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习_职业生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三)体力劳动负荷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1.劳动能量代谢率:(传统方法) 2.心率: 3.肌电图: 4.中心体温: 5.血乳酸: 6.其它: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激素、白细胞等。
2020/2/23
15
四、作业能力
(一)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 1.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 (见图1-7) 2.脑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 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 缺乏直接衡量劳动质量的尺度 缺乏规律性
②乳酸系列:
无氧糖酵解→乳酸+能量
③需氧系列:
糖、蛋白质、脂肪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
2020/2/23
2
表1-1 肌肉能量供应系统的一般特性
ATP-CP系列
乳酸系列

无氧
无氧
速度
非常迅速
迅速
能源
CP,贮量有限 糖原,产生的乳

酸有致疲劳性
2020/2/23
产生ATP 很少
有限
需氧系列
需氧 较慢 糖原、脂肪
(bit)的信息。
2020/2/23
11
三、劳动负荷的评价:
(一)劳动作业类型:
1.静力作业(static work):静态作业
肌肉等长收缩
能耗水平不高,氧需不超过1L/min
容易疲劳
2.动态作业(dynamic work):
肌肉等张收缩
能耗水平与劳动强度正相关
不易20疲20/2劳/23
12
(二)劳动负荷评价:
1.氧代谢高:重量占体重的2.5%,氧耗占总氧 耗的10%;
2.脑力劳动强度增加,耗能增加不明显; 3.血液中葡萄糖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4.对缺氧敏感; 5.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不能作为脑力劳
动强度的评价指标。
2020/2/23
10
(二)脑力劳动负荷评价指标:
1. 瞳孔测量术: 2. 心率:主要用于体力劳动负荷的评价; 3. 心率变异性: 4. 脑诱发电位: 5. 信息通量: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多少比特
t[2].JPG t[2].JPG
2020/2/23
5
3.作业时的能量消耗与劳动强度分级:
① 中等强度作业:氧需不超过最大摄氧量, 属稳定状态下的作业(分级见表1-2)
②大强度作业:氧需超过最大摄氧量,氧 债大量蓄积。
③极大强度作业: 完全无氧条件下作业, 氧债约等于氧需。
2020/2/23
6
表1-2 用于评价体力劳动强度的指标和分级标准
直肠温度(℃)
37.5-- 38.0-- 38.5-- 39.0--
排汗率(ml/h)
200-- 400-- 600-- 800—
消耗1升氧约等于产生20.92KJ能量
2020/2/23
7
表1-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劳动强度等级
劳动强度指数

≤15

~20

~25

>25
注:I=3T+7M I:劳动强度指数;
不产生疲劳性
3
几乎不受限制
2.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
氧需(oxygen demand): 劳动一分钟所需的 氧量。
氧债(oxygen debt): 氧需和实际供需不 足的量。
最大摄氧量(maximum oxygen uptake): 血液在 一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
2020/2/23
4
基本概念:
劳动系统:包括人、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环 境及产品。
劳动负荷:指劳动系统对机体生理和心理总的需求 和所产生的压力。
应激: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反应。
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该负荷下能够连继劳动8小 时不至于疲劳,长期劳动时也不损害健康的卫 生限值。
2020/2/23
13
wenku.baidu.com
2020/2/23
2020/2/23
19
第二节 职业生理学(Work physiology)
定义:是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的器 官和系统功能的变化与适应,及其对 预防疲劳和提高作业能力的影响的一 门学科。
2020/2/23
1
一、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
1.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①ATP-CP系列:
ATP+H2O→ADP+Pi+29.3KJ/mol/L CP+ADP←→Cr+ATP
T:劳动时间率; M:8小时工作能量代谢率。
2020/2/23
8
(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1. 神经系统:共济联系与动力定型
2. 心血管系统:
① 心率:
② 血压:
③ 血液再分配:
④ 血液成分:
3. 呼吸系统:
4. 排泻系统:
① 肾脏:
② 汗腺:
5. 体温:
2020/2/23
9
二、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一)脑力劳动的生理特点:
劳动强度等级 很轻 轻 中等 重 很重 极重
耗氧量(l/min)
<0.5 0.5-- 1.0-- 1.5-- 2.0-- 2.5--
能耗量(KJ/min) <10.46 10.46-- 20.92-- 31.38-- 41.84-- 52.30—
心率(beats/min)
75-- 100-- 125-- 150-- 175—
2020/2/23
16
t002[2].JPG
2020/2/23
17
(二)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1.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2.个体因素: 3.环境因素: 4.工作条件和性质: 5.疲劳和休息: 6.锻炼和练习:
2020/2/23
18
重点及难点:
体力劳动的能量代射途径 氧需、氧债、最大摄氧量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指标 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静态作业、动态作业 劳动系统、劳动负荷、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