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3.灭火的方法原理:【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可以灭火】
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 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
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二、燃料
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称为化石燃料。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或化石燃料燃烧不充分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如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可导致酸雨。

3.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可燃冰和氢气等。

三、最友好、最环保清洁、最高效新能源——
氢气
1.氢气只一种无色、无味、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最小的气体),难于水的气体。

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用来作燃料和冶炼金属等。

2.制取方法:通常可用锌片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来制取,采用固液混合常温下制气体装置作发生装置。

由于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所以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来收集。

四、防治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
1.开发使用新能源;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使燃料充分燃烧(如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经处理达标再排放;
4.大力植树造林、种草等。

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1)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在500mL烧杯中加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②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者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有燃烧。

②对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者空气)后,水中的白磷也燃烧。

【实验分析】①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②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者空气)接触。

③观察步骤二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或者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氧气(或者空气)。

(2)燃烧的三个条件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者空气);【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有助燃物就行】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灭火(1)灭火的原理①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者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爆炸(1)爆炸的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2)爆炸的预防在油库、面粉厂、加油站等地区应该注意通风,严禁烟火。

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2)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2、化石燃料(1)煤①煤的组成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和无机矿物质。

②煤的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使煤分解出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物质。

其中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2)石油①石油的组成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②石油的综合利用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如沥青、石蜡、润滑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汽油、溶剂油等。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复习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知识回顾: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__。

(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灭火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二、燃料和热量1、化石燃料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属于___________能源。

(1)煤:主要含有________,还含有__________和少量的___________等元素及______________。

煤的干馏属于_______变化。

(2)石油:主要含有_____和_____两种元素。

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__变化。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和放热现象。

(2)燃料的充分利用使燃料充分利用的措施:一是燃烧时有足够多的________,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_____________。

(3)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2)汽车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发展。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涉及燃料及其利用,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燃料的定义:燃料是用来产生热能或者做功的物质。

2.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热、光、声等现象的化学变化。

3. 燃烧所需的条件:燃料、氧气和足够的温度。

4. 燃烧的三要素:燃料、氧气和着火温度。

5. 燃料的分类:- 有机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是从化石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为碳和氢。

- 无机燃料:如氢气、氧气、臭氧等。

6. 燃料的利用途径:- 燃烧发电:利用燃料的热能产生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 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运行。

- 工业生产:生产钢铁、化肥等。

- 生活用途:取暖、烹饪等。

7. 燃烧产物:燃料燃烧后会产生水蒸汽、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碳、硫化物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 燃料的利与害:- 利:燃料可以提供能量和动力,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 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变暖;同时,燃料的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9. 节约能源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节约能源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保护生态环境。

- 方法:科学使用能源,开展节能宣传,推广节能技术,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等。

10.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散发的热量,形成类似温室的作用,使地球温度上升。

- 全球变暖:由于温室效应加剧,地球的气候变得越来越热,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等问题。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点总结。

除了了解这些知识点,还需要通过实践经验、实验观察等方式来加深对燃料及其利用的理解。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检验它的纯度。

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知识点3:燃料的燃烧1.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①加大空气的量;②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实例:将块状的煤加工粉碎成煤粉,或者制成蜂窝煤等。

2.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①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②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①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3.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有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以及烟尘等。

防治措施:【教材知识点一】教材P137:讨论:【答案】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切割或焊接金属,驱动汽车,加热物质等。

【教材知识点二】教材P141:讨论:【答案】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若按现在的开采速度,石油大约在15年后被耗尽,天然气大约在38年后被耗尽,看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不开能源,现阶投人类所需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所以,我们首先要合理开采化石燃料;其次,要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化石燃料的使用期限;不仅如此,还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潮夕能等新能源。

【教材知识点三】教材P141:讨论:【答案】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是由于氧气(或空气)不足导致燃气或煤燃烧不充分引起的,调节灶具或炉其的进风口,可以为端气或煤的燃烧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

【教材知识点四】教材P145:讨论:【答案】氢气还不能作为燃科广泛使用,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不存在大量的氢气,需要人工制取,而氢气的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易错知识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易错知识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A.减少酒精的挥发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分析:可燃物燃烧条件:物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增大了酒精的挥发,故A不正确;B、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故B不正确;C、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不正确;D、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增大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

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B.汽油C.柴油D.液化石油气答案:A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煤焦油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而成的。

