照原值或者高估的价值列示在账面上。
另外,企业还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来操纵资产价值。
例如,将资产以不合理的高价卖给关联方,或者从关联方低价购入资产,从而达到美化财务报表的目的。
四、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但有些企业却利用这一点来做文章。
比如,随意变更折旧方法和年限。
原本采用直线折旧法,突然改为加速折旧法,或者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从而减少当期的折旧费用,增加利润。
会计造假常用手段

会计信息作用,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并提供一定的预警作用,为投资者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简单而言,就是使其使用者能够“学以致用”,通过使用会计信息,投资者达到“凡事预则立”的效果。
失实的会计报表糊弄了投资者,股价的一张一弛变动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而归根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当投资者不再相信会计报表,不再相信上市公司时,选择用脚投票时,上市公司的好日子也就没有了,造假者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详细】十种虚假会计凭证形式在当今经济生活中,使用白条报账的情况较多,有的单位购进商品,支付劳务费用没有取得正式发票,而以收据或手写白条入账;有的单位个人通过一些借口借用单位的现金或银行存款,由于种种原因,钱花掉了,又无正式发票,为了弥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出现的短缺,大都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白条【阅读全文】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白条顶库取得虚假发票自制假单据、虚开发票证证不符账证不符记账凭证上账户对应关系不正常假账真做真账假做十种虚假会计凭证形式一、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指行为人使用涂改等手法更改凭证的日期、摘要、数量、单价、金额等,或采用伪造印鉴、冒充签名、涂改内容等手法,来制造证明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如:某厂职工利用一张字迹模糊,只有小写金额没有大写金额的发票,在金额50.12元前添写1,改为150.12元,同时按150.12元添加大写金额,在财务科顺利报销。
又如伪造单据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
单位以购买某种物品为名,编造假发票,套取现金单独存放,用于不当支出。
某炼油厂按规定应列支年度业务招待费为28万元,但到当年6月底招待费实际支出额已达25万元,为了使年度招待费不超过28万元,厂领导和会计人员便商定,以报销劳保用品为名套取现金,用于招待费支出。
随后,从劳保商店搞来一张空白发票,自己编造了有关数据,填入空白发票,共计10万元,会计人员依照伪造的发票做了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并进行了相关的会计处理,套取现金10万元,以个人名义存储,专门用于贷:现金压缩招待费超支。
记账凭证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记账凭证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有哪些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误的原始凭证加以归类整理后编制的,是作为登记会计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常⼯作中还通俗地称其为会计分录凭证。
那么你知道记账凭证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有哪些吗?下⾯由店铺⼩编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账凭证中会计造假的常见形式主要有:①“假账真做”,即指⽆原始凭证⽽以⾏为⼈的意志凭空填制记账凭证,或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让其⾦额与原始凭证不符,并将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符的凭证混杂于众多凭证之中。
例如某企业为了骗取上市资格,将堆压在仓库中的产品虚列为销售,并授意财务部门凭空填制了收款凭证,煞有其事地将⼏百万元的“主营业务收⼊”登记⼊账,借以虚增利润。
②“真账假做”,即造假者故意错⽤会计科⽬或忽略某些业务中涉及到的中间科⽬,来混淆记账凭证对应关系,打乱查阅⼈的视线。
例如某企业财务部会计李某,利⽤外币汇率频繁变动,将企业需要兑出的5000美元(当时汇率为1∶8)先折为⽇元,汇率为1∶100,然后再将500000(5000×100)⽇元折为⼈民币50000元(汇率为1∶10),李某做账时“真账假做”,将美元兑换成⽇元,⽇元兑换成⼈民币的两次折换,记作美元兑换成⼈民币的⼀次性兑换,两者的差额成为李某的私⼈收⼊。
③“障眼法”,就是对记账凭证的摘要栏进⾏略写或错写,使⼈看不清经济业务的本来⾯⽬。
造假者采⽤这种⼿法使记账凭证的摘要往往与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真实经济业务不符,或让摘要空出不写,或者粗粗写上让⼈不得要领的⼏个字,以达到掩饰和弄虚作假的⽬的。
例如某企业因私设⼩⾦库⽽被查处,该⼚领导吸取“经验教训”,认为以货币形式设置“⼩⾦库”容易引起审查⼈员的注意,⽽实物形式存在的“⼩⾦库”则不那么引⼈注⽬,于是⾃2005年始以购买材料的名义,以乱计成本费⽤等⽅式,购买⾦卡、⾦币、邮票等有保值和增值潜⼒的商品70余万元,并将之置于账外。
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原始凭证不开品名,在填制记账凭证时统称为购料,购买办公⽤品后计⼊制造费⽤、管理费⽤或销售费⽤等科⽬。
会计舞弊之会计舞弊的方法

会计舞弊之会计舞弊的方法1. 引言会计舞弊是指通过虚假的会计记录和报告来欺骗利益相关方,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会计舞弊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给企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理解会计舞弊的本质和原因,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会计舞弊方法,并探讨预防和检测这些舞弊行为的策略。
2. 常见的会计舞弊方法2.1 假帐方法假帐是指通过虚假的会计记录和报表来掩盖真实业务情况的方法。
常见的假帐方法包括:•虚构交易:通过编造虚假的交易记录来使企业的业绩看起来更好。
例如,虚构销售和收入来提高企业的利润。
•资产贬值:故意低估企业的资产价值,以减少纳税负担或欺诈其他利益相关方。
这可能涉及抬高债务或低估资产的成本。
•资本化支出:将费用错误地计入资本支出,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和财务表现。
•变动凭证:修改或篡改企业的会计凭证,以掩盖不当的财务报告。
2.2 利用漏洞进行舞弊会计舞弊者通常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和流程方面的漏洞来实施舞弊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利用漏洞进行舞弊的方法:•内部人员欺诈:内部人员利用其对企业内部信息和控制的滥用,进行欺诈行为。
例如,高级经理可能操纵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获取个人利益。
•虚假销售和收入确认:通过与虚假客户进行交易,并认定虚假销售和收入,以提高企业的业绩。
•盗窃企业资产:内部人员通过盗窃企业资产或滥用公司信用卡等方式获取个人利益。
•伪造文件和凭证:制造虚假的文件和凭证,如伪造发票和虚假合同,用于掩盖舞弊行为。
3. 预防和检测会计舞弊的策略为了预防和检测会计舞弊,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和检测会计舞弊的策略:3.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对资产安全和财务报告准确性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机制。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会计舞弊的发生。
这包括:•建立明确的授权和责任制度,确保不同职能和岗位之间的责任分工和权限限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以及对关键业务和流程进行审查和检查;•建立报告和投诉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关于会计舞弊行为的举报,并采取适当的纪律和法律措施。
会计凭证失真的例子

会计凭证失真的例子一、安然公司会计凭证失真事件安然公司曾经可是美国的大公司呢,那时候它看起来超级厉害。
可是啊,背后却有着会计凭证失真的大问题。
安然公司的高管们为了让公司的财务报表看起来好看,就开始在会计凭证上做手脚。
他们虚构了好多交易,比如说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能源交易。
这些虚假的交易就写在会计凭证上,就像在给公司画一张大饼一样。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公司的利润看起来超级高,吸引了好多投资者。
但是啊,假的就是假的,最后事情败露,公司破产,好多投资者的钱都打了水漂,那些投资者可真是欲哭无泪啊。
二、世通公司的例子世通公司也是会计凭证失真的“典型”。
这个公司在会计凭证上把日常的经营费用当作资本性支出。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好比你平时买生活用品的钱,你非要说是买房子的钱(当然这只是个简单的比喻啦)。
这样一来,公司的成本就被大大低估了,利润就虚增了。
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公司的股价上涨,让投资者觉得这个公司超级赚钱。
结果呢,真相被发现的时候,公司的名声臭了,股价一落千丈,好多员工也跟着遭殃,丢了工作。
三、蓝田股份的情况蓝田股份在咱们国内也是出了名的会计凭证失真案例。
这个公司啊,在水产养殖业务方面做假账。
在会计凭证上,把那些根本没那么多产量的水产,写成了超级多的产量。
比如说,实际可能只有100斤鱼,他们非写成1000斤鱼。
还虚报了自己的资产规模,让投资者以为这是个很有实力的公司。
很多股民被这些假的会计凭证给骗了,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投进去,最后损失惨重。
这可真的是让人心疼那些股民呢,他们就像被蒙着眼睛走路的人,被公司的假账牵着走。
四、万福生科的问题万福生科这家公司也是在会计凭证上造假。
他们虚构了很多的销售收入。
就好像一个商店,实际上一天只卖出去10件东西,但是在会计凭证上写的是100件。
这样一来,公司的利润就被虚增了很多。
公司这样做就是想在资本市场上圈钱,让更多的人来投资。
但是这种造假的行为怎么可能永远不被发现呢?最后被查出来了,公司的信誉扫地,那些相信他们的投资者都亏了不少钱,感觉就像被自己信任的人背叛了一样。
10种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