故选A。

3、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A.B.C.D.答案:CA、易燃固体是指容易燃烧的固体物质,例如钠、钾等碱金属,汽油或乙醇是液体,不符合题意;B、有毒品是指对动植物发生中毒、死亡反应的化学品,汽油或乙醇不是有毒品,不符合题意;C、易燃液体是指容易燃烧的液体物质,汽油或乙醇常温下为液态,又容易燃烧,属于易燃液体,符合题意;D、腐蚀品指的是有腐蚀性的物质,比如浓硫酸、浓硝酸等,汽油或乙醇没有腐蚀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A.导电性B.腐蚀性C.不助燃D.沸点高答案:CA、七氟丙烷灭火剂适用于电器灭火,说明不导电,错误;B、七氟丙烷灭火剂适用于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说明没有腐蚀性,错误;C、七氟丙烷灭火剂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说明不助燃,正确;D、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说明沸点低,错误;故选C。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1)燃烧的定义: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可通过右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观察到试管里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由试管里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下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使可燃物充分燃烧(或燃烧更剧烈):①增加氧气的量;②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如将煤做成蜂窝煤等)2.灭火(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2)方法:①移除可燃物;②隔绝空气(或氧气);③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例如:用CO2灭火的原理就是隔绝空气。

油锅着火时立即盖紧锅盖,原理是隔绝空气。

3.爆炸(1)爆炸原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并非所有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2)预防措施:①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要先检验其纯度(验纯),防止爆炸。

②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要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和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含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均伴随有能量的变化)(1)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的反应。

如:燃烧、金属与酸反应(如镁与盐酸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如CaO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反应。

如:碳与CO2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如煅烧石灰石)是吸热反应。

5.化石燃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均为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采,节约使用。

(2)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还含有H、N、S、O等元素,如果直接燃烧煤,可能会产生CO、NO2、SO2、烟尘等污染空气的物质,其中NO2、SO2会引起“酸雨”(所以燃烧时最好使用脱硫煤)。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总结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总结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1)探究燃烧的条件(2)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方法(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 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2.一些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等;有些反应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煤主要含 C 元素,此外还含有H元素和少量的N、S、O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2.石油主要含C、H 元素(还含少量S、O、N等元素)的混合物。

3.天然气(1)组成:主要由C、H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

(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2.酸雨的形成及危害(1)形成: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出NO2、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造成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④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3)防治:①减少向大气中排放SO2等气体;②开发新能源;③使用脱硫煤或天然气替代煤。

四、能源的利用与开发1.能源的分类(1)根据是否可再生分为不可再生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

初中化学人教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点整理(全面)

初中化学人教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点整理(全面)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与灭火一、燃烧1、定义:2、燃烧的条件(1);(2);(3)。

3、燃烧条件的探究(1)热水的作用:(2)铜片的作用:二、灭火1、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1);(2);(3)。

2、灭火器(1)干粉灭火器(2)泡沫灭火器(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

三、爆炸1、爆炸的条件(1)(2)2、粉尘爆炸实验该实验中面粉属于,鼓气的目的是,蜡烛的作用是。

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归纳总结】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的原因:(1)与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有关,和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充分、越剧烈;(2)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有关。

【温馨提示】(1)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蒸汽锅炉爆炸。

但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2)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燃烧现象,但缓慢氧化不一定都会引起自燃,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败变质等。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1)、缓慢氧化(2)活泼金属和酸反应:(3)生石灰和水反应:(方程式)(4)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吸热反应:3、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给电池充电(2)电解水(方程式)4、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用电池二、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能源)1、煤:主要含元素,被称为“”,是物用途: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等,属于变化2、石油:主要含元素,被称为“”,是物用途:将石油加热可以得到许多物质,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他们分离,属于变化。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化学式。

(1)甲烷的物理性质:,密度空气,溶于水(2)化学性质:可燃性(方程式),火焰为色注意:点燃甲烷前,要。

(3)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4、可燃冰(甲烷水合物)5、核能三、化石燃料的危害1、杂质硫、氮燃烧时,会产生、等污染物,造成酸雨。

2、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和烟尘。

四、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2五、新能源1、乙醇(1)俗称,化学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清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清单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知识清单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1)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需满足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破坏燃烧条件灭火满足任意一个条件即可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但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

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可燃物的燃烧等;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等。

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利用:做饭、取暖、火力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等。

四、燃料的合理利用1.化石燃料:(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都属于混合物。

其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①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②甲烷的化学性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具有可燃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

2.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五、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可燃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点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点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内容概述】本单元包括两个课题。

课题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课题2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使用生活燃料都是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单元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分析探究常以情景题出现,尤其是新科技中使用的燃料和能源,更是中考的热点。

【学习目标】重点:1. 物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可再生性。

4. 化石燃料的特点及用途。

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6. 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其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7. 使用和开发新能源。

难点:1. 物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4.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命题分析】1. 本节考查内容主要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主要形式为实验探究题,也有选择题和填空题;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与灭火的原理、反应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综合出题,但在中考题中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灭火的原理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中考中将会出现利用燃烧条件、灭火的原理、安全常识、自救方法来设计灭火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这样既考查了知识,又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及思想。

2. 反应的放吸热问题主要记清课本中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燃烧反应及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化石燃料中天然气为清洁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在反应的吸放热方面经常与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相联系,同时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新能与新能源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3.熟记目前使用的新能源为氢气、乙醇等,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主要考查氢能的优缺点、及制备,在此基础上与环境污染相联系,举例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的种类。

【中考解读】【考点详览】考点一燃烧的条件1. (2020•长春)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图: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4)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注:①本课题的燃烧定义是狭义的定义,更广义的燃烧指所有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且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产生不一定都是燃烧,比如灯泡的发光、放热,属于是物理变化。

③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通常,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着火点是不变的。

3、探究燃烧的条件现象:①图一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图二中水中的白磷燃烧。

实验分析:①图一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②图二热水中用导气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注:①铜片的作用:导热;②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只要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1、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常见的灭火方法(1)移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如液化气、煤气起火,先关闭阀门,然后断绝可燃物的来源;(2)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如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熄灭酒精灯盖上灯帽熄灭酒精灯;酒精洒落在实验台上,用湿抹布盖灭;用二氧化碳灭火;(3)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如用高压水枪灭火;吹灭蜡烛;油锅着火时添加青菜等。

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并不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是二氧化碳的性质。

3、常见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①水基型灭火器: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燃料,如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②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以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③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复习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复习总结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1.燃烧(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2.灭火(1)灭火的实质:根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如果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3)灭火的方法:①隔离可燃物。

例如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②将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例如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等;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例如建筑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4)常见的几种灭火器材及适用范围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一般火灾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②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③水基型灭火器:适用于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④高压水枪:适用于一般火灾。

(5)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3)易燃物和易爆物①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氢气、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液体(酒精、汽油等)和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硫、白磷、面粉等)。

②易爆物:指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或受热、受到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有放热现象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化学能可转变成电能,如天然气燃料电池已被应用于城市客车的驱动电源D.人体能维持恒定体温,主要是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CO2和H2O,放出热量答案:CA.有些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A错误;B.人类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能量,如太阳能、风能等,故B 错误;C.化学能可转变成电能,如天然气燃料电池已被应用于城市客车的驱动电源,故C正确;D.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能维持恒定体温,主要是糖类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CO2和H2O,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小提示:2、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答案:DA、森林起火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能够防止火势的蔓延,最终实现灭火,选项正确;B、油锅起火时,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锅盖盖灭,选项正确;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二氧化碳挥发,不会污毁图书等,选项正确;D、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汽油着火用水浇,会导致汽油浮在水的上面继续燃烧,造成火势蔓延,选项错误,故选D。

3、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答案:C分析: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燃烧条件:要有可燃物,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要与氧气接触。

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汇总

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汇总

4、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
概念:急述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
注意:①有些爆炸如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是物理 变化,故而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可燃性的气体易发生爆炸,可燃性粉尘如 面粉、煤粉等也可能发生爆炸。 (小结)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决定因素:
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氧气的浓度 ③可燃物本身的性质 ④可燃物的干燥程度
一种假设 实验内容
预期现象
结论
取决于氧 气的纯度
取决于可 燃物与氧 气的接触 面积
在空气中点燃 硫 在氧气中点燃 硫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 弱的淡蓝色火焰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 亮的蓝紫色火焰
氧气浓度越大 燃烧越剧烈
点燃一试管纯净的 纯净的氢气安静地燃 可燃物与氧气
氢气
烧,声音很小
点燃一试管氢气与 不纯的氢气听到尖锐
(2)易燃物、易爆物
①易燃物:是指那些易燃的气体或液体,容易燃烧、 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金属钠;以及一些可 以引起其它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白磷、酒精、汽 油等
②易爆物:指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 炸的物质。如:硝酸钾、鞭炮等
注意: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
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规操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8、小明用如图7-3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 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一白色小液滴,不久铜片上的 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及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请回答:
⑴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⑵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白色;常温下为固 体;密度比水大;熔点低等 。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复习
一、燃烧和灭火
揭开“鬼火”之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B.氮气C.甲烷D.二氧化碳2.(1)炒菜的油锅着火了,可用采用的方法灭火;图书、档案等着火了,可以用灭火器;(2)森林着火时,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刀,原理是;(3)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目的是防止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引发爆炸。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着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热量,有些反应热量。

2.下列属于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有,属于吸热的化学反应的有①燃烧②光合作用③生石灰和水④镁和稀盐酸⑤碳和二氧化碳⑥食物腐烂⑦金属生锈⑧呼吸作用3.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的是()A. 乙醇燃烧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苹果腐烂4.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的是()A.铁钉生锈B. 生石灰和水C. 镁和稀盐酸D.碳和二氧化碳5. 能量可以相互转转化,氢气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能,电解水时电能主要转化为能;请列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被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个实例。

知识点三:化石燃料的利用1. 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和,它们都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都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1) 煤主要含有元素,将煤做燃料,主要利用元素与氧气反应所放出的。