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二、白条顶库 所谓白条,是指行为人开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规凭证要求的发货票和收付款项证 据,以逃避监督或偷漏税款的一种舞弊手段。主要手法有: 1、打白条子,即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 物的字样,作为发票来充当原始凭证。 2、以收据代替发票 这种手法经常用来偷逃税款,一些个体私营业主,当面对消费者为个人时,只 开具收据来证明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开发票,以避免税务机关的检查而偷 逃税款。 3、不按发票规定用途使用发票,如以零售、批发商业发票来代替饮食服务行 业发票。 4、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 如:不加盖财务专用章,有关人员不签字等。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使用“白条”报账的情况较多,有的单位购进商品,支付 劳务费用没有取得正式发票,而以收据或手写白条入账;有的单位个人通过一些 借口借用单位的现金或银行存款,由于种种原因,钱花掉了,又无正式发票,为 了弥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出现的短缺,大都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白条” (如由业务经办人员写一纸说明,有的甚至经办人员都不签字而由会计人员作一
某企业在为职工购买皮衣时,因属违规行为,不敢直接列报,就采取弄虚作假的 错误做法,在购买服装付款时,要求对方不按皮装开具,而将服装换成为一般生 产用材料和运杂费来填写发票,财会部门收到对方填写的虚假发票和有关结算凭 证时,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企业为了掩盖真相,又办理了假入库和假出库手续。会计部门均以假出库凭单 作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 贷:材料采购 贷:原材料 一些单位用假发票开支吃喝招待费用,形成公款吃喝风。如某公司一次就以运 费名义开具假发票报销餐费 2 万余元。一些单位用假票滥发财物。如某单位办公 室采购人员,购进 30万元商品,但由供货单位开具的发票金额为 38万元,该单 位付给供货单位 38万元银行支票,该采购人员即从供货单位提取现金 8 万元据 为已有,使公有财产,化为私有,这种假发票的危害性不能不让人予以重视。 四、自制假单据、虚开发票
财务作假手段的几种方式

财务作假手段汇总1、虚构收入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
这些手法非常明显是违法的,但有些手法从形式上看是合法,但实质是非法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
此外,一些还有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如公开合同上注明货款是1亿,但秘密合同上约定实际货款为5000万元,另外5000万元虚挂,这样虚增了5000万元的收入,这在关联交易中非常普遍。
2、提前确认收入这种情况如: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
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
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
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
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房地产企业,往往将预收账款作销售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等。
以工程收入为例,按规定工程收入应按进度确认收入,多确认工程进度将导致多确认利润。
3、推迟确认收入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
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利管理的一种手法。
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4、转移费用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
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帐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
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列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挂列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
应该反映在当期报表上的费用;挂在“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预提费用借方这几个跨期摊销帐户中,以调节利润。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从而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账常见手法·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在高速运转的另一面,经济犯罪也层出不穷。
在诸多经济犯罪案案例中,做假账便是作案方法中最老道,也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法。
如1999年轰动全国的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大经济案件中,便是以何允明、江仲生等人为首的领导班子利用职务之便并借助假账的掩护,鲸吞国家财产近千万元之巨。