(2)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煤的加工产品:煤焦油、、,该过程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其中可以用做生活燃气。

3. (1)石油主要含有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的产品有、、,该过程属于(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石油的加工产品中,可以用做汽车燃料的有、;可作为家用燃料的是;可用于铺路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1、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空气或氧气;③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②隔绝空气或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D)
A、汽油挥发
B、石油分馏
C、酒精燃烧
D、食物氧化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A、酒精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3、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及爆炸的共同点是(AD)
A、放出热量
B、发光
C、有响声
D、氧化反应
4、为了使天空变得更蓝,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B)
A、积极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C、西气东输工程
D、开发太阳能和风能
5、下列情况中可能会发生爆炸或失火的是(A)
①乘火车时携带鞭炮;②在面粉厂吸烟;③店铺开张时大量悬挂氢气球;④在加油站中照明装置出现电火花;⑤点燃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它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下列说法或设想正确的是(A)(B是二级能源,C、D是一级能源。


A、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
B、火力发电厂提供的电能是一级能源
C、太阳能和地热能是二级能源
D、“海底可燃冰”是绿色二级能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B应用湿抹布,D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A、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
B、酒精灯不慎翻倒失火时用水冲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没失火应立即盖上锅盖,关掉灶具
D、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8、家用液化石油所烧饭时锅底出现黑色粉末,你的分析或做法是(C)
A、是液化气瓶中固体杂质很多,应由燃气公司负责
B、炉温太高,铝制锅底被氧化烧坏造成的
C、燃气没有充分燃烧,应把灶具的通空气阀门开大
D、属于正常现象,不必采取措施
9、温室效应和土地沙漠化及能源短缺都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你认为世界的能源发展方向是(A)
A、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
B、以电能取代其它能源
C、继续依赖化石燃料
D、大力节约能源如以自行车替代汽车
以化学式填空:(1)高梁玉米的籽粒经发酵、蒸馏得到的燃料C2H5OH;(2)池沼底部的可燃性气体CH4;(3)最清洁的燃料H2;(4)煤气中有毒物质CO。

11、古代钻木取火的方法与这三句话有关: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乙:达到木头着火点,丙:钻木头时克服磨擦做功,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丙、甲、乙。

12、酸雨是由SO2 和一些氯的氧化物等物质溶解在雨水中形成的,它对建筑和植物及森林等都有腐蚀作用。

防止燃烧产生SO2的方法有多种,如在煤中掺入消石灰,当煤燃烧时SO2与消石灰作用,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再被空气氧化成硫酸钙。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Ca(OH)2=CaSO3+H2O 2CaSO3+O2=2CaSO4
13、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其净化过程是:(1)在催化剂作用下,用CO将NO还原成N2。

(2)再通入过量空气,使剩余CO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2CO+2NO催化剂2CO2+N2 (2)2CO+O2点燃2CO2
14、已知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四种气体的相对分子量分别是16、30、44、58,沸点分别是(0C)—164、—66.6、—42.1、—0.5。

(1)
气体打火机使用的有机燃料,稍加压降温即可液化,减压(打开阀门)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你认为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机燃料是丁烷。

(沸点略低于常温,便于降温。

)(2)根据已知信息,得知这类碳氢化合物的沸点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的化学式分别是CH4、C2H6、C3H8、C4H10,从中发现这类碳氢化合物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有一定规律,若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氢原子数为2n+2 。

15、火柴是生活的必需品,火柴头上的物质主要成份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化锑(Sb2S3),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份是红磷和玻璃粉。

划火柴时,因磨擦产生热量,有氧气放出,生成白烟,进而引燃木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生成氧气的反应:2KClO3MnO2加热2KCl+3O2↑。

(2)生成白烟的反应:4P+5O2点燃2P2O5 。

(3)可燃物(Sb2S3)燃烧生成+3价Sb的氧化物和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2Sb2S2+9O2点燃2Sb2O3+6SO2 。

(4)火柴棍充分燃烧的反应:C+O2点燃CO2 。

16、“西气东输”工程使无锡也开通了管道天然气,市民若以现有管道煤气灶具使用天然气,则灶具应作何调整?提示:煤气灶由灶体、进气管(进CO或CH4),进风管(进空气),开关组成。

答:进风管口径应增大,因为根据CO和CH4充分燃烧的方程式可知,每2体积CO消耗1体积O2,而1体积CH4需2体积O2助燃。

17、将燃着的镁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依然能剧烈燃烧并放出大量热,燃烧结束后发现瓶内留下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请根据该实验事实考虑:
(1)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点燃C+2MgO。

(2)从该实验事实可得到的启示是:
①二氧化碳不是绝对地不支持燃烧;②金属镁发生火灾时无法用二氧化碳扑灭;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