假账一直被人们视同"洪水猛兽",它犹如一只隐形的手,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小到"皮包公司"的设立,大到一家家上市公司的包装出炉,使许多不法分子巧取豪夺国家财产中饱私囊。
假账一般是指会计人员不按照《会计法》和相关财会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的产物,是伴随着会计工作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
近年来,假账的手法不断翻新,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和隐蔽化。
假账主要有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等形式,做假的常见手法主要有:真账假做、假账真做、偷桃换李、电脑作弊等形式。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假账的常见手法,我们将通过以下十六章的内容分别从凭证、账簿、报表、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各方面来具体阐述。
第一章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一、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指行为人使用涂改等手法更改凭证的日期、摘要、数量、单价、金额等,或采用伪造印鉴、冒充签名、涂改内容等手法,来制造证明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如:某厂职工利用一张字迹模糊,只有小写金额没有大写金额的发票,在金额"50.12"元前添写"1",改为"150.12"元,同时按150.12元添加大写金额,在财务科顺利报销。
又如伪造单据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
单位以购买某种物品为名,编造假发票,套取现金单独存放,用于不当支出。
某炼油厂按规定应列支年度业务招待费为28万元,但到当年6月底招待费实际支出额已达25万元,为了使年度招待费不超过28万元,厂领导和会计人员便商定,以报销劳保用品为名套取现金,用于招待费支出。
随后,从劳保商店搞来一张空白发票,自己编造了有关数据,填入空白发票,共计10万元,会计人员依照伪造的发票做了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贷:现金并进行了相关的会计处理,套取现金10万元,以个人名义存储,专门用于"压缩"招待费超支。
二、白条顶库所谓白条,是指行为人开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规凭证要求的发货票和收付款项证据,以逃避监督或偷漏税款的一种舞弊手段。
主要手法有:1、打白条子,即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物的字样,作为发票来充当原始凭证。
2、以收据代替发票这种手法经常用来偷逃税款,一些个体私营业主,当面对消费者为个人时,只开具收据来证明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开发票,以避免税务机关的检查而偷逃税款。
3、不按发票规定用途使用发票,如以零售、批发商业发票来代替饮食服务行业发票。
4、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
如:不加盖财务专用章,有关人员不签字等。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使用"白条"报账的情况较多,有的单位购进商品,支付劳务费用没有取得正式发票,而以收据或手写白条入账;有的单位个人通过一些借口借用单位的现金或银行存款,由于种种原因,钱花掉了,又无正式发票,为了弥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出现的短缺,大都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白条"(如由业务经办人员写一纸说明,有的甚至经办人员都不签字而由会计人员作一说明等)顶库,对"白条"的真实性、合法性没有严格审核和把关。
例如,有的单位为了给职工多搞"福利",由经办人以付给某公司劳务费2万元名义取出现金,直接发给职工,但并未从对方公司取得劳务费发票,而是由其出具一说明并加盖总经理办公章印章入账。
三、取得虚假发票这种虚假发票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票本身是假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发票所记载的内容是虚假的。
虽然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不得使用假发票,并且要求各单位要重视发票的管理和使用,但近年来假发票却是风行天下,十分猖獗的。
单位之间相互开具假发票,甚至有人专门以开具假发票牟利。
如1998年严肃查处的浙江省金华县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这起税案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全国虚开发票数额最大的案件。
从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金华县共有218户企业参与虚开发票,开出发票共计65536份,价税合计63.1亿元。
案件涉及36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涉案企业之多,范围之广,历史之长、数额之大实属罕见,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再一次为"打假"敲响了警钟。
假发票盛行,给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管理带来了严重后果。
一些单位以虚开增值税发票牟取暴利,一些单位以取得的假发票来逃避税务机关的检查,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损失。
如有的企业经济效益好了,就要在职工福利方面大开绿灯,为职工搞福利本无可非议,但超标准、超范围的福利行为就属于违反规定的行为。
某企业在为职工购买皮衣时,因属违规行为,不敢直接列报,就采取弄虚作假的错误做法,在购买服装付款时,要求对方不按皮装开具,而将服装换成为一般生产用材料和运杂费来填写发票,财会部门收到对方填写的虚假发票和有关结算凭证时,作如下账务处理,借:材料采购贷:银行存款企业为了掩盖真相,又办理了假入库和假出库手续。
会计部门均以假出库凭单作借:原材料借: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贷:材料采购贷:原材料一些单位用假发票开支吃喝招待费用,形成公款吃喝风。
如某公司一次就以运费名义开具假发票报销餐费2万余元。
一些单位用假票滥发财物。
如某单位办公室采购人员,购进30万元商品,但由供货单位开具的发票金额为38万元,该单位付给供货单位38万元银行支票,该采购人员即从供货单位提取现金8万元据为已有,使公有财产,化为私有,这种假发票的危害性不能不让人予以重视。
四、自制假单据、虚开发票虚开发票是指行为人在开具发票时,除在金额上采用阴阳术外,还开列虚假品名、价格、数量、日期等,以蒙混过关,便于报销。
具体手法:1、虚假品名用便于报销的物品名称代替不符合报销要求的实物名称。
如购买化妆品开列为劳保用品,购买保健品开列为药品等。
2、虚假价格按需要开列价格或按照虚假货物品名开列相符的价格。
根据收款方、付款方作弊的不同要求,虚假价格具有高开、低开、平开三种方式。
3、虚假数量按需要开列数量或配合虚假货物价格开列数量,根据收款方、付款方作弊的不同要求,虚假数量具有多计、少计、等计三种方式。
4、假票真开用假发票开具真实业务。
一个单位的假单据有时并不全是外单位开具的,也有本单位业务部门、财会部门自制假单据报账的情况。
有的单位通过开具不真实的销货发票,虚减库存,将真实的货物销售后将收入不入账,作为本单位的"小金库"来源,以用来掩盖各种不合法的支出;还有的单位自制假的支出单据,开支一些正常业务无法报销的费用;还有的单位用自行印制的专用收据隐瞒收入。
如现在的一些职称、执业资格考试,有些主办单位就在报名、售书上大做文章,考务费、报名费开国家统一的行政事业专用收费收据,而教账、涂卡则开自制收据(白条),以用来搞创收,偷逃税款。
五、证证不符所谓证证不符,就是指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二者之间的不相符。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普遍性的,有的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发生日期与记账凭证所用会计科目应反映的内容、记账日期明显不符;有的记账凭证上所列明的原始凭证张数与实际所附张数不符等。
如审查某企业凭证时,就发现该企业为粉饰财务状况,虚构产品销售,授意财务会员设法增加150万元的销售收入,财会人员即直接编制记账凭证,摘要填写销售商品给某公司,并据以记账,后无附任何原始凭证。
又如审查某企业收款凭证时,发现该企业制单日期与原始凭证的日期几乎相差一年,按财务制度规定,开出发票日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并据以记账日期应相符或者比较相近,经详查,发现造成不相符的原因是出纳员收款后未及时入账而挪用公款"炒股",一年后才予以归还。
六、账证不符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的疏忽大意造成账证不符的问题是有的,但如果出纳人员利用了这种粗心大意,便为假账提供了方便之门。
如某企业1998年6月份销售产品的现金收入共有305笔,总价值为457500元,其中同为1200元的现金销货发票就多达80张,会计人员在汇总收入时,少加了3张1200元的发票(计3600元),使记账凭证上的现金收入成为453900元。
出纳人员在月末清点现金时发现当月长款3600元,于是便将这部分长款装入了自己的腰包。
七、记账凭证上账户对应关系不正常单位在经济活动中进行会计核算,记账凭证上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和其所反映的具体经济业务内容,应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但有些单位却经常使用一些往来科目来偷逃税款,隐瞒收入。
如审查某企业记账凭证时,有如下一张记账凭证,摘要为:预收×单位货款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待该企业商品销售后,又做借:预收账款贷:产成品以此来逃避税款,隐瞒收入。
八、虚构经济业务,编造虚假记账凭证有的单位为了享受国家税法规定的可用税前利润连续三年补亏的税收政策,而编造虚假的经济业务来体现亏损,也有的单位为了体现业绩而虚构一些经济业务来为大众呈现一种"虚盈实亏"的表现繁华景象。
如对某企业的年终审查时,发现该企业12月31日编制了一张记账凭证,其内容为:借:应收账款--××单位贷:产品销售收入经审查,该记账凭证后未附任何原始凭证,见年底亦未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经延伸检查,该企业第二年年初即用红字将此笔分录冲销,可以断定,该企业此项账务处理是编造的虚假记账凭证,虚构经济业务,虚增产品销售收入偷逃税金的行为。
九、假账真做无原始凭证而凭空填制记账凭证,或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让其余额与原始凭证不符,并将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符的凭证混杂于众多凭证之中。
例如,某企业为了骗取"百强企业"称号,将堆压在仓库中的产品虚列为销售,并授意财会部门凭空填制了收款凭证,煞有其事地将几百万元的"销售"收入登记入账,借以虚增利润。
十、真账假做故意用错会计科目或忽略某些业务中涉及到的中间科目,来混淆记账凭证对应关系,打乱查阅